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练习题(wd无答案)

合集下载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共45张ppt)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共45张ppt)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
14世纪
17世纪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掠夺
印度国大党1885
辛亥革命1911
伊朗立宪
埃及、苏丹抗英1881-1882
埃塞俄比亚抵抗侵略
三、非洲的抗争
背景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一直遇到非洲人民反抗
三、非洲的抗争
欧美大事
18世纪末
1840
第一次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
启蒙运动
1848
欧洲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
14世纪
17世纪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掠夺
(1)背景A.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B.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C.启蒙思想的传播;D.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的推动。
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3)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进行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拉美人民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
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门罗主义”: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提出咨文,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他又称,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即经济侵略的同时进行武力干涉。
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国家任何时候皆有权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矿块中构成矿藏之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 ——《1917年墨西哥宪法》,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② 伊朗立宪革命(1905——1911)
③ 中国辛亥革命(1911)
1911年中国爆发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
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 度。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 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 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原因: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民族危机;经济: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外因:俄国1905革命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特点: 性质:资产阶级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05——1908):印度国大党领导,孟买工人罢工 领导阶级:民族资
表现:② 伊朗立宪革命(1905——1911):制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失败了 斗争力量:工人阶
考迪罗原意是首领。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 的独裁制度。 特征: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 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1823年门罗主义出台: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20世纪初: “金元外交”+“大棒政策”
2.过程 第二阶段 特点:推动民主改革,巩固独立成果,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3.表现 ①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05——1908)
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大党,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1905年,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提拉克领导国大党激进派主张民族独立。 1908年,孟买10多万工人政治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
美国的独立鼓舞了拉美人民。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共31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共31张ppt)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
史料实证
(3)思想: 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民族
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4)外部因素: ①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 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 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 ②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独立大大鼓舞 了拉丁美洲人民。
根本原因: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阻碍了拉 美经济的发展。
墨西哥
中美根廷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形势图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民族独立运动
3.影响:
问题探究
(1)积极: ①彻底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封建殖民 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②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大多数建立了 共和国,为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 了基础,拉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③建立了一系列新兴的国家,基本上形 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 ④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腐朽势 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2)消极:
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斗争。
情景导入:
材料一 2001年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反种族歧视大会”上,是迄今 规模最大、也是分歧最严重的一次反种族歧视大会。在会议的两个主题———中东 冲突和殖民赔偿问题上,利益各方观点严重对立。非洲国家普遍认为,欧洲的殖民 主义和奴隶制度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是造成非洲贫穷和落后的最主要原 因。因此,欧洲国家应向非洲进行道歉并赔偿损失。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影响。 教学难点: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1 2 3
历史概念:
1.民族革命: 是指反抗异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其主要革命对象是外国的侵略势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伏尔泰
卢梭
孟德斯鸠
一、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
1、历史背景
(1)殖民压迫: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3)思想传播:启蒙思想带来民族民主意识 (4)有利时机:法国大革命削弱了殖民者的控制 (5)榜样激励: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独立前 独立后 ◎门罗主义: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经济 大庄园制 大地产制
政治 专制统治 军事独裁
外部 势力
西、葡、法
英、美
◎大棒政策:手里要拿着“大棒” ◎金元外交:“用金元代替枪弹”
门罗宣言 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门罗主义的含义主要有三个: (1)要求欧洲国家不在西半球殖民。这一原则不仅表示反对西欧国
一、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
① 巴西:1889 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② 墨西哥:1910 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农民起义军:独裁者、美国干涉)
1917 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1889年巴西联邦共和国国旗 ◎墨西哥城革命纪念碑
伊达尔哥,墨西哥独立战争最早的领导人,被尊称为墨西哥“国父”。
——杜桑•卢维杜尔《杜桑给波拿巴的一封信》
◎杜桑·卢维杜尔
法属海地独立(1790-1804年)
我们恢复了我们原有的尊严,维护
揭开拉美独立运动的序幕
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宣誓:永远不把我
独立后建立海地共和国是拉美第们一的个权独利立委弃给任何强国。
共和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
——海地《独立宣言》
一、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
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和目的: 推翻维护帝国主义利益和封建主义利益的迪亚斯独裁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9世纪以来,武装斗争成为 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
三、非洲的抗争: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 埃及抗英斗争
概况
结果
①政党建立: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
党—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
埃及”的口号,以此唤起埃及人民的 失败,英
民族意识;.;
国占领
②英勇反抗:在1882年反抗英国侵 埃及
略埃及的斗争中,阿拉比领导埃及军
阶级成立国民大会党;
②确立目标:1905年,以提拉克为首
印度
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 力量,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③政治总罢工:1908年,孟买工人政
治总罢工,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
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印度国大党党旗
“印度革命之父”提拉克,被甘地称 为现代印度的缔造者
伊朗的立宪革命
国家
美国第27任总统塔夫脱
链接1: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演变
政策 门罗 主义 大棒 政策
金元 外交
口号
实质
地位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 前奏
“大棒加胡萝卜”
通过武力威胁和外交讹 发展 诈加强对拉丁美洲的侵 略
“用金元代替枪弹” , 通过海外投资帮助美国 补充 “每个外交官都是推销 实现海外扩张的目标 员”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 奴役给非洲带来了 空前的破坏和灾难
范围广、时间长、成 范围广、各国相互 有组织、规模大且
特点 果丰硕
支持、彼此协作 持久的武装斗争
土著地主集团中的先 领导 进分子 力量
力量多样,包括领
资产阶级、工农力 袖、国王、知识分

子等
拉美的独立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代表 运动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共26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共26张ppt)


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大陆300年的殖民统治宣 告结束。
利 瓦 尔
巴西的独立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的,
没有经历过类似西属美洲殖民地那样的独立
战争。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3.独立后的拉丁美洲 (1)政治经济发展停滞: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建 立了共和国。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亚非拉人民的 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 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的革命深深受益于同时
代思欧想洲上和:北启美蒙的思发想展传…播…增欧洲长启拉蒙
政治上:欧 洲 殖 民 者 的 长 期 政 治 压 迫 和西蒙·玻利运美瓦动尔人时,民期1民7的8族3自年民由出主主生义意于理识委想内;深瑞刻拉影响
◎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18世纪晚期)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2.进程——序幕:1804年海地独立
1789年8月,法国公布了《人权宣言》。 (海地人)根据人权平等的原则,向法国提出 了获得全部公民权的要求。遭到拒绝后,200 多人举行了武装起义,次年初便遭到失败。同 年8月,再次发动起义。1801年1月,统一了整 个圣多明各岛。同年7月,颁布宪法,规 定……废除奴隶制,居民不分肤色在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提倡自由贸易。1802年拿破仑派军 试图恢复殖民,未获成功。1804年1月1日,海 地正式宣布独立。
there is resistance 本应家境富裕革、命前向途人光们明提,供但了玻另利一瓦个尔具三有岁说服
பைடு நூலகம்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共30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共30张ppt)

<四>民主革命(第二阶段)
1、巴西 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墨西哥 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赶走独裁者。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
阶级宪法。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 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3、第二阶段特点: 推动民主改革,巩固独立成果,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1822年在瓜亚基尔与玻利瓦尔会晤,因意见分歧, 将军队交给玻利瓦尔后引退 ,定居欧洲 。
圣马丁在拉丁美洲的独立事业中建立了不朽功勋 , 在南美洲享有崇高的声誉。他与西蒙·玻利瓦尔一道 被誉为美洲的解放者,阿根廷、智利和秘鲁三国共同 尊其为“祖国之父”
<三>曲折
材料一 独立以后仍然盛行大地产制,殖民地时期绝大多数克列奥地主的大地产不仅原
“民族革命”是指反抗异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其主要 革命对象是外国的侵略势力。
“民主革命”是指反抗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运动,其主要 革命对象是本国的封建势力。
“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 主的运动。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二、亚洲的觉醒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背景
1、政治: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经济:①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②列强的侵略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3、思想: 启蒙思想的传播,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加强
<二>性质: 资产阶级 反帝反封建 的 民族民主运动 <三>代表: 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共44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共44张ppt)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杜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欧洲的近代 科学、文学和法国唯物主义哲学,通过多种方式,不断传入。卢梭、伏尔 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人的一部分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颂。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3、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背景:
材料四:拉丁美洲的革命深深受益于同时代欧洲和北美的发展,欧洲和美
国革命的目标、宣言、口号及其物资援助对拉美影响极大。欧洲启蒙运动
智。
这一精英集团的成员成为伏尔泰、卢梭和托马斯·杰斐逊的热心崇拜者。
美国独立战争既以它所证实的原则,也以它面对显然大大优于自己的强敌
哥伦比亚 厄瓜多尔
秘鲁 智利 阿根廷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形势图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二)民族独立的进程:
3、葡属巴西的独立:
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 独立,24岁的葡萄牙王子佩德罗称巴西 皇帝,建立君主制。
巴西的独立不是通过武装斗争,而是由 最高统治者发动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 的,带有与宗主国分离的性质;在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与宗主国仍保留着密切 的联系。(如保留君主制、政府大权仍由 原葡萄牙贵族掌握,仍保存了大土地所有 制和奴隶制等等)
——爱德华·G·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当时殖民地人民面临哪些任务?
任务:须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概念讲解: 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的民族反对殖民主义、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 主的革命。
(针对帝国主义)
(针对本国封建势力)
——王斯德《世界通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3课亚非
拉民族独立运动练习题(wd无答案)
一、单选题
(★) 1 .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其原因之一是受欧美哪些
事件的影响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和工业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B.帝国主义国家对亚非拉侵略的加剧
C.亚非拉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亚非拉地区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
(★) 3 . 在反抗殖民压迫时,主张“将管理家庭生活的法则延伸到政治领域,家庭的纠纷与分歧,通常是依从爱的法则而解决的”,认为“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的运动是
A.华夫脱运动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巴拿马收回运河D.1917年颁布《墨西哥宪法》
(★) 4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他率领起义军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南美洲地区,原来统治这些地方的殖民国家是
A.英国B.荷兰C.西班牙D.葡萄牙
(★★) 5 . 自己手里,我要房子的钥匙。

”对提拉克主张的“自治”,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强烈要求殖民当局改革政治B.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
C.英国殖民当局应让国大党管理印度D.英国应改善英印关系
(★★) 6 . 1881年苏丹马赫迪起义时,马赫迪号召人民进行“圣战”。

驱逐外国侵略者,建立“普
遍平等,处处公正的美好社会”。

下列解释最准确的是:
A.马赫迪是马克思主义者B.起义具有浓厚的社会主义革命色彩
C.马赫迪要在苏丹建立“新和谐公社”D.起义是具有宗教色彩的民族解放运动
(★★)7 . 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
民统治难辞其咎。

“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 8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高潮,从人权角度讲,非洲的特征是
A.争取基本的生存权和独立权B.争取基本的生存权和政治民主权
C.争取环境保护权D.争取独立和政治民主权
(★) 9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表明欧洲的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表明亚洲的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舞台的标志是:
A.印度国民大会党的成立B.1905年印度反英斗争新高潮的出现
C.提拉克主张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D.1908年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 10 . 列宁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
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
改革意识觉醒的根本前提是:
A.封建经济进一步崛起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D.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 11 .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美人民反对殖民侵略的斗争中,取得胜利的是
A.孟买工人总罢工B.埃及抗英斗争
C.苏丹马赫迪起义D.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 12 . 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特点是: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多数国家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斗争
C.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
D.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斗争
(★) 13 . 朝鲜“三一”运动中,起草《独立宣言书》的是:
A.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
B.封建王公的代表
C.农民与义兵的代表
D.无产阶级革命家
(★) 14 . 1919一1922年印度和埃及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
①领导者倡导使用和平的斗争手段
②领导者提出了争取独立的斗争目标
③民族资产阶级充当了运动的领导力量
④都取得了预期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 . 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

下面
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 )
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序号人物事迹评价
A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合众国之父”
B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南美“解放者”
C提拉克抗击西班牙侵略印度民族英雄
D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国民族英雄
A.A B.B C.C D.D
二、材料分析题
(★★) 16 . 材料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年)出生于委内瑞拉的一个白人贵族家庭。

他少年时代接受了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青年时代就参加祖国独立解放事业。

他认为应该解放黑人奴隶,给印第安人以平等权利,用法律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

他虽然崇奉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但又认为绝对的民主自由和联邦制都不利于.水新生共和国的巩固。

他设计了一套介于传统的君主制和欧美共和制之间的政治体制。

他设想只有新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的大联合,组成足以与欧洲抗衡的均势力量,最才是不可摧毁的。

”玻利瓦尔为争取在美洲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争取新国家数造繁荣和进步、争取被压迫群众的生存权和受教育权、争取社会改革付出了毕生的经历。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的经验被拉美和整个第三世界人民当作反对现代殖民主义斗争的宝贵遗产。

——摘自罗荣渠《美洲史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玻利瓦尔对拉美的历史贡献。

(★★) 1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6年8月,一位英国人在信中说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

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他
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得到另一种较好的政体。

看来东方正从睡梦中觉醒。

在中国,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排外运动……在埃及和北非,觉醒突出地表现为狂热行为的明显增加,这些动乱症状的同时出现太惊人了,不能完全归因于巧合。

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确实正从其长久的睡眠中觉醒……”
材料二列宁高度评价了亚洲被压迫民族革命斗争的意义,他认为亚洲的觉醒是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泉源。

“当机会主义者还在拼命赞美‘社会和平’,拼命鼓吹在‘民主制度’下可以避免风暴的时候,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泉源已经在亚洲涌现出来了。

继俄国革命之后,发生了土耳其、波斯和中国的革命。

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些风暴盛行及其‘反转来影响’欧洲的时代”。

(1)材料一中的“日本的胜利”、中国的“排外运动”、埃及的“狂热行为”分别指什么事件?(2)材料一对东方的预见是否正确?对“东方觉醒”的原因分析是否全面?为什么?(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所说的“极大的世界风暴”“反转来”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