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药品知晓率的应用

合集下载

品管圈在提高全院护士高危药品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全院护士高危药品知晓率中的应用

的样本含量计算公式 J : n=I - L / 2 , r r ( I一叮 r ) 8 计 算得 出样本 量
为9 6人 , 再 追 ̄ g 3 0 % 的失访 率得 出样本 量为 1 2 5人 , 根据试 验 设计需求最终确定 样本 量为 1 9 5人 。为 确保 问卷 调查 的有 效
在 日常工作 中, 对 高危 药品 了解不全 面存 在管 理缺 陷 , 会 带来
标识 不醒 目不 统一 ; 相关知识缺乏 ; 无 高危药 品知识手 册 ; 无 专
用放 置区域及 药盒 。针对根本原 因制定查 检表 , 由品管圈成 员 到各科 室统一查检 真因验证 , 确定真 因。 1 . 2 . 4 设定 预期 目标 , 制定 整改 措施 在护理 部及 相关 部 门
的大力支持下 , 根据放 置 区域 的不 同制 作相 应 的统一 标识 ; 制
危药 品标识 , 确定高危 药 品放 置 区域 , 因各 科室 放置 高危 药 品
根据 自愿报 名 的 标识 的卡槽大小不一 , 品管圈成员亲 自到各科室 协助量 取标识 的规格大小并认真登记 。内科楼 心 内科 为示范病 区 , 外科 楼肛 肠科为示范病 区, 试运行后推广至全 院临床科 室 。制作 电子版
作高危药 品知识 手册 ; 开展 全 院临床 护士 高危 药品知 识 培训 。
活动前后高危药品知 晓率 、 管理 制度知 晓率 、 概 念及 目录知 晓
率进行 比较。
1 . 2 方 法
培训 内容包括 : 常用 高危药 品 的药 理知 识 , 高危 药 品 的管 理制
度, 国 内外高危药品用药引起的严 重不 良事 件等 。统 一全院 高
对 全 院 护 士 高 危 药 品知 晓 率低 的 原 因进 行 分析 , 确 定 整 改措 施 并 实施 , 进行 质量持 续改进 。结果 : 实施 品 管 圈 活 动 后 , 全 院 护 士 对 高危 药 品 的知 晓 率 由 活 动前 的7 1 . 0 7 %, 升 高 到 活 动后 的8 5. 9 0 %( P <0 . 0 5) 。 结论 : 应 用品 管 圈 活动 , 增 强 了全 院 护 士 对 高 危 药品 的 认 知 和 掌握 程 度 , 提 高 了护 士 对 高危 药 品 的认 识及 管 理 能 力 , 加 强 了 高危 药 品使 用过 程 中 的督 查 环 节 , 保 证 临床 用 药 安 全 。 [ 关键词] 品 管圈; 高危 药 品 ; 临床护士 ; 知 晓率 [ 中图分类号] R 4 7 2 [ 文献 标 识 码 ] B [ 文章编 号] 1 6 7 1 - 01 2 6( 2 01 5) 0 2 - 0 0 6 1 02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的影响分析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的影响分析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的影响分析引言:患者入院宣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和满意度。

而品管圈活动作为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医疗机构不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进而影响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

本文将分析品管圈活动对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文章将从品控圈活动的定义、品控圈活动对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的影响、如何进行品控圈活动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品控圈活动的定义品控圈活动,即品质控制圈活动,又称为质控圈活动,是一种具有系统性和循环性的管理工具,旨在通过解决问题和改进,提高工作流程的质量和效率。

品控圈活动一般包括问题确定、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制定和实施、效果评估等阶段。

二、品控圈活动对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的影响品控圈活动可以提高患者入院宣教的质量和有效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知晓率。

具体影响如下:1.问题确定:通过品控圈活动,可以识别患者入院宣教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宣教内容不明确、宣教形式不适宜等。

只有明确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

2.原因分析:品控圈活动可以帮助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比如,可以通过讨论和数据分析得出,患者对宣教内容不明确是因为宣教方式、语言不当等原因导致。

3.改进措施制定和实施:基于原因分析的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比如改进宣教方式、完善宣教内容等。

这些改进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接受宣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效果评估:通过品控圈活动,可以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和监控,看其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可以通过患者问卷调查、随访等方式收集反馈,从而了解患者对宣教的知晓程度和满意度。

三、如何进行品控圈活动要进行品控圈活动,首先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和问题,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队伍组建:组建一个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相关人员,确保团队成员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中的应用要点

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中的应用要点

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中的应用要点品管圈是一种应用于医疗行业的质量管理方法,旨在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的知晓率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减少错误和提高患者护理的质量。

以下是在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中应用品管圈的要点。

第一,明确目标:明确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的具体目标。

例如,将知晓率提高到90%以上。

明确目标有助于团队集中精力和努力实现目标。

第二,收集数据:了解当前的知晓率水平,并收集导致知晓率低的原因和因素。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记录等方式收集数据。

数据的收集可以帮助识别问题和制定改进计划。

第三,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导致知晓率低的主要原因。

这可能涉及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进行质量抽样。

分析数据有助于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四,制定改进计划: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改进计划来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的知晓率。

改进计划应具体明确,包括具体的行动步骤、时间表和责任人。

确保改进计划是可执行的,并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第五,执行改进计划:将制定的改进计划付诸实施,并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

这可能需要培训和教育责任护士,提供相关的资源和工具。

保持有效的沟通和协作非常重要,以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积极参与改进计划。

第六,评估结果:在执行改进计划一段时间后,评估结果,看看知晓率是否有所提高。

可以使用类似的数据收集方法来评估改进计划的效果。

如果知晓率有所改善,可以考虑持续改进的办法;如果没有显著改善,需要重新审视并重新制定改进计划。

第七,持续改进:将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的工作纳入持续改进的循环中。

这意味着不断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计划并执行。

持续改进是品管圈的核心原则之一,它确保质量的不断提升。

在应用品管圈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领导的重要性:领导层的参与是成功应用品管圈的关键。

领导应该支持和推动改进计划,并为其提供资源和支持。

品管圈在提高老年患者口服药物知晓率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提高老年患者口服药物知晓率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提高老年患者口服药物知晓率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应用品管圈方法,探索老年患者口服药物知晓率低的问题。

方法成立品管圈,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4个阶段,8个步骤)开展活动,比较活动前后老年患者对口服药物的知晓率。

结果老年患者对口服药物知晓率由活动前的83.3%提高至活动后的92.2%,提高了8.9%,活动前后两组患者知晓率比较,P=0.01﹤0.05,差异显著。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老年患者口服药物的知晓率,从而提高了用药的依从性,确保了老年患者用药物安全,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老年患者;口服药物知晓率【中图分类号】R821.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314-01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是指在自愿的原则下,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自发地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由成员主动提出,然后全体合作,活用品管手法,讨论及尝试解决工作现场存在或潜在品质问题的活动团体[1]。

口服给药是60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最常规的治疗方法之一。

当所患病种多,病情复杂时,使用药物也多,而脏器的退行性变化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增加,加之老年人听力、视力、记忆力、理解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知识缺乏,自主用药现象多,对治疗的依从性差等,常有错服、漏服、擅自乱服药物等不良问题[2],因此,如何规范住院老年患者口服用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科于 2015 年 7月以“提高老年患者口服药物知晓率”为主题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对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物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将科学管理方法运用于护理服务质量改进中,在全科护士共同努力下,取得预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方法1.1 品管圈的組成及意义由我科 12 名护理人员组成“同心圈”,其寓意是“病人和护士携手并进,奔向健康”,口号是“点滴爱心,扶助生命”。

由组织能力和专业知识较强的本科护士担任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其余护士为圈员,讨论制定了圈长和圈员的职责,明确各自的分工及工作的时间、节点,并组织了数次形式多样的品管圈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来提高圈员的实际应用能力。

品管圈活动提升患者口服药知晓率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提升患者口服药知晓率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提升患者口服药知晓率的效果分析目的:利用品管圈组成神经内科口服药知晓率改善圈,提升患者口服药相关知识知晓率,增强患者用药安全意识。

方法:设计口服药相关知识调查表,了解患者对口服药的知晓情况,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整理相关数据。

结果:患者口服药相关知识知晓率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提高了65.00%。

圈员对改善前、后分别评分,最后算出各项平均值,得出每个项目在改善后均有所提高。

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合理应用质量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加强患者用药安全意识,提高患者口服药相关知识知晓率。

标签:品管圈;口服药;知晓率QC小组又称品质管理圈、品质圈、品管圈(品质管理圈)等。

起源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一工程师引进日本工业界,应用于工业生产上以增加生产力。

80年代应用于医院管理中,各部门中以护理部实行QC最具成效。

由于笔者所在科室患者年龄大且需要长期服用口服药,有掌握药物相关知识的需求,因此笔者所在科室开展了以提高患者口服药知晓率为主题的QC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0例均为笔者所在科室住院患者,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岁;学历本科1例,大专3例,中专4例,初中7例,小学9例,文盲6例。

均需服用口服药。

1.2 方法1.2.1 成立品管圈和确立主题由辅导员、圈长、圈员等十人组成“品管圈”,圈名为青青草原圈,辅导员为神经内科护士长,圈长由民主选取得出。

全体圈员根据院方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及圈能力四个方面确定圈主题为“提高患者口服药相关知识知晓率”。

1.2.2 活动计划及方法整个品管圈活动历时5个月。

在主题确定后,进行计划拟定再进入现状把握阶段,然后设定目标值并对存在问题进行解析,制定对策并实施。

最后整理资料作效果评价。

1.2.3 目标设定根据品管圈实施开展前调查的数据(表1),设定目标值。

按下列公式计算: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对影响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

结果:开展品管圈后,门诊输液病人用药知晓率由活动前的72.20%提高至活动后的83.33%。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

【关键词】品管圈;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为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从2013年6月-2013年11月我院在门诊输液室宣教过程中,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为门诊输液患者,品管圈活动前有效调查96例,活动后有效调查100例。

活动前男54例,女42例,年龄18~64(40.45±1.42)岁,文化程度分布:小学26 例,初中32例,高中11例,中专8例,大专10例,本科以上9例;活动后男57例,女43例,年龄19~65(40.14±1.33)岁;文化程度分布:小学28例,初中31例,高中14例,中专9例,大专9例,本科以上9例;两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构成经统计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1.2.1组建品管圈并确立活动主题圈员由5名护理人员组成。

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2名。

圈长全程负责活动的策划,落实质量管理,各项工作的分配协调及资料的整理分析[1],并请大外科总长负责督促指导品管圈小组活动。

圈员们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备选主题,以加权投票的方式确定了以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安全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并采取问题解决型来完成此次品管圈活动,活动期为6个月。

1.2.2现状把握及原因分析1.2.2.1现状把握每日由收药护士对连续输液最后一日来院输液者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通过对是否知晓药物的名称、药物的作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输液过程中勿自行调节滴速、输液过程中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拔针时按压的方法和时间6方面对病人进行调查,回收调查问卷106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6份,问卷调查有效率为90.57%,知晓率72.2%。

品管圈QCC成果汇报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品管圈QCC成果汇报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对策实施: 负责人:许翠、XX 实施时间: XX-10-16—XX-11-21 实施地点:消化内科 D
P
A
DA
对策处置:
C
. 定期向病人发放科室制定的健康 教育路径表,护长及质控员随时抽 查护士健康教育落实情况。
2024/3/11
C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9
改善前

不知晓例数
累计百分比 (%) 25 % 46.6% 67.05% 84.10% 100%
2024/3/11
(二)改善前柏拉图(示例)
25
100% 100%
90%
20
84.10%
80%
67.05%
70%
15
60%
46.60% 10
50% 40%
25% 5
30% 20%
10%
0
0%
用药知识
饮食指导
检查注意 事项
学历
大专 大专 中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职称
组员分工
护师 主管护师 主管护师 副主任护师 主管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士 护士
分配任务,组织活动 管理指导活动 实施活动计划
收集资料,数据统计分析 管理指导活动,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数据统计分析 会议记录,数据统计分析 会议记录,数据统计分析 会议记录,数据统计分析
收集资料
2024/3/11
(二)圈名意义:
谐和圈,“ 谐和”,和谐的意思,护 患和谐,胃肠和谐,才能健康消化,健康 生活。
2024/3/11
(三)圈微意

小圈里的卡通胃肠代表着我 们消化系统的胃与肠。

品管圈活动如何提高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的知晓率

品管圈活动如何提高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的知晓率

品管圈活动如何提高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的知晓率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责任护士对神经内科患者病情掌握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为主题,调查神经内科自2015年4月~10月开展品管圈以来,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的情况。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效果显著,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率有了显著提高。

结论品管圈在提高神经内科责任护士对病情的掌握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标签:品管圈;责任护士;病情掌握责任护士掌握主管患者病情是理所当然的,但往往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平时工作繁忙,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不是太好。

2015年4月~10月我院神经内科应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品管圈的组成品管圈小组成员由我科10名护士组成,圈员利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圈名与圈徽,选出圈长及秘书各1名。

经过全体圈员讨论及采取投票的方式确定本次圈活动主题为”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

活动实施日期为:2015年4月~2015年10月。

1.2 发现问题2013月~2014年我院检查中关于提问责任护士对应主管患者病情”八知道”(①姓名;②诊断;③病情(症状、体征、睡眠、排泄等);④心理状况;⑤治疗(主要用药的名称、目的、注意事项);⑥饮食;⑦护理措施(护理要点,观察要点及康复要点);⑧潜在危险及预防措施)的合格率低[1]。

1.3 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应用头脑风暴法讨论我科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低的原因,从人、物、法等方面绘制鱼骨图,最后在用关联图找出问题的重点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1.4 针对原因提出整改方案针对问题的重点原因,全体圈员利用头脑风暴法并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指标进行对策选定,采取评分方式:优5分、可3分、差1分的评分方法,最后根据柏拉图的80/20法则选定了三个对策方案,并予以施行。

1.4.1 加强专科技能培训①对全科护士进行本科患者的系统评估法的培训,使护士掌握本科病患的评估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药品知晓率的应用
摘要: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患者药品知晓率,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临床上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活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药物知晓率计划实施的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患者对药品知晓率由59.99%到84.70% 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用药重要性,提高了患者对自己用药的知晓度,并且使大家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同事间的合作能力,提高了科室的凝聚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药品;知晓率
Abstract:Objective Carry out activity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improve patient’s awareness of drugs. Method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QCC,the theme of the activity was selected and the plan worked out,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zed. The members of the QCC discussed the criterions together,which then were complied strictly. The patient’s awareness of drugs was compared to analyze the efficiency of the QCC. Results After the QCC was carried out,the rate of patient’s awareness of drugs is from59.99%to 84.70%. Conclusion Through QCC,not only do the nurses improve their importance to the patient’s medication use but also improve the patient’s awarenes s of drugs. And QCC is beneficial to not only learning the scientific methods to solve problems,but also improving the teamwork abilities,which proves to be worthy of being popularized.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drugs;awareness
1.1相关资料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1],又称质量管理小组,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效果改善之目标[1]。

这个小团体,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用各种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手法、全员参加,对自己的工作场所不断得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称为品管圈活动。

患者对药物的知晓途径主要是通过自己自学了解,和医护人员提供相关的知识。

其中医护人员的提供占主要作用。

我科从2013年5月起,为提高患者对药品的知晓率,开展了品管圈活动。

1.2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3年8月三个月中,每月抽取我科住院的用药病人34例,男17例,女17例,年龄在18~72岁之间。

病人意识均清楚。

每月病人年龄、病情、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

2.1成立QCC小组
成立QCC小组小组成员9人由副主任护师护士长担任辅导员,一位拥有十年以上临床经验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全员由各层次的护理人员组成,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3名。

2.2题目的选定
通过头脑风暴法[3]讨论,依据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原则,选定最终的题目“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药品知晓率中的应用”圈名为:救生圈,我们将以“维护病人健康促进病人健康”为口号。

2.3计划
为更好地提高患者对药物知识的知晓率,我科决定开展提高患者药物知晓率品管圈,特拟定该计划。

计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施措施前对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药物的知晓率的程度,同时了解护士对药物的知晓度,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问题,从而拟定措施,准备资料收集药物说明书,制定科室常用药物宣传卡,从病人角度出发,组织病人一起学习药物
的相关知识。

从护士本身出发,提高护士科内常见药物的作用,用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
药理等相关知识,组织全科室人员一起学习,一起探讨。

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根据第一阶
段的讨论结果及制定的药物宣传卡。

进行对患者的药物宣教,同时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
药物知识,在月底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制定整改措施,接下来每月重复此工作,重
复三次,每月底对前面的工作进行问卷调查。

第三阶段是对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2..4现状分析
品管圈活动开展后,由我科圈员自行设计的对住院病人实际药物知晓率的问卷,内容包
括①所用药物的名称。

②对服用药物的剂量。

③所用药物的用法。

④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⑤药物的药理作用。

每项分三个等级①非常清楚,分值为3分,②一般了解,分值为2分,
③不清楚,分值为1分。

通过这些项目对患者实际药物知晓率进行现状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
1.(说明:达到一般了解为药物知晓)。

根据调查结果科内品管圈成员一起讨论,进行原因
分析,采用鱼骨头[4]说明。

2.5 制定对策与实施[5]
2.5.1 提高护士自身的素质(1)加强护士相关知识的培训(2)培养护患沟通能力(3)
由高年资护士督查带教(4)增加护士对患者宣教知识的频率
2.5.2 改善宣教渠道由单一变为多样化
(1)护士口头宣教(2)发放药物宣教卡(3)通过影像资料宣教(4)采用科室宣传栏
及电子屏对患者进行药物宣教
2.5.3 加强管理力度
(1)护士长进行全面督查(2)质控小组进行督查
2.5.4 环境因素的改变
(1)由传统的对病人进行宣教增加到给患者家属进行宣教(2)通过医生查房时进行督

2.6 实施
根据上述制定的措施,采取行动(1)收集科内常见药物的说明书,并按类别整理。

(2)组织圈员学习相关药物的知识及培养护患沟通能力,并由各圈员开始对患者进行反复、多途
径药物宣教,(3)将制作的简单药物说明书发放给患者及在宣传栏中张贴药物知识。

于7
月底对患者药物知晓率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统计问卷调查数据。

结果为74.70%
2.6.1效果比较
组织所有圈员进行开会,一起讨论分析,根据效果评价,制定标准流程标准的药物宣教
流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完善及改进措施,新增措施:(1)组织同种并病情的患者集
体学习讨论疾病及药物的相关知识。

(2)开设疾病相关知识的热线,随时为患者提供咨询
平台。

由全体护士共同实现。

在8月底在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知晓率为84.70%。

6月-8月知晓率的比较见柱状图2.(单位%)
2.9开展本次QCC活动的效果
2.9.1提高患者药物知晓率的意义
药物知晓率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提高患者药物知晓率对促进患者健康有
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提高了患者对药物知晓率,降低患者乱用药的行为,提高患者药物知晓
率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对促进他们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2.9.2开展QCC的意义。

圈员针对提高患者药物知晓率问题展开讨论,围绕通过实践,不仅实现了患者对药物知
晓度提高了,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自身的知识,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反映了“品管圈”活动的实际成效,得到了护理部的肯定。

2.9.3护患关系的改善
通过开展QCC活动,它不但提高所有圈员的自身素质和价值感。

同时还增进了团队凝
聚力。

改善了护患关系,让患者与护士的关系拉近了一步,缓解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优质护
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沈永兰,韦田福,吴海斌,韦海林,韦莲,梁丽媛.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的效果观察[J]2012,19(7):1185-1186
[2]蔡若莲,辛俊颖,田丹丹,蔡云花.药物宣教卡的设计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3,10(3):653-654
[3]曾依新,曾颖,朱红球,赖伟华,许百虹,李英,佃少娜,许惠英,文睿. 品管圉活动在提高住院药房工作质量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2,12(32):0061-0063 [4]杨爱玲,严洁琼,范丽霞,单亚维,王莉娜,邵红,“品管圈”活动减少护士配药时密封瓶药物残余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4B):0059-0061
[5]彭微. 品管圈在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3,31(1):85-86
作者简介:卢军,女,1988-05-02日出生,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本科,护理部干事,411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