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二号E星和多角度成像仪的云导风资料质量对比
FY-2C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概述及故障分析

FY-2C典型故障分析
故障现象4
• 故障现象:接收机电源灯不亮 • 分析和排除:检查220V电源是否插好,开关是否打
开,保险丝是否烧断,以上如正常需更换接收机; 同时需检查电源电压、防雷设施和接地情况,如不 正常需先处理。
FY-2C典型故障分析
故障现象5
• 故障现象:接收机电源灯亮,但接收机收不到信号。 • 分析和排除: 以上故障现象可能有几种原因: • (1)由于天气等原因,造成天线的仰角、方位角发生
•
FY-2气象卫星简介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FY-2)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与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风云二号 卫星由两颗试验卫星(FY-2A卫星、FY-2B卫星)和四颗业务卫星(FY-2C 卫星、FY-2D卫星、FY-2E卫星、 FY-2F卫星)组成。 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作用: •作用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云图和水气分布图; •进行天气图传真广播,供国内外气象资料利用站接收利用; •收集气象、水文和海洋等数据收集平台的气象监测数据; •监测太阳活动和卫星所处轨道的空间环境,为卫星工程和空间环境科学 研究提供监测数据。 风云二号卫星应用的亮点 : •“双星观测、互为备份”;(1050E&86.50E) •双星组网运行观测(15分钟间隔),重叠区动画技术非常出色;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解调器采用考斯特锁相环原理,实现对调相信号的相干解调
FY-2C典型故障分析
故障现象1
• 故障现象:在大风暴雨过后,系统收到的云图资料麻
•
点和丢线情况严重。 分析和排除:大风、暴雨这些天气因素,很容易引起 天线位置的的偏移或者馈线进水,导致系统接收信号 减弱,误码率偏大。从接收的云图的麻点和丢线情况 可以判断出,云图接收信号弱、误码率高。遇到此类 情况首先要进行常规检查,如线路连接、电缆头之间 的连接等。在确保线路没有任何故障的前提下检查天 线是否偏移,如发生偏移则进行调整,调整完毕后还 要检查一下天线馈源与高频头接口处是否有水进入, 如有则进行擦拭。
风云二号卫星在轨辐射定标技术进展

VISSR
注:*代表 FY-2F及其后续星中,VIS波段范围高端调整为0.75μm
表,以全面提升定量化应用水平为主要目标。这其 中,发展新的在轨辐射定标技术并显著改善辐射测量 性能,是实现全面定量化应用目标的关键。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美、日、欧等国或国际 组织相继发展了各自的静止气象卫星系统,目前均已 进入了第二代卫星的业务应用阶段,包括 GOES-N、 MTSAT-2R 和 MSG-2 等,且红外波段定标精度已达 1K左右的较高性能水平[1]。同时,与FY-2同属第一代 卫星的欧洲 Meteosat-7 与 Meteosat-8 卫星采用工作在 不同温度点上的冷、热双内黑体方案,无需对前置 光路组件进行辐射贡献估计,在轨辐射定标精度达 1.5~2K;而日本GMS-5则采用了与FY-2 类似的单个 内黑体方案,通过引入由前定组件遥测温度经线性 组合后的近似等效黑体温度,在轨辐射定标精度达 1.7K,整体定标性能略逊于第二代卫星 [2]。 本文将在简要回顾 FY-2 卫星在轨辐射定标技术 的基础上,重点介绍2012年以来的最新进展,包括引 进吸收的全球空基交叉定标系统(Global Space-based Inter-Calibration System,GSICS)[2]、自主建立的基 于月球辐射校正的内黑体定标( Calibration of Inner Blackbody corrected by Lunar Emission, CIBLE)等方 法及其实际应用效果。同时,对未来我国静止气象卫 星在轨辐射定标技术的发展思路,做了初步探讨。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气象科技进展 3(6)- 2013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简要介绍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简要介绍一、概述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风云二号卫星由两颗试验卫星和三颗业务卫星组成。
并获得国际电联认可的三个空间网络位置,即86.5。
E、105。
E和123.5。
E。
风云二号卫星系统从整体上讲,与国际上目前正在使用的静止气象卫星技术水平相当。
尽管在一些基础性和关键技术上,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比其他国家做的好。
风云二号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了国际在轨卫星同等的水平,这为我国在气象领域赢得了尊重。
二、技术特色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控制管理和业务运营系统庞大而复杂。
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数据与指令接收站(CDAS)、系统运行控制中心(SOCC)、资料处理中心(DPC)、应用服务中心(ASC)、计算机网络和存档系统(CNAS)以及用户利用站系统(USS)六部分组成。
○1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具有下列技术特色:1、静止轨道观测技术静止轨道距离地球有35800公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载有5个通道的观测仪器,可以同时获取5张图。
2、稳定的业务运行气象卫星要求观测是连续的,卫星一旦停止工作,就会给天气预报、灾害监测造成严重影响。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星地系统实现了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3、多通道工作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载有三通道(可见光、红外和水气光谱特性通道)扫描辐射计。
利用风云二号卫星可见光通道,可以得到白天云和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信息;利用红外通道,可以得到昼夜云和地表发射的红外辐射信息;利用水气通道,可以得到对流层中上部大气中水气分布的信息。
4、双星观测策略两颗定点于不同轨道位置的卫星同时进行业务观测获得的数据,确定双星观测重叠的区域,在精确定位的基础上,将重叠区域中各像元对应的双星观测数据以及生成的图像和定量产品叠加在一起,提高图像和定量产品的时间分辨率。
○2三、主要用途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具有下列主要用途:1、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云图和水气分布图,进行天气图传真广播,收集气象、水文和海洋等数据收集平台的气象监测数据,供国内外气象资料利用站接收利用。
风云2号卫星格式

表 4.4 FY-2 C 星 S-VISSR2.0 图像数据编排方式
IR1~IR3 通道
高 8 比特数据 红外 红外 红外 通道 通道 通道
IR1 IR2 IR3
可见 光通 道1
VIS1
S-VISSR2.0 图像数据部分
VIS1~VIS4 通道
IR1~IR3 通道
6 比特数据 可见 可见 光通 光通 道2 道3
2、文件段
FY-2 C 星 S-VISSR2.0 数据格式中的文件段在格式上与 FY-2B S-VISSR 文件段保持兼 容,但内容上有如下变化:
-1-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NSMC)
风云二号(02)批静止气象卫星数据格式
(1)轨道和姿态数据块中,描述轨道和姿态参数的坐标系由 J1950.0 平天球坐标系改 为 J2000.0 平天球坐标系;
由于图像数据中可能包含连续的逻辑“0”或“1”,因此,同步码之后的数据将由 PN 码逐 位进行逻辑异或编码,以使调制后的射频能量分布均匀。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中规模利用站的 解调器能有效地保持比特同步锁定。
2、有效信息
如表 4.5 所示,S-VISSR2.0 的有效信息由 12 个信息段组成,其中前 8 个段与 FY-2B S-VISSR 格式兼容。
0.55- 0.90
此外,FY-2 C 星所有红外通道数据的量化等级都由 FY-2B 的 256 个等级 (8 比特)提高 到 1024 个等级(10 比特),其中 IR1~IR3 通道数据中的高 8 位和 VIS1~VIS4 通道数据在展宽 数据流中的排列方式 FY-2B 保持一致,而把 IR1~IR3 通道数据中的低 2 位接在可见光数据 的后面,然后是 IR4 数据,如表 4.4 所示。
风云气象卫星主要技术进展

风云气象卫星主要技术进展风云气象卫星主要技术进展气象卫星是现代气象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是通过空间遥感技术获取大气、云层、海洋等天气和气候信息的先进装置。
风云气象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发、应用最广泛的卫星系统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首先,风云气象卫星在传感器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
传感器是气象卫星获取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卫星的观测分辨率和精度。
在风云一号卫星中,搭载的四个传感器相继实现了从一位多普勒雷达到多光谱成像仪的技术跨越。
风云二号卫星更是引进了国际上最新的高光谱成像仪技术,能够提供更详细的气象和环境信息,有助于提高预报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其次,风云气象卫星在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卫星遥感数据的处理是将卫星接收到的原始数据转化为人类可以理解和应用的信息的过程。
风云卫星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可以更加准确地提取和分析海洋温度、大气温度、云分布等数据。
同时,通过利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气象卫星的数据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为精确的预报和气候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三,风云气象卫星在通信和数据传输方面也有了显著的进展。
作为卫星系统,及时、高效地传输和接收数据是其重要任务之一。
风云卫星通过引进新的通信卫星技术和数据传输协议,使数据传输速度大幅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增强。
这种技术进展为大范围的气候数据共享、国际气候研究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最后,风云气象卫星在卫星轨道设计和运行模式方面也有了重要进展。
风云系列卫星通过优化卫星轨道设计,使其能够实现对特定区域和重点区域的高频率、高分辨率观测。
此外,风云卫星的运行模式也得到了改进,可以动态调整卫星观测策略和任务安排,提高观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风云气象卫星在传感器技术、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通信和数据传输、卫星轨道设计和运行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技术进展。
FY-4A卫星数据可视化及应用

第47卷第3期2019年6月气 象 科 技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47,No.3Jun.2019FY-4A卫星数据可视化及应用王清平1 吴晓京2* 陈阳权1 段杰1(1民航新疆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乌鲁木齐830016;2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摘要 2016年12月11日我国发射了FY-4A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其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能够加强航空气象中的监测应用,为了更好地应用FY-4A卫星的各类观测产品,本文利用Python语言实现对FY-4A卫星AGRI观测仪器所探测的2km、4km分辨率的全圆盘和中国区域可见光、红外图像资料及7.8km分辨率闪电监测资料进行解码并可视化显示出图,将绘制的卫星图像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网站对外开放的卫星云图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两者显示较为一致,可以用于航空气象业务。
Python语言语法简练,对于卫星HDF和NC格式数据读取速度快,Python的Numpy工具包基于矩阵的运算能快速处理卫星观测数据,Basemap库中多种投影方式可供业务应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 Python;FY-4A;闪电;全圆盘;LMI中图分类号:P413 DOI:10.19517/j.1671-6345.20180336 文献标识码:Ahttp://www.qxkj.net.cn气象科技作者简介:王清平,男,1985年生,学士,工程师,主要从事航空气象预报工作,Email:wqp1001@163.com收稿日期:2018年6月17日;定稿日期:2018年10月30日*通信作者,Email:xiaoingwu@nsmc.cma.gov.cn引言截止2018年7月,我国已发射近16颗气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由最初的FY-1A已发展至FY-3D,静止卫星由FY-2A发展至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FY-4A。
FY-4A于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风云四号是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装载多种观测仪器,包括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闪电成像仪和空间环境监测仪器等[1-2]。
风云三号B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响应衰变分析

风云三号B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响应衰变分析史剑民;胡秀清;徐文斌;郑小兵【期刊名称】《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年(卷),期】2014(0)5【摘要】搭载于风云三号B星(FY-3B)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安装了由积分球和监视探测器组成的太阳反射通道星上定标器。
分析了2010年11月13日至2013年4月11日期间的星上定标数据,评估了FY-3B星上定标器和MERSI的响应衰变情况。
结果表明,星上定标器的输出和MERSI的响应均存在衰变,且衰变程度与波长有关。
除星上定标器除通道1(470 nm)年衰变率超过7.0%外,其余通道年衰变率小于5.0%。
MERSI 470~565 nm等短波通道衰变较大,年衰变率超过10.0%;长波通道衰变较小,年衰变率小于4.0%。
【总页数】8页(P376-383)【关键词】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星上定标;响应衰变【作者】史剑民;胡秀清;徐文斌;郑小兵【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通用光学定标与表征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979【相关文献】1."风云三号"A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 [J], 丁雷2.风云三号A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反射太阳波段的多场地定标跟踪 [J], 孙凌;胡秀清;郭茂华;徐娜3.风云三号A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反射太阳波段辐射定标 [J], 胡秀清;孙凌;刘京晶;丁雷;王向华;李元;张勇;徐娜;陈林4.风云三号D星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的轨道间数据融合技术 [J], 鄢俊洁;王燕婷5.联合星载毫米波雷达和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的云底高度反演 [J], 高顶;李冠林;马烁;严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FY-2E与FY-2C红外分裂窗通道光谱响应差异的对比分析

要应用标准黑体对传感器进行定标 , 量和计算仪器 的光谱 测 响应 函数r 。对遥感数据的定 量应用 中发现 : 器响应 函数 2 ] 仪
的精确度对卫 星测 量结果影 响很大 。 尤其是 针对红外卫星遥 感器的绝对辐射定 标_ ] 3 ,无论 是在 轨场地 定标 ,还 是交叉
张 勇,李 元 ,戎志国
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与定标重点开放实验 室,国家卫星气象 中心 , 北京 10 8 001
摘
要 在遥感数据定量应用中 , 卫星通道 的光谱 响应函数是 影响定量产 品反演算 法、精度 和获取 的地球
特征物理量 的关键 因素之一 。 针对 F -E红外 分裂 窗通道光谱响应函数的调整 , Y2 利用 NO VHR AA A R卫星 相应通道 的定标查找表 、 青海湖实测 的水 面辐亮度和 大气状态数 据 ,以及利用 P A L NK方程 模拟 的全 动态 范围内的辐亮度等数据对 F -E与 F -C红外分裂窗通道 的差异进行 了深入分析 , Y2 Y2 发现 由于光谱响应 调整
关键词
风云二 号; 热红外 ;分裂窗通道 ;光谱响应函数 文献标识码 :A D I 1 . 94 i n 10 —5 3 2 1 }61 3—4 O : 0 3 6  ̄.s . 0 00 9 {0 0 0—6 40 s 星遥感器 , 无论是利用光谱的绝对强度 还是相对强 度 , 都需
中图分类号 : 7 2 5 TP 2 .
道 ,具体 指标 见 表 1 示 。 所
光谱响应函数 足红外焦 平面成像器 件的重要 技术参数 ,
为了进一步提高 F - 卫 星红外数 据定量应 用能力 ,提 Y2 高分裂窗通道 的地球物理参数反演精度 , 仪器制造 部门对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风场误差 的主要来源在于获取云顶高度 (T sl 。云顶 高度通常来 自辅助信息 , C H ) 3 J 如温度剖面模 型, 本
身 就存 在 一定 的偏 差 。一个 不依 赖辅 助信 息 的方 法可 以 消 除这 种误 差 的来 源 , 且 因此 能 够 提 高风 场 资 料 的质 并
量 。MIR Mu i n e I g gS et R d me r应用这样一种立体技术 , s ( l— glmai pc o ai t ) ta n r o e 可以在不借助辅助信息的情况下 , 同
式应 用 的是 ME 7 M T 9 G S 1 、 E 一2 MTS —R、 DI u T一、 E 一 、 OE 一1 G S1 、 O AT I MO SAq a以及 MO S Ter 卫 星 的 风场 , DI ra 这
些卫星通过追踪红外线、 可见光和水汽通道获得风场信息 。这个数据库虽然大但是不全 , 最为显著的是高纬度地
第2 7卷第 2期
21 0 2年 4月
成
都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Vl . 7No. 0 2 1 2
Ap .2 1 r 02
J OUR NAL O C E F H NGD UNI R I U VE S TYOF I O NF RMA ON T C TI E HNOL OGY
文章 编 号 :17 —7 2 2 1 )20 1 —8 6 11 4 (0 2 0 —2 10
值天气预报研究 中展示 了其 较好 的应 用前景 , 同化来 自地球 静止 卫星 ( 例如 : T9 以及 极轨卫 星 ( 如 : ME -) 例 MO S 的高质量云导风对于提高模式预报技巧有着积极 的作用_ 。D l l 2 DI) 1 e o 等【 指出, C J s ] E MWF数值天气预报模
( ) 比两种资料 , 2 1 年与 2 1 年 1 8 F 一E的导风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 3对 对 00 01 - 月 Y2 统计两种资料的相关性。 () 4 分析其质量的改进程度以及有待改进之处 , 得出结论 , 验证 F 一E导风资料的质量提升。 Y2
时反演 出云动 和云 高 。Kar oi , k s rdh等为 了确 切证 明 MIR的 观测 是 可靠 的 , 用来 自独 立 卫 星 ti L nt A o vt n z Ho S 使 测量得到的数据来评估 MIR云导风资料 , S 比较了 MIR和 ME - 两种导风资料 , S T9 研究不 同要素下的平均偏差 、 均 方根 误差 和相 关 系数 , 最终 证 明 了 MIR 观测 的可 靠 性 。将 F 2 S Y一E资料 与 MIR资 料 进行 对 比分 析 , S 就保 证
了研 究的 可靠性 。
采 用 对 比的方 法研究 F 一E云 导风 资料 质量 的 改进 问题 , 了 4个 方 面 的工作 : Y2 做 ( ) MIR 与 F 2 1对 S Y一E资料 的研 究现 状进 行分 析 , 研究 资 料 的特性 及应 用 。 ( ) 定针 对两 种资 料 的研究 方 法 , 其进 行数 据 匹配 处理 。 2制 对
风 云 二 号 E星 和 多角 度 成 像 仪 的云 导风 资 料 质 量 对 比
金 雪 韩 威2 朱克云 陈 静2 , , ,
( . 都信 息工程 学 院大 气科 学 学院 , 1成 四川 成都 6 02 ; . 国气象局 数值预 报 中心 , 京 108 ) 12 52 中 北 0 0 1
摘要: 针对现在缺少对风 云二号 E星云导风资料 的详 细对 比评 估 , 结合多角度 成像仪 与风云二 号 E星云导风 的特性 , 提出了将二者云导风资料 的交 叉对 比方 法 , 利用 多角 度成像 仪 云导 风资料 的优 势特 征作 为对 比参照 , 对 21 0 0以及 2 1 0 1年的风云二号 E星 云导 风资料进行参照对 比, 析风 云二号 E星 云导风 资料 的特 性。选择 2 1 、 分 0 0 21 年 1 01 -8月的风云二号 E星资料分别与 多角度成 像仪云导风资料进行分 析 , 对两种资料进行 匹配 处理 , 并对 匹 配结果进行准确 的统计分 析 , 于分 析风云二号 E星云导 风资料 的优缺 点 以及 质量变 化 。研究 结果表 明 : 便 风云二 号 E星云导风资料 的整体 质量要 稍差 于 多角度 成像 仪 云导风 资料 ; 但是 就 风云二 号 E星 云导风 资料 自身而 言 ,
区 只有通 过 MODI 星数 据稀 疏 取样 。如 何 有 效地 利用 云 导 风 资料 , 其 能 有 效 的提 高 应 数值 预报 业 务 水 平 S卫 使 还有 待进 一 步研究 。更 好 的覆 盖率 和反 演质 量将 得 到更 完善 的资 料 , 这将促 使 天气 预报 更加 长足 的进 步 。 然而 , Y2 F 一E云 导风 资料 在数 值模 式 中的试 验 研究 较少 , 不 同 的静 止卫 星还 具 有 各 自的误差 特 性 ,0 1年 而 21 F 2 Y一E云 导风 资料 较上 一年 相 比会有 不 同 的变 化 , 需要 进行 大量 的研究来 验 证 以下特 性 : ( )2 1 1 0 1年 F 2 Y一E云 导风 资料 质量 提高 程度 。 ( )资料 是 否可优 化 及可 优化 的特性 。 2 ( )验证 资 料在数 值 模式 中的可用 性 。 3
2 1 年 的资料质量较 2 1 01 0 0年有不 同程度 的提高; 多角度 成像仪 ; 云 2号 E星 ; 风 云导风 ; 匹配; 均方根 误差
文献标志码 : A
中 图分 类 号 :4 8 P6
0 引 言
在气 象 学科 中 , 为研究 各 种数值 模 式 的准确 性 , 常将 各 种卫 星 资 料进 行 同化 , 并加 以研 究 分 析 。云 导风 在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