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游戏 一二年级
小学二年级孩子的数学游戏推荐

小学二年级孩子的数学游戏推荐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而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数学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游戏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下面是一些适合小学二年级孩子的数学游戏推荐。
1. 数字拼图游戏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小学二年级孩子的数学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孩子需要把数字拼图的碎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字。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字识别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数字迷宫游戏数字迷宫游戏是一个结合了数学和逻辑思维的游戏。
孩子需要通过解决数学题目来找到正确的路径,从起点走到终点。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数字卡片匹配游戏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他们的数字识别和记忆能力。
游戏中有一组数字卡片,孩子需要找到相匹配的数字卡片。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并且加强他们的记忆力。
4. 数学趣味挑战游戏这是一个结合了数学和趣味性的游戏。
游戏中会有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孩子需要解决这些题目来获得奖励或者晋级到下一关。
这个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玩游戏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5. 数学计算比赛游戏这是一个可以进行家庭互动的数学游戏。
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数学计算的比赛,看谁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解答出题目。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并且加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总结起来,适合小学二年级孩子的数学游戏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数字识别能力、数学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既能够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又能够提升他们的数学水平。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数学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华德福一二年级的数学游戏

原文地址:华德福一二年级的数学游戏作者:费思这些游戏是Anna老师工作坊的时候,带我们做的,我再基于吴蓓老师的笔记整理的。
分享给大家,错漏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数数游戏:1)大家绕着圆圈一起边走边数数,先正着从1数到10,数一下往前迈一步;再倒着从10数到1,数一下往回退一步。
2)拍手报数,站在圆圈中不动,从某一个人开始,报数的同时拍手,提示一侧的同伴传递下去,可以重复多圈,直到从1数到100。
乘法表:2的倍数:同样可以绕圆圈边走边数或是拍手报数,但两个两个数,即只报偶数:2、4、6、8、10……数到30或随意。
3的倍数:1)迈脚往前走三步,犹如三步舞,最后一步数3,再往回退三步,犹如三步舞,最后一步数6,其中 1、2、4、5虽然不出声,但也需要在心中默数。
依次类推,每前进三步数一个数,再后退三步数一个数:3、6、9、12……2)拍手游戏,类似小时候玩的“你拍一、我拍一”游戏,大体可以分解为双手互拍、与伙伴击掌、在胸前握拳转圈三个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游戏有两种玩法,既可以围成大圈,两只手掌分别与左右两边的伙伴相击,也可以找一个同伴站在对面,互相击掌数数。
5的倍数:每做一个动作,就按顺序数一个5的倍数:5、10、15……(具体动作记不清了,应该可以灵活设计,比如依次蹲下或转身之类的。
沙包(豆包)游戏:1)老师给每人依次分发一个沙包,接到沙包的人,就报一个数,报的数列可根据指定的倍数递增,比如1、2、3、4……,或5、10、15、20……2)每个人右手手心向上,持一沙包,左手覆盖在左侧伙伴的右手沙包之上。
每数一个数(可根据任意给定的倍数递增),先双手合十,将沙包从右手倒腾到左手,再传递到左侧伙伴的右手上。
所有沙包同时在圈中依次传递,数数的同时能够控制每个人的传递节奏,传得太急的话,小心拥堵哦。
五个有趣的小学数学学习游戏

五个有趣的小学数学学习游戏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学习数学不一定要枯燥乏味。
今天我将介绍五个有趣的小学数学学习游戏,帮助孩子们在玩乐中提高数学能力。
第一款游戏:数字接龙数字接龙是一款简单有趣的游戏,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孩子。
游戏开始,第一个人报出一个数字,下一个人要报出比前一个数字大一或者小一的数字,接龙进行。
例如,第一个人报出的数字是5,下一个人可以报出4或者6。
这款游戏既能巩固数字的顺序,又能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款游戏:趣味计数趣味计数是一款提高孩子们计数能力的游戏。
在一张纸上画上若干个形状,比如圆圈或者方块,孩子们要数出画上的形状数量并报出答案。
然后逐渐增加形状的数量,看谁能数得最快、最准确。
这个游戏既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数数能力,又可以让他们对形状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三款游戏:数学接力数学接力是一款团队合作的游戏,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孩子。
将孩子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一起排成一列。
第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数学问题卡片,回答正确后传递给身边的同伴,由后面的同学回答下一个问题。
小组中第一个人回到队伍最后一个人的位置后,整个小组完成。
这个游戏能锻炼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并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速度。
第四款游戏:数学猜谜数学猜谜是一款既有趣又有挑战性的游戏,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孩子。
在一张纸上写下一个数学谜题,比如“我是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多3,如果将个位和十位的数字交换位置,变成一个三位数,新的数比原数大36”。
孩子们要思考这个谜题,并找出正确答案。
这款游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第五款游戏:数学拼图数学拼图是一款结合数学和拼图的游戏,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孩子。
将一个数学问题分成若干个拼图碎片,孩子们需要将拼图碎片按照正确的顺序拼在一起,并找出最终的答案。
这个游戏既能帮助孩子们复习数学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以上五款有趣的小学数学学习游戏,孩子们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数学能力。
数学游戏,让数学学习更有趣——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让数学学习更有趣数学一直是小学生比较头疼的科目之一,但是,如果能够将数学融入到游戏中,这份头疼就会变得有趣起来。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游戏,让数学学习更有趣。
数学游戏一:数学宝石这款数学游戏非常适合二年级学生玩,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
游戏中有一个宝石地图,每个宝石都有一个数字,而且每个宝石都需要计算才能得到答案。
玩家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地图上的计算,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设定目标。
这个游戏的难度可以从简单到困难,让学生逐渐了解每个数字的意义。
数学游戏二:两个数字这个游戏非常适合学生理解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并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字的意义。
游戏的规则非常简单,只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计算出两个数字之间的正确答案。
每次都需要完成一个难度等级,并逐渐增加难度,以挑战学习者。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并且更有信心地应对数学问题。
数学游戏三:数学抛球这个游戏非常适合二年级的学习者,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且锻炼他们的反应速度。
在这个游戏中,学生需要做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正确的答案,计算所需的数字,将答案与目标数字匹配,将答案投入正确的篮筐中。
这个游戏的难度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逐渐增加多样化的数目和难度等级,让学生逐渐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游戏四:数学飞行员数学飞行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它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在游戏中,学生将是一个飞行员,并需要通过飞机收集数字并将它们放入正确的数字序列中。
学生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数学技能,以便正确完成每个等级中的挑战,从而跟上难度的逐渐增加。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加减等概念。
总结以上列出的数学游戏,不仅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础概念,还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这些游戏既适合课堂教学中的引入,也适合在课余时间中进行学习和探索。
小学上课互动游戏数学教案

小学上课互动游戏数学教案
课题:加减法游戏
教学目标:
1. 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提高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算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小学生活动室或户外场地。
2. 数字卡片和运算符号卡片。
3. 游戏规则和奖励。
教学过程:
1. 介绍游戏规则:学生们分成若干组,每组站成一排,教师会给每组分配一个加法或减法
题目,学生们依次做出答案,最快答对的组获胜。
2. 游戏开始:老师发放数字卡片和运算符号卡片,开始游戏。
例如,老师可以给出“2 + 3 =?”这样的题目,学生们根据手中的数字卡片和符号卡片进行计算,然后站起来喊出答案。
3. 结束游戏:当有一组回答正确时,该组获胜,可以给予奖励,并继续下一轮游戏。
教学反思:
这样的互动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游戏形式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在
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设计更多类似的互动游戏,使学习过程
更加生动有趣。
二年级数学小游戏2

二年级数学小游戏2《二年级数学小游戏 2》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习数学不仅需要课堂上的认真听讲,还需要在有趣的游戏中巩固和拓展知识。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几个适合二年级小朋友的数学小游戏。
游戏一:数字接龙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卡片上分别写着 1 到 100 的数字。
小朋友们围坐成一圈,从 1 开始,依次按照顺序说出下一个数字。
比如第一个小朋友说 1,第二个小朋友说 2,第三个小朋友说 3,以此类推。
如果有小朋友说错了,或者停顿时间过长,就需要表演一个小节目,比如唱一首歌或者讲一个小故事。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小朋友们熟悉数字的顺序,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和注意力。
游戏二:购物小达人准备一些玩具商品和价格标签,比如一个玩具小熊 5 元,一本漫画书 8 元,一个文具盒 10 元等等。
给小朋友们一些虚拟的货币,比如 20 元。
让他们在这些商品中选择自己想要购买的东西,并计算出需要花费多少钱,以及找零多少。
通过这个游戏,小朋友们可以在实际的情境中运用加法和减法,理解货币的概念和价值。
游戏三:数字拼图将一张写满数字的大纸剪成若干小块,每个小块上都有一个数字。
小朋友们需要将这些小块按照数字的顺序重新拼成完整的一张纸。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小朋友们对数字的识别和排序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游戏四:猜数字老师在心里想一个 1 到 100 之间的数字,小朋友们通过提问来猜出这个数字。
比如小朋友可以问“这个数字大于 50 吗?”老师回答“是”或者“否”,小朋友们根据老师的回答继续提问,直到猜出这个数字为止。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小朋友们理解大小比较的概念,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游戏五:跳格子在地上画出一些格子,每个格子里写上一个数字。
小朋友们通过扔骰子,按照骰子的点数向前跳格子,并说出跳到的格子里的数字。
这个游戏可以让小朋友们在运动中学习数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游戏六:数学卡片配对准备两组相同的数字卡片,打乱顺序后分别放在两个盒子里。
一二年级课堂小游戏

每当看着幼小的孩子入学后握笔做作业的痛苦,我们就在思考:用什么方式可以让孩子学得快乐点、轻松点,又能满足他们爱玩的天性呢?翻看了很多数学教育和传播史方面的书籍,这些书让我们豁然开朗,原来在教科书之外,数学别有洞天:数学是可以玩的,游戏从来没有离开过数学。
于是,我们将游戏和数学结合起来,把一、二年级的数学知识点加以整合,设计以扑克牌为主,飞行棋、蛇棋等游戏为辅的数学课堂游戏。
而在课表上,我们的数学课也明确地标注成数学游戏。
我们将数学游戏分为两大类:知识性游戏,比如扑克牌、飞行棋、蛇棋等游戏;益智性游戏,比如拼摆类、聪明格等游戏。
知识性游戏根据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为例,归纳一、二年级“数的认识”及“数的运算”知识点如下:册别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一年级上10以内数的认识。
理解符号>、<、=的含义,1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
20以内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
认识加法和减法。
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0以内数的加法。
20以内数的不退位减法。
一年级下100以内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年级上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乘法的认识和乘法口诀。
除法的认识和用口诀求商。
二年级下万以内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
有余数的出发。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根据以上知识点,我们开发了63个知识性游戏。
同时,我们结合一、二年级孩子所学的知识和智力发展情况,还开发、收集了古今中外的25个益智性游戏。
课堂游戏教学时,我们把知识性游戏和益智游戏穿插进行。
根据益智游戏的难度,我们会安排3-4周的时间玩一种益智游戏。
每玩一种游戏,教师会讲解并示范游戏的玩法,孩子们尽情享受着游戏带来的快乐。
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挑选对手,在游戏与比赛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下面按照知识版块,与您分享一、二年级部分知识性游戏的详细内容。
加减篇数的认识“我见过你”(★)【用具】一副扑克牌,共计54张牌。
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游戏智力题

1.四个人一起玩扑克牌,一共玩了40分钟,他们每人玩了分钟;2.如果每人步行速度相同,4个人一起从甲地走到乙地,要25分钟,那么8个人一起从甲地走到乙地要分钟;+2+3+4+5+6+7+8+9+10= ;4、教室里有10只点燃的蜡烛,被风吹灭了3只,请问还剩只;5.小明今年7岁,小华今年5岁,请问3年后,小明比小华大岁;6、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人;A. 7B. 8C. 97、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个,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个,这一队一共有人;A. 8B. 9C. 108、第一个盘子里有5个梨,第二个盘子里有4个梨,把第一个盘里拿1个放到第二个盘里,现在一共有个梨;A. 8B. 99、5个小朋友同时吃5个苹果需要5分钟,照这样,10个小朋友同时吃10个苹果需要分钟;A. 5B. 1010、13个小朋友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已经抓住了5只“小鸡”,还有只没抓住;A. 8B. 711、书上有10只鸟,用枪打死了1只,还有只;脑筋急转弯A. 9B. 012、鱼缸里有10条鱼,突然有一天死了3条,鱼缸里现在还有条鱼;A. 713、狐狸用50元的假钞买走了老山羊店里一件45元的皮衣,老山羊还找给狐狸5元钱,那么老山羊损失了元钱;A. 5B. 5014、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需要2分钟,一共要锯分钟;A. 10B. 815、一个三角形有三个角,那么剪掉一个角后,还剩个角;A. 2B. 416、小明走楼梯,从一楼走到3楼要花6分钟,那么他从一楼走到5楼要花分钟;A. 10B. 1217、在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四周摆放花盆,如果每边都要放5盆,那么一共要盆花;A. 16B. 2018、公交车起点站每隔6分钟向南山方向开出一辆车,当这个车站开出第10辆车时,一共经过了分钟;A. 54B. 6019、一天,2个爸爸,2个儿子一同上公园玩,他们至少有个人;A. 4B. 320、现在州杭州的时间是晚上8点,请问再过24个小时候后杭州的上空会出现太阳吗A. 会B. 不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游戏1、《森林运动会》我在《森林运动会》一课中,就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
具体的游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
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小朋友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我让他们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谁。
”小朋友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小朋友分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小朋友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所以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漂亮的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我的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
2、《10以内数的组成》1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碰球”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
如我先出示数字8,对学生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是8。
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说出碰球的数,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
《10以内数的分与合》2在教学《10以内数的分与合》时,我设计一个扔皮球的游戏,让学生讨论数的分与合的不同方法。
学生分成小组,指名学生拿10个皮球,看谁先报出他扔进几个皮球,就让谁来扔皮球,并请他讲讲是怎么想的。
如一个学生扔完后,篮外有3个皮球。
有的说我是想3和7合成10,所以扔进7个球;有的说前面一个同学篮外有4个球扔进6个,现在篮外是3个,我可以肯定他扔进了7个,因为外面少一个,里面就多一个……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想出正确答案,呈现出思维的个性化,多样化,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3、《10以内的加减法》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学生最喜欢和我一起参加“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10以内的数,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得数去乘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
4、《分类》在教学《分类》这课时,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学生齐声说好,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我,思想高度集中。
此时我轻声慢语地说:“请小朋友们注意听,并按老师要求去做。
小朋友们请注意,请你按我的要求做:男孩子请你站起来,女孩子请你站起来;高个子男孩坐下去,矮个子男孩坐下;长头发女孩坐下,短头发女孩坐下;大眼睛的小朋友请你拍拍手,小眼睛的小朋友请你拍拍手;穿皮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穿旅游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全班小朋友们一起跺跺脚!”在这样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追求和掌握知识的精神力量,为学习《分类》做了很好的铺垫。
5、《有余数的除法》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分水果游戏:“六一”儿童节到了,我们班要举行联欢会,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些水果,请小组长打开水果箱,将本组的水果每人分5个。
学生分完后发现:15个苹果,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给3个人;16个梨,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3个人,多了1个;18个香蕉,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3个人,多了3个……为什么有时没有多余,有时多1,有时多3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这样,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有意注意到发现问题,在他们心灵上初步有了“余数”的痕迹。
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在讨论中悟理、在尝试中形成认知结构。
6、《10以内数的顺序与大小》在教10以内数的顺序与大小中,就可设计游戏“找兄弟”,学生拿着数字卡片“6”说:“我今年6岁,弟弟比我小两岁,弟弟在哪里?”学生们想出答案举起数字卡片“4”说:“我今年4岁,比你小两岁的弟弟在这里。
”学生继续问:“比我大1岁的哥哥在哪里?”学生举起卡片“7”说:“今年我7岁,比你大1岁的哥哥在这里。
”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依据数序知识想出结果,轻松的掌握知识,也为今后学习有关的应用题做了铺垫。
7、《数学乐园》在教学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时,我设计一个踢毽子比赛的游戏活动,将学生按座位划分为苹果队、西瓜队、香蕉队,每队推选一名运动员和一名统计员,在30秒钟内统计踢毽子的个数,老师贴统计表,统计员用红、绿、黄彩笔做统计,其他同学数数。
根据统计结果,学生就会知道:(1)一共踢几个?(2)谁比谁多或少几个?(3)谁再踢几个就和谁同样多?……这样,通过不断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每一个学生掌握有效的分析问题策略,发展学生的策略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8、《30以内的加法》例如:在学习30以内的加法后,我设计了一个打扑克牌凑21的游戏活动,这个游戏活动包括了30以内所有进位(不进位)的加法。
只要学生熟悉游戏规则,其学习效果令人惊喜。
每四人一个小组,每个人都尽情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有的把头凑在一起看牌的点数,有的坐下来做记录,有的翘起小屁股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走出座位向老师请教。
因为牌上有实物点,对于计算暂时不熟练的学生,还可以借助数点数的方法来计算;对于大部分学生,只要小组长的两张牌刚出手,“等于多少?”的话音未落,对方小组员已迅速抢答出得数。
看到每个同学都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中乐此不疲地学习,我感觉自己真开心,好像回到了跟他们一般年纪的童年。
游戏教学,不是靠老师出色的教,而是靠学生自主的学。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让出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游戏活动,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方法,教师的工作更加高效。
这样自由的数学课堂,难怪他们这么喜欢上数学课。
9、《加、减混算》例如,在学习加、减混算时,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乘过汽车吗?”同学们齐声回答:“乘过。
”“好,下面我们来做‘乘汽车’的游戏。
”录音机播放出小汽车喇叭声响的音乐,有6位学生上来乘汽车,到站后下去3人,又上来2人,学生通过看到的情境,马上能顺利地编出两步计算的生活中的数学题,计算就更不在话下了。
这样导入新课,自然贴切,趣味猛增,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教师的讲课交融在一起,在游戏活动中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了知识。
10、《平均分》在教学“平均分”一课时,课刚开始,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猴子最爱吃什么吗?”学生们回答:“桃子。
”“对。
瞧,今天猴兄弟俩一块儿上山摘桃子了。
你们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让学生甲、乙扮演猴兄弟俩,搀着一篮桃子入场。
)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子。
”提问:“你认为怎么分最公平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亲自分一分,再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
”进一步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呢?”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意识地通过游戏的形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增强了他们的问题意识,“猴子分桃的游戏”功不可没。
11、《5的乘法口诀》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中,做一个“变手游戏”,电脑屏幕上孙悟空伸出一只手,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得出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接着孙悟空再变出二只手、三只手、四只手、五只手,与此同时得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喜爱的神话人物的吸引下,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12、《时间》在教“时间”时,我把教具钟带进教室,让学生扮演“时间老人”角色做游戏。
学生看到多彩的教具、学具这些新鲜的物品,好奇心驱使他们想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
他们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不再感到数学新知的抽象与枯燥乏味,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是鲜活、形象、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从而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使自主学习意识增强,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13、《小小商店》例如:进行“小小商店”模拟购物的游戏,使学生体验实际购物中人民币的使用方法和所要遇到的计算问题。
14、《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时,我采用童话创设了游戏情境:秋天来了,李大爷家的苹果树上结满了红通通的苹果(出示图片,苹果上写着竖式),可是有的苹果被虫子咬坏了,小朋友你们能帮李大爷捉住虫子吗?学生听着童话,又是帮人做好事,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他们争先恐后地“捉虫子”(说出了每道题的错误原因)、“补苹果”(做出正确答案)。
这样学生在辨误诊断中,不但能加深理解,增强记忆,还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15、《常见游戏》数学扑克算24 对口令开火车登山口算接力赛、找朋友、夺红旗、对口令、浇开数学知识花、红花配绿叶、小猫钓鱼、小动物找家、小小邮递员、速算接力赛、摘仙桃等等。
把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
计算题中的游戏还有很多:如形式活泼又有竞争性的“数学扑克算24”、“对口令”,培养学生团体合作意识的游戏“开火车”、“登山”、“口算接力赛”… 找朋友、夺红旗、对口令、浇开数学知识花、红花配绿叶、小猫钓鱼、小动物找家、速算接力赛、争当数学小博士等等。
16、《乘法口诀》复习乘法口诀时,我设计算12的游戏,让学生任意选择四个数字来比赛算得数12。
游戏前我用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谁第一个算出来就是优胜者,大家为他鼓掌。
”这时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不甘落后。
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了一道又一道,结果下课铃响了,学生一个也不愿意下课,还一个劲地说:“我还有一种……”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心向,培养了初步的竞争意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融洽了师生关系。
平时,我还经常带领学生做一些竞赛游戏,如投篮比赛、接龙比赛、指得数比赛等等。
17、《可能性时》在教学《可能性时》,我一开始就设计了游戏,让学生分成小组,我拿出事先准备的几个盒子{盒子上设计了一个拳头大的口},每个盒子里装有两个球,有的盒子里放的两个全是白球或全是黄球,有的盒子里放的是一白一黄两个球。
每个同学一次只能摸一个球,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球,摸好后继续把球放在盒子里,另一个同学继续摸,每组推选一人记录。
学生感到新奇,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合作学习不知不觉地展开了。
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汇报摸球结果,教师自然地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等概念。
18、《图形的初步认识》1在教学《图形的初步认识》时,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用手中的小棒搭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再用钉板围一围这些基本图形,并没有一味的让学生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