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季度压疮管理汇总分析
压疮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压疮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精品文档
疼痛科对压疮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原因分析:
1、疾病原因(患者年龄大,极度消瘦,小便失禁,腰痛而采用平卧位强迫体位,不能主动翻身)
2、患者家属主动帮扶患者翻身的主动性差
3、患者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护理垫不平整,造成剪切力
4、护士为患者翻身不到位
整改措施:
1、值班护士勤为患者翻身,且一定保证翻身到位,每次翻身都认真检查皮肤,保证不让任何一处皮肤处于长期受压的状态,发现有发红处立即给予按摩护理。
2、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一定保持皮肤及床单元的干燥,避免排泄物的刺激
3、保持床单元的平整,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在为患者翻身时,避免拖拉患者,翻身后进行一定的固定,防止患者滑动。
4、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对高危压疮患者,于下午给予温水擦洗,全身及局部按摩。
5、加强健康教育,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
疼痛科
疼痛科
20__年3月11日
1欢血下载。
内容1:2015压疮管理手册2015.1

目录一、压疮管理相关制度1、压疮预防制度2、压疮登记报告制度二、压疮管理及评定小组1、压疮管理小组职责2、压疮评定小组名单三、压疮管理流程1、压疮预防及护理流程2、压疮预防与管理流程3、压疮风险因素上报流程4、压疮报告流程四、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指导量表(改良Braden)五、压疮相关知识1、压疮的定义及分期2、预防处理压疮一般知识3、实施程序六、压疮管理表格压疮预防制度根据《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有发生压疮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1、保护皮肤,避免局部长期受压:鼓励和协助患者Q2h翻身;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避免患者翻身、搬运时拖、拉、推,防止皮肤损伤;对长期卧床患者,床头抬高<30○,以减少剪切力的发生,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的患者,衬垫应平整、松软。
2、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局部刺激:及时清除患者尿液、粪便、汗液等机体排泄物和分泌物,非必须避免使用肥皂和含酒精用品清洁皮肤,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平整。
3、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可采用温水浴和适当按摩,应避免对骨骼隆起处皮肤和已发红皮肤按摩,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对病情允许的患者,鼓励其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锌饮食,必要时给予肠内营养或胃肠外营养。
5、健康教育:对家属和患者开展压疮预防宣教,提高患者依从行为。
6、对于高危压疮的患者,按要求应实施压疮风险动态评估、上报、登记、访视、随访等工作。
压疮登记报告制度1、发现压疮,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科室均要及时登记并按要求上报。
2、压疮上报条件:⑴压疮危险因素Braden评分=17-20分,填写纸质版,科内留存;Braden评分≤16分网上上报并填写纸质版。
⑵院外带入压疮⑶申报难免压疮⑷院内发生的压疮上述条件之一均需上报。
3、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护理部安排人员(科护士长、压疮管理小组成员;非行政班时间由值班护士长)到科室查看。
4、填写《压疮报告表》和《压疮护理表》:⑴在“压疮来源”一栏中,科外发生的要填清科室。
加强压疮管理工作总结

加强压疮管理工作总结
压疮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
加强压疮管理工作,
是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压疮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因此,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所在,进一步加强压疮管理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压疮的认识和预防工作。
压疮是因为长时间的压迫而导
致局部皮肤组织缺血坏死所致,因此,预防压疮的关键是减少长时间的压迫。
我们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评估,及时发现压疮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定期翻身、使用合适的床垫等。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压疮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一旦患者出现压疮,我们需要
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清洁伤口、使用合适的敷料等,防止感染和加重病情。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摩擦和剪切等,防止压疮的发生和恶化。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对压疮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只有加强对压疮管理工作
的监督和评估,才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压疮管理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和任务,加强对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压疮管理工作的水平。
总之,加强压疮管理工作,是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重要任务。
我们需要加强
对压疮的认识和预防工作,加强对压疮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加强对压疮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不断提高压疮管理工作的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压疮汇总分析

2014年第一季度 2015年第一季度
2015年第一季度、2014年第一季度压疮转归情况对比图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2014年第一季度 2015年第一季度 难免压疮的压疮发生率 10.00% 9.15% 带入压疮治愈率及好转率 70.60% 68.42% 带入难免压疮治愈率及好转率 44.40% 41.18%
1 2
1 1 1
1
1 39 38
表5:分管片区各科室新发压疮分类表
院内新发压疮分类 压疮级别 科室 ICU 一级压疮 3 二级压疮 4 三级压疮 四级压疮
康复
呼吸一 感染 肿一 呼二 消化 肿二 总计
1
2 1 1 1 3 1 2 20 1
2015年第一季度、2014年第四季度压疮转归情况对比
2015年第一季度、2014年第四季度压疮转归情况对比图
消化
骨二 血肾 肿三 肿二 呼二 1 2 3 1 1 2
1
1
3 2 3 4 1 2
1
2
1 1 1 2 1 2 2 1 2
1 5 3 1
1
表2:全院各科室压疮汇总分表二
上报 类型 科室 未发生压 疮的难免 压疮 发生压疮的 难免压疮 新发 痊 愈 好 转 无 变 化 恶 化 痊 愈 好 转 无 变 化 恶 化 1 1 1 2 1 痊 愈 无 好 恶 变 转 化 化 1 1 1 2 痊 愈 好 转 无 变 化 恶 化 带入压疮 未发生新压疮的 带入难免压疮 发生新压疮的 带入难免压疮
上报 类型
结 果
小 计
痊 愈 3
好 转 1
无 变 化 2
2015年 压疮督查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县人民医院
2015年护理部压疮督查总结
一、总结
2015年我院临床科室共上报压疮22例,其中院外带入15例,高危压疮7例。
院外带入压疮15例中,治愈6例,好转5例,未变化4例(死亡2例);上报高危压疮7例中发生率0%。
综合上表分析,压疮护理总有效
二、
1、
2、
3、
4、
5、
三、
1、
2、专
3、护士不良工作习惯,责任心不强,重视程度不够。
4、压疮防治措施未落实到位如未悬挂标识,未有效使用减压工具。
5、健康教育不到位,压疮病人少,护理人员未及时、有效、反复与家属沟
通。
6、压疮敷料为自费材料,部分患者因经济原因难以承担。
四、整改措施
1、加强对护理人员压疮相关知识制度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管理意识。
2、进一步规范压疮管理规定并组织全员学习,让每一位护理人员按规定执
行压疮护理及管理。
3、提高护理工作者责任心方面,对压疮护理管理制定奖惩制度。
4、
5、
6、
7、。
压疮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压疮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压疮是指因长时间压迫某一部位而导致皮肤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的一种疾病。
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压疮是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
本文将对压疮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原因分析1. 人机环境因素(1)床位设置不合理:医疗保健机构床位不足或床位布局不合理,导致部分患者长时间卧床,增加了压疮的发生风险。
(2)医护人员疏忽:医护人员对于压疮的风险从认识到应对措施的落实存在问题,没有将压疮预防纳入到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2. 患者自身因素(1)疾病状态: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长时间卧床或不能正常移动,导致易于发生压疮。
(2)营养不良:部分患者由于疾病或摄入不足而导致营养不良,使皮肤组织抵抗力下降,易于发生压疮。
(3)感觉障碍:部分患者由于神经功能障碍或麻木,对于压力或疼痛的感觉降低,容易出现长时间的一些部位压迫,也易于发生压疮。
3. 护理措施(1)压力分散措施不合理:患者在卧床状态下,医护人员未采取有效的压力分散措施,导致某些部位压力过大,易于发生压疮。
(2)皮肤护理不到位:医护人员未及时检查患者的皮肤状态,未对于有红肿、出血、破损等情况进行及时处理,使皮肤受到更多损害。
二、整改措施1. 完善床位设置(1)增加床位数量:医疗保健机构应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床位数量,避免因床位不足而导致患者长时间卧床。
(2)合理布局:医护人员应合理安排床位布局,避免相邻患者压力集中在某一部位。
2. 落实压疮预防措施(1)加强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压疮预防培训,提高对于压疮风险的认识和掌握预防技巧。
(2)制定相关操作规范:医疗保健机构应制定相关的压疮预防操作规范,明确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流程要求。
3. 个体化护理措施(1)定期评估:医护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疾病状态、营养状况和感觉状态等,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营养支持:医疗保健机构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提供相应的营养支持,帮助提高皮肤组织的抵抗力。
压疮第一季度总结

压疮第一季度总结一、业绩总结在第一季度,公司取得了较为可观的业绩。
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我们组建了一支专业团队,全力以赴做好压疮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成功挽救了多名患者的生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同时,我们也在压疮预防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发病率。
二、工作总结1.压疮预防在第一季度,我们针对压疮的预防工作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我们对医院内的压疮高危人群进行了全面的筛查和评估,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关注和护理。
其次,我们对医护人员开展了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他们的压疮预防意识和技能。
最后,我们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相关的健康宣传,提高了他们自我防护的意识。
2.压疮治疗针对已经发生压疮的患者,我们组织了专家团队进行了系统治疗。
通过调整患者的体位和营养,配合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等多种手段,成功帮助了很多患者康复。
同时,我们还引进了最新的治疗技术和设备,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专业、有效的治疗服务。
3.宣传教育在压疮预防和治疗方面,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制作宣传材料、悬挂标语标牌等多种途径,向医护人员和患者宣传压疮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存在问题在第一季度的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压疮预防工作还存在盲点和漏洞,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其次,在压疮治疗方面,我们还需要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
最后,在宣传教育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果和覆盖面。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在第二季度,我们将继续围绕压疮预防和治疗工作展开,深入挖掘问题根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具体工作计划如下:1.加强压疮预防继续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压疮预防意识和技能。
压疮专科护理小组工作总结

压疮专科护理小组工作总结
压疮是医院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因此,压疮专科护理小组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小组在压疮护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成果和经验。
首先,我们小组在压疮预防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
我们利用各种渠道
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压疮的危害性,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地进行体位转换和皮肤护理,以及如何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护理用品。
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我们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压疮预防意识,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
其次,我们小组在压疮护理方面做了大量的技术培训工作。
我们邀请了压疮护
理专家来为我们进行培训,学习最新的压疮护理技术和方法。
我们还组织了内部的培训课程,让每位护理人员都能够掌握正确的护理技能。
通过这些培训工作,我们小组的护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
最后,我们小组在压疮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我们积极参与压疮护理
相关的科研项目,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技术。
我们还不断总结和分享临床经验,不断改进和优化我们的护理方案。
通过这些研究工作,我们小组不断提高了压疮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康复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我们压疮专科护理小组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
也清楚地意识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和完善。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患者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第一季度压疮管理汇总分析
为加强压疮管理,自2015年第一季度,压疮管理小组人员由4人增加至17人。
对科室压疮高危患者及院外压疮全面进行质量监管,现将第一季度的压疮管理情况汇总如下:
一、全院院外压疮及难免压疮汇总情况
1.一季度共收治住院病人17620人,100%均通过新入院患者评估,其中压疮高危风险患者468人。
2.一季度共计上报院外压疮53例,有22例患者存在2处或3处压疮,压疮数为68处。
其中可以深部组织损伤6例,占压疮总数8.82%;一期压疮13例,占压疮总数19.12%;二期压疮30例,占压疮总数的44.12%,三期压疮5例,占压疮总数的7.35%,四期压疮1例,占压疮总数的1.47%,不能分期13例,占压疮总数的19.12%。
3.按发生地分:家庭入住时发生47例,占压疮总人数88.68%;其他医院转入时有压疮2例,占压疮总人数3.77%;其他来源入住时发生的压疮2例,占压疮总人数3.77%。
4.压疮高风险人数中符合难免压疮41例,1例发生二期压疮,发生在骶尾部两侧。
5.本季度无非预期压疮发生,各科室压疮管理总体到位。
图表
图2:院外带入压疮分期及发生地
二、本季度院外带入压疮科室分布情况
1.院外压疮有9例分布在外科系统,内科系统44例。
2.呼吸内一、二科收治11例,占20.75%;CCU 、ICU 收治11例,占20.75%; 神经内一、二、三科共收治7例,1
3.21%;肿瘤科室收治6例,占11.32%。
从上可以看出危重患者、长期卧床、年龄大的患者、肿瘤晚期病人是防控重点。
图3:各科室压疮分布图
三、经住院治疗压疮转归情况
院外带入压疮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愈合7例,治愈率13.21%,其中二期5
例,一
12345678910CCU
呼吸内一科
呼吸内二科
神经内一科
神经内二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肿瘤二科
肿瘤三科
心内二科
泌尿外科
ICU
血液科
肿瘤一科
神经内三科
普外一科
普外二科
关节外科
脊柱外科
心内一科
神经外二科
家庭入住4%
期1例,不能分期1例;好转25例,好转率47.17%;同前20例,同前率37.73%,加重1例,加重率1.9%。
综合以上分析,院外压疮护理总有效率98.11%。
难免压疮41例,其中1例骶尾部两侧发生二期压疮,患者为肿瘤晚期全身水肿,白蛋白18.3g/L,病情危重死亡。
图表4:经治疗与护理转归情况 图表5:难免压疮发生压疮例数
四、存在问题
1、个别年轻护士对压疮的管理仍重视不够,压疮危险因素Braden 评分标准掌握不全面,风险评估个别评分理解有分歧。
2、压疮防治措施有的未落实到位,如未悬挂警示标识,患者营养支持不到位,对患者家属宣教不到位、翻身记录不及时等。
3、个别科室压疮敷料使用欠规范,主要体现在贴膜卷边时未及时减去卷起贴膜,导致患者翻身时牵拉致贴膜撕脱;未按适应症使用敷料。
4、压疮小组新进人员对皮肤压疮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如愈合的标准及时间等。
5、科室对年轻护士压疮知识培训形式单一。
五、原因分析
六、改进措施
1、压疮小组组织新进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对压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2、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方法,提高护理人员防范压疮意识,如交班时间的督导,晨会提问等,使护士自觉深入查找潜在问题,培养护士的观察判断能力;
3、加强管理压疮高危风险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加强患者和家属压疮预防知识的教育及指导、使其能够识别压疮风险,主动、正确采取措施预防压疮发生;
4、重视病人翻身,对高危病人要查看翻身质量及体位符合要求,并做好交接班;对于压疮的高危病人要悬挂“防压疮”警示标识牌,翻身记录及时;
5
、对新入科高危病人认真、全面评估,护士长对于评估内容的记录要认真查看是
否与病人实际情况相符;
6、正确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饮食指导,必要时与医师进行沟通,提供合适的肠内和肠外营养途径,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7、科室针对《寿光市人民医院压疮护理规范》定期进行复习,严格掌握敷料使用的适应症、更换方法及时间;
8、护士长重视压疮的管理,对于压疮的高危病人及院外带入压疮加强检查;
9、压疮管理小组对检查结果及时反馈。
压疮管理小组
20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