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减速器装配调整

合集下载

主减速器主要部件的装配与调整技术

主减速器主要部件的装配与调整技术
2 0 1 5年 第 5期
农 机 使 用

维 修
7 7
d o i : 1 0 . 1 4 0 3 1 / j . c n k i . n j w x . 2 0 1 5 . 0 5 . 0 5 0
主 减 速 器 主 要 部 件 的装 配 与 调 整 技 术
王 世德
( 嫩江 县农机 安 全监 理站 , 黑龙 江 嫩 江 1 6 1 4 0 0 )
摘 要 农 用机 动车大修 中, 主减速 器装配调整质量 决定主减速器 圆锥齿轮副 的使 用寿命 。 因此 , 在维修 时必须遵 守主减
主减速 器 机动车 装配 调 整
速器的装 配要 求和调 整规则 , 以提 高主减速器的 维修质 量 , 减 少故 障的发 生。
关键词
机动车行 驶时 , 发动 机转 速一 般在 2 0 0 0 r / m i n以上 ,
此, 为 了保 证 主 、 从 动 锥 齿 轮 的正 确 啮 合 间 隙 , 应 该 在 主 动
锥齿轮装配 之前 , 确 定调 整 垫片 的厚 度 , 使 主 动锥 齿轮 定
位Hale Waihona Puke 正确 的位 置 上。主 动锥齿 轮 后端 的调 整垫 片 的厚 度
是通过量具测 量的方法进 行的 ( 即模拟装配 ) , 这样可 以减 少调整时 的拆装 次数。 ( 1 ) 将专用工具装 在主减 速器壳 内。 ( 2 ) 将百分 表装设 在安 装模 型上 , 使 百分 表 的触头 从
( 4 ) 装好后 即可测量 出调 整垫 片厚度 。选择 适 当的调 整垫片加 以组合使 它的总厚度接近 需要 的厚度 , 然 后拆下 安装 模型即可 进行 装 配。注意 按此 方法 确 定 的调整 垫 片

《主减速器的调整》

《主减速器的调整》

《主减速器的调整》教学设计汽车专业科余登淮课程:汽车构造与维修课题:主减速器的调整课时:1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授课,使学生在原有懂得主减速器结构及装配的基础上掌握主减速器调整中的关键技术,为提高汽车维修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应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使学生懂得汽车在维修过程当中,必须按修理工艺进行,否则,修理的质量达不到要求,第二,主减速器在装配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及轮齿啮合印痕和啮合间隙的调整。

第三,在进行调整时应先调什么,后调什么。

第四,怎样调整主动圆锥齿轮与从动圆锥齿轮的轴承预紧度。

第五,如何调整主减速器齿轮副的啮合印痕与啮合间隙。

教学方法:行为引导法教学对象分析:上课的学生是03汽高(1)班的学生,该班学生有一半左右是来自历届高中毕业生,在社会上经历过劳动就业的锻炼。

自己用辛勤劳动赚了钱,只是认为自己没有较好的技能,所以认为不能得到更多大的发展,因而来高技学习,以便将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部分人属于“我要读”的学生,有一部分来自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后未能考上本科和大专(个别也被大专录取),认为来高技学习着重是学技能,动手能力强,将来走向社会比大专生竞争能力强,因而,在“落榜”后来高技读书,仍有出息,学习态度较端正。

也有一部分来自应届和其他中专学校的毕业生,本身就不爱学习,高考上不了,就业无能耐,家庭经济条件好,送来高技学习,这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差,贪玩,“属于要我学”的学生。

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任课教师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清点人数,细写教学日志,检查胸卡(2分钟)(二)复习提向,导入新课:主减速器装到主减速器壳体内,是不是将所有的螺栓拧紧了就完事了?为什么?(3分钟)(三)教学内容(35分钟)1、主减速器的调整质量是决定主减速器圆锥齿轮副使用寿命的关键。

在进行调整作业时,必须遵守的规则:(1)先调轴承的预紧度,再调整圆锥齿轮的啮合印痕,最后调啮合间隙。

主减速器的调整方法有

主减速器的调整方法有

主减速器的调整方法有
1.调整齿轮的接触状况:主要是通过对齿轮的间隙、啮合深度、啮合角等参数进行调整,使得齿轮的接触状况达到最佳状态。

2.调整轴承的间隙:轴承的间隙对主减速器的运转稳定性和寿命都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注意轴承的安装间隙和轴承的预紧力。

3.调整润滑系统:主减速器的润滑系统对于减少磨损和延长使用寿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润滑系统进行调整和维护,保证其稳定性和正常运转。

4.调整传动带:传动带的松紧程度对主减速器的运转稳定性和传递效率都有影响,因此需要保证传动带的正确松紧。

5.调整马达传动力:调整马达传动力可以对主减速器的加速和减速过程进行控制,保证其工作的稳定性和效率。

6.调整制动器:主减速器的制动器对于安全性和运转精度都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定期检修和调整,保障其稳定性和功能的正常运转。

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结构优化及过程控制方案探讨

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结构优化及过程控制方案探讨
后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总成异响 主减速器总成异响主要集中在主、从动齿轮啮合异 响,也有部分轴承异响。此类故障往往是在车辆行驶一 段里程后出现异响现象,拆解故障主减速器总成可以看
到齿面出现点蚀或者轴承滚珠压痕等问题存在。
2.主减速器总成漏油 主减速器总成漏油主要出现在主齿油封处以及主 减速器总成法兰面与桥壳安装面结合位置。拆解故障 主减速器总成可以看到油封唇口异常磨损现象。
汽车技术 | Auto Technology
陆安平 汽车
在汽车后驱动桥售后故障件中,最为突出的故障件就是主减速器总成。主减速器总成常见失效模式有总 成异响和总成内零部件烧蚀、损坏。从整车角度分析,失效后果可分为异响(影响驾驶舒适性)以及传动功能 失效两大类。经过对主减速器总成专项分析整改,取得了一定的整改效果。
结语
通过对某国产手动变速器总成六挡噪声大问题的
分析,发现并解决了从动六挡齿压装完后端面跳动不
合格的问题,即:设备压头磨损严重,端面不平整,
在压装过程中不能保证从动六挡齿完全装配到位,存
在端面跳动不合格的情况,从动六挡齿端面跳动不合
格导致F 、F 超差,变速器总成在校验六挡过程中出现
p
r
噪声大的情况。
结语
主减速器总成故障是驱动桥最为突出的售后问 题,提升主减速器总成的结构刚性、稳定性,提升主 减速器总成的生产过程控制,是解决主减速器总成质 量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姜维春.汽车后桥主减速器异响分析与改进[J].汽车
零部件,2008(9):94-95. [2] 徐海军,李海建,刘峰,等.后桥总成啸叫噪声问
[2] 张展.齿轮传动的失效及其对策[M].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2011.
[3] 孙恒,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10.

主减速器拆装与啮合印迹调整

主减速器拆装与啮合印迹调整

三、啮合印迹 • 检查:在主动锥齿轮上相隔140°的三处用 红丹油在齿的正反面各涂2~3个齿,再用 手对从动锥齿轮稍施加阻力并正、反向各 转动主动齿轮数圈。观察从动锥齿轮上的 啮合印迹。正确的啮合印迹:在从动锥齿 轮上啮合印迹位于齿高的中间偏小端,并 占齿宽60%以上。调整方法:“大进从、 小出从、顶进主、根出主”。
主减速器拆装与啮合印迹调整
一、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总成结构
差速器壳体 从动圆锥齿轮 一字轴 半轴齿轮 行星齿轮
பைடு நூலகம்主动圆锥齿轮
主轴承座 调整螺母 轴承垫圈
二、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总成拆装步骤
• • • • • • 1、取下主轴承座,取下调整螺母及轴承垫圈。 2、取下差速器总成,取下从动圆锥齿轮。 3、用平头冲取下一字轴定位销,敲出一字轴 4、旋转半轴齿轮,取下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 5、松下输入轴法兰螺母,取下输入轴和主动圆锥齿轮。 6、按照拆的反向顺序装配。

主减速器2

主减速器2
四、轮边减速器(奔驰2026、斯太尔)
㈠特点
在双级主减速器中,第一级在桥中央,第二级布置在驱动轮轮毂内
㈡作用
提高车桥离地间隙,通过性好;可获得较大传动比
㈢型式
外啮合圆柱齿轮式(如有特殊要求的大型客车)、行星齿轮式(如斯太尔汽车)
㈣结构说明
1、齿圈、转向节轴颈相当于一体——是固定元件
2、太阳轮、半轴相当于一体——是主动元件
中间轴轴承预紧度调整——调整垫片
差速器壳两端轴承预紧度调整——调整螺母
⑵一级主、从动齿轮啮合印痕及间隙调整
注意调整部位有两处:
①轴承座与主减速器壳之间——调整垫片
②主减速器壳与侧盖之间——调整垫片
说明:在调整齿轮啮合情况时,右调整垫片总厚度的减量或增量应于左调整垫片的增量或减量相等
三、贯通式主减速器(主要在中桥采用)
二、双级主减速器(CA1091)
1、结构特点:
一级:第一级为螺旋锥齿轮
主动轴支承形式:悬臂式
二级:第二级为螺旋圆柱斜齿轮
从动齿轮两侧槽深不同
差速器两半壳长度不等
2、安装注意事项
差速器长半壳位于一级从动齿轮一侧
长壳对浅槽,短壳对深槽
目的:保证二级主、从动齿轮全齿长啮合
3、调整:
(1)轴承预紧度调整
一级主动轴轴承预紧度调整——调整垫片
如:EQ2100、SX2150、SX2190、奔驰2026
目的:以便把贯通轴上的转矩同时传给本驱动桥和后驱动桥
特点(SX2150):第一级为圆柱斜齿轮、第二级为准双曲面锥齿轮、贯通轴穿过主减速器壳通向后驱动桥
斯太尔6×4、6×6贯通式中驱动桥结构特点
㈠由中央一级主减速器加行星齿轮减速器组成;
㈡组成

三、主减速器的调整

三、主减速器的调整

三、主减速器的调整主减速器的调整总图如图4-191所示。

图4-191 主减速器调整总图1-冠状齿轮的调整垫片S1 2-差速器的锥形滚柱轴承3-冠状齿轮的调整垫片S2 4-传动小齿轮5-传动小齿轮的调整垫片S3 6-传动小齿轮的大锥形滚柱轴承7-输入齿轮8-输入齿轮的锥形滚柱轴承9-输入齿轮调整垫片10-传动小齿轮的小锥形滚柱轴承11-传动小齿轮的调整垫片S4 12-输出齿轮13-冠状齿轮14-差速器的锥形滚柱轴承在修理变速箱时,只有更换了那些直接影响主减速器性能和零件时,才需要进行调整。

为了避免进行不必要的调整,可参照表4-13进行。

*:如果重新调整了输入齿轮,也应重新调整行星齿轮架和K1与K2之间的离合器(三)输入齿轮的调整(1)确定调整垫片的厚度装入带内锥形滚柱轴承内圈的传动轴,拧紧不带碟形垫圈和调整垫片的内六角紧固件至100N·m,拆下内六角紧固件。

装上千分表,施加3mm的预紧量,测量齿轮B和锥形滚柱轴承内圈A之间的距离并记录测量值,如图4-192所示。

碟形垫片的厚度(1.5mm)必须加到测量值上,例如测量值为1.0mm,则实际的数值为2.5mm。

图4-192 测量齿轮和锥形滚柱轴承间距离如果从测量得出的数值(测量值+碟形垫片厚度)中减去轴承的预紧量0.18mm,就可以得出高速垫片的厚度。

即可计算出调整垫片的厚度=(测量值+碟形垫片厚度1.5mm)-轴承预紧量0.18mm根据输入齿轮调整垫片尺寸表4-14即可确定安装垫片的厚度。

(2)摩擦力矩的检查只有在更换了锥形滚柱轴承之后才需要检查摩擦力矩。

该检查在行星齿轮架已拆下,差速器已装入的情况下进行。

检查摩擦力矩用扭力测量表进行,如图4-193所示。

读取摩擦力矩,装入了输入齿轮后的摩擦力矩应当比未装入输入齿轮时的摩擦力矩约高145~245N·m。

图4-193 检查摩擦力矩A-普通扭矩测量表(0~600N·m)B-套筒扳手(41mm AF)(二)小齿轮轴和冠状齿轮的调整正确地调整冠状齿轮和小齿轮轴对主减速器的寿命和使用中的低噪音是至关重要的。

主减速器调整

主减速器调整
※预紧度调整合适后,再将油封装复。 装复时小心油封不要被尖锐物划伤, 而且还要注意油封唇口方向不要装反, 以免造成漏油现象。
按装配记号装好
按左右轴承盖安装以防错乱(之前做好记号)
装复从动锥齿轮及差速器总成
按记号装复左右轴承盖
按规定扭矩拧紧固定螺栓
从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调整
装复、调整好后安装锁片固定
主减速器装复调查整后
再次检查应转动自如,无卡滞、无松旷
主减速器解体注意事项:
1)、解体前应对齿轮啮合间隙、轴承轴向间隙做 初步检查。
2)、解体后应认记各部位调整垫片数量、厚度,
并分别有序放置。 3)、从动齿轮轴承调整螺环解体前做安装位置标
记,避免装时左右调整螺环错位。 4)、从动锥齿轮座盖在取下轴承和调整环后应装
合原处,防止左右轴承座盖错乱。
பைடு நூலகம்
未装油封的主动轮总成
为检查轴承预紧度做准备
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测量方法
车型
拉力/N
凸缘处螺母的 扭矩/N.m
CA1092 16.7~29.4
200~300
EQ1090E 16.7~33.
3
200~250
调整要调到合适为止。因为轴承
预紧度的调整关系到主动锥齿轮的装 配质量。装配不当,轻者发生异响, 加速磨损,影响动力性和经济性。重 者打坏齿轮、烧坏轴承。
按左右轴承盖安装以防错乱之前做好记号按左右轴承盖安装以防错乱之前做好记号装复调整好后安装锁片固定装复调整好后安装锁片固定再次检查应转动自如无卡滞无松旷再次检查应转动自如无卡滞无松旷
主减速器调整
主减速器总成
功用、组成
将输入的转矩增大,转速降低,并将动力 传递方向改变后(横向布置发动机的除外 )传给差速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题目名称:主减速器装配、调整。

主减速器散件(差速器部分不拆)组装为
总成,并调整,使其符合技术要求。

2.时限:60min。

3.考场准备:
(1) EQ1090型汽车主减速器总成1台。

(2) 汽车维修常用工具1套。

(3) 装配架。

(4) 专用测量仪表和计时表。

5.操作要点:
(1) 装配时差速器支承垫圈有油槽的一面应朝向半轴齿轮的背面。

(2) 差速器左右壳装合时,应按原有记号装合。

(3) 将差速器总成装上壳体,并调整差速器两端轴承的预紧度。

调整方法是用手转动从动圆锥齿轮,并将两端轴承调整螺母拧紧后再退回1/10~1/16圈,然后用规定的扭矩值(0.98Nm?3.43Nm)拧紧轴承盖紧固螺栓。

最后将主动圆锥齿轮装上壳体。

(4) 在不装油封的情况下,将主动圆锥齿轮装好,并用规定的扭矩值(0.78 Nm ?1.47 Nm)拧紧锁紧螺母,将圆锥主动齿轮及轴承座总成夹在虎钳上,用百分表测量其轴向间隙,具体方法是将百分表测杆触头顶在主动圆锥齿轮测量。

若间隙大于0.1mm时,
应减少主动圆锥齿轮两个轴承之间的调整垫片的厚度。

(5) 主减速器安装好后,应检查和调整主从动圆锥齿轮的啮合间隙和接触面积,检调接触面积的方法是在从动圆锥齿轮的轮齿上涂一层红丹油,用手转动主动圆锥齿轮数圈,观察齿轮齿面上的啮合印迹,若啮合印迹偏向轮齿的大端或顶端时,应减少主动圆锥齿轮轴承座下的调整垫片,使主动圆锥齿轮内移;若啮合印迹偏向轮齿的小端或根部时,则应增加调整垫片,使主动圆锥齿轮外移;其标准位置,如图a所示。

(6)检查主、从动圆锥齿轮啮合间隙的方法是将百分表测杆触头垂直地顶住从动圆锥齿轮轮齿的大端凸面上,如图b所示。

(a) (b)
固定主动圆锥齿轮,并来回摆动从动圆锥齿轮此时百分表的读数即为主、从动圆锥齿轮的啮合间隙。

要求啮合间隙为0.15mm~0.40mm。

若间隙过大应转动差速器两端轴承的调整螺母使从动圆锥齿轮移近主动圆锥齿轮,反之,应使从动圆锥齿轮移离主动圆锥齿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