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及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诗二首阳关曲中秋月元日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诗二首阳关曲中秋月元日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古诗二首教学要求1.认识“屠、符、溢”3个生字。

2.阅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古人是如何过这两种节日的。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中领会诗中的意思。

2.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读诗乐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一组(各种传统节日的图片)老师跟大家做个游戏,看图猜节日,你知道是哪个节日站起来直接抢答,看看谁最机灵!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人是如何过春节和中秋两大节日的。

3.我们先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古时候人们管春节叫《元日》,今天老师带领大家玩一回穿越,到古代去过节!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我书空(板书元日),生书空齐读《元日》。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1.回忆学法:我们过去学习古诗,有什么基本的方法吗?生答(筛选要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理解意思、展开想象想画面等等)(课件出示学古诗的方法)大家看这是老师总结的学诗的方法,请一名同学读。

初读诗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诗,读出节奏。

再读诗文:借助注释、插图和字典,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品读诗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美感。

背诵诗文:根据诗情,背诵全诗。

2.我们把这种方法简称“三读一背”,下面请你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感觉初读《元日》,读三遍,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注释或字典。

3.谁想试试读给大家听听?(生读,随机评价指导学生从节奏、声音、感情方面进行评价)找出读诗的节奏和韵律。

(流畅清晰)(预设:抓住评价点再让他读一次)师范读听老师读一读,找出老师读的特点。

同学们齐读试一试。

(学生齐读,找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诗文,请同桌互读,并解决文前提示的问题。

(同桌互读)谁来说说,王安石的这首古诗中介绍的春节,都有哪些习俗?(生回答,师板书:放爆竹饮屠苏迎红日换新符)2.读了古诗你感受到古人过新年时怎样的气氛?(板书:热闹、喜庆)老师也想感受这种热闹,这种喜庆。

你们要一起加入吗?①小组赛读,看看哪一组的感情最饱满。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名师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古诗的韵味。

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脚是“zhī”,朗读时韵脚要重读;还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欢快些,读出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

背诵古诗要讲究方法,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记忆的效果。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大家找〕《绝句》描写的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

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

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

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

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

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游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

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三衢道中》描写的是梅子泛黄的时候,正是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

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声声黄鹂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课燕子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背诵第1~3自然段。

〔名师来指导〕(1)朗读指导: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画面,什么样的燕子在怎样的春日里飞行、停歇。

朗读时要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美景,读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2)背诵时要先反复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分别是《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的主题是一致的,即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课文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学习要点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咏柳》,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

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

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

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嫦娥》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嫦娥》
嫦娥奔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9课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唐代 文学家,字义山, 号玉蹊生,又号 樊南生,怀州河 内(今河南沁阳) 人。晚唐著名的 抒情诗人,与杜 牧齐名,人称 “小李杜”,其 诗意境朦胧,情 感忧郁感伤。
了解了诗的大意,你能感受 到嫦娥的心情吗?她此时的心 情怎样呢?
孤单、寂寞、无尽的思念……
嫦娥为什么会孤单、寂 寞呢?
嫦娥偷吃了灵药,一个人 在月宫中,心里十分后悔, 所以会感到孤单、寂寞。
如果嫦娥没有偷吃灵药,她 会孤单、寂寞吗?她在人间的生 活又会是怎样的呢? 她不会感到孤单、 寂寞。她在人间的生 活会是幸福的、美满 的……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pí ng
zhú
屏(屏风)烛(烛影)
xǐao
tōu
(偷窃) (知晓) 偷 晓
返回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句诗的意思是:室内,云母屏风上映 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心。
这句诗的意思是:嫦娥应该是后悔偷吃 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 寂。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qióng rén bāo hán shān lǐng jué du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hú shuǐlián yè hé huādōng w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加减偏旁再组词。

莲﹣艹=________ ________湖﹣氵=________ ________日+央=________ ________艹+何=________ ________3.组词童________ 碧________ 妆________剪________ 绿________ 丝________4.文学常识填空。

《咏柳》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的诗人。

《春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的诗人。

《春日》意思是________。

5.想一想,填一填①《村居》中描写山村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咏柳》中描写柳树和柳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图片描绘的是诗句()的画面。

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根据意思写诗句。

(1)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诗句:________,________。

(2)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诗句:________,________。

8.带着问题来读书(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季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________的热爱。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8.《古诗两首》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8.《古诗两首》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林杰
七夕 牵牛 家家 穿尽
今宵 织女 乞巧 红丝
看碧霄, 渡河桥。 望秋月, 几万条。
牵牛织女渡河桥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该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心情孤寂。
嫦 娥
李商隐 zhú
云母屏风烛影深,
xiǎo
长河渐落晓星沉。
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
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 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 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 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 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 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
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里穿过,就叫得巧。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家家的女孩子都仰望天空,对着月亮,乞求 心灵手巧, 女孩子们个个将线从针孔里穿过,也不知道 穿完了多少条丝线。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_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_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 比一比,再组词。

2. 照样子,写词语。

例:飘飘悠悠________碧蓝碧蓝________。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4. 搜集其他的有关《嫦娥奔月》的故事,把它记录下来。

并同时简单的概括记录下来。

________。

5. 根据提示,摘录句子。

(1)描写后羿为老百姓解除苦难,射日壮举的句子:________(2)描写嫦娥吞下仙药,飞向月宫的凄美景象的语句:________。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课是一篇________故事。

讲了________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吞下________故事,赞扬了嫦娥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课文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的嫦娥,________的后羿和________的逄蒙。

(3)分别用几个词语或者以两句话介绍一下人物:嫦娥________后羿________逢蒙________(4)乡亲们很想念好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

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①乡亲们为什么很想念嫦娥?②你们家乡在中秋节时有哪些风俗习惯?③你会想起哪首写中秋佳节的古诗,把它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 古诗文赏析。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背诵这首诗。

(2)诗中用了个“偷”字,很显然与文章内容不符,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改成:________。

8. 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请你把它们连起来,并回答问题。

我还知道这些节日: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答案】炸开,贪婪,光辉,拥挤,汉奸,讹诈,焚烧,挥手,经济,汗水【考点】组词古诗两首【解析】考查了形近字组词,组词能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词汇、运用词汇,还能培养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组词练习有以下几种:辐射式:这是以某个生字为词头。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 · · ·
《 古 诗 两 首 》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咏: 歌颂、赞 万条垂下绿丝绦。 美。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课文分析
作者简介
退出
猜字谜
王白二人石上坐
字型解释
结构:上下 笔画:14
碧绿 碧玉 碧波 金碧辉煌
《 古 诗 两 首 》
碧玉: 绿色的玉。 咏柳 这里用来比 喻春天嫩绿 碧玉妆成一树高, 的柳枝。
“春”的名句
• • • • • •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城无处不飞花 红杏枝头春意闹 春到人间万物新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 · · ·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作者简介
课文分析
退出
字型解释
结构:左右 笔画:6 形近字:壮 状
化妆 卸妆 梳妆 嫁妆
· · · ·
《 古 诗 两 首 》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妆: 打扮,装饰 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 明诗人当时的心情。
“胜日寻芳泗水滨”
•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 子。 •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 “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 • “滨”,水边。 • 全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 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 去观赏风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古诗两首
咏柳春日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填空。

1.《咏柳》一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作者描写了(),歌颂了()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2.《春日》一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题目的意思是()。

全诗讲的是作者在春天游览,看到了(),有感而发。

二、解释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

1.咏.柳()2.碧玉妆.成一树高()
3.万条垂下绿丝绦.()4.不知细叶谁裁.出()
5.二月春风似.剪刀()6.胜日
..寻芳泗水滨()
7.无边光景一时
..识得东风面()
..新()8.等闲
三、比一比.组成词语。

咏()妆()裁()滨()
永()装()栽()宾()
紫()闲()煎()绦()
柴()闭()剪()涤()
四、照样子写出描写春天景象的四字词语。

(不少于五个)
例:万紫千红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创新题)理解“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句诗的意思,再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这两句诗的意思写出来。

2.(探究题)
(1)《咏柳》一诗采用了()的手法,描写了静态中柳树的()美和()美。

(2)《春日》一诗采用了()的手法来描绘()的景色。

“无边光景一时新”是()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写。

部分参考答案:
基础部分:
一、唐贺知章柳树春天的大自然
宋朱熹春天无限春光
四、莺歌燕舞万物复苏春光灿烂百花盛开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拓展部分:
2、
(1)拟人色彩形态(2)虚实结合春天虚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