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静电现象》课件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 7.2静电现象(共16张PPT)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 7.2静电现象(共16张PPT)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问题:
有人把摩擦起电说成是“摩擦生电”,这
我 种说法对吗?



三、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 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 荷的总量不变。
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静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活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静电的利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2年4月上午10时13分22.4.1310:13April 13, 2022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 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10时13分25秒10: 13:2513 April 2022
中 用不断发展,并扩展到许多领域。
的 物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些生活中利用 静电的例子。


为什么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

静电除尘


静电喷漆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上午10时13分25秒10:13:2522.4.13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上午10时13分22.4.1310:13April 13, 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10时13分25秒10:13:2513 April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7.2静电现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7.2静电现象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且电量相同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且电量相同
C、甲、乙均不带电
D、甲、乙均带正电
到另一个物体,电荷总量不变
练习题
1、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正__电 荷,若它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 近,则会_相__互_吸__引_,这是因异_种_电__荷_相__互吸引
2、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若甲与 乙相互排斥,乙与丙相吸,且乙带 负电,则 3、如图所示,则甲乙带同__种__电__荷,这是因为 同__种__电__荷__相。互排斥
巩固例题
1、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若甲与 乙相互排斥,乙与丙相吸,且乙带 负电,则甲带__负_电____,丙带 __正_电___。
2、如图所示,若甲带正电,则乙可能负__电_,也 可能不__带__电____。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的多的 带负电的粒子---电子。
思考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 微粒吗?
科学家研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的。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化合 物分子;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 单质分子。
金刚石结构模型 单质分子
乙醇分子彩图
化合物分子
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
经摩擦过的绝缘体能够吸引 轻小物体,人们就说它带了 “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电荷的基本性质:是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想一想
两种电荷及其规定;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 负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 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 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 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静电现象》ppt课件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静电现象》ppt课件

二、 静电现象
学点3 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现象1: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如果
在黑暗处,还会看到闪光,这是由于毛衣与内衣摩擦而带了 电。 现象2:梳头时,头发会飘起来,这是由于梳子与头发相 互摩擦带了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现象3: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是自然界发生的 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着静止在塑料板上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
[操作意图]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摩擦使整块塑料板带电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将“大”字区域内的电荷导走 C. 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大”字以外区域的塑料板吸 ____________ 附木屑;塑料板竖立时,“大”字区域内的木屑由于重力作用而滑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静电现象
[解析] 判断吸管带何种电荷的原理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
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将带已知电荷的 带电体靠近悬挂的吸管,根据排斥和吸引的作用,即可判断出 吸管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根据所给器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 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可以设计出两个 实验方案。 [点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物体相 互吸引时,要注意有两种情况:(1)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带 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二、 静电现象
应 用 示 例
类型一 摩擦起电 例1 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 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 电荷(静电) ,可以________ 吸引 轻小物体,所 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__________ 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 [解析] 散热风扇转动的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使扇叶带上了 电(荷),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的物体的性质,所以扇叶就把灰尘 吸附在表面上了。 [点评]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会带上异种电荷,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静电现象苏教版课件

静电现象苏教版课件
详细描述
静电感应实验通常包括将带电物体靠近绝缘导体,观察绝缘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变 化。实验中需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带电物体的电量和电性、绝缘导体的材质 和尺寸等。实验结果可以帮助理解静电感应现象的产生原理和影响因素。
电场中的电介质实验
总结词
电场中的电介质实验是研究电介质在电场中性质的重要实验,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电介质在电场中的极化现象。
02
静电现象的基本原理
电荷的基本性质
电荷守恒
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只能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 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总 量是守恒的。
电荷量子化
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同种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电场力, 表现为斥力,异种电荷之间存在相互 作用的电场力,表现为引力。
任何带电体的带的电量都是元电荷的 整数倍。
详细描述
电场中的电介质实验通常是将电介质置于静电场中,观察电介质表面的电荷分布和电场强度变化。实验中需要注 意控制电场的强度和方向、电介质的种类和状态等。实验结果可以帮助理解电介质在电场中的极化机制和影响因 素。
电容器的充放电实验
总结词
电容器的充放电实验是研究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的重要实验,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电容器充放电时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 。
静电现象苏教版课件
目录
• 静电现象的简介 • 静电现象的基本原理 • 静电现象的实验与观察 • 静电现象的防护与利用 • 静电现象的扩展知识
01
静电现象的简介
静电现象的定义
01
静电现象是指静止的电荷在电场 中产生的各种物理现象。
02
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电 子的转移,一个物体可能带正电 ,另一个物体可能带负电,这种 现象称为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教学课件)-初中物理苏科版(新)八年级下册 (1)

静电现象(教学课件)-初中物理苏科版(新)八年级下册 (1)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四、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 子组成
五、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子的转移
1、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 近轻质小物体a,a被吸引过来, 则a是( D ) A、带正电
为什么摩擦后物体会带电呢?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经过摩擦之 后就会失去电子,从而带上正电,而丝绸得 到玻璃棒的电子带负电;用毛皮去摩擦橡胶 棒,橡胶棒经过摩擦会得到电子,从而带负 电,而毛皮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
因为丝绸和玻璃棒相比,丝绸对电子的 束缚能力较强;毛皮和橡胶棒相比,橡胶棒 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一些
的响声,这是由于脱毛衣时因摩擦 起

电,发放生电
的缘故。
2、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 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视机工 作具时有,了屏吸幕引上轻有小_物__电体_荷__的__性_,质而。
电荷有几种?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 吗?
2、两种电荷: 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正 电荷;
3、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 意两个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它们可 能是( D )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D、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4.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 为 A. 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 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 C. 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D. 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思考:
1、摩擦前塑料尺是不带电的,这说明什么? 分子和原子都不带电。

8年 级物理苏科版下 册课件《7.2 静电现象》

8年 级物理苏科版下 册课件《7.2 静电现象》
毛皮(3摩)将擦丝绸过摩异的擦过种橡的电胶玻璃棒荷棒相带与毛互的皮摩吸电擦荷引过的叫橡做胶棒负相电互靠荷近
相互吸引
一、摩擦起电
带电体所 带的电荷
要么与丝绸摩擦 过的玻璃棒相同
要么与毛皮摩擦 过的橡胶棒相同
自然界只有 两种电荷
一、摩擦起电
待测物带电 带电量越大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金金属属箔箔张张开开的 角度越大
改变放电时电流的路径
高大建筑物安装避雷针
典题剖析
典题剖析
例1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排斥乙球,乙球吸引丙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甲、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D.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例2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 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 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
例3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 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________电荷,互相 ________的缘故。
课堂小结
静电现象
课堂小结
摩擦起电 自然界和生活 中的静电现象
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的应用
静电除尘
静电喷漆
静电复印
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的危害与防止
雷电袭击人或建筑物、矿井中的静电引起瓦斯爆炸、油罐车产 生的静电使油罐车着火、衣服上门把手产生的静电对人造成电击…
防止静电的危害
防止静电的产生
用木制梳子梳头发...
防止静电的积累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7.2静电现象优课件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7.2静电现象优课件

经过摩擦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 说他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举一反三
将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摩擦然后让它靠 近小的纸屑你看了什么现象? 现象: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吸引纸屑
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物体 就带了电,或说带了电荷.
这种现象叫 摩擦起电 现象。 带电的物体也叫做“带电体”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zxxk 二、静电现象
学习目标
• 1、知道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分 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2、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 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 3、能认识到生活中摩擦起电的现象,并给 与解释。
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指导
• 请同学们看课本28页摩擦起电内容,动手 做个小实验 ,用圆珠笔在头上挠一挠,看 看能不能粘住纸屑。你能解释这种现象么? 5分钟后抢答。
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 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
解释: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所
带的电荷的性质及原理。
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经过 摩擦之后就会失去电子,从而带上正电, 而丝绸得到玻璃棒的电子带负电; 。
2、用毛皮去摩擦橡胶棒,橡胶棒经过 摩擦会得到电子,从而带负电,而毛皮失去 了电子带正电
4、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 近轻质小物体a,a被吸引过来, 则a是( D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思考题
5、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 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
A.B、C球均带负电 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 不带电 D.B、C球都不带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 7.2静电现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 7.2静电现象
•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 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下午1时59分 37秒下午1时59分13:59:3721.11.18
三、两种电荷及作用
•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活动】 利用摩擦方式使身边物体起电。
【思考】 你还导体与带电体接触而带上电的方式。
【思考】1、带电体除了能吸引轻小物体,他们之间 会不会有相互的作用呢?
2、各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或接触所带上 的电有没有什么差异呢?
3、如何设计实验研究这些问题呢?
4.有A、B、C三个用丝线悬吊 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若A带正电,则C一定带正电 B. 若A带负电,则C一定带正电 C. 若B带正电,则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 D.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则可能不带电
5. 有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 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那么A、B、 C各带什么电?
四、静电现象原理
【分析思考】静电现象产生的本质和原理是什么呢? 【原子结构】J.J.汤姆生 葡萄干蛋糕模型
【原理解读】 摩擦起电两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 1、原子由等量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 2、不同物质内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3、摩擦起电不是创造电,而是电子的转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静电现象
想一想: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 能不能再分呢?
2.我国古代有这么一段话“一尺之 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一、分子由原子组成 1. 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化合物 2. 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单质
水分子
蛋白质分子
乙醇分子
这些是化合物
氮气
石 墨
金刚石
碳足球分子
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 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为什么摩擦后物体会带电呢?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经过摩擦之 后就会失去电子,从而带上正电,而丝绸得 到玻璃棒的电子带负电;用毛皮去摩擦橡胶 棒,橡胶棒经过摩擦会得到电子,从而带负 电,而毛皮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
因为丝绸和玻璃棒相比,丝绸对电子的 束缚能力较强;毛皮和橡胶棒相比,橡胶棒 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一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2: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 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
A.B、C球均带负电 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 不带电 D.B、C球都不带电
答案:C
一、电荷
课堂小结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则说明该物体带 了电荷。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现象。
为什么摩擦后物体会带电呢?
实质: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 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
电子发生了移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 ,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例.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 因为 A. 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 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 C. 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D. 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3、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 个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它们可能是
D( )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D、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还有其它办法 检验物体带电吗?
三、验电器
1、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物体就 有了电,或说带了电荷.
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现象。
带电的物体也叫做“带电体”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 的摩擦起电现象吗?
1、 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 时会发现一些小火花,并伴有“啪啪” 的响声,这是由于脱毛衣时摩因擦 起 电,发放生电 的缘故。
2、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 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视机工 作 具 。时 有,了屏吸幕引上轻有小_物_电_体_荷___的__性,质而

结构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 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四、电子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 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 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原子核 (带正电)
原子
电中性
电子 (带负电) 常用符号e表示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 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相
电荷有几种?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 吗?
2、两种电荷: 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正 电荷;
经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负 电荷。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 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
想一想: 到现在为止:有
几种方法可以判断物体 带电?
1、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 轻质小物体a,a被吸引过来,则a
是 A、带正电
(D)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
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D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这些是单质
原子的发现 1982年宾宁和 罗雷尔在IBM公司 苏黎士实验室发明 的一项非凡表面成 像技术:扫描隧道 显微镜(STM)。 通过这一技术,人 们可以获得漂亮清 晰的原子图像,从 而第一次看到了原 子!
提出原子论的道尔顿
原子可不可以再分呢?
活动1:摩擦起电 将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摩擦然后让它靠 近小的纸屑你看了什么现象? 现象: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吸引纸屑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四、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 子组成
五、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子的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