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观察
探究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探究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摘要:伴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选取了90位产妇为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选取一些指标用于对比。
依据试验结论可看出,无保护会阴接生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无保护会阴接生;临床观察;护理体会对于怀孕的女性而言,分娩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确保该过程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临床医生会使用会阴切开等方式,用以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不过,此举却会对产妇的会阴部位造成一定的损伤,可能会导致产后出血、肛门失禁等问题的出现,对产妇的未来生活造成了影响。
以此为背景,近年来,一种新的助产方法凭借其先进性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方法即在产妇分娩时不再对其会阴部位进行保护,转而借助胎儿的分娩速度操控产妇阴道所承受的压力,从而促使产妇完成自然分娩,这种方法被称为无保护会阴接生。
然而放诸现实,因为产妇对该接生方式缺乏一定认知,情绪较为紧张,因而对分娩的质量与效率均造成了影响,所以,在这种接生方式的实施过程中,应对产妇进行细致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笔者以本院收治的90位初产妇为例,对其在无保护会阴接生情况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笔者以2017年4月-2018年6月间前往本院进行分娩的90位初产妇为例,依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将人数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其中,产妇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27.3±3.5 岁;孕周分布范围为37-42周,平均周数为39.3±2.5周。
这些产妇均属于初次分娩,无任何并发症、听力或语言障碍的患者,单胎头位,其会阴状况良好,预计胎儿的体重不超过3.5kg。
总而言之,两组产妇的基本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针对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产妇分别采用不同的生产方法,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的对会阴加以保护的方法进行接生。
接生过程中,首先使产妇体位呈平卧状态,等到胎头拨露会阴后,即采用相应措施,使用手掌大鱼际处顶住产妇的会阴部位,以期对胎头的分娩速度加以控制,在宫缩间隙其间,令右手放松,同时,告知产妇保持用力状态,直至胎儿分娩完毕。
65例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临床分析

65例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临床分析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12月收治的13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顾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托肛保护会阴接生法,将两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可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损伤少,符合自然分娩规律。
标签: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临床应用剖宫产率是评价产科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降低剖宫产率,倡导自然分娩,普及助产服务是产科发展的新趋势[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产妇及家属对助产结局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不少产妇误认为剖宫产相对自然分娩更利于胎儿的安全,所以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
本文探讨了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我医院2014年6月~12月收治的130例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
产妇年龄为17~32 w岁,平均年龄26岁,胎儿体重2500~3650 g,骨盆测量均在正常范围,接生者均是工作5年以上的助产士,两组产妇年龄、骨盆条件、会阴条件、胎儿体重、接生者技术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产妇宫口接近开全时,协助产妇躺在产床上,抬高头部取截石位,助产士按常规消毒方法消毒会阴,做好接生准备。
当宫口开全,产妇有屏气用力动作时,助产士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双手抱住膝盖,双脚屈曲贴近腹部,臀部稍抬高,使用腹压配合宫缩均匀用力,使胎头缓慢下降,当胎头露出2~3 cm,会阴后联合紧张时指导产妇改变用力方法,宫缩时放开双手,张口哈气不能用力,助产士用左手手掌扣放于胎头上,五指分开,控制胎头娩出速度,避免胎头娩出速度过快,不干预胎头娩出的角度,不协助胎头俯屈和仰伸,放弃传统右手对会阴托压的保护动作。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切开率及裂伤程度的临床观察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切开率及裂伤程度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开展,可以明显降低初产妇会阴切开率及裂伤程度。
方法:从2014年5月—11月在我科住院的孕产妇中,挑选低危、首次妊娠的初产妇252例进行自然分娩与传统接生的比较,将其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26例),观察组使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照组使用传统托肛保护会阴接生法,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率及裂伤程度。
结果:观察组会阴切开率为46.03%,I度裂伤率13.50%,Ⅱ度裂伤率占0.79%;对照组会阴切开率为76.98%,I度裂伤率43.65%,Ⅱ度裂伤率2.38%;观察组会阴切开率及裂伤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与传统托肛接生法相比,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明显降低初产妇会阴切开率及裂伤程度。
【关键词】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初产妇;会阴切开率;裂伤程度【中图分类号】R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069-02会阴裂伤在分娩时极为常见,会阴撕裂会导致产后出血或会阴部形成疤痕,影响产妇的恢复,给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减少会阴撕裂、降低侧切率、提高接生质量是临床产科医护人员的工作重点[1]。
传统托肛保护会阴接生法主要采用一手托住肛门部位进行会阴保护,同时通过侧切减少会阴撕裂伤。
但是人工干预导致会阴出现不适感,不利于会阴部的放松、扩张,因此增高了侧切率。
通过临床对提高接生质量的研究发现,对低危初产妇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明显降低了初产妇会阴切开率及裂伤程度[2]。
助产士对产妇进行分娩方式的引导,同时控制新生儿的从阴道分娩的速度,减轻产妇的疼痛感,降低会阴切开率及裂伤程度。
本文就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切开率及裂伤程度的作用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从2014年5—11月在我科住院的孕产妇中,挑选低危、首次妊娠,年龄18~35岁,孕周37~40周,胎儿体重在2500~4000g内的初产妇252例进行自然分娩与传统接生的比较。
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针对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妊娠结果造成的影响。
方法抽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
其中对照组产妇采用本院常规接生分娩技术,而观察组产妇则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分娩技术,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会阴切开率、产后出血量。
结果观察组孕妇的会阴切开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并且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体征等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无明显不良分娩结局。
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分娩;无保护会阴接生;产后出血以往传统的助产理念认为如果不进行阴侧切,将直接导致产妇会阴发生重度撕裂,这种认知观念,严重忽视了生产过程当中,胎儿的大小及产妇在生产过程当中,产妇本身适时用力的重要性[1]。
在以往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内大多数地区都普遍采用会阴侧切的方式进行助产。
本院推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抽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研究抽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无胎儿窘迫、无明显头盆不正等。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及文化程度等多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本院常规的接生方式,而观察组产妇则采用完善后的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具体是在产妇宫口全开时,要求助产护士应当细心的指导产妇采用正确的腹压方式,当胎儿头部出现后,进行会阴部的清洁消毒,无需进行剃毛处理,可铺无菌台,并实施会阴神经阻滞麻醉[2]。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分娩中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分娩中的效果。
方法:盲抽到本院实施分娩的100例产妇,均为初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助产技术进行接生,实验组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效果。
结果:较对照组而言,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产时出血量少、产程疼痛评分低、满意度高且并发症少(P均0.05)。
结论:在分娩中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减轻对会阴的损伤,缓解疼痛,减少出血量,适合应用于临床。
标签:分娩;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产程;出血量;初产妇以往分娩中所实施的阴道接生,为防止会阴严重撕裂多行会阴侧切手术,从大量实践情况来看,会阴侧切以后切口易出现水肿,同时疼痛剧烈,加大了产妇痛苦,甚者还会引起感染,影响产妇身体健康[1]。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是一种助产新技术,其目的为顺其自然,产妇分娩期间,助产士的手对胎儿头部或者产妇会阴不进行施压,医疗操作干预少[2],本院对初产妇予以了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所获效果较好,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盲抽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到本院实施分娩的100例产妇,均为初产妇,满足阴道试产条件,予以自然分娩,宫颈良好,胎动和胎心均正常,且骨盆正常,都是单胎,新生儿各项指标均正常。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25.34±2.36)岁,平均妊娠时间(38.9±2.1)周,平均体重(60.5±10.2)kg。
实验组产妇平均(25.35±2.34)岁,平均妊娠时间(38.6±2.5)周,平均体重(60.7±9.9)kg。
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常规接生助产技术,取膀胱截石位,胎头拔露以后,助产士站在产妇右侧,分娩期间右手托肛,保护会阴,并协助胎头仰伸,借助手掌大鱼际肌将会阴部顶住,控制胎头娩出速度,于宫缩间歇时,用左手将胎头按压住,而右手则对会阴予以保护。
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观察

7 0・
实用临床医学 2 0 1 3年 第 1 4卷 第 4期
P r a c  ̄ c a l , l i c a l Me d i c i n e , 2 0 1 3 , Vo l 1 4 , N o 4
无保 护会 阴接 生的临床观察
刘 佩蓉 。 涂伟 妹
( 南昌大 学第二 附属 医院妇 产科 , 南昌 3 3 0 0 0 6 )
摘 要 :目的 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 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 将1 0 0例正 常分娩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 观
观 察 组 会
察组 5 0例 于宫 口开 全 胎 头 着 冠后 , 助 产 士 指 导 产妇 屏 气 和 哈 气 , 在 无 保 护 会 阴状 态 下 分 娩 ; 对照组 5 0例 采 用 传 统 托 肛保 护 会 阴 的接 生 方 法 进行 接 产 。 比较 2组 产 妇软 产道 裂 伤 风 险 及 产 后 出血 、 新生 儿窒 息 等 情况 。 结 果
新 生儿 均 无 不 良影 响 , 降 低 了初 产 妇会 阴侧 切 率 , 值 得 在 临床 上 推 广 应 用 。
关键 词 : 无保 护会 阴; 接生; 初产妇 ; 临床观察
中 图分类 号 :R 7 1 4 . 3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1 0 0 9 — 8 1 9 4 ( 2 0 1 3 ) 0 4 — 0 0 7 0 — 0 2 娩出时, 指导 产妇 均 匀用 力 , 对 产 力过 强 的产妇 , 则 于 宫缩 间歇期 缓 慢娩 出 : 双 顶 径娩 出时 不要 刻 意 协
使用 S P S S 1 1 . 5统 计 软 件 。计 量 资料 用 验。以 P < O . 0 5为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初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初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分娩爱母行动”, 新型的“会阴无保护接生术”,改变了传统助产术的现状,初产妇在助产士的帮助下,均匀用力,充分扩张产道,助产士不对会阴进行人工保护干预或者会阴侧切,在双方共同配合完成。
这样不仅减少会阴撕裂伤、甚至使会阴无裂伤,更有利于减少会阴切侧率,使产妇产后康复快,出血少,减少住院日。
【关键词】初产妇助产士会阴【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243-02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传统的接生法对初产妇进行常规会阴侧切,对产妇本身伤害比较大,出血较多,伤口愈合慢,有疤痕,影响会阴弹性。
新型的“会阴无保护接生术”,改变了传统助产术的现状,初产妇在助产士的帮助下,均匀用力,充分扩张产道,助产士不对会阴进行人工保护干预或者会阴侧切,在双方共同配合完成。
这样不仅减少会阴撕裂伤、甚至使会阴无裂伤,更有利于减少会阴切侧率,使产妇产后康复快,出血少,减少住院日。
2013年03月—2013年09月选择在我院正常分娩的初产妇600人,年龄21-35岁,胎儿头位,排除高危妊娠分娩者、妊娠合并症及异常胎儿者(胎儿先天性疾病、巨大胎儿等)及经产妇,因传统接生法中经产妇生产时一般情况下也不进行会阴侧切。
入选的产妇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进行无保护会阴接生的300名产妇作为研究组,进行会阴侧切的30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
分娩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分娩过程中如果遇到胎儿窘迫需要快速缩短第二产程及需要儿头吸引产、产钳术的初产妇不在观察范围。
以母婴健康为重。
2组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研究组无保护会阴接生要点——胎头拨露时即需要产妇配合,均匀用力,使胎儿最大部分娩出时对产道产生的压力均匀分布,产道得到充分的扩张。
助产士消毒会阴,准备上台,胎头快着冠时,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助产士右手五指分开置于会阴后联合处,但并不用力,只是为了防止产妇控制不住,突然用力,胎头一下娩出来。
初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初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探析初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取随机法从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住院分娩的1109名产妇中,抽取100名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实验组),选择无保护会阴方法;同期100名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对照组)作为对照,选择传统接生法,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入选产妇会阴侧切率25.0%,对照组60.0%;实验组入选产妇产后两小时出血量为(150.32±3.56)ml,对照组为(196.89±2.55)ml;两组产妇在会阴完整、Ⅱ度裂伤及水肿方面比较差异明显(P<0.05)。
结论:为进一步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选择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效果突出,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量,而且还能提升产妇的舒适度,可推广。
标签: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侧切属于产科临床上十分多见的一种术式,在防止会阴撕裂以及缩短产妇第二产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属于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接生方法,已经在初产妇中得到认可以及推广。
传统接生法和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方面均可获得显著效果,且都体现出可行性,但两种方案在临床效果和细节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1]。
为探析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效果,从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1109名产妇中,抽取200名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作本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分别予以不同接生方法。
在全面观察所有入选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产后出血量及舒适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可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进一步提升母婴预后水平的接生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采取随机法从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住院分娩的1109名产妇中,抽取100名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实验组)。
年龄20~30岁,平均(26±1.22)岁;产妇孕周:37~41周,平均(40±0.52)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我门诊接生的1902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托肛保护会阴的接生方法进行接产,实验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比较两组产妇软产道裂伤风险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8%、2%)较对照组(80%、14%)显著降低,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两组产道裂伤率、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方法简单、实用,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降低了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无保护会阴;自然分娩;会阴侧切;产后出血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也是一个被滥用的手术,其预期的手术效果为预防会阴严重裂伤,预防产后盆底肌肉松懈,缩短产程,但没有明确的研究依据证明这些假设的正确[1]。
盲目应用会阴侧切将给产妇带来是一种人工损伤,研究表明:会阴侧切增加产后疼痛,而不是预想中的提高盆底肌肉的张力,会阴侧切术增加会阴的损伤,带来更多的产后疼痛,伤口愈合等问题,在国外,会阴侧切术,美国62.5%,欧洲30%,国内85%,有的医院90%以上,为了减少人工干预,我院于2013年10月起,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门诊接生的1902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本次调研中,孕妇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为(48.4±1.5)岁,两组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两组情况具体见表1。
1.2方法采用无1保护会阴接生,胎头拨露2*3cm根据情况上台接生,待胎头拨露至会阴紧张时开始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宫缩时,以单手或双手控制胎头,宫缩间歇时放松,同时和产妇沟通使其配合用力,胎头娩出速度的控制,以每次宫缩时胎头娩出增大不超过1cm,为宜。
控制胎头娩出速度的同时不要有协助胎头俯屈的动作,不干预胎头娩出角度和方向,胎头双顶径娩出时,指导产妇均匀用力,对产力过强的产妇,则可宫缩间歇期缓慢娩出,双顶径娩出时不要刻意协助胎头仰伸,否则容易造成小阴唇内侧及前庭裂伤。
宫缩时,双手托住胎头,叮嘱产妇均匀用力娩出前肩。
娩肩时注意不要用力下压,前肩娩出后,双手托住胎头,轻轻上抬缓慢娩出后肩,产力较强的产妇娩出后肩时,嘱其暂不用力[2]。
在2013年10月前采用传统保护会阴接生法,行阴道消毒后,助产士右手食指与中指并拢置入阴道内,在宫缩时用适当力度将会阴组织向外牵拉扩张,每次2~3下,胎头着冠后,采取传统的托肛法保护会阴。
当胎头即将娩出时,嘱产妇在宫缩较紧时张口深呼吸,宫缩缓慢时持续用力,不要用爆发力,助产士左手协助胎头仰伸的同时,控制胎头娩出的速度,助产士左右手及产妇三者密切配合,
直至胎头及双肩娩出[3]。
1.3评价标准会阴裂伤分度标准将阴道、会阴按损伤程度分为4度。
Ⅰ度裂伤指会阴部皮肤及阴道入口黏膜撕裂,出血不多;Ⅱ度裂伤指裂伤已达会阴体筋膜及肌层,累及阴道后壁黏膜,向阴道后壁两侧沟延伸并向上撕裂,解剖结构不易辨认,出血较多;Ⅲ度会阴裂伤指裂伤向会阴深部扩展,肛门外括约肌已断裂,直肠黏膜尚完整;Ⅳ度会阴裂伤指肛门、直肠和阴道完全贯通,直肠肠腔外露,组织损伤严重,出血量可不多。
1.4统计学处理方法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结果
本次调研中,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会阴III裂伤,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均无统治学的差异(P>0.05),实施无保护会阴接生后,会阴侧切率明显下降,降低对会阴的损伤,保护会阴的完整性。
实验中,727例阴侧切,占76.4%、45例产后出血,占4.7%,并没有患者出现会阴III裂伤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本次调研中,会阴侧切率比较观察组为48.8%,对照组7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4,P<0.01)。
3讨论
对于产妇而言,初产产妇在第二产程时间较长,能够达到2 h,医护人员在保护产妇会阴时候会由于时间太长造成产妇会阴处出现伤害,如:水肿,缺血、水肿等,造成产妇会阴裂伤。
此外,对于助产士而言由于患者的心情、精神状态等对患者会阴结局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产妇出现劳累时会产生心理逆差,使得患者更加倾向于行会阴侧切缝合术帮助患者尽快结束产程。
而当患者在顺产时,医护人员要指导产妇正确用力,控制好胎儿胎头的速度,从而使得胎儿慢慢出阴道。
产妇在分娩时,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增加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并,尽量使产妇开心去迎接分娩[4]。
孕妇助产时,医护人员要正确的引导孕妇,让孕妇能够尽可能的配合,这样能够降低会阴复杂裂伤的概率,对于一些伤口较小的产于在助产时也能够比较容易得到缝合。
当产妇进行会阴侧切时,医护人员心理上要引起重视,不要将其作为简单的常规手术,要严格掌握产妇的适应症。
常规手术方法相比,会阴侧切术并不是绝对的,为了预防会阴裂伤的关键应该控制好胎头的分娩速度,使产道充分扩张。
由于产妇阴道内细菌、寄生虫等较多,而会阴切开术并不是无菌手术,产妇在分娩后的排便、恶露排出等都会造成切口污染。
而且,传统的接生方法主要是用右手向上、向内之力托住会阴,以控制娩出力,促使阴裂松弛,增大出口。
有学者认为[5],该方法有时不但没有充分扩展会阴,反而会因用力托会阴而缩小了出口,阻碍胎头下降,也可能因会阴部按压时间长而致使局部组织缺血、水
肿,造成会阴裂伤较深,致使缝合困难或愈合时间延长。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利用哈气运动所产生的腹肌力量使胎儿缓慢从阴道娩出,有效地控制胎头娩出速度,使得阴道和会阴体得到了充分扩张,肛提肌向下及向两侧扩展,肌束分开,肌纤维拉长,5cm厚的会阴体变薄到仅2~3mm,有利于胎儿通过,同时能有效地减轻盆底组织损伤。
本文统计分析表明,与传统接生比较,对于孕足月,胎儿正常大小的初产妇,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能显著提高会阴完整接生率,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阴道裂伤程度。
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产妇,避免了侧切的痛苦,心里负担减轻,下床活动时间早,产后恢复快。
而且产妇分娩时会阴浅层裂伤缝合时间短、出血少、产后恢复快,减少了因盆底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许多后遗症。
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减轻,痛苦少,母乳喂养率明显得到提升,更有利于母婴健康。
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助产士不需要长时间用力保护会阴、低头弓腰缝针时间缩短,高强度的工作量得到有效缓解。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让产妇对传统分娩方式的恐惧心理大大缓解,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充分享受人性化的服务,痛苦明显减轻,更有利于产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6]。
综上所述,无保护会阴接生方法简单、实用,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降低了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项静.浅谈分娩中的会阴保护[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0):2827.
[2]钟雪梅,刘军.浅谈顺产接生不切侧[J].中外健康文摘,2012,10.
[3]平燕.99例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2).
[4]李金科,许良智.分娩期会阴保护的证据[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8)673-677.
[5]夏海鸥,顾巨炜.妇产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3.
[6]潘金玲.初产妇行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分娩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院,2013,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