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中散养鸡可行性研究报告
散养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散养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有机农产品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散养鸡养殖作为一种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散养鸡是指放养在户外场地,自由觅食、活动的养殖方式,与传统笼养鸡相比,散养鸡更符合健康饲养的概念,产出的鸡蛋和肉质更加优质,更受消费者青睐。
因此,本报告拟就散养鸡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市场分析1.需求分析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提升,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散养鸡产出的鸡蛋和肉质更加优质,更受消费者青睐。
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有机农产品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2.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散养鸡养殖项目的竞争尚不激烈,但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不断增加,竞争也在逐渐加剧。
因此,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三、技术原理1.场地选址散养鸡需要较大的室外场地用于活动和觅食,场地选择应远离工业区和污染源,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等。
可选择地势平坦、采光良好的场地建设圈养场。
2.设施建设散养鸡场需要建设鸡舍、活动场地等设施。
鸡舍应选用环保材料,保持通风透光,并合理设计排污系统,确保鸡舍内空气质量和卫生条件。
活动场地应合理设置遮阳避雨设施,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
3.保健养护散养鸡需要定期进行疫病预防和饲料管理,保持鸡只健康生长。
可通过定期检测、疫苗预防等方式提高鸡只的免疫力,保障养殖效益。
四、投资分析1.设备投资散养鸡养殖项目需要购置鸡舍、饲料设备、饮水设备等设备,初期投资较大。
根据规模大小和设备品质,设备投资费用在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
2.场地租金场地租金是散养鸡项目的必要支出之一,根据场地面积和地段不同,租金支出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场地租金支出在万元到数十万元之间。
3.运营成本运营成本包括饲料费、兽医费、劳动力工资等费用,根据规模大小和市场供需情况差异较大。
一般来说,运营成本支出占总成本的50%左右。
五、盈利预测散养鸡项目的盈利主要来源于销售鸡蛋和肉,根据市场需求和定价情况可获得一定的利润。
林下养鸡可行性研究报告

林下养鸡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林下养鸡是指在林地或林地周边利用林下空地或者林下草地养殖家禽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这种养鸡方式利用了林地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资源,并且还可以利用林地的废弃物和残余物来作为饲料或者肥料。
这种养鸡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林地利用效率,还可以保护和提升生态环境。
本文旨在通过对林下养鸡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其优势和劣势,探讨其发展的前景和发展策略,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优势分析1、充分利用林地资源。
林下养鸡可以有效利用林地间的闲置可用土地,提高林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生态环境保护。
林下养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荒地的开垦,减少农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3、提高林地经济效益。
通过林下养鸡,可以增加林地和周边村庄的经济收益,改善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4、促进循环经济。
通过林下养鸡,可以有效利用林地中的废弃物和残余物,形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5、提高鸡鸭的生存环境。
林下环境相对于普通的鸡舍环境更加自然和舒适,对鸡鸭的生长和健康有利。
三、劣势分析1、林下养鸡面临着野生动物侵害的风险。
林下养鸡容易受到野生动物的侵害,因此需要加强防护措施。
2、养殖环境不稳定。
林下养鸡受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需要进行充分的气象调查和风险评估。
3、饲料供给不够稳定。
林地中的饲料资源不如人工饲料供给稳定,需要解决饲料来源不足的问题。
四、发展前景1、林下养鸡是林业和农业的良性结合,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尤其在当前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林下养鸡有望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2、林下养鸡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3、林下养鸡可以提高养鸡环境,提高鸡蛋和肉的质量,有望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五、发展策略1、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在场地租赁费、补贴补助等方面给予支持。
2、建立联合养殖模式。
可以与当地农户、养殖户和林业合作社等,建立联合养殖模式,形成产业链共赢。
养野鸡可行性研究报告

养野鸡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养殖野鸡是一个具有潜力的产业。
野鸡肉质优良,蛋味鲜美,深受市场青睐。
传统来说,野鸡是利用大山、密林等野外环境自然繁殖,捕捉为主导的方式。
然而随着野鸡种群的逐渐减少,野鸡的捕捉变得越来越困难。
因此,开展养殖野鸡的研究,对于稳定野鸡市场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全面探讨养殖野鸡的可行性,并为养鸡技术提供参考。
二、野鸡特点野鸡学名叫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是家禽中的一种。
野鸡具有以下特点:1.品种多样:野鸡的种类繁多,包括黄河母鸡、乌骨鸡、火鸡等。
2.适应性强:野鸡适应性广,能在多种环境下生存。
3.易于繁殖:野鸡繁殖能力强,产蛋率高。
4.肉质鲜美:野鸡的肉质鲜美,是一道美味佳肴。
5.富含营养:野鸡蛋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三、养殖模式研究1.场地选择:野鸡养殖需要选择相对干燥、通风良好的场地。
一般来说,平原、丘陵地带的场地比较适宜。
2.养殖设施建设:野鸡笼舍设计应保护野鸡免受外界天气和外界环境的侵害,同时要保证通风透光良好,以利于野鸡的生长。
3.饲料配方:饲料是影响野鸡生长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饲料配方对野鸡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4.防疫措施:野鸡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疫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确保野鸡免受疾病的侵扰。
5.养殖技术:野鸡养殖要做好科学管理,包括喂养管理、饲料配比、疾病防治等。
四、市场前景分析目前,野鸡产品的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
由于野鸡肉质鲜美,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与此同时,野鸡饲养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使得野鸡养殖的成本不断降低。
因此,野鸡养殖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五、养殖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由于野鸡产品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养殖户面临市场风险。
2.疾病风险:野鸡养殖存在一些疾病风险,如禽流感、传染性胃肠炎等。
3.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涝)对野鸡养殖业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六、养殖效益分析野鸡养殖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出栏鸡的销售收入和蛋的销售收入。
荒山林中养殖绿色土鸡(散养鸡)可研报告

凉城县贵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关于在果园林中养殖绿色土鸡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吃的需求已经从温饱、小康逐步向健康、绿色、环保发展。
城市的人们越来越愿意走出家门,到农村去,到原野去亲近自然,享受健康。
于是,各种各样和健康、绿色有关的产业应运而生,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绿色健康的产品,什么才是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呢?第一章概述鸡蛋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食品,柴鸡蛋又是鸡蛋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柴鸡蛋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就柴鸡蛋问题,我们曾拜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的有关专家。
专家认为,所谓柴鸡,原指在农村山坡上或果园林中散养、不进鸡舍的鸡,喂五谷杂粮的鸡。
北京大学医学院的有关营养专家认为,鸡蛋的保质期一般是30天左右,如果低温冷藏,存放的时间可以更长久一些。
所以,现在有的超市在柴鸡蛋上标明生产日期,蛋箱上的日期就是这箱鸡蛋的生日。
此举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现在很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趋之若鹜,对标有“绿色食品”4个字的绿色食品情有独钟。
第二章市场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文化在观念上呈现了由量到质的改变。
健康、绿色、无公害无污染、已成饮食消费定势,在禽蛋消费领域,近年来人们吃柴鸡肉、柴鸡蛋已成为一种追求健康的时尚风弥全国各地。
近些年来,柴鸡市场的价位一路攀升走高。
立于不败之地,有心朋友便可领悟奥秘所在。
明白人便可领略到饲养柴鸡的潜力多大,商机多高。
柴鸡适应性强,利于散养,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生物特性。
利用荒山、林地、河滩、果园、闲散土地散养柴鸡。
吃的是青草、粗粮、喝的是山泉、河水、空气清新,受病疫侵害率低,青年鸡成鸡生长过程中,基本不用药物,因此饲养柴鸡正好迎合市场需求。
在林地、荒山、果园散养柴鸡,柴鸡爱吃青草、害虫,可省去除草、灭虫开支。
鸡在林下放牧,鸡粪肥林,又可省去林地化肥开支,林地又可向鸡群遮荫。
它是一种完美而又理想的生态发展链。
在林地散养柴鸡利鸡利林,长短互补,效益双营,事半功倍。
林下散养鸡可行性研究报告

林下散养鸡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林下散养鸡是一种传统养殖方式,主要是利用林地资源为鸡提供生态环境,让鸡自由自在地生长,不受拘束。
随着人们对有机食品和生态养殖的重视,林下散养鸡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养殖模式。
本报告旨在探讨林下散养鸡的可行性,分析其优势和劣势,以及发展前景。
二、林下散养鸡的特点1. 生态环境友好:林下散养鸡生活在自然林地中,能够自由觅食,吃到天然的植物和昆虫,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
2. 鸡蛋品质高:林下散养鸡在自然环境中生长,不受药物和化学添加剂的影响,鸡蛋品质更加纯正。
3. 肉质鲜美:林下散养鸡活动量大,肌肉发达,肉质细嫩,口感更好。
4. 促进林地保护:林下散养鸡能够利用未开垦的林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不被破坏。
三、林下散养鸡的优势1. 产品品质优良:林下散养鸡产出的肉和蛋品质高,营养丰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 环境友好:林下散养鸡能够促进林地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
3. 投入成本低:林下散养鸡不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和设施建设,运营成本相对较低。
4. 市场需求大:消费者对安全健康的食品越来越重视,林下散养鸡的产品有着广阔市场。
四、林下散养鸡的劣势1. 土地占用多:林下散养鸡需要较大的林地资源,对土地的要求较高。
2. 生产效率低:林下散养鸡的生长速度较慢,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3. 疾病防控困难:林下散养鸡面临野生动物带来的传染疾病威胁,疾病防控较为困难。
4.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林下散养鸡养殖模式的普及,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较大。
五、发展前景分析1. 消费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增加,林下散养鸡的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2. 生态价值凸显:林下散养鸡能够帮助保护森林资源,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
3. 技术改进推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林下散养鸡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将得到提升。
4.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对有机农业和生态养殖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加,为林下散养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林下养鸡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林下养鸡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食品安全的重视,有机农业逐渐兴起。
林下养殖作为有机农业的一种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林下养鸡是指在森林地带或农村地区的林地中养殖家禽,通过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实现养殖的模式。
林下养鸡既能利用森林资源,又能增加土地利用率,对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林下养鸡的可行性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林下养鸡的可行性,通过对林下养鸡的现状、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为林下养鸡的推广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林下养鸡的现状调查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了解目前国内林下养鸡的发展状况,对其类型、规模、经营方式等进行综合分析。
2. 林下养鸡的优势分析分析林下养鸡相对于传统养殖的优势,如环境友好、资源利用充分等方面的优势。
3. 林下养鸡的劣势分析分析林下养鸡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管理困难、生产成本高等方面的劣势。
4. 林下养鸡的可行性研究综合考虑林下养鸡的优势和劣势,探讨其在不同地区和场景下的可行性,并提出具体建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以得出科学的结论。
五、研究结果1. 林下养鸡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林下养鸡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小规模的家庭农场中,并且多以土地兼用的方式进行。
2. 林下养鸡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利用森林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就业和森林保护。
3. 林下养鸡的劣势主要表现在管理难度大、疾病防控困难、市场不稳定等方面,需要加强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
4. 林下养鸡在不同地区和场景下的可行性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调整。
六、研究结论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林下养鸡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困难。
2. 推动林下养鸡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等多方合作,共同努力推动。
散养鸡可行性研究报告

散养鸡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鸡是人类常见的家禽之一,其肉类和蛋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
鸡的养殖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散养鸡是一种相对自然的养殖方式。
散养鸡是指鸡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的生活、觅食、休息和活动的一种养殖方式。
散养鸡的养殖方式相对传统的养殖方式更加强调鸡的自然生活,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本报告旨在对散养鸡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包括散养鸡的优势和劣势、养殖环境的要求、市场需求等内容,以期为养殖业者提供参考。
二、散养鸡的优势和劣势1. 优势(1)健康。
散养鸡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可以自由觅食、晒太阳,有助于增强鸡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的几率。
(2)环保。
散养鸡的养殖方式更加符合环保理念,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3)品质好。
散养鸡的肉质和蛋质更加优质,口感更好,更受消费者青睐。
2. 劣势(1)空间需求大。
散养鸡的养殖需要更多的空间,不利于密集养殖。
(2)劳动成本高。
由于散养鸡需要更多的自然环境,对人工的劳动成本较高。
(3)风险大。
散养鸡的生活环境相对开放,鸡群易受到天敌的袭击,鸡的生存风险较大。
(4)产量低。
相比较传统的养殖方式,散养鸡的产量较低。
三、散养鸡的养殖环境要求散养鸡的养殖环境要求一定的自然环境,包括充足的阳光、适当的空间、清新的空气、新鲜的水源等。
同时,需要围栏、鸡舍等设施来保证鸡群的安全和卫生。
四、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不断普及,对于健康、有机的食品需求越来越高。
散养鸡的肉质和蛋质更为优质,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方式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因此,散养鸡在市场上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结论综上所述,散养鸡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散养鸡具有许多优势,如健康、环保、品质好等。
然而,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如空间需求大、劳动成本高、风险大、产量低等。
散养鸡的养殖环境要求一定的自然环境,并且需要相应的设施。
市场对散养鸡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散养鸡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针对散养鸡的养殖需求和市场需求,养殖业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养殖规划和设施建设,以确保散养鸡的养殖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林下散养柴鸡可行性报告

1万只林下散养柴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论1 项目概要1.1 项目名称1万只林下散养柴鸡建设项目1.2 项目性质新建1.3 建设单位某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4 法定代表人某某1.5 项目单位概况某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由,社会自然人出资成立的,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
拟以某某乡区域为平台,总投资10.5亿元人民币,第一期投资5.5亿元,运用“农超对接”和“银行、公司、基地加农户”的操作模式,以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为组织形式,联合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以区域内3000亩核心园区为示范基地,形成集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生态畜牧业养殖基地、农业观光、体验、休闲、演示于一体,结合区域文化的挖掘,打造最大的生态农业示范区。
第二期,主要对新农村建设和扩大旅游观光规模,投资5亿元人民币。
公司秉承致富人民,打造一流现代农业企业的宗旨,坚持“天人合一”、“绿色生态”、诚信为本、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架构农超对接的农产品直销模式;便捷迅速的物流配送模式;银行、基地、公司、农户协作的投资、担保的投融资模式;统一规划、规范、种植、营销的专业合作社与专家团队协作模式;统一收购、统一商标、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营销的品牌运营模式以及旅游资源、乡土文化、山水自然、农户民居统一整合的再利用提升价值模式等多种创新模式,基地按立体生态循环系统规划建设,打造现代生态有机农业基地。
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1 中共中央[2012]1号文件关于扶持“三农”的优惠政策2.2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摘要》的通知》2.3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2.4国家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及项目建设评价方法与参数。
2.5项目地区的气象、地质、水温、交通、能源、资源、市场。
3 综合评价某某农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本公司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立足高品位、高起点,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绿色肉蛋产品,因此在林下养殖纯生态绿色柴鸡1万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在荒山林中养殖绿色土鸡可行性研究报告喀喇沁旗扶贫办20XX.08.08项目单位:喀喇沁旗扶贫办项目经济负责人:朱秀文项目技术负责人:张孝新可研报告编撰人员:朱秀文乌湘权张玉琴张孝新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市场分析 (2)第三章项目建设依据 (2)3.1 气候 (2)第四章项目背景 (5)4.1 情况概述 (5)4.2 品种选择 (6)4.3 品种特点 (7)第五章产品方案 (8)5.1 供应柴鸡蛋 (8)5.2 供应雏鸡 (8)5.3 进军餐饮业 (9)5.4 熟食业 (9)5.5 分割鸡肉,鸡蛋出口 (9)5.6 深加工 (9)5.7 开发农家乐旅游业 (10)5.8 拓展多种养殖 (10)第六章质量保障 (10)6.1 确保质量 (10)6.2 编码构成 (10)6.3 优质优价 (12)第七章项目总投资 (12)7.1 基地建设 (12)7.2 计划总投资 (12)7.3 资金来源 (12)第八章效益分析 (12)第九章项目评价及结论 (15)喀喇沁旗扶贫办关于在荒山林中养殖绿色土鸡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吃的需求已经从温饱、小康逐步向健康、绿色、环保发展。
城市的人们越来越愿意走出家门,到农村去,到原野去亲近自然,享受健康。
于是,各种各样和健康、绿色有关的产业应运而生,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绿色健康的产品,什么才是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呢?第一章概述鸡蛋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食品,柴鸡蛋又是鸡蛋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柴鸡蛋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就柴鸡蛋问题,我们曾拜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的有关专家。
专家认为,所谓柴鸡,原指在农村山坡上散养、不进鸡舍的鸡。
北京大学医学院的有关营养专家认为,鸡蛋的保质期一般是30天左右,如果低温冷藏,存放的时间可以更长久一些。
所以,现在有的超市在柴鸡蛋上标明生产日期,蛋壳上的日期就是这枚鸡蛋的生日。
此举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现在很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趋之若鹜,对标有“绿色食品”4个字的绿色食品情有独钟。
第二章市场分析从当前国内外家禽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优质肉鸡产品逐步成为家禽业生产的主流,英、法等国家市场上出售的标签鸡,价格远高于一般良种快大鸡。
在法国市场上白羽快大鸡2美元/千克,标签鸡3.5-4美元/千克,高出快大鸡1倍以上。
我国出口日本市场的快大鸡,近年的出口价一般在1700-1800美元/吨,优质肉鸡则高达5000美元/吨,是快大鸡的2-3倍。
马来西亚的快大鸡也在萎缩,而本地乡村鸡正在上升,快大鸡每千克2.6元,本地乡村鸡则为6.5元。
在东南亚各国及我国台湾省均有类似情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饮食消费观念开始转变为吃营养、吃风味,追求健康,优质柴鸡的市场因此也越来越大。
在北京快大鸡批发价每千克为7.6元,而三黄鸡为10元左右,中华宫廷黄鸡批发价为32-40元,在广东纯土鸡批发价每千克24-26元。
国际上一些家禽育种公司,正看好中国的优质肉鸡市场。
中国加入WTO之后,优质肉鸡、鸡蛋已成为国内外竞争的焦点。
第三章项目建设依据3.1气候林中养鸡项目基地位于锡箔河滩区内,该位臵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春旱夏涝交替明显。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干冷少雨雪。
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3.2土壤因为养殖基地位于锡箔河大堤区域,所以老滩多为两合土,嫩滩多为沙土,串沟和回水处为淤土。
3.3林业现状坚持以营造良好生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重要内容的方针,加快资源培育,强化资源保护管理,以退耕还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基地和平原生态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大力推进林业发展。
目前树冠基本形成荫蔽,停止了常规农作物的耕种。
经考察论证,利用林下空间发展围网养鸡业前景广阔,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
3.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4.1领导重视针对林地面积大的现实,为提高林下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初专门成立了由扶贫办主任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为副组长,农业服务中心、经济办、畜牧站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发展绿色经济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养殖办、种植办等。
就发展林中养鸡项目,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先后两次组织有发展林中种养意向的群众800余人进行了专题考察学习,并高薪聘请专家到村授课6次,受训群众达1000余人。
扶贫办还多方筹措资金帮助建设鸡舍,并明确一名副科级干部专抓此项工作,确保项目万无一失。
3.4.2交通便利喀喇沁旗项目区拥有成熟的养殖技术条件和企业管理经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省道S206线赤茅一级公路从园区贯穿而过,距赤峰机场、赤峰铁路货运站约36公里,距北京350公里,距天津420公里,距锦州320公里;项目区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较浅。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的生产养殖基地位于锦山镇桥头湾子村7组半截子沟荒山下,锡箔河灌溉总渠的交汇处,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路、水、电齐全,有建暖棚棚基12个(暖棚可养殖蝇蛆、蚂蚱等),有适合建保鲜库的山洞1座(原来的防空洞,稍加修改再拉上电就可利用),山上可种植牧草、果树等。
3.4.3 饲草资源丰富项目的林地里随着林木的渐大成为天然的牧场,草丛中有各种肉虫,这都可以满足发展林中养鸡对饲料的需求。
3.4.4 种养间作技术有保障特聘专门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服务,解决养殖难题。
与喀喇沁旗防疫站签定了技术服务、鸡苗供应、防疫等方面的协议。
镇农业和畜牧部门还适时开展培训,指导养鸡户建好鸡舍,科学进行配料饲养、场地消毒、疫病防治等,帮助学习和掌握家禽养殖的的技术知识。
3.4.5 靠近旅游区,绿色土鸡就地销售十分便利喀喇沁旗锡箔河生态旅游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林中养鸡基地与该旅游区就同处于锡箔河流域区内,二者可相得益彰,林中饲养的鸡具有肉质结实、味美、脂肪少,鸡蛋嫩滑、无公害等优势,可谓是绿色食品。
游人在享受生态风景的同时也更乐于品尝绿色无公害的食品,到树林中选柴鸡,到草丛中寻鸡蛋无疑是一大乐事。
3.4.6 鸡粪饲养成蝇和育蛆为了保持室内25~30℃的温度,中间为走道,两边用尼龙网缝制成人的蚊帐式样的养蝇笼共6个(如生产量大,可上下两层),内放饲料盆、水盆和产卵盆。
尼龙笼下角有个直径15厘米的圆洞并安装尼龙漏斗,供人伸手进笼加料加水等操作,而不让蝇飞出笼外。
地上有多个塑料条盆作育蛆盆。
因为在住房附近,没有用猪粪、鸡粪,是用豆渣、米糠、麦鼓、糖糟做的育蛆料,没有臭味。
如果养殖场内设有沼气池,冬天也有较高温度,育蛆房冬天就可以烧沼气供热。
干蛆热天用猪粪、鸡鸭粪生产出来再晒干的。
这种干蛆,含粗蛋白质56%~60%,粗脂肪4%~7%,还富含各种氨基酸、亚油酸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如果再用活菌制剂发酵粪便,处理饲料,二者的累加作用完全可以代替鱼粉和肉粉。
周静一般用谷物饲料80%、EM发酵饲料20%组成喂鸡的基础料,另外按基础料的重量,再加喂鲜蛆,小鸡10%,中鸡8%,大鸡6%。
干蛆则按1∶3折合成鲜蛆。
这种方法养鸡,接近饲料鸡的生长速度,鸡味更浓。
第四章项目背景4.1 情况概述喀喇沁旗地处燕山系中段七老图山脉东麓、西辽河支流老哈河上游,是老哈河源头之一。
行政区域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赤峰市西南部,北与赤峰市元宝山、红山区接壤;南与宁城县毗邻;东隔老哈河与辽宁省建平县相望;西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隆化县相连。
是内蒙古、河北、辽宁三省区的交界处,东北与华北的结合部,中原腹地与塞外草原的连接点。
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
旗政府驻地为锦山镇,距赤峰旧城区 50公里,新城区45公里,承德110公里、北京350公里,沈阳500公里,大连700公里。
喀喇沁旗地区农民素有养鸡的传统,由于蛋鸡养殖经济收益比较稳定,目前农户发展积极性较高;第二,目前地区尚无一家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投资发展蛋鸡规模养殖;其次,目前市场蛋品生产供应品种单一,作为京、津市场生产基地,营养保健蛋品及蛋品深加工市场潜力很大,亟待开发。
4.2 品种选择 2004年6月报载,经过多年的野生动物保护措施,中国境内现存野生大熊猫数量已经达到1500只左右。
但人们不知道,还有一种中国原生优质原生土鸡——山东汶上芦花鸡,其现存数量已远远低于大熊猫,只有不足1000只,如果不加以抢救,人们将只能从书上看到该鸡的文字介绍,至于纯正种鸡的图片资料,则更是难得一见。
考虑到保存良种的生物紧迫性,以及当前家禽类产品屡屡出现有害残留超标的严重形势,为早日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绿色、无公害的优质地方土鸡品种,搜罗到仅存的不足700只汶上芦花鸡整体引种至北京丰台区二老庄村退耕还林的100余亩山间林山地进行散养,充分利用杂草、野菜、树叶等野生天然无污染绿色植物以及蚂蚱、蚂蚁、蚯蚓、地蚕等昆虫,辅以玉米、小米和杂粮,让芦花鸡在自然的状态下,呼吸新鲜的富氧空气,饮用源自山谷的有机山泉水,按照不低于家养土鸡的生长周期150天进行粗放喂养。
在广阔的山间林地中,这些芦花鸡可腾空离地约1.5米,飞行距离5米左右,可以轻松攀上2米高的树杈,在树上栖息。
同时,由于及时作好各项免疫措施,保证了芦花鸡体格强健,品质优异。
目前,已经成功完成芦花鸡的保种和分离提纯工作,近期可以提供放养期在150天以上的芦花鸡活鸡、芦花鸡柴鸡蛋(约14个/斤)以及优质芦花鸡幼雏。
烹制的芦花鸡煲和芦花鸡蒸蛋,鸡蛋金黄味美,鸡肉鲜香可人,是地地道道的农家柴鸡,引种芦花鸡,放养在果园中,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品尝到这样好的人间美食。
4.3 品种特点汶上芦花鸡具有遗传性能稳定、耐粗饲、善觅食、灵敏好动、适应性强等特点,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汶河两岸农村,早在明代即驰名山东全省和东北地区,属肉蛋兼用型鸡,羽色美观、肉质鲜嫩、味美可口、产蛋率高。
但由于多年来保护不利,养殖规模萎缩,濒临灭绝,只零星散布于个别农户家中。
2002年,山东省编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规划》,将汶上芦花鸡等20个地方优质品种列入重点保护名单。
汶上芦花鸡是柴鸡中的优品,该鸡体型一致,呈元宝形,成年鸡头宽而短,颈部挺立,背长而平直,后躯宽而丰满,腿长,尾羽高翘。
横班黑白羽是该鸡种的基本外貌特征。
母鸡头颈为橘红色或土黄色,羽毛紧密,清秀美观。
公鸡颈羽、鞍羽多红色,尾部瑶羽黑色中带绿色光泽,气势雄壮。
鸡冠为平头单冠,虹彩为橘红色,喙、胫呈白色或黄色,皮肤为浅白色半透明,较薄,活鸡落羽后通体粉红,与鸽子相似。
通常,公鸡体重2千克,母鸡体重1.3千克,半膛屠宰率公鸡为81.24%,母鸡为80%,全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1.21%,母鸡为68.9%,适合城市家庭单餐食用。
汶上芦花鸡母鸡体小紧凑,公鸡体躯较大,雄性强,性成熟期约150天,就巢性差,体羽4个月左右长齐,全身羽毛则需6个月长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