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知识点: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中生物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期末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3

一、本章知识网络:二、知识解读:知识点一、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解读: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1)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
大量工业、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环境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2)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资源减少。
2.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3.水污染及其净化提醒解决水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排放。
对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水,要集中到处理厂进行净化。
通常的方法有物理沉降、化学反应分解等,最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利用生物分解的办法降解。
4.土地荒漠化(1)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如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破坏、有益动物的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等,使草原植被退化,原始森林和“三北”防护林被破坏。
(2)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
(3)治理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知识点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生物多样性内涵及各层次间的内在关系[高考资源网]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使用价值①药用价值:如蝉蜕、人参、冬虫夏草等。
②工业原料:如芦苇、霍霍巴。
③科研价值: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将野生品种中的一些抗性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从而得到抗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
④美学价值:色彩缤纷的植物,神态各异的动物。
(2)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如:①土壤形成、水土保持;②净化环境。
(3)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3.生物多样性成因分析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1)从分子水平看:DNA 多样性――→转录翻译蛋白质多样性→生物性状多样性(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即生物多样性)(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高二三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点归纳

生物高二三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点归纳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理的生物学分支。
小编预备了生物高二必修三生态环境的爱护知识点,期望你喜爱。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阻碍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阻碍:
(1)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2)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
(3)环境污染加剧。
2、我国和谐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
(1)连续操纵人口增长。
(2)加大爱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4)加强生物多样性爱护和自然爱护区建设。
(5)推进生态农业。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要紧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三、生物的多样性与爱护
1、构成:生物圈内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2、内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也叫做生态价值)和直截了当价值。
4、爱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爱护;
(2)易地爱护;
(3)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爱护;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四、可连续进展
1、含义:在不牺牲以后几代人需要的情形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和谐的进展。
2、实施措施:
(1)爱护生物多样性。
(2)爱护环境和资源。
(3)建立人口、环境、科学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和谐与平稳。
生物高二必修三生态环境的爱护知识点就为大伙儿介绍到那个地点,期望对你有所关心。
高二必修三生物第六章知识点: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高二必修三生物第六章知识点: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对人类来说, 生物太重要了, 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生物。
小编准备了高二必修三生物第六章知识点, 希望你喜欢。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2.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3.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⑴、直接使用价值:①、药用价值: 人参、三七、鹿茸、蝉蜕、海螵蛸、五灵脂等。
②、工业原料: 芦苇造纸③、科研价值: 培育新品种, 提供基因材料等。
④、美学价值: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⑵、间接使用价值: 即发挥生态作用。
如猫头鹰。
⑶、潜在使用价值: 尚且不为人知的使用价值或者可能的突变产生的使用价值。
4.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⑴、就地保护:①、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②、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和珍稀濒危的动植物。
⑵、迁地保护:①、是就地保护的辅助。
②、保护生存条件部长再存在的物种数量极少的难以找到配偶的生物。
③、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以及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⑶、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5.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就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 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二、应会知识点1.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内容?遗传多样性: 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物种多样性: 地球上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什么?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
高二必修三生物第六章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原因:人口基数大,人口出生率高。
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1.全球气候变化2.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4.酸雨5.土地荒漠化6.海洋污染7.生物多样性等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
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潜在价值:目前尚不知道2.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节功能3. 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
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
(2)迁地保护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
(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
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 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
全世界1 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
)(3)离体保护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
五、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高中生物必修3第6单元复习课件:生态环境的保护

4.右图是人类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 的模式图,识图作答: (1)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 从环境中输入________。 (2)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 ,将________输出给环境。 (3)箭头C表示人类对________产生的影响。 (4)箭头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________作用。
(5)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概括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使A、B、C、D达到良性循环,最根本的措施是:① 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实现 ________________战略。
下降的状态,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增长量并不低。
答案 B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的环境容纳量 是有限的,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生态 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人均耕地 继续减少。 (2) 自然资源 消耗量增加。 (3)淡水资源短缺。 (4) 环境污染 加剧。 (5)生态平衡破坏。
右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 请回答问题。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 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 后果有_______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 长趋势将表现为图中________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_______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我国由人口引发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引发的问题 ①我国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6项自然资源 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居后; ②人均耕地远少于世界人均耕地,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 ③人均淡水占有量也远少于世界水平。 (2)采取的措施 ①控制人口增长;②保护基本农田;③启动南水北调工程; ④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力度。
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章末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例2 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解析 答案
跟踪训练
1.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电能,相当于每
√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答案
8.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 性的是 A.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C.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
例1 环境问题是全世界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
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经济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中CO2的来源之一是生物细胞的细胞呼吸,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与 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
B.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C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C、H、O、N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类别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
食性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
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_鲢__鱼___。 解析 蓝藻为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为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投
放的鱼苗应以浮游植物为食。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答案
(2)有人认为黄河中下游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与水质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 有关。为了证明水体富营养化是由N和P引起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从 泛着绿色的池塘中取水,并进行如下处理: A.静置4 h,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加清水。如此重复3次。 B.再加水至1 000 mL,混匀后分装于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 C.在甲烧杯中加0.3 g洗衣粉(含P);在乙烧杯中_加__0_._3_g_尿__素___;在丙烧杯 中加0.15 g洗衣粉和0.15 g尿素;丁烧杯中_加__0_._3_g_蒸__馏__水___。 D.将甲、乙、丙、丁四个烧杯置于向阳的窗台上培养5 d,取得水样,检 测其中藻类含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必修三)

[探究与学习] 为什么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提示:由于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
使人口年龄结构中的幼年个体数比例下降,成人和老年人个体
数相对增长。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燃料需求增加;人均耕地
加剧 。 减少 ;植被破坏;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________ ________ 2.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
答案:B
【变式训练】下列关于人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控制人口的增长,才能更好地发展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 在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与自然和谐发展
)
D.专家预测到 21 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高峰, 然后才有可能下降 [答案]C
【拓展过程】 本节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治 理环境污染。 ↓ 课题延伸: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 ↓ 实例应用: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河流、湖泊水质的影响。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易地保护(ex situ conservation):是指把 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
关系; • 还要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理性 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自觉形成符合生 态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我们可以把老子所说的“道”,理解为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固然十分重要,甚至被说成是自然界中的“万物之灵”。但是,人也只是 这四大中的一个,人绝不能超越其他三个大而为所欲为。人类必须追求和实 践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念,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高二生物环境保护知识点

高二生物环境保护知识点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作为高二生物学学习的一部分,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点对学生们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个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重要知识点。
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性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自然系统。
生物群落包括动植物等细菌和真核生物,非生物性环境则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等。
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圈的基本单位,其中各组成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依赖。
知识点二: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不同物种的数量和对应的遗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诸如森林砍伐、气候变化和物种的灭绝等,当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知识点三: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用来衡量个体、社区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指标。
通过生态足迹的计算,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对环境的消耗程度,进而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知识点四: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吸收并重新辐射地球表面的热量,从而使地球温度升高的现象。
温室效应的加剧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出现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问题。
因此,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知识点五: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环境保护的核心思想就是推动可持续发展。
人类需要在生产、消费、资源利用等方面找到一种可持续的模式,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确保地球能够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可持续的生存环境。
通过对以上环境保护知识点的了解,高二生物学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能认识到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从自身做起,关注可持续发展,为地球的未来贡献力量。
(字数:498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知识点:生态环境的
保护
第一节、生物圈的稳态
名词:1、生物圈:地球上由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圈层,称为生物圈。
2、生物圈的稳态: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圈的稳态。
语句:1、在整个地球表面分布有三个圈层: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
这三个圈层为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
2、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的无机环境的总和。
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3、生物圈能够维持自身的稳态的原因:a、从能量角度来看,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能量基础。
b、从物质方面来看,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
c、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4、大气中SO2过多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大气中SO2主要有三个来源:化石燃料的
燃烧、火山爆发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为了维持生物圈的稳态,人类应当改变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在能源方面,一方面要节约能源,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另一方面要努力开发新的能源。
在物质生产方面,应当努力建立无废物生产体系,也就是将传统的“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改变为“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
第二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名词: 1、生物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就地保护: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将包含保护对象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3、迁地保护:将物种迁出原地,移人动物园、水族馆和濒临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护与管理.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
语句: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直接使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美学价值。
②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③潜在使用价值:我们对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还未发现、未研究、未开发利用的部分。
2、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①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物种丰富,特有物种和古老物种多,经济物种丰富,生态系
统多样。
②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威胁:世界物种多样性减少;我国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面临威胁;我国生态系统多样性面临威胁。
③、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诬赖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原有物种生存受到威胁。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①就地保护:a、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保护对象主要有: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它们的生存环境。
②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它为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
4、我国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有犀牛、野马和新疆虎等。
还有不少动物灭绝了未被人发现或确定。
5、大熊猫、金丝猴、野骆驼、银杉、珙桐、人生等野生动植物的数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6、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银杉、水杉等是我国特有的物种。
7、鹅掌楸、大叶木兰、扬子鳄等是我国古老的物种。
环境污染的危害
名词:1生物的富集作用:指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
这些污染物一般的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排出。
因此生物的富集作用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
不断加强。
2、富营养化:由于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等大量繁殖。
藻类的的呼吸作用及死亡藻类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并分解出有毒物质,致使水体处于严重的缺氧状态,引起水质量恶化和鱼群死亡的现象.3、水华:在淡水湖泊中发生富营养化现象。
4、赤潮:在海洋中发生富营养化现象。
语句:1、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与噪声污染。
2、大气污染的危害:①我国大气污染类型是煤炭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
②危害:直接危害人类和其它生物,导致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
) ③致癌物主要有3,4-苯并芘和含Pb的化合物。
尤其是3,4-苯并芘引起肺癌的作用最强烈。
④可以通过水体、土壤及植物进而危害人及动物.3、水污染的危害:①水俣病事件:汞在水中转化成甲基汞后,富集在鱼、虾体内,人若长期食用了这些食物就会危害中枢神经系统,有运动失调,痉挛、麻痹、语言和听力发生障碍等症状,甚至死亡。
②水体中过量的N、P主要来自含有化肥的农田用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③赤潮和水华的形成都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4、土壤污染的危害:①“镉米”事件:土壤被镉污染后,会经过生物的富集作用进入人、畜体内,引起骨痛,自然骨折,骨缺损,导致全身性神经剧痛等症,最
终死亡。
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危害动物和人的生存。
5、噪声污染的危害:损伤听力,干扰睡眠,诱发多种疾病,影响心理健康。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高二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