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 永远的蝴蝶

合集下载

永远的蝴蝶题目的含义

永远的蝴蝶题目的含义

永远的蝴蝶题目的含义摘要:一、前言二、永远的蝴蝶作品的背景及作者三、永远的蝴蝶的主题含义1.蝴蝶的象征意义2.作品中的爱情主题3.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四、作品的艺术特点1.意象的运用2.情感真挚3.文字优美五、结论正文:【前言】《永远的蝴蝶》是著名作家琼瑶的一篇散文,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情的笔触脍炙人口。

本文将分析《永远的蝴蝶》的题目含义以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永远的蝴蝶作品的背景及作者】《永远的蝴蝶》是琼瑶创作于20 世纪70 年代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关于生死离别、永恒爱情的故事。

作者以自己与丈夫的爱情故事为原型,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

【永远的蝴蝶的主题含义】《永远的蝴蝶》的主题含义丰富,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以下几点:1.蝴蝶的象征意义:在作品中,蝴蝶象征着爱情,代表了美好、短暂、永恒的品质。

蝴蝶从蛹中破壳而出,经历了生死轮回,最终蜕变成美丽的永恒,象征着爱情的力量。

2.作品中的爱情主题:作品通过讲述作者与丈夫的相识、相知、相爱,展现了真挚、深厚的爱情。

作品中的爱情超越了生死,成为了永恒的主题。

3.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作品以作者与丈夫的生离死别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对生死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品通过蝴蝶的形象,传递了生与死、短暂与永恒的哲学思考。

【作品的艺术特点】《永远的蝴蝶》具有以下艺术特点:1.意象的运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丰富的意象,如蝴蝶、蛹、花朵等,这些意象生动、贴切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2.情感真挚:作品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情感真挚、细腻,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

3.文字优美:《永远的蝴蝶》的文字优美动人,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拟人、对仗等,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令人陶醉。

【结论】《永远的蝴蝶》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通过讲述作者与丈夫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的美好、短暂、永恒。

《永远的蝴蝶》阅读答案参考

《永远的蝴蝶》阅读答案参考

《永远的蝴蝶》阅读答案参考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

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

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

”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生难忘了。

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

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

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

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

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

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

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简析小说中“雨”的作用。

(6分)19.(1)答案:①“雨”是不幸和灾难的起因和发生的场景;②“雨”是线索,贯穿全文始终。

③“雨”奠定了全文悲伤的情感基调,营造了笼罩全文的阴冷、伤感、凄美的氛围;④“雨”是泪水和痛苦的象征,也是灾难和不幸的象征。

(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其他说法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2)小说的标题“永远的蝴蝶”生动形象,蕴含丰富,请简要分析。

(6分)(2)答案:①永远的蝴蝶是永远年轻、美丽、可爱的樱子的化身(或象征),她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②将惨烈的车祸场面浪漫化(或诗意化),以轻写重,虚实结合,给人一种凄艳的美感。

③表达了“我”对樱子深切的眷恋和怀念,蕴含着刻骨铭心的哀愁和伤痛。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永远的蝴蝶》是一部由张爱玲创作的小说,通过对爱情、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小说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而著称,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无奈。

小说讲述了一个女人的一生,她经历了爱情的甜蜜和痛苦,最终以一种悲剧的结局收场。

在小说中,蝴蝶成为了女主角命运的象征,她用蝴蝶来比喻自己的人生,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爱情的执着。

在小说中,蝴蝶被赋予了永恒的意义,它代表了女主角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小说的结尾,女主角化作了一只永远飞舞的蝴蝶,她的灵魂得到了永恒的安宁,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通过对小说《永远的蝴蝶》的阅读,我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人生就像一只蝴蝶,短暂而美丽,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留下遗憾。

同时,小说也让我明白了爱情的复杂和无奈,爱情并不总是如同童话故事般美好,它有时也会带来痛苦和无奈。

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要坚持对爱情的追求,因为爱情让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小说中的女主角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爱情和命运的无奈,她的坚持和执着让人动容。

她化作永远飞舞的蝴蝶,也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宝贵和永恒。

无论生活如何,我们都要像蝴蝶一样,展翅飞翔,不畏风雨,不畏命运的安排。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在阅读完小说《永远的蝴蝶》之后,我对生命和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小说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执着,也让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无论命运如何,我们都要像蝴蝶一样,展翅飞翔,不畏风雨,活出自己的精彩。

这就是小说《永远的蝴蝶》给予我的启示,也是我对生活和爱情的态度。

愿我们都能像永远飞舞的蝴蝶一样,活出自己的精彩。

永远的蝴蝶

永远的蝴蝶

永远的蝴蝶作者:陈启佑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光,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

我默默地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

”她微笑着说,一面撑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飞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帮我寄信。

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烫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和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

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空着白净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

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

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

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永远的蝴蝶》一文的情节非常简单,可以概括为:未婚妻樱子寄信时不幸出车祸身亡。

樱子的性格是单一的,热情活泼。

文中没有反映深刻的现实问题,它渲泄的只是个人的情感,那种失去恋人后的悲痛、悔恨、自责、惋惜、眷恋。

这种情感浸润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使小说景中有情,事中有情,它象一团烟雾笼罩在文章中,使小说显示出氤氲之美。

《永远的蝴蝶》一文的景物描写并不多,但是它却具有非常丰富的意蕴。

它不只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观照和再现。

如文章开头写道:那时候,天正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

寥寥几笔就营造了一种愁苦的氛围,它为全文定下了一个伤感的基调,并暗示了后面的不幸。

文学评论经典范文————永远的蝴蝶

文学评论经典范文————永远的蝴蝶

无尽的伤痛,永远的牵念作者:孙新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随着电视剧《梅花三弄》和《大话西游》的播出和风行,这句歌词曾经打动了多少痴男信女的心,促使他们前赴后继,品情尝情,演绎出多少让人唏嘘的情爱之颂歌“情”这个字眼的确是既迷人又磨人。

《永远的蝴蝶》也是这样,作者用画布般的文笔,浓墨重彩,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间至爱至情的梦幻之境,让人读后心情久久不能轻松。

《永远的蝴蝶》是台湾著名作家陈启佑先生写的一篇微型小说。

仅有524字。

写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在一个雨天,“我”的恋人樱子自愿帮“我”到马路对面去寄信。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年轻的生命消失了。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至极的故事,却深深地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原因就在于作品巧妙而高超的表现艺术。

正因为作家善于谋篇布局,匠心独运,作品才有了很强的感染力。

其实,本文的情节完全可以概括为:未婚妻樱子寄信时不幸出车祸身亡。

即文章由一个动作——樱子寄信和一个反动作——被车撞死来组织文章,将环境、人物、情节缀连了起来。

小说的线索很清晰,一封信、一场雨、一个寄信的动作、“我”的内心情感的变化等贯穿全篇,读起来丝毫没有阻和隔的感觉。

众所周知,微型小说是一种篇幅短小、情节单一、结构完整、讲求寓意的小说品种。

也被称为一分钟小说、一袋烟小说、袖珍小说。

《永远的蝴蝶》故事情节虽简单,但给人的思想、情感带来的审美冲撞却是巨大的,让人回味无穷。

与那些充满着政治烟火味的小说不同,本篇小说没有反映深刻的现实问题,它宣泄的只是个人的小情感,也就是男主人公那种失去恋人后的悲痛、悔恨、自责、惋惜、眷恋等种种情感浸润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使小说景中有情,事中有情,像一团烟雾笼罩在文章中,使小说整体意境营造上显示出氤氲之美。

《永远的蝴蝶》一文的景物描写并不多,但是它却具有非常丰富的意蕴,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极富于诗意的活动场景。

主要采用了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的叙事方式,使文章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抒情的艺术—《永远的蝴蝶》赏析

抒情的艺术—《永远的蝴蝶》赏析

抒情的艺术—《永远的蝴蝶》赏析永远的蝴蝶(台湾)陈启佑那时侯正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口袋里有一封寄给南部母亲的信。

缨子说他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了一把小伞呢.”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的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缨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象一只夜晚的蝴蝶.虽然是春天,好象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这简单的动作,却叫我终生难忘了。

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

路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

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

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伞?然而我又看到缨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去了。

她只是帮我寄信,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缨子走到街心。

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

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缨子知不知道呢?妈,我打算下个月和缨子结婚。

《永远的蝴蝶》是台湾著名作家陈启佑先生的一篇小小说。

作品情节很简单,写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未婚妻樱子寄信时不幸出车祸身亡.樱子的性格是单一的,热情活泼.文中没有反映深刻的现实问题,它渲泄的只是个人的情感,那种失去恋人后的悲痛、悔恨、自责、惋惜、眷恋。

这种情感浸润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使小说景中有情,事中有情,它象一团烟雾笼罩在文章中,使小说显示出氤氲之美。

《永远的蝴蝶》一文的景物描写并不多,但是它却具有非常丰富的意蕴。

它不只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观照和再现。

如文章开头写道:那时候,天正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
《永远的蝴蝶》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它讲述了一对年轻情
侣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坚定和勇敢。


说通过对爱情、友情和家庭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善良和坚
韧不拔的品质。

小说的主要情节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法国,男主角皮埃尔是一名
年轻的抵抗军士兵,女主角克莱尔则是一名犹太女孩。

他们在战乱
中相识相爱,然而战争给他们的爱情带来了无尽的考验。

在一次行
动中,皮埃尔受伤被俘,而克莱尔也被纳粹抓获。

在痛苦的分离中,他们的爱情变得更加坚定和深厚。

在狱中,皮埃尔和克莱尔通过写信和暗号的方式保持着联系,
他们的爱情在困境中愈发坚定。

然而,克莱尔最终被转移到了集中营,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她选择了勇敢地面对,而皮埃尔也在战
争结束后的审判中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信念。

尽管他们最终没有能够
在一起,但他们的爱情却在时间的洪流中得到了永恒的延续。

小说通过对爱情和战争的交织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坚韧。

在战争的阴霾中,人们依然可以坚守爱情和信念,这种坚韧和勇敢
的品质让人深受感动。

同时,小说也通过对纳粹集中营的描写,展
现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伤痛和破坏,让人们深刻反思战争的可
怕和荒谬。

《永远的蝴蝶》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小说,更是一部展
现人性美好和坚韧的文学作品。

它通过对战争时期人们的爱情和生
活的描写,让人们深刻地反思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伤痛和破坏。

在这个充满战乱和纷争的世界中,我们更应该珍惜爱情、友情和家庭,坚守自己的信念,让爱情和美好永远延续下去。

《永远的蝴蝶》ppt课件

《永远的蝴蝶》ppt课件

01
02

03
男主角
深情、细腻,对女主角一 往情深,无法接受她的离 去,内心充满无尽的悲痛。
女主角
美丽、善良,与男主角感 情深厚,她的离去给男主 角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其他人物
通过简短的描写,勾勒出 与男女主角相关的其他人 物形象,如路人、警察等。
意象运用与意境营造
雨中相遇
悲剧结局
营造出一种浪漫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暗示着两人情感的曲折。
1 2
情感寄托
真爱是人类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们提供 了情感寄托和归属感,是建立稳定、和谐人际关 系的基石。
精神支持
真爱能够激发人们内在的积极力量,为彼此提供 精神支持和鼓励,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3
促进个人成长
真爱不仅是一种情感联系,更是一种相互促进、 共同成长的过程。它能够激发个人的潜能,提升 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西方文化中的“蝴蝶”
在西方文化中,蝴蝶的象征意义则更加丰富多样。它既可以代 表变化、转型和重生,也可以象征轻浮、短暂和易逝。这种差 异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对生命和美的不同理解。
不同民族心理对“永恒”观念差异分析
东方民族心理中的“永恒”
在东方民族心理中,“永恒”往往与家庭、亲情、友情等紧密相关。人们更注 重情感的持久和稳定,强调对家族和传统的尊重和维护。
通过樱子的形象和她与“我”之间的爱情,阐述爱情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之间的对 比。
引发观众对于永恒和瞬间的思考,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永恒的价值和意义。
05 跨文化对比研究
东西方文化中“蝴蝶”象征意义比较
东方文化中的“蝴蝶”
在东方文化中,蝴蝶往往象征着美丽、自由、爱情和生命。例 如,在中国文化中,蝴蝶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 生命的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赏析
永远的蝴蝶
作者陈启佑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面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光。

我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

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

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带来一把伞呢。

”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帮我寄信。

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的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她只是过马路帮我寄信。

这简单的动作,却叫我终身难忘了。

我缓缓睁开眼睛,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过着滚烫的泪水。

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

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这时我只离她5公尺,竟是那么遥远。

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

她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

其实雨下的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

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道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赏析一
《永远的蝴蝶》就像一支低沉而哀怨的悲曲,幽幽道来,委婉动人。

读罢此文,脑海中一直浮现着这样一个场景:阴雨中,樱子如蝴蝶般轻轻飞了起来,又缓缓落到了街面上。

雨是冰凉的,街面是湿冷的,蝴蝶的飘飞是凄美的,又是令人伤痛的。

作品写了樱子在雨中穿过马路帮“我”寄信,不幸横遭车祸罹难,情节极其简单,却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肺腑,我想是有以下三点原因的。

第一,情感表达上,内情与外景完美结合。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环境是思想感情的烘托和表白,而汹涌的情感又渲染和强化了自然环境。

全文笼罩在一片阴雨的氛围中,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情感的深入,雨的悲剧氛围也是愈来愈浓厚的。

开篇写雨,“那时侯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各色灯火,映出了一对年轻人情投意合的美妙情感世界,而阴雨的氛围、湿冷的柏油路则奠定了全文悲剧的情感基调。

接着写雨是“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了我眼
镜玻璃上。

”“我”不会想得到这竟是樱子对“我”的最后的一点亲意,也是“我”生命中关于樱子的最后一丝回忆,故“我”对这细微的小雨点是满怀眷恋的。

目睹樱子遇难后,“更大的雨点溅到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上命里来。

”可再也不是顷刻前樱子伞上的雨点了,它们是残酷的打击,“溅到我的生命里”,将打击“我”的一生。

“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

”至此,雨境与心境交融,哀痛之情达到了极致。

雨是这场灾难的象征,也是人物内心痛苦的象征。

此外,“湿冷冷”的街面以及“孤单地站着”的邮筒,在“我”眼里,它们似乎都冷酷无情地看着这一切,也许它们早就预知了灾难,却并没有给他们一个预兆,并没有去挽救他们。

“虽然是春天,好象已经是秋天了。

”这也是“我”当时对环境的一种主观感念,脑中一片糊涂的“我”只是“茫然”,甚至近乎无动于衷,只是本能地感受到一种异样的失重,季节开始颠倒,世界开始倾覆。

外物与内情的相互融合,产生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第二,修辞艺术上,反复与反差巧妙结合。

作品所运用的反复修辞并不只是单纯的反复,而是与反差效果巧妙结合,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例如作品三次提到“骑楼”,从两个人的骑楼,充满着温暖的气息,到遭受飞来横祸,“茫然”的一个人的骑楼,到心存樱子还活着的幻想,等她寄信回来的一个人的骑楼,骑楼反复出现,内容却各不相同,相互观照,形成了一种反差。

作品还两次提到雨点溅到眼镜上,情感上却是温情与打击的反差;数次提到湿冷冷的街面,与“我”眼里滚烫的泪水形成反差。

作品中最明显的反复最强烈的反差要数寄信了。

寄信是故事的起因,亦是悲剧的导火线,故在作品中一再提及,出现了六次,贯穿故事情节的始终。

这是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善良体贴的樱子正为寄这封信的小事而罹难,“我”哽咽难言,一再喃喃自语“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她是要帮我寄信的”,作品最后才揭示信的内容:“妈:我打算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全文就在这里结束了,既解开了悬念,又把人物的悲痛之情推向了高潮。

偏偏是这样的一封信,偏偏樱子为寄这样一封信而遭难,偏偏樱子不知道这样一封信的内容。

反复中,悲剧意味渐次深入,同时构成了前后的强烈反差,“我”本欲给樱子惊喜,樱子却正为她所不知的惊喜而身亡,留给“我”的只有无尽的悲痛,“结婚”与死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可以想见,“我”是悲上加悲,痛彻心扉的,而读者也不禁为之扼腕,深深叹息。

第三,意象塑造上,蝴蝶给人一种凄美的震撼。

春暖花开的时节里,蝶舞翩翩带给人一种快乐的美感,然而作品中的蝴蝶,它的飘飞带给人的是一种凄美的痛感。

把樱子比作蝴蝶,是艺术的加工,也是作品人物情感的需要。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用蝴蝶的漂落形容樱子的死,是帏饰的修辞,也是“我”不能接受这残酷的事实,而把死看得异常的美。

在作者笔下,在“我”
眼里,樱子的死被诗意化了。

对于樱子,她蝴蝶般的飘落,那么的宁静,那么的安详,痛似乎不存在了;对于“我”,蝴蝶的飘落是一种美丽的陨落,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悲痛!
纵使蝴蝶的飘落已经淡化了血腥的空气,“我”也从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自我安慰,然而悲剧的意味依然存在,因为蝴蝶本身就是一个凄美的意象。

蝴蝶一方面具有美丽动人的形象,另一方面,它又带有深深痛楚的内涵。

作品把樱子比作蝴蝶,是因为在“我”心目中,樱子就如蝴蝶般的美丽可爱。

蝴蝶的美更在于它所蕴涵的一种情感美。

蝴蝶这种有翅膀的精灵,容易让人联想到飞翔,因此不难理解,“我”对心目中的蝴蝶——樱子是寄托了美好的爱情理想的,那就是:在鲜花灿烂的春光里,和樱子像蝴蝶般比翼双双飞。

然而,蝴蝶美丽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种深切的生命之痛——始于破茧之痛,终于成灰之痛。

美丽地痛苦着,正是作品中的蝴蝶呈现出来的凄美意象。

一场无情的车祸,蝴蝶飘然而去了,爱情的理想被击碎了,留给“我”的,只有永远的悔恨,极度的悲痛以及无限的寂寞。

这是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令人读之黯然。

蝴蝶的飘落,其凄美其悲壮正如《雨蝶》这首歌里所唱的:“……就算流干泪伤到底心成灰也无所谓/我破茧成碟/愿和你双飞/只怕你一去不回……我向你飞/雨温柔地坠……”蝴蝶的凄美意象带给人的深深震撼,正是作品显著的成功之处。

永远有多远?佛云:一刹便是永恒。

樱子手握一信,在阴雨中在拔尖声中轻轻飞起,继而缓缓飘落的瞬间,便是永恒,也是永远,樱子从此定格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永远的蝴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