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安塞腰鼓》ppt课件完整版

《安塞腰鼓》ppt课件完整版
执一槌敲击。
鼓棒
用于敲击腰鼓的短棒, 一般由硬质木材制成。
花伞
彩色绸布制成的伞状道 具,用于舞蹈中的旋转
和抛接。
彩绸
长条形的彩色绸布,用 于舞蹈中的挥舞和造型

服饰道具在舞蹈中的意义
彰显地域特色
安塞腰鼓的服饰和道具具有鲜明的黄土高原地域特色,展示了当地 人民的独特审美和文化传统。
强化舞蹈表现力
服饰和道具的运用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使得舞蹈动作更加生动、 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
《信天游》
一首具有浓郁陕北风情的歌曲,与安塞腰鼓的舞蹈相得益彰。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与安塞腰鼓的舞蹈动作紧密结合。
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
烘托气氛
音乐通过节奏、旋律等元 素,为舞蹈营造出特定的 氛围和情感基调。
激发情感
音乐能够激发舞者的情感 ,使其在舞蹈中更好地表 达内心的感受。
03
安塞腰鼓音乐赏析
音乐风格特点
01
02
03
浓郁的地方特色
安塞腰鼓音乐融合了陕北 地区的民间音乐元素,展 现出独特的地方色彩。
粗犷豪放
音乐节奏明快,旋律跌宕 起伏,表现出强烈的动感 和力量感。
鼓声为主
以鼓声为主导,配合唢呐 、镲等乐器,营造出热烈 、激昂的氛围。
曲目推荐与欣赏
《黄土高坡》
这首曲目充分展现了安塞腰鼓音乐的独特魅力,旋律优美,鼓点 鲜明。
传承人责任与义务
传承人需承担技艺传授、文化传播等责任,同时享有相应的荣誉和 待遇。
创新发展举措探讨
01
舞蹈动作与音乐创新
在保持传统安塞腰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舞蹈和音乐元素进行
创新,使其更具时代感和观赏性。

3 安塞腰鼓课件(22张ppt)

3 安塞腰鼓课件(22张ppt)
3.安塞腰鼓具有什么特点? 安塞腰鼓是真正的、原始的、自然的生命流露,它伟大、雄浑、 激昂、粗犷。
阅读探究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 的首段有什么作用?
突出后生茂腾腾的形象,将他们的形象鲜明地推出舞台,具有 吸引人、震撼人的力量。
2.文章一开始写腰鼓表演前的“静”,用了哪些景物进行衬托?
安塞腰鼓 刘成章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从 中领悟中华儿女的英武精神。
2.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 “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安塞腰鼓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区 的安塞腰鼓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 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安塞腰鼓起源于榆林横山,在明 代后期,由于灾荒与农民起义,安塞已经人烟稀少,现在的安塞人由 榆林横山迁过来,也把横山的腰鼓带到了安塞。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多 年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 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 中国的首都北京,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早在 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 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2009年 国庆典礼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德国等地进行表演。
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 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除了鼓声,作者还描写了后生们的动作。
例如:搏击。与其他描绘打鼓的动词(打击、敲打)相比, 作者为什么要用“搏击”这体现了后生们的顽强的生命力。 与安塞腰鼓的发源地——黄土高原联系(搏击腰鼓、更搏击

《安塞腰鼓》ppt课件(32页)

《安塞腰鼓》ppt课件(32页)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激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Hale Waihona Puke 安 塞 腰 鼓——明结构自由阅读;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第三板块:朗读、感知内容
文章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来展示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
好一个安塞腰鼓
宏伟场面
绮丽舞姿
击鼓后生
雄壮声响
安 塞 腰 鼓——知内容
腰鼓
陕北的安塞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鼓吗?
你们知道中国的“腰鼓之乡”是哪里吗?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早在某些方面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后在第十一届来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几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安塞腰鼓》ppt优秀课件(ppt

《安塞腰鼓》ppt优秀课件(ppt

二、看读课文 体味文势
听 声情并茂的朗读,看 气壮山河的视频,
想想用哪些词语来概括这些场面?
1、理解课文结构,完成下列填空:
安 塞 腰 鼓
(较慢) (沉稳有力) 安静 ) (一)1-4:打鼓前的( (二)5-27: 隆隆隆隆的腰鼓 (较快) (高昂激越) 5-13:宏伟的( 场面) 14-17:雄壮的( 响声)
一、预习检查 • 读准字音 • 理解词义
亢奋 kà ng 晦暗 huì
磅礴 pá ng bó 颤栗 zhà n lì
烧灼 zhuó jiá 戛然而止 chuí 捶
羁绊 jī bàn 铿锵 kēng qiāng
冗杂 rǒng 蓦然 mò
理解词义
大彻大悟: 彻底领悟。
惊心动魄: 形容感染力极强,动人心弦。 叹为观止: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 声音突然中止。
三、分组朗读——
寻美点
分组朗读,进行寻找美点比赛。作者 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展示安塞腰鼓 的美,试用 “我发现了 美,你 看(听) ”的句式来说。
示例
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 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 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 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安塞腰鼓
刘成章
安塞腰鼓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
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 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黄土高原的产物, 其粗犷、雄浑的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 地理风貌、民风民情浑然一体 。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 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 “天下第一鼓”。源远流长,风格独特,融舞 蹈、音乐、武术于一体,具有队行多变、刚劲、 豪放的特点。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 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安塞腰鼓课件ppt

安塞腰鼓课件ppt

总结词
动作技巧是安塞腰鼓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 同的动作组合,表现出不同的舞蹈风格和艺术效果 。
详细描述
安塞腰鼓的动作技巧非常多样,包括跳跃、旋转、 翻滚、弯腰等。通过这些动作的组合和变化,可以 创造出不同的舞蹈风格和艺术效果,使表演更加生 动、形象、有力。
配合技巧
总结词
配合技巧是安塞腰鼓表演的关键,通过表演者之间的默契配合,表现出完美的整 体效果。
理解文化背景
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和文化背 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表演的
内涵和意义。
评价标准与体系
动作标准
表演者的动作是否符合安塞腰鼓的规 范和技巧要求,是否能够表现出腰鼓 的韵律和节奏。
音乐配合
表演者与音乐的配合是否协调,音乐 的节奏和旋律是否能够与动作相互呼 应。
表演效果
整个表演的效果如何,观众的反应如 何,以及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如 何。
习俗传承
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演,它还承载着当地人民的习 俗和传统文化。通过学习腰鼓,人们可以了解黄土高原的历 史、民俗和传统,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 产。
鼓声中的情感表达
鼓声传递情感
安塞腰鼓的鼓声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震撼力,它能传递出强烈的情感和力量。在表演中,鼓手们通过 不同的节奏和力度,表达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使观众能够感受到黄土高原人民的热情和豪放。
挑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年轻人 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降低,安塞腰鼓 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风险。此外, 传统表演市场逐渐萎缩,也对腰鼓的 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
机遇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 视,安塞腰鼓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支 持。同时,旅游业的兴起也为安塞腰 鼓的表演和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

第3课《安塞腰鼓》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3课《安塞腰鼓》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0
赏读—品味鼓韵
(男领)看——(气势豪放) (女领)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深情) (众合)好一个安塞腰鼓!(整齐响亮) (男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 你的面前。(有力) (男合)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排比句,渐强、渐快,不停顿) (女合)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男合)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女合)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众合)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3 安塞腰鼓
陕西省的安塞县素有“鼓之 乡”的美称,安塞腰鼓场面宏大, 动作奔放,节奏铿锵,人鼓合一,气 势磅礴,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 化,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
在古代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 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今,安塞腰鼓已成为 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 的精神象征。
研读课文
在黄土地上贫穷地生活着的人们,为什么能将自己的腰鼓敲得这么响?
因为他们躯体里涌动着旺盛的生命力量,更因为他 们骨子里充满着新生活的强烈渴望!因此,当安塞腰鼓 表演“戛然而止”的时候,人们的思想得到升华,人们 不由得用新的眼光认识这个世界,看待眼前的生活:落 后是暂时的,贫穷也并不可怕,只要生命在有力地搏击, 就一定会迎来新生活的曙光!
检查预习——词语解释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亢奋】极度兴奋。 【晦暗】昏暗。文中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内。 【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 【蓦然】突然,猛然。 【冗杂】 繁杂。
【戛然而止】 声音突然中止。 【辐射】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恬静】安静。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安塞腰鼓》ppt课件

《安塞腰鼓》ppt课件
安塞腰鼓
刘成章
新课导入——欣赏图片
新课导入
• 陕西省的安塞县素有“鼓之乡”的美称,安塞腰鼓场面宏大,动作 奔放,节奏铿锵,人鼓合一,气势磅礴,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也 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
• 安塞腰鼓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是产生于北方黄土 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黄土高 原的产物,其粗犷、雄浑的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 民风民情浑然一体。
课文分析
•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为什么 “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 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这样原始、 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课文分析
• “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从全文看,它起什 么作用?
• 这句话是文章的抒情线索。它的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 鼓的无限赞美。
•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
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 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创作背景
• 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是中华民族改革开放“高歌猛进”和“阵 痛”的关键时期,整个民族情绪处于“沸腾”的状态。
• 一个民族的希望,在于她的生机和活力,在于她的梦想和荣光, 在于她的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在于她的坚忍不拔和百折不挠,这 是一个民族的真气、正气、浩气和骨气,也就是一个民族的气节 和气魄。贫血缺钙的民族,何以立足于世界?


3.精读全文,深入分析文章

《安塞腰鼓》优秀ppt课件

《安塞腰鼓》优秀ppt课件

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02
深厚的文化体验
通过观看安塞腰鼓的表演,观众们能够深刻感受到陕北地区的独特文化
和历史底蕴,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03
激发情感共鸣
安塞腰鼓所传递的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激发了观众们的情
感共鸣,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和珍惜当下。
THANKS 感谢观看
《安塞腰鼓》优秀ppt课件
• 安塞腰鼓概述 • 安塞腰鼓表演技巧 • 安塞腰鼓音乐伴奏 • 安塞腰鼓服饰道具 • 安塞腰鼓传承与发展 • 安塞腰鼓欣赏与评价
01 安塞腰鼓概述
起源与传承
01
02
03
起源
安塞腰鼓起源于古代军旅 生活,是古代边塞士兵在 战斗间隙自娱自乐的一种 方式。
传承
安塞腰鼓经过历代民间艺 人的不断加工和完善,逐 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和技艺。
媒体宣传与网络传播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安 塞腰鼓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促 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06 安塞腰鼓欣赏与评价
经典作品欣赏
《黄土高坡上的腰鼓声》
通过视频展示安塞腰鼓在黄土高坡上的震撼表演,让观众感受到 浓厚的地域文化和腰鼓的独特魅力。
通过不同力度的敲击,表现出音乐中 的强弱变化,增强表演的层次感。
情感表达与传递
热情奔放
01
通过豪放、洒脱的腰鼓表演,传递出西北汉子的热情与豪迈。
柔美细腻
02
在腰鼓表演中融入柔美的元素,展示女性角色的柔美与细腻。
幽默诙谐
03
运用夸张、幽默的动作和表情,增加腰鼓表演的趣味性,让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 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 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 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 发生和排解……
15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 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 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 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 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 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 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 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16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 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 心动魄的搏击!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 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 么厚的土层啊!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 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 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 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1
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
术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
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
年以上的历史。可由几人或上千
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
力。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奔
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
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
个性。
2
3
4
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
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安塞腰
12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 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 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13
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
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 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 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 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心上,观众的 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 隆隆,隆隆。
鼓场牌很丰富,花样变幻多端,较有
代表性的有“童子拜观音”、“绵羊
碰头”、“枣核掏心”等。腰鼓队过
街表演时用鼓、锣、铙、钹和锁呐伴
奏。领头的鼓手以哨子指挥,后面的
鼓手们随其哨音变换动作。鼓点雄壮
有力,扣人心弦。鼓手的动作强劲豪
放,刚劲洒脱。
5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 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20
体会全文语速、语调的变化
1-6自然段语速较慢,语 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 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
7-27自然段:语速较快, 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 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1
体会全文语速、语调的变化
28-30自然段:语速较 舒缓,语调轻柔,表现腰鼓 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7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 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 蹈哇——安塞腰鼓!
8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 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 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 变得亢奋了。
9
使人想起: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10
使人想起: 千里的雷声万 里的闪!
11
使人想起: 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 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 的大彻大悟!
想情感上的震撼。看来艺术
欣赏不仅要察其形,更要重
其意。我们再来探究一下作
者是如何将写形与写意结合
起来,从不同角度、侧面展
示安塞腰鼓的美的。
30
模仿课文写一段二三百字的文 章,描述一个场面.
要求:多角度、多侧面观察
(正面、侧面;动态、静态; 调动各种感觉手段……) 多
第25、26、27自然段:
写腰鼓表演达到了高潮,要 把短句“愈捶愈烈!”的三次反 复和一切都在“交织!旋转!凝 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读得简洁有力、高昂激越,使人 体会到:腰鼓表演达到高潮,人 的生命力被尽情释放,生命的一 切在这释放中得以超脱和升华。29
安塞腰鼓不仅带给我们视
觉形象上的刺激,更带来思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 力的安塞腰鼓!
18
愈捶愈烈!形成了沉重而又纷飞 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 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 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 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 成了茫茫一片……
19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 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 陌生了。
25
请概括本段的语言形式 特点,并举例说明其表 达效果。
多用短词短句,简洁有力,清脆 响亮;②善用排比,一气呵成, 表现气势,渲染形象,节奏鲜明, 铿锵有力。
26
第七自然段:
本段描写安塞腰鼓表演开始时那种 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赞颂了那股 喷涌而出的、不可扼止的生命力。因此, “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三个短句 要读得简洁有力;“骤雨一样……强健 的风姿”这组排比句要用急促的、富有 跳跃性的节奏,来表现腰鼓场面的火烈、 豪放、动力十足;最后“多么壮阔、多 么豪放、多么火烈”,要读出对腰鼓场 面、对人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27
第十八段:
本段描写打鼓后生打鼓时的身姿,赞颂 了通过腰鼓所宣泄出的人的奇伟磅礴的 生命力,因此,“搏击着”这之前的三 个修饰语“有的”“疾速的”“大起大 落的”要重读,以体现后生舞姿的力度; “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要 读得步步紧逼,层层递进,以体现强大 生命力的灼人之势。“存在”“活 跃”“强盛”“居然”“奇伟磅礴”等 词要重读,体现人的生命力的强大。28
22
结合录音和课文,说出作者按 什么顺序来构思文章。主体部分 分几层?
23
划出文中明确揭示安塞腰鼓文化 内涵和生命意识的一句话。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 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 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从句式特点及思想内涵两方 面品评这句话。
24
句式特点:①排比:一气呵 成,气势磅礴,表现安塞腰 鼓冲破一切障碍的强大力量。 ②前后对应,"挣脱"、"冲 破"、"撞开"力量急速递增, 使人联想到爆发生命力、排 山倒海的社会变革……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 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 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 不曾响过。
6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 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 十块被强震不断激起的石头,狂舞在 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 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