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布风管解决食品加工车间送风问题

纤维布风管解决食品加工车间送风问题

一、是由于传统的金属风管系统的强烈送风造成产品(比如猪肉)的脱水,影响产品质量。

二、是工人长期在低温条件下工作,容易生病,工厂长期面临着需要不停招聘新人以填补员工的空缺,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增加企业成本。

三、是细菌含量超标,在使用传统金属风管方面很难同时保证食品品质、管道清洗维护、洁净费时、不能有效降低车间内空气中的细菌含量、空调送风风速低等要求。

食品厂的加工工作区域温度大都保持在低温10°C-18°C之间,制冷量大风量大。在低温环境下无论工作的人还是食物都需要风速低。采用传统风管送风系统是通过散流器进行点式送风,无法在大制冷量下保持低风速,而且传统送风系统难以清洗维护也满足不了国家新卫生法的洁净要求。

目前市场上用得最多的是纤维布风管索克斯系统,因为索克斯布风管具有重量轻、安装简单、送风均匀、可控制风速、易清洗等特点,所以索克斯布风管广泛应用于超市、商场、会展、剧院、办公楼、图书馆、游泳池、体育馆等商业公众场所;电子、化工、医药、机械、印刷等工业厂房以及各类食品厂房。

索克斯公司从事降温通风这个行业已有十多年历史,特别是工业降温通风更是我们的强行,多年来,为各不同的工厂企业设计解决不少降温通风上的难题。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要做什么样的效果,工程制价的节省等,我们都能根据贵司的要求,为贵司量身订做,最合适,最理想的设计方案

四种再生纤维的概述

四种再生纤维的概述及鉴定方式 再生纤维具有优良的吸湿性、穿着舒适性,是纺织服装业最理想、最有开 发潜力的纺织原料。 再生纤维概述: 1.Tencel纤维 Tencel纤维是以针叶树为主的木浆、水和溶剂氧化胺混合,加热至完全溶解,在溶解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衍生物和化学作用,经除杂而直接纺丝,其分子结构是简单的碳水化合物。Tencel纤维在泥土中能完全分解,对环境无污染;另外,生产中所使用的氧化胺溶剂对人体完全无害,几乎完全能回收,可反复使用,生产中原料浆粕所含的纤维素分子不起化学变化,无副产物,无废弃物排出厂外,是环保或绿色纤维。该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舒适性、悬垂性和硬挺度且染色性好,加之又能与棉、毛、麻、腈、涤等混纺,可以环锭纺、气流纺、包芯纺,纺成各种棉型和毛型纱、包芯纱等。 2.Modal纤维 Modal纤维是一种全新的纤维素纤维,Modal纤维的原料来自于大自然的木材,使用后可以自然降解。由于这类纤维是采用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具有生物将解性,并且在纤维生产过程中不产生类似粘胶县委的严重污染环境问题,是21世纪的新型环保纤维。Modal纤维价格是Tencel纤维的一半,系第二代再生纤维素纤维。Modal纤维可与多种纤维混纺、交织,发挥各自纤维的特点,达 到更佳的服用效果。Modal纤维面料吸湿性能、透气性能优于纯棉织物,其手 感柔软,悬垂性好,穿着舒适,色泽光亮,是一种天然的丝光面料。 3.大豆蛋白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是以出油后的大豆废粕为原料,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将豆粕中的球蛋白提纯,并通过助剂、生物酶的作用,使提纯的球蛋白改变空间结构,再添加羟基和氨基等高聚物,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纺丝液,用湿法纺丝工艺纺成。豆粕是油脂车间的副产品,在我国资源十分吩咐,属废物综合利用,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大豆蛋白纤维可称为新世纪的“绿色纤维”。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是蛋白质,与人体皮肤亲和性好,且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在大豆蛋白纤维纺丝工艺中加入定量的有杀菌消炎作用的中草药与蛋白质侧链以化学键相结合,药效显著且持

关于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关于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1、问题提出 1.1《高规》[1]第8.3.2条“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或按表8.3.2-1至表8.3.2-4的规定确定。当计算和本表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该条条文说明明确指出“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时,由于建筑有各种不同条件,如开门数量、风速不同,满足机械加压送风条件亦不同,宜首先进行计算,但计算的加压送风量不能小于本规范表8.3.2-1~8.3.2-4的要求。”因是“宜”首先进行计算,现在大部分设计人员为避免繁杂的计算,在机械加压送风(以下简称正压送风)设计时不是首先进行计算,而是直接套用《高规》表8.3.2-1至表8.3.2-4的规定值,结果使许多工程 的正压送风量偏小。 1.2选用不同送风量计算公式所引起的误差 1.2.1《高规》在门缝漏风量计算时选用压差法计算公式: L=0.827×A×ΔP1/2×1.25=1.03375×A×ΔP1/2(1) 式中L—正压漏风量,m3/s;0.827—漏风系数;A—总有效漏风面积,m2;ΔP—压力差,Pa;1.25—不严密处附加系 数。 《高规》在通过门洞风量计算时选用流速法计算公式: Q=F×W×m(2) 式中Q—正压风量,m3/s;W—门洞断面风速,m/s;F—每档开启门的几何断面积,m2;m—同时开启门的数量。 1.2.2文献[2]在门缝漏风量计算时选用计算公式: L'=α'×A×(2×ΔP/ρ)1/2 =0.6×A×(2×ΔP/1.2)1/2=0.7746×A×ΔP1/2(3) 式中L'—文献[2]的正压漏风量;α'—流量系数,一般取α'=0.6~0.7;ρ—气体密度,1.2kg/m3;其它符号同前。 文献[2]在通过单个门洞风量计算时选用计算公式: Q'=F'×W 式中对双扇门,同时开门的楼层数或并列的门数≥2时F'=0.5×门宽×门高。 因此对文献[2]来讲,大多数状况下: Q'=0.5×F×W×m(4) 式中Q'—文献[2]的正压送风量,m3/s;其它符号同前。 以上二项和剩安全系数1.25得文献[2]总正压送风量。 1.2.3文献[3]在正压送风量计算时选用计算公式: Q''=Fj×W

正压送风系统(知识)

正压送风系统 一、正压送风的概述 1、什么是正压送风阀 就和打气筒原理一样!与止回阀是同理!假设此阀将空间分为A空间与B空间!当A 空间与B空间分别在不同时间受压,但只能有一面的气体可以进入另一面!而另一面再受压力气体是回不到原空间的!能释放压力的空间为A空间!当A受压时那么此时正压送风!当B空间气体增多,此时对A空间而言处于负压空间!不过此时由于阀的正向送风,B空间的气体始终回不到A空间! 2、什么是正压送风机? 向逃生楼道里送风的风机,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向逃生楼道里送风,利于逃生,同时送风时楼道内处于正压,也就是说楼道的气压比别的地方高,烟雾不会渗进来而引起人员窒息, 以保证安全。 3、什么是排烟风机? 意外发生时候用来将建筑物内烟雾抽走的风机,以提高建筑物内视野,驱除烟雾,便于灭火。 4、、正压送风口的作用 当发生火灾时,其内部的电机会打开风口,温感烟感或者是手动火灾报警会开启,塔楼顶正压风机自动打开,对送风竖井进行加压送风,楼梯的前室通过正压送风口会源源不断的对前室进行送风,使前室维持正压,保证烟气不会再这个区域蔓延,而给人逃生的空间。当温度高于280°C时人已无逃生可能性,其内部熔断器会熔断,风口自动关闭,防止火势蔓延。 4、正压送风口是不是必须设置在疏散楼梯前室?

楼梯前室是不是必须设正压送风?这个工程由于楼梯一层前室位置和上面几层不对照,现一层的正压送风设在房间内了,规范允不允许啊?哪个规范上规定的? 正压送风口是不是必须设置在疏散楼梯前室?---按规范要求,送风口应设于楼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 楼梯前室是不是必须设正压送风?---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合用前室必须设置。 这个工程由于楼梯一层前室位置和上面几层不对照,现一层的正压送风设在房间内了,规范允不允许啊?---不允许。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增设一段风管,引到前室。 哪个规范上规定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补风机和正压送风机的区别是什么? ●补风机:尤其在多层的地下室(如:-2、-3层),越靠下层与外界连通的空气 通道就越较少,单独使用排烟机,造成较大负压,降低了排烟效率,烟排出的比 较慢。采用补风机把外面的空气送进来,减小负压,从而使烟气更容易排出。 ●加压风机:一般用在楼梯间和电梯前室,使有毒烟气不能进入。楼梯间因为是 上下联通的,所以加压送风口可以同时开启,只要送风均匀即可,所以一般隔2 或者3层做自垂百叶送风。而前室却是不联通的,所以火灾时为了利于逃生,是 考虑打开着火层和相邻层的风口,所以要做成电动风口。一般用280度防火阀代 替,280度时熔断关闭。与消防系统的联动就是,发现火灾信号----打开加压风机 ---打开着火层及相邻层前室的风口。 二、正压送风与新风 1、正压送风与新风的区别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及进展的研究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及进展的研究 摘要:纤维素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体中,本文论述了纤维素酶的性质,重点介绍了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做了展望。关键词:纤维素酶;纤维素;作用机理; 0引言 纤维素酶在饲料、酒精、纺织和食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已被国内外业内人士看好,将是继糖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之后的第四大工业酶种,甚至在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第一大酶种,因此纤维素酶是酶制剂工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纤维素占植物干重的35%-50%[1],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对人类而言,它又是自然界中最大的可再生物质。纤维素的利用和转化对于解决目前世界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1 纤维素酶的性质 纤维素酶是一种重要的酶产品,是一种复合酶,主要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组成,还有很高活力的木聚糖酶活力。纤维素酶是四级结构,,产生纤维素酶的菌种容易退化,导致产酶能力降低。由于纤维素酶难以提纯,实际应用时一般还含有半纤维素酶和其他相关的酶,如淀粉酶(amylase)、蛋白酶(Protease)等。 纤维素酶的断键机制与溶菌酶一样,遵循双置换机制。纤维素与酶相互作用中,是酶被底物分子所吸附,然后进行酶解催化,酶的活性较低,仅为淀粉酶的1/100[3] 纤维素酶对底物分子的分解,必须先发生吸附作用。纤维素酶的吸附不仅与自身性质有关,也与底物密切相关,但纤维素酶的吸附机制总体并未弄清,仍需进一步研究[4]。 2 纤维素酶的作用原理 (1)、纤维素酶在提高纤维素、半纤维素分解的同时,可促进植物细胞壁的溶解使更多的植物细胞内溶物溶解出来并能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多糖、蛋白质和脂类降解成小分子物质有利于动物胃肠道的消化吸收。 (2)、纤维素酶制剂可激活内源酶的分泌,补充内源酶的不足,并对内源酶进行调整,保证动物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起到防病,促生长的作用。 (3)、消除抗营养因子,促进生物健康生长。半纤维素和果胶部分溶于水后会产生粘性溶液,增加消化物的粘度,对内源酶造成障碍,而添加纤维素酶可降低粘度,增加内源酶的扩散,提高酶与养分接触面积,促进饲料的良好消化。 (4)、纤维素酶制剂本身是一种由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等组成的多酶复合物,在这种多酶复合体系中一种酶的产物可以成为另一种酶的底物,从而使消化道内的消化作用得以顺利进行。也就是说纤维素酶除直接降解纤维素,促进其分解为易被动物所消化吸收的低分子化合物外,还和其他酶共同作用提高奶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分解和消化。

纤维素酶的介绍 应用 前景

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及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及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纤维素酶(cellulase)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它不是单成分酶,而是由多个酶起协同作用的多酶体系。 纤维素酶在扩大食品工业原料和植物原料的综合利用,提高原料利用率,净化环境和开辟新能源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纤维素酶的来源 纤维素酶的来源非常广泛,昆虫、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动物体内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 目前,用于生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菌种较多的是丝真菌,其中酶活力较强的菌种为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 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特别是绿色木霉(Trichoder mavirde)及其近缘菌株等较为典型,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纤维素酶生产菌。 现已制成制剂的有绿色木霉、黑曲霉、镰刀霉等纤维素酶。同时,反刍动物依靠瘤胃微生物可消化纤维素,因此可以利用瘤胃液获得纤维酶的粗酶制剂。另外,也可利用组织培养法获得所需要的微生物。 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 目前,纤维素酶的生产主要有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两种方法。 固体发酵法固体发酵法是以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其投资少,工艺简单,产品价格低廉,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纤维素生产

厂家均采用该技术生产纤维素酶。然而固体发酵法存在根本上的缺陷,以秸秆为原料的固体发酵法生产的纤维素酶很难提取、精制。目前,我国纤维素酶生产厂家只能采用直接干燥法粉碎得到固体酶制剂或用水浸泡后压滤得到液体酶制剂,其产品外观粗糙且质量不稳定,发酵水平不稳定,生产效率较低,易污染杂菌,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液体发酵法液体发酵生产工艺过程是将玉米秸秆粉碎至20目以下进行灭菌处理,然后送发酵釜内发酵,同时加入纤维素酶菌种,发酵时间约为70h,温度低于60℃。采用除菌后的无菌空气从釜低通入进行通气搅拌,发酵完毕后的物料经压滤机板框过滤、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制得纤维素酶产品。液态深层发酵由于具有培养条件容易控制,不易染杂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研究和开发方向。 纤维素酶的应用 制酒 在进行酒精发酵时添加纤维素酶可显著提高酒精和白酒的出 酒率和原料的利用率,降低溶液的黏度,缩短发酵时间,而且酒的口感醇香,杂醇油含量低。纤维素酶提高出酒率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原料中部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供酵母使用;另外,由于纤维素酶对植物细胞壁的分解,有利于淀粉的释放和被利用。 将纤维素酶应用于啤酒工业的麦芽生产中可增加麦粒溶解性,

芳纶纤维介绍

芳纶 芳纶(芳族聚酰胺纤维)可能是最知名的特种纤维,由尼龙而来,且与尼龙极其类似。芳纶中含5%直接与两个芳香环相连的酰胺键。著名的品牌,包括杜邦的Nomex和Kevl~,以及日本帝人公司与Kevl~非常相似的Twaron纤维。Kevl~的强度和模量比传统的高强尼龙纤维,分别高2倍和9倍。 Kevlar能够应用于如下领域:防弹材料、复合材料支撑物,振动延续阻滞物、轮胎增强材料,高应力作业下的机械橡胶布、高强低延伸的绳索。Nomex与Kevlar在化学组成上不同,它用异酞酰胺取代对酞酰胺,从而获得有优异耐热性的纤维,在高温条件下有优异的性能。 随着芳纶在安全和强力市场领域应用的深入,市场应用将会缓慢增加,但其量不会显著扩大,问题在于产量/价格/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从Spandex大量上市导致价格下降的经验来看,如果纤维价格下跌20%-50%,纤维的产量将会急剧增加芳纶纤维全称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英文为Aramid fiber,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模量为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丝的1/5左右,在560度的温度下,不分解,不融化。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芳纶的发现,被认为是材料界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进程。 芳纶的发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杜邦(DuPont)公司成功地开发并率先产业化; 芳纶的发展: 在30多年的时间里,芳纶纤维走过了由军用战略物资向民用物资过渡的历程,价格也降低了将近一半。现在国外芳纶无论是研发水平还是规模化生产都日趋成熟。在芳纶纤维生产领域,对位芳酰胺纤维发展最快,产能主要集中在日本和美国、欧洲。如美国杜邦的Kevlar纤维,荷兰阿克苏诺贝尔(Akzo Nobel)公司(已与帝人合并)的Twaron 纤维,日本帝人公司的Technora纤维及俄罗斯的Terlon纤维等。间位芳酰胺纤维的品种有Nomex、Conex、Fenelon纤维等。美国杜邦生产的Kevlar纤维,目前就有Kevlar一49、Kevlar-29等十多个牌号,每个牌号又有数十种规格的产品。杜邦公司在去年宣布将扩大Kevlar纤维的生产能力,该扩建项目预计在今年年底完工。帝人、赫斯特等芳纶生产的知名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扩产或联合,并积极开拓市场,希望成为这个朝阳产业的生力军 芳纶纤维在高性能纤维世界中有独特地位。它是强度很高的纤维——以相同重量为基础,是钢材强度的5倍;其另一种卓越性能是极高的比张力模量(抗拉伸)——其韧度是最常用的增强纤维E-玻璃纤维的三倍。 它具有固有的不可燃性,连续使用温度范围极宽,由﹣320。F(﹣196。C)到400。F(204℃)。可耐受超过1000°F(538℃)的材料作有限度接触。 芳纶KEVLAR是杜邦公司独一无二的aramid纤维系列的注册商标,有四种类型的产品出售——芳纶KEVLAR 29、KEVLAR129、KEVLAR 49、KEVLAR 149。 芳纶是用于增强子午线轮胎及其机械用橡胶制品,如软管、输送带及动力传送皮带而专门设计制造的品种。芳纶的工业专门用途,例如绳索、缆绳、防弹织物、涂层织物、

【文献综述】纤维素酶的概述

文献综述 生物工程 纤维素酶的概述 【摘要】纤维素作为地球上分布广,含量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它的降解是自然界碳素循环的中心环节。纤维素的利用和转化对于解决目前世界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纤维素酶的应用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的实际应用:应用前景 1. 纤维素的概况 1.2 纤维素酶的分类 纤维素酶的组成比较复杂,通常所说的碱性纤维素酶是具有3~10 种或更多组分构成的多组分酶。根据其作用方式一般又可将纤维素酶分为3 类: 外切β- 1, 4-葡聚糖苷酶( 简称CBH) 、内切β-1, 4- 葡聚糖苷酶( 简称EG)和β- 1, 4- 葡萄糖苷酶( 简称BG) [1]。在这3 种酶的协同作用下,纤维素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能够在碱性条件下分解天然纤维素的纤维素酶。碱性纤维素酶是一种单组分或多组分的酶, 只具有内切β- 1, 4- 葡聚糖苷酶( 又称CMC酶) 的活性, 有的还与中性CMC 酶组分共存[2]。 1.3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 纤维素酶在提高纤维素、半纤维素分解的同时, 可促进植物细胞壁的溶解使更多的植物细胞内溶物溶解出来并能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多糖、蛋白质和脂类降解成小分子物质, 有利于动物胃肠道的消化吸收[3]。同时, 纤维素酶制剂可激活内源酶的分泌, 补充内源酶的不足, 并对内源酶进行调整, 保证动物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 起到防病、促生长的作用, 消除抗营养因子,促进生物健康生长。半纤维素和果胶部分溶于水后会产生粘性溶液, 增加消化物的粘度, 对内源酶造成障碍, 而添加纤维素酶可降低粘度, 增加内源酶的扩散, 提高酶与养分接触面积, 促进饲料的良好消化。而纤维素酶制剂本身是一种由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等组成的多酶复合物, 在这种多酶复合体系中一种酶的产物可以成为另一种酶的底物, 从而使消化道内的消化作用得以顺利进行[4]。也就是说纤维素酶除直接降解纤维素, 促进其分解为易被动物所消化吸收的低分子化合物外, 还和其他酶共同作用提高奶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分解和消化[5] 2. 纤维素酶的一些历史及研究成果 在吴琳,景晓辉,黄俊生[3]的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分离,筛选和酶活性测定中,他们利用“采样—培养—分离单菌落—初筛—复筛—测OD值”的方法筛选出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菌株。[结果]经反复培养和划线分离从80份样品中初选出35株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其中10株由白转绿,长势较

正压送风原理

1、关于正压送风防烟系统的正压度问题 不论国内或国外的防火规范,都有一致的加压要求,即应使在火灾时,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廊或室内压力。 所谓正压度,指防烟楼梯间的防火门、前室与走廊间的防火门两侧的压力差值。而正压度又可分为最大允许压差值与最小压差值。所谓最大允许压差值,是指所有防火门在关闭状态下防火门两侧允许的一般人力能推开的最大压差值,关于最大允许压差值,各国的取值不完全一致,多数国家均把50pa作为最大允许压差。所谓最小压差值,是指火灾时人员进行疏散。防火门一旦打开,楼梯间及开门前室的压力将瞬时下降,为了防止烟气侵入,要保持门洞处具有一定的反吹风速应有的最小的压力差值。关于火灾时防烟要求的最小压差值(或最小门洞风速),各国也有不同的规定与要求。 我国原《高规》对防烟的最小压差(或最小门洞风速)未提出明确的数值要求,仅指出“应保持正压,且楼梯间的压力应略高于前室的压力”。而新《高规》第8.3.2条中提出了开门时的门洞风速要求,即“开启门时,通过门风速不宜小于0.7m/s.”还在第8.3.7条中提出了防烟楼梯间与前室的余压要求,即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防烟楼梯间为50pa;前室、全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25pa。 2、关于加压送风口的形式问题 2.1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一般每2-3层设1个,均为常开百叶风口,具体形式可为单层百叶或双层百叶,双层百叶对送风量的调节与平衡更为有利些。 2.2前室的加压送风口一般每层设1个,而对送风口的形式,则有不同的选择与做法。2.2.1一般做法把前室(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口选为常闭式(静电接点)。当发生火灾时立即启动加压送风机,同时仅打开着火层、着火层相邻层的前室之送风口。这种做法,把前室的送风量集中用于加压这3层(或4层)上,这些层的送风量基本不受其它层前室开门与否的影响,当然这对保证这3层(或4层)的防烟效果是有利的,但也存一定问题: 如果疏散人员尚未打开楼梯间、前室的防火门,则这些送风层前室内的压力将会急骤上升,出现这些层前室压力高于楼梯间压力(楼梯间压力一般不开门时可通过余压阀保持在50pa)的情况,如不采用足够的泄压措施,将影响走廊至前室门的开启,显然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这种做法要求每层前室均设泄压阀,若向室内泄压则还需接防火阀,以确保防火隔断。 常闭送风口一般都有一定的规格要求,在阀体的土建留洞受限制的情况下较难采用,另外,电气控制上也要求较高。常闭阀动作件多,控制较为复杂,长期不用,易生锈失灵。如果日常维护管理不善,要用是反而可能无法打开,影响使用,常闭阀及其电气控制 新市场营销法则助推企业成长电子商务营销食品餐饮营销建筑房产营销消费品营销 系统投资较高。> 2.2.2另一种做法,前室送风口与楼梯间一样也采用常开百叶风口(一般可采用双层百叶),这种做法有以下特点: 在楼梯间与前室(合用前室)的防火门全闭的情况下,前室送风量较均匀地分配在所有层,每个前室送风量不大(一般为600-1000m3/h),一般只要设计恰当,不会出现前室(合用前室)与走廊(或室内)的压差值超过最高允许压差值的情况。 在楼梯间及前开门的情况下,开门层前室的压力将迅速下降,楼梯间的送风量将基本流向

纤维素酶的结构与功能综述

研究生课程作业(综述)题目:纤维素酶的结构与功能 食品学院食品工程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课程食品酶学 指导教师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纤维素酶的结构与功能 摘要: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酶,生物体的一切新陈代谢活动都离不开酶,并且工业酶产业正在迅速发展。本文简单阐述了酶的结构与功能,重点以纤维素酶为例子,阐述它的来源、结构、分类、催化机制以及在各行业的应用,并对纤维素酶的发展前景作了一定展望。 关键词:纤维素酶结构家族功能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ellulase Abstract:Human's life activities is dependent on the enzyme,and all the metabolic activity of organisms cannot leave the enzyme, and industrial enzyme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This article simply expound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nzymes.The key to cellulose enzyme as an example,expounds its source,structure, classification,catalytic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in various industries,and lastly expect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cellulase. Keywords: cellulase structure family function 1

芳纶纤维概述

芳纶纤维 凡聚合物大分子的主链由芳香环和酰胺键构成,且其中至少85%的酰胺基直接键合在芳香环上,每个重复单元的酰胺基中的氮原子和羰基均直接与芳香环中的碳原子相连接并置换其中的一个氢原子的聚合物称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我国定名为芳纶纤维。 芳纶纤维有两大类:全芳族聚酰胺纤维和杂环芳族聚酰胺纤维。全芳族聚酰胺纤维主要包括对位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和聚对苯甲酰胺纤维、间位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和聚间苯甲酰胺纤维、共聚芳酰胺纤维以及如引入折叠基、巨型侧基的其它芳族聚酰胺纤维。杂环芳族聚酰胺纤维是指含有氮、氧、硫等杂质原子的二胺和二酰氯缩聚而成的芳纶纤维,如有序结构的杂环聚酰胺纤维等。1、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 PPTA纤维是芳纶在复合材料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个品种。中国于80年代中期试生产此纤维,定名为芳纶1414(芳纶II)。芳纶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化学、热学、电学等性能。PPTA纤维具有高拉伸强度、高拉伸模量、低密度、优良吸能性和减震、耐磨、耐冲击、抗疲劳、尺寸稳定等优异的力学和动态性能;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高耐热、低膨胀、低导热、不燃、不熔等突出的热性能以及优良的介电性能。

2、聚对苯甲酰胺(PBA)纤维 中国于80年代初期曾试生产此纤维,定名为芳纶14(芳纶I)。芳纶I的拉伸强度比芳纶II低约20%,但拉伸模量却高出50%以上。芳纶I热老化性能好,这些性能用作某些复合材料的增强剂是很有利的。 3、芳纶共聚纤维 采用新的二胺或第三单体合成新的芳纶是提高芳纶纤维性能的重要途径。 (1)对位芳酰胺共聚纤维它是由对苯二甲酰氯与对苯二胺及第三单体3,4'-二氨基二苯醚在N,N'-二甲基乙酰胺等溶剂中低温缩聚而成的。共聚物溶液中和后直接进行湿法纺丝和后处理而得的各种产品。 (2)聚对芳酰胺苯并咪唑纤维一般认为它们是在原PPTA的基础上引入对亚苯基苯并咪唑类杂环二胺,经低温缩聚而成的三元构聚芳酰胺体系,纺丝后再经高温热拉伸而成。 ◆芳纶纤维的应用 1、先进复合材料:(1)航空航天领域;(2)舰船中的应用;(3)汽车工业。 2、防弹制品:(1)硬质防弹装甲板;(2)软质防弹背心。

加压送风系统计算书

5、6、7#楼加压送风系统风量计算书 1.合用前室加压送风系统风量计算 按开启着火层疏散通道时要相对保持该门洞处的风速计算公式: L=F*V*N=1.2*2.1*3600*0.7*2*0.75(单扇门取0.75的系数)=9526立方/h. 5、6#楼共30层,着火时开启3层的正压送风口。正压送风系统送风量L=9526X3=28578立方/h.附加系数取1.1为L=28578X1.1=31435立方/h.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3.2-4 中20-32层正压送风量为28000-32000立方/h.合用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屋顶正压送风机组风量为33158立方/h,每层风口送风量L=33158/3=11052立方/h。 8#楼加压送风系统风量计算书 1. 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风量计算 按开启着火层疏散通道时要相对保持该门洞处的风速计算公式:L=F*V*N=1.2*2.1*3600*0.7*=6350立方/h. 8#楼共20层,着火时开启2层的正压送风口。正压送风系统送风量L=6350X2=12700立方/h.附加系数取1.1为L=12700X1.1=13970立方/h.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3.2-2 中<20层正压送风量为16000-20000立方/h.防烟楼梯间正压送风系统屋顶正压送风机组风量为18036立方/h,每层风口送风量L=18036/6=3006立方/h。 2. 合用前室正压送风系统风量计算 按开启着火层疏散通道时要相对保持该门洞处的风速计算公式:L=F*V*N=1.2*2.1*3600*0.7*=6350立方/h. 8#楼共20层,着火时开启2层的正压送风口。正压送风系统送风量L=6350X2=12700立方

对位芳纶纤维及其应用概述_胡延韶

CHINA RUBBER 第27卷第19期 对位芳纶纤维及其应用概述 胡延韶 一、概述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是最重要的有机合成纤维之一,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热氧稳定性、阻燃性及优良的电绝缘性能等。广泛应用于光缆增强、子午线轮胎、轻型复合装甲等领域。我国俗称芳纶,如芳纶1313、芳纶1414等。 目前,芳纶产品主要包括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简称间位芳纶或芳纶1313)、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简称对位芳纶、芳纶-II 、芳纶1414)和杂环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简称芳纶Ⅲ)等品种。 自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杜邦公司成功开发 出芳纶纤维并率先产业化后,在40多年的时间里,芳纶纤维走过了由军用战略物资向民用物资过渡的历程,在芳纶纤维生产领域,对位芳酰胺纤维发展最快,产能主要集中在日本和美国、欧洲。 二、芳纶1414材料性能、用途、需求状况 1.芳纶1414的性能 对位芳纶于1971年研制成功,次年投入生产。对位芳纶性能中突出特点是高强度和高模量。它的强度为钢的3倍,为强度较高的涤纶工业丝的4 受水分、温度的影响,可以省去用于促进钢丝粘合的专用粘合剂,如钴盐等,胶料的成本低于钢丝用胶料,有资料表明可降低成本约18%。芳纶成品胎胎面柔软,断面宽和同规格的钢丝带束胎相比断面宽显得较大,而整个高度(外直径)显得较小,由于带束层柔软,胎面对地面的移动性和剪切力小,行驶时增大了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胎侧较柔软,缓冲性能好,行驶噪声小,舒适性好。 2.滚动阻力低,节油性能提高。芳纶帘线的动态 模量明显高于聚酯和尼龙帘线,而损耗因子则比聚酯和尼龙低得多,这种高模量、低损耗损失的特性非常适宜于作低滚动阻力高性能轮胎的骨架材料;采用特殊的胎面胶配方,轮胎的滚动阻力大大降低(滚动阻力最大可降低20%),减少能源的消耗,节油性能至少可提高1.5%,进而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优化的胎体、带束设计,减轻了轮胎的重量和惯性,增强了轮胎的抓地力,减少冲击和由于跳跃所产生的振动,使得车辆制动更快、行驶更平稳。 3.很好的耐刺扎、耐切割性能。芳纶轮胎的耐磨 性性能提高约3%。芳纶兼备了材料的刚性和韧性(刚性是钢的4~6倍,韧性是钢的2倍),且分子结构呈现惰性,对化学药品和物理侵蚀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以提高轮胎的翻新次数,而且带束柔软,角度小,每根帘线长度比胎面接地长度长,轮胎滚动时 移动小,耐磨性好,周向变形小,因此高速性能好,轮胎的使用寿命长。 4.芳纶轮胎使用过程中接地压力重心移动小,转 向性能好,轮胎变形滞后小、生热较低,芳纶帘线模量高,硫化后帘线不收缩,轮胎使用出现的“平点”问题也可以得到强有力的限制,对于有后充气装置的厂家来说,可以节省这方面的费用。另外芳纶轮胎的硫化时间也可以适当减少,提高硫化效率。 芳纶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性能纤维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我国也加紧了芳纶的生产步伐,四川晨光金路公司、山东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等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芳纶生产线,随着芳纶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和产能的不断提高,芳纶的国产化是大势所趋,芳纶价格的也必将会大幅度下降。 基于芳纶轮胎具有节油、生热低、舒适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因此芳纶轮胎的价格无疑会得到提高,据市场预测,以芳纶作带束层的高性能轮胎单胎价格可提高5%~10%,因此即使在目前芳纶价格较高的情况下,芳纶轮胎的经济效益也优于同规格的钢丝胎,对于低宽断面、大直径轮辋、高速度级别的高档胎来说,其经济效益则会更高。随着芳纶价格的降低,经济效益的增加,芳纶帘线在高性能轮胎中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视点·专题 对位芳纶 17··

谈加压送风系统风量和风压的计算

谈加压送风系统风量和风压的计算 发表时间:2018-04-23T11:31:06.18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作者:张光仁 [导读] 作为一位暖通设计师,建筑防排烟系统是最基本的功底,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摘要:建筑加压送风防烟系统中风量和风压的计算。 关键词:加压送风 一、加压送风系统风量的计算 作为一位暖通设计师,建筑防排烟系统是最基本的功底,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马虎不得,以前浅谈加压送风系统中风量的计算问题。 由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8.5.1条只说明设置防烟设施的场所,而具体的风量计算没有给出,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迟迟没有出,对于加压送风系统风量的计算设计人员只能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表9.3.2及对应的条文说明,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中8.3.2条及对应的条文说明。 风速法计算加压送风风量时建规和高规对门洞风速的要求均为0.7-1.2m/s,而什么情况下具体取多少没有说明,这让设计人员在计算风量时有点愣。小编在几年设计中总结了以下风速取值表: 加压送风门洞风速取值表1 楼梯间前室合同前室风速取值m/s 送 ------ 送 0.7 送送 ------ 0.7 送 X ------ 1.0 自送 ------ 1.2 自 ------ 送 1.2 如对于低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当对楼梯间加压送风,前室不送风时,按照建规表9.3.2取加压送风风量25000m3/h。 按照风速法计算,假定楼梯间的门为双扇门,规格为1.5m×2.1m。 计算如下: 加压送风风量=2×1.5×2.1×1.0×(1+0.1)×3600÷1.0=24948 m3/h。 经过计算对比加压送风风量取25000 m3/h。 在项目设计中按照表1给出的门洞风速,用风速法计算及压差法计算再和规范表格中的加压送风风量对比,取大值还是比较合理的。 二、加压送风系统风压的计算 加压送风系统多采用土建风道,其系统压力计算比较麻烦,在项目设计中多采用估算,小编在几年设计中总结了以下风压估算方法:方法一 △P=(△P1+△P2+△P3+△P4)×(1.05~1.1) △P:加压送风风压Pa。 △P1:风道阻力,△P1:=Rm×L,Rm为平均比摩阻取5.5Pa/m,L为风道长度。 △P2:考虑风机出口效应,取100Pa。 △P3:风口处的阻力,取30Pa。 △P4:余压,楼梯间余压40-50Pa,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间前室余压25-30Pa。 实例1如给地下室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风机设置在3层屋面,层高均为3.3m,计算加压送风系统风压如下: △P=(△P1+△P2+△P3+△P4)×(1.05~1.1) △P=(5.5×3.3×3+100+30+50)×(1.05~1.1) △P=234.45×1.1 △P=257.895Pa 实例2如给上18层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风机设置在18层屋面,层高均为3.3m,计算加压送风系统风压如下: △P=(△P1+△P2+△P3+△P4)×(1.05~1.1) △P=(5.5×3.3×17+100+30+50)×(1.05~1.1) △P=488.55×1.1 △P=537.405Pa 实例3如给上26层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风机设置在26层屋面,层高均为3.3m,计算加压送风系统风压如下: △P=(△P1+△P2+△P3+△P4)×(1.05~1.1) △P=(5.5×3.3×25+100+30+50)×(1.05~1.1) △P=633.75×1.1 △P=697.125Pa 方法二 在设计中按照经验加压送风系统的风压和系统高度有如下关系:

芳纶纤维

芳纶纤维 摘要:芳纶纤维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在2O世纪60年代成功开发并率先产业化的纤维产品。芳纶纤维的问世被认为是材料界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于芳纶纤维具有优良的性能,在我国的航空航天,体育用材料,轮胎,高强绳索等材料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芳纶纤维的结构、性能、用途及生产方法,分析了芳纶纤维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我国发展高性能芳纶纤维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芳纶纤维;结构;性能;用途;生产技术;发展建议 芳纶纤维主要分为对位芳纶纤维(芳纶1414)和间位芳纶纤维(芳纶1313)。芳纶纤维是一种高性能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模量为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丝的0.2倍左右。此外,芳纶纤维还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对位芳纶纤维主要用于橡胶增强制品、防弹织物、复合结构材料、线缆材料、隔热隔声、防辐射结构板等。间位芳纶纤维主要用于电器绝缘纸、阻燃织物、隔热隔声、防辐射结构板、飞行器承力结构材料、烟尘过滤袋等。 1、芳纶纤维结构 芳纶纤维的全称是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和高耐磨性的有机合成纤维。芳纶分为对位芳纶纤维(PPTA)和间位芳纶纤维( PMIA)两种。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是PPTA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英文全称 AramidFiber ,其化学结构式如下图: 关于芳纶纤维的微观结构,颇具代表性的主要有皮、芯层结构模型,Morgan 等人认为,每一根单纤均具有可区分的皮、芯特征,皮层和芯层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能。皮层厚度在0.1-lμm,且表现出类似小云母片的结构形态,在长度方向上则保持结构一致性,而芯层却没有这种结构。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的科学家van A

膳食纤维概述上课讲义

膳食纤维概述

《膳食纤维、益生元与菊粉健康知识汇编》 第一部分 膳食纤维 1-1 膳食纤维的基本概念 1-1-1 “膳食纤维”的名称由来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 ,DF)一词在1970年以前的营养学中尚不曾出现,当时只有“粗纤维”之说,用以描述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且仅包括部分纤维素和木质素。当时通常认为粗纤维对人体不具有营养作用,甚至吃多了还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尤其是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对身体不利,一直未被重视。 此后,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特别是近来人们发现,并认识到那些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非营养”物质,却与人体健康密切有关,而且在预防人体某些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结肠癌和便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认识到“粗纤维”一词概念已不适用,因而将其废弃改称为膳食纤维。 1-1-2 膳食纤维的定义 我国《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指出:“膳食纤维是指植物中天然存在的、提取的或合成的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其聚合度DP ≥ 3、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对人体有健康意义的物质。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菊粉及其他一些膳食纤维单体成分等。” 1-1-3 膳食纤维的分类 膳食纤维通常被认为是一类不能被人体消化酶类消化,主要由可食性植物细胞壁残余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及与之缔合的相关物质组成的化合物。依据其溶解度情况,可分为水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两种。相比而言,水溶性膳食纤维因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更优的生理功能而被广泛应用(如菊粉)。 1-1-4 常见的膳食纤维 1-1-4-1 常见食物中的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亚麻、燕麦和燕麦糠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水溶性膳食纤维可减缓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胆固醇,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促进体内有毒重金属的排出。所以可让

芳纶纤维复合材料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材料系 先进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芳纶纤维增强的先进复合材料制品 目录 1 芳纶纤维增强的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 (1) 1.1 概况 (1) 1.2 芳纶品种及性能 (1) 1.3 芳纶纤维产品形态及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 (4) 1.4 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 (4) 2 原材料 (7) 2.1 聚氨酯树脂 (7) 2.2 芳纶纤维 (10) 3 制作工艺 (11) 3.1成形方法的选择 (12) 3.2 芳纶1313 (13) 4 修补及性能检测 (14)

4.1 缺陷 (14) 4.2 芳纶表面改性 (14) 5 参考文献 (16)

先进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芳纶纤维增强的先进复合材料制品 1 芳纶纤维增强的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 1.1 概况 目前,先进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主要是S高强玻璃纤维非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前两者介绍文章较多,本文主要针对芳纶复合材料及应用情况作概括介绍。 芳纶纤维是芳香族聚酰胺类纤维的通称。它是一种强度高、模量高、低密度、耐折、耐磨性好的人工合成的有机纤维。据了解,现在美国、荷兰、日本、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在开发芳纶纤维。我国也进行了这方面研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芳纷纤维,商品名“凯芙拉”(K velar)有多种规格出售,年产量已达2t。荷兰阿克苏(AKZO)公司研制的芳纶纤维,商品名“特瓦纶”(Twaron),年产量在5000t以上。日本帝人公司开发的共聚芳纶纤维,商品名“太库诺拉”,年产量为500t以上。德国赫斯特公司(HOECHST)生产芳纶纤维年产量为150t。我国1981年研制成功芳纶I,1985年研制成功芳纶Ⅱ,1994年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研制成功溶致液晶全芳香族聚酰胺(PPTA),通过专家鉴定,为今后中石、工业化生产开辟了途径。 在世界范围内,芳纶纤维正以年增长率20%左右的速度发展,并从单一军用向民用转移。芳纶纤维用于汽车及防护用品方面占68%,用于造船业达21%,其余为航空、航天及军用。 1.2 芳纶品种及性能 芳纶纤维,因选择原料的不同及合成工艺不同,又可分为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商品名为“欧梅克斯”(Nomex)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商品名“凯芙拉”(Kevlar)和芳香族聚酰胺共聚纤维,商品名“太库诺拉”等。表1将具有代表性的“凯芙拉”纤维和我国研制的芳纶I、芳纶Ⅱ主要性能列出,同时与S高强玻璃纤维及碳纤维进行比较。 从表1中可以发现芳纶纤维密度最小,拉伸强度与S 玻璃纤维和碳纤维接近,拉伸 2

纳米纤维概述

纳米纤维概述 1.纳米纤维的概念 纳米纤维是指直径处在纳米尺度范围(1~100nm)内的纤维,根据其组成成分可分为聚合物纳米纤维、无机纳米纤维及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纳米纤维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长径比大、表面能和活性高、纤维精细程度和均一性高等特点,同时纳米纤维还具有纳米材料的一些特殊性质,如由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带来的特殊的电学、磁学、光学性质[1]。纳米纤维主要应用在分离和过滤、生物及医学治疗、电池材料、聚合物增强、电子和光学设备和酶及催化作用等方面。 2.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随着纳米纤维材料在各领域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纤维的制备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与创新。到目前为止,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相分离法、自组装法和纺丝加工法等。而纺丝加工法被认为是规模化制备高聚物纳米纤维最有前景的方法,主要包括静电纺丝法、双组份复合纺丝法、熔喷法和激光拉伸法等。 2.1静电纺丝法 静电纺丝法是近年来应用最多、发展最快的纳米纤维制备方法[2-4],其原理是聚合物溶液或熔体被加上几千至几万伏的高压静电,从而在毛细管和接地的接收装置间产生一个强大的电场力,随着电场力的增大,毛细管末端呈半球状的液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将被拉伸成圆锥状,即泰勒锥。当外加静电压增大且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聚合物溶液所受电场力将克服其本身的表面张力和黏滞力而形成喷射细流,在喷射出后高聚物流体因溶剂挥发或熔体冷却固化而形成亚微米或纳米级的高聚物纤维,最后由接地的接收装置收集。利用静电纺丝法可制备得到多种聚合物纳米纤维,而采用不同的装置可收集获得无序排列的纳米纤维毡或定向排列的纳米纤维束,也可制备空心结构、实心结构、芯--核结构的纳米纤维,满足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需要。 2.2双组份复合纺丝法 双组份复合纺丝法制备超细纤维主要以海岛型和裂片型复合纤维为主[5-7],其原理是将两种聚合物经特殊设计的分配板和喷丝板纺丝,制备海岛型或裂片型的复合纤维。将海岛型复合纤维中的“海”组份利用溶剂溶解去除或者将裂片型复合纤维进一步裂解后,即得到超细纤维。双组份复合纺丝法的关键技术是喷丝板的设计,选择不同规格的喷丝板,能够制备得到不同形态和尺寸的超细纤维[8]。Fedorova等[9]以PA6为“岛”,PLA为“海”,利用复合纺丝法制备得到PA6/PLA 复合纤维,然后选择溶剂将作为“海”组分的PLA基体相去除,最终获得尺寸为微纳米级的PA6纤维。研究发现,当“岛”的数量增加至360个时,制备所得纳米纤维的直径为360nm。 海岛型纺丝法要求设备精度比较高,要求海与岛组分要在同一个轴向上,而且海的组分的聚合物溶出也影响纤维成型的品质。但海岛纺丝机成本较高、较复杂,匹配的海、岛纤维也不易找寻,目前为止还无法大批量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