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改革创新的模式探索

的 天地 。
实训和课 程设 计合 四为一 的新 的教 学大纲 的 模 式,并给 出 了具体 的 实施方 案。 新 大纲提
出 的 目的 就 是 为 了培 养 适 应 社 会 需 求 的 高职
人 才 。
~ ^ 0‰ H t t {口 《 一 B n ■ n
电子技 术教 学 大 纲 ; 论 大 纲 ; 实验 、 实 训 和 理
课 程 教学 不 求 系统 性和 连 贯性 , 以 实 际 应 用 为 目标 ,通 过 实 际 案 例 进
课 题 三 : 实用 案 例 电路 ( 2课 时 ) 课 题 四 : 电路 制 作技 术 ( 2课 时 ) 模 块 二 :以 集 成 运 算 放 大 电 路 组 成 的 实 用 案 例 电 路 及 相 关 的 基 础 知 识 ( 课 时 ) 24 课 题一 :集 成运 算 放 大 电路 ( 6课 时 ) 课 题 二 :负 反 馈 放 大 电 路 ( 课 4 时 ) 课 题 三 :波 形 产 生 和 变 换 电路 ( 6
“电子技能实训”校本课程开发初探

“电子技能实训”校本课程开发初探根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特色,打破“电子技能实训”校本课程只是通过项目式教学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形式,结合现今企业发展的新技术、新要求,以项目研发为最终目的,将研发过程中的理论知识、技术标准、工艺规范、职业素养等全部融入“电子技能实训”校本课程开发中,实现产业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有机融合。
关健词:产教融合项目研发课程开发人才培养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缙云县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5.8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1%,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达21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46.2亿元以上,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34.5%。
目前,随着浙江省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三名”(名校、名师、名专业)工程建设的开展,承担电子专业团队建设任务的“舒伟红名师工作室”开展以“一梯四能六段育人”课改为研究载体的工程建设,构建以校本教材、网络课程、微课、教学设计为主体的教学资源库。
该工程建设推动着新型“电子技能实训”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一)完善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浙江省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目前实行两年学校专业学习、一年企业顶岗实习的模式,并已与多家企业成功签约,如缙云县同欣电子厂、浙江俊达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昌原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台州立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有了与这些企业的签约合作,课程开发团队可以进入企业,了解产业发展模式与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方向和项目内容。
再通过探究、学习、提炼等方法将项目内容逐步细化,结合中职学生的学情和特点,以及产品制作的工艺规范与技术标准,生成一批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项目。
(二)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团队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
专业任课教师有23人,其中高级教师11人,占比约为50%;中级教师7人,占比约为30%。
专业任课教师中有省级名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教坛新秀2人。
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验证 的验 证性 实 验 为 主 , 实 验操 作 平 台很少 脱 离
实 验箱 , 实验 项 目不够 丰 富. 教 学方式 是 由实 验老 师先 讲解 , 然后 学 生按 照实 验指 导书 固定 的、 机械 的在实验 箱上 完 成 线 路 的 连接 和 数 据 的测 试 , 往 往 一个实 验 需 要 2 —4个 课 时才 能完 成 , 形 式 单
张 炳 , 王 明秋 , 计 有 红
( 郧 阳师 范 高等 专科 学校 信 息技 术部 ,湖 北 十堰 4 4 2 0 0 0 )
[ 摘 要] 电子技 术课 程作 为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 其实践教 学在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有着非常
重要 的 作 用 . 通 过 对 实践 教 学进 行 改 革 . 解 决 传 统 实践 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 题 , 加 强 学 生综 合 素 质 培 养 , 提 高 学 生
1 . 1 课 程教学 重理 论轻 实践
以往那 种重 知识传 授轻 能力 培 养 的观念 尚未
根本 改 变 , 实践 教学在课 程 教学 中处 于辅 助地 位 , 没 有独 立开设 课 程 , 重 视度 不够 .
内多所 高 职 院校 电 子类 专 业 的 教 师交 流 、 学 习实
调, 内容枯 燥 , 很难 引起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电 子技术 课程 分为数 字 电子技 术 和模 拟 电子 技术 两 部分 , 作 为 电子类 专业 一 门专业 基础 课程 , 在专 业课 程 中 占有 非 常重 要 的 地 位 , 其 实 践 教 学 的好 坏直 接影 响 到电子技 术课 程 的学 习和后 续其
应 用及 电 子 类 专 业 实验 教 学 研 究 .
探索《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教学的改革之路

法 随之发 生变化 , 从而 促使 《 字 电子技 术》 数 实训教 学 的 内容 、方式 、调试 手段 等都 应该 进行 不断 的更
新、 完善 、 开拓 。相 比之下 , 传统 的实训 教学 模式就
课 。基 于此课 的重要性 和 实践性 ,一 般工 科 院系都
设有一 到两 周 的实 习实训教 学 。随着 微 电子技 术 和
轮实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结合 《 数字电 子技术 》实训 教学 的实际 ,以湖北 职业 技术 学院机
一
电系 电子 、 电气 类 专业教 学 为例 , 如何探 索 《 就 数字
【 作者简介 】 李冬云( 9 1一)女 , 17 , 四川 安县人 , 湖北职业技术学 院机电系讲师 , 主要从 事电子 专业教学 。
( p r n fMe h nc De at to c a is& E e to is Hu e C l g fVo ain l me lcr nc , b i ol e o c t a e o
T c n lg,X a gn4 2 0 ,H b i hn ) eh ooy ioa 3 0 0 u e,C ia
p a t e ta hn r r c i e c i g f Di t lElcr n T c oo y r m h e e s e tv s wh c c o gi e to i ehn l g fo tr e p r p c i e , a c ih a e prc i e ta hig p r o e , p a t e ta h n r c du e n e tn t o s y a tc e c n u p s s r ci e c i g p o e r sa d tsi g meh d . c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改革之我见

。职校论i 0 2
S IN E&T C N L G F R TO CE C E H O O Y N O MA IN I
21 年 01
第 3 期 5
《 电工 电子技术》 实训教学改革之我见
陈玉 坤 ( 州技师 学 院设 备处 江苏 徐
【 摘
徐州
2 10 ) 2 0 0
要】 本文立足 满足现代企业的 需要 , 之有效地推行 中职院校的 实习 程改革, 课 及更 好地 实现与社会企业对接 等方面, 对传统实 习 针
做” . 而且知道 “ 为什 么这 么做” 启发他们思考“ 。 并 还能怎么做” : 对于基 础较差的学生. 培养他们 的规范操作能力. 着重 促使他们养成 良好 的实 验习惯. 学会发现 问题并解决 问题 教 师还可将 实验 内容分为必做和 选做两类对 那些学有余力 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完成必做实验后, 去研究 和设计选做实验 内容 同时还 可以利用 实行开放式 实验教学。 电 建立 子技术兴趣 小组, 电子技 术制作大 赛. 开展 进行课外 科技活动 等形式, 为学生 营造 一个能充分动 手实验。 挥其想象力 、 发 思维力 和创新意识
教 学存在的弊 端, 出了电工与 电子技术 实习教 学改革的一点看法。 提
【 关键词 】 电工电子 ; 实习教 学; 课程改革
电工 电子 实习是电工电子教学过程 的一个重要环 节. 是建立 学生 对电工 电子课 感性认识 、 固所学理 论知识 、 巩 培养所 学专业技能 和实 际工作 能力 的重要课 程, 是学生 提高动手 能力 、 短与企业 技术人 员 缩 差距 的有效途 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不断完善, 院校 中职 传统 的课程模 式已与现代经济社会不相适 应滩 以与企业对接 。因此 传统教学模式 已经不能适应 中职 院校 的生存发展 . 职业教育课程改 革 势在必行 。作为实习指导老师 , 如何使学生重视实习课 . 上好 实习课 , 是教学 中的重点 下面就结合教学体会对 中职院校 电工电子实习课程 教学改革谈一点 自己的看法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 ) 用演 示教 学 , 发 学 习兴趣 一 采 激
直观 演示 教学 , 学生 以鲜 明生 动 的形象 , 给 能启 迪 思维 , 激发 兴 趣 , 进 记忆 留下 深刻 印 象 。例 如 , 二 促 讲
极管的单 向导 电性 , 传统的方法是先讲清楚 P 结的_ N T
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了改变《 电子技术》 课程教学改革
滞后状况 , 适应建设 国家示范中职学校的要求 , 我们对 《 电子技术》 课程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 。
一
( 课 堂管理难度大 , 三) 考试效果不理想 由于学生文化基础差 , 学习 自觉性不高 , 传统的课 堂教学难 以唤起学生 的兴趣 , 上课 时学生讲话 、 睡觉 、 玩手机现象 比较突出。而教师忙于课堂管理 , 分散 了 教学精力 , 师生之间矛盾冲突时有发生 , 形成教师难 教、 学生难学 的局面 , 是补考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
乱 , 最 难 学 的课 程 之 一 。8 %的学 生认 为应 加 强 实 是 5 做 能力 的培 养 ,5 7%的学 生 认 为 本 课 程适 合 采 用 多 媒 体教学。
为 了解决传统 的《 电子技术》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
题, 从职业学校 的培养 目标和《 电子技术》 课程的特点
作者简介 : 刚 (9 8 , , 李 1 5 一) 男 四川 内江人 . 内江铁 路机械学校 , 师 , 科 , 讲 本 主要研究方 向 : 中职 电子电气类课程 的理 论和实践
究, 分析出传统的教学存在 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 ) 材 不统 一 一 教
掌握必备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具备分析
和解决生产生活 中一般电子 问题的能力 , 为学 习后续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

摘 要: 采用 E A技术 与硬 件 实验箱 相结 合 的方 法 , D 不但 可 以克服 传 统实 验方 法 中元器 件不 足等 问题 , 而且 还
可 以提 供 一种 新 的软件分 析 方 法 。 学 生可 以更 灵活 、 有 自主性 地 完成 实验 实训 项 目. 让 更 关键 词 : 数子 电子 技术 实验 E A技 术 实验教 学 改革 D
1传 统 实 验 模 式 存 在 的 问题
传 统 的数 字 电子 实 验 课 是 在 实 验 箱 或 面 包 板 上 进行 , 部 分 实 验 都 是 固 定 的 、 证 性 的 , 扩 展 性 大 验 可 不强 , 为 复 杂 的 实 验 就 因插 线 多 , 因 实 验 箱 的长 稍 或 时 间使 用 , 接触 不 良或 其 他 客 观 原 因 , 验 结 果 常 常 实 出 不 来 , 响 学 生 的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 外 。 于 实 验 影 此 由 室器 件 品种 不 多 。 量 又 少 。 难 让 学 生 实 现 自主 设 数 很
广 东技 术师 范学 院 学报 ( 自然 科 学 )
21 0 0年第Βιβλιοθήκη 2期 J u n lo a g o g P lt c n cNoma iest o r a fGu n d n oye h i r l Un v ri y
数 字 电子技术 实验 实训教 学改革 的探索
曾惠 霞
践相结合 , 让学生学有所用 , 学有所为. 本文对传统 的 数字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存在 的问题进行 了分析 , 出 提 从 实 验 项 目的设 置 到 实 验 平 台 的 建设 等 方 面 一 系列 改 革 方 法 , 索 出一 条 更 合 理 配 置 教 学 资 源 . 证 实 探 保
电子技术实训课教学改革实践

知识 目标 :了解 电子技 术 实训 的基 本 过程 和 电子产 品制 作 的 基 本方 法 ,掌 握 电子新 电路 和新元 器 件 及先 进 的 电子产 品的 制作
工艺 。
能 力 目标 :掌 握单 、双面 印 制 电路板 的设 计 制 作 及表 面 安装 电路设 计 制作 的技 能 。能 从 事 电子类 产 品 的生 产 、质 量检 验 、计 划管理 、调试 维修 以及 电子产 品的辅 助设计 与开 发 。 素 质 目标 :具 备 良好 的 职业 道德 、规范 操 作 习惯 、信 息 获 取 能力 、 良好 的职业 行为 、团 队协作精 神和语 言 表达 能力 。 对 三种 目标进 行 归纳 ,以3 电子 产 品为载 体 ,以 电子技 术实 个 训流程 为 主线选 取教 学 内容 ,设 计 出3 个学 习项 目 ,根 据学 习任 务
《 电子 技 术实 训 》是 电 工 电子技 术 专业 的核 心 课程 ,该 课程 是 一 门实 践性 很 强 的课 程 ,其实 践 内容 占总课 程学 时数 的7 %以 0 上 。通 过该 课 程 的学 习 ,使 学 生达 到 能够认 识 和检 测 常用 电子元 器件 ,会设 计 简 单 电子 产品 ,会 焊 接 和安装 小 型 电子 电器 产品 , 会 调试 和 维 护小 型 电子 系统 ,操 作 现代 化 电子 产 品制造 设 备 的能
所示 。
1 《 、 工作任务单》及 《 学习工作单》设计 个 《 工作任务单》对应一个教学单元 ,将每个学习任务以 《 工作任务单 》的形式出现 ,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如同在工 作 岗位 的工作 过 程 。 《 工作 任务 单 》包 含 教学 方案 、问题 阐述 、
一
学 习 工作 单是 学生 在 实践 完 成后 ,对各 知识 点 、技 能点 的 回 顾 ,需要 以作 业 的形 式上 交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摘要:电子技术实训课程是电子技术实验的重要教学环节。
文章根据实际教学来安排,以两级放大电路和多谐振荡器电路的内容设计进行设想举例,对其教学中的内容改革进行探索,讨论。
关键词:Multisim 仿真分析电路设计
实训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的教学课程,利用培养受训者的能力来选材,启发学习过的功能电路,单元电路进行总的方案构造提出不同要求,从而能单独完成设计任务。
利用multisim软件的仿真功能看到仿真结果,以便发现问题,加以解决,提高分析速度,增加分析精度,扩大分析广度。
这与实际测试电路相比,可以扩展研究范围,测到更多数据,对解决问题会有很大的益处。
所以要对电子电路现代化设计方法必须要掌握,并要提高掌握新的知识点与应用能力。
1 实验教学进程安排举例
首先要求学生自主分析电路原理图计算理论值,然后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测试,仿真测试结果与理论值相符后确定设计电路的方案,其次再进行实际电路设计。
1.1 两级放大电路
以下是学生能够自主设计两级放大电路的实验为例进行实验内
容的安排。
学生在了解元器件的基本性能和测试方法后,在multisim 仿真软件平台上连接基本电路,连接单管放大电路实验。
测试单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以及动态参数,得出放大倍数,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和表2得出仿真测试的数据和理论值相符,学生在电子技术实验箱上连接实际电路,进行测量。
对单管放大电路的实际测量,学生自行设计中,得出两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两级放大电路输入、输出波形图如图1所示。
1.2 多谐振荡器电路
以下是用一个多谐振荡器电路为例,采用不同型号的器件,确定多谐振荡器电路非门的选择方案,为后面的综合电路设计做准备。
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自激振荡电路,也称为无稳态电路。
多谐振荡器在0.1之间周而复始的变换,因而输出矩形波。
在Multisim仿真软件上学生分别采用CD4069芯片和74LS14芯片来进行仿真实验操作,基于multisim的多谐振荡器仿真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基于multisim
的多谐振荡器仿真波形图,如图3所示。
图3中有两条波形,上面蓝色脉冲波形是采用CD4069芯片连接电路后自激输出的结果,下面黄色的脉冲波形是采用74LS14芯片连接电路后自激输出的结果。
基于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通过两种芯片搭接电路进行结果比较,74系列芯片扫描速度比CD系列要快。
之后的内容要求学生设计彩灯循环电路,根据彩灯循环电路的设计要求,需要多谐振荡器产生脉冲方波,供给计数时序分配电路作计数脉冲,学生在选择非门时会自行选择CD4069芯片来作为多谐振荡器的非门,这样电路的稳定性也得以提高。
基于multisim仿真软件,在基本单元电路的仿真测试与实际搭接电路的验证后,随后可安排一些综合的设计性实验项目,例如,数字电子计时器,有源滤波器等电路。
在学生的多次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莉.Multisim仿真软件在电子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