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

规范

附件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

HJ □□□—20□□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Site Investigation

(征求意见稿)

20□□-□□-□□发布 20□□-□□-□□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目次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报告编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资料性附录)场地环境调查报告格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污染场地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规范场地环境调查过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场地环境保护标准系列标准之一。

场地环境保护标准系列标准,包括下列4项标准: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场地环境调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参加。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场地中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场地环境现状调查、污染风险评估和场地修复的环境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HJ/T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场地 site

某一地块范围内一定深度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地块内所有构筑物、设施和生物的总和。本标准中的场地仅限于某一地块内一定深度的土壤和地下水。

河北某化肥厂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方案

河北省某化肥厂原厂场地环境现状调查工作方案

2016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调查目的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法律法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导则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路线及工作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调查范围及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工作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场地潜在污染识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采样与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场地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理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然环境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候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壤........................................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河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生态环境部

附件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 HJ □□□—20□□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Site Investigation (征求意见稿) 20□□-□□-□□发布 20□□-□□-□□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1) 5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3) 6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4) 7 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7) 8 报告编制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场地环境调查报告格式 (9)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污染场地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规范场地环境调查过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场地环境保护标准系列标准之一。 场地环境保护标准系列标准,包括下列4项标准: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场地环境调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参加。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流程说课讲解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流程 1. 技术路线 通过对焦化厂特定的行业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污染识别,现场布点、采样分析,确定焦化场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程度及范围,是否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等,工作顺序为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1.1 场地环境调查 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与《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二阶段为定性评估阶段,第三阶段为定量评估阶段。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确认阶段是以采样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或者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场地内外存在污染源时,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该阶段通常可以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每一步均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现场采样、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等步骤。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及背景点浓度,并且经过不确定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需要进行详细调查,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认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 若场地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土壤修复时,则需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本阶段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参数,提出详细的污染程度评估及污染范围界定,并提出治理目标与推荐治理方案。本阶段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 武汉中地时代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六月

目录 摘要 (1) 1.1 目的 (1) 1.2 场地调查及内容 (1) 1.3 场地调查设计方案编制 (3) 1.4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编制 (5)

摘要 明确场地环境质量调查阶段及不同阶段的调查步骤及内容,包括确定污染目标、分布特点及污染程度,为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设计提供依据,为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提供调查技术及手段,并依据报告模板编写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1.1 目的 了解场地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确定污染目标、分布特点及污染程度,为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设计提供依据。 1.2 场地调查及内容 (1)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化工厂、农药厂、加油站、化学品储罐等可能的污染源,则场地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本阶段主要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方式开展调查,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 (2)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若第一阶段场地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则需进行第二阶段场地调查,确定污染种类、程度和范围。第二阶段场地调查是以采样与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二阶段场地调查的结果表明,场地的环境状况能够接受,则场地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本阶段主要调查场地内外的污染源、污染物的迁移和转换等因素判断场地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可能分布。调查通常可以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两步分别进行,初步调查在第一阶段场地调查的基础上布设采样点,进行采样分析,按照GB 15618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判断土壤污染是否超标;按照GB/T14848,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判断地下水污染是否超标。如超标,则须进行详细调查。详细调查是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采样和分析,确定污染物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迁移状况等详细情况。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不一定在一次采样分析中完成,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实施,逐渐减少调查的不确定性。(3)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方案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识别可能存在的污染源和污染物,初步排查场地是否存在污染的可能性。 2调查技术依据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 标准、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术语》(HJ682-2014); 《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试行)》(环保部) 《在产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环保部) 《关闭搬迁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环保部)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环保部)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中国环境保护部) 3调查基本原则 针对性原则:针对企业厂内生产工艺、车间布局、排污管线分布以及污染物特性,进行污染物浓度和空间分布调查,为场地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规范性原则: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场地环境调查过程,保证调

技术标:XX调查评测技术规范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某地公司 2011年某项目 技术规范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四月

目录 1总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1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2项目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3项目目标和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项目规范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1投诉处理问题诊断及提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服务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3设计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3项目质量控制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4应标文件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答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场地污染调查

场地污染源调查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卿工--189-3394-6343 一、污染场地调查流程

项目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方案技术流程图 样品保存/管理程序 暴露评估 风险识别 毒性评估 确定暴露场景和途径 选定模型和参数值 估算暴露剂量 致癌斜率因子和非致癌参考剂量查询 理化性质参数和污染物控制标准查询 污染物的致癌非致癌风险 致癌、非致癌风险计算值 估算修复值 不确定性分析 确定修复值 风险表征 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 场地环境调查 场地采样与分析 资料审阅 访 谈 场地勘查 原企业场地环境资料 场地使用历史背景资料 用于风险评估的参数资料 场地原建(构)筑物的调查 生产产品及原辅材料调查 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调查 其它勘查重点区域的调查 场地所有人 场地管理人 场地使用人 熟悉场地相关事务的人 建立场地概念模型 重点调查区域 一般调查区域 背景点(对照点)获取 风险评估所需实测参数获取 安全卫生预防守则 检测分析程序与检测委托机构 监测井设置及土 壤、地下水采样 完善 疑似污染物清单 污染物种类、浓度、深度和范围 提出管理建议 场地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料 拟定污染鉴别方法 土壤、地下水调查及风险评估方案

2.1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9年) ?《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5〕27号)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 ?《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2.2相关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2009)(修订)(征求意见稿第四

河北某化肥厂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方案

省某化肥厂原厂场地环境现状调查工作方案 2016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背景 (1) 1.2 调查目的和任务 (2) 1.3 工作依据 (3) 1.3.1 法律法规 (3) 1.3.2 导则规 (3) 1.3.4 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4) 1.4 技术路线及工作程序 (4) 1.5 调查围及时段 (6) 1.6 主要工作容 (7) 1.6.1场地潜在污染识别 (7) 1.6.2采样与分析 (8) 第二章场地概况 (11) 2.1 地理位置 (11) 2.2 自然环境概况 (11) 2.2.1 地形地貌 (11) 2.2.2 气候特征 (11) 2.2.3 水资源 (12) 2.2.4 土壤 (12) 2.2.5 河流 (12) 第三章场地污染识别 (13)

3.1 污染识别目的 (13) 3.2 污染识别容 (15) 3.2.1 资料的收集与人员访谈 (15) 3.2.2 场地现场踏勘 (27) 3.3 场地污染识别结果 (29) 第四章初步调查工作方案 (32) 4.1 初步调查方案 (32) 4.1.1 取样点设置 (32) 4.1.2 土壤取样点设置 (32) 4.1.3地下水点位布设 (39) 4.1.4土工试验点位布设 (39) 4.2 调查方法 (39) 4.2.1 钻探方法 (39) 4.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40) 4.2.3 样品流转 (42) 4.2.4 质量控制/保证 (42) 4.2.5 现场安全防护 (43) 第五章实物工作量 (44) 5.1 报告编制 (44) 5.2 人员组成 (44) 第六章初步报价 (45)

土壤场地环境调查常见问题

土壤 场地环境调查导则常见问题 问题Q:哪些项目要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现状调査 答复A: a?部3号令规定的重点单位; 附录A中明确的行业; c.口身是敏感目标,IL可能存在已被污染的; d.其他情况都可以不测。 问题Q:哪些情况要全测GB36600的45项指标 ¥ 答复A: a.至少有一个表层背景样需要全测: b.改扩建项目中最可能被污染的地方需要有柱状样全测,至于多少个点,根据项目情况來定。至少选择一个污染最重的柱状样。 问题Q:部3号令要求土壤和地下水现状调査、报送与信息公开 答复A:—般而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包含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通过国家环评信息报送平台提交的环评文件,即完成了 3号令要求的报送和公开任务,无需再增加重复工作量。2019年7月1日前,若未执行HJ964, 可将调查内容作为环评文件附件° 问题Q: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位能否减少 答复A:导则要求的点位已经最低底限,点数不可能再简化。 问题Q:建设项目内部涵盖居民区的建设项目该如何判定敏感程度 答复A:原则上视为企业建设用地,不作为建设项目评价定级的敏感程度判定指标,但是可考虑其作为敏感目标來设置监测点位。 问题Q现状监测采样过程中,达到一定深度都是砾石,无土可取怎么办

答复A:根据表6中表注b, “柱状样通常在0~、~、~3 m分别取样,3m 以下每3m取1个样,可根据基础埋深、土体构型适当调整”,若都是砾石情况可不取土样。 问题Q:危险品、化学品或石油输送管线的调査范围及布点数量 答复A:对于这类项目的管线两旁可向外延伸200m作为调查评价范围,并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在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适当布设监测点位,不强制要求布点数量。该部分点位可不与跟踪监测计划衔接。 问题Q:自身为敏感目标的建设项目,可根据需要仅对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査。 答复A: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对居住区、学校、医院、农田等的保护;农田项目本导则中已在农林类项目中做了具体规定:对于住宅、医院、学校等建设项目在项目类别中己经纳入到了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一列,但是考虑其口身的敏感性,应考虑外环境对其影响,因此在总则中提出该建议,若该类项目所在地或周围可能存在污染源的,可根据原则进行布点并对全部因子进行检测。以确保该类项目的口身安全性。 问题Q: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请问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背景监测时,是否要对表1所列全部45项因子均进行监测根据对场地环境调査,确定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及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时呢在何种情形下,需要监测全部前述45项因子 答复A:(1)建设项目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18,以下简称《导则》)布点原则针对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每种土壤类型布设监测点,该类监测点的现状监测因子根据中O规定需监测基本因子与特征因子,其中基本因子的选取由该点所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决定。若该监测点布设在建设用地上,其基本因子应包括《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 所列45项指标。 根据用地历史资料和现状调查情况,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及其周边可能影响区域的土壤环境已存在污染风险时,应根据《导则》布点原则在可能影响最重的区域布设监测点,该类监测点的现状监测因子根据中C)规定亦需监测基本因子与特征因子,其中基本因子的选取原则同上。 上述两类监测点布设在建设用地上时需监测《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表1所列45项指标及建设项目特征因子,布设在农用地时需监测《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上海市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标准[详]

上海市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试行)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

目次 1 适用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原则 5 工作程序 6 场地环境初步调查 7 场地环境详细调查 8 报告编制 附录A 场地环境调查相关表格 附录B 场地环境调查报告参考格式 附录C 常见场地类型及特征污染物

1 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国办发〔2013〕7号)、《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和《上海市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为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上海市污染场地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规范场地环境调查,制定本技术规范。本技术规范是上海市场地环境监管系列技术规范之一,包括: 上海市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上海市场地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上海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上海市污染场地修复方案编制规范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上海市场地内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适用于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为场地环境管理、环境监测、风险评估、修复技术方案等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本技术规范不适用于含有放射性污染的场地环境调查。

2 引用文件 本技术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稿)适用于本文本。本技术规范发布后,如国家或上海发布新的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则以新规范和标准为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 规范

附件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 HJ □□□—20□□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Site Investigation (征求意见稿) 20□□-□□-□□发布 20□□-□□-□□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目次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报告编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资料性附录)场地环境调查报告格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XXX地块场地环境初步调查报告 (评审稿) 广西诺世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七月

XXX地块场地环境初步调查报告项目编号:2017-041(HP)项 目负责: 编写: 审核: 审定: 总工程师: 总经理: XXX有限公司 2017年5月

目录 摘要 (i) 1前言 (1) 2概述 (2) 2.1调查目的和原则 (2) 2.1.1...................................................................................... 调查目的2 2.1.2...................................................................................... 调查原则2 2.2调查依据 (3) 2.2.1...................................................................................... 相关法律法规3 2.2.2...................................................................................... 相关技术规范和导则 3 2.2. 3...................................................................................... 评价标准和文件3 2.3............................................................................................... 工作内容及工作路线 4 2.3.1...................................................................................... 工作内容4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制订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制订

附件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 HJ □□□—20□□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Site Investigation (征求意见稿) 20□□-□□-□□发布 20□□-□□-□□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2) 5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5) 6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12) 7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20) 8报告编制 (21) 附录A(资料性附录)场地环境调查报告格式 (24)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污染场地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规范场地环境调查过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场地环境保护标准系列标准之一。 场地环境保护标准系列标准,包括下列4项标准: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场地环境调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参加。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xx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试行) xx环境保护局 目次 1 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国办发〔2013〕7号)、《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和《xx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为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xx污染场地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规范场地环境调查,制定本技术规范。本技术规范是xx场地环境监管系列技术规范之一,包括: xx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xx场地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xx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xx污染场地修复方案编制规范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xx场地内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适用于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为场地环境管理、环境监测、风险评估、修复技术方案等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本技术规范不适用于含有放射性污染的场地环境调查。 2 引用文件 本技术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稿)适用于本文本。本技术规范发布后,如国家或xx发布新的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则以新规范和标准为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场地 site 某一地块范围内一定xx的土壤、浅层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地块内所有构筑物、设施和生物的总和。本标准中的场地限指某一地块内一定xx的土壤和地下水。 3.2 场地环境调查 environmental site investigation 采用系统的调查方法,确定场地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 3.3 敏感目标 potentially sensitive targets 指污染场地周围可能受污染物影响的居民区、学校、医院、行政办公区、商业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及公共场所等地点。 3.4 潜在污染物 potential pollutants 根据初步调查确定的场地内现有的和历史上原有生产工艺、原辅材料储放、污染排放及处理等过程中产生的潜在污染物。 3.5 关注污染物 contaminant of concern 超过相关环境质量标准或筛选标准的污染物,确定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污染物。 4 基本原则 针对性原则 针对场地的特征和潜在污染物特性,进行污染浓度和空间分布调查,为场地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规范性原则 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场地环境调查过程,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场地污染调查方案

场地污染调查方案 篇一: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流程 1. 技术路线 通过对焦化厂特定的行业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污染识别,现场布点、采样分析,确定焦化场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程度及范围,是否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等,工作顺序为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场地环境调查 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与《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二阶段为定性评估阶段,第三阶段为定量评估阶段。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确认阶段是以采样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或者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场地内外存在污染源时,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

和空间分布。该阶段通常可以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每一步均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现场采样、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等步骤。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及背景点浓度,并且经过不确定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需要进行详细调查,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认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 若场地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土壤修复时,则需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本阶段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参数,提出详细的污染程度评估及污染范围界定,并提出治理目标与推荐治理方案。本阶段调查工作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在第二阶段调查过程中同时展开。 第一 阶段 场地 环境 调查 第二 阶段 场地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 术规定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附件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 (征求意见稿)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定是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以下简称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以下简称企业用地调查)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技术规定适用于企业用地调查的信息采集、布点、样品采集保存与流转、样品分析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报告、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等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 总则 各省(区、市)应按照本省(区、市)详查实施方案和本技术规定制定本省(区、市)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方案,并组织质量监督检查(以下简称质量检查)。 企业用地调查相关活动应委托专业机构承担。各省(区、市)可根据本行政区域企业用地调查需求,统一筛选建立从事本省(区、市)企业用地调查的专业机构和分析检测实验室推荐名录。 受委托的专业机构应建立健全质量审核制度,制定和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从严落实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对信息采集、布点、样品采集保存与流转、样品分析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报告、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等相关活动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并自觉接受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及质量控制专业机构组织的质量检查。 受委托的专业机构应组织企业用地调查的主要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参加国家或本省统一组织的相关技术培训,掌握企业用地调查相关技术规定和管理要求。

受委托的专业机构应在完成调查任务时提交工作质量自评估报告,各省(区、市)有关部门及质量控制专业机构应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总结报告。 各级质量检查人员应客观、公正地开展企业用地调查质量检查工作,如实记录检查工作情况。对质量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被检查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应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控制措施。 3 地块信息采集 地块信息采集工作应严格按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信息采集技术规定》开展地块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及调查表填报。 地块信息采集质量检查分自审、内审和外审三级进行。每个地块信息采集工作组应指定1名质量检查员,负责对本组信息采集工作质量进行自审;每个信息采集任务承担单位应设置专门的质量检查组,负责对本单位信息采集工作质量进行内审;各省(区、市)有关部门及质量控制专业机构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各信息采集任务承担单位的工作质量进行抽查外审。 地块信息采集质量检查内容 (1)信息完整性检查:调查表是否按照技术规定要求填写了所有信息项,若有填写缺项须说明原因; (2)信息规范性检查:调查表是否按照技术规定的填表说明、填写规范等要求进行填写; (3)信息准确性检查:填报信息是否通过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有效途径获得,是否与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报表、企业排污申报等资料信息中内容相符,当有多个信息来源时,核实是否采用了时效性好、可靠性高的信息。 当进行质量检查时,质量检查人员应依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信息采集技术规定》及相关支撑材料判定调查企业地块信息调查表的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当三者均达到上述要求时,判定该地块信息采集工作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场地环境调查方案模板

(项目名称) 场地环境调查实施方案 (根据实际踏勘结果及工作照片进行更换) xxx公司 2019年4月

模板使用说明: 1、本模板基于详细调查进行编制,涉及了典型调查工作中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底泥、废渣等环境污染介质的调查工作,如遇特殊场地,需根据场地特点进行调整。 2、模板中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红色标注部分为该部分编写的原则及方法,可作为编制时参考。 3、本模板标题、正文、表格、表题、图题样式均已设置完成,非特殊情况不建议修改,在样式中直接选择即可使用,粘贴其他文件中的文字有可能导致样式发生变化,建议文字与图表分开粘贴,文字建议在粘贴选项中选择只保留文本,避免格式不统一。 其中,正文部分格式为: 字体:宋体+Times New Roman 字号:小四 行距: 1.5 倍行距,段落间距 段后: 0.3 行 首行缩进: 2 字符 4.本模板为保证每个小章节都有代表性内容以及针对不同项目具有普适性,因此揉合了多个项目的内容,内容上可能缺少内在联系。但总体编制逻辑可以参考。

目录 1.项目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编制依据 (5) 1.2.1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5) 1.2.2技术导则及规范 (6) 1.2.3其他相关文件 (7) 1.3编制原则 (8) 1.4工作目的 (8) 1.5工作内容 (8) 1.6工作范围 (9) 1.7技术路线 (10) 2.场地概况 (12) 2.1场地位置 (12) 2.2区域地形与地貌 (13) 2.3区域气候条件 (13) 2.4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14) 2.4.1地质条件 (14) 2.4.2水文地质条件 (19) 2.5周边地表水 (28) 2.6场地历史及现状 (28) 2.6.1场地历史 (28) 2.6.2场地现状 (30) 2.7场地周边情况及环境敏感点 (31)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火电厂.doc

附件三: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编制组 二○○九年七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 (1) 1.1 任务来源 (1) 1.2 场地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1) 1.3 工作过程 (1) 2 国内外场地环境调查概况 (2) 2.1 国外场地环境调查概况 (2) 2.1.1 美国 (2) 2.1.2 英国 (2) 2.2 国内发展概况 (2) 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2) 3.1 场地环境管理形势要求 (2) 3.2 国家相关文件要求 (2) 3.3 现有相关标准存在不足 (3) 4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3) 4.1 标准适用范围 (3) 4.2 标准的主要内容 (3) 4.2.1 术语和定义 (3) 4.2.2 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3) 5 主要技术要点说明 (3) 5.1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基本要点说明 (3) 5.1.1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的工作程序 (4) 5.1.2 资料收集与分析 (4) 5.1.3 现场踏勘 (4) 5.1.4 人员访谈 (4) 5.1.5 报告编制 (4) 5.2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基本要点说明 (4) 5.2.1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主要内容 (4) 5.2.2 采样布点 (4) 5.2.3 采样技术方法 (5) 5.2.4 样品的收集和保存 (5) 5.2.5 样品的追踪管理 (5) 5.2.6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6) 5.2.7 结果分析 (6) 5.2.8 报告编制 (6) 5.3 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基本要点说明 (6) 6 主要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相关标准研究 (6) 6.1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相关标准 (6) 6.2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相关标准 (7) 6.3 国外标准特点 (7) 7 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7) 8 参考文献 (7)

上海市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上海市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1

上海市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试行)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 2

目次 1 适用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原则 5 工作程序 6 场地环境初步调查 7 场地环境详细调查 8 报告编制 附录A 场地环境调查相关表格 附录B 场地环境调查报告参考格式 附录C 常见场地类型及特征污染物 3

1 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国办发〔〕7号)、<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 ]140号)、<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和<上海市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为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上海市污染场地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规范场地环境调查,制定本技术规范。本技术规范是上海市场地环境监管系列技术规范之一,包括: 上海市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上海市场地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上海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上海市污染场地修复方案编制规范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上海市场地内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适用于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为场地环境管理、环境监测、风险评估、修复技术方案等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本技术规范不适用于含有放射性污染的场地环境调查。 4

2 引用文件 本技术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稿)适用于本文本。本技术规范发布后,如国家或上海发布新的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则以新规范和标准为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5

广州市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修复、效果评估文件技术要点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和《广州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防治广州市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改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特制定本技术要点。 本技术要点,是对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污染场地环境修复项目实施方案、污染场地环境修复项目环境监理方案、污染场地环境修复项目效果评估报告等开展技术审查的工作指引。 相关工作内容还应按国家和地方对建设用地环境管理要求开展。 本技术要点由广州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编制及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本技术要点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技术要点起草单位:广州市环境技术中心、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第1章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技术要点 对从业单位的要求:从业单位在本市开展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相关从业活动前需到我局登记,且近年无环境保护、质量监督、认证认可等部门不良信息记录。 对监测单位的要求:监测单位应在本地设有获CMA资质的实验室,水质和土壤类能力范围涵盖应包括且不限于重金属(Pb、As、Cd、Cr、Hg、Ni等)、总石油烃(地下水中为石油类)、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挥发性有机物(VOC)、pH值等,其检测能力应达到场地需检测因子的75%以上。[s1] 一、场地的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技术要点 场地的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包括在场地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阶段形成的各类报告。 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应在原有工业企业所在场地完全停产,且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储罐(槽)拆除后进行。 技术要点包括但不限于: (一)形式要求 1.送审报告应加盖场地责任单位和场地调查单位的公章。 2.应附具从业人员责任页,明确项目负责人,各分项工作承担者,从业单位应建立内部审核制度,明确报告的审核、审定人员,上述人员均需亲笔签字确认。 (二)报告需通过收集或制作的相关图件和图片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