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骨骼解剖

合集下载

口腔专业颌面解剖-面浅层PPT课件

口腔专业颌面解剖-面浅层PPT课件

颌面解剖学为口腔颌面部手术提供了 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提高手术的 精准度和安全性。
指导临床实践
通过对颌面解剖学的学习,口腔专业 医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颌面部疾病的发 病机制和病理过程,为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颌面解剖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颌面解剖学
古代的医学家和解剖学家对颌面部结构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观察和描述,为后来的颌面解剖 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面浅层肌肉的组成和特点
组成
面浅层肌肉主要包括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颧大肌、颧小肌、上唇方肌、 下唇方肌等。
特点
面浅层肌肉主要负责面部表情和咀嚼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面浅层肌肉与口腔专业相关的知识点
额肌
额肌通过收缩和舒张,可以控制 眉毛上提和下压,影响眼睛的睁 开和闭合。在口腔专业中,额肌 的功能对于面部表情和美容具有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转移途径之一是通过淋巴管转移到淋巴结,因此了解面浅层淋巴 的结构和特点对于口腔专业医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口腔颌面部手术中,需要注意保护面浅层淋巴管和淋巴结,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 发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骨骼还是钙、磷等矿物质的储 存场所。
面浅层骨骼的组成和特点
面浅层骨骼主要包括 上颌骨、下颌骨和颧 骨等。
颧骨位于眶的外下方, 构成面中部的前缘。
上颌骨和下颌骨是面 部的主要骨骼,支撑 面部轮廓并保护口腔。
面浅层骨骼与口腔专业相关的知识点
上颌骨和下颌骨的形态和位置对 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有重要影响。
神经
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负责传递信息,控制身体的 各种活动。
血管
负责输送血液,为身体各部位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带走 代谢废物。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

(四)咬he关系、he与牙弓关系:临床上, 常以正中he作为判断咬合关系是否正常的 基准。在正中he时,上下切牙间中线应位 于同一矢状面上;上颌牙超出下牙颌的外侧, 即上前牙覆盖于下前牙的唇侧,覆盖度不超 过3mm,上后牙的颊尖覆盖于下后牙的颊 侧。牙弓关系的异常可表现为:he 关系的 异常,如反he、开he、深覆he 。
专业课程设置: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 学;口腔生物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牙体牙髓病学; 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腔预防医学;儿童口 腔病学;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口腔临床药物 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材料学.
临床专业: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牙体牙髓病; 牙周病;口腔粘膜病;口腔预防医学;儿童口腔牙 病);口腔正畸科;口腔修复科;
口腔医学教育:
国外:1839年美国巴尔第摩牙医学院—招生2人. 国内:1917年:华西协和医科大学牙医学院—川医.
1934年:上海震旦大学牙医学院,1952与上海 牙医专科学校合并—上二医.
1935年:南京中央大学牙医专科学校—四医大. 1943年:北京大学医学院牙医学系—北医.
现状: 36个口腔医学院系,42个卫校设有口 腔系.
(4)牙髓(pulp):牙髓是位于牙髓腔内
的一种疏松结缔组织,除根尖孔外,其周围 被牙本质所包围,牙髓包含有细胞、纤维 和基质。
牙髓腔:位于牙体的中部,是一个与牙 体外形相似但又显著缩小的空腔。腔的 周围为牙本质覆盖,腔内被牙髓组织充 满,髓腔朝向根颈及牙冠的一端扩大成 室称为髓室,朝向牙根的一端缩小成管 称为根管,又名髓管,根管末端开口处, 称为根尖孔,此孔为牙髓至牙周间隙的 通道。
(2)牙本质(dentin):牙本质构成牙齿的主 体,在牙本质中央髓腔内充满牙髓组织。 牙本质色淡黄,稍有弹性,硬度比釉质低, 比骨组织稍高。牙本质含的无机物约为重 量的70%,有机物为20%,水为10%。 牙本质由基质和牙本质小管组成,牙本质 小管中有来自造牙本质细胞的细胞突,通 过此进行营养代谢。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02
牙弓关系异常可表现为牙合关系异常,如反牙合 (地包天)、开牙合 (前牙无接触)、锁牙合 (后牙咬合关系异常)等。
(四)咬合关系、牙合 与牙弓关系

具有味觉功能,能协调相关的组织器官,完成言语、咀嚼、吞咽等重要生理功能。

舌前2/3为舌体部,活动度大,其前端为舌尖,上面为舌背,下面为舌腹,两侧为舌缘。 舌后1/3为舌根部,活动度小。
鼻根至两侧口角三角区称为“危险三角区”。颌面部的感染可向颅内扩散,特别是“危险三角区”的感染,易逆行传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
02
咀嚼:主要由口腔内的牙协同作用来完成
03
吞咽:经吞咽反射运动使食物进入食管和胃
04
感受味觉:舌背上的味蕾可感受酸、甜、苦、辣、咸等
05
表情:表情肌完成,面神经支配
06
辅助言语:唇、舌、牙、腭等参与发音
07
呼吸:口腔不属于呼吸系统但有呼吸功能
二、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
01
三、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位于髓腔内的疏松结缔组织,四周为钙化的牙本质形成的腔壁所包围。
功能:营养牙体组织,形成继发牙本质。
特点:牙髓神经对外界刺激异常敏感,稍受刺激即可引起剧烈疼痛,而无定位能力。牙髓血管由窄的根尖孔进出,一旦发炎,髓腔内的压力增高,易造成血循环障碍,牙髓逐渐坏死。
牙髓
牙槽骨:颌骨包围牙根的部分,是支持牙的重要组织。牙槽窝;牙槽中隔;牙槽嵴。
口腔的分区及其表面形态 口腔前庭及其外表形态 固有口腔及其外表形态
口腔的组织器官:唇;颊;牙;咬合关系、牙合与牙弓关系;舌;腭;口底
乳牙与恒牙及其替换
1
2
3
第二节 口腔

《口腔颌面外科简介》课件

《口腔颌面外科简介》课件

患者接待与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情、病史,了 解患者需求和期望。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
疗效评估与随访
治疗后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 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诊疗技术与方法
传统诊疗技术
如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常 规检查、诊断和治疗。
微创诊疗技术
如内窥镜、显微镜等辅 助下的微创手术操作。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 口腔问题,预防口腔疾病的发
生。
保持口腔卫生
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 惯,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减少 口腔细菌滋生。
控制危险因素
戒烟限酒,减少酸性食物和饮 料的摄入,避免过度疲劳和压 力,以降低口腔疾病的风险。
预防性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预防性治 疗,如窝沟封闭、涂氟等,增
口腔颌面部畸形整复
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研究如何利用现代医学手段 进行畸形整复是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
学科发展趋势与展望
1 2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个体化治疗将成为口 腔颌面外科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基因检测、靶 向治疗等手段的应用。
智能化诊疗与机器人辅助手术
面对颌面部疾病和手术带来的心理压力, 应积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有助于康复进程。
06
口腔颌面外科研究与发展 趋势
学科研究重点与热点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成为 研究热点。
口腔颌面部创伤修复
针对口腔颌面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和功能需求,创伤修复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包括组织工 程、生物材料、干细胞等方面的应用。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彭大才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彭大才
舌的淋巴最后回倒二腹肌后腹与肩胛舌 骨肌之间沿颈内静脉排列颈深上淋巴结。 并有一定的规律。
二、咀嚼肌
颞肌
三、颈部肌
颈阔肌
四、腭咽部肌
五、口颌系统的肌链及其临床意义
(一)口颌系统的肌链 1水平肌链从前向后呈环状排列。由口
轮匝肌、颊肌和咽上缩肌组成。这个肌 链像括约肌样,它和舌肌组成一对互相 对抗而又平衡的肌组,影响着整个牙弓 和牙合的形成.
三、唇
(一)境界及表面标志
(二)层次 1,皮肤 2,浅筋膜 3,肌层 4,粘膜下层 5,粘膜
(三)唇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1,唇的动脉、静脉 2,唇的淋巴
A 上唇及下唇外侧的淋巴注 入下 颌下淋巴结;
B 上唇的淋巴可注入耳前淋巴结或颈 深上淋巴结;
C 下唇中部注入颏下淋巴结、中线或近 中线的可交叉注入对侧下颌下淋巴结、 下唇 外1/3还可经颏孔进入下颌骨。
五、牙龈
牙龈为覆盖于牙槽突边缘区及牙颈的 口腔粘膜,内与腭或舌下区、外与牙槽 粘膜相连。牙龈的边缘称为龈缘,呈波 浪状,其突入牙间部分称为龈乳头〔或 牙牙龈手术时,应将粘骨膜作为一层切 开,自骨面将其完整剥离。在口腔内行 浸润麻醉时,药物应注人口腔前庭沟粘 膜下层内,而不应注人牙龈深部,以免 引起疼痛或牙龈撕裂。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重医大解剖教研室 彭大才
第一节 骨
一、上颌骨
(一)外形 外形不规则,一体四突。 1.上颌体 (1)前面:眶下孔及方向尖牙窝
(2)后面:颧牙槽嵴;上颌结节 (3)上面:眶下沟眶下管; (4)内面:上颌窦裂孔;翼腭沟 2.四突 (1)额突 (2)颧突 (3)腭突 (4)牙槽突
(二)结构特点
2,层次
A 粘膜
B 粘膜下层,含较多粘液腺、在腭垂 腭舌腭咽弓处松易水肿。

《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

《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

《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1. 颌面部的概述- 颌面部是人体头部的一部分,包括颌骨、面骨、口腔、牙齿和相关的组织结构。

- 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复杂,包括骨骼、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系统等。

2. 颌骨的解剖- 颌骨是颌面部的骨骼基础,分为上颌骨和下颌骨。

- 上颌骨位于上颌部,通过连结上齿槽骨形成上颌骨裂,与其他头颅骨骼相连。

- 下颌骨位于下颌部,是唯一能活动的颅骨,通过关节与颅底相连。

3. 面骨的解剖- 面骨位于颌骨下方,包括颧骨、眶骨、鼻骨等。

- 面骨的结构与颌骨紧密相连,共同构成面部的外形。

- 面骨的解剖结构决定了面部的外貌特征。

4. 口腔的解剖- 口腔是颌面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口腔腔隙、口腔黏膜、舌、牙齿等。

- 口腔黏膜覆盖口腔内部的黏膜组织,具有保护口腔组织的功能。

- 舌是口腔中的肌肉器官,参与咀嚼、吞咽和发音等功能。

5. 牙齿的解剖- 牙齿是口腔中的硬组织结构,用于咀嚼食物和发音。

- 牙齿由牙冠和牙根组成,牙冠露在口腔中,牙根嵌入牙槽骨中。

- 牙齿的种类包括前牙、犬牙、前臼齿和后臼齿等。

6. 相关组织结构- 颌面部还包括颌面肌肉、颌面血管、颌面神经和颌面淋巴系统等。

- 颌面肌肉参与咀嚼、表情和发音等活动。

- 颌面血管供应颌面部的血液,颌面神经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 颌面淋巴系统参与免疫反应和废物排出等功能。

以上是《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的简要内容介绍。

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复杂,了解颌面部的解剖对于口腔医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度人体解剖图

2024年度人体解剖图

2024/3/23
6
骨连接与运动范围
关节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点,分为不动关节、微动关节和可动关节三类。
运动范围
不同关节具有不同的运动范围,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
2024/3/23
7
02
人体肌肉系统
2024/3/23
8
头部和颈部肌肉
01
02
03
颞肌
位于颞窝内,起于颞窝和 颞深筋膜,止于下颌骨冠 突,具有上提和回缩下颌 骨的作用。
感冒
哮喘
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鼻塞 、流涕、咳嗽等症状。
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 作的喘息、气促等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癌
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表现 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起源于肺部细胞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 明显,晚期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症 状。
2024/3/23
小肠
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
20
大肠、直肠和肛门作用
大肠
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并储存粪便。
直肠
连接大肠和肛门的管道,控制排便。
肛门
消化道末端开口,排出粪便。
2024/3/23
21
消化液分泌及消化吸收过程
2024/3/23
消化液分泌
包括唾液、胃液、胰液和胆汁等,分别由不同的消化器官分泌,含有多种消化酶 ,帮助分解食物。
2024/3/23
27
06
人体泌尿系统
2024/3/23
28
肾脏结构与功能
2024/3/23
肾脏位置与形态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呈蚕豆形,红褐色,质软。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一、内容概括《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是一篇全面梳理和概括口腔颌面外科学核心知识的文章。

文章首先介绍了口腔颌面外科的基本概念和领域范围,包括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生理特点以及常见疾病类型。

接着文章重点阐述了各类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包括牙齿拔除、口腔炎症、颌骨病变、面部创伤等。

此外文章还深入介绍了颌面外科的常用手术技术及其适应证,如颌骨手术、面部整形手术等。

本文强调了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如微创技术、数字化外科技术等的应用。

总体上这篇文章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础知识、核心技术和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口腔颌面外科基础口腔颌面外科是口腔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口腔颌面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这一领域的基础内容广泛,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

解剖学基础: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复杂,包括牙齿、颌骨、面部软组织等。

掌握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医生需要熟悉颌骨的结构、面部神经和血管的分布,以及牙齿的位置和形态等。

生理学基础:口腔颌面部的生理功能与整体健康密切相关。

唾液分泌、咀嚼、吞咽等功能的研究是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基础。

此外颌骨的生长和发育、面部骨骼的改建等生理过程也是医生需要了解的内容。

病理学基础:口腔颌面部疾病往往与全身性疾病有关,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了解常见口腔疾病的病理变化,如龋齿、牙周病、口腔癌等,有助于医生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影像学诊断:影像学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生需要熟悉X线、CT、MRI等影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便准确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外科基本操作技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需要掌握一系列外科基本操作技术,如手术切口、止血、缝合等。

此外医生还需要熟悉颌面部手术的特殊技术,如颌骨固定、软组织修复等。

麻醉与镇痛:麻醉技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性标志: ➢牙槽窝:牙槽突容纳牙根的窝为牙槽窝。 ➢牙槽嵴:牙槽窝的游离缘为牙槽嵴。 ➢牙槽间隔:两牙之间的牙槽骨为牙槽间隔。 ➢牙根间隔:多根牙各牙根之间的牙槽骨称牙根间隔。 ➢腭大孔:由上颌骨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围成,位于
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槽嵴顶至腭中线的中点上。
精品课件
切牙孔(鼻腭神经)
(2)后面(骨性标志及临床意义)
➢上颌结节 后下部的粗糙圆形隆起(上齿槽后N )。
(3)上面(骨性标志及临床意义)
➢眶下沟 位置及方向
(4)内面(骨性标志及临床意义) 眶下沟
➢上颌窦裂孔:可通向鼻腔。
眶下孔
眶下管
➢翼腭管:腭神经、腭降动脉
上齿槽中N 上齿槽前N
精品课件
眶下N
精品课件
2.四突
(1)额突(frontal process):与额骨、鼻骨和泪骨连接。 (2)颧突(zygomatic process):伸向外上方与颧骨连
颌面部骨骼解剖
精品课件
颌面部(面颅骨)骨性支架:14块骨(15)
➢成对: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骨及下鼻甲 ➢不成对:下颌骨、犁骨(舌骨)
精品课件
一、上颌骨(maxilla) 主要构成颜面中1/3的骨性支架,左右成对。
(一)外形 分为一个体部和四个突起。
1.上颌体(body of maxilla)
腭大孔(腭前神经)
精品课件
(二)上颌窦与牙根尖的关系
1.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上颌窦的底壁由前向后盖 过上颌第二双尖牙到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与上述 牙根尖之间隔以较薄的骨质,甚至无骨质而仅覆以 黏膜。 2.其中以上颌第一磨牙根尖距上颌窦底壁最近,上 颌第二磨牙次之,第二双尖牙与第三磨牙再次之。
精品课件
为下颌骨最致密处。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下颌支 (1)喙突(coronoid process)(颞肌咬肌) (2)髁突(condylar process)
喙突与髁突之间为下颌切迹,又称乙状切迹 (mandibular notch)。 (3)内面(骨性标志) ➢下颌孔:孔前方有锐薄的小骨片,为下颌小舌(蝶下颌韧 带)。 ➢翼肌粗隆(翼内肌) (4)外面
精品课件
(二)内部结构
1.下颌管 2.牙力轨道和肌力轨道
精品课件
(三)下颌骨的薄弱部位 1.正中联合 2.颏孔区 3.下颌角 4.髁突颈部
精品课件
(四)血管、淋巴、神经 ➢血液供应:下牙槽动脉(主要) ➢淋巴回流:下颌下淋巴、颈深淋巴结 ➢神经支配:下牙槽神经
精品课件
其他骨 腭骨、蝶骨、颞骨、舌骨
精品课件
腭骨:为一对L形骨板,位于 鼻腔后部,上颌
骨与蝶 骨翼突之间,分
为水平 与垂直两部分。
精品课件
蝶骨:位于颅底中部,包括体部、小翼、大翼 和翼突四部分
精品课件
颞骨:成对,位于蝶骨、顶骨与枕骨之间,分 为颞精品鳞课件、乳突、岩部和鼓板四部分。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The End

➢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
眶下神经
➢尖牙窝(canine fossa)
精品课件
颌面部(面颅骨)骨性支架:14块骨(15)
➢成对: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骨及下鼻甲 ➢不成对:下颌骨、犁骨(舌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参与构成: 眼眶底 口腔顶 鼻腔底及侧壁 颞下窝和翼腭窝 翼上颌裂及眶下裂
接。
(3)腭突(palatine process):两侧腭突在正中线相连,
形成腭正中缝,参与构成口腔顶及鼻腔底。
骨性标志: ➢切牙孔(incisive canal):位于上颌中切牙之腭侧、腭
正中缝与两侧尖牙的连线交点上。
精品课件
(4)牙槽突(alveolar process):为上颌骨包围牙根
周围的突起部分,厚而质松,其前部较簿,后部较厚。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内面 骨性标志: ➢颏棘(颏舌肌、颏舌骨肌) ➢内斜线(mylohyoid line)(下颌舌骨肌) ➢内斜线上方有舌下腺窝;内斜线下方,有下颌下腺窝和二 腹肌窝。 (3)牙槽突
下颌前牙唇侧牙槽窝骨板比舌侧薄,双尖牙区颊舌侧骨 板厚度相近,磨牙区颊侧骨板厚于舌侧。 (4)下颌体下缘
(四)薄弱部位
翼突 突
Le Fort I型:梨状孔下部→牙槽突底部→上颌结节→蝶骨
Le Fort II型:鼻骨,泪骨,颧骨下方→蝶骨翼突 Le Fort III型:鼻骨,泪骨,眶底,颧骨上方→蝶骨翼
精品课件
二、下颌骨
(一)外形 分为水平部和垂直部 1 下颌体 (1)外面 骨性标志: ➢正中联合(central union) ➢颏结节 (mental protuberance) ➢外斜线(oblique line)(降下唇肌、降口角肌) ➢颏孔(mental foramen)(颏神经)
精品课件
(三)上颌骨的支柱结构 上颌骨与咀嚼功能关系密切,在承受咀嚼压力的部 位,骨质比较厚,形成三对支柱,均下起上颌骨牙 槽突,上达颅底。 1.尖牙支柱 (鼻额支柱)主要传导尖牙区的咀嚼 压力。 2.颧突支柱 主要传导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 3.翼突支柱 主要传导磨牙区的咀嚼压力。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