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合集下载

天津七里海湿地核心区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

天津七里海湿地核心区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

第47卷第5期2021年5月水力发电天津七里海湿地核心区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仝磊1,熊红霞#,王晓丽1,彭士涛1!2(1$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天津300384;2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300456)摘要:在总结国内外生态恢复成效评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天津七里海湿地核心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前后的水环境、沉积物、生物群落等进行现场监测和景观地貌的卫星影像遥感解译,对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七里海湿地核心区修复工程完成后,核心区水域面积较修复前扩大10km2;水环境质量好转,沉积物质量也有了改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I类标准;浮游动物群落密度大幅升高,浮游植物群落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较2017年均有所提升,水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鸟的种类由2017年的135种增加到2019年的176种;野生植被恢复较好,野生草本植物覆盖度增加#关键词:湿地核心区;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七里海湿地;天津Effect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 on the Core Area of Qilihai Wetland in TianjinTONG Lei1,XIONG Hongxia2,WANG Xiaoli1,PENG Shitao1'2(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afety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300384,Chino;2.Tianjin Reseerch Instituta for Wates Transpost Engineering,Ministro of Transport,Tianjin300456,China)Abstract:To scientifically evvluate the ccmprehensivv effectiveness of the restoration projeci in the core area of Qilihai Wetland,the changes[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toration project are ccmpared about the wates environment, sediment,biologicai ccmmunities and landscape features through the on-site monitoring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sateeite images.Furthee more,the ecologicai restoration effectiveness is evvluated systematically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ies on the effectiveness evvluation of ecclogical restoration.As shown in the results,aftee the ccmpletion of the restoration project of the c cre area of Qilihai Wetland,the watee area of the ccre area is expanded by10km2;the quality of watee environment is improved and the sediment qualita is enhanccd with al indicators reaching the standard of Class I;the densita of zooplankton communita i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the richness,uniformita and diversita index of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a are irnproved i n ccmparison with those in2017,representing the ccntinuous improvement of watee ccc I ovs;the species of waterfowi is increased from135in2017to176in2019;and the wild vegetation exhibits a cleae reccvery,and the coveraae of wild herbs is increased.Key Wordt:core a rea of wetland;ecclovicat restoration project;effect evvluation;Qilihai Wetland;Tianjin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59-9342%2021)05-0001-060引言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其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水文地位,在干旱天气保水、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1#湿地恢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原理或生态修复工程的手段,对发生退化或已经消失的湿地进行恢复和重建,恢复其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相关特性,使其重新向良性方向演进,重新发挥应有的功能*2-+。

天津七里海湿地水质质量现状分析与评价

天津七里海湿地水质质量现状分析与评价

天津七里海湿地水质质量现状分析与评价作者:付志茹,李文雯,张韦,孟一耕,姜巨峰,钱红,郭姝蕴,杨华来源:《河北渔业》 2014年第11期付志茹,李文雯,张韦,孟一耕,姜巨峰,钱红,郭姝蕴,杨华(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河西区300221)基金项目:天津市财政科技专项“天津市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价”和天津市科技兴海项目“七里海湿地水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生物修复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合同号:KJXH2012-24)作者简介:付志茹(1965-)天津市宁河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和水生生物生态学研究。

摘要:2012年我们采用现场调查监测的方法,对七里海湿地水质的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盐度等十几项水化因子进行了调查监测,并采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天津七里海湿地水质富营养化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显示:七里海所有监测站位的水质均呈富营养型状态。

关键词:七里海;营养状态指数;水质;富营养化;天津七里海湿地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具有古海岸性质的湿地之一。

湿地面积为95km2,其中核心区面积为45km2,涉及宁河县的俵口、七里海、潘庄、淮淀、造甲5个乡镇,25个行政村,8.7万人。

七里海湿地拥有连片芦苇面积4000hm2,是天津最大的芦苇产地;拥有水产养殖水面3000hm2,是天津重要的水产品基地,也是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拥有比较丰富的生物资源。

七里海湿地对调节当地的气候和水分的循环、繁衍各种水生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1湿地水质质量调查评价方法1.1监测站位2012年天津七里海湿地共设置站位14个,其中东七里海6个,西七里海5个,生态园3个。

具体监测站位见图1。

采样时间确定为5、7、9三个月。

1.2监测内容和方法调查监测内容包括pH、溶解氧、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可溶性磷酸盐、总碱度、叶绿素a、总硬度、钙离子、镁离子、盐度。

天津七里海地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SWOT分析

天津七里海地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SWOT分析

天津七里海地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摘要:通过swot分析法对天津七里海湿地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别进行分析。

七里海湿地优、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存,全面认识七里海湿地,在开展生态旅游时才能认清自己,做到扬长避短。

关键词:生态旅游;湿地;swot;七里海生态旅游主要是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

目前,利用湿地的生态资源开发旅游业已经成为了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湿地(wetland)被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的或流动的、或为淡水、微咸水或咸水的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 的浅水区域。

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七里海地处天津宁河县西南部,海拔在1.7-2.4米之间,历史上曾为常年性的蓄水洼淀,总面积约850平方公里,距离渤海15公里。

七里海是自全新世晚期以来海退过程在天津平原残留下来的众多泻湖之一,现已经演变为以芦苇群落为主的滨海盐沼湿地。

一、七里海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最早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后来扩展应用到社会经济管理的各个层面。

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sw,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着眼于自身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第二部分是ot,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强调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对自身可能产生的影响。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应该避开的东西,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和采取相应战略,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本文下面利用swot分析法对天津七里海湿地开展生态旅游进行分析。

全国海洋保护区名录

全国海洋保护区名录
2500.00
21
儋州白蝶贝省级自然保护区
30900.00
22
文昌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
6500.00
23
海南省清澜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2948.00
24
海南西南中沙群岛省级自然保护区
2400000.00
25
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
3129.00
26
临高白蝶贝省级自然保护区
34300.00
五、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6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0000.00
7
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5913.00
8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3541.54
9
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500.00
10
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015.2
11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53000.00
12
盐城珍稀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国海洋保护区名录
一、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名录
序号
名称
面积(公顷)
1
丹东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1000.00
2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4595.00
3
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8000.00
4
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72275.00
5
大连城山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50.00
山东乳山市塔岛湾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1097.15
17
山东烟台牟平沙质海岸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1465.20
18

七里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七里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七里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彭士涛;赵益栋;张光玉;井亮;詹水芬;于航【摘要】实地调查结果表明,七里海湿地生物资源丰富,其中鸟类184种,隶属于16目39科88属,包括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5种;兽类共有5目9科16属19种;两栖类动物1目3科5种;昆虫11目75科261种;鱼类10目18科64种;浮游动物11科15种;底栖动物12科29种.植物计有高等植物44科114属165种,以禾本科、菊科、豆科等为代表的草本植物占主要地位.由于受水环境污染和人工鱼塘养殖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七里海湿地的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恶化.文章对七里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的建议和措施.【期刊名称】《水道港口》【年(卷),期】2009(030)002【总页数】4页(P135-138)【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七里海湿地【作者】彭士涛;赵益栋;张光玉;井亮;詹水芬;于航【作者单位】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实验室,天津,300456;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实验室,天津,300456;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实验室,天津,300456;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实验室,天津,300456;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实验室,天津,300456;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实验室,天津,3004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6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小于6 m 的海水区[1]。

湿地是自然界具有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不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

各种类型的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均化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

论天津七里海湿地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教训

论天津七里海湿地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教训
5.七里海湿地已无野生鱼蟹资源
七里海湿地有鱼虾蟹生长得天独厚的条 件,水肥草密,饵料丰富,适于鱼蟹生长期
180天左右。重要的是,20世纪60年代末之
前,由于海河水系淡水径流量丰富,渤海湾是 渤海三湾海洋生物最大的产卵场。其河口地 带的咸淡水交汇处也是渤海三湾降海性鱼蟹 最大的产卵场,而七里海则是溯河性鱼虾良 好的产卵场。
据有关资料统计,乾隆时期七里海的面
积约为170平方公里。民国时期,“七里
海,西接塌海淀,北承后海。后海之西北为 鲫鱼淀,……东南为曲里海,又南为宁车 沽”。新中国成立以后,据《宁河县国民经
济统计资料》统计,前七里海78平方公里; 后七里海30平方公里。随着国家的经济建 设和农业发展, 1958年大跃进时后七里海
砒整;■十』 超
e/费烬側
叫曾•超 讶襪^世£ 磁十揪\厂
f
「 • 「
?
「二 \
^ T
■■-
・\
"
公A
^ T ^

-;
306
50.60年代,七里海的水常年不干,7、8、 9月汛期季节上游“雨多水汇”,水深达2米 多是常事,整个七里海蓄洪总量可达近亿方O
现在•七里海“极目无涯,汪洋如海”已成
历史。自70年代初,潮白新河在七里海内筑
七里海湿地和天津滨海平原上的许多 湿地一样,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 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改善气候和维 持区域水分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七里海湿地正 在严重萎缩,昔日“烟波浩渺”的景观已不
复存在•目前只有在前七里海还部分残留有
沼泽湿地,面积不足45平方公里。湿地的
■. ■
条二级河道纵横“海”内9总面积约170平

天津秋天休闲度假好去处

天津秋天休闲度假好去处

天津秋天休闲度假好去处天津秋天休闲度假好去处1:“天津之眼”摩天轮天津秋季旅游推荐的天津永乐桥摩天轮被称为“天津之眼”,是世界上唯一在桥上建造的摩天轮。

直径110米的摩天轮,轮外装挂360度透明座舱64个,每个座舱可容纳8个人,可同时供512个人游览。

天津秋季旅游好去处“天津之眼”摩天轮旋转一周,所需时间为30分钟,在最高处时,四周景色一览无余,也能看到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致,所以被称为“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摩天轮门票成人门票:70。

天津秋天休闲度假好去处2:盘山风景区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天津市蓟县。

又因它雄踞北京之东,故有“京东第一山”之誉。

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是自然山水与名胜古迹并著、佛教文化与皇家文化相融的旅游休闲胜地。

站在葱茏树林间,深吸一口气,满心满肺都是植物的芳香,伴着流水潺潺,行于石阶木栈,宛如置身绿色天堂,不由深深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天津秋天休闲度假好去处3: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蓟县城东穿芳峪境内。

辖九龙山、梨木台山、黄花山三大景区。

1995年批准为森林公园,1997年升为国家森林公园,目前是天津市面积最大唯一的山区国家森林公园。

在公园东北部万丈深谷中连绵耸立着九条山脊,恰似九龙聚首,故名九龙山。

有山有水的地方,一向是游客夏季出游的最佳首选,而天津近郊的山水中,要数九龙山的景致为最佳,即使是炎炎夏日当空,山中依旧一片清凉,戏水,游山,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天津秋天休闲度假好去处4:龙泉山游乐园国家A级景区龙泉山游乐园,坐落在天津市蓟县下营镇道古峪村西,距县城2公里。

园内开辟了生态旅游区、水上游乐区、山野林间别墅区、生活服务区及山野纳凉园、松林沐浴园、湖畔垂钓园。

景区还备有专车接送,设有果园采摘园,儿童动物园,散养鸡场,二人转小剧场等。

分别设有三条游览路线,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游客的需求,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全面配套,是天津短途旅游度假胜地。

美哉七里海——湿地风情旅游

美哉七里海——湿地风情旅游

美哉七里海——湿地风情旅游美哉七里海——湿地风情旅游美哉七里海——湿地风情旅游 2011年11月09日辛卯秋,两赴宁河七里海,一叶扁舟,看落霞孤鹜,觉湖水漾波,听乡人指点,不禁怦然心动,浮想联翩,归来秉笔,追录一二,以记当时之感。

两个“古”字定乾坤七里海万顷波涛,“海”边的孩子,风生水长,光着小脚板漫野疯跑。

脚划破了,村上老人便说,去刮千层蛤吧。

村外沟渠边,不知何年何月,枕头大的千层蛤堆积起5米多高的堤岸,绵延数里。

用小刀刮下千层蛤的粉末涂到伤口上,血也止了,痛也住了。

孩子长大后,知道这千层蛤学名叫做牡蛎,由它堆积起来的堤岸叫做牡蛎滩,形成于六千多年前。

枕头大的牡蛎,如今别说在中国北方,就是全世界,也属罕见。

上世纪80年代兴起乡镇企业,村里办起贝粉厂,村外开洼有的是贝壳,用铁锨挖,开来挖掘机挖,土层下边掩埋着一层层贝壳,像老树的年轮。

脉红螺张开憨态可掬的犄角,四角蛤蜊优雅的花纹清晰可辨。

还有毛蚶,大量毛蚶,就像我们平日里常见的。

耳朵眼儿似的贝壳腹内,积淀着三千年岁月。

贝壳取之不尽,现成的原料,贝粉厂做起无本生意。

就这样惊动了专家学者,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都瞪大了眼连连惊叹:这是古海岸呀~该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贝壳堤、南美苏里南贝壳堤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贝壳堤,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贝壳堤与牡蛎滩并存且规模如此巨大,太平洋地区绝无仅有。

贝粉厂立即关闭。

国际研讨会在“海”边举行。

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波兰、芬兰和瑞典的海洋学专家齐聚一堂。

会议结束,有专家提出每人赠送一只牡蛎化石作为纪念。

主办方思考良久,婉言拒绝。

七里海人识宝了,这大自然的馈赠,这不可再生的瑰宝,岂可拱手送人,七里海万顷波涛,养育着95平方公里湿地。

苇淀绵延无际,水沟水道纵横交错,产生大量负离子和湿润空气,滋润着北京、天津、唐山,素有“京津肺叶”的美誉。

这里曾出土大量麋鹿角。

麋鹿俗名“四不像”,角像鹿、蹄如牛、脸似马、尾若驴。

出土的麋鹿角距今三千余年,印证着七里海远古的记忆:沼泽广袤,成群的麋鹿采食着芦苇、香蒲和鹿藿,在自由自在地嬉戏、奔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本保护区是于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天津市第二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第一个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是在天津市政府1984年12月批准的“贝壳堤市级自然保护区”基础上扩展、升级而成的。

1.地理位置
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天津市东部,渤海湾西岸的滨海平原地区,范围涉及到汉沽、塘沽、大港、东丽、津南和宁河等六个区县,总面积9.9万公顷。

其中核心区、缓冲区分布在津南、大港、塘沽以及宁河四区县。

2.社会经济条件
贝壳堤重点保护区域分布在天津滨海地带,按照市政府制定的天津市跨世纪发展战略,即建设现代化工业基地——滨海新区的设想,近年来,滨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网络、良好的投资环境,集聚了大批中外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科技园区;建有海滨游乐场、官港森林公园等游乐场所。

伴随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本保护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增大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难度。

七里海湿地及俵口牡蛎滩保护区位于任凤、表口、淮淀、造甲、潘庄五个乡镇的部分地区,五个乡镇共有耕地面积15万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高粱,主要特产是芦苇、小站稻、紫蟹等。

1997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5亿元,人均收入3700多元。

该保护区邻接津榆、津汉公路,潮白新河南北贯穿其间,交通十分便利。

3.自然条件
保护区所在区域多为冲积海积平原和海积平原,土壤类型以盐化潮土、湿潮土、盐化湿潮土、沼泽土为主,地面高程4米以下,地势低平,坡降小于2/10000。

本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特点。

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少雪,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候宜人。

主要植被为滨海盐生植被的盐地碱蓬植物群落、獐毛植物群落、白茅狗尾草植物群落;沼泽水生植被的芦苇植物群落等。

七里海湿地作为保护区的主要区域,生物物种多样,其中植物涉及12个群落,主要植物为芦苇;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达10多种,如白鹳、大鸨、天鹅、鸳鸯等;在历史上鱼蟹类以银鱼、紫蟹最为著名。

七里海湿地及邻近乡镇所在区域为潘庄地热异常区,热水天然开采量 1.66立方米。

天然可采地热贮量4.2×1013千卡。

4.资源特点
天津滨海平原地带的贝壳堤,是在全新世中晚期阶段性海退过程中,海岸相对稳定期,在高潮线附近由潮汐、海浪搬运堆积而成。

组成物质以贝壳及贝壳碎片为主,夹粉沙、细沙、泥炭层或淤泥质黏土薄层。

贝类种属以海螺、缢蛏、毛蚶、蓝蛤和牡蛎为主。

贝壳堤分布为四道,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呈垄岗状不连续分布。

自西向东(既由陆向海)依次分别称为第四至一道贝壳堤。

第四道贝壳堤在翟庄村西约800米处,沿西北—东南(NW-SE)方向延伸,宽约50米,距现代海岸22-27公里,形成于距今约5000-4000年;
第三道贝壳堤北段分布在东丽区荒草坨—小王庄—张贵庄—津南区巨葛庄—南八里台—大港区中塘一线;在大港区界内又分为三支,即西支为大苏庄—小刘庄—窦庄,中支为坡江—友爱,东支为沙井子,南段自王肖庄延至河北省黄骅市境内,距现代海岸11-35公里。

该堤形成于距今3800-3000年,宽度为100-200米;
第二道贝壳堤北起东丽区白沙岭,经军粮城—津南西泥沽—邓岑子—大港区上古林—老马棚口,向南进入河北省黄骅市,距现代海岸0-20公里。

形成于距今约2500-1100年。

规模较大的地段有白沙岭,长约750米,最宽可达100米;西泥沽:长2000米,平均宽约4000米;邓岑子,长2630长,宽约260米;
第一道贝壳堤北起汉沽区大神堂—蛏头沽,其中段至塘沽区的青坨子、高沙岭、驴驹河、唐驹河等地,此段的贝壳堤呈新月型贝壳沙丘或小面积的贝壳滩出露。

南段在大港区的马棚口一带。

形成于距今约700-500年。

物质组成以贝壳及其碎片为主,贝壳种属以四角蛤蜊为主。

牡蛎滩集中分布在宁河、宝坻、潮白河与蓟运河下游部分区域。

牡蛎滩是生长于潮间带、潮下带海生软体动物牡蛎遗骸的堆积体,呈带状或斑块状分布,目前发现地点有20多处。

主要带状分布的牡蛎滩有4道:宝坻南部的里自沽、东老口扬水站、蓼庄一线,形成于距今6700-6600年;卫星河西端史庄子—姜庄子一线,形成于距今6000-5000年;俵口的牡蛎滩形成于距今5700-2300年;该处牡蛎滩剖面巨大,高度达5米,长度超过100米,牡蛎种属主要是长牡蛎和近江牡蛎等,个体硕大,一般长35-40厘米,最大的长75厘米,一般厚2-3厘米,最厚达5 厘米,宽约10-15 厘米,牡蛎个体约有20-30层,多者达45层。

北淮淀的牡蛎滩形成于距今3800-2400年,据资料估算牡蛎滩分布面积约为9900公顷。

七里海湿地位于宁河西南部,距渤海约15公里,为海退后形成的古泻湖洼地,潮白河南北贯穿,将湿地分为东西七里海,面积(核心区、缓冲区面积)约9500公顷。

七里海地区在第四纪最末一次冰期后,因世界气候变暖,海面上升,曾被海
水占据成为渤海湾的一部分,直到据今1000多年前,还和渤海湾保持着联系,是一个典型的古泻湖环境,后来由于海岸线东移,河流泥沙淤积,七里海与海洋连结的通道堵塞,演变成了滨海湖沼湿地,湖底高程一般 2.0-2.4米,最低处1.7-1.9米。

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由水面、湿地和生物共同构成典型完整的湖沼湿地生态系统,据初步调查,这里有水生湿生维管束植物12个群落,66种,主要是芦苇群落、水葱群落、扁杆藨草群落、水稗子群落、芦苇-香蒲群落及多种藻类植物群落;浮游植物80多种;浮游动物120种;底栖动物70余种;鱼类60余种;鸟类100多种;哺乳类动物10余种及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等。

5.主要保护对象、保护价值意义
本保护区保护对象为贝壳堤、牡蛎滩和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

其中贝壳堤分布面积约为1.02万公顷,牡蛎滩和七里海湿地为8.88万公顷。

天津贝壳堤、牡蛎滩是全新世以来海陆变迁的产物,是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是研究河流(主要是黄河)三角洲阶段性向海推进造陆过程的珍贵自然遗迹;它真实地记录了沧海变桑田的过程,是不可再生性资源。

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经过实地考察认为,天津曾是中国东部沿海平原贝类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现今发现的贝壳堤、牡蛎滩规模大、序列清晰,在西太平洋各边缘滨海平原实属罕见,在国际海洋学、第四纪地质以及古海岸带生态环境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天津滨海湿地的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七里海湿地是渤海鱼类饵料供应地之一,也是许多珍稀和濒危野生动物迁徒、栖息、繁殖的基地;同时,还具有泄洪、滞洪抵御旱涝、调节小区域气候的作用,对改善天津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术界,亦是国际间合作研究海洋学、古生物、古地理、古气候和湿地生态学较为著名的典型地区之一。

保护天津地区的贝壳堤、牡蛎滩和湿地,不仅是保护这些不能再生的自然遗迹,为深入研究几千年来的海陆变迁和自然生态环境演变保留下一块实验场所;同时也是为改善天津市的生态环境、平衡现代化大都市的综合布局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在海洋学、地质学、环境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创造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