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湿地信息提取分析

合集下载

天津市七里海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天津市七里海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天津市七里海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天津市七里海湿地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滨海湿地之一,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和管理这一重要的生态资源,天津市政府制定了七里海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

其中,生态系统结构指标包括湿地类型、湿地面积、植被类型和覆盖度等;生态系统功能指标包括水质、土壤质量、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包括景观价值、旅游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等。

在评价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时,需要考虑湿地类型的多样性和面积的大小。

七里海湿地包括河口湿地、滨海湿地、沼泽湿地和海滩湿地等多种类型,面积达到了近3000公顷。

同时,植被类型和覆盖度也是评价湿地结构的重要指标。

七里海湿地的植被类型包括芦苇、蒲草、红树林等,覆盖度较高,有利于维持湿地的生态平衡。

在评价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时,需要考虑水质、土壤质量、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等指标。

七里海湿地的水质较好,能够净化水体,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土壤质量也较高,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土壤保持。

此外,七里海湿地还具有良好的气候调节功能,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降低气温。

生物多样性也是评价湿地功能的重要指标,七里海湿地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价值。

在评价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时,需要考虑景观价值、旅游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等指标。

七里海湿地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是天津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

此外,七里海湿地还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价值,如渔业、海带养殖等,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

综上所述,天津市七里海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评价湿地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服务,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该指标体系也为其他湿地的评价提供了参考。

湿地调查报告

湿地调查报告

湿地调查报告湿地调查报告一、引言湿地是一种生态系统,由于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对于湿地的调查与保护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详细介绍湿地调查的过程和结果,为相关部门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二、调查目的湿地调查的目的是为了:⒈了解湿地的类型、分布和面积。

⒉评估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⒊掌握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

⒋制定湿地保护和恢复措施。

三、调查范围本次湿地调查涵盖以下方面:⒈地理位置和边界⒉湿地类型和分类⒊湿地面积和分布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⒌湿地生物多样性⒍湿地环境变化四、调查方法本次湿地调查使用了以下方法:⒈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记录湿地的地理位置、边界和面积。

⒉样点调查:在湿地的不同区域设置样点,进行植被调查和生物物种清查。

⒊遥感影像分析: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湿地的信息,包括湿地的面积、分布和变化情况。

⒋文献资料分析:分析相关文献,了解湿地的历史变化和现状。

五、调查结果⒈地理位置和边界:根据实地考察和遥感影像分析,确定了湿地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⒉湿地类型和分类:经过植被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确定了湿地的类型和分类,如沼泽湿地、河口湿地等。

⒊湿地面积和分布:通过遥感影像分析,计算了湿地的总面积以及各个湿地类型的分布情况,并制作了相应的分布图。

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分析,评估了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包括水文调节、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⒌湿地生物多样性:经过样点调查和生物物种清查,记录了湿地内的植物物种、鸟类物种、两栖爬行物种等,并对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⒍湿地环境变化:利用遥感影像分析和文献资料分析,了解了湿地的环境变化情况,包括湿地面积减少、植被退化等情况。

六、调查结论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⒈湿地的类型、分布和面积情况清楚可见。

⒉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丰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⒊湿地面临一定的退化和变化,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七、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有:⒈湿地调查数据表格⒉湿地遥感影像图⒊湿地植被调查照片八、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湿地保护法:指对湿地进行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以维护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关于天津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天津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05
结论
主要发现
天津市的空气质量近年来 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定 程度的污染问题,特别是 冬季采暖期。
天津市的土壤质量总体稳 定,但部分地区存在重金 属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
ABCD
天津市的水质总体良好, 但部分河流和湖泊存在富 营养化问题,需加强治理 。
天津市的城市绿化覆盖率 逐年提高,但城市绿地分 布不均,需加强城市绿化 规划。
农业活动如养殖、种植等产生的废水未经处 理直接排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
城市管网建设不足
部分地区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导致污水无 法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分析
工业排放
天津市重工业发达,部分企业排放的废气中 污染物含量超标。
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废气对大气造 成一定污染。
机动车尾气
土壤生态
土地退化
天津市部分地区存在土地退化问题, 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现象较为严重 。
土壤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土壤质量下 降,影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
生物多样性
物种数量
天津市生物多样性总体较高,但部分地区存在物种数量减少的问 题。
生态系统多样性
天津市生态系统多样性较高,但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 响,部分生态系统面临威胁。
研究限制与不足
1
数据来源有限,部分环境指标的数据不够全面。
2
研究方法较为简单,未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
3
未涉及天津市的生物多样性问题,缺乏对生态系 统的综合评估。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01 扩大数据采集范围,提高数据精度和可靠 性。
02
引入先进的定量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天津 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
03

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湿地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湿地是指生态系统与水的接触或作用区域,包括沼泽、泥炭地、河口、湖泊、池塘和沿海滩涂等。

湿地是地球上最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重要的生态服务提供者。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湿地资源状况,本次调查了地的湿地资源情况。

二、调查目的1.了解湿地类型和范围;2.调查湿地中的物种丰富度和数量;3.调查湿地当前的生态环境;4.研究湿地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调查过程调查过程中,首先对湿地进行了分类和范围划定的初步分析,然后通过现场考察和采样等方式进行具体调查。

调查的重点包括湿地类型、水质状况、植被分布、动物种类和数量、以及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等。

1.湿地类型和范围经过实地勘测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确定调查区域内存在河口湿地、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等不同类型的湿地。

其中河口湿地分布较广,面积约占调查区域湿地总面积的70%。

2.湿地水质状况通过水样采集和水质监测,发现湿地水质以中等水平为主。

其中部分河口湿地水质较差,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可能是周边工业及农业活动对湿地水质的影响。

3.植被分布通过植被抽样和统计,发现湿地植被种类丰富,主要分布有芦苇、菖蒲、香蒲等。

4.动物种类和数量通过鸟类调查和捕捉鱼类等方式,发现湿地内鸟类种类繁多,涵盖了多个主要鸟类目。

同时还发现了多种鱼类和两栖类等。

5.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调查发现,湿地周边存在农田灌溉、河流治理和旅游等人类活动,这些活动对湿地的水质、生境和物种多样性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湿地资源的特点和问题:1.特点湿地资源丰富,拥有多种湿地类型和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2.问题存在部分湿地水质污染的问题,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五、建议与对策针对湿地资源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加强水质监测与污染治理,控制工业和农业活动对湿地的污染;2.制定湿地保护政策和规划,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3.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4.提倡可持续旅游,加强湿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平衡。

天津市宁河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天津市宁河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天津市宁河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仰满荣摘要:基于遥感、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天津市宁河县为研究区域,在1987年和2005年的TM、ETM遥感数据为信息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天津市宁河湿地资源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湿地类型的整体构成发生了剧烈变化,自然湿地的面积减少了37.42%、斑块减少了124块,人工湿地的面积增加了14606.2hm2。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呈降低趋势,优势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呈增加趋势。

人为活动是近20年宁河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天然湿地面积的减少及湿地类型的改变引起地下水文条件的恶化,导致湿地水源逐渐枯竭,湿地资源的变化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1 前言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独特生态系统,具有分散洪水、涵养水源、净化环境、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区域生态平衡等多种生态功能,是人类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1~4]。

但是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与土地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全球湿地环境遭到严重的人类干扰和破坏,进而加速了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湿地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已成为当今国内外专家探求的热点课题[5~9]。

天津市宁河湿地的核心区七里海,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关注的焦点,不同学者从资源、环境变迁、鸟类及蛾类变化、生态系统的退化及修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0~14],从战略意义上分析了保护七里海湿地的重要性。

前人大量的研究多注重湿地的资源和环境现状问题,较少利用新技术或方法(特别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揭示过去几十年来宁河湿地的变化过程,也较少利用多年气象、水文资料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宁河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本文中利用1987年和2005年两个时段的卫星数据,结合多次野外实地考察,借助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取不同时期宁河湿地的各类信息,并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定量分析了宁河湿地近20年的动态变化特征。

天津市宁河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天津市宁河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烈变化, 自然湿地 的面积减少 了 3 .2 、 74 % 斑块减少 了 1 4块, 2 人工湿地 的面积增加 了 1 0 . h z 46 62 m。多样性指数和 均匀性指数 呈降低趋势, 优势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呈增加趋势 。 人为活动是近 2 宁河湿地 资源 动态 变化的主要 0年
收稿 日期 : 0 7—0 2 20 9— 7 责任编辑 : 刘新秒
地势低平开阔, 水系发达 , 河渠密布 , 湿地资源非常 丰 富 ,境 内七 里海 湿 地是 19 经 国务 院批 准建 92年
立 的天 津 古 海 岸 与湿 地 国家 级 自然保 护 区 的核 心
区, 属典型的古泻湖湿地生态系统I ( 1。 l 图 )大陆性 1 _ 气 候 特 点 十 分 明 显 ,属 温 带 半 湿 润 大 陆性 季 风 气
是人类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 4 ] 。但是近年来随着 人 口的持 续增 长 与 土地 资 源 紧 缺 之 间 的矛 盾 E益 l
突出, 人类 活 动 的加剧 导 致全 球 湿地 环境 遭 到 严重 的人 类 干扰 和破 坏 , 而 加速 了全 球 气候 和 生 态环 进 境进 一 步恶 化 ,引发 了一 系 列 的生 态环 境 问题 , 因
外专家关注的焦点 , 同学者从资源 、 不 环境变迁 、 鸟 类及蛾类变化 、 生态系统 的退化及修复等方面进行
了大 量 的研 究[ 4从 战略 意义 上分 析 了保护 七 里 1 ] 0 , 海湿 地的重要 性 。前人 大量 的研究 多 注重湿 地 的资 源 和环 境 现状 问题 , 少 利用 新 技 术 或 方 法 ( 别 较 特 是遥 感 与地 理信 息 系统技 术 ) 示过 去 几十 年 来 宁 揭 河湿 地 的变 化过 程 , 较 少 利用 多年 气 象 、 文 资 也 水 料 和人 类 活 动 引起 的 土地 利 用 变 化 对 宁 河 湿 地 生 态环 境 的影 响进 行 分析研 究 。本文 中利用 18 97年

湿地资源调查情况汇报

湿地资源调查情况汇报

湿地资源调查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当地湿地资源的现状,我们开展了湿地资源调查工作,并就此向大家做一次汇报。

首先,我们选择了几个代表性的湿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湿地面积的减少,由于城市化和农业用地的扩张,许多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

其次是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一些湿地受到污染和过度开发,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物种多样性减少。

另外,一些湿地还存在着管理不善、保护不力的问题,监管不到位,导致湿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积极的因素。

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始重视湿地资源的保护工作,加大了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湿地资源。

同时,一些科研机构也在积极开展湿地资源的科学研究,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大对湿地资源的科学研究和监测力度,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和政策,同时加强对湿地资源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湿地资源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湿地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工作,不断完善湿地资源调查数据,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参与湿地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本次湿地资源调查情况汇报,我们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湿地资源保护的重视,共同努力,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护好我们的湿地资源,让湿地生态环境更加美丽、更加健康!。

人工湿地技术在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中的应用性研究——以天津临港经济区湿地公园为例

人工湿地技术在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中的应用性研究——以天津临港经济区湿地公园为例

摘要针对目前湿地公园普遍存在的生态景观与人工湿地净化功能如何合理融合的难题,本文以天津临港经济区湿地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湿地公园进行了详细调研解析,从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人工湿地工艺设计和生态景观设计以及附属构筑物的设计等多角度进行深入解析,侧重分析了人工湿地技术在湿地公园中应用与传统人工湿地技术的异同点,最后从湿地公园整个生态景观的功能分区构建模式来凸显天津临港经济区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特色,基于此得出湿地公园中生态景观合理的设计理念和构建原则,同时分析了该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由此得出,如何合理地将人工湿地技术的水处理功效和生态景观效果相结合,在湿地公园实现双重功效,不仅能大大改善水质,也能提高公园的自然生态景观效果。

同时本研究详细介绍了湿地公园中人工湿地工艺的比选、工艺参数确定、生态护岸、植物配置及附属构筑物的设计,为人工湿地技术在湿地公园中生态景观上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并积累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生态景观,湿地公园,人工湿地技术,水处理,临港经济区湿地公园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wetland park of Tianjin Lingang Economic Zone was studi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wetland park was analyzed and studied from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wetland park, and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of the wetland park was analyzed. Concept and design principles, artificial wetland process design 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as well as the design of ancillary structures and other aspects of in-depth analysis,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artificial wetland technology in the wetland park in the traditional artificial wetland technolog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etland park Ecological landscape function model to highlight the Tianjin Lingang Economic Zone,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wetland park, based on this ecological park in the wetland reasonable design philosophy and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and analysis of the wetland park ecological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It is concluded that how to rationally combine the water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technology with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effect has realized the double effect in the wetland park, not only greatly improved the water quality, but also improved the natural ecological landscape effect of the park.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election of artificial wetland in wetland park,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the design of ecological shore protection, plant disposition and subsidiary structure, which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ed wetland in ecological landscape of wetland park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KEY WORDS: Ecological landscape, Wetland park, Constructed wetland technology, Water treatment; Lingang Economic Zone Wetland Park目录第1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2)1.3研究内容 (2)1.4研究方法 (3)第2章文献综述 (5)2.1相关概念概述 (5)2.1.1湿地 (5)2.1.2人工湿地 (6)2.1.3城市湿地公园 (10)2.1.4生态景观 (11)2.2国内外人工湿地技术和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 (12)2.2.1国外人工湿地技术和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 (13)2.2.2国内人工湿地技术和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 (14)第3章研究区域概况 (17)3.1研究区域基址概况 (17)3.1.1地理位置 (17)3.1.2自然状况 (18)3.1.3社会经济状况 (19)3.2研究区域的环境问题和环境目标 (20)3.2.1存在的环境问题 (20)3.2.2研究区域环保目标 (21)第4章人工湿地技术在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中的应用思路与技术路线 (23)4.1项目概况 (23)4.1.1总体规划 (23)4.1.2现状条件 (25)4.1.3技术路线 (25)4.2临港经济区湿地公园设计理念及功能原理 (26)4.2.1生态景观设计理念 (26)4.2.2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27)4.3.1设计规模 (29)4.3.2人工湿地工艺比选 (29)4.3.3人工湿地设计计算 (31)4.3.4调节塘设计 (34)4.3.5附属单元设计 (35)4.3.6植物配制 (36)4.3.7生态护岸设计 (39)4.3.8地形设计 (43)4.3.9湿地公园景观建筑设计 (44)4.4临港湿地公园中人工湿地与传统人工湿地技术的异同 (46)4.4.1与传统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相同点 (46)4.4.2 与传统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差别 (46)第5章临港经济区湿地公园生态景观的构建模式 (49)5.1临港经济区湿地公园生态景观分区构建及特色 (49)5.2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53)5.3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理念和构建原则 (54)5.3.1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理念 (54)5.3.2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55)第6章临港经济区湿地公园生态景观的效益分析 (57)6.1生态效益 (57)6.2社会效益 (58)6.3经济效益 (58)第7章结论与建议 (59)7.1结论 (59)7.2建议 (59)参考文献 (61)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65)致谢 (66)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环境问题和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湿地信息提取
3.1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是2011年、2013年、2017年Landsat 7 ETM+以及Landsat 8 OLI影像,其中2011年的数据为ETM+影像,2013年和2017年的数据选择OLI 影像。

Landsat系列卫星为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7和Landsat 8卫星分别发射于1999年4月15日、2013年2月11日,两者的光谱特性基本是一致的,分辨率均为30m,并均有一个高分辨率的全色波段(波段8)。

本文从可获得的影像中,根据影像质量、成像日期、物候期规律等选取使用的影像。

所选取的影像应覆盖整个研究区,成像清晰,并且云量较少。

本文选取的遥感影像为2011年、2013年、2017年6月、7月获取的影像,获取时间分别为6月25日、7月24日、6月12日,获取时间相近,季节为夏季,植被生长较好,水体轮廓比较清晰,云量分别为1.5%、0.35%、0.43%。

研究区影像清晰,云量较少,符合本文研究需要。

3.2建立湿地分类系统
建立科学的湿地分类系统是进行湿地遥感解译的基础,也是进行湿地研究的关键。

与湿地的定义相同,目前国际上尚没有一个统一而完善的湿地分类系统。

对于湿地的分类,因对湿地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等的不同,划分湿地类型的方案也有所不同。

目前被学界广泛接受的湿地分类是《湿地公约》所规定的分类系统,见表3-1。

各个国家可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细分。

这一分类首先按照海、陆、人类活动作用形式的不同,将湿地划分为海岸咸水湿地、内陆淡水湿地与人工湿地三大类,又按照地貌类型和湿地作用过程将湿地划分为海域、河口、泻湖、湖泊、沼泽和各种人工湿地类型[20]。

表3-1《湿地公约》中湿地的分类系统
根据《湿地公约》所规定的湿地类型,中国的湿地被划分为5大类,其中包括38类天然湿地和11类人工湿地。

中国的湿地主要包括近海及近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以及人工湿地[3]。

其中近海及近岸湿地分为浅海水域、潮下水生层、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潮间盐水沼泽、红树林沼泽、海岸性咸水湖、海岸性淡水湖、河口水域、三角洲湿地等12类;河流湿地被分为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泛洪平原湿地等3类;湖泊湿地包括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永久性咸水湖、季节性咸水湖、水库等5类;沼泽湿地有藓类沼泽、草本沼泽、高山和冻原湿地、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内陆盐沼、地热湿地、淡水泉或绿洲湿地等8类;人工湿地则分为蓄水区、运河/输水河、淡水养殖池塘、海水养殖塘、农用池塘、灌溉用沟渠、稻田/冬水田、盐田、采矿性积水、废水处理厂、城市性景观和娱乐水面等11类[3]。

根据对文献的研读和对区域的研究,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湿地主要可划分为近海及近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

因研究时间和能力所限,本文仅将研究区内的湿地划分至二级分类,如表3-2。

表3-2 天津市滨海新区湿地分类
3.3图像预处理
对所获得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辐射校正和地面控制点几何校正,并且通过DEM高程数据进行地形校正。

3.3.1条带修补
2003年5月31日,Landsat 7 ETM+机载扫描行校正器发生了故障,因此之后获取的遥感影像均发生了数据条带的丢失。

对此,对本文使用的2011年ETM+影像,使用ENVI5.0软件中的Landsat Gapfill插件,使用插值方法修补缺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