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功率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功率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技术规范标准)热量表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

热量表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量表的热量计量原理与主要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 包装与贮存条件。本标准适用于测量计算流动介质为水,温度为2~160℃,压力不大于2.5MPa的热量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BSEN1434 1997 国际法定计量组织的75号国际建议(OLMLR75) GB/T 778.3—1996冷水表第3部分: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 JB/T 8802—1998热水表行业规范 GB/T9329—1999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3.术语 3.1热量表 用于测量显示水流过热交换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的仪器。 3.2整体热量表 由流量传感器、计算仪、配对温度传感器等部件所组成不可分离的热量表。 3.3流量传感器 安装在热交换系统中,用于采集水的流量并发出流量信号的部件。 3.4温度传感器 安装在热交换系统中,用于采集热交换系统入口和出口水的温度并发出温度信号的部件。 3.5计算仪 接收来自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的信号,进行热量计算存储和显示系统所交换的热量值的部件。 3.6配对温度传感器 在同一个热量表上,分别用来测量热交换系统的入口和出口温度的两支温度传感器。 3.7温差 在热交换系统内的热载体水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的差值. 3.7.1最小温差

温差的下限值,在此温差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7.2最大温差 温差的上限值,在此温差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流量 单位时间通过热量表的热载体水的体积。 3.8.1最小流量 热载体水在系统内的最小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2额定流量 热载体水在系统正常连续运行的最大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3最大流量 热载体水在系统内,有限时间(<1小时/天;<200小时/年)内,正常运行的最大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4累积流量 热交换系统内流过的载体水的体积的总和。 3.9温度上限 热量表不超过误差界限时,热载体水的最高温度。 3.10温度下限 热量表不超过误差界限时,热载体水的最低温度。 3.11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在温度上限持久工作时,热量表所能承受内部的最大压力。 3.12压力损失 在给定的流量下,系统中热量表所造成的压力降低。 3.13最大允许压力损失 流量传感器在最大流量Lmax时,水流经热量表的压力损失不得超过的规定值。 3.14最大热功率 热功率的上限,在此功率下,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15最小热功率 在温差的下限,流量的下限,以及温度的下限所对应的功率。

水泥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

水泥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 1、水泥砼抗压强度 测定砼抗压强度是评定砼品质的主要指标。目前,砼抗压强度试件以边长为150mm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砼强度以该试件标准养护到28天,按规定方法 测得的强度为准。 当砼抗压强度采用非标准试件时,其集料粒径要求及抗压强度尺寸换算系数如下: 集料粒径要求及抗压强度换算系数 集料最大粒径 试件尺寸(mm)尺寸换算系数 (mm) 30 100×100×100 0.95 40 150×150×150 1.00 60 200×200×200 1.05

砼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计算:R=P/A 其中:R—砼抗压强度(MPa)P—极限荷载(N)A—受压面积(mm2)注:①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任一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则取中间值为测定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上述规定时,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②结果计算至0.1MPa。③非标准试件的 抗压强度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 2、砼抗折(抗弯拉)强度 测定砼抗(抗弯拉)极限强度,是为了提供水泥砼路面设计参数,检查水泥砼路面施工品质和确定抗折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水泥砼抗折强度是以150mm×150mm×550mm的梁形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达到规定龄期后,在净跨450mm,双支点荷载作用下的弯拉破坏,并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强度值。 砼抗折强度计算:Rb=PL/bha 其中:Rb—抗折强度(MPa);P—极限荷载(N);L—支座间距(L=450mm);b—试件宽度(mm);h—试件高度(mm)。 注:①如断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该试件之结果无效;如两根试件无效,则该组结果作废。断面位置在试件断块短边一侧的底面中轴线上量得。②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任一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则取中间值为测定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上述规定时,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③结果计算至0.01MPa。④采用100mm×100mm×400mm非标准试件时,所取得的抗折强度值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0.85。

喷射混凝土检测取样方法

喷射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 (一)抗压强度试验 1.检查试块的制作方法 (1)喷大板切割法 在施工的同时,将混凝土喷射在45cmx35cmxl2cm(可制成6块)或45cmx20cmx12cm(可制成3块)的模型内,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加工成10cmx10cmx10c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d进行试验(精确到0.1MPa) (2)凿方切割淡 在具有一定强度的支护上,用凿岩机打密徘钻孔,,取出长约35cm、宽约15cm 的混凝上块,加工成10cmxl0cmxl0c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d,进行试验(精确到0.1MPa)。 2.检查试块的数量 隧道(两车道隧道)每10延米,至少在拱部和边墙各取、组试样“,材料或配合比变更时另取一组,每组至少取3个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3.满足以下条件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1)同批(指同一配合比)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强度或C20。(2)任意一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 (3)同批试块为3~5组时,低于设计强度的试块组数不得多于1组;试块为(一16组时,不得多于两组;17组以上,不得多于总组数的15%。 (二)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检测 1.喷层厚度可用凿孔或激光断面仪、光带摄影等方法检查。 (2)检查断面数量。每口延米至少检查一个断面)再从拱顶中线起每隔2m凿孔检查一个点。 (3)每个断面拱、墙分别统计,全部检查孔处喷层厚度应有60%以上不小于设计厚度,平均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1/2。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喷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的最小厚度,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6cm。 (三)喷射混凝土与园岩粘结强度试验 1.检查试块的制作方法 (1)成型试验法 在模型内放置面积为10cmX10cmx厚5cm且表面粗糙度近似于实际情况的岩块,用喷射混凝土掩埋。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加工成10cmxl0cmX10c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d,用劈裂法进行试验。 (2)直接拉拔法 在围岩表面预先设置带有丝扣和加力板的拉杆,用喷射混凝土将加力板埋人,喷层厚度约10cm,试件面积约30cmX30cm(周围多余的部分应予清除)。经28d 养护,进行拉拔试验。 (四)喷射混凝上粉尘、回弹检查 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规定。 (五)其它试验 当有特殊要求时,对喷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项目应进行试验。 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评判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 号 名称 塑料1 光源暴露试验方 法通则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ISO 4892-1:1999 2 氙弧灯光老化 汽车外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527:2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412:200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SO 4892-2:2006 /Amd 1:2009 室内用塑料氙弧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459-06 非金属材料氙弧灯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5-05a 塑料暴露试验用有水或无水氙弧型曝光装置的操作ASTM D2565-99(2008) 3 荧光紫外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ISO 4892-3:2006 汽车外饰材料UV快速老化测试SAE J2020:2003 塑料紫外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329-05 非金属材料UV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4-06 4 碳弧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 4892-4:2004/ CORR 1:2005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16422.4-1996 5 荧光紫外灯老化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 光紫外灯GB/T14522-2008 6 热老化 无负荷塑料制品的热老化 ASTM D3045-92(2010)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7141-2008 7 湿热老化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溅和盐雾效应的测定ISO4611:2008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影响的测定GB/T12000-2003 塑料8 拉伸性能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用拉拔仪检测喷射混凝土强度的技术要求

用拉拔仪检测喷射混凝土强度的技术要求 根据拉拔仪检测喷射商品混凝土强度的使用情况,介绍了检测时的技术要求、注意事项,对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增加该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具有指导意义。 针对煤矿井下喷射商品混凝土,拉拔仪因其使用快速、简便、有效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原煤炭部颁发的《锚喷支护工程质量检测规程》中被确定为优选机具。拔出法检测根据锚固件置人商品混凝土的方式不同,而分为预装法和后装法两种;对喷射商品混凝土采用后装法比较科学。后装拔出法的操作过程大致分四个步骤:(1)在被测商品混凝土中钻孔;(2)在钻孔内切槽;(3)安装锚固件;(4)拉拔锚固件。 然后将混凝土被破坏时的极限拔出力代人相关公式,即可求出喷射商品混凝土的强度。结合111正侣型拉拔仪的特点及其使用情况,本文探讨了其操作时的技术要求,以提高喷射商品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检测过程的技术要求 1.1钻孔和切槽 用配套的钻孔机在测试点处钻一个中18mm ,深度不小于45mm 的孔;孔的轴线必须与棍凝土表面垂直,孔壁要求光滑。当喷射商品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时,在钻孔前需用器械将孔位周围约80mm范围内的表面处理平整,但应注意不能伤

及商品混凝土。在孔内离商品混凝土表面25mm处,用切槽机切出一环形沟槽,孔和槽的尺寸要符合要求。另外,对检测点的选取要求等方面,也有具体的规定。 1.2 安装扩拔器(锚固件) 用小锤将胀簧式扩拔器轻轻敲人上述钻孔中,然后把胀杆慢慢打人胀簧式扩拔器的空腔中,使扩拔器顶端扩张并嵌人环形沟槽;将拉杆一端旋人胀簧扩拔器,另一端通过联接板与拉拔试验仪连接。在上述操作中同样要求动作要轻、慢,不能伤及商品混凝土。 1.3拉拔扩拔器(锚固件) 调节可调式承力环的高度,使拉拔仪的加载器通过承力环均匀地压紧在棍凝土表面;同时,承力环应与扩拔器处于同一轴线。然后,来回扳动手压泵手柄,对扩拔器施加拔出力,应保证施加的拔出力缓慢、均匀、连续的增长。拔出试验进行到承力环内的商品混凝土刚开始破坏,表头读数不再增加为止;记录极限拔出力读数,然后回油卸载,退出扩拔器。 1.4 检查商品混凝土破损情况 拔出试验后,要检查测试点商品混凝土的破损情况;拔出力施加合适时,商品混凝土破损极小,只在承力环内的商品混凝土表面出现环形凸痕,进一步施力拔出后商品混凝土内部呈基本规则的锥形破坏面。 1.5 喷射商品混凝土杭压强度的计算

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及

破坏性的就是凿开了,可以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密实情况等; 无损检测: 1 回弹法 回弹法是以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测得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来评定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强度的一种方法,它不会对结构或构件的力学性质和承载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在工程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2 超声波法 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常用的频率为20~250kHz,它既可用于检测混凝土强度,也可用于检测混凝土缺陷。 3 超声回弹综合法 回弹法只能测得混凝土表层的强度,内部情况却无法得知,当混凝土的强度较低时,其塑性变形较大,此时回弹值与混凝土表层强度之间的变化关系不太明显;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反映混凝土内部的强度变化,但对强度较高的混凝土,波速随强度的变化不太明显。如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互相取长补短,通过实验建立超声波波速—回弹值—混凝土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用双参数来评定混凝土的强度,即为超声回弹综合法。实践表明该法是一种较为成熟、可靠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4 雷达法 钢筋混凝土雷达多采用1GHz 及以上的电磁波,可探测结构及构件混凝土中钢筋的位置、保护层的厚度以及孔洞、酥松层、裂缝等缺陷。它首先向混凝土发射电磁波,当遇到电磁性质不同的缺陷或钢筋时,将产生反射电磁波,接收此反射电磁波可得到一波形图,据此波形图可得知混凝土内部缺陷的状况及钢筋的位置等。雷达法主要是根据混凝土内部介质之间电磁性质的差异来工作的,差异越大,反射波信号越强。雷达法检测混凝土其探测深度较浅,一般为20 cm 以内,探地雷达使用较低频率电磁波,探测深度可稍大些。此外,该法受钢筋低阻屏蔽作用影响较大,且仪器本身价格昂贵,故实际工程上应用的并不多。 5 冲击回波法 冲击回波法是用一钢珠冲击结构混凝土的表面,从而在混凝土内产生一应力波,当该应力波在混凝土内遇到波阻抗差异界面即混凝土内部缺陷或混凝土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接收这种反射波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可得到其频谱图,频谱图上突出的峰值就是应力波在混凝土内部缺陷或混凝土底面的反射形成的,根据其峰值频率可计算出混凝土缺陷的位置或混凝土的厚度。由于该法采用单面测试,特别适合于只有一个测试面如路面、护坡、底板、跑道等混凝土的检测。 6 红外成像法 自然界中任何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体都是红外线的辐射源,它们都向外界不断地辐射出红外线。红外线是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为0.76~1000 μm,频率为4×1014~3×1011 Hz。混凝土红外线无损检测是通过测量混凝土的热量及热流来判断其质量的一种方法。当混凝土内部存在某种缺陷时,将改变混凝土的热传导,使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场分布产生异常,用红外成像仪测出表示这种异常的热像图,由热像图中异常的特征可判断出混凝土缺陷的类型及位置特征等。这种方法属非接触无损检测方法,可对检测物进行上下、左右的连续扫测,且白天、黑夜均可进行,可检测的温度为-50~2000℃,分辨率可达0.1~0.02℃,是一种检测精度较高、使用较方便的无损检测方法,并具有快速、直观、适合大面积扫测的特点,可用于检测混凝土遭受冻害或火灾等损伤的程度以及建筑物墙体的剥离、渗漏等。 7 拔出法 拔出法用于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它是将安装在混凝土体内的锚固件拔出,测定其极限抗拔力,然后根据预先建立的混凝土极限拔出力与其抗压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测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半破损(局部破损)检测方法。大量实验表明:极限拔出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近似线性的对应关系,这就为该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拔出法可分为预埋拔出法及后装拔出法两种,预埋拔出法是指预先将锚固件埋入混凝土内的拔出法,后装拔出法是指在已硬化的混凝土上钻孔,然后在其上安装锚固件的拔出法。前者主要适用于成批、连续生产的混凝土结构 构件的强度检测,后者可用于新、旧混凝土各种构件的强度检测。拔出法一般不宜直接用于遭受冻害、化学腐蚀、火灾等损伤混凝土的检测。 8 钻芯法

(完整版)电能质量测试规范

电能质量现场测试规范 江西省电力公司 2012.5

前言 本规范的编制是针对江西省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指标(公用电网谐波、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及闪变)测试而制订。 一、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用户端电能质量指标(公用电网谐波、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及闪变)现场测试。 二、引用标准 GB/T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电能质量综合测试分析仪技术说明书 三、测试前准备工作 3.1 人员要求 1)现场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 2)必须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掌握本专业作业技能。 3)认真学习了本测试规范。 4)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相关知识,并经考试合格。 5)有强烈的安全责任感。 3.2 工器具及材料 1)个人工具箱1套。 2)电能质量综合测试分析仪若干套(在有效期内)。 3)数字万用表1只(在有效期内)。 4)试验接线3套。 5)绝缘胶布1卷。 6)毛刷2把(1.5″)。 7)手电筒1个。

3.3 现场准备工作 1)开工前两天内,准备好本次测试所需电能质量综合测试分析仪、工器具、相关图纸,收集所测线路或机组的PT、CT变比,现场运行方式、供电主变容量、谐波源用户协议容量等相关技术资料。电能质量综合测试分析仪的电压、电流回路完好,工器具应试验合格,满足本次测试的要求,材料应齐全,图纸及资料应附合现场实际情况。 2)被测试单位根据现场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落实工作票,工作票应填写正确,并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相关部分执行。 3.4 安全提示 1)本规范所做测试不需拆动二次回路,测试中严禁拆动二次回路。 2)电流二次回路开路,易引起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 3)电压二次回路短路,易引起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及保护误动。 3.5安全措施 1)做安全技术措施前应先检查附录A中的《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和实际接线及图纸是否一致,如发现不一致,及时向专业技术人员汇报,经确认无误后及时修改,修改正确后严格执行附录A中的《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2)检查在被测试设备相邻运行设备上确挂有红布幔。 3)必须正确使用工器具及仪器仪表。 4)严禁交、直流电压回路短路或接地。 5)严禁交流电流回路开路。 6)工作中应使用绝缘工具并戴手套。 7)在保护室内严禁使用无线通讯设备。 8)严禁电流回路开路或失去接地点,防止引起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 9)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正确使用劳保用品。 3.6 测试仪器的检查 1)检查测试仪器的电压输入方式是否与现场对应。若现场仅有三相三线,则应把电压输入线接成三相三线方式。在现场,尽可能找到三相四线的接线方式,以提高测试的准确度。

(完整版)检出限的详细计算方法

1. 关于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的定义: 在样品中能检出的被测组分的最低浓度(量)称为检测限,即产生信号(峰高)为基线噪音标准差k倍时的样品浓度,一般为信噪比(S/N)2:1或3:1时的浓度,对其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没有确定的要求。目前,一般将检测限定义为信噪比(S/N)3:1时的浓度。 2. 计算公式为: D=3N/S (1) 式中:N——噪音; S——检测器灵敏度;D——检测限 而灵敏度的计算公式为: S=I/Q (2) 式中:S——灵敏度;I——信号响应值;Q——进样量 将式(1)和式(2)合并,得到下式: D=3N×Q/I (3) 式中:Q——进样量;N——噪音;I——信号响应值。I/N即为该进样量下的信噪比(S/N),该信噪比可通过工作站对图谱进行自动分析获得,一般的色谱或质谱工作站都可进行信噪比分析计算。这样检测限的计算方法就变得非常方便了。 3. 计算方法:实际计算时,检出限有2种表示方法:一种是进样瓶中样品检测限,一种是针对原始样品的方法检出限。 1)对第一种检测限,只要知道进样量和信噪比即可计算。如进样瓶中样品浓度为1 mg/L,在此浓度下的信噪比为300(由工作站分析获

得),则其检测限为:D =(3×1 mg L-1)/300 = 0.01 mg/L。也可用绝对进样量表示,若进样体积为10 ul,则其检测限为:D = 3×(1 mgL-1×10 ul)/300 = 0.1 ng。 2)对第二种表示方法,需同时考虑原始样品的取样量和提取样品的定容体积。仍按前述样品计算,若取样量为5克,最后定容体积为5 mL,则方法检测限为:D = 0.01 mgL-1×5 mL/5 g = 0.01 mg/kg。即当原始样品中待检物质的浓度为0.01mg/kg时,若取样量为5g,样品经前处理后定容体积为5mL时,进样瓶中样品的浓度可达0.01mg/L (假定回收率为100%),此时,在其它给定的分析条件下,能产生3倍噪声强度的信号。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第二种表示方法更为常见。 4.注意事项 由式(3)可见,信噪比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检测限的大小。信噪比计算方法的不同,其比值大小有很大不同,这与计算信噪比时基线噪声峰值的定义方式有关,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定义: ①峰/峰(peak to peak)信噪比,用某一段基线噪声的平均高度; ②峰/半峰(half peak to peak)信噪比, 用某一段基线噪声平均高度的1/2; ③均方根(RMS)信噪比,用某一段基线噪声的均方根值计算。 除此之外,信噪比的计算结果还和所取噪声的位置有很大关系,取信号哪一侧基线的噪声,取多长一段基线上的噪声,计算结果都很不完全相同,有时相差甚远。一般多取样品峰两侧的噪声峰值计算。

混凝土强度检测试卷及答案

混凝土强度检测试题 公司/部门:姓名:分数: Ⅰ、单选题(每题1分)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1、计算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时,应按下列排列的先后顺序选择测强曲线( )。 (6.1.2) (A)专用曲线、统一曲线、地区曲线(B)统一曲线、地区曲线、专用曲线 (C)地区曲线、专用曲线、统一曲线(D)专用曲线、地区曲线、统一曲线[正确] 2、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是指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 )的结构或构件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7.0.3) (A)85% (B)95%[正确](C)90% (D)100% 3、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每个构件上的测点数最少的情况下也不应少于( )。 (A)1个(B)2个[正确](C)3个(D)4个 4、某构件10个测区中抽取的3个测区碳化深度平均值分别为1.5mm、2.0mm、 3.5mm,则该构件碳化深度平均值为( )。 (A)2.5mm[正确](B)1.5mm(C)2.0mm(D)以上都不是 5、回弹法测强时,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 )以内。(4.1.3) (A)1m(B)0.2m(C)2m[正确](D)0.5m 6、某工程同批构件共计26根,依据JGJ/T23-2001或DBJ/T13-71-2015的要求,按批量抽检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 )。(4.1.2) (A)8根(B)9根(C)10根[正确](D)11根。 7、当采用钻芯法进行修正时,芯样的数量不得少于( )。(4.1.5) (A)3个(B)10个(C)6个[正确](D)5个 8、对于泵送混凝土,当其测区碳化深度平均值为3.0mm时,应( )。(4.1.6) (A)按规程的附录B进行修正(B)可不进行修正 (C)对回弹值进行修正(D)采用钻芯法进行修正[正确] 9、回弹测试时,相邻两测点的最小净距( )。(4.2.2) (A)30mm(B)20mm[正确](C)10mm(D)40mm 10、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 )。(4.2.2)

电能质量指标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

电能质量指标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供电系统中出现了大量的会引起电网电压、电流波形畸变,电压波动与闪变,三相不平衡等不利影响的设备,这些不利影响会导致供用电设备的安全性降低,削弱与干扰电网的经济运行,造成电网公害;电压暂降与电压中断、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等都会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从而造成用户用电损失,甚至直接危及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如何提高电能质量、向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的电能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标签:电能质量指标检测方法研究 1 电能质量的定义及内容 电能质量的不严格定义为:以电子系统的供电和接地作为研究对象,以保证对于该系统供电的完善。IEEE1159标准中对电能质量的定义为:涉及敏感设备供电和接地的方法的概念,这种方法有利于敏感设备的运行。在IEEE标准术语权威词典(IEEE100)中,电能质量的定义为:涉及电子设备供电和接地方法的概念,这种方法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运行,并使其兼容于供電系统及其连接的其他设备。电能质量主要包括:频率,电压,波形,三相对称等。 2 影响电能质量的因素 2.1 电压偏差系统中各处偏离其额定值的百分比即为电压偏差,电网中用户负荷发生变化或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发生改变而加到用电设备的电压偏离网络的额定电压。过大的电压偏差不仅影响用电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更会危害电网的稳定以及经济运行。 2.2 电压谐波与畸变由于供电系统中采用大量的如电弧设备以及变压器等非线性的电气设备,这些设备都是高次谐波的电流源,在电网中接入这些高次谐波电流源后就会造成系统的电压以及电流产生高次谐波。发电机的电压波形在高次谐波的作用下会产生畸变而降低供电电压的质量;供电电力会由于谐波的存在而造成损耗,从而导致电气设备的损坏而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较大的波动或冲击性非线性负荷都会引发间谐波电压。虽然间谐波的频率不是工频品类的整数倍,但是抑制或消除其产生的危害却比正数次谐波困难很多。 2.3 电压波动与闪变电压波动是指电压快速变动时其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相对于额定电压的百分比,即电压均方根值一系列的变动或连续的变化。闪变即灯光照度不稳定的视感,是由波动负荷引起的,对于启动电流大的鼠笼型感应电动机和异步启动的同步电机也会引起供电母线的快速、短时的电压波动,因为他们启动或电网恢复电压时的自启动电流,流经网络及变压器,会使元件产生附加的电压损失。急剧的电压波动会引起同步电动机的震动,影响产品的质量、产量,造成电子设备、测量仪器仪表无法准确、正常地工作;电压闪变超过限度值是照明负荷无法正常工作,损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喷砼检测项目

喷砼检测项目 1.抗压强度试验; 2.喷射混凝土厚度; 3.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 4.喷射混凝上粉尘、回弹检查; 5.其它试验。 当有特殊要求时,对喷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项目应进行试验。 一,1、面板护壁厚度检测可用凿孔法或钻孔法,孔数量为每100m2抽检一组。芯样直径为100mm时,每组不应少于3个点;芯样直径为50mm时,每组不应少于6个点; 2、厚度平均值应大于设计厚度,最小值应不小于设计厚度的90%; 3、直径100mm芯样经加工后,其抗压强度试验值可用作混凝土强度等级评定;直径为50mm,芯样经加工后,其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统计值,可供混凝土强度等级评定参考。 二,①取芯法测厚 取芯法测厚指用ZQH6混凝土取样钻机在喷层上钻取直径为Ф25mm或Ф30mm的芯样, 直接量取芯样长度, 依此作为检查喷射混凝土厚度的依据. 一, 取芯法测厚具有下列优点; (1)取芯法测厚可以在进行点荷载法检测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同时获得厚度数据 , 不需要其他专门机具. (2)ZQH6混凝土取样钻机具有防爆, 重量轻, 手持操作等特点, 取芯快速, 完整 ②针深法测厚 针深法测厚是在喷射混凝土凝结前将一金属探针打至混凝土喷层与岩石界面, 量测探针打入深度以确定喷层厚度的方法. 由于喷射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短, 混凝土一旦凝固后, 探针很难打入喷层中, 所以, 针探法时间性很强, 只能作为班组对喷厚现场自检的一种方法, 不能作于喷射混凝土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时的厚度检测. ③打孔尺量法测厚 打孔尺量法测厚是先用凿岩机向喷层打眼, 估计透至岩层即止, 然后用尺子量取其深度, 作为喷层厚度.这种测量喷层厚度的方法显然是不科学的, 也难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④对比法测厚 在喷射混凝土前, 用GCL-1超声波断面量测仪器量测工程断面尺寸, 并绘出荒断面图.喷射混凝土后, 在相应断面处, 用上述仪器量测断面尺寸, 并在原荒断面图上绘出喷射混凝土后的断面轮廓, 将两个不同的断面尺寸, 进行比较, 或进行定点比效, 即可知道喷射混凝土厚度状况. 三,1.检查试块的制作方法 (1)成型试验法 在模型内放置面积为10cmX10cmx厚5cm且表面粗糙度近似于实际情况的岩块,用喷射混凝土掩埋。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加工成10cmxl0cmX10c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d,用劈裂法进行试验。 (2)直接拉拔法 在围岩表面预先设置带有丝扣和加力板的拉杆,用喷射混凝土将加力板埋入,喷层厚度约10cm,试件面积约30cmX30cm(周围多余的部分应予清除)。经28d养护,进行拉拔试验。 (3)强度标准喷射混凝土与岩石的粘结力,Ⅳ类及以上不低于0.8MPa,Ⅲ类不低

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方案

1、编制依据: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3-71-2006 (3)《回弹仪》GB/T 9138 (4)《回弹仪》JJG 817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8)《武警边防部队经济适用房工程》施工图纸 (9)《武警边防部队经济适用房工程》监理规划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述: 本工程为武警边防部队经济适用房工程,位于市区路口南,西临青年路,北临黄杉木电中街,东临甘露园中街,南临二道沟。总用地面积31796m2,建筑占地面积12457m2,总建筑面积为69331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46414.54m2)。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工程分为5个单体工程,其中1#、2#、5#楼为住宅楼,4#楼为公寓楼,6#楼为社区服务楼,3#楼停建。 2.2参建单位概况: 建设单位:武警边防部队后勤部 勘察单位:城建勘察设计研究院 设计单位: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 监理单位:华厦工程项目管理 施工单位:城建远东建设集团公司 质量安全监督单位:市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2.3混凝土强度分部概况: 各楼主体结构砼分布情况 3、混凝土回弹检测部署 3.1混凝土回弹检测总目标及进度计划: (1)混凝土回弹检测的总目标: 通过混凝土结构实体回弹检测,为处理混凝土质量问题提供依据。进一步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确保工程基础、主体结构安全,避免出现重大质量隐患,使得现场混凝土质量达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的要求。 现场如有混凝土回弹检测抗压强度不能满足设计有要求的,应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扩大检查,并及时报告监督机构。 ①根据现场基础及各主体结构实际施工进度,对达到28d龄期的结构实体构件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检测。

电能质量检测设备技术规范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技术规范 1. 使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通用结构和基本性能,包括固定式监测设备和便携式检测设备,确立了电能质量检测参数的一般测量方法和测量精确度,适用于交流额定频率为50Hz的公用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 本规范只是对各项指标进行指示性的说明,并非是详细的设计说明书。2. 引用标准 1)GB/T 19862-2005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2)GB/T 12325-2003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3)GB/T 14549-1993 公用电网谐波 4)GB 12326-1990 电能质量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 5)GB/T 15543-1995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6)GB/T 15945—1995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7)GB/T 18039.4-2003 电磁兼容环境工厂低频传导骚扰的兼容水平 8)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9)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10)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11)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12)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高温 13)GB/T 2423.4-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 交变湿热试验方 法 14)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 则:冲击 15)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 则:振动 16)DL/T 1028-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产品标准及试验方法

CPE质量检验 目录 一、原料检验 1. 生产工艺对原料质量要求 2. 原料采购标准 3 .原料标准和试验方法 4. 原料分析所需要仪器和试剂材料 5. 原料的分析 6. 原料的采样 7. 原料标准与青岛海晶分析项目对照 二、中间控制检验 1. CPE中间控制分析检验一览表 2. CPE中间控制分析所需要仪器和试剂材料 3. 液氯中间控制分析检验一览表 4. 中间控制项目的分析 三、产品检验 1. 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 2 .产品分析所需要仪器和试剂材料 3. 氯化聚乙烯的分析 4. 产品结果的判定 5. 产品标准与青岛海晶分析项目对照 6. CPE采样 7. CPE用包装袋采购及检验规定 四、分析专用仪器信息、使用操作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1. 分析专用仪器 2. 使用操作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3. 与分析专用仪器安装相关的公用工程 4. 分析专用仪器目前使用状况

六、需要青岛海晶提供的资料 1. 原料标准及试验方法 2. 产品标准及试验方法 3. 分析专用仪器档案资料(仪器说明书,采购资料,使用状况等) 4. 分析试剂和玻璃仪器采购厂家信息 CPE质量检验 一、原料检验 (一) 生产工艺对原料质量要求 1. 高密度聚乙烯(HDPE) LG公司HDPE 熔融指数MI5(CE6040)=0.45±0.05g/10min 190℃ MI5(CE2030)=1.5~2.0 g/10min 190℃ MI5(CE2080)=1.4±0.2 g/10min 190℃ 颗粒分布≥500μm ≤2% ≤63μm <5%(CE6040)<15%(CE2030) 125—315μm >60%(CE6040)>50%(CE2030/CE2080) 125—250μm >55%(CE6040)>45%(CE2030/CE2080)熔点(DSC)法133℃—139℃(CE6040) 131℃—137℃(CE2030 GE2080)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化工三厂HDPE 熔融指数MI5(L0555P)=0.50±0.10g/10min 190℃ MI5(L2053P)=1.6—2.4 g/10min 190℃ 颗粒分布≥500μm <5% 过筛 <125μm ≤5% 熔点(DSC)法136℃—139℃(L0555P ) 131℃—136℃((L2053P) 三星TOTAL株式会社 N220P)=0.60±0.10g/10min 190℃ 熔融指数MI5( ( MI5((N230P)=2.0±0.20 g/10min 190℃

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方法.

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方法: 非破损法:回弹法 以混凝土强度与某些物理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基础,测试这些物理量,然后根据相关关系推算被测混凝土的标准强度换算值。 综合法:超声回弹综合法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非破损检测方法,获取多种物理参量,建立混凝土强度与多项物理参量的综合相关关系,从而综合评价混凝土强度。 半破损法:钻芯法 以不影响结构或构件的承载能力为前提,在结构或构件上直接进行局部破坏性试验,或钻取芯样进行破坏性试验,并推算出强度标准值的推定值或特征强度。 回弹法的特点 回弹法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方法; 优点1:对结构没有损伤; 优点2:仪器轻巧,使用方便; 优点3:测试速度快; 优点4:测试费用相对较低; 优点5:可以基本反映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规律; 检测原理 回弹法是利用混凝土表面硬度与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即fcu=f ( R, l )。其基本原理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传力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即回弹值(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同时考虑混凝土表面碳化后硬度变化的影响,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表面硬度法、非破损法。 检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T 23-200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程结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 注: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强度的检验与评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执行。不允许因为有了本规程而不按上述《规范》、《标准》制作规定数量的试件供常规检验之用。但是,1、当出现标准养护试件或同条件试件数量不足或未按规定制作试件时;2、当所制作的标准试件或同条件试件与所成型的构件在材料用量、配合比、水灰比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已不能代表构件的混凝土质量时;3、当标准试件或同条件试件的施压结果,不符合现行标准、规范规定的对结构或构件的强度合格要求,并且对该结果持有怀疑时。 当对结构中混凝土实际强度有检测要求时,可按该规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处理混凝土质量的一个依据。 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由于回弹法是通过回弹仪检测混凝土表面硬度从而推算出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当混凝土表面遭受了火灾、冻伤、受化学物质侵蚀或内部有缺陷时,就不能直接采用回弹法检测。) 仪器设备及检测环境 测定回弹值的仪器,宜采用示值系统为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 回弹仪必须具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并应在回弹仪的明显位置上

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检测中标准贯入法的应用

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检测中标准贯入法的应用 本文介绍标准贯入法在检测喷射混凝土后早期强度中的應用,根据贯入法检测原理及方法,得出了标准贯入法适合现场施工检验的结论,其具有对结构破坏性小、操作简便、安全快捷等优势,必将在未来得到广泛推广。 标签:混凝土早期强度检测标准贯入法应用 0 引言 喷射混凝土(spray concrete)用压力喷枪喷涂灌注细石混凝土的施工法,能有效起到保护结构面的作用,防止结构因变形破坏,防止隧道坍塌。对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检测为检验喷射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在评定隧道工程支护体系前期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中提出了混凝土早期强度(1d)检测的具体要求:每一轮混凝土喷射后,监理单位需进行严格检查。检测方法通常为贯入法或拔出法。贯入法较拔出法在工程中应用较少,检测误差较大,贯入法检验作为新的检测方法,在我国工程应用中还不成熟,且有关研究贯入法的资料较少,试验检测标准和规范都较模糊,但贯入法相较拔出法更有利于现场施工,在未来喷射混凝土试验中的检测,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在检测过程中,能够减少对土体、岩体的破坏。 1 标准贯入法检测原理 贯入法属于无损检测方法,其检测后仅表层产生不超过10mm 的小坑,适用于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的现场测定。其工作原理是依据标准贯入阻力原理,采用压缩弹簧加载,把一钢制测钉贯入混凝土中,因其贯入深度与混凝土的强度成反比,即可根据测钉的贯入深度来推定喷射混凝土的强度。通过在试验室对大量混凝土试件进行实测,取得大量数据,并以此数据来建立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与贯入深度的关系曲线。 2 标准贯入法检测过程 2.1 检测设备。采用专门的测强仪,该设备配件有测试仪、测钉和测深表三部分组成。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为:贯入力限定值、工作冲程限定值、测钉直径限定值;测钉长度限定值;钉尖锥角45°。测钉系由高强度特殊钢材特制而成,测深表系为一特制百分表,通过初始测量值与贯入后测量值之差,计算出测点的贯入深度值。 2.2 检测步骤。①喷射混凝土工作完后立即对测区进行合适的选址,一般选在测区较平整处,并避开其他因素的干扰。然后先将测区选址内的喷射混凝土表面处用钢刷磨平,并于次日进行贯入试验。②随机选取五个测区作为每一喷射循环测区,控制每一测区面积大致900cm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宜小于0.5m。③每个测区选取七个测点,测点应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测点之间不少于

产品耐黄变的测试方法标准

产品耐黄变的测试方法标 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产品耐黄变的测试方法标准 耐黄变试验机的试验方法如下:一、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测试鞋用帮材、底材,塑胶,线材等浅色和白色纸品对近似的太阳光、紫外线照射的耐黄变程度的试验方法。2、本标准规定了A法和B法两种试验方法。B法不适用于仲裁及精密科研开发工作3、本标准适用于鞋用白色或者浅色帮材和底材的测试。 二、原理1、A法太阳灯法 (灯泡式耐黄变试验机) 根据浅色或者白色制品在自然太阳光长时间照射下容易发生颜色变黄的现象,以太阳灯及加热控温装置模拟自然的环境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观测样品表面颜色发生的变化,确定样品的变色程度,从而判定材料在太阳光辐射下耐黄变的能力。 2、B法紫外线灯管法(灯管式耐黄变试验机) 根据浅色或者白色制品在紫外线长时间照射下易发生颜色变黄的现象,以紫外线照射式样,在规定的时间内,观测样品表面颜色发生的变化,确定样品的变色程度,从而判定材料在紫外线辐射下耐黄变的能力。 3、可比性 A法和B法因光源不同,两者没有可比性 三、试验装置 1、A法 1)、试验箱:试验箱工作室安装太阳灯泡光源,其所发生的光线近似于太阳光,箱内温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呢自由控制,并具有使温度在±2℃范围内的调节装置。2)、光源:选用功率为300W、电压为220V的螺旋灯口的灯泡,灯泡的紫外线光波的波长为280到400毫米,并且有部分可见光。灯泡紫外线的强度为25±0.4W/m2 。灯泡每使用1000H后必须更换。3)、试样架:式样架是由托盘、托盘支撑杆,并且可以调整式样装置的高度,式样架下部安装有旋转盘,带动托盘旋转以保证试样照射均匀。式样托盘转速为3 ±1r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方法

一.目的 检测混凝土抗折强度,指导检测人员按规程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混凝土抗折强度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三.适用范围 1. 150mm×150mm×600mm或550mm的棱柱体混凝土标准试件(称标准试件)。 2. 100mm×100mm×400mm的棱柱体混凝土试件(称非标准试件)。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 m3的同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同一配合比的砼不足100盘时,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 每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砼每200m3不得少于一次; 4. 试件在长向中部1/3区段内不得有表面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六.仪器设备 1. 液压万能试验机300B型一台(设备型号;WE—300B,设备编号;JC—031),精度(示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2%,选取时其量程应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荷载值不小于全量程的20%,也不大于全量程式的80%。 2.抗折试验装置一个。

3.直尺一个。 4.四轮运试件手推车一台。 5.独轮手推车一台。 6.扫把一个。 7.搓子一个。 8.抹布二块。 9.活扳手一个。 10.劳动保护用品(手套、口罩、眼镜)。 七.环境条件 常温下的物理室内进行。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1.首先打开信号转换器,待到数字稳定,准备试验。 2.打开计算机,进入该试验的编号窗口。 3.带好劳保用品,将试块表面擦拭干净,测量尺寸。并记录支座间跨度L(mm),试件截面高度h(mm),试件截面宽度b(mm)。如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1mm,可按公称尺寸进行计算。检查外观,试压承压面不平度为每100mm2不超过0.05mm,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1度.安装尺寸偏差不得大于1mm。试件的承压面应为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支座及承压面与圆柱的接触面应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施加荷载应保持均匀,连续。当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02—0.05MPa,当混凝土等级>C30且<C60时,加荷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