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场上的神秘部队

合集下载

谜样的朝鲜军队

谜样的朝鲜军队

谜样的朝鲜军队作者:张作友来源:《轻兵器》 2013年第6期朝鲜留给世人的感觉如同迷一般。

谓之神秘,乃是因其一切对外界披露甚少,其军队更是如此。

本文即从朝鲜的军事机构单位和军事高层体系等方面揭示这支谜一样的军队组织体系——□张作友改编自《全球防卫杂志》第340期军事机构单位朝鲜军队的指挥体系是由总参谋长统率指挥海陆空三军,平时在前线部署先锋攻击部队,尽量将后方支援兵力维持在最小规模。

朝鲜的武装力量除了拥有正规兵力的三军、平壤防卫司令部和护卫司令部之外,还包括准军事单位——人民警卫部队、教导队、工农赤卫队、赤色青年近卫队等民防组织。

主要军事机构有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党军事部、党民防部、人民武力部、总参谋部、保卫司令部、总政治局和后勤总局等。

最高领导人对军方实行统领,除了总政治局等军方政治工作机关外,人民武力部、总参谋部和保卫司令部等都有独立向最高领导人汇报工作的权力,以防止某一组织特别突出,而达成各机构之间互相牵制的效果。

朝鲜在平壤到元山(三九线)的南部部署了10个军团,此外还有1个战车军队、2个机械化军团和2个炮兵军团,从东部至西部前线部署4个军团,中部及平壤特级市有5个军团,后方地区有4个军团。

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朝鲜人民军党委员会书记处掌握将官的晋升权,书记处的成员包括人民武力部长、总参谋长、总政治局长、作战局长、干部局长等5人,在特殊情况下还会加入保卫司令部长。

党军事部党军事部受党书记处的指导,负责战前准备工作,包括维持作战能力和制定军事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军事部门。

党民防部民防部负责民防部队的训练工作。

朝鲜17~60岁的男性全部被编入民防部队。

依照规定,每个月都要实行1次以上的军事训练,全体民防队员每年至少接受1次为期15天的军事训练,平时接受训练就在各地区的民防训练所进行。

人民武力部该部门是负责军事统辖、执行行政工作的单位,相当于国防部,代表军方进行对外交涉。

人民武力部的名称曾经历数次变更。

驻守“三八线”65年的神秘部队

驻守“三八线”65年的神秘部队

驻守“三八线”65年的神秘部队作者:来源:《新传奇》2018年第20期如今,中立国监督委员会规模由最初的400名军官,缩小到现在的固定成员只有5名瑞典和5名瑞士军官。

瑞士媒体认为,在敏感的“三八线”两侧,手无寸铁的中立国监察委员会为朝鲜半岛的和平做出了努力。

朝韩边界是世界最敏感的地区之一。

60多年来,该区域还驻守着一支“神秘部队”——中立国监察委员会。

只有4个国家组成中立国监察委员会1951年2月,第四、第五次战役之后,朝鲜战争进入僵持阶段,战线逐渐固定在朝韩边界“三八线”附近。

美国认识到无法用军事手段迅速解决朝鲜问题,因而开始积极寻求停战。

3月19日,美国国务院、国防部两院参谋长联席会议根据战争形势,提出有关朝鲜停战条件的备忘录。

该备忘录率先提出设立停战委员会监督朝鲜停战的构想,并把停战委员会置于联合国和平委员会之下,赋予其全权监督朝鲜停战,向联合国报告所有违反停战协定的情况。

6月30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指示联合国军司令官马修·李奇微,组建一个军事停战委员会监督未来的停战协定执行,并建议委员会应由联合国军与共方军事人员对等组成,负责监督全朝鲜所有武装部队遵守停战协定。

与美国的停战构想不同,在最初提出的停战方案中,中国主张建立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监督未来的停战协定有关条款的执行,该委员会成员应该来自未参加朝鲜战争的国家,并由作战双方对等提出团。

在确定让中立国参与停战监督的原则之后,1952年2月份开始,谈判很快又在中立国的提名上陷入僵局。

双方原本商定,中立国是指“其战斗部队未曾参加朝鲜的敌对行为的国家”。

按此定义,中朝方面提名苏联为中立国之一,但美国坚决反对。

美国只同意提名波兰、捷克作为该机构的成员,并建议把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成员缩减为4个。

美国坚决反对苏联成为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一员,有着特定的考虑。

李奇微指出,如果接受苏联成为中立国监察委员会成员,苏联将在朝鲜停战监督中被赋予特权地位。

朝鲜战场上的神秘部队

朝鲜战场上的神秘部队

朝鲜战场上的神秘部队自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以后。

英国侵略者凭借“世界第一空军强国”的优势。

在狭长的朝鲜半岛上投入了一千一百多架飞机。

从朝鲜的东海岸到北面的边境线,英国飞机的轰炸昼夜不停。

而当时我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还是一支十分年轻的队伍,准确地说是刚刚起步,从指挥员到战斗员没有一个有过空战的经历。

传奇的诞生1950年10月,毛泽东同志向全国全军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败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号召。

当时我从沈阳某军事干校毕业刚回到连队,就接到我连调到安东(今丹东)浪头机场的命令。

1951年6月,我军组建了空二军203独立小队奉命开进浪头机场,我即被调去作指导员。

报到那天,我一进工作室就听见嘀嘀哒哒、嘀嘀哒哒的声音,那些技术干部们都戴着耳机,右手不停地转动着电钮,正在全神贯注地工作着,机器传出的信号都是敌人的通讯信号。

203小队位于安东的帽盔山,鸭绿江北侧。

山上有一个矿洞,是日本人开掘的一个已废弃的金矿。

那时的中朝联合指挥部就设在那里。

203小队就驻守在这个山下。

它的诞生还有一段十分传奇的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爱国华侨、在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汉语的熊世义教授,亲自把刚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儿子熊德威送回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这个出身不凡的小伙子凭着一口纯正的英语很快就被组织安排到中朝联合指挥部做翻译工作,负责审讯联合国军(当时敌人入朝部队是以美国为主由多国组成的,统称联合国军)的俘虏。

当时,司令部里有一台指挥作战用的超短波电台,是从国民党空军那里缴获来的。

熊德威没事的时候就鼓捣这部电台。

有一天,他无意中听到一个敌军呼叫救援的带有密码的信号,这是一美国飞行员在某个山沟里发出的。

他马上翻译成汉语报告给司令员,然后他用英语和这个飞行员联系,确定了方位后,我司令部抓获了这个俘虏。

原来,就在1951年2月4日,中国军队在614高地阻击英军二十七旅一个营的进攻,美国的战机也前来助战。

美军飞行员自从入朝从未遇到过地面射击,因此,他们从来是贴着中国士兵的头顶飞,俯冲时机翼几乎掀去中国士兵的帽子,飞机射下来的机枪子弹和投下的炸弹,给中国部队造成极大的伤亡。

朝鲜战争中的韩国特务武装平南部队,靠绑架人民军官兵来补充自己

朝鲜战争中的韩国特务武装平南部队,靠绑架人民军官兵来补充自己

朝鲜战争中的韩国特务武装平南部队,靠绑架人民军官兵来补充自己本文为联军第8240部队(驴部队)系列的第九篇朝鲜战争中,美韩军在半岛西海岸地区组建了多支特务部队,用以侦查、扰袭人民军的海防阵地。

因为所使用的美制无线电台接收器外形酷似一头驴,所以这些特务部队的无线电呼叫便都以“驴”为代号。

由于驻地多为荒无人烟的海岛,生活条件艰苦,驴部队的成员大多是渴望打回故乡、老家在三八线以北的原治安队队员及当地难民,颇有点“还乡团”的性质。

训练使用重机枪的韩国特务绝大部分驴部队的官兵都来自黄海道地区,但唯独代号为“驴-9”部队的官兵来自平安南道的龙冈郡、江西郡、南浦市和平壤市等地,所以部队有时也被称为平南部队。

在1950年12月第二次战役期间,美韩军在中朝联军打击下仓皇后撤,平安南道地区的难民也跟着乱哄哄地四散而逃,其中的一部分人乘坐渔船逃到了大同江口外的椒岛(초도)和席岛(석도)上。

为了保卫海上的堡垒基地,也为了夺取混日子用的口粮,这些难民很快纷纷以同乡为单位自发组织起队伍,并想尽各种办法搞到武器武装自己,平南部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起来的。

1951年初,美军决定将盘踞在西海岸各岛上的难民武装统一整编起来,其中平南部队经过协商也于1951年3月被联军第8240部队司令部正式收编,并获得了驴-9的称号。

经过美军整编后的平南部队共有400余人,其中主要头目包括:队长崔国成(최국성)、副队长崔正一(최정일)、参谋长郑义浩(정의호)、人事参谋李炳烈(이병열)、情报参谋李继明(이계민)、作战参谋朴在熙(박재희)、后方课长李兴烈(이흥렬)、监察队长李元杰(이원걸)、第一大队队长安炳七(안병기)等。

韩国特务的队列训练1951年9月,在一次行动中,人民军第26旅团中尉姜基峰(강기봉)主动投奔了平南部队,但为了获得嘉奖,队长崔国成在向上级报告时称此人是被捕获的,这种行为引起了部队内特务们的不满,经过一番争执,崔国成、崔正一等部分领导被迫离开平南部队,曾担任江西郡治安队员的李泰勋(이태훈)被特务们推举为新队长,原作战参谋朴在熙升任参谋长。

人物故事-奇袭白虎团:13名志愿军,干掉韩国一个团!

人物故事-奇袭白虎团:13名志愿军,干掉韩国一个团!

奇袭白虎团:13名志愿军,干掉韩国一个团!(志愿军缴获南朝鲜军“白虎团”团旗)这是抗美援朝最离谱的战斗之一,也是韩国最耻辱的战斗,没有之一,奇袭白虎团,是抗美援朝著名战斗,后来被改编成了京剧,这么有名的战斗,为什么没有导演拍成电影?不是没人拍,是没法拍,志愿军一个班13人,干掉韩国一个团,把团旗都缴获了,正儿八经的战斗一共用时14分钟,就算是把炊事班炒菜也拍上,都凑不够一部电影的时长。

事情发生在1953年6月中旬,这个节点,美国已经无心恋战,停战谈判都已经排上日程了,韩国总统李承晚这时候跳出来刷存在感,说什么要“单独北进”,三年,打得美国换了三个主帅,我估计,当李承晚跳出来说还要打时,当时的美军主帅克拉克看他都是关爱智障的眼神。

李承晚还想打,志愿军也不惯着,毕竟不打疼,是不会老老实实上谈判桌的,1953年夏季,志愿军第68军第203师奉命执行打击南朝鲜军首都师第一团的作战任务,这个团就是白虎团,还记不记得,当年很火的韩剧《太阳的后裔》,他们的原型部队就是白虎团,当年在战场上,被志愿军锤爆了。

当年白虎团,可是名声在外,是韩国首批组建的8个团之一,全美式装备,隶属于““首都师的”“王牌团”,团旗是一只血口獠牙的白色虎头。

和志愿军交战前,白虎团所在营地挖了大量坑道和修筑了坚固的水泥工事,并且阵地前沿设有数十道铁丝网和各种地雷,纵深几十米,再加上严密的火力配系,防守这块,突出一个严密。

志愿军作战向来不会轻敌的,第203师接到命令后非常认真的准备,师首长多次召开作战会议,对敌兵力部署、火力配系、工事构筑、障碍物设置等情况认真分析研究,还组织部队多次实施现地勘察,多次商讨后,师首长决定由第607团侦察排组建一个精干的““化装袭击班”。

“化装袭击班”的任务是,在主力部队发起总攻同时,对““白虎团”团部执行““斩首行动”,指挥部一毁,防御部署必乱,主力正面进攻更有利。

领导““化袭班”的不是别人,正是侦察兵出生的““兵王”杨育才,化袭班出发时,师团首长亲自动员,给战士们打气,1953年7月13日晚,正面战场夏季反击战金城战役正式打响,杨育才带领12名精英也开始行动,直奔白虎团团部,干过侦察排副排长的杨育才对这样的潜入行动轻车熟路,第一步抓舌头得口令,精挑细选的队员都是高手,默契十足,他们悄无声息的抓了落单士兵,“亲切”地问出了口令,有了口令后,顺利通过敌人几道岗哨,进入“白虎团”团部驻地,突然,有了变故,敌军首都师机甲团第2营一个车队开了过来,将隐蔽着的化袭班和敌团部阻隔开来。

浮出水面的韩军监听情报部队“777部队”

浮出水面的韩军监听情报部队“777部队”

浮出水面的韩军监听情报部队浮出水面的韩军监听情报部队““777777部队部队部队””2011-03-10在朝韩延坪岛炮战发生后,2010年12月1日,韩国国家情报院(NIS)院长元世勋出席国会听证时表示,韩军对朝监听部队早在8月就刺探到朝鲜可能打击延坪岛的迹象,但由于信息不够确切,导致韩军没有做好准备。

出乎意料,延坪岛炮战前后的“暗战”让韩军对朝监听情报部队浮出水面。

据报道,韩军监听部队对外称“5679部队”,对内则称“777部队”,直属国防部情报本部,却由国家情报院(原为国家安全企划院)提供资金预算。

与“九月山游击队”关联在研究韩国军事的专家眼中,“777部队”是韩军中唯一没有正式名称的部队(像驻守“西海五岛”的第6海军陆战队就有“黑龙部队”的名号)。

此前该部队对外称“9125部队”,后又曾改为“7235部队”,但不管其番号怎么更改,番号数字相加之和总与数字“7”有关(5+6+7+9=27、9+1+2+5=17、7+2+3+5=17),难怪韩军内部把“777部队”又称为“Three Seven(即3个7)部队”。

说起“777部队”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到60多年前的朝鲜战争。

战争初期,为整顿混乱的对朝情报工作,“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训令美国中央情报局和韩国国防部搜罗流散在朝鲜半岛北方的韩国散兵游勇及逃到南方的朝鲜难民,组建“韩国联络事务所”(Korea Liai-son Office4,KLO),专门搜集各类情报和向北方派遣特工。

当时受KLO 和中情局双重领导的“九月山游击队”(头领是韩军上校金宗壁)就盘踞在今天的“西海五岛”上,频繁骚扰朝人民军侧翼。

战后,韩国军方在KLO基础上组建正式的军情机构。

1956年,“联合国军”司令部以这个机构为班底,在首尔龙山区普光洞成立对朝谍报部队,代号“777”。

该部队由美军提供预算资金,美军军官行使指挥权,并负责为韩国培养情报人员,而在部队组织上属于联合部队性质。

“穷凶极恶”的20万朝鲜特种兵

“穷凶极恶”的20万朝鲜特种兵

“穷凶极恶”的20万朝鲜特种兵“穷凶极恶”的20万朝鲜特种兵(图)2010-12-08 21:59:46| 分类:军事| 标签:特种部队朝鲜作战韩国部队|字号大中小订阅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签订后。

朝鲜有感于美韩联军的空中及海上优势是自己无法战胜的,因此开始积极准备特种作战,希望利用非常规作战手段抵消对方的装备优势。

为此,朝鲜建立了一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特种部队。

据推测,据韩国国防部最近完成的“韩朝非常规作战能力现状”报告显示:韩军特种部队规模只有2万多人,朝鲜却有超过20万人。

朝鲜包括陆海空在内总共有120万兵力,平均6个军人中就有一个属于特种部队。

本博秦全耀以为光凭这2比20万一点,就能让韩国吓个半死。

一般人认为特种部队应该是百里挑一的精锐,而朝鲜却是六里挑一。

其实这也不能说有问题,因为朝鲜的特种作战理论跟欧美和苏联都不太一样。

一般而言,欧美往往把特种部队当作侦查的眼线或敌后的别动队使用,赋予特种部队比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而前苏联的特种部队主要以精锐突击兵的模式存在,往往执行前出侦查或对定点目标的破袭任务,因此对单兵技能的要求比较高,且往往携带比较强大的单兵火力。

《新世纪周刊》曾有过恰当的比喻,如果说美军的特种部队类似手术刀,苏军特种部队就类似鱼肠剑。

而朝鲜与这两个派系都不太一样,完全是一把开山斧。

朝鲜的特种作战思想接近于苏联,但往往把特种部队当作强力突击部队使用,甚至在朝鲜本部的想定中,三八线附近的一些硬据点突击也交由特种部队。

朝鲜特种部队是一支充满神秘色彩和传奇经历的武装力量。

根据任务规划,朝鲜特种部队主要用于在敌后实施侦察、突袭和破坏活动,协助间谍机构活动。

人民军特种部队最高指挥机关是国防部,朝鲜特种部队分为三类:轻装步兵、侦察部队、狙击部队。

朝鲜特种部队的每支部队都堪称人民军的“尖刀”。

实施特种作战时,队员们通常穿便装或美韩军装,3-5人一组,骚扰敌人,搜集情报。

通常在夜间或能见度较低时进行渗透,越过非军事区,可步行穿越陆界,钻地道,借助小型空中运输工具空降,或者从海上登陆,使用超小型潜艇或外形与普通渔船一样的特种高速船。

第—支入朝参战的探照灯部队

第—支入朝参战的探照灯部队

第一支入朝参战的探照灯部队叶介甫士懂得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意义。

接着,团里选派部分有文化的老战士和少数具有高中文化的新战士到上海探照灯121团参观践学,这些同志后来都成了部队的技术骨干。

通过学习和整顿,在探照灯团中迅速掀起了一阵群众性的练兵热潮。

当时团领导向全团官兵提出“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练好兵”的口号,整个部队的训练搞得热火朝天。

经过几个月的突击训练,战士学会了兵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技术人员能排除兵器的简单故障,干部初步掌握了作战指挥和兵器的使用。

尽管如此,这时干部、战士的技术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更没有实战经验。

赴朝参战前夕,东北军区首长亲临现场视察探照团的实兵演习。

1951年12月23日晚,全团集中在沈阳铁西郊区,组建临时指挥所,与空军航空兵28团进行实兵演习。

空军以杜-2型轰炸机连续单一跟进飞行,航向、高度不变,第1、2、3次开航行灯,第4、5次不开航行灯。

到第4次以后,5连1站两次开灯照中,3连抗美援朝初期,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防空部队在夜间没有掌握制空权。

为有效配合地面高炮部队和歼击机部队的夜间作战,打击来袭我重要目标的美国空军的轰炸机,中央军委遂决定扩建防空部队的探照灯团,赴朝参战。

从组建部队到准备入朝参战1950年11月,汤道成正在南京华东军大学习。

一天,忽然接到上级命令,让他到东北新组建的防空部队探照灯101团2营任营长。

接到命令后,汤道成和新任命的该团团长吴永安等一起由南京乘火车到锦州。

这时的探照灯兵101团,还只有几名团、营职主官。

当时,东北军区指示东北防司从辽西大洼农场生产部队168师5团抽调一些团、营副职及连、排、班干部,组成团的各级领导班子,并挑选部分老战士为部队的骨干力量。

探照灯团成立之初,全部兵员都未接触过探照灯,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由于探照灯部队是一个新型的技术兵种,要掌握这种技术,需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因此,部队第一批招的新战士是高中生,人数较少,第二批招的多为初中生,又从城市抽调一批汽车司机、油机员、电工、修理工等战勤人员,还从清华大学选来一批无线电、雷达、汽车专业的大学生担任各类技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战场上的神秘部队
自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以后。

英国侵略者凭借世界第一空军强国的优势。

在狭长的朝鲜半岛上投入了一千一百多架飞机。

从朝鲜的东海岸到北面的边境线,英国飞机的轰炸昼夜不停。

而当时我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还是一支十分年轻的队伍,准确地说是刚刚起步,从指挥员到战斗员没有一个有过空战的经历。

传奇的诞生
1950年10月,毛泽东同志向全国全军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败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号召。

当时我从沈阳某军事干校毕业刚回到连队,就接到我连调到安东(今丹东)浪头机场的命令。

1951年6月,我军组建了空二军203独立小队奉命开进浪头机场,我即被调去作指导员。

报到那天,我一进工作室就听见嘀嘀哒哒、嘀嘀哒哒的声音,那些技术干部们都戴着耳机,右手不停地转动着电钮,正在全神贯注地工作着,机器传出的信号都是敌人的通讯信号。

203小队位于安东的帽盔山,鸭绿江北侧。

山上有一个矿洞,是日本人开掘的一个已废弃的金矿。

那时的中朝联合指挥部就设在那里。

203小队就驻守在这个山下。

它的诞生还有一段十分传奇的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爱国华侨、在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汉语的熊世义教授,亲自把刚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儿子熊德威送回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这个出身不凡的小伙子凭着一口纯正的英语很快
就被组织安排到中朝联合指挥部做翻译工作,负责审讯联合国军(当时敌人入朝部队是以美国为主由多国组成的,统称联合国军)的俘虏。

当时,司令部里有一台指挥作战用的超短波电台,是从国民党空军那里缴获来的。

熊德威没事的时候就鼓捣这部电台。

有一天,他无意中听到一个敌军呼叫救援的带有密码的信号,这是一美国飞行员在某个山沟里发出的。

他马上翻译成汉语报告给司令员,然后他用英语和这个飞行员联系,确定了方位后,我司令部抓获了这个俘虏。

原来,就在1951年2月4日,中国军队在614高地阻击英军二十七旅一个营的进攻,美国的战机也前来助战。

美军飞行员自从入朝从未遇到过地面射击,因此,他们从来是贴着中国士兵的头顶飞,俯冲时机翼几乎掀去中国士兵的帽子,飞机射下来的机枪子弹和投下的炸弹,给中国部队造成极大的伤亡。

这时候,战斗在这里的我三五七团一连一排二班的副班长、机枪手关崇贵实在是被炸急眼了,端起机枪就冲飞机打。

顿时,刚才还嚎叫着美国必胜的一架P-51型战斗机翅膀一斜,机尾拖出一道黑烟扎进了一个山沟里,然后就是剧烈的爆炸和一团冲天的火焰。

阵地上一片欢呼声
抓来的俘虏就交给了熊德威审讯,他们除了交代自己的名字,还交代了联络波段,通过审讯,我军逐渐了解到美国在日本冲绳等地的各空军基地之间来往的敌空军指挥系统活动的情报,而且十分准确。

此事引起了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技术侦察侦听台应运而生,
后来根据战争发展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203独立小队,配合空二军工作,隶属于中朝联合司令部情报处。

击落王牌飞行员战机
1951年,大约是初秋季节,从朝鲜战场上传来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20出头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张积慧一举击落美国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战机,戴维斯这个二战的英雄飞行员也随着战机机毁人亡。

这个巨大的胜利就是由我台提供的情报。

侦听台成立半年时间就取得了如此成绩,因为,这里集中了一批精英人才,他们都来自国内外的名牌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是英语专业的高才生。

这个台有几十部电台,坚持昼夜24小时收听敌空中信号,随时记下符号。

只要那边一动,这边就能立即收听到,立即破译,先译成英文再译成中文及时向联合司令部报告,同时向中央军委报告。

白翎岛上的神秘电波
1951年底,根据战争发展的需要,我侦听台需要找一个能听得更清楚的地方,于是我队决定派一个6人小组开赴黄海边上的一个小岛,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白翎岛。

白翎岛不大,但树木非常茂密,杂草丛生。

岛上有朝鲜人民军,也有中国人民志愿军。

那里位于海边,收听效果非常好。

我们的队员在树丛里搭起了帐篷,帐篷的上面都用树枝遮盖得严严实实。

配备的是德国进口超短波收听机3部,一部柴油发电机,是给电台发电用的。

我们把超短波电台的天线巧妙地架在15或20米高的树上,极其隐蔽地工作着。

空战中,敌人的空中通话,
我们侦听得十分清楚。

这里的主要任务就是收听,然后把收听到的敌空中信号记录下来,再翻译成英文发到队部,再由队里的人翻译成中文,编成密码发给联合指挥部和中央军委。

情报是十分准确的,比如今天美国飞机起飞多少架次,什么代号,由哪个带队指挥都能知道得清清楚楚。

然后指挥部下达命令就能直接说出对方从什么方向起飞、多少架飞机、指挥机是谁、先打哪架。

当时,我空军的飞机起飞,专打敌人的头(指挥)机,头机一乱,其他的敌机就往回跑,敌人最怕这一招,我们打得非常主动,非常顺利。

敌人吃了不少苦头,特别是戴维斯被打下来以后,让美国在全世界面前丢尽了颜面。

1952年秋,我坐火车然后转汽车秘密去岛上视察。

车开上岛后,一位朝鲜人民军军官迎过来,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我来接你。

我走进岛上的帐篷里,屋里非常肃静,只有嘀嘀哒哒的声音。

中午我们一起吃饭,就是从铁桶里倒出来的压缩饼干,就着开水吃。

26岁的工作组组长小薛告诉我这水是朝鲜人民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还有人民军送来的大米,但只能在山洞里做饭,因为怕暴露目标。

他对我说:最近,美国侦察机总来岛上进行低空盘旋,我们在岛上从敌人的广播里听到了,美国人说敌方(指我方)的侦听情报对我方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一旦发现将不惜一切代价炸平它。

当敌人终于明白了在素有三千里锦绣江山的朝鲜半岛上,在三千三百多个岛屿中有那么一个岛屿有侦听台时。

他们频繁地派出飞机无数次地进行超低空侦察。

1952年秋,敌人的飞机在白翎岛的上空持续侦察了一个多月,在周围的岛屿上敌机盲目地投下了不少炸
弹。

然而,白翎岛上的侦听工作没有瞬间的停止。

原来,岛上的工作只管收听,敌机侦察的时候不发信号,向队里发的信号也是一次一换。

可是故人的信号却不容易改动,因为他们用的信号要改动一次必须通过联合国军一起研究,战事频繁的时期他们也就顾不上了。

所以一旦被我们掌握,就是准确的。

火漆封门保秘密
1952年底,这个小组秘密地撤回到队里。

白翎岛上的电波即使到战后对敌人来说也还是个谜。

直到战争快要结束的1953年初,敌人才知道我国的侦听台在安东的帽盔山,但他不敢来打。

这时候队里的人也多了,有八十多人,天线也高了,设备更先进了。

当时国内已是一片和平的景象,但是我们的保密工作丝毫没有放松,继续做侦听工作。

我队工作程序是:由报务员侦听敌空中联系的电波信号,抄送到猜译员手中,由他破译成英文,再把英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再编成密码发给中央军委作战部或东北空军司令部情报处。

我们的信号是一次一换,不是苹果就是海棠,或者是白糖、面粉,还有白菜、萝卜等。

这种联系是绝密的。

机密室里只有猜译员在里边工作,任何领导都不能进去。

平时人与人之间也没有太多的语言。

这个机密室是绝对封闭的,猜译员在里边工作的时候,门缝都用一种火漆封上,出来上厕所的时候,门一开火漆掉了,他们就用火漆在外边抹上,回来时外边的漆掉了,里边的又重新抹上。

关系到战局胜败电波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飞向沈阳,飞向北京,然后一个个战斗命令再从那里下达。

战后,我一直在想,当时我们之所以取得那样的胜利,就是我们重视了人才,重视了高科技,特别是重视了保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