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建筑美学

合集下载

浅析建筑美学对建筑设计的意义和影响

浅析建筑美学对建筑设计的意义和影响

现代物业Modern Property Management– 83 –一、建筑美学理念的内涵意义整个人类的建筑史无疑是演绎着整个人类的文化史和美学史,也可以说,古今中外的建筑无一不是凝结着文化中的美学精髓。

从建筑的角度,我们不妨这样推理:建筑是文化的显现,建筑文化又必然会具象出时代的美学,而美学的内在是哲学。

哲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深层次理性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演进。

而哲学也影响着实践的发展。

这种影响渗透在人类实践的各个方面,建筑当然也不能例外。

二、美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表现形式在建筑设计创作过程中,只有实现与美学的完美结合,才能设计出恢弘的建筑。

建筑设计和美学是不可分割的,建筑设计不但能推动美学的发展,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建筑设计的进步。

因此,建筑美学往往通过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变化与统一:变化反映了各种事物的多样性,统一则反映了各种事物的共性和整体关系。

变化与统一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特征,即对立统一规律。

在建筑作品中,要达到丰富作品艺术形象的效果,可以使用丰富的素材、色彩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但这些变化又需要达到高度统一,在视觉形象的中心基础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态。

(二)对比与和谐:对比是使一些可比性的元素更明显、更强,而和谐则是使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相互协调。

和谐是在差异中趋于一致。

对比与和谐是相对的,是对立统一的艺术手段,不是简单数值上的差异,而是基于人的视觉感知。

(三)比例和尺度:恰当的比例具有和谐的美感,美的比例是平面构图中所有视觉单位的大小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建筑表现是把不同的素材和建筑编排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不同的建筑效果图,各种材料的比例面积和体积大小、数量的比例,必须符合尺度,给人以美的感觉。

(四)对称与均衡:对称的形式是相同的,如果线性空间的图像被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那么它们之间的质量,距离都相等。

均衡是同量不同形的形式,指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形式与要素间保持视觉上的平衡关系。

美学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美学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美学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美学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简约与纯粹:现代建筑设计追求简约与纯粹的美学理念,通过去除繁杂的装饰和复杂的形式,强调建筑的功能和结构,创造出简洁而富有内涵的建筑作品。

2. 功能至上:现代建筑设计注重建筑的功能性,追求结构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美学理念促使设计师在建筑的布局和结构上追求最佳的实用性,使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

3. 空间与光线:现代建筑设计注重利用空间和光线来创造独特的美学效果。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光线引导,建筑师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空间感和灵动的光影效果,从而增强建筑的美感和舒适度。

4. 材料与构造:现代建筑设计注重材料的选择和构造的表达。

美学理念使设计师更加关注材料的质感和特性,通过巧妙的构造和精细的细节处理,创造出丰富的表现力和纯粹的美感。

5. 城市环境与社会意义:现代建筑设计强调建筑与城市环境和社会意义的紧密联系。

美学理念鼓励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周围环境和社会文化特征,创造出与城市和社区相融合的建筑作品,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社会福祉。

综上所述,美学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十分显著,使建筑更加简约纯粹、注重功能性、创造独特的空间和光影效果、关
注材料与构造的表达以及与城市环境和社会意义的紧密联系。

美学理念的运用使现代建筑更加注重美感和人类需求的满足,为人们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美学与建筑工艺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美学与建筑工艺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美学与建筑工艺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包括建筑学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对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细节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建筑物在功能、美学、文化等方面都能够达到最佳的表现。

其中,建筑美学和建筑工艺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本文将分别探讨它们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一、建筑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建筑美学是指以感性和直观的方式对建筑的美感进行描述和分析,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筑美学需要考虑建筑造型、比例、颜色、材料、光线、氛围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美学效果。

首先,建筑造型是建筑美学的基础。

建筑造型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形态、曲线、比例等因素,以创造出动态、立体、有逻辑、感性、美感的建筑形态,并通过不同视角的观察和拍摄方式来表现建筑的美感。

其次,颜色也是建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颜色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建筑环境和空间氛围进行搭配,以使建筑整体更加和谐、舒适、自然。

此外,建筑颜色的选择也应考虑到建筑材料的特性和特点。

最后,光线和氛围也是建筑美学不能忽略的部分。

良好的光线能够烘托出建筑物的美感,建筑师需要考虑到房间采光、光线的颜色和亮度等因素。

同时,建筑氛围也需要考虑到建筑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气氛,以让人们在建筑物内部能够感到人性、温馨、亲近。

二、建筑工艺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建筑工艺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技术和材料,包括建筑计算、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和安全,也影响着建筑的美学效果。

首先,建筑工艺需要考虑建筑的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以保证建筑的稳定和安全。

这需要建筑师深入了解建筑结构的原理和特点,并在设计中考虑到各种物理和力学因素,从而保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使用。

其次,建筑工艺还需要考虑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和配合。

建筑材料的质量和特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的美学效果,如选错了建筑材料、工程质量差、处理不当等等问题,都会影响建筑的使用效果和美观效果,甚至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美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分析

美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分析

美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分析一、前言建筑设计作为一门艺术与科学的混合学科,始终与美学密不可分。

美学作为一门研究艺术创造与美的哲学学科,也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美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二、美学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1、建筑设计的本质建筑既是一种空间艺术形式,也是一个人类活动场所的结晶。

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美感,才能够达到完美的效果。

美学不仅关乎建筑的外观形式,更关于其内部结构、功能划分以及空间设计等各个方面。

2、建筑美感的重要性建筑的美感决定了它将对人们产生的影响。

建筑的色彩、材料、形象、构造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都需要围绕美感展开设计。

因此,建筑中的具体元素设计总是建立在整体美学观念之上。

只有拥有一种高度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现能力,才能把艺术理念融入到建筑中去。

三、美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色彩色彩是建筑势力美感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筑师们需要通过色彩的运用将建筑的美感概念自我贯注到具体的艺术创作中去,塑造出美丽、和谐、生动的空间结构。

2、空间剖面空间剖面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建筑师们需要根据空间的特点和功能,动用美学语言将它们与建筑整体形象和构造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艺术效果。

3、形式形式是表现建筑物美感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建筑师们可以通过形式元素的选取与配置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建筑经典形象和标志性形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建筑语言。

4、材料材料选择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建筑的质感和效果影响巨大。

建筑师们需要根据美学原则,在材料选择上进行严格把控。

四、结语建筑设计和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对美学所蕴含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建筑师们更好地把握设计精神,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

因此,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美学原则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赋予其即时的美感,更是为了使建筑艺术的追求变成人类文明持久的财富,成为推进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筑设计建筑美学知识点

建筑设计建筑美学知识点

建筑设计建筑美学知识点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涉及到建筑师对于建筑物外观、内部空间布局和整体风格的把握,以及人们对于建筑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本文将介绍一些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美学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建筑美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1. 比例与尺度在建筑设计中,比例与尺度是基础且至关重要的美学要素。

建筑师需要合理运用尺度,确保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协调,以创造出美观和谐的外观。

同时,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尺度关系也需要考虑,以确保建筑物融入周边景观。

2. 对称与不对称对称和不对称是建筑美学中常见的两种表现形式。

对称在建筑设计中被广泛采用,通过平衡和重复创造出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

而不对称则可以创造出一种更富有活力和创意的效果,打破传统对称的形式。

3. 色彩运用色彩在建筑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传达建筑物的特点和氛围。

建筑师需要考虑色彩的搭配和运用,确保色彩的和谐统一,同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4. 空间布局与流线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对于用户的体验和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考虑到功能性和美观性,建筑师需要合理安排房间的布局,创造出便利的流线和合适的空间分隔。

5. 立面设计建筑的立面设计是建筑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立面不仅仅是建筑的外表,还承载着建筑的功能和特点。

合理处理建筑的立面材料、窗户位置、纹理等,可以打造出富有层次感和动态美的建筑立面。

6. 自然光的运用自然光在建筑设计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美学要素。

合理利用自然光可以创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增加建筑的亲和力。

建筑师需要根据建筑的方位和功能,设计出合适的采光方式,以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7. 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美学中的材料选择也十分关键。

建筑师需要考虑材料的质感、颜色和可持续性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材料来表达建筑的特点和理念。

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和效果。

总结起来,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知识点有很多,其中包括比例与尺度、对称与不对称、色彩运用、空间布局与流线、立面设计、自然光的运用和建筑材料的选择等。

建筑美学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建筑美学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建筑美学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建筑是一种人类最具创造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景观,而这些建筑设计背后隐藏着无限的美学价值。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的运用成为了设计师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一、历史文化元素的融入建筑的美学并非只是简单的外观设计,它还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元素。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越来越注重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之中,从而赋予建筑以独特的魅力和灵魂。

比如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可以看到许多设计师将历史建筑保护与现代化功能相结合,通过保留原有的建筑外观和空间结构,同时加入现代化的设计元素,使得整个建筑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体现了现代都市的活力。

这种历史文化元素的融入,为城市赋予了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二、材料与结构的选择建筑美学不仅与建筑的外观相关,更与材料和结构的选择息息相关。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除了追求建筑外观的美感,还注重运用可持续材料和先进的结构技术。

可持续材料的运用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能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先进的结构技术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可以为建筑带来更多的创意和艺术表现力。

建筑设计师们在选择材料和结构时,不仅要考虑到建筑本身的美感,还要与环境相协调,营造出和谐的人与自然共生的空间。

三、空间设计的创新当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越来越注重空间设计的创新。

建筑不仅仅是容纳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场所,更是体验、交流和互动的空间。

设计师们通过合理布局、独特的空间形式和创新的空间设计理念,打造出具有情感共鸣和视觉冲击力的建筑空间。

比如,一些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和展览馆,设计师会采用动态的空间布局和多种材料的组合,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通过空间设计的创新,当代建筑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功能性的工具,更成为了艺术与生活的交融。

四、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建筑美学的运用还需要关注人性化的设计,即将用户的需求和体验放在首位。

建筑设计的艺术与美学

建筑设计的艺术与美学

建筑设计的艺术与美学建筑设计是一门融合了艺术和科学的学科,旨在创造宜居、美观且具有功能性的建筑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与美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艺术与美学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一、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艺术是建筑设计的灵魂,通过对形式、空间和材料的运用,赋予了建筑以独特的审美价值。

建筑师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建筑转化为可见的艺术品,使其具有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美感。

同时,艺术也帮助建筑师传达特定的情感和主题,使建筑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表达力。

例子一:某个城市的现代艺术中心采用了创新的建筑形式,以其独特的外观成为城市的地标。

设计师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建筑外形设计成了一个巨大的雕塑,呈现出现代艺术的独特氛围。

这座艺术中心的设计不仅仅满足了功能需求,还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将建筑变成了一件艺术品,使其成为当地的文化象征。

二、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美学是关于美的研究与理论,是审美价值和美的规律的探究。

在建筑设计中,美学原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包括建筑比例、材料选择、空间布局等。

通过运用美学原则,建筑师可以创造出具有美感的建筑作品,为人们带来愉悦的视觉体验。

例子二:一座豪宅的设计采用了优美的比例和对称的布局,使得建筑外观显得平衡和谐。

同时,设计师选用了高质量的建筑材料,赋予建筑以品质感和质感。

整体上,这座豪宅通过美学的手法,呈现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氛围,使居住者能够享受到美的享受。

三、艺术与美学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艺术与美学在实际的建筑项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住宅建筑、商业建筑还是公共建筑,都可以通过艺术与美学的应用,提升建筑的价值和形象。

例子三:一座新建的大学图书馆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艺术与美学的要素。

图书馆外观采用了现代的建筑形式,通过线条的运用和形式的变化,呈现出动态和时尚的感觉。

内部空间布局合理,考虑到了光线的利用和通风的要求,使学生可以舒适地学习和阅读。

整体设计通过艺术与美学的手法,使图书馆成为了一处兼具功能和美感的学习场所。

建筑设计与建筑美学

建筑设计与建筑美学

建筑设计与建筑美学发布时间:2022-08-03T02:22:52.72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37卷3月6期作者:罗飞谢学潮王姿翔[导读]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有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罗飞谢学潮王姿翔身份证号:******************身份证号:******************身份证号:******************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有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尤其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背景下,建筑工程总数量也随之增加,建筑规模也不断扩大。

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可让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建筑结构、人文环境等,设计出符合人们具体要求的建筑。

本文主要以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结合为主题展开分析,从建筑美学主要特征入手,在简要分析建筑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结合的要点,旨在为业内人士的建筑设计工作提供一系列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美学;建筑设计;结合由工作实践可知,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之前,需进行合理的建筑设计,并以建筑设计成果指导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以此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然而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尤其人们生活品质出现质的提高情况下,人们对建筑要求也随之提高,不再满足传统的居住要求,还注重建筑的舒适性等,此刻建筑美学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有效开拓建筑设计人员创造思维,能够让建筑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建筑结构、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人们要求的建筑。

接下来,笔者谨以个人工作经验入手,在查阅大量与之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围绕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结合展开分析,供业内人士参考。

1.建筑美学主要特征概述建筑美学,表现形式通常呈现具体特点,所以,建筑美学表现出的特征众多,例如:建筑材料通过色质、表现形式呈现美感;建筑以结构形式、空间布局、立体构图等表现美感[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与建筑美学
发表时间:2017-08-11T14:32:02.22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作者:罗迪
[导读] 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的发展是相互影响而又统一的结合体。

武汉建工科研设计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的发展是相互影响而又统一的结合体。

建筑设计的发展可以直接的给人们以建筑美学形象,而建筑美学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建筑形象的更新,可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将二者的联系理清,让二者相互的促进,做到建筑设计与美学的统一。

我们有理由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具有美学性的建筑会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关键词:建筑;美学;设计
1建筑设计与建筑美学概述
建筑设计所蕴涵的内容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

建筑设计以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

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建筑设计作为建筑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生产设计以及建筑设备等内容。

材料与结构是建筑空间环境的骨架,而建筑所使用的设备是限制建筑水平的设计条件。

建筑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设计,是设计与美学最为直观的体现。

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的要求建筑设计人员以及施工设计人员在建筑的美学性设计以及建筑设计方面不断的提高,其目的是既满足建筑物安全、耐久、适用以及经济的建筑特性,同时也尽量的体现美学性,给人们以美的感受,而这也是对于建筑美学的基本要求。


2 建筑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体现
2.1 空间和形体
建筑主要是通过空间构造来满足实际需求的,建筑设计中应用空间的转换可以达到很好的美学表现性。

实际中可以通过将住宅中的房间设计为不同的大小或者有意识的将公共建筑中各个建筑设置为不同的占用面积等形式来实现这一目的。

形体即建筑物的总体轮廓或者理解为外形,是通过形体与线条,空间和实体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并且有意识的凸显个性特色以及美学性,尤为引人注意的是色彩在此发挥的作用。

2.2韵律性
韵律性是美学的特点,同时也是房屋建筑设计工作中应该重点突出的关键环节。

韵律是事物和要素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反复出现和重复的基本现象,在自然和社会中韵律广泛存在,心跳、海浪、建筑物都存在有节奏、有韵律的现象,具有韵律性的房屋建筑不但能够体现设计者的思想,而且也可以通过韵律的体现给人以艺术美的感受。

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对韵律性的应用,通过视觉、色彩、构图的韵律性提高房屋建筑设计的美学效果。

在具体的房屋建筑设计工作里应该对具有重复特征的门窗结构、墙面、阳台等进行重点控制,形成显著的韵律性,整体体现出房屋建筑的美学特点。

在房屋建筑室内设计时也应该通过遮挡、封闭等手段,构成室内空间的韵律性,实现房屋建筑设计与美学更为全面的结合,设计出具有美学感受的房屋建筑精品。

2.3 统一性与协调性
在建筑美学中很关键的一项就是统一协调性,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实用性,更要注重的建筑外在美,其中的统一协调性就是其中的关键,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会前往建筑的施工地点,以便自己的设计的建筑和周围的环境要统一协调,不能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要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在建筑美学中是十分关键的。

2.4 形体
形体即建筑物的总体轮廓或者理解为外形,是通过形体与线条,空间和实体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并且有意识的凸显个性特色以及美学性,尤为引人注意的是色彩在此发挥的作用。

2.5 稳定性
稳定性佳的建筑物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并且符合人们审美的需要,通常房屋建筑设计采用上大下小的形式获得房屋建筑的稳定感,在现代化架空建筑和跨越式建筑设计中往往利用材料质感、外观色彩、悬臂结构等形式增加建筑物的厚重感,进而获得建筑的稳定感。

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应该重视稳定性,要结合稳定感形成的规律,通过对称、分布等技巧和手段做到提升对房屋建筑稳定性的效果。

3 新时期建筑设计的美学特点分析
3.1 更加注重形式美
建筑与生活真正的艺术应该存在于简单、真实而充满智慧的处理方式。

我们说建筑作为一种载体,通过视觉也传递着一种美。

历史建筑艺术构图原理讲究的对称、均衡、尺度、比例、对比、微差、节奏、韵律、序列、以及母题、符号、模式语言等等,都是通过某种秩序以达到“多样化统一”的手法和技巧。

近现代建筑和城市往往因环境和功能条件而采取无中心的自由格局。

各部分的呼应就成为达成秩序的重要因素。

在建筑中所有的符号都是表面的、可变的,建筑的美是由建筑所体现出长远的、在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中取得完美平衡的理念产生的。

3.2 深化建筑美学,提升建筑设计
一个国家的社会、固有观念、经济以及文化等因素影响着建筑美学的发展。

而任何一个时代的建筑都要以当时人们的审美观为前提进行建造,以期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当今科技的日新月异更是促使人们对于建筑有了更为高层次的要求,这也就要求施工中加强设计的改造与监督,达到建筑物在设计与美学两方面的协调。

例如当下流行的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由于施工工艺简单,并且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平整、有光泽,外观大方、优美,后期的装修使用较为的简洁,因此得到了众人的青睐。

3.3 通过建筑色彩实现设计统一
房屋建筑的设计通过色彩的运用也能实现建筑设计的统一发展。

色彩的统一和协调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其他因素的系统难以实现有效
的统一发展的形式而采用的唯一办法。

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建筑风格的统一密切相关,建筑材料的选择也与建筑色彩的统一相关,从而通过材料和色彩的变化和统一实现了在一定范围内的协调过程,建筑的统一性设计应实现设计材料的整体搭配的协调,才能形成统一的风格,具有建筑艺术的美感享受。

3.4不对称或不规则房屋建筑的均衡设计
房屋的建筑设计具有相当灵活的表达形式和特征,从而当房屋建筑的均衡中心并不对称,但其在建筑美学的角度设计上看是平等的,从而体现出了建筑设计中的不对称均衡。

通过使用杠杆的平衡原理,实现了对不对称建筑设计在建筑美学中的平衡发展,从而也能实现对人们的引导和发展,均衡点的设计实际上引导人们自然过渡到建筑的中心点,具体可通过导向的标志实现对人们的指引。

3.5实现生态可持续的设计观和美学观
美学与设计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必须是共同成长的整体。

设计作为造福人类的主要支撑,建筑设计的进步也不仅仅指物质的丰裕或者改善,而是要看建筑的进步方向是否朝着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

随着能源资源的危机的加重,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被关注,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生态可持续的设计观要求设计不能看作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将其视为实现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手段。

4结论
建筑的美学不断地在建筑设计师笔下体现和发扬,表达出建筑艺术的永恒性。

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在各种建筑思潮、审美观念的冲击下,中国建筑师应从中兼收并蓄,充分注重中国建筑的特色,并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真正设计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参考文献
[1] 张晓航.浅谈房屋建筑设计中美学规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185.
[2] 赵延艳,蒋春娇.美学规律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8):114.
[3]祁景明.建筑美学赏析[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10).
[4]高明磊,王建军,建筑设计理论与试件,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