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器疾病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眼睑泪器病人护理

眼睑泪器病人护理一、睑腺炎1、病因麦粒肿(俗称”挑针眼) 急性化脓性炎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护理评估腺—睫毛毛囊或其周围腺体内睑腺---睑板腺外睑腺炎脓头在睫毛根部,常伴眼睑及结膜水肿内睑腺炎脓头在睑结膜面,疼痛压痛更为剧烈3、护理诊断4、护理措施用药、热敷、排脓点用抗生素眼水或给予全身用药。
作用:初起时热敷,利于炎症吸收。
晚期热敷可促进脓肿形成。
方法: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切开引流外睑腺炎在睑缘皮肤面做与睑缘平行切口。
内睑腺炎在睑结膜面做与睑缘垂直切口。
二、睑板腺囊肿1.病因又称霰粒肿。
炎性肉芽肿。
睑缘炎长期刺激+睑板腺分泌旺盛2.护理评估囊肿大时可有眼睑沉重感及摩擦感3.护理措施病程短小:局部热敷、滴用抗生素眼水,按摩大:穿刺抽吸、腔内注入糖皮质激素、热敷病程长手术刮除:夹、翻、切、刮、剪、压、护理要点:夹、翻—妥善固定切--垂直睑缘刮、剪—干净压--有效压迫,防止出血三、睑内翻与倒睫●瘢痕性睑内翻●痉挛性睑内翻(老年性睑内翻)●先天性睑内翻(特发性睑内翻)2、护理评估3、护理措施1)少量倒睫—电解倒睫法或拨毛镊拨除2)大量倒睫—手术矫正3)先天性睑内翻先观察后矫正。
4)滴用抗生素眼水预防角膜炎5)积极治疗并发症。
四、泪囊炎一、健康史二、症状与体征慢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红肿压痛明显,脓肿形成、破溃。
新生儿泪囊炎出生六周后出现溢泪和眼分泌物增多。
恢复泪道通畅•控制感染。
抗生素眼水滴眼,每日4-6次。
•泪道冲洗。
•泪道探通。
•鼻腔泪囊吻合术急性泪囊炎-早期热敷,滴抗生素眼水,脓肿形成后切开排脓。
日后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禁忌挤压,冲洗泪道。
眼睑及泪器病患者的护理

项目一 眼睑炎症
任务一 睑腺炎
【护理评估】
项目一 眼睑炎症
任务一 睑腺炎
2
1
3
4
【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项目一 眼睑炎症
任务一 睑腺炎
【护理目标】
任务一 睑腺炎
项目一 眼睑炎症
仔细观察患者对疼痛的反应,耐心听取患者疼痛的主诉,给予支持和安慰,指导放松技巧。向患者解释眼痛的原因,按医嘱及时用药。
【治疗要点】小而无症状的睑板腺囊肿无需治疗,待其自行吸收。较大的囊肿可行热敷,或向囊腔内注射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促进其吸收;如仍不消退,可行睑板腺囊肿刮除术。
项目一 眼睑炎症
任务二 睑板腺囊肿
【护理评估】
(1) 局部:评估眼睑肿块发生的时间、部位、肿块大小及眼部刺激症状等。(2) 全身:有无发热、头面部皮肤改变及耳前淋巴结肿痛等。
任务二 睑外翻和眼睑闭合不全
项目二 眼睑位置、功能和先天异常
【概述】睑内翻(entropion)是指眼睑,特别是睑缘部向眼球方向内卷,部分或全部睫毛倒向眼球的一种位置异常。
【病因与发病机制】1. 瘢痕性睑内翻 常因睑结膜与睑板瘢痕性收缩所致,眼上、下睑均会发生,常见于眼部慢性炎症如沙眼。2. 痉挛性睑内翻 由于眼睑皮肤和皮下组织萎缩变薄,失去牵制眼轮匝肌的收缩作用,眼轮匝肌纤维向前上方滑动压迫睑板上缘,以致下睑上部向内翻卷,这种情况通常持续少于6个月。3. 先天性睑内翻较少见
【病因与发病机制】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最为常见。睑板腺开口阻塞引起的急性无菌性炎症可继发为内睑腺炎。
【临床表现】眼睑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表现。
【治疗要点】早期硬结未软化时热敷,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应用抗生素眼药水有助于感染的控制;重症或合并全身中毒症状者,全身应用有效的抗生素;超短波理疗或内服清热解毒中药也有一定疗效;脓肿形成后切开排脓。
任务一 睑腺炎
【护理评估】
项目一 眼睑炎症
任务一 睑腺炎
2
1
3
4
【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项目一 眼睑炎症
任务一 睑腺炎
【护理目标】
任务一 睑腺炎
项目一 眼睑炎症
仔细观察患者对疼痛的反应,耐心听取患者疼痛的主诉,给予支持和安慰,指导放松技巧。向患者解释眼痛的原因,按医嘱及时用药。
【治疗要点】小而无症状的睑板腺囊肿无需治疗,待其自行吸收。较大的囊肿可行热敷,或向囊腔内注射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促进其吸收;如仍不消退,可行睑板腺囊肿刮除术。
项目一 眼睑炎症
任务二 睑板腺囊肿
【护理评估】
(1) 局部:评估眼睑肿块发生的时间、部位、肿块大小及眼部刺激症状等。(2) 全身:有无发热、头面部皮肤改变及耳前淋巴结肿痛等。
任务二 睑外翻和眼睑闭合不全
项目二 眼睑位置、功能和先天异常
【概述】睑内翻(entropion)是指眼睑,特别是睑缘部向眼球方向内卷,部分或全部睫毛倒向眼球的一种位置异常。
【病因与发病机制】1. 瘢痕性睑内翻 常因睑结膜与睑板瘢痕性收缩所致,眼上、下睑均会发生,常见于眼部慢性炎症如沙眼。2. 痉挛性睑内翻 由于眼睑皮肤和皮下组织萎缩变薄,失去牵制眼轮匝肌的收缩作用,眼轮匝肌纤维向前上方滑动压迫睑板上缘,以致下睑上部向内翻卷,这种情况通常持续少于6个月。3. 先天性睑内翻较少见
【病因与发病机制】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最为常见。睑板腺开口阻塞引起的急性无菌性炎症可继发为内睑腺炎。
【临床表现】眼睑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表现。
【治疗要点】早期硬结未软化时热敷,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应用抗生素眼药水有助于感染的控制;重症或合并全身中毒症状者,全身应用有效的抗生素;超短波理疗或内服清热解毒中药也有一定疗效;脓肿形成后切开排脓。
眼睑及泪器疾病的护理

• 4. 健康宣教 •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脏手或不洁手帕揉眼。 • (2)遵医嘱用药,按时换药和门诊随访。一般术后次日眼部换药,涂抗生素
眼膏,并用眼垫遮盖。
予支持与安慰,指导放松技巧。
• 3.治疗及用药护理 • (1)指导热敷护理,见睑腺炎护理. • (2)睑板腺囊肿刮除术护理:①按外眼手术常规准备:滴抗生素眼液、查凝
血功能、清洁脸部皮肤等;②在睑结膜面作与睑缘垂直的切口,刮净囊肿内 容物,并向两侧分离囊壁,将囊肿完整摘除,术后压迫眼部10~15分钟,观 察局部有无出血,创口不需缝合;③注意复发性或老年人的囊肿,应将标本 送病理检查;④涂抗生素眼膏,并用眼垫遮盖。
• 【护理问题】
• 1.疼痛:眼痛 与睑腺炎有关.
• 2.潜在并发症
全身化脓性感染、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 【治疗原则】
• 早期局部热敷,应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重症或合并全身中毒症 状者,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全身应用敏感的抗生素,脓 肿形成后切开引流,积极治疗原发病。
• 【护理措施】
眼睑及泪器疾护理
• 一、 睑腺炎 • 睑腺炎(horde01um)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又
称麦粒肿,,是常见的眼睑炎症,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人。 按其感染的腺体不同,可分为内、外睑腺炎。睑板腺感染, 称内睑腺炎;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皮脂腺、汗腺感染,称外 睑腺炎。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化脓性细菌侵入眼睑腺体引起的感染,常由金黄色葡萄球 菌感染。 • 【护理评估】 • 1.临床表现 • 患部眼睑表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症状,并可伴同 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如并发眼睑蜂窝织炎或败血症,可出 现发热、寒颤、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压痛均较外睑腺炎剧烈,病程较长。脓点常溃破于睑结膜面。
眼膏,并用眼垫遮盖。
予支持与安慰,指导放松技巧。
• 3.治疗及用药护理 • (1)指导热敷护理,见睑腺炎护理. • (2)睑板腺囊肿刮除术护理:①按外眼手术常规准备:滴抗生素眼液、查凝
血功能、清洁脸部皮肤等;②在睑结膜面作与睑缘垂直的切口,刮净囊肿内 容物,并向两侧分离囊壁,将囊肿完整摘除,术后压迫眼部10~15分钟,观 察局部有无出血,创口不需缝合;③注意复发性或老年人的囊肿,应将标本 送病理检查;④涂抗生素眼膏,并用眼垫遮盖。
• 【护理问题】
• 1.疼痛:眼痛 与睑腺炎有关.
• 2.潜在并发症
全身化脓性感染、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 【治疗原则】
• 早期局部热敷,应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重症或合并全身中毒症 状者,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全身应用敏感的抗生素,脓 肿形成后切开引流,积极治疗原发病。
• 【护理措施】
眼睑及泪器疾护理
• 一、 睑腺炎 • 睑腺炎(horde01um)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又
称麦粒肿,,是常见的眼睑炎症,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人。 按其感染的腺体不同,可分为内、外睑腺炎。睑板腺感染, 称内睑腺炎;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皮脂腺、汗腺感染,称外 睑腺炎。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化脓性细菌侵入眼睑腺体引起的感染,常由金黄色葡萄球 菌感染。 • 【护理评估】 • 1.临床表现 • 患部眼睑表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症状,并可伴同 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如并发眼睑蜂窝织炎或败血症,可出 现发热、寒颤、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压痛均较外睑腺炎剧烈,病程较长。脓点常溃破于睑结膜面。
眼睑及泪器病人的相关护理

使用抗生素眼药水
根据医嘱,按时滴用抗生素眼药水,以预防和治疗眼部感染。
避免揉眼
避免用手揉眼,以免将细菌带入眼部,引发感染。
出血或血肿处理
冷敷止血
对于轻度出血或血肿,可采用冷敷方法,收缩血管,减少 出血。
加压包扎
对于较严重的出血或血肿,需用绷带加压包扎,以减少出 血并促进血肿消退。
及时就医
若出血或血肿持续不减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采取专业治 疗措施。
护理效果评估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根据患者反馈和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方案。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减轻其焦虑和 恐惧情绪。
05
CATALOGUE
护理措施实施及效果评价
保持局部清洁和卫生
1 2
每日清洁眼睑及泪器区域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温水,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 物质。
定期更换清洁用品
难、看病贵的问题。
03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
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在眼睑及泪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如组织工程
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等,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提高眼睑及泪器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建议
加强健康教育
建议加强对眼睑及泪器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 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泪道阻塞
泪道狭窄或闭塞,阻碍泪液正常引流 ,导致溢泪。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炎症
眼部炎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等 可波及泪器,引发相关疾病。
先天因素
部分泪器疾病如先天性泪道闭 锁等与遗传因素有关。
感染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是泪 器疾病的常见原因。
外伤
眼部外伤可能导致泪器结构损 伤,进而引发疾病。
根据医嘱,按时滴用抗生素眼药水,以预防和治疗眼部感染。
避免揉眼
避免用手揉眼,以免将细菌带入眼部,引发感染。
出血或血肿处理
冷敷止血
对于轻度出血或血肿,可采用冷敷方法,收缩血管,减少 出血。
加压包扎
对于较严重的出血或血肿,需用绷带加压包扎,以减少出 血并促进血肿消退。
及时就医
若出血或血肿持续不减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采取专业治 疗措施。
护理效果评估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根据患者反馈和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方案。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减轻其焦虑和 恐惧情绪。
05
CATALOGUE
护理措施实施及效果评价
保持局部清洁和卫生
1 2
每日清洁眼睑及泪器区域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温水,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 物质。
定期更换清洁用品
难、看病贵的问题。
03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
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在眼睑及泪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如组织工程
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等,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提高眼睑及泪器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建议
加强健康教育
建议加强对眼睑及泪器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 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泪道阻塞
泪道狭窄或闭塞,阻碍泪液正常引流 ,导致溢泪。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炎症
眼部炎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等 可波及泪器,引发相关疾病。
先天因素
部分泪器疾病如先天性泪道闭 锁等与遗传因素有关。
感染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是泪 器疾病的常见原因。
外伤
眼部外伤可能导致泪器结构损 伤,进而引发疾病。
眼睑及泪器病人的护理

滴护抗生理素措眼施液、清洁面部皮肤等。
2、术中:对于复发性或老年人的囊肿,送标本进行
病1理、检指查导患者正确热敷,以消除肿胀
3、术后:术后压迫眼部10-15分钟以止血 ;
手2术、完药毕物结的膜护囊理内涂抗生素眼膏,并用眼垫包盖
3、睑板腺囊肿刮除术护理
4、健康教育
患者,女,55岁。右眼反复流泪3年,近日加 重,曾自行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检查:右 眼结膜慢性充血,泪囊区皮肤发红,稍隆起, 压迫泪囊有脓液自下泪小点流出。
该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如何进行治疗和护理?
泪囊炎
泪囊粘膜的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 临床以慢性泪囊炎常见,好发中老年女性
慢性泪囊炎
病因:
鼻泪管阻塞+细菌感染 (肺炎双球菌)
女性鼻泪管骨部管道较男性细长,故泪囊 炎的患病率较男性为高
好发于中老年女性
慢性泪囊炎
护理评估:
多主诉泪溢(即无刺激时爱流泪)
检查—1、结膜充血
2、内眦部位皮肤糜烂、粗糙或湿疹
3、手指压迫泪囊区或行泪道冲洗,有
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慢性泪囊炎
危害:作为眼部感染灶,结膜囊经常处 于被污染状态,对眼球造成潜在威胁
当角膜外伤及内眼手术时,极易造成化 脓性角膜溃疡或眼内炎等。
2、如何治疗及护理?
睑板腺囊肿
睑板腺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 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又称散
粒肿
睑板腺囊肿
病因:与睑板腺分泌旺盛有关,多见于 青少年
睑板腺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 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
睑板腺囊肿
护理评估:
2、术中:对于复发性或老年人的囊肿,送标本进行
病1理、检指查导患者正确热敷,以消除肿胀
3、术后:术后压迫眼部10-15分钟以止血 ;
手2术、完药毕物结的膜护囊理内涂抗生素眼膏,并用眼垫包盖
3、睑板腺囊肿刮除术护理
4、健康教育
患者,女,55岁。右眼反复流泪3年,近日加 重,曾自行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检查:右 眼结膜慢性充血,泪囊区皮肤发红,稍隆起, 压迫泪囊有脓液自下泪小点流出。
该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如何进行治疗和护理?
泪囊炎
泪囊粘膜的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 临床以慢性泪囊炎常见,好发中老年女性
慢性泪囊炎
病因:
鼻泪管阻塞+细菌感染 (肺炎双球菌)
女性鼻泪管骨部管道较男性细长,故泪囊 炎的患病率较男性为高
好发于中老年女性
慢性泪囊炎
护理评估:
多主诉泪溢(即无刺激时爱流泪)
检查—1、结膜充血
2、内眦部位皮肤糜烂、粗糙或湿疹
3、手指压迫泪囊区或行泪道冲洗,有
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慢性泪囊炎
危害:作为眼部感染灶,结膜囊经常处 于被污染状态,对眼球造成潜在威胁
当角膜外伤及内眼手术时,极易造成化 脓性角膜溃疡或眼内炎等。
2、如何治疗及护理?
睑板腺囊肿
睑板腺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 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又称散
粒肿
睑板腺囊肿
病因:与睑板腺分泌旺盛有关,多见于 青少年
睑板腺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 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
睑板腺囊肿
护理评估:
03第三章眼睑及泪器病病人的护理【76页】

睑腺炎:是化脓性细菌侵入眼睑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 又称麦粒肿; 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人。 按其感染的腺体不同,可分为: 内睑腺炎:睑板腺感染。 外睑腺炎: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皮脂腺、汗腺感染。
治疗要点
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措施
睑腺炎病人的护理
病例导入
细菌侵入眼睑体引起感染,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概述
病因与发病机制
护理评估
治疗要点
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措施
睑板腺囊肿病人的护理
病例导入 概述
病因与发病机制 护理评估
(一)预防感染的护理 1.注意观察睑板腺囊肿的变化。 2.指导正确热敷的方法,注意热敷温度,防止烫伤。 3.睑板腺囊肿刮除术护理: ①按眼科手术常规准备:滴抗生素眼药水、查凝血功能、清洁脸部皮肤等。 ②在睑结膜面做个与睑缘垂直的切口,刮净囊肿内容物,并向两侧分离囊壁,将囊肿完整摘 除,术后压迫眼部10-15分钟.观察局部有无出血。 ③注意复发性或老年人的囊肿,应将标本送病理检查。
治疗要点 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措施
(二)健康教育 1.平时注意保持眼部清洁.特别是皮脂腺分泌旺盛者要注意眼脸缘部的清洁。
慎用眼药膏,以免阻塞腺体开口。 2.饮食清淡,忌辛辣、油腻。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自行针挑或挤压等动作。 4.睑板腺囊肿刮除术术后注意坚持用药,按时换药和门诊随访。
目录
睑腺炎病人的护理 睑板腺囊肿病人的护理
(三)心理-社会状况 评价病人是否有因睑缘炎反复发作引 起的焦虑心理,并了解因眼部分泌物 过多给病人带来的学习、工作影响, 以及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治疗要点
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措施
睑缘炎病人的护理
病例导入 概述
2024年泪器病护理查房PPT

检查脓性分泌物:观察脓性分泌物的颜色、性状、气味等
检查泪囊周围组织:观察泪囊周围组织有无红肿、疼痛、 分泌物等情况
检查泪囊功能:观察泪囊功能是否正常,如分泌泪液、泪 液排出等
泪囊造影检查情况
检查目的:了解泪囊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检查方法:使用造影剂进行泪囊造影 检查结果:显示泪囊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检查注意事项:避免过敏反应,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检查安全
泪道狭窄的治疗: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等
泪道狭窄的护理:保持眼 部清洁、避免刺激、定期 复查等
泪小点封闭情况
泪小点封闭的原 因:泪小点阻塞、 泪小管狭窄等
泪小点封闭的症 状:流泪、眼红、 眼痛等
泪小点封闭的诊 断:眼科检查、 泪液分泌试验等
泪小点封闭的治 疗: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等
泪囊区有无红肿、压痛及分泌物情况
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的鼻腔情况
术后鼻腔分泌 物:观察鼻腔 分泌物的颜色、
性质和量
鼻腔粘膜:观 察鼻腔粘膜的 充血、水肿和
糜烂情况
鼻腔通畅度: 检查鼻腔是否 通畅,有无鼻 塞、鼻出血等
症状
鼻腔清洁:指 导患者正确清 洁鼻腔,保持 鼻腔卫生,预
防感染
全身情况及用药情况
全身情况: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等基本生命体征
睡眠情况:了解患者睡眠质量、睡眠 时间、睡眠环境等
皮肤情况: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湿 度、弹性等
心理情况: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包括 情绪、焦虑、抑郁等
饮食情况:了解患者饮食情况,包括进 食量、进食时间、食物种类等
用药情况: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包括 药物名称、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
05
护理措施及注意事 项
泪器病可表现为 流泪、眼红、眼 痛等症状
检查泪囊周围组织:观察泪囊周围组织有无红肿、疼痛、 分泌物等情况
检查泪囊功能:观察泪囊功能是否正常,如分泌泪液、泪 液排出等
泪囊造影检查情况
检查目的:了解泪囊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检查方法:使用造影剂进行泪囊造影 检查结果:显示泪囊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检查注意事项:避免过敏反应,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检查安全
泪道狭窄的治疗: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等
泪道狭窄的护理:保持眼 部清洁、避免刺激、定期 复查等
泪小点封闭情况
泪小点封闭的原 因:泪小点阻塞、 泪小管狭窄等
泪小点封闭的症 状:流泪、眼红、 眼痛等
泪小点封闭的诊 断:眼科检查、 泪液分泌试验等
泪小点封闭的治 疗: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等
泪囊区有无红肿、压痛及分泌物情况
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的鼻腔情况
术后鼻腔分泌 物:观察鼻腔 分泌物的颜色、
性质和量
鼻腔粘膜:观 察鼻腔粘膜的 充血、水肿和
糜烂情况
鼻腔通畅度: 检查鼻腔是否 通畅,有无鼻 塞、鼻出血等
症状
鼻腔清洁:指 导患者正确清 洁鼻腔,保持 鼻腔卫生,预
防感染
全身情况及用药情况
全身情况: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等基本生命体征
睡眠情况:了解患者睡眠质量、睡眠 时间、睡眠环境等
皮肤情况: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湿 度、弹性等
心理情况: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包括 情绪、焦虑、抑郁等
饮食情况:了解患者饮食情况,包括进 食量、进食时间、食物种类等
用药情况: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包括 药物名称、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
05
护理措施及注意事 项
泪器病可表现为 流泪、眼红、眼 痛等症状
泪器疾病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1、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挤出分泌物,抗生素眼水,每日3-4次 泪道冲洗 防治并发症:角膜炎、内眼炎等
18
2、手术治疗 泪道探通术 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内窥镜) 泪囊摘除术 泪道挂线,泪道插管、泪道激光术等。
泪道探通术
19
常见护理诊断
1 舒适的改变 :泪溢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有 关2 。
21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眼部滴用抗生素滴眼液 2、泪道冲洗:选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行泪道冲洗,每日 1次。 3、1%的麻黄素滴鼻,缓解鼻塞,利于泪道通畅 4、修剪鼻毛
22
• 5、做好泪囊鼻腔吻合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护理。 泪囊摘除术者,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可以消除病灶, 但仍可能有泪溢症状存在。
41
42
• 鼻泪管:位于骨性鼻泪管的管道内,上接泪 囊,向下开口于下鼻道前端。鼻泪管下端有 一胚胎期的残膜,若出生后仍未开放可发生 新生儿泪囊炎。
10
• 那么,如果泪液排出受阻, 会有哪些疾病产生?
11
第二章:泪器疾病患者的护理
主要内容
• 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 急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12
第一节: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面,达到维护与保护眼球正常的视觉功能。泪器包括泪腺和泪 道两个部分。
6
眼附属器——泪器
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
腺窝内,分泌泪液;泪液为弱 碱性透明液体,约98.2%为水, 少量无机盐、蛋白、溶菌酶等。 泪液具有润滑与冲洗结膜、 角膜、杀菌、预防感染等作用。
7 眼科学
复习泪器的组成 泪液的产生
8
复习泪器的组成
泪点
泪道由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构成,
开口于下鼻道前端。 9 眼科学
18
2、手术治疗 泪道探通术 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内窥镜) 泪囊摘除术 泪道挂线,泪道插管、泪道激光术等。
泪道探通术
19
常见护理诊断
1 舒适的改变 :泪溢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有 关2 。
21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眼部滴用抗生素滴眼液 2、泪道冲洗:选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行泪道冲洗,每日 1次。 3、1%的麻黄素滴鼻,缓解鼻塞,利于泪道通畅 4、修剪鼻毛
22
• 5、做好泪囊鼻腔吻合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护理。 泪囊摘除术者,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可以消除病灶, 但仍可能有泪溢症状存在。
41
42
• 鼻泪管:位于骨性鼻泪管的管道内,上接泪 囊,向下开口于下鼻道前端。鼻泪管下端有 一胚胎期的残膜,若出生后仍未开放可发生 新生儿泪囊炎。
10
• 那么,如果泪液排出受阻, 会有哪些疾病产生?
11
第二章:泪器疾病患者的护理
主要内容
• 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 急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12
第一节: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面,达到维护与保护眼球正常的视觉功能。泪器包括泪腺和泪 道两个部分。
6
眼附属器——泪器
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
腺窝内,分泌泪液;泪液为弱 碱性透明液体,约98.2%为水, 少量无机盐、蛋白、溶菌酶等。 泪液具有润滑与冲洗结膜、 角膜、杀菌、预防感染等作用。
7 眼科学
复习泪器的组成 泪液的产生
8
复习泪器的组成
泪点
泪道由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构成,
开口于下鼻道前端。 9 眼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泪囊:位于泪骨的泪囊窝内,泪囊上方为盲 端,下方与鼻泪管相连接,长约12mm,前 后宽约4-7,左右宽约3-4mm。
• 鼻泪管:位于骨性鼻泪管的管道内,上接泪 囊,向下开口于下鼻道前端。鼻泪管下端有 一胚胎期的残膜,若出生后仍未开放可发生 新生儿泪囊炎。
• 那么,如果泪液排出受阻, 会有哪些疾病产生?
术后护理
• 1、术后半卧位 • 2、眼部滴用抗生素滴眼液 • 3、1%的麻黄素滴鼻 • 4、勿牵拉鼻腔填塞物及用力抠鼻 • 5、术后第3d开始泪道冲洗
健康教育
• 1、告知病人及早治疗沙眼和鼻炎、鼻中隔 偏曲等鼻部疾病,预防慢性泪囊炎的发生; 积极治疗泪囊炎,可预防角膜炎和眼内炎等 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眼部滴用抗生素滴眼液 2、泪道冲洗:选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行泪道冲洗,每日 1次。 3、1%的麻黄素滴鼻,缓解鼻塞,利于泪道通畅 4、修剪鼻毛
• 5、做好泪囊鼻腔吻合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护理。 泪囊摘除术者,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可以消除病灶, 但仍可能有泪溢症状存在。
• 6、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惊慌及紧张心理状态。
• 细菌趁虚而入,引起角膜炎或角膜溃疡,轻者,愈后遗留 角膜瘢痕。重者,甚至穿孔而失明。
• 慢性泪囊炎对各种眼科手术,如白内障摘除手术、青光眼 手术、近视眼手术等都是一个很大威胁,会造成手术后的 严重感染。
• 慢性泪囊炎还可能急性发作,引起泪囊周围的组织发炎, 局部皮肤疼痛、发红、肿胀,甚至导致发热等全身症状。
第二篇:眼科疾病患者的护理
舒玲
2015.9.25
• 人为什么会流眼泪? • 泪液是怎么产生的? • 泪液有什么功能?
• 我们在感冒鼻塞时,常常会觉得除鼻涕多外,眼泪也比较 多,有的新生儿眼泪水特别多,这又是为什么呢?
• 滴过氯霉素眼药水的人都会有体 会,即滴药水片刻后我们会感觉 到口中有苦味;那么,泪液在完 成清洁任务后,排泄到哪里去了 呢?
第一节: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病因
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泪液滞留于泪囊内, 引起细菌大量繁殖并刺激泪囊内壁黏膜,导致 感染。致病菌多为肺炎球菌、白色念珠菌、葡 萄球菌等。
新生儿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性 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所致。
慢性泪囊炎的危害
• 如果鼻泪管发生堵塞,眼泪引流不通畅时,大量的泪液蓄 积,细菌孳生而化脓,出现大眼角流脓的症状。
病因
常见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 性链球菌等。儿童常因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 感染。急性泪囊炎常发生在慢性泪囊炎的基 础上,如泪道探通、挤压可使感染扩散到泪 囊周围组织引起急性炎症。
临床表现
• 1、全身症状:发热、怕冷、食欲减退等症状。 • 2、局部症状:泪囊区皮肤红肿、触之坚实,压痛
剧烈,炎症可扩展到眼睑、鼻根及面颊部。3-5d 后变软,出现脓肿。
第二章:泪器疾病患者的护理
复习泪器的组成
泪器是眼的附属器官之一,分泌的泪眼能够清洁眼球的表
面,达到维护与保护眼球正常的视觉功能。泪器包括泪腺和泪 道两个部分。
眼附属器——泪器
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
腺窝内,分泌泪液;泪液为弱 碱性透明液体,约98.2%为水, 少量无机盐、蛋白、溶菌酶等。 泪液具有润滑与冲洗结膜、 角膜、杀菌、预防感染等作用。
眼科学
复习泪器的组成 泪液的产生
复习泪器的组成
泪点
泪道由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构成,
开口于下鼻道前端。
眼科学
复习泪器的组成
泪道
• 泪小点:泪道的起始部,位于上、下眼睑缘内侧, 直径约0.2-0.3mm,贴附于眼球表面。
• 泪小管:连接泪小点和泪囊间的小管,直径 约0.5-0.8mm。
治疗要点
1 无脓肿者局部、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
2 有脓肿者切开引流。
3 手术治疗:待炎症控制后进行择期手术。常用的手术 方式有泪囊鼻腔吻合、鼻内镜下泪囊造口或泪囊摘除等。
常见护理诊断
1 急性疼痛 :与泪囊急性感染有关。 2 恐惧:与害怕脓肿切开手术及切开后局部渗 血有关。 3 有感染的危险:炎症可扩展到眼睑、鼻根及 面颊部等可能。 4 知识缺乏:缺乏泪囊炎的防治知识。
泪道探通术
常见护理诊断
1 舒适的改变 :泪溢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有关。 2 恐惧:与害怕手术及手术后鼻腔引流管渗血 有关。 3 有感染的危险:当角膜上皮受损、内眼手术 时,有发生角膜溃疡或眼内感染的可能。 4 知识缺乏:缺乏泪囊炎的相关知识。
护理目标
1 病人自觉泪溢症状改善或消失。 2 了解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和护理知识,积极配 合或参与治疗。 3 无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及时治疗。
护理措施
1.指导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正确热敷和超短波物理治疗,一缓解 疼痛,但要注意防止烫伤。
2.按医嘱及时应用抗生素,注意药物的疗效。
3.急性期切忌泪道探通或泪道冲洗,以免感染扩 散,引起眶蜂窝织炎。
4.脓肿形成后,切忌挤压,尽量保持泪囊壁完整, 以备炎症消除后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第二章:泪器疾病患者的护理
主要内容
• 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 急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定义
慢性泪囊炎——由于鼻
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滞 留于泪囊内,伴发细菌感染引 起的慢性泪囊黏膜炎症。是常 见的眼病,多见于农村中老年 女性,占70~80%,尤其是绝 经期妇女,多为单侧发病。
• 2、眼部继续滴用抗生素滴眼液,指导正确 滴眼药,每日4~6次。
• 3、一周后复诊作泪道冲洗 • 4、随时复诊
第二章:泪器疾病患者的护理
主要内容
• 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 急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定义
急性泪囊炎——是泪囊黏膜的急性
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多由慢性泪囊炎转 变而来,但也有开始即为急性原发细菌感 染者。
临床表现
• 1.泪溢——主要症状。 • 2.流脓,眼睑皮肤潮红、糜烂、
结膜充血 • 3.挤压泪囊区可有大量黏液脓
性分泌物自泪点返流到结膜囊 内——诊断慢性泪囊炎的主要 体征。
治疗要点
1、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挤出分泌物,抗生素眼水,每日3-4次 泪道冲洗 防治并发症:角膜炎、内眼炎等
2、手术治疗 泪道探通术 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内窥镜) 泪囊摘除术 泪道挂线,泪道插管、泪道激光术等。
• 鼻泪管:位于骨性鼻泪管的管道内,上接泪 囊,向下开口于下鼻道前端。鼻泪管下端有 一胚胎期的残膜,若出生后仍未开放可发生 新生儿泪囊炎。
• 那么,如果泪液排出受阻, 会有哪些疾病产生?
术后护理
• 1、术后半卧位 • 2、眼部滴用抗生素滴眼液 • 3、1%的麻黄素滴鼻 • 4、勿牵拉鼻腔填塞物及用力抠鼻 • 5、术后第3d开始泪道冲洗
健康教育
• 1、告知病人及早治疗沙眼和鼻炎、鼻中隔 偏曲等鼻部疾病,预防慢性泪囊炎的发生; 积极治疗泪囊炎,可预防角膜炎和眼内炎等 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眼部滴用抗生素滴眼液 2、泪道冲洗:选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行泪道冲洗,每日 1次。 3、1%的麻黄素滴鼻,缓解鼻塞,利于泪道通畅 4、修剪鼻毛
• 5、做好泪囊鼻腔吻合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护理。 泪囊摘除术者,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可以消除病灶, 但仍可能有泪溢症状存在。
• 6、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惊慌及紧张心理状态。
• 细菌趁虚而入,引起角膜炎或角膜溃疡,轻者,愈后遗留 角膜瘢痕。重者,甚至穿孔而失明。
• 慢性泪囊炎对各种眼科手术,如白内障摘除手术、青光眼 手术、近视眼手术等都是一个很大威胁,会造成手术后的 严重感染。
• 慢性泪囊炎还可能急性发作,引起泪囊周围的组织发炎, 局部皮肤疼痛、发红、肿胀,甚至导致发热等全身症状。
第二篇:眼科疾病患者的护理
舒玲
2015.9.25
• 人为什么会流眼泪? • 泪液是怎么产生的? • 泪液有什么功能?
• 我们在感冒鼻塞时,常常会觉得除鼻涕多外,眼泪也比较 多,有的新生儿眼泪水特别多,这又是为什么呢?
• 滴过氯霉素眼药水的人都会有体 会,即滴药水片刻后我们会感觉 到口中有苦味;那么,泪液在完 成清洁任务后,排泄到哪里去了 呢?
第一节: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病因
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泪液滞留于泪囊内, 引起细菌大量繁殖并刺激泪囊内壁黏膜,导致 感染。致病菌多为肺炎球菌、白色念珠菌、葡 萄球菌等。
新生儿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性 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所致。
慢性泪囊炎的危害
• 如果鼻泪管发生堵塞,眼泪引流不通畅时,大量的泪液蓄 积,细菌孳生而化脓,出现大眼角流脓的症状。
病因
常见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 性链球菌等。儿童常因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 感染。急性泪囊炎常发生在慢性泪囊炎的基 础上,如泪道探通、挤压可使感染扩散到泪 囊周围组织引起急性炎症。
临床表现
• 1、全身症状:发热、怕冷、食欲减退等症状。 • 2、局部症状:泪囊区皮肤红肿、触之坚实,压痛
剧烈,炎症可扩展到眼睑、鼻根及面颊部。3-5d 后变软,出现脓肿。
第二章:泪器疾病患者的护理
复习泪器的组成
泪器是眼的附属器官之一,分泌的泪眼能够清洁眼球的表
面,达到维护与保护眼球正常的视觉功能。泪器包括泪腺和泪 道两个部分。
眼附属器——泪器
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
腺窝内,分泌泪液;泪液为弱 碱性透明液体,约98.2%为水, 少量无机盐、蛋白、溶菌酶等。 泪液具有润滑与冲洗结膜、 角膜、杀菌、预防感染等作用。
眼科学
复习泪器的组成 泪液的产生
复习泪器的组成
泪点
泪道由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构成,
开口于下鼻道前端。
眼科学
复习泪器的组成
泪道
• 泪小点:泪道的起始部,位于上、下眼睑缘内侧, 直径约0.2-0.3mm,贴附于眼球表面。
• 泪小管:连接泪小点和泪囊间的小管,直径 约0.5-0.8mm。
治疗要点
1 无脓肿者局部、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
2 有脓肿者切开引流。
3 手术治疗:待炎症控制后进行择期手术。常用的手术 方式有泪囊鼻腔吻合、鼻内镜下泪囊造口或泪囊摘除等。
常见护理诊断
1 急性疼痛 :与泪囊急性感染有关。 2 恐惧:与害怕脓肿切开手术及切开后局部渗 血有关。 3 有感染的危险:炎症可扩展到眼睑、鼻根及 面颊部等可能。 4 知识缺乏:缺乏泪囊炎的防治知识。
泪道探通术
常见护理诊断
1 舒适的改变 :泪溢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有关。 2 恐惧:与害怕手术及手术后鼻腔引流管渗血 有关。 3 有感染的危险:当角膜上皮受损、内眼手术 时,有发生角膜溃疡或眼内感染的可能。 4 知识缺乏:缺乏泪囊炎的相关知识。
护理目标
1 病人自觉泪溢症状改善或消失。 2 了解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和护理知识,积极配 合或参与治疗。 3 无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及时治疗。
护理措施
1.指导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正确热敷和超短波物理治疗,一缓解 疼痛,但要注意防止烫伤。
2.按医嘱及时应用抗生素,注意药物的疗效。
3.急性期切忌泪道探通或泪道冲洗,以免感染扩 散,引起眶蜂窝织炎。
4.脓肿形成后,切忌挤压,尽量保持泪囊壁完整, 以备炎症消除后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第二章:泪器疾病患者的护理
主要内容
• 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 急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定义
慢性泪囊炎——由于鼻
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滞 留于泪囊内,伴发细菌感染引 起的慢性泪囊黏膜炎症。是常 见的眼病,多见于农村中老年 女性,占70~80%,尤其是绝 经期妇女,多为单侧发病。
• 2、眼部继续滴用抗生素滴眼液,指导正确 滴眼药,每日4~6次。
• 3、一周后复诊作泪道冲洗 • 4、随时复诊
第二章:泪器疾病患者的护理
主要内容
• 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 急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定义
急性泪囊炎——是泪囊黏膜的急性
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多由慢性泪囊炎转 变而来,但也有开始即为急性原发细菌感 染者。
临床表现
• 1.泪溢——主要症状。 • 2.流脓,眼睑皮肤潮红、糜烂、
结膜充血 • 3.挤压泪囊区可有大量黏液脓
性分泌物自泪点返流到结膜囊 内——诊断慢性泪囊炎的主要 体征。
治疗要点
1、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挤出分泌物,抗生素眼水,每日3-4次 泪道冲洗 防治并发症:角膜炎、内眼炎等
2、手术治疗 泪道探通术 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内窥镜) 泪囊摘除术 泪道挂线,泪道插管、泪道激光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