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师作品看立体主义绘画对现代建筑之影响

合集下载

浅析立体派的发展及影响

浅析立体派的发展及影响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09浅析立体派的发展及影响华 蕾【摘 要】立体派是20世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流派,以其前卫的艺术表达形式,追求一种碎裂感、重组形式、分离形态和解析模式,具有二度空间绘画特色和背景主题交互穿插的特点。

立体派绘画形式在不同时期都存在着一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到立体派逐渐成熟,立体派对西方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立体派 毕加索 布拉克一、立体派的产生与定义立体派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

1908年始于法国,主要人物是毕加索和布拉克,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方式是立体主义画家所追求的,形成分离的画面。

立体派追求的是一种几何图形的美,这种美是几何排列组合产生的美感。

它并不是从一个点去看待事物和再现事物的方法,立体派绘画的特点是多视角,打散视觉对象的空间结构进行重构,注重画面视觉元素的对比平衡,强调画面张力。

二、立体派的发展(一)立体派绘画的起步时期说到立体派,人们不得不提到现代派绘画之父——塞尚。

塞尚成熟期的作品总是致力于表现一种主观的“内在结构”,而非对自然的真实再现。

从艺术发展道路来看,塞尚的理论以及创作实践对立体画派起了一个重要作用,立体画派画家把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锥体来表现自然”这句话当作自我艺术追求的理论基础。

在1906年,毕加索认识了马蒂斯,并受他的影响,他对原始艺术和非洲雕刻有着深厚的兴趣。

毕加索受到原始艺术影响和塞尚对物体进行分解的启发,而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也被认定为第一幅经典的立体派绘画作品。

曾在巴黎艺术界《亚维农的少女》这幅画引起了许多争议,唯独布拉克看到这幅画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此他开始研究和发展这种后来被称作立体派的新画法和艺术理论,1907年底布拉克的立体派画法已经相当成熟了。

(二)立体派绘画的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立体派的影响逐渐扩大,其他的画家们开始追随。

这个时期格里斯的代表作是《咖啡馆里的男子》,是格里斯在立体派转型时期所作的一幅肖像作品,整幅画面打散了的人物形象中依旧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桌子、杯子、椅子等等元素的位置。

绘画与建筑

绘画与建筑

贝聿铭先生在某次访谈中,一如既往地赞扬了立体主义绘画,说它对于现代建筑师们理解“新的空间”,起到了启发、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贝的这个提法,在他那一辈的建筑师和建筑史学家当中并不是奇谈,基本可以算作共识。

现代建筑的倡导者们,柯布、密斯、格罗庇乌斯,都曾从毕加索、伯累克那里取过经。

现代建筑的早期书写者们,吉迪翁、巴尔、希区柯克、班纳姆、科林.罗,更是愿意直接讨论诸如立体派与建筑。

抽象绘画与建筑。

概言之,书写现代建筑史的人,都曾喜欢用某种“绘画流派”的名头去为建筑设计的形象增光。

绘画与建筑到底有关系吗?或者说,有多大的关系?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又跟如今的建筑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问出口,往往会冒犯两个阵营里的人:对于通晓艺术史和绘画史的人来说,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像指腹为婚似地铁证如山。

怎么今天的建筑可以不记挂绘画了?当初得了便宜的时候,怎么不会这么问;但在建筑史中,远离绘画如今倒有着一种别样的心情。

1997年,在一次关于“立体主义与建筑”的年会上,知名的艺术史、建筑史学家波伊斯(Yve-Alain Bois)对于“是否存在着一种立体主义建筑”这么一个问题,回答说,“可能没有。

例如,我在著名的杜尚-维龙设计的…立体主义住宅‟身上,一点立体主义都没看出来。

尽管我对布拉格的建筑知道的不多,我也同样说,所谓布拉格的立体主义建筑也没有一点立体主义”。

讲了类似话的,还有研究柯布的专家凡.穆斯(Stanislaus von Moos)。

Columina问,立体主义跟建筑有关系吗?凡.穆斯即刻回答,吉迪翁的大作中,格罗庇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和毕加索的《阿莱城姑娘》(L‟Arlesienne)的并置如今看来基本不成立。

凡.穆斯曾经是吉迪翁的秘书。

凡.穆斯认为,当年,吉迪翁也不那么肯定是否能够在立体派绘画和包豪斯校舍之间建立起牢固的桥梁来。

但是,这座桥梁还是由吉迪翁建立了。

早在1923年的一篇短文中,吉迪翁就在包豪斯校舍身上看到了“一场从文艺复兴的人本中心论向一种非人类立场的转移”,就像在克利、康定斯基、伊顿等人的画作中所发生的那样:“我们开始面向越来越深刻的、绝对的、精确的假设,就是所有的有机体都有它们自己的意义——特别是在突出的浪漫主义时期。

柯布西耶建筑作品赏析

柯布西耶建筑作品赏析

当谈论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时,首先需要提及的是他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设计理念。

他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现代建筑大师,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和艺术天赋,还反映了他对现代建筑的独特见解。

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理念受到了立体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影响,他强调建筑的空间和功能,而不仅仅是外观。

他的作品通常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和清晰的结构,使得建筑既实用又具有美感。

例如,在他的经典作品“萨伏伊别墅”中,柯布西耶运用了他的“新建筑五点”理论,包括立柱、屋顶花园、开放式平面布局、横窗和自由立面。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萨伏伊别墅的独特风格,使它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除此之外,柯布西耶还擅长运用自然光和材料来营造舒适的空间。

在他的设计中,光线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通过巧妙地运用窗户和天井,他可以让自然光洒满整个建筑,为居住者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

同时,他对材料的运用也十分独特。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材料被灵活运用,如混凝土、玻璃、钢材等。


些材料不仅具有功能性,还能为建筑增添美感。

总的来说,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创新精神和艺术天赋,还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设计理念至今仍然影响着无数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成为现代建筑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浅析现代设计中立体主义绘画理念的缩影

浅析现代设计中立体主义绘画理念的缩影

浅析现代设计中立体主义绘画理念的缩影作者:宋丽敏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5年第11期摘要:现代艺术和现代绘画都是在20世纪开始的,在设计史上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

1907到1914年是立体主义的活跃时期,被人们看做是现代艺术的分水岭。

立体主义思潮不仅仅影响了20世纪绘画的发展,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设计艺术领域的革新。

其中包括有平面设计方向、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等等。

关键词:立体主义;现代设计;末来主义一、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立体主义是以毕加索、布拉克为代表的现代艺术运动,它直接受益于塞尚对结构的探求。

立体主义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于平面,两度空间的画面、明暗、空气、光线、氛围,让位于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

毕加索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如印象主义、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象征主义以及唯美主义。

毕加索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其中《弹曼陀林的少女》《卡恩弗勒像》被认为是毕加索分析立体主义的代表作。

1907年,他尝试把塞尚已经开始的集合形结构的美的追求推向极致,创作了颇有争议的、被认为是立体主义开端的《亚威农少女》。

《亚威农少女》这幅画上(图1),五个裸体女人的色调是以白色和蓝色的背景来映衬的。

画面上最左边的女人正在拉开赭红色的布幕,为的是要展示她们的身体。

她的表情严肃,侧面的轮廓极像埃及的壁画。

右边坐着的女人好像是带着面具,其他三个少女也各具姿态,如鬼魅一般。

这幅画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

《亚威农少女》是一幅尖锐的、骇人的、令人厌烦又令人敬畏的画,是与以往的艺术方法彻底决裂的立体主义作品。

这是毕加索根据他在巴塞罗那的“亚威农大街”所见到的妓女的形象为依据画出来的。

他创作了一种在二维平面上展现三维空间的新方式。

毕加索仿佛围绕着对象走了一圈,然后把各个形象侧面加诸重新组合的画面次序中。

他表现了立体主义画派的要义:重新安排所见的事实。

现代建筑设计中立体主义艺术风格的解读

现代建筑设计中立体主义艺术风格的解读

现代建筑设计中立体主义艺术风格的解读作者:蒋鑫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33期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法国的立体主义艺术是西方现代先锋艺术的代表,对现代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文章从现代建筑设计领域出发,通过分析现代建筑设计中立体主义艺术风格运用的典型优秀案例,总结归纳出现代建筑设计中立体主义艺术风格应用的创意思维、审美情趣和表现形式,寻找立体主义艺术风格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完美契合点,以期为现代建筑设计发展拓宽思路,为现代设计对传统艺术文化吸收与借鉴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立体主义现代建筑创意思维审美情趣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1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1907年至1914年发生在西方国家的现代先锋艺术流派。

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布拉克等著名的画家。

立体主义风格的探索起源于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锥体来表现自然”的创作理论和实践,这实质上是20世纪机器时代、工业文明的社会现实在画家精神中的反映。

立体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时期是1907—1909年的萌芽与起步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单纯的几何形态的追求,重点在于对对象形态的表达,放弃了对光色的分析;第二时期是1909—1912年的分析立体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形式的分解仍是重点,而且并不注重整体的重组,颜色也比较单一;第三时期是1912—1914年的综合立体主义时期,进入这一时期,立体主义风格逐渐走向成熟,开始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局部的分解,色彩逐渐丰富起来,事物的形态又重新被重视,注重将具体的物体本身与抽象的结构形态的有效结合。

立体主义是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

它追求的是一种几何形态的美,运用打散重构的创作手法,来达到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它拒绝从一个视点观察和表现事物,主张以多个视点和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事物,把三维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二维空间的画面。

传统的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审美趣味被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所替代。

浅谈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影响

浅谈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影响

浅谈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影响作者:文清源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5期摘要: 20世纪的西方,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运动是立体主义。

它是1908 年起源于法国的一个绘画和雕塑运动流派。

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立体主义。

它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影响巨大。

本文将回望立体主义的产生和演变。

将其和建筑美学联系,分析它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产生的影响。

了解了立体主义对于当今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意义。

关键词:立体主义;建筑建筑设计;理论;影响意义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引言:立体主义是富有思想和观念的艺术流派。

立体主义最重要的是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 追求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自身的发展和对建筑设计的发展都是具有很大的影响意义。

1.立体主义的产生与演变从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一场来势凶猛,影响广大,思想深邃的突变席卷西方文化,在视角方面进行了革命,形成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可见其波涛汹涌,但是它的背后是绝对的反对权威和传统遗旧。

不难看出一时间人们的种种传统艺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形式受到巨大影响,可以说是从主旨想法,创作手法、表达方式多个方面影响建筑设计和它的理论产生。

立体主义的产生,是一个酝酿的过程,是一个很长时间的经历与突破。

光学和色彩学对绘画在内的造型艺术的观念和技术的发展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主要是在19世纪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光和色是法国印象主义画家所传达的媒介,它描绘了客观事物在主观上的变现形式与动态,使得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发生转变,而且成为了西方绘画史上一个特殊的艺术流派。

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的画坛出现了各种各样活跃的场面,在迅速变革的工业社会中,如何革新形式是艺术家们主要关注的问题,他们想要表达出当时人们内心的心理变化以及情绪起落。

分析立体主义、综合立体主义、后期立体主义是立体主义运动的三个阶段。

1912 年之前的分析立体主义是第一个阶段。

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甘大师作品分析

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甘大师作品分析
“这种彩色的涂料并非来自于现代的涂料,而是墨西哥市场上到处可见的自 然成分染料。这种染料是用花粉和蜗牛壳粉混合以后制成的,常年不会褪色。你 可以看出他常用那种粉红色的墙,其实边上经常有一丛繁盛的同样颜色的花木。 这是墨西哥的国花,墙的颜色就来自这些花。但是在早期,巴拉干只用红黄蓝三 个原色。后来他认识了一位画家,也许是rivera,然后他就开始自由使用色彩了。
巴拉干自宅
巴拉干自宅,位于墨西哥城郊,于1948 年建造完成,是一幢引起争议但是最有纪念 意义的建筑。这个建筑师二战后建筑创意工 作的杰出代表。这幢混凝土结构的建筑面积 共有1161㎡,有一个地下室及两层楼,还有 一个私人小花园。住宅的外观简朴无华,与 周围灰白的普通民居保持一致。住宅采用墨 西哥传统的内向式住宅,只是环绕内院的房 间被浓缩成了墙。巴拉甘在此度过了后半生。 这个住宅的设计几经修改反映了巴拉甘对空 间和形式的不断探索。这座建筑在2004年被 列入世界遗产。
马 厩 部 分
中心水面
住宅部分
半室内半室外灰空间 与庭院部分紧密联系
室外景观中心,住宅部分 与马厩部分空间过渡
住宅部分,白色墙体为主, 体量高低错落
主要居住活动
交 通 联 系 室内 泳池
次要居住活动







部 分
联系走 廊

部 分
室内泳 池
卧室
活动 起居 空间
走 廊
活动 空间
活动 空间
厨卫
屋顶平台的高 墙,部分使用 了大红色,热 烈且具有雕塑 感。
室内的个别墙面 使用洋红色,使 室内呈现热烈的 暖色调。
总结:
巴拉干有着不可思议的能力 , 对于材料的忠实呈现 , 因应当地的建筑特色 , 在建筑物内部所呈现的光影变化 , 活泼的色彩随着水景的倒影产生的律动 , 创造出一种贯 穿建筑与景观的寂静氛围 。 当然美化墨西哥的功绩 , 也为他带来国际上的认同,1980年所获得国际普立兹克建 筑奖 。

论立体主义在建筑中的发展与影响

论立体主义在建筑中的发展与影响

论立体主义在建筑中的发展与影响摘要:在20世纪初期动荡年代,发生在西欧的立体主义建筑探索运动,虽然它是昙花一现。

但是这场建筑运动却波及整个建筑界,以至于影响至今,可以确切的说,没有立体主义建筑探索运动,就没有当今的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结构主义等,本文从立体主义起源出发,详细阐述了立体主义的发展及影响,为当代建筑思潮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立体主义、解构主义、结构主义“没有立体主义与抽象艺术的影响,20 世纪的建筑完全有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

”——威廉•柯蒂斯《20 世纪世界建筑史》一、立体主义艺术的形成众所周知,关于立体主义的意象在我们如今的社会中处处可见,但是我们如果想要了解立体主义的建筑,我们就不得不从立体主义的起源说起。

立体主义最初由后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用一些体块去表达自然,有时也用来表达人和意象。

他的这种超越当时年代的表现手法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现代派大师毕加索。

我们可以从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女人们》作品中看出,图中的女性不符合人体美学,有肢解的元素在里面,可以看出,毕加索打破常规,完全舍弃传统的绘画手法,包括比例、透视等,这种表达方式还受到了非洲木雕的原始艺术的影响。

1907年前后,布拉克关注到毕加索的创作理念之后,立刻与他共同发展,第二年《埃斯塔克的房子》作品亮相,路易•沃塞尔曾评价:布拉克先生将每件事物都还原成的立方体。

二、立体主义艺术对建筑的影响早在立体主义发展初期,当时许多画家就立体主义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过讨论,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蓬皮杜小组”,他们认为立体主义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传统绘画方法的延续,此时,建筑师们将它和哥特式放在一起考虑,,他们认为哥特式有意体现人的感觉,即是以人为依据定义。

此外,立体主义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1910 年 5 月刊的纽约《建筑实录》杂志文章《来自巴黎的野兽派》中记录:布拉克认为“如果要将一个女人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描画出来的话,至少要三张画才能表现出来,那么这恰巧与一个建筑需要平面、立面、剖面三张图纸表现的做法是一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大师作品看立体主义绘画对现代建筑之影响字数:2869 字号:大中小摘要:从审美观念的变革、空间功能优化、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分析立体主义绘画对现代建筑影响与意义,从中总结出立体主义绘画对现代建筑影响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立体主义绘画;现代建筑;影响中图分类号:TU-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9-0057-021 引言立体主义绘画是现代艺术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现代主义大师柯布西耶也从事于立体主义绘画的创作,今天重新理解立体绘画对现代建筑的影响也许可以更加深刻理解现代建筑的特征和意义,从中总结现代建筑的创作手法及思想。

2 审美观念的变革贝聿铭1994年在清华大学的一次学术演讲上说到:“建筑是艺术。

当然,造房子需要土木工程和材料等,但建筑的最高境界是艺术。

”简单的语言,清晰的阐述了建筑的最终目标是成为艺术的体现。

艺术的目的是为了带给人们更多元的审美体验,立体主义绘画在多方面推进着建筑的发展,更新着人们的审美观念。

多元的建筑表现形式及空间的重新认识为现代建筑设计带来多种新的审美特点,丰富了审美的范型,转变人们单一的审美观念,让现代建筑具有很强的视觉体验意义。

同时也唤起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感受上的多重体验,多元的、单一的,矛盾的、统一的——审美的观念得到更新,审美的形式得到了丰富。

2.1几何之美立体主义绘画及其后派生出的构成派与风格派所反映出的特征是将客观的事物抽象化几何化,脱离了完整的再现对象的方法,而是使用最原始的几何图形去分析,理解并表现对象,从而表现一种抽象的几何美感,这种绘画思想被现代建筑所传承并将其继续发展。

传统的古典建筑所表现的是建筑形体上的山花、雕塑、线脚等繁杂的装饰美感,而现代建筑却将其进行了否定,并且抛弃一切无用的表面装饰,从而转向表达纯净的几何美感,同时从注重建筑外形的表现转到了发挥空间造型的语言上。

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见图1)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充分的展现了几何形体的美感,在这个建筑上我们找不到一丝装饰物,而是通过造型的变化丰富建筑的形式。

这个建筑的表面看起来平淡无奇,使用了最为简单的几何形体和平整的白色外墙来表现,但这种几何形体给我们视觉上带来了美感。

唯一的可以称为装饰部件的是横向长窗,这是为了能够保证正常光线的射入而设的。

总体来说这个建筑的构图灵活均衡而非对称,处理手法简洁,体型纯净,在建筑艺术中也吸取当时视觉艺术的最新成果,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理念启发和影响着无数建筑师。

体现了建筑的最本质的纯净几何特点,为人们展示了几何形体的美感。

2.2拼贴之美立体主义绘画创造的拼贴手法对于现代艺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从形式上看,它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方式,将实物引入到绘画作品中,由不同的材料及不同种类的物体之间进行叠加与组合,形成了新的绘画体系。

从思想上看,拼贴使艺术家们越来越重视材料自身的美感及人文思想的精神内涵。

材料的介入,材质的对比改变了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使得艺术家在艺术情感与形式感的表达上得以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

同时伴随着社会文化的交流,信息的密切渗透,拼贴手法所表现出的非和谐、非统一逐渐的成为当代艺术界的范型,拼贴手法在波普艺术的推广下渗透于艺术的各个领域,对于建筑而言,有着显著体现的后现代建筑对于拼贴的传承较为深刻,不过拼贴手法同时也存在于新现代主义等建筑中。

可以说目前拼贴手法也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从不同的材料进行拼贴以及不同的文脉上进行拼贴,拓展了建筑的意义,使建筑的造型和表现更加自由。

这种全新的方式对于人们的艺术认知方式及审美观进行了改变。

现代建筑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传承了拼贴这一表现形式,不仅表现出形式方面的拼贴,对于文脉的拼贴同样备受关注,并且在其影响下使得建筑表现出更为复杂与多元化。

受其影响形成的建筑及空间显示着一种独特的美感。

在建筑形式的表现上,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对比,不仅丰富了建筑形式,同时对于观者的视觉审美进行了提升。

詹姆斯·斯特林设计的斯图加特新州立美术馆(见图2),是后现代主义建筑中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在这个建筑身上可以感受到非常浓烈的拼贴气息,从他的平面布局中能看出设计师对于形体的思考也是出于一种复杂的状态中,一个圆形建筑在U形主体建筑的正中间叠加一个圆形建筑,使建筑的形态呈现出非统一、非和谐的特征,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方式,进行了突破与创新。

在这个建筑的形式中,同样多处体现着材料、结构等的拼贴,而在文脉表达上更为强烈的突出了拼贴文化的意义,纪念性与反纪念性,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名流与大众等等,一些被认为不可并存的元素被捏合到一起,形成更能引人思考的建筑空间,同时将拼贴的美感展现给大众,改变着大众的审美倾向。

2.3交错之美立体主义绘画对于物体的交错以及重新拼合改变了传统绘画清晰的表达客观事物的模式,而使绘画开始变得模糊,富有动感,在逐渐的发展过程中,绘画不断的在交错与重新拼合中进行探索,有些作品在交错与穿插中还能分辨出所描绘的事物,而有些作品甚至已经无法辨认出所描述的客观形体的原型。

这使绘画作品呈现出的是一种渗透、模糊不清的画面关系,并繁衍在一种混沌的状态之中。

这种观念的突破,被现代建筑所吸收,建筑的形态、空间趋向于一种交错与并置的形式,使其更加丰富,更具表现力,建筑形态及空间更加自由,空间中充满了运动感、碰撞感。

在交错与并置之下形成的这种空间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安分感,并形成一种冲突、碰撞之美。

这也是一种新的审美体验。

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见图3),建筑似乎是以不统一的墙体在不同方向上的交错,从来自不同方向上的,如水平方向的、竖直方向上的以及不同倾斜方向的共同交错,同时与各个不同角度墙体之间的穿插并置后所形成的,没有任何秩序,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使空间具有神秘与迷乱性。

建筑的平面也是不规则形,这使室内空间的变化更加丰富。

不仅仅如此,更营造了一种氛围上的交错感,在昏暗的房间,光从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窗子里透入室内,形成不确定的、朦胧的光线,并在不停的交错,充分了展现了不确定性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同时也使空间中也充满了矛盾和暖昧,表现出以交错、神秘为美的美学观念。

3 优化空间功能运动感是一直存在于人们身边而通常没有被人们关注的问题,但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中却得到了突出的表现。

从画面中对物体进行多视点的分解与重组让我们能感觉到动感的存在。

这一绘画特征被现代建筑大师们所发现,并将其转化成为了营造流动空间的设计思想,这使建筑空间得到了丰富,空间秩序被重新组织,人们对于空间的审美观念也得到了改善。

立体主义绘画的出现为现代建筑的空间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几何形体围合下的空间更为自由、灵活,功能成为了建筑的重点,并不断被优化,形式与功能互助互利,在优化功能的同时构造建筑形体,不仅仅是对于功能的一种推崇,同样也丰富了建筑的形式。

在现代建筑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空间功能更加的趋向于实用性,使得人们的活动状态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活动的需要,并满足着人们的精神需求。

贝幸铭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见图4),其建筑造型虽为破碎的几何片段的组合,但其功能却得到了优化。

在建筑的顶部使用了玻璃天窗,对于室内的采光有较好的帮助。

建筑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为展览馆。

展馆分别在其三个角上,各个展馆之间互不干扰,但有通过一些楼梯或天桥进行了连接,空分部分讲究且合理。

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

整个建筑动静空间划分明确,虚实空间搭配合理。

破碎的建筑形体使空间的布局发生着改变,不仅创造出了流动空间,更体现着空间的延续性。

4技术进步在立体主义绘画及其随后派生的诸多艺术流派的影响下,建筑也一直在不断的发展更新,建筑的的形式以及材料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然,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会共同推进建筑的技术进步。

对于形形色色的几何形体的穿插、错位、叠加以及虚空等都需要建立在强大的科学技术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多样的建筑形体及空间造型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样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柯布西耶参与到立体主义艺术思潮中,他的立体主义艺术的知识影响了他的建筑空间观念和结构观念的形成。

“多米诺体系”透视图反映了柯布西耶早期对于空间观念的理解。

这为现代建筑的自由形体的构造提供了可能,使建筑摆脱了墙的承重性所带来的局限性,从而解放了建筑的形式。

在此基础上建筑师们可以随意的分割建筑空间,整个结构也可以按垂直方向或竖直方向任意重复,任意灵活的安排门窗等,使建筑师去灵活、自由的控制建筑空间提供了更多可能。

而这一设想的实现同样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下所进行的,这种构思在当时是对技术的挑战,而对于它的解决又同样推进了技术的进步。

密斯在深入研究玻璃摩天楼的特征之后,感到这种建筑艺术不是主要由光影来决定的,大片的玻璃能产生特殊的映象效果,这是过去任何建筑所未曾有过的,玻璃这种轻盈透明的体形使材料、技术与美学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成为后来同类建筑的范例,这也证实了密斯的预见。

对于玻璃幕墙的设想也要在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可能下进行的,只有在技术的不断进步中,一些设想才能成为可能,而玻璃幕墙也在对着不断的设计和构思前提下结合新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改进,使形式更加多样,技术更加进步,工艺更加细致等多方面共同改进,这也为建筑师的大胆构想提供了平台。

现代建筑不断的追求新奇、各异的形态,而在这个过程中,为施工带来了多种技术上的难题,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

在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建筑技术问题而推迟竣工时间的著名建筑也是非常多见,攻克这些技术难题将会大大推进结构设计、材料设计等等一系列尖端的技术发展。

在立体主义绘画及其派生出的一些艺术流派的影响下的现当代建筑的形式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受交错拼合与拼贴观念影响下形成的建筑,其形态多数更为多变,形体及材料之间的交错运用更为频繁,这对于技术的要求会更加严格。

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见图5),其建筑造型为怪异、不规则、扭曲自由的体态,这个博物馆在建筑材料上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它的表面材料为钛合金板,不论是形体以及材料对于当代材料及结构技术来说是个挑战,在先进技术的前提下,建筑顺利的被建成,可以说这个建筑的建成不仅仅对于建筑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只有技术的进步才能推动建筑的不断发展,同样在建筑的不断创新中也在促进着技术的进步,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5结语立体主义绘画以及其后派生出的多种流派逐步瓦解了传统建筑形式,建筑思想被不断突破和更新,在立体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及思想的影响下现代建筑形成了丰富的的建筑形态及空间,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优化了建筑功能,为人们带去了更多空间体验,并且促进了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