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概要

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概要
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概要

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1

张先治

(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摘要] 本文在明确基于价值管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基础上,论证了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和基于价值的管理控制。文章认为,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的核心是财务治理;基于价值的管理控制核心是财务控制;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是公司的两大工作重点;财务治理与财务控制是公司财务的两大重点任务。

[关键词]价值管理公司治理管理控制

一、引言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使企业经营方式经历了由产品经营型向商品经营型的转变,由商品经营型向资产经营型的转变,再由资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的结果,就是企业经营中越来越认识到价值的重要性,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并逐渐将追求价值创造作为企业的目标。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正逐渐被市场经济时代的管理念和管理方式所取代。以外部监督管理为主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正在向以内部管理为主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转变。这种转变的结果,使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在这种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处于转轨的时期,我国的企业发展还很不平衡,对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对公司治理和管理控制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统一。本文正是站在价值管理的角度探讨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问题,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根本转变。

二、基于价值的管理

基于价值的管理(VALUE BASED MANAGEMENT),简称VBM,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VBM的目标是为股东创造价值。VBM使公司的管理决策的核心与股东的利益协调一致,这样,公司的管理活动自然而然地创造了股东价值。影响股东价值的因素有许多,要为股东创造价值,就必须明确股东价值创造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基于价值的管理正是对影响或决定股东价值的关键因素进行管理,图1反映了基于价值管理的三个重要方面。

1本文为作者主持的财政部重点会计研究课题《公司治理与财务问题研究》和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课题《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的阶段成果。

图1 VBM的三个方面2

在VBM中,为了使投资者支持股票价格,公司需要与投资界保持有效的联系和进行良好的沟通。这就需要投资者对与其关系重大的公司财务业绩和非财务业绩有一个明确的理解。因此,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者必须正确处理与投资者的关系,尽可能使投资者得到相关、可靠的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这些非财务信息给市场的印象对公司价值以及价值管理的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VBM中,为了理解整个公司的业务,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包括清晰地了解公司所面对的市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对竞争对手的正确的评价。目的就在于开发最优战略以利于为股东创造价值。正确的战略选择必然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进而使公司在为股东创造价值方面有持久的、长足的增长。

为达到创造最大价值的目的而选择公司战略后,接下来的管理程序就是战略的实施。这是VBM的关键一环。历史资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公司就是在实施公司战略这一环节失败了。有效实施战略的关键之处在于贯彻实施全面业绩管理(IPM)。为了在公司经营中实施全面业绩管理,需要建立一种与全面价值管理的其他重要因素结合起来的评估框架和信息体系。IPM 的成功运用有助于确保以统一的、易于理解的方式将战略意图转化为现实。

三、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

VBM的三个重要方面,实际上涉及到公司投资者、董事会和管理者三个主体的目标、权利和责任的划分与协调。公司为了实现价值管理的目标,即创造股东价值,公司的投资者、董事会、管理层需要协调利益关系,共同努力,这正是公司治理关键所在。

公司治理是公司的外部索取权人为了保障他们在公司的索取权不受侵犯而以契约关系3为基础对整个公司进行的控制。在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中,公司外部索取权人与公司的契约关系,主要是财务契约关系。公司的各种索取权人之间就公司事务签订的财务契约是公司

2加利·阿什瓦斯. 保罗·詹姆斯著. 张先治主译. 2004. 基于价值的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在广义上,契约包括人们之间的默契、约定、合同,以及法律、规章、制度等。

治理的基础,而外部索取权人对公司实施的财务控制是他们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主要手段。可见,在公司治理处理契约关系当事人利益过程中,财务关系是各种利益关系的核心,因此,在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中,财务治理便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

在财务治理中,各种索取权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利益冲突、治理机制是由财务契约确定的。这些契约通常包括与股权投资人签订的股权契约、与债权投资人签订的信贷契约、与管理者签订的报酬契约等。

股权契约是股东之间就公司相关问题签订的契约,用以协调股东内部的利益关系,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尤其要协调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关系。股权契约规定了股东投入股权资本后,对公司有治理权,即在董事会中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就公司合并、分立、停业等重大决策有投票权;有出售和转让股份的权利;当公司发行新股时,有优先认购权;对公司收益有剩余索取权4。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大部分股东并不参与公司事务的管理。这样,公司的控制权就落入少数拥有较多股份的大股东手里,形成他们对公司的控制权大于收益权的权利结构。那么,这些大股东就有能力,也有动机,通过各种方式从其他股东向自己转移财富。处于控制地位的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主要表现在:(1)直接侵占;(2)关联方交易;(3)关联方借款。因此,股权契约还通过规定一些附加条款,避免控制权与收益权的不对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

信贷契约是债权人与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就债务融资相关问题签订的契约。它一般规定债权人将资金投入企业后,有固定收益索取权(包括本金和利息);在企业没有按期还本付息的情况下,债权人有清算担保资产,甚至迫使企业破产进而夺取企业控制权的权利。由于股东与债权人在控制权与收益权上的差异,债权人与股东和管理者之间也有潜在的利益冲突。股东和管理者就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试图侵害债权人的利益。这表现在:(1)资产置换;(2)策略性违约;(3)债权稀释;(4)债务悬置;(5)财富转移。因此,信贷契约除了做出一些决定信贷关系本质特征的一般规定之外,还要规定一些额外条款,以防止股东和管理者侵占债权人利益。这些条款通常可以分为承诺条款和否定条款两类,前者规定债务人必须遵守的行为;后者直接限制债务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

报酬契约是股东与公司高层管理者之间的签订的关于高层管理者权利和义务的契约。它一般规定当管理者业绩表现良好时股东给予管理者的报酬,以及当管理者业绩表现很差时,将会受到的处罚(克扣奖金,削减工资,甚至予以解雇等)。由于管理者在公司经营中有

4当然,如果企业没有按期偿付债务本息,根据债权人、股东和管理者之间重新协商的结果,公司控制权有可能转移到债权人手中,从而债权人成为剩余索取权人。

一定的决断力5,因此他在职消费是否适当缺乏明确的判断标准。又由于管理者在信息分布中有优势,股东要验证管理者是否努力工作需要花费监督成本,甚至在有些情况下,这种监督是不可能的。另外,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管理者能够运用大股东用以侵占小股东利益的方式侵占所有股东的利益。所以,报酬契约中除了规定不同管理业绩下管理者应得的报酬之外,还要规定一些额外条款,限制管理者侵占股东利益的行为。这些条款与信贷契约的额外条款类似,可以分为承诺条款和否定条款。

四、基于价值的管理控制

公司的各种事务和运行机制通常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公司管理是公司的管理者为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而以内部管理控制系统为基础对公司事务的进行的管理。

管理控制的主体是管理者及公司中的其它成员。管理控制亦可称为管理者对公司中各项管理活动的控制,管理者是管理控制的主力军。但是,管理控制中的管理者离不开公司中的其它成员而孤立进行控制。管理控制的主体除管理者外,对上包括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对下包括代表职工利益的全体员工。

以管理者为主体管理控制是指管理者影响公司中其它成员以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过程。管理控制的目的是执行战略,从而使公司的目标得以实现。基于价值的管理控制,主要是指从公司目标确定、公司战略选择到战略执行,都以创造股东价值,实现公司价值增值为目标和导向,从而在管理控制全过程实施价值管理。管理控制从程序看主要有五个步骤:战略目标分解;控制标准制定;管理控制报告;经营业绩评价;管理者报酬。在基于价值的管理控制过程中,它们都有着新的内涵。

1.基于价值的战略目标制定与分解。在基于价值管理情况下,公司的目标一定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公司战略选择将以创造股东价值为导向。为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战略目标分解实际上是根据价值创造环节,或价值链进行的。通过战略目标分解,保证短期价值目标与长期价值目标相协调,局部价值目标与整体价值目标相协调。

2.基于价值的控制标准制定。在基于价值管理情况下,控制变量与控制标准的确定必须体现价值创造环节与价值目标。如将资本增值、经济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价值量及效率指标作为控制的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指标,将公司资本增值或股东价值创造作为控制的根本标准。在此基础上,以财务预算为中心和导向,制定全面预算

5管理者的决断力,managerial discretion,是指管理者自行决定公司某些管理事务,外部人对此进行监督的成本过高因而不值得监督,或者根本没有办法去监督。

体系。

3.基于价值的管理控制报告。在基于价值管理情况下,管理控制报告要体现价值管理特点,即以会计报告系统为中心,包括财务会计报告和管理会计报告;经营业务报告作为管理控制报告系统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反映各业务的预算执行情况,另一方面是对会计报告的补充与说明。

4.基于价值的经营业绩评价。在基于价值管理情况下,公司的经营业绩应主要体现在股东价值创造上,以是否为股东和企业创造价值为评价的根本标准。评价指标主要以价值量指标为主,包括以价值量反映效率指标和效果指标。

5.基于价值的管理者报酬。在基于价值管理情况下,对管理者的激励要与价值创造或资本增值相联系,使管理者的收益与资本增值或经济效率挂起钩来,使股东价值增加与经营者报酬成正比。

五、结论

通过对基于价值的管理、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和基于价值的管理控制的研究,我们可明确基于价值管理与公司治理和管理控制的关系;同时明确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之间的关系。

第一,基于价值的管理与公司治理和管理控制的关系可用图2表示如下:

图2 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

第二,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的关系可用图3表示如下。

公司治理

管理控制

投资者董事会管理者

图 3 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1. 蒋茵,2003,“构建我国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现实思考”,《会计研究》,第5期。

2. 韩东平,2004,《财务控制契约理论及应用》,第1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 林钟高、叶德刚,2003,“财务治理结构:框架、核心与实现路径”,《财务与会计》,

第4期。

4. 王永海,2000,“试论公司治理结构和国有企业财务控制”,《中国软科学》,第6

期。

5. 伍中信,2004,“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论纲”,《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第

2期。

6. 杨淑娥、金帆,2002,“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会计研究》,第12期。

7. 张先治,2004,《基于价值的管理》,第1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8. 张先治,2004,《内部管理控制论》,第1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9. Becht, Marco, Patrick Bolton, and Ailsa R?ell. 2002. "Corpor ate Governance and

Control."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 ECGI Working Paper Series , No. w9371 / No. 02/2002.

10. Fama, Eugene F. and Michael C. Jensen. 1983.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 26:June, pp. 301-26.

11. Hart, Oliver. 2001. "Financial Contracting."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 No.

w8285.

12. Hart, Oliver D. and John Moore. 1990.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98:6, pp. 1119-58.

13.Shleifer, Andrei and Robert W. Vishny. 1997.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w5554.

14.Williamson, Oliver E. 1988. "Corporate Fin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Journal of Finance, 43, pp. 567-91.

15.

16.【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

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17.

18.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19.

20.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体系建设(公司运营模式、管理架构、人员结构是决定成本管理体系的三要素,在调研、记录、初步构思的基础上,再起草、征求意见、讨论修改、完善) 一、项目成本管理目标方圆图 项目成本管理目标方圆图 通过方圆图的解读促进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宏观目标: 1、增三效:通过成本管理增大经营效益、管理效益、结算效益。 2、控五费: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现场经费、周材费是成本管理的重点,其中材 料费占比最大,人工费重要性居首,机械费反映施工组织的合理性,现场经费是综 合管理水平的见证,周材费是现场管理能力的体现。 3、定五价:以合同造价、目标成本、责任成本、实际成本、结算造价的顺序依次确定

各个阶段的五个价格,以价格体现效益。 4、以实控虚:实线是目标界限,虚线是预期结果,用动态管理的方法以实线控制虚线, 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5、成本优化:通过“五价”、“五费”、“三效益”优化项目综合成本。 二、成本管理体系示意图

三、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一)组织措施: 通过界定项目各岗位人员在成本工作中应担负的责任,明确各部门、班组所承担的降低成本指标,用结果考核来落实成本责任制。 组织措施的核心是落实成本责任制。 项目成本管理实行项目责任制,由项目经理负责考核所属各岗位各班组各人员,项目经理的考核目标由成本管理部门下达。 (二)技术措施: 技术方面的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 1、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出多种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然后确定利于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案。 2、在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技术措施。 3、在竣工验收阶段,注意保护成品,缩短验收时间,提高交付使用效率。 (三)经济措施 由成本经理负责,制定项目目标成本、下达责任成本、动态考核、。 1、抓好计划成本的贯彻实施工作,努力将实际成本控制在计划成本之内。 2、以合同的形式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经济约束。分包合同应明确规定分包工程完成后,应通过项目质检员验收,方能结算工费,出现返工返修时,浪费的材料费、机械台班费由应负责任分包单位承担。如果该单位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工返修到位,项目可安排别的单位处理,工费从原责任单位工费中扣减支出。

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

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 摘要 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获利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笔者对成本控制管理的方法从机构设置、物资采购、材料消耗、工资薪酬、期间费用等几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简便易行的控制管理方法。 关键字:成本;控制管理;方法 佳能公司中国区新任总裁小泽秀树坦言:“利润率提高的秘诀在于成本控制,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做了严格控制,在保证优质产品的同时,把产品成本降下来,从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保持了良好的利润。”[1]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壮大,除了拥有先进的研发、生产技术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外,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尤其成本管理环节的控制作用更是至关重要。成本控制最明显的作用就是,企业通过管理控制的功能,得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谋求更高获利水平的目的。但如何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加强成本的管理控制,是大家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些思路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主要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与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差异。传统成本管理主要通过一是规模效益;二是增强与供应商及分销商的谈判能力,以期达到转移成本的目的。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如在今天日趋公开的市场环境下,过分的成本转移将使企业失去好的合作伙伴。 2、成本管理基础薄弱。 一是各项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还不健全;二是计量基础工作不到位,水、电、汽等“跑、冒、滴、漏”的现象还很严重;三是生产用料大手大脚;四是在原材料、物资采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质量及浪费问题;五是只重视生产过程成本管理,忽视供应、销售过程成本管理。如物资采购中“暗箱”操作现象严重,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3、分工过细,人浮于事,员工成本意识淡薄,感受不到市场压力,导致企业管理的协调成本过高,不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低效率成本,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的损耗和失真。 4、在现有企业成本管理中,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的,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这种成本降低是治标不治本,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状态,局限于企业内部,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 5、资金管理中存在资金入不敷出,资金缺口严重,资金被挪用、被占用,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损失严重等问题,造成资金成本上升。 二、企业成本与管理措施 一、对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机构进行合理设置 加强成本管理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就必须对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机构进行合理的设置,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 (一)设立一个专门的预算部门

工厂成本控制方案

工厂生产成本控制方案 结合目前刚刚由事业部过渡到工厂的状态,及很多流程、制度需要重新建立的现状,提出以下成本控制措施的建议方案。因为成本和各部门、各管理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成本控制措施里面也涵盖了工厂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有种说法:成本下降10%就相当于企业生产扩大一倍.成本控制成为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控制成本的流程一般为:成本计算制定成本目标 成本控制成本统计核算比较分析,采取纠正措施。 一、制造成本构成 作为工厂,主要着眼于制造成本,制造成本大致由材料费(直材和耗材)、人工费、制造费用(产品合格率、售后返修率、生产效率、生产管理效果)、能源消耗、和管理费等5部分构成,如何降低成本,控制成本,生产计划从以上五方面采取措施。 二、成本目标的制定下达 1、生产的成本目标主要有:材料定额、人工成本(工时定额)、良率指标,其它的还有设备利用率、费用总支出定额、售后返修指标。我们重点管理的是前三个指标,如果对这几个指标做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那么生产成本控制也就基本成功了。 2、确定指标的几点事项: 首先是制定下达指标的单位:应该是公司制定下达,结合公司目前情况,建议由工厂的生产、技术、质量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提出,确定后由公司审核下达。 其次是指标的合理性,确立指标的目的是有了管理目标后,让大家以此作为努力的方向和控制的依据,起到约束的作用。指标如果不合理,过低或过高不切实际后,会形同虚设,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反而滋生很多问题,所以指标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建议指标制定后,和指标相关的人员提建议、讨论。并有一段试行修正的时期(建议试行三个月后确立)。 第三,对指标的影响因素、非正常状态都要考虑全面。

公司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案设计完整版

公司成本管理与控制方 案设计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案设计 某公司 二00三年八月 一、前言 企业经营的核心就是满足客户的同时获得利益。满足客户取决于产品性能价格比,而价格决策取决于成本决策。 成本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在控制成本与降低成本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手段,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数量和交货时间,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 成本核算中所指产品成本仅仅是指企业生产产品的原材料、人工、折旧等直接可归属于产品成本中的耗费,而未予反映的无形成本还包括如:物流管理成本、资金机会成本及管理成本、组织效率成本及组织设计成本等。 成本与质量、价格、销售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企业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必须关注成本,同时也决定了成本控制不能局限于成本本身。管理会计界通过对世界数百家大公司的调查发现,大约85%—90%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产品成本在设计阶段已被决定。因此这种追求极限的成本思想必须依靠战略构筑、组织措施的配合,才能形成现代完整意义上的成本意识。同时,会计人员应被视为整个成本管理队伍中的一分子,数据的收集分析也应体现在整个价值链过程中,而非仅局限于生产阶段。 因此,我们进行某公司公司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案设计时在考虑成本控制的经济性、可控性、重要性等原则基础上,对成本管理和控制实施方案设计时主要对以下几个方

面进行了改进: 1、成本细化,将成本分解到各班组中。 2、改善成本核算方法,以适应班组成本考核。 3、完善成本考核体系,考核质量成本,将生产、采购、品质、销售等部门一起 纳入考核范围,共同对质量成本负责。 4、将定价与生产、成本、销售量链接,改进定价方法。 在充分考虑某公司现有成本信息收集、加工、核算、考核流程及计算方法基础上,我们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资料的收集、加工流程及成本的计算方法(数据的来源) 2、成本核算的方法(数据的确认和分类) 3、成本考核 4、成本导向型销售价格制订方法 二、成本资料的收集和加工流程 (一)材料费用资料归集、费用计算流程 1、生产工艺—总装流程

工厂成本管理与控制

《工厂成本管理与控制》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目录 第一讲:工厂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关键词:改善 一、重要的改善观念。 二、工厂中主要的改善活动。 第二讲:工厂现场改善。 一、现场与管理。 二、现场之屋。 三、标准化。 四、5S。 五、消除浪费。 六、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 第三讲:现场管理的质量,成本和交期。 一、现场的质量管理。 二、现场的成本降低。 三、交期。 四、质量改善与成本降低是相容的。 第四讲:工厂中常见的浪费。 一、你的企业每天都在“烧钱”吗? 二.工厂中常见的8大浪费: 一、 第五讲:工作合理化(一) 一、工作合理化的目的-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二、合理化的手法――工作方法改善 三、合理化的目的。 第六讲:工作合理化(二)。 一、合理化的方法。 二、合理化的内容。 三、合理化流程作业。 四、合理化组立线规划。 第七讲:工作简化(一)。 一、工作简化之意义。 二、工作简化之基本原则。 三、工作简化与生产力之关系。 第八讲:工作简化(二) 一、工作改善具体方法。 第九讲:IE(工业工程)(一)。 一、IE(Industrial Engineering)的概念。 二、流程分析。 第十讲:IE(工业工程)(二)。 一、动作分析。 二、动作的经济原则。 第十一讲:成本控制之库存管理。 一、库存的ABC分析及重点管理。 二、“零库存”的追求和意义。 第十二讲:成本控制之采购管理。 一、准时制采购。 二、消除采购人员的“灰色收入 第一讲:工厂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关键词:改善

问题一、何为改善?工厂中有哪些主要的改善活动? 一、主要的改善观念。 1、改善与管理。 “维持”是指从事于保持现有技术、管理及作业上标准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标准所需的训练和纪律。 在“维持”的功能下,管理部门要执行工作的指派,使每一个人都能依照标准的作业程序来工作;而“改进”则是以改进现有标准为目标的活动。因此可以浓缩为一句箴言来表示:维持和改进标准。 高层管理 高层管理 中层管理中层管理 督导管理督导管理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管理的工作职能改进分为创新和改善 改进可再区分为“改善”和“创新”。“改善”,是由于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产生的诸多的小步伐改进,而逐次累积而成。“创新”则是借助大笔资源投资于新技术或设备,而产生戏剧性的变化的改进。 2、改善注意过程。 “改善”是着重在“过程为导向”的思考模式上,这是因为要改进“结果”,必须先改进“过程”。 预期的计划成果未能达成,表示其“过程”是失败的。管理部门必须确认及改正这种“过程面”的错误。 “改善”是着重在“人际面”上的努力。许多公司改善活动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轻“过程”。在“改善” 的过程中,最关键性的就是最高管理部门的承诺和参与。 3、PDCA/SDCA循环 在“改善的过程”中,第一个步骤就是要建立:计划(PLAN)——执行(DO)——核查(CHECK)——处置(ACTION)——PDCA的循环,以PDCA循环作为“改善”持续运作的工具,以达成“维持标准”和“改进标准”的目标。 任何一个新的工作流程,在初期都是呈不稳定的状态。开始进行PDCA改善时,必须先将任何现有的流程稳定下来。此一稳定的过程称之为:标准化(Standardize)→执行(DO)→查核(Check)→处置(Action)SDCA的循环:见图 处置处置 计划→执行→查核→处置标准化→执行→查核→处置 PDCA循环SDCA循环 4、品质第一 就质量、成本和交期的主要目标而言,要经常将质量视为最优先的目标。不管价格和交期的条件,对顾客具有多大的吸引力,若是产品或服务缺少了质量,仍无法竞争。 5、用数据说话 “改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能正确地了解及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收集及分析相关的资料,以

企业成本控制如何管理

企业成本控制如何管理 (一)“三全”观念 所谓“三全”观念,第一要全程,就是整个生产经营的过程都要考核;第二要全面,是指整个的覆盖面都要表现出来,不能遗漏;第三要全员,是指每个工区、每道工序都不能遗漏。比方说,清洁工每个月用几个扫把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因为,没有规定,就没有标准,就没有好坏的差别。 (二)考核各项成本支出 我们有这样一句口号——“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总经理要善于想办法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分解下去。 企业所有的支出都要考核,比如上海到杭州的车票,别人每次去都是120元,而有的员工去就是150元,为什么他出差总是比别人贵呢?这就说明有问题。一般来说,我们事先会告诉大家公司有备查薄的登记,但是,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有人坐公共汽车,明明花了两元钱,却让售票员撕一张五元的票到公司报销。这是否合法?合法但是不合情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要建立一种考核制度。 第一,要订立精确的考核标准。虽然很多企业订立了标准,但订得很松散,结果考核缺少了依据,无法起到为效益服务的作用。 第二,所有考核的支出是在整体效益上的分解。考核支出只有和效益联系起来,才能充分体现。 第三,捍卫公司的制度,将其作为铁的纪律。业务员报假发票的事情是经常有的,我以前就处理过这种事情。比如,业务员把发票改一下,在30元的发票上另外补两笔,就变成了80元的。这个时候,公司要建立很强硬的制度,即诚信的文化,一旦发现业务员做假,就立刻将其开除。因为,没有诚信的文化做基础,企业任何的考核都落不到实处。 (三)目标和现实 一说到考核成本,企业总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目标定了,而现实状况老“抓”不到位。实际上,目标定在什么程度很重要,一定要切实可行。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很好的承诺文化,就是说我们彼此商量的这个目标可以达成,就建立一种承诺的关系,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去做到,如果做不到,我们就要承担没有做到的责任。但是,现实是怎样的呢?很多企业是,大家事先知道做不到,但还是要做一下文章。什么原因呢?说得好听点就是取之上,择其中,

企业如何做好成本控制

如何做好成本控制 佳能公司中国区新任总裁小泽秀树坦言:“利润率提高的秘诀在于成本控制,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做了严格控制,在保证优质产品的同时,把产品成本降下来,从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保持了良好的利润。” 那么,企业要做到科学的控制成本,首先就是要正确地认识“成本”的意义,进而才能有效地做到控制成本。 一、成本控制通俗的讲就是“把钱花得恰到好处” 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其实,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这是中国企业在新的商业时代共同面临的难题。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而国际公司则认为,以节约成本控制基本理念的企业只是土财主式的企业,他们除了剥削工人和在原材料上大打折扣以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现代企业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及方法。企业要想有长期效益,就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实施成本控制。换句话来说,不是要削减成本,而是要提高生产力、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并确保产品质量。 单纯地削减成本,把成本的降低作为唯一目标,并不能得到有远见的企业家的赞同。单纯地追求削减成本,一般简单的做法都会考虑降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或档次;或者减少单一产品的物料投入(偷料);或者考虑降低工艺过程的工价,从而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这样是十分危险的,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企业劳力资源的流失、甚至失去已经拥有的市场。 二、成本控制需要建立科学机制 要做到合理控制成本,该如何做呢?我们来看看跨国企业是如何建立成本控制体系的:第一步:战略目标指导成本控制目标 方向正确等于成功了一半,成本控制也一样。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不断的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所以,制定目标成本时首先要考虑企业的赢利目标,同时又要考虑有竞争力的销售价格。由于成本形成于生产全过程,费用发生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情、每一项活动上,因此,要把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甚至个人。 1.企业项目分析 各个部门以营销目标导向,进行年度工作的项目立项,列出为实现目标所需要做的各类项目,同时对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再对时间、成本、性能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对比成本与收益。比如市场部明年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需要完成多少市场宣传及推广的项目,项目逐一分解成任务后,对每个任务所需要的费用进行合理预算,同时对产生的收益进行估算。 2.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 行业价值链:是企业存在于某一行业价值链的某个点,包括与上、下游与渠道企业的连接点,如供应商产品的包装能减少企业的搬运费用,改善价值的纵向联系也可以使企业与其上、下游和渠道企业共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3.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 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本企业价值链在行业价值链中处于平行位置,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可以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成本。然后,自己企业与之相比较,就找出了与竞争对手在任务活动上的差异,扬长避短,争取成本优势。 第二步:成本控制四步执行法 1.减少目标不明确的项目和任务

(成本管理)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

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环境发生了剧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成本管理方法暴露了很多弊端,急需更为先进的、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来指导实践,本文主要以“成本效能理论”和“成本动因理论”为依据,并结合自己在实践中体会,着重介绍了成本管理七个环节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如有不足之处请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一、成本控制的基本含义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

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二、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成本控制的起点,或者说成本控制过程的平台就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成本控制不从基础工作做起,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将受到大大影响。 1、定额制定。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主要有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额,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额,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工时定额的制定主要依据各地区收入水平、企业工资战略、人力资源状况等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成本越来越大,工时定额显得特别重要。在工作实践中,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控制需要,还会出现动力定额、费用定额等。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成本、燃料动力成本,建立人工包干制度,控制工时成本,以及控制制造费用,都要依赖定额制度,没有很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2、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

某公司成本控制及对策

某公司成本控制及对策 一、引言 现代会计起源于复式记账的产生以及兴起,在工业革命期间形成了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从此,成本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重要分支在会计和企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本控制及其对策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一,从理论上看,成本控制及对策的研究对于会计理论的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世界产业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此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也要随着得到改变,这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表现在质的变化上。因此,成本控制及对策的研究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 第二,从实际应用上看,成本控制及对策的研究对企业提高控制管理能力,提高盈利有着重要作用。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的一种,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能否实现最大程度的盈利。企业的利润,简单地讲可以说是收入减去各项支出,这些支出可以笼统的概括为成本,因此在企业不能增加收入的前提下控制成本对于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也就决定了成本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迈进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已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在此基础上成本会计需要改善和变革。起源于工业革命的成本管理及对策,甚至于近现代的成本会计理论已经不适应与快速发展的经济,成本控制领域亟待创新以及结合现代科技发展的实用的有效对策。 二、简述成本控制的含义、原则以及程序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有效的成本控制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它反映了管理上的业绩。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 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成本目标,对构成产品成本费用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调节和监督,及时揭示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使产品实际成本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

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的对策建议 成本与费用控制的好坏,关系到企业能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非常重要。通过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可以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正如老板多次在会议上讲得,在天奇“要建立起以成本控制为主线的内部管理体系”,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已经成为每个天奇人都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 成本与费用控制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成本费用目标,对构成成本费用的诸要素进行的规划、限制和调节,及时纠正偏差,控制成本费用超支,把实际耗费控制在成本费用计划范围内。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包括材料消耗成本控制、工资成本控制、费用成本控制;根据控制时间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已不能适应现代成本理念,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而应立足于整体战略目标及企业外部环境,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基于此,建议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 一、增强成本与费用事前控制意识

合理有效的控制企业的成本与费用,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有效保障。成本费用控制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领导的事情,而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要想企业的成本与费用控制真正的起到效果,真正的为企业实现利润做贡献,首先要得到高层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其次,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各个部门的员工对成本费用控制的观念要深入人心,因为他们是企业各项事务的执行者,他们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成本费用水平。因此,要加强宣传,使成本费用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一个员工知道,他们的行为也会对公司的成本造成影响。 二、加大成本与费用事中监控力度 对于目前存在的成本与费用事中监控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做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完善:首先,要建立企业内部严把成本与费用控制关的企业文化,以建立良好的氛围,使员工对企业成本与费用控制观念更熟悉更明确,有利于在之后的实践中有效执行;其次,制定合理可行的成本与费用控制标准,明确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明确各项费用和开支的数量界限,使得事中监控有凭可依,成本费用控制标准种类繁多,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整理,使其形成有机的科学体系,以提高控制的实际效果;最后,明确成本费用监控人员的职责,分清楚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使得监控切实有效执行。

贸易公司成本控制与管理

公司成本控制与管理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已然成为现代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 然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人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就是成本控制的狭隘观念。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下,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企业的产出等于企业的收入。因此,降低产品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企业的收益.企业必然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降低产品成本上,而陷入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管理成本的滞后状态,不能为决策提供所需要的正确信息。 如今的市场经济各项条件使得各企业必定由以往的粗放型经营向集约性经营转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供求关系,竞争机制使成本处在各种抉择关系的焦点。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新的认识观——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成本与环境,成本与内部条件之间的关系,成本与质量,价格,销售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企业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必须关注成本,同时也决定了成本控制不能局限于成本本身。 一、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标 1.1成本控制的概念 一般而言,成本控制是指管理者面对任何必要的经济活动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和数量,通常泛指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控制分析、成本决策和反馈考核。其中控制分析贯穿成本控制始终,发挥着基础作用。它是以降本增效为目的,对财务数据、技术资料和人力资源加以融合,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的分析活动。 1.2成本控制的目标 狭义的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通过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来降低成本。这种观点将成本控制过程理解为实现既定成本目标的过程,而广义的成本控制观点认为,将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作为成本控制的目标是以现有的既定条件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通过各种创新措施。改变成本发生的条件,使成本不断降低。在这种观点下,企业成本结构存在两种状态:一是在现有条件下尚未使成本最低化的成本结构;二是已经实现了成本最低化的成本结构。前者主要是由于存在众多的非效率因素所致,一般可以通过“技术选择”来降低成本;对于已经使成本最低化的成本结构,其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仅依靠现有的技术条件则无能为力。因而还必须借助于知识创新或者说是技术革新来求得成本降低。 二、目前就我们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所谓成本控制是指企业的成本控制,不是简单而静态的成本核算,而是从不同角度,以各种成本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实行全过程控制。但是我们普遍存在着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一些问题,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手段,都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公司发展的地方,这些方面同时也很好的反映了当前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管理思想上,单纯强调成本的节省而忽视成本的“综合效应”。我们知道,任何成本的投入都应以取得相应的收益回报为目的。但是,现行的成本控制仍然是以计划经济下的成本控制为指导,以节约为依据,强调片面的在数量上降低成本、节约费用。这种“成本节省”为主导的成本管理。一方面会导致因部门局部利益而损害公司全局利益的行为,同

浅析企业成本控制管理

浅析企业成本控制管理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经营环境也不得不随之发生变化,影响成本控制的不利因素也越来越多,针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要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不利因素,因此我们就要构建成本控制体系来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是企业获得更多的效益。本文就企业成本控制面临的挑战和应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成本控制管理;挑战;有效措施 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economic situation changed, business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affect the cost control factors are more and more, aiming these factors, we should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it, an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se adverse factors, so we should construct cost control system as much as possible to reduce costs, enterprises get more benefits. In this paper, the challenges of cost control in enterprises and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by adopting the effective measure has carried on the simple elaboration. Key words: cost control; challenge; effective measures

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状况

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成本控制的意义 1、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成本管理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成本的预测、决策和计划为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而成本控制既要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渗透到成本预测、决策和计划之中。现代化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着眼于成本形成的全过程。 2、成本控制是推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水平对产品成本水平有直接影响。实行成本控制,要求建立相应的控制标准和控制制度,如材料消耗定额和领发制度,工时定额、费用定额等都应该及时制订和修订,并加强各项管理工作,以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进行。 3、成本控制是建立健全厂内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条件而厂内经济责任制文是实行成本控制的重要保证。实行成本控制,首先需要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要求各部门、各环节对经济指标承担经济责任,以促使职工主动考虑节约消耗、降低成本、以保证成本指标的完成,使成本控制顺利进行,收到实效。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因为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企业资产生产成本显著增加,而且很多企业的物流管理失控,能源的浪费比较严重,使产品成本损失增加。另外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陈旧落后,原材料质量不好,运输管理不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大量次品、废品,造成的质量损失非常之大。另外成本核算不实,一方面的原因是是核算人员思想上不重视,另一方面为达到一些目的进行人为调节,企业看起来盈余而实际上却是亏损。由于承包经营责任制不够完善,企业讲利润,不讲成本,短期行为泛滥;企业领导任期有限,管理松弛,人员素质较差;财政、审计监督不力。企业管理者成本管理意识薄弱。因此,成本管理松弛,预算约束弱化,损失浪费惊人。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成本管理范畴过窄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而对供应与销售的环节却考虑不多,这种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成本动因的角度去考虑,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开始生产到获取利润,其成本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因而,成本管理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成本管理观念落后在传统成本管理看来,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而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的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成本管理。因此,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的效益。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单纯依靠成本的降低来获取优势是不可能的,企业更多的应依靠技术的投入,从而产生出更大的收益,也即相对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成本效益。现代成本管理的立足点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现代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而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能长期地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传统的成本管理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比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但以“成本优势”的标准衡量,企业应从长远利益出发雇佣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立足于总体发展

《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

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 课程背景: 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全过程管理,是企业全环节和全方位的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成本管理与控制更是一项涉及面广,并且复杂的系统管理;企业若想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求生存、求发展,就一定要强化成本管理职能,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控制成本,科学化进行成本管理,并以助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如何进行基于流程的采购成本管理?如何防止销售费用失控?企业成本控制的要点是什么?如何把握这些要点?如何处理企业创新与成本的关系?本课程首先强调成本控制从设计开始,树立“事前控制”的管理思想,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员深入理解成本控制的精要。 课程收益: ●提升企业上下全员成本意识;使企业整体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帮助管理者为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提供决策 ●阐述成本构成及控制成本的重要性 ●控制成本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强化基于流程的成本控制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各部门主管以及相关管理人员 课程方式:转变观念/持续改进/落地实施,讲师讲授+案例研讨+现场演练+小组决策+结果评析+经验分享。 课程大纲 第一讲成本管理基础理论 一、成本与成本管理 1.成本概念 2.成本管理概念 3.成本管理内容 二、成本控制 1.成本控制概念 2.成本控制内容

第二讲成本管理基本方法 一、成本性态分析 1.成本习性的分类 2.成本习性分析 二、成本核算方法 1.完全成本法 2.变动成本法 三、本量利分析 1、基本公式 2、保本分析 3、敏感性分析 第三讲成本核算过程 一、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成本、费用归集与分配的方法 2、成本分配标准的原则 二、成本、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 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2.成本、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 三、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1.产品核算的品种法 2.产品核算的分批法 3.产品核算的分步法 第四讲生产成本管理 一、产品生产决策管理 1.产品生产决策方法 2.产品生产组织决策管理 二、生产组织成本管理 1.产品定价管理 2.存货批量管理 第五讲作业成本法 一、战略与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的管理和措施

誓词 安全第一诚实守信孝敬父母珍爱家庭尊敬领导关爱同事爱岗敬业用心工作

成本控制的管理与措施 成本领先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激励措施都代替不了强化、降低成本这一工作,它是企业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抓住它就可以带动全局。 成本控制管理的内容 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企业达到成本最小化,包括企业所做出的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 1、受益性原则

成本分配的受益性原则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即谁受益、谁负担;负担多少,视受益程度而定。这一原则,要求选用的分配标准能够反映受益者受益的程度。 2、及时性原则 是指要及时将各项成本费用分配给受益对象,反对将本应在上期或下期分配的成本费用分配给本期。不及时分配成本费用必然会影响到成本的及时计算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也必然会影响成本信息的质量,造成经济决策的失误。 3、成本效益性原则 成本分配也要讲究成本效益比,即成本分配本身也是有成本的,而成本分配所带来的效益要远大于成本分配的成本才行。当然这种成本效益比不太好计算,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成本分配工作时,要注意适度,不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一些意义不大的数据收集和计算上,而且要注意成本分配能带来何种效果。 4、基础性原则 成本分配要以完整的、准确的原始记录为依据,不能凭主观臆断乱分配,更不能故意搞乱成本分配秩序,制造虚假成本信息。如果各项基础工作做不好,必然使成本分配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5、管理性原则 成本分配要有利于企事业单位加强成本管理。成本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既可以用它来进行经济预测和决策,又可以用它来编制成本计划,考核各部门的业绩,因此提高成本分配的科学性,对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是极为有利的。 6、多元性原则 成本分配标准是多元的,成本分配方法是多样化的,成本分配的目的也是多元的。因此在进行成本分配时,要灵活地加以应用,不能固定不变地采用一个分配标准、一种分配方法。成本分配只有遵循多元性原则,才能逐步科学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企业成本控制的管理办法

企业成本控制的管理办法 (一)“三全”观念 所谓“三全”观念,第一要全程,就是整个生产经营的过程都要考核;第二要全面,是指整个的覆盖面都要表现出来,不能遗漏;第三要全员,是指每个工区、每道工序都不能遗漏。比方说,清洁工每个月用几个扫把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因为,没有规定,就没有标准,就没有好坏的差别。 (二)考核各项成本支出 我们有这样一句口号——“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总经理要善于想办法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分解下去。 企业所有的支出都要考核,比如上海到杭州的车票,别人每次去都是120元,而有的员工去就是150元,为什么他出差总是比别人贵呢?这就说明有问题。一般来说,我们事先会告诉大家公司有备查薄的登记,但是,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有人坐公共汽车,明明花了两元钱,却让售票员撕一张五元的票到公司报销。这是否合法?合法但是不合情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要建立一种考核制度。 第一,要订立精确的考核标准。虽然很多企业订立了标准,但订得很松散,结果考核缺少了依据,无法起到为效益服务的作用。 第二,所有考核的支出是在整体效益上的分解。考核支出只有和效益联系起来,才能充分体现。 第三,捍卫公司的制度,将其作为铁的纪律。业务员报假发票的事情是经常有的,我以前就处理过这种事情。比如,业务员把发票改一下,在30元的发票上另外补两笔,就变成了80元的。这个时候,公司要建立很强硬的制度,即诚信的文化,一旦发现业务员做假,就立刻将其开除。因为,没有诚信的文化做基础,企业任何的考核都落不到实处。 (三)目标和现实 一说到考核成本,企业总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目标定了,而现实状况老“抓”不到位。实际上,目标定在什么程度很重要,一定要切实可行。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很好的承诺文化,就是说我们彼此商量的这个目标可以达成,就建立一种承诺的关系,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去做到,如果做不到,我们就要承担没有做到的责任。但是,现实是怎样的呢?很多企业是,大家事先知道做不到,但还是要做一下文章。什么原因呢?说得好听点就是取之上,择其中,

工厂成本费用管理

工厂成本费用管理 9.1 采购成本控制流程 9.2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制度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总经理 主管副总 财务部 采购部 相关部门

名称 编号 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为使工厂生产成本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生产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相关事项。 第3条责任。 1.工厂生产成本的分析、预算、核算等由财务部负责。 2.生产部负责控制生产的成本。 第2章成本定额管理 第4条制定成本定额。 1.生产管理部门应根据具体产品的工艺要求、本工厂的生产技术条件及工厂历史平均水平编制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时消耗等定额。 2.财务部根据产品定额消耗、原材料、半成品、劳务计划价格、工资、制造费用计划等制定单位产品各个环节的成本定额。 第5条成本定额修改。 生产管理部门根据定额的执行情况、工艺技术条件的改善定期对定额进行修订,并通知财务部门调整成本计划。 第6条制订成本计划 1.生产部应将产品与生产车间有关的各个环节的定额通告各生产车间,各生产车间根据实际情况及定额标准编制车间成本控制方案。 2.生产部根据汇总的车间成本控制方案编制生产成本控制计划并报审。 第3章生产成本控制 第7条生产成本控制计划的逐层分解。各主要生产部门应将批准后的生产成本控制计划进行逐层分解,分解为各个生产成本控制指标,并落实到具体的人员。 第8条生产成本的控制依据。生产记录能够完整、准确、及时地反映产品生产加工情况,是生产管理人员了解生产成本控制的主要信息来源,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任务通知单。 (1)生产部根据销售计划、销售部提交的客户订单,统一下达连续编号的生产任务通知单。 (2)车间根据生产任务通知单安排生产。 2.领料单。 (1)领料单是产品材料消耗的原始记录。车间根据生产任务通知单向仓储部领料,有消耗定额的按照定额发料,没有消耗定额的按合理需要发料,剩余物资要及时办理退库手续或结转下期继续使用。 (2)车间工段应授权指定人员领料,同时填写领料单(一式三份),领料单上应注明领料时间、

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doc7)

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 【摘要】: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环境发生了剧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成本管理方法暴露了很多弊端,急需更为先进的、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来指导实践,本文主要以“成本效能理论”和“成本动因理论”为依据,并结合自己在实践中体会,着重介绍了成本管理七个环节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如有不足之处请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关键词】: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效能理论成本动因理论 【正文】: 一、成本控制的基本含义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X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二、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成本控制的起点,或者说成本控制过程的平台就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成本控制不从基础工作做起,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将受到大大影响。 1、定额制定。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主要有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额,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额,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工时定额的制定主要依据各地区收入水平、企业工资战略、人力资源状况等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成本越来越大,工时定额显得特别重要。在工作实践中,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控制需要,还会出现动力定额、费用定额等。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成本、燃料动力成本,建立人工包干制度,控制工时成本,以及控制制造费用,都要依赖定额制度,没有很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2、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它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它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X 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下面三项标准化工作极为重要。 第一,计量标准化。计量是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进行测定,为生产经营,尤其是成本控制提供准确数据。如果没有统一计量标准,基础数据不准确,那就无法获取准确成本信息,更无从谈控制。 第二,价格标准化。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制定两个标准价格,一是内部价格,即内部结算价格,它是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之间,各核算单位与企业之间模拟市场进行“商品”交换的价值尺度;二是外部价格,即在企业购销活动中与外部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