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下桩基承台梁设计

墙下桩基承台梁设计
墙下桩基承台梁设计

我做过一些地梁设计,一般的地梁都处于墙下。就我所做的地梁中的,大多保证最小配筋率就可,在jccad有计算程序,但计算后需要校核。梁高取跨度的1/4至1/8就可。

cdcd2627 wrote:

...梁高取跨度的1/4至1/8就可。

请问为什么你们的地梁要设那么高?

地梁的受力较大,它要承受上部建筑的全部荷载,所以就不能按照普通的1/10、1/12的梁跨取梁高。墙下地梁取1/7~1/8,柱下地梁取1/4~1/8

谢谢楼上的指教,还有些不大明白.墙下地梁,如果不设架空板的话,荷载应该不会很大?我们这里全部采用轻质空心砖墙,不知道你们是否这样?柱下地梁是否用于平衡弯钜,要那么高吗?1/4应该是深受弯构件了.

我认为地梁取这么大的主要原因是大家都算不清

地梁受力要比一般的梁大一点

但取1/4~1/6我还是觉得大了一点

但我还是要这么取,免得麻烦

条基分为墙下条基与柱下条基,一般我对浅基础都手算,包括柱下独基。柱下条基我一般采用如下步骤:

一.承载力计算:

1.根据地质资料和上部结构传下荷载(PKPM竖向导荷)选定基础持力层及基础底标高;

2.根据选定的持力层,根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及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3.选定某一地梁,根据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和该地梁上所有柱的竖向导荷及墙体荷载(标准值),计算基础底面积,由此确定地梁底板宽度,并且根据构造,确定底板边缘高度并根据

经验假设一底板根部高度;

二.配筋计算:

1.底板:

根据底板挑出长度(底板宽/2)、根部高度、地基反力(可由上部荷载(设计值)和基底面积相除得到,或直接采用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底板根部受力,并由此确定底板配筋,且注意最小配筋率。

2.地梁:

取某一受力最大跨或直接取整根地梁,计算基底反力(此时不必考虑墙体荷载)或直接采用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由此计算地梁的线荷载,再根据倒梁法,计算地梁受力及配筋。

以上只是大概,某些计算过程有简化包括什么刚度分配、弯矩分配、交叉部分重复计算问题等等,其实里面有很多需要考虑及深究的地方,具体可参考结构计算手册。

地梁高取跨度的1/4至1/8,可以保证基础整体刚度(刚度无限大)不考虑基础与地基受力变形协调,可以按一般梁按线形算法,

大于1/8小于1/10,可考虑基础与地基受力变形协调,即按弹性算法(规范上有公式)

基础刚度大,可以保证建筑均匀沉降,当然最好。

基础与地基怎么个共同受力变形协调,谁也说不清,既然规范,软件都是这样说的,当然也可以这么做,但要有经验。

以上地梁仅仅是作为基础地梁。不是拉梁。

我感觉地梁只起两个作用,一是承受底层墙和架空板(如果有)的重量,一是起到一定的拉结作用,梁高取L/10足够了,配筋按墙板自重计算就可以了。

楼上提到的L/3~L/4高的梁应该指的是柱下条基的基础梁,梁高和配筋都会比较大,增强

基础的整体刚度,减少差异沉降

还有就是柱下独立基础的拉梁,我们这一般按柱轴力的1/10计算梁的受拉配筋,配筋上下相同。

还有桩基承台梁,一般也是起拉结作用,主要考虑桩基持力层和桩间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截面尺寸和配筋,上海这边考虑差异沉降较大一般取得相对较大,而我看到过武汉那边就相对比较小

gxg110 wrote:

地梁高取跨度的1/4至1/8,可以保证基础整体刚度(刚度无限大)不考虑基础与地基受力变形协调,可以按一般梁按线形算法,

大于1/8小于1/10,可考虑基础与地基受力变形协调,即按弹性算法(规范上有公式)

基础刚度大,可以保证建筑均匀沉降,当然最好。

基础与地基怎么个共同受力变形协调,谁也说不清,既然规范,软件都是这样说的,当然也可以这么做,但要有经验。

以上地梁仅仅是作为基础地梁。不是拉梁。

"基础地梁"是否是筏板基础的地梁,普通地梁应是承受底层墙或板与墙重,还有就是拉结作用.

不明白地梁的计算模型:

1.荷载取基底地基对基础的作用力,按“倒梁”法计算(好像学校老师讲到过,没认真听),梁上部受拉;

2.荷载取上部墙体等对基础的作用力,按普通梁计算,梁下部受拉;

请问是哪一个?

我对地基梁这个概念还是不怎么明白。不知道下面的说法的概念对不对,请大家指教。

浅基础:

墙下条基,取h=b/8 b为基础跨度,h为基础高度。

柱下条基,取h=(1/4~1/8)柱距

桩基础:

条形承台,我个人认为应该按主梁来选择其截面高度,在JGJ94-94上附录F有它的计算方法。

独立承台的拉梁,高度取承台中心距的1/10,其计算方法在JGJ94-94中4.2.5.4的条文说明里有。

我刚刚参加工作,没作几个工程,上面我是在规范与教科书上找到的,不过我不明白哪个叫作地基梁?哪个叫作承台梁?我在作工程时,总是搞不清楚。

基础梁计算问题的商榷[转帖] 甘肃省工业大学宋天齐[论文]

基础梁在工程中颇为多见,但其计算方法多不一致,例如墙下基础梁、柱下基础梁(即一般文献中所称的墙下承台梁,柱下承台梁),在一些文献[1]中,视其为不同情况的弹性地基梁进行有关的计算。但这些计算方法是不符合基础梁的实际工作状态的,故此,本文就此问题予以商榷,并提出建议方法,以供设计参考。

1 现有观点

在基础梁的现有计算方法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种:

(1)对墙下基础梁,现有观点认为,可视承台梁以上墙体为半无限平面弹性地基,基础梁与墙体(半无限弹性体)共同变形,视基础梁为桩顶荷载作用下的倒置弹性地基梁,按弹性理论求解基础梁的反力,经简化后作为作用在基础梁上的荷载,然后按普通连续梁计算内力。

(2)对柱下条形基础梁,现有观点认为,可视为弹性地基梁计算,即将桩顶反力作为集中力作用在梁上,柱为梁的支座,按普通连续梁分析其内力,桩顶反力按弹性地基架计算确定。对于以上两种不同情况的基础梁,现有观点在计算过程中,均曾视其为弹性地基梁,所不同者,墙下基础梁视为倒置弹性地基梁,而柱下基础梁则视为弹性地基梁。但应指出的是,现有观点的以上处理方法,是与弹性地基梁的定义不符合的。

2 笔者观点

2.1 墙下基础梁

现有观点视基础梁上墙体为半无限弹性地基,基础梁为桩顶荷载作用下的倒置弹性地基梁。此处,问题的症结在于,能否视墙下基础梁为倒置弹性地基梁?笔者认为墙下基础梁不能视为倒置弹性地基梁;其原因如下所述。

(1)基础梁以上墙体,高度一般在18m(例如8度区)左右,宽度在12m左右,抗弯刚度极大,加之该墙体还承受着相当数量的楼面荷载及墙体自重,故该墙体在桩顶荷载作用下,并不会产生变形,亦谈不到弹性,不符合半无限弹性地基假定条件中关于弹性的假定条件。(2)基础梁以上墙体,因每层均有圈梁,故各层墙体间,被圈梁分隔成独立部分,已不存在连续性,整片墙实为砌体与混凝土梁的组合构件,但砖砌体与混凝土梁的弹性模量相差甚大(约10倍),故在受力中,二者是不协同的。因此,墙下基础梁不符合半无限弹性地基关于连续的假定。

(3)基础梁以上墙体,系由砖砌体与混凝土梁两种构件组成,且砖砌体系弹塑性材料,其弹性模量从一开始,应力与应变就不成比例。而在地震发生时,即使在小震作用下,根据震害调查,8度区框架,填充墙亦将产生较多裂缝,而中震和大震下,则裂缝更为普遍,即使是框架梁、柱,亦将产生裂缝。此外,砖砌体与框架梁亦不属各向同性构件,故墙体是不符

合半无限弹性地基的假定条件的。

由上述可知,基础梁上墙体,并不符合半无限弹性地基的匀质、连续、弹性假定条件,故墙下基础梁不应视为倒置弹性地基梁进行有关计算。

2.2 柱下基础梁

现有观点认为,柱下基础梁可视为弹性地基梁计算,与该观点相应的计算原则有两种:其一是将桩顶反力作为集中力作用在梁上,柱作为梁的支座,桩顶反力按弹性地基梁计算确定,然后按普通连续梁分析内力;其二是视基础梁为弹性地基梁进行分析计算。

按照前者,基础梁受桩顶集中力作用,柱为梁的支座。须知此时,由于桩顶集中力与桩底轴向力平衡,则桩顶集中力并不在基础梁内产生内力,仅底层填充墙在基础梁内产生较小内力。此外填充于框架梁和框架柱之间的填充墙,系彼此隔离的小面积独立墙片,同时填充墙目前多采用大孔洞免烧砖,故基础梁以上之填充墙是不符合半无限弹性地基条件的,且因基础梁底部只与回填土接触,并不与地基土接触,只有桩头才与地基土接触。虽然地基土(例如卵石层)在端阻力作用下将产生一些变形,桩身亦会产生弹性压缩变形,但柱下基础梁并不符合倒置弹性地基梁定义。

而对于后者,由于同样的原因,柱下基础梁亦不能视为正置弹性地基梁。

综上所述可知,问题的要害是应区分弹性地基梁与普通基础梁的界限,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弹性地基梁与普通基础梁在两个主要方面存在不同:

(1)普通基础梁的超静定次数是有限的,弹性地基梁的超静定次数是无限的;

(2)普通基础梁可略去地基的变形,弹性地基梁由于梁与地基共同变形,故必须考虑地基变形,方能满足变形连续条件[2]。

现浇桩基承台梁混凝土技术交底

焊接前必须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B.钢筋表面必须清洁。如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C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D .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2)基本项目 A .绑扎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B .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均不小于规定值。 C .用I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弯钩的角度和平直长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 规定。 D .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接均匀。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度,接头处钢筋轴线位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E.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接头处无裂纹、气孔、焊渣及咬边。接头处绑 条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位移不得大于 0.5d,且未大于3mm ;接头处钢筋的轴线位移不大于 0.1d, 且不大于3mm ;焊缝厚度不小于 0.05d ;焊缝宽度不小于 0.1d ;焊缝长度不小于 0.5d ;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度。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324。 (2)模板分项工程 1)保证项目 A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其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B ?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2 )基本项目 A .模板接缝处接缝的最大不应大于 1.5mm。 B.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除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粘浆和漏涂离剂累计面积不大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1-325。 (3 )混凝土分项工程 1)保证项目 A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规定。 B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C ?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取样、 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D .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 A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蜂窝面积一处不大于200cm2,累计不大于400cm2;无孔洞。 B .任何一根主筋均不得有露筋。 C ?无缝隙夹渣层。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1-326。

基础设计规范(桩基础部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8.5桩基础(一) 8.5 桩基础 8.5.1 本节包括混凝土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低桩承台基础。 按桩的性状和竖向受力情况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摩擦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端承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 8.5.2桩和桩基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摩擦型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桩身直径的3倍;扩底灌注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扩底直径的 1.5倍,当扩底直径大于2m时,桩端净距不宜小于1m。在确定桩距时尚应考虑施工工艺 中挤土等效应对邻近桩的影响。 2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径,不应大于桩身直径的3倍。 3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根据地质条件、荷载及施工工艺确定,宜为桩身直径的1~3倍。 在确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时,尚应考虑特殊土、岩溶以及震陷液化等影响。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 4布置桩位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5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灌注桩不应低于C20;预应力桩不应低于C40。 6桩的主筋应经计算确。定打入式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静压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灌注桩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2%~0.65%(小直径桩取大值)。 7配筋长度: 1)受水平荷载和弯矩较大的桩,配筋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 2)桩基承台下存在淤泥、淤泥质土或液化土层时,配筋长度应穿过淤泥淤、泥质土层或液化土层。 3)坡地岸边的桩、8度及8度以上地震区的桩、抗拔桩、嵌岩端承桩应通长配筋。 4)桩径大于600mm的钻孔灌注桩,构造钢筋的长度不宜小于桩长的2/3。 8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主筋伸入承台内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Ⅰ级钢)的30倍和钢筋直径(Ⅱ级钢和Ⅲ级钢)的35倍。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当采用一柱一桩时,可设置承台或将桩和柱直接连接。桩和柱的连接可按本规范第8.2.6条高杯口基础的要求选择截面尺寸和配筋,柱纵筋插入桩身的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9 在承台及地下室周围的回填中,应满足填土密实性的要求。 8.5.3 群桩中单桩桩顶竖向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钻孔灌注桩设计说明

钻孔灌注桩设计说 、一般说 【一】本说明为通用说明,说明中凡有”符号者适用于本设计 【二】本说明及附图中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标高以米为单位 0.000.004.35米为室内地面标高【三】本工程的绝对高程 设计依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国家规程进行设计,主要有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20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200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200 、桩体施工说 【一】本工程根据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设计,日期201月 【二】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采用钻孔成孔灌注桩,桩长约4~7米 以-层粉土及-层粉土做桩端持力层,桩端以桩长控制 【三】本工程设计转孔灌注桩为端承桩,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图纸中设计桩长是根据地质资料估计的桩端的终孔标高应以持力层岩样和 孔进尺为主要依据,以设计桩长为参考依据 2桩孔成形后必将孔底沉渣清理干净,清空后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5,桩孔 检合格后立即安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 【四】本工程设计钻孔灌注桩为摩擦桩,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必须保证图纸设计桩长桩端终孔标高的决定一设计桩长为主,以成孔 尺速度为辅 2桩孔成形后必须讲孔底沉渣晴朗干净,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15, 孔质检合格后立即安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 【五】本工程设计钻孔灌注桩为摩擦—端承桩,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必须保证图纸设计桩长桩端终孔标高的决定一设计桩长为主,以成孔 尺速度为辅 2桩孔成形后必须讲孔底沉渣晴朗干净,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10, 孔质检合格后立即安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 【六】施工要求 1采用泥浆护壁成孔时,施工期间护筒内泥浆面应高于地下水1.米以上, 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1.米以上,泥浆制备和处理详情 JGJ94-2006.3.条6.3.条 2冲击成孔及钻孔成孔灌注桩的机具选择、护筒的埋设、冲(钻)孔施工要领 要求应遵照规JGJ94-200中有关具体条文 】钻孔成孔灌注桩详6.3.条6.3.条 】冲击成孔灌注桩详6.3.1条6.3.1条 3当清孔指标可能超过规定值时,应采取桩端后筑浆技术,清孔后应立即浇灌

管桩-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0 二、工程概况 0 三、塔吊平面布置 (1) 四、塔吊基础设计 (1) 五、塔吊基础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验收 (1) 六、塔吊基础计算书(桩基) (3) 1. 参数信息 (3) 2. 基础尺寸确定 (3) 3、基础设计主要参数 (4) 4、单桩允许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4)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4) 单桩抗拔力特征值计算 (5) 单桩桩顶作用力计算和承载力验算 (5) 5、承台受冲切、受剪切承载力验算 (6) 6、承台配筋计算 (7) 7、基础弯矩计算 (7) 8、基础配筋 (8) 七、塔吊基础定位图 (9)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杰楚电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1、2、3号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5、JGJ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6、JGJ/T 187-2009《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7、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8、本工程设计图纸; 9、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QTZ80(TC6012-6)型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二、工程概况 杰楚电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1、2、3号厂房工程,该工程位于惠州市潼桥镇工业基地联发大道光明段南面,建筑占地面积为,总建筑面积为52238m2,工程总造价:约4250万元,由杰楚电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直接发包给惠州市海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由广东远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监理单位:广东远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a勘察单位:核工业赣州工程勘察院,基建手续完整,图纸齐全,符合建设程序。 工程地质条件 1、根据地质钻探资料,本工程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 2、基础(或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桩端承载力特征值q =4000KPa. 3、在基坑开挖前及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开挖基坑时应注意 该区域主要为残丘剥蚀地貌,上部主要分布1、人工填土、2、冲积土、3、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为持力层。

基础设计规范(桩基础部分)

基础设计规范(桩基础部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1——8.5桩基础(一) 8.5 桩基础 8.5.1 本节包括混凝土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低桩承台基础。 按桩的性状和竖向受力情况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摩擦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端承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 8.5.2桩和桩基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摩擦型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桩身直径的3倍;扩底灌注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扩底直径的 1.5倍,当扩底直径大于2m时,桩端净距不宜小于1m。在确定桩距时尚应考虑施工工艺 中挤土等效应对邻近桩的影响。 2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径,不应大于桩身直径的3倍。 3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根据地质条件、荷载及施工工艺确定,宜为桩身直径的1~3倍。 在确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时,尚应考虑特殊土、岩溶以及震陷液化等影响。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 0.5m。 4布置桩位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5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灌注桩不应低于C20;预应力桩不应低于C40。 6桩的主筋应经计算确。定打入式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静压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灌注桩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2%~0.65%(小直径桩取大值)。 7配筋长度: 1)受水平荷载和弯矩较大的桩,配筋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 2)桩基承台下存在淤泥、淤泥质土或液化土层时,配筋长度应穿过淤泥淤、泥质土层或液化土层。 3)坡地岸边的桩、8度及8度以上地震区的桩、抗拔桩、嵌岩端承桩应通长配筋。 4)桩径大于600mm的钻孔灌注桩,构造钢筋的长度不宜小于桩长的2/3。 8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主筋伸入承台内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Ⅰ级钢)的30倍和钢筋直径(Ⅱ级钢和Ⅲ级钢)的35倍。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当采用一柱一桩时,可设置承台或将桩和柱直接连接。桩和柱的连接可按本规范第8.2.6条高杯

高层公寓楼桩基础设计说明

高层公寓楼桩基础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岩土工程勘察-----------------------------------------2 三、桩基础方案选择---------------------------------------4 四、桩型、桩长和桩的截面尺寸的选择-----------------------5 五、桩基承载力验算(标准组合)---------------------------9 六、桩基沉降验算(准永久荷载)---------------------------12 七、桩身截面强度验算(基本组合)-------------------------15 八、桩基承台验算(基本组合)-----------------------------18 九、参考规及资料---------------------------------------23 十、施工图-----------------------------------------------23 一、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及其周围,除中细砂层为液化土外,未发现有影响场地

稳定性的其他不良地质作用,也无洞穴、孤石、管线临空面等对工程不利的地下埋藏物,场地稳定,适宜拟建筑物建设。 二、岩土工程勘察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土层由素填土①、淤泥②、粉质粘土③、中细沙④、残积土⑤、全风化花岗岩⑥、强风化花岗岩⑦和中风化花岗岩⑧组成。其中: 素填土为新近填土,松散。工程地质性能差; 淤泥为流塑状,高压缩性,力学强度低,工程地质性能一般; 粉质粘土呈可塑状,中压缩性,力学强度和工程地质性能一般; 中细沙呈松散-稍密,饱和,局部会产生轻微液化,力学强度和工程地质性能一般; 残积土呈可塑、硬塑状,中的-低压缩性,力学强度和工程地质性能一般; 全风化花岗岩层力学强度和工程地质性能中等; 强风化花岗岩层力学强度高,工程地质性能良好; 中风化花岗岩力学强度高,工程地质性能良好,未钻穿。 综上所述,场地岩土体种类较多,但土层分布均匀,除中细沙局部会产生轻微液化外,各土层工程地质性能变化不大,场地综合性较好。 三、桩基础方案选择 拟建高成建筑物,场地上部土层承载力较低,不具备天然地基的

塔吊基础设计及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塔吊技术要求 (2) 第四章塔吊布置 (3) 第五章工程地质条件及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4) 第六章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 (6) 第九章抗倾覆验算 (12) 第十章预制桩插筋抗拔计算 (13) 第十一章承台受冲切、受剪切承载力验算 (13) 第十二章承台配筋计算 (14) 第十三章计算结果 (15) 第十四章塔吊基础一般构造要求 (16)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广东省华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结构及建筑施工图纸; 2、太阳城御园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现行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有关工艺技术规程; 4、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6、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第二章工程概况 太阳城御园工程位于广州增城市新塘镇永和辖区内,本工程由广东省华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广东省湛江地质勘察院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广州市港龙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本工程地下1层,地上18层,总建筑面积42000m2,总建筑高度为57.0m。 本工程总施工工期为400天。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实际布置情况,拟安装二台由佛山市南海高达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型号为QTZ80(6012)和QTZ63A(5510)两台自升塔式起重机。 第三章塔吊技术要求 地基土质要求均匀,土质承载力不低于35.5Mpa;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35。 塔机安装,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90%,并做好基础的排水工作。 必须用φ25圆钢穿过相邻两族地脚螺栓。 塔机独立式使用自由高度为42米、35米。 基础必须做好接地措施,要求接地电阻≤4Ω。

墙下桩基承台梁设计知识分享

我做过一些地梁设计,一般的地梁都处于墙下。就我所做的地梁中的,大多保证最小配筋率就可,在jccad有计算程序,但计算后需要校核。梁高取跨度的1/4至1/8就可。 cdcd2627 wrote: ...梁高取跨度的1/4至1/8就可。 请问为什么你们的地梁要设那么高? 地梁的受力较大,它要承受上部建筑的全部荷载,所以就不能按照普通的1/10、1/12的梁跨取梁高。墙下地梁取1/7~1/8,柱下地梁取1/4~1/8 谢谢楼上的指教,还有些不大明白.墙下地梁,如果不设架空板的话,荷载应该不会很大?我们这里全部采用轻质空心砖墙,不知道你们是否这样?柱下地梁是否用于平衡弯钜,要那么高吗?1/4应该是深受弯构件了. 我认为地梁取这么大的主要原因是大家都算不清 地梁受力要比一般的梁大一点 但取1/4~1/6我还是觉得大了一点 但我还是要这么取,免得麻烦 条基分为墙下条基与柱下条基,一般我对浅基础都手算,包括柱下独基。柱下条基我一般采用如下步骤: 一.承载力计算: 1.根据地质资料和上部结构传下荷载(PKPM竖向导荷)选定基础持力层及基础底标高; 2.根据选定的持力层,根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及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3.选定某一地梁,根据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和该地梁上所有柱的竖向导荷及墙体荷载(标准值),计算基础底面积,由此确定地梁底板宽度,并且根据构造,确定底板边缘高度并根据经验假设一底板根部高度; 二.配筋计算: 1.底板: 根据底板挑出长度(底板宽/2)、根部高度、地基反力(可由上部荷载(设计值)和基底面积相除得到,或直接采用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底板根部受力,并由此确定底板配筋,且注意最小配筋率。 2.地梁: 取某一受力最大跨或直接取整根地梁,计算基底反力(此时不必考虑墙体荷载)或直接采用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由此计算地梁的线荷载,再根据倒梁法,计算地梁受力及配筋。 以上只是大概,某些计算过程有简化包括什么刚度分配、弯矩分配、交叉部分重复计算问题等等,其实里面有很多需要考虑及深究的地方,具体可参考结构计算手册。 地梁高取跨度的1/4至1/8,可以保证基础整体刚度(刚度无限大)不考虑基础与地基受力变形协调,可以按一般梁按线形算法, 大于1/8小于1/10,可考虑基础与地基受力变形协调,即按弹性算法(规范上有公式) 基础刚度大,可以保证建筑均匀沉降,当然最好。 基础与地基怎么个共同受力变形协调,谁也说不清,既然规范,软件都是这样说的,当然也可以这么做,但要有经验。 以上地梁仅仅是作为基础地梁。不是拉梁。

桩基设计要点

桩基础设计的主要流程 一、 基础选型 桩基设计资料(参考“岩土勘察报告”——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及原位测试参数、地下水位情况、抗震设防区按设防烈度提供的液化土层资料;)、确定基础设计等级:丙级;PHC 管桩(可以参考“岩土勘察报告”) 二、桩基设计 [1]、初定桩尺寸。 初估截面尺寸(可以参考PHC 管桩图集)、桩长(承台底致桩端长度)以便计算单桩承载力: 初步确定承台底面标高,(承台埋深d ≥ 600mm ,承台高可以参考桩基承台图集); 选择持力层和确定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 2d ,砂土不宜小于 1.5d ,碎石类土,不宜小于 1d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 3d 。)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Quk=Qsk+Qpk=u ∑q sik *l i +q pk *Ap Ra=Quk/2 [3]、确定桩的数量、间距和布置方式。 初步估算桩根数时,先不考虑群桩效应,按桩数小于等于3情况初定。 )4.1~2.1(?+≥a k k R G F n (考虑偏压) Fk :柱根/桩顶的竖向力;Gk :底层墙、基础梁自重、覆盖土重、承台自重 布桩:桩的最小中心距应满足规范要求: 大等于3.5d 。独立柱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500mm ,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 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 150mm 。 [4]、验算桩基的承载力: [5]、桩身结构设计: N ≤ ψc*f c*A N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单桩竖向力设计值 ψc*f c*A (可直接查管桩图集) [6]、承台设计: 可以查图集 A 、承台在柱荷载作用下桩周边的抗冲切验算; B 、承台板在单桩最大净反力作用处的抗冲切验算; C 、承台板在桩净反力作用下的抗剪强度验算; D 、把在各桩净反力作用下的承台板,作为受弯构件的抗弯强度验算,并配筋; E 、当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或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验算柱下或桩上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7]、绘制桩基施工图

桩基设计说明

1.表示静钻根植桩。为端承摩擦桩,以桩端全断面进入卵石层不小于为主要终孔条件。 各楼幢桩长范围及桩数如下: 1#楼:桩长约65~67m;桩数77根; 2#楼:桩长约66~68m;桩数76根; 3#楼:桩长约67~68m;桩数94根; 4#楼:桩长约67~69m;桩数98根; 5#楼:桩长约67~69m;桩数124根; 6#楼:桩长约65~67m;桩数116根; 7#楼:桩长约66~67m;桩数102根; 8#楼:桩长约65~68m;桩数114根; 9#楼:桩长约66~68m;桩数99根; 10#楼:桩长约66~68m;桩数105根;总共1005根. 桩基与承台连接为第一节桩,依次类推.配桩如下:第一,二,三,四节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10浙G22),型号为PHC600 AB

130-15,15,15,X(此X段配桩长度为满足设计终孔条件后,根据各楼幢桩长范围及现场地质状况自行配置);第五节桩采用:静钻根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2012浙G37),型号为PHDC 650-500(125)AB-600/500-15 C100,施工时,钻孔直径为%%130750.桩端扩底,扩底直径Db=1125mm,扩底部分高度Lb=。桩顶标高为所在处承台底标高+ 本类型桩为承压桩,单桩竖向受压承载力特征值:3450kN, 桩端持力层为卵石层本类型桩适用于1#~10#楼。 2.表示静钻根植桩。为端承摩擦桩,以桩端全断面进入卵石层不小于为主要终孔条件。桩长约65~69m;桩数为803根。桩基与承台连接为第一节桩,依次类推.配桩如下:第一,二节采用:复合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12浙G-36),型号为PRHC 600(110) I -15,15 C80 第三,四节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10浙G22),型号为PHC600 B 110-15,X(此X段配桩长度为满足设计终孔条件后,根据各区域桩长范围及现场地质状况自行配置);第五节桩采用:静钻根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2012浙G37),型号为PHDC 650-500(100)AB-600/500-15 C80 施工时,钻孔直径为%%130700.桩顶标高为所在处承台底标高+ 本桩位平面图中,桩心处索引线上所注内容即为抗拔桩锚固钢筋,此部分钢筋应沿PRHC桩外边均匀布置,未注明桩抗拔锚固钢筋为6%%13220 本类型桩为承压兼抗拔桩,单桩竖向受压承载力特征值:2350kN,单桩竖向抗

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3)

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福强路金地工业区,总用地面积为5687.80m2,总建筑面积33771.27m2;地下室建筑面积:6831.91 m2 ,其中: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787 m2 ,非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6044.91m2,地上部分建筑面积26939.36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5083m2 商业建筑面积1300m2,其他建筑面积556.36m2。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防水耐用年限为15年。桩基为静压预应力管桩(¢500及¢400),¢500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径值为2500KN。 二、编制依据 2.1、《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2.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6《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2.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10《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2.11广东省《预应力砼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98)

三、塔吊选型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吊装施工及施工现场材料垂直运输的要求,采用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生产的TC5613型塔式起重机。该型塔吊臂长56M,末端起重2.63T。TC5613型塔吊随机《使用说明书》,塔吊基础地耐力要求不低于110000Pa,结合本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及塔吊的高度进行分析,塔吊若直接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基础较难满足承载力,尤其是沉降方面的要求,故研究决定设计采用增加桩基础,桩径500mm的摩擦桩4根,桩间距4m,设计单桩承载力R=2500KN (250t),桩上面设置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长和宽a\b=6000/6000mm,高h=1350mm。 (详见塔吊基础尺寸及配筋图) 四、塔吊基础设计计算书 参考信息:详见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见附页) 塔吊型号:TC5613型。自重(包括压重):1300KN,最大起重荷载8T, 塔吊倾覆力距:1096KN.M,塔吊起重(最大)高度:180.4M。砼强度等级:C30,钢筋级别:Ⅱ级。承台的长度及宽度:6000MM. 承台厚度:1350MM。 1、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距计算 ⑴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1300 KN (130t) ⑵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80 KN 作用于桩基承台面顶面的竖向力:F=1.2*(F1+F2)=1656

桩基础混凝土强度评定

桩基础混凝土强度评定应考虑混凝土工艺影响 容提要: 在分析各相关规对桩基础混凝土设计要求和检验、验收要求基础上,提出在桩基础混凝土质量验收时应考虑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成桩条件对桩身混凝土强度影响这一因素,并对相关规的对此问题的统一和提高规可操作性提出建议。 前言 随着工程检测技术的进步,桩基础施工质量检验和验收评定工作逐步走向规化和标准化,工程中的一些问题也相继显现出来。对于桩基础混凝土强度的评定,过去多数是以施工时予留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检验结果作为主要评定依据,近些年来,相关规和标准对部分桩基础混凝土质量检验提出了钻孔取芯要求,通过混凝土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桩基础混凝土强度,以此来评定桩基础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通常情况钻芯取样试块的抗压强度小于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有时施工期间予留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而钻芯取样得到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由于设计计算时考虑了混凝土工艺系数,用芯样抗压强度验算桩身承载力又满足要求,此时质量验收评定是以设计强度等级为准还是以承载力计算为准,对此,现行有关规标准规定的不明确也不统一,质量监督部门和工程监

理人员对规的理解也不同,给一些工程的质量评定和验收带来了问题。就此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1、现行规在桩基础混凝土强度方面的有关规定相关规在桩身承载力计算时对混凝土强度都有具体规定,其主要容为: ①《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以下简称地基规)规定桩身承载力计算中应按桩的类型和成桩工艺的不同将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以一个工作条件系数,该系数取值围在0.6~0.75之间; ②《建筑桩基础技术规》JGJ94-94(以下简称桩基规)规定在计算桩身承载力时应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和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乘以基桩施工工艺系数,该系数取值围在0.8~1.0之间。在条文说明中解释为“考虑到桩身混凝土实际承载力随成桩条件而异,因此在计算桩身承载力时,应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和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桩类别乘以不同的工艺系数”。该说明清楚的表达了不同施工工艺和成桩条件会造成桩身混凝土实际强度与设计强度等级存在差异这一事实; ③《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106-2003(以下简称桩检规)规定在进行桩身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计算时,乘以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该系数“应考虑芯样尺寸效应、钻芯机械对芯样的扰动和混凝土成型条件影响,通过试

管桩-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目录 一、编制依据 0 二、工程概况 0 三、塔吊平面布置 (1) 四、塔吊基础设计 (1) 五、塔吊基础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验收 (2) 六、塔吊基础计算书(桩基) (3) 1. 参数信息 (4) 2. 基础尺寸确定 (4) 3、基础设计主要参数 (5) 4、单桩允许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6) 3.1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6) 3.2单桩抗拔力特征值计算 (6) 3.3 单桩桩顶作用力计算和承载力验算 (7) 5、承台受冲切、受剪切承载力验算 (8) 6、承台配筋计算 (9) 7、基础弯矩计算 (9) 8、基础配筋 (9) 七、塔吊基础定位图 (9) 惠州市海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00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杰楚电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1、2、3号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5、JGJ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6、JGJ/T 187-2009《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7、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8、本工程设计图纸; 9、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QTZ80(TC6012-6)型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二、工程概况 杰楚电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1、2、3号厂房工程,该工程位于惠州市潼桥镇工业基地联发大道光明段南面,建筑占地面积为14457.2m2,总建筑面积为52238m2,工程总造价:约4250万元,由杰楚电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直接发包给惠州市海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由广东远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惠州市海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00

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设计_例题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某住宅楼桩基础设计 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 = 3200kN, M=400kN m g,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 计值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二: 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二:设计要求: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 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 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 承台配筋和必要的施工说明; 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三:桩基础设计 (一):必要资料准备 1、建筑物的类型机规模:住宅楼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 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 —S 曲线见附表 (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V = 3200kN 、M = 400kN ?m 、H = 5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 ,截面尺寸:300×3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c f =15MPa 、m f =16.5MPa 4φ16 y f =310MPa 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C30、c f =15MPa 、m f =16.5MPa t f =1.5MPa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 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1.0按0.25折减,配筋 φ16) 2 ( ) 1.0(150.25300310803.8)586.7p S c y R kN f f A A ?''=+=???+?= 2)、根据地基基础规范公式计算: 1°、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 粉质粘土,L I =0.60,入土深度为12.0m 100800(800)8805 pa kPa q -=?= 2°、桩侧土摩擦力: 粉质粘土层1: 1.0L I = , 17~24sa kPa q = 取18kPa 粉质粘土层2: 0.60L I = , 24~31sa kPa q = 取28kPa 2 8800.340.3(189281)307.2p i p pa sia Ra kPa q q l A μ=+=?+???+?=∑ 3)、根据静载荷试验数据计算: 根据静载荷单桩承载力试验Q s -曲线,按明显拐点法得单桩极限承载力

设计说明(钢管微型桩)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 (1) 一、工程概况 (1) 二、设计依据 (1) 三、设计标准 (1) 四、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1) 五、基坑周边的环境条件 (3) 六、基坑支护设计参数 (3) 七、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3) 八、基坑地下水控制方案 (5) 第二部分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求 (6) 一、施工顺序 (6) 二、基坑开挖 (6) 三、钢管微型桩 (6) 四、花钢管土钉、钢筋锚杆 (7) 五、钢筋混凝土冠梁、腰梁 (7) 六、预应力锚索 (7) 七、土钉护面 (7) 八、其他注意事项 (8) 第三部分监测方案 (9) 一、概述 (9)

二、监测项目和频率 (9) 三、变形监测 (10) 四、地下水监测 (10) 五、应力应变监测 (10) 六、其它要求 (11) 第四部分土方开挖要求 (12) 第五部分应急措施 (13) 一、相邻建构筑物沉降较大或不均匀沉降 (13) 二、坑底涌砂、坑壁涌水、涌砂应急措施 (13) 三、基坑止水帷幕渗水的应急措施 (13) 四、支护结构漏水的应急措施 (14) 五、截、排水的应急措施 (14) 六.道路管线、管网应急措施 (14)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文山市炬隆万商汇项目建筑场地位于文山市开化镇中部。为拆旧建新场地,拟建三栋31F超高层建筑物,裙楼为2F-4F建筑物,框架(剪)结构,设置两层地下室。该场地南面为沙坝北路,路南侧为四、五层建筑物。东面为沙坝中路,北面为滨河路(已封堵),滨河路北侧为盘龙河,西面紧临四、五层建筑物(拟拆迁)。 该基坑深约11 m左右,基坑周边建筑物多,距基坑距离较近,情况复杂。 二、设计依据 1、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50497-2009);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 ; (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 (9)《岩土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B9010-98); (10)《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 (1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基坑专项勘察报告——《文山市炬隆万商汇基坑支护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业主提供的基坑周边的建筑环境及市政管网布置图。 4、业主对基坑投资控制的相关要求。 三、设计标准 1.基坑安全等级 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基坑深约9.7~11m,结合周边建筑环境有建筑、地下管线、道路等不利影响,本基坑安全等级定为一级。 2.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 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本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为1.1。 3.基坑支护适用年限 本基坑支护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12个月。 四、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1.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文山市开化镇中部,双桥花园斜对面,双赢大酒店旁侧,原南桥客运站~沙坝桥之间,地理坐标:东经104°14′43.3″,北纬23°21′59.8″。场地北面接沿河路,南面接沙坝北路,西面接沙坝中路,东面接南桥路,场地内有沙北一巷等纵横向水泥道路。场地交通较为方便,车辆可直接进入场地,水电可就近解决,施工较为方便。 2.地形地貌 受盘龙河及其支流冲击切割,形成两侧高、中间低的走廊式地形。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文山断陷堆积盆地内,属盘龙河Ⅰ级阶地。场地四面接道路,北面沿河路边缘为盘龙河,河堤部分已治理,河岸稳定,其余三面外围无较大陡坎及陡坡,大部分为已建建筑物,地形平缓。场地内原为二~七层老建筑物,全部拆除重建,整个场地内地

塔吊基础方案桩基础

项目名称:天汇?蓝色港湾E区 单位工程:1#楼、2#楼、3#楼、26#楼QTZ63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人: 洪锡金 编制日期:2012年4月2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1.1工程概况 (3) 1.2 编制依据 (3) 1.3 塔吊的选择 (4) 第二章塔吊技术性能参数 (5) 2.1 QTZ63型塔吊技术性能参数 (5) 第三章塔吊基础定位及施工 (6) 3.1 塔吊基础位置的确定 (6) 3.2 塔吊基础结构 (8) 3.3 塔吊基础的保护 (8) 3.4 塔吊基础施工工艺 (10)

概况章工程第一况程.1工概1楼、3#、26#1、工程名称:天汇蓝色港湾E区1#、2#、工程地点:长春市二道区广德路以西,惠工路以北,东丰路以2 南,滨河路以东、建设单位:吉林省天汇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 3 、设计单位:吉林北银规划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4 、勘察单位:长春有色勘察设计院5 、监理单位:长春市忠承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6 7、施工单位: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建筑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74508.8 m82,建28层)住宅楼及地下车库(一层)3#1#、2#、13540m (,地上分为 1.7米。筑总高度88m。地基土标准冻深,上、结构概况:本工程主楼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八层,总高88M9部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合理使用年限为。度。本

工程±0.000 相当于黄海高程197.6m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据编制依1.2 QTZ63型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1、《 2、长春有色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本工程勘察技术报告;);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5144-2006、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1999);5 ;JGJ94-2008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1天汇蓝色港湾E区1#、2#、3#、26#楼工程结施图、建施图; 1.3 塔吊的选择 本工程工期较紧,质量和安全要求很高,施工场地狭长,综合考虑施工运输的方便及高效,同时考虑到文明施工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拟配备3台QTZ63塔吊配合施工,均为附着式,安装总高度分别为米。100楼3#米,110楼2#米,100楼1#. 根据工程岩土勘察报告显示,基础承载力土层的土质情况如下:

桩承台及承台梁施工工艺标准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桩承台及承台梁。 2.0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宜用32.5~42.5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5`32mm,含泥量不大于2%。 2.1.4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表面无老锈和油污。 2.1.5垫块:用1∶3水泥砂浆埋22号大烧丝提前预制成或用塑料卡垫。 2.1.6火烧丝:规格18~20号铁丝烧成。 2.1.7外加剂、掺合料,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8主要机具 2.1.8.1浇筑混凝土:应备有磅秤、混凝土搅拌机、插入式振捣器、平尖头铁锹、胶皮管、手推车、木抹子和铁盘等。 2.1.8.2绑扎钢筋:应备有钢筋钩子、扳手、小撬棍、铡刀(切断火烧丝用)、弯钩机、木折尺以及组合钢模板等。 2.2作业条件: 2.2.1桩基施工已全部完成,并按设计要求挖完土,而且办完桩基施工验收记录。 2.2.2修整桩顶混凝土:桩顶疏松混凝土全部剔完,如桩顶低于设计标高时,须用同级混凝土接高,在达到桩强度的50%以上,再将埋入承台梁内的桩顶部

分剔毛、冲净。如桩顶高于设计标高时,应预先剔凿,使桩顶伸入承台梁深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2.2.3桩顶伸入承台梁中的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30d,钢筋长度不够时,应予以接长。 2.2.4对于冻胀土地区,必须按设计要求完成承台梁下防冻胀的处理措施。 2.2.5应将槽底虚土、杂物等垃圾清除干净。 3.0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核对钢筋半成品→钢筋绑扎→预埋管线及铁活→绑好砂浆垫块 3.1.1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确定组装钢模板方案→组装钢模板→模板预检 3.1.2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 搅拌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 3.2钢筋绑扎: 3.2.1核对钢筋半成品:应先按设计图纸核对加工的半成品钢筋,对其规格、形状、型号、品种经过检验,然后挂牌堆放好。 3.2.2钢筋绑扎:钢筋应按顺序绑扎,一般情况下,先长轴后短轴,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操作时按图纸要求划线、铺铁、穿箍、绑扎,最后成型。3.2.3预埋管线及铁活:预留孔洞位置应正确,桩伸入承台梁的钢筋、承台梁上的柱子、板墙插铁,均应按图纸绑好,扎结牢固(应采用十字扣)或焊牢,其标高、位置、搭接锚固长度等尺寸应准确,不得遗漏或位移。 3.2.4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其接头相互错开,上铁在跨中,下铁应尺量在支座处;每个搭接接头的长度范围内,搭接钢筋面积不应超过该长度范围内钢筋总面积的1/4。所有受力钢筋和箍筋交接处全绑扎,不得跳扣。

桩基础规范

8.5 桩基础 第8.5.1条本节包括混凝土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低桩承台基础。 按桩的性状和竖向受力情况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摩擦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端承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 第8.5.2条桩和桩基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摩擦型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桩身直径的3倍;扩底灌注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扩底直径的1.5倍,当扩底直径大于2m时,桩端净距不宜小于1m。在确定桩距时尚应考虑施工工艺中挤土等效应对邻近桩的影响。 2.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径,不应大于桩身直径的3倍。 3.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根据地质条件,荷载及施工工艺确定,宜为桩身直径的1-3倍。在确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时,尚应考虑特殊土,岩溶以及震陷液化等影响。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 4.布置桩位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5.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灌注桩不应低于C20;预应力柱不应低于C40。 6.桩的主筋应经计算确定。打入式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静压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灌注桩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 0.2%-0.65%(小直径桩取大值)。 7.配筋长度: 1)受水平荷载和弯矩较大的桩,配筋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 2)桩基承台下存在淤泥、淤泥质土或液化土层时,配筋长度应穿过淤泥、淤泥质土层或液化土层。 3)坡地岸边的桩、8度及8度以上地震区的桩、抗拔桩、嵌岩端承柱应通长配筋。 4)桩径大于600mm的钻孔灌注桩,构造钢筋的长度不宜小于桩长的2/3。 8.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主筋伸入承台内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Ⅰ级钢)的30倍和钢筋直径(Ⅱ级钢和Ⅲ级钢)的35倍。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当采用一柱一桩时,可设置承台或将桩和柱直接连接。桩和柱的连接可按本规范第8.2.6条高杯口基础的要求选择截面尺寸和配筋,柱纵筋插入桩身的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9.在承台及地下室周围的回填中,应满足填土密实性的要求。 第8.5.3条群桩中单桩桩顶竖向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