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计规范(桩基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8.5桩基础(一)

8.5 桩基础

8.5.1 本节包括混凝土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低桩承台基础。

按桩的性状和竖向受力情况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摩擦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端承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

8.5.2桩和桩基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摩擦型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桩身直径的3倍;扩底灌注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扩底直径的

1.5倍,当扩底直径大于2m时,桩端净距不宜小于1m。在确定桩距时尚应考虑施工工艺

中挤土等效应对邻近桩的影响。

2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径,不应大于桩身直径的3倍。

3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根据地质条件、荷载及施工工艺确定,宜为桩身直径的1~3倍。

在确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时,尚应考虑特殊土、岩溶以及震陷液化等影响。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

4布置桩位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5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灌注桩不应低于C20;预应力桩不应低于C40。

6桩的主筋应经计算确。定打入式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静压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灌注桩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2%~0.65%(小直径桩取大值)。

7配筋长度:

1)受水平荷载和弯矩较大的桩,配筋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

2)桩基承台下存在淤泥、淤泥质土或液化土层时,配筋长度应穿过淤泥淤、泥质土层或液化土层。

3)坡地岸边的桩、8度及8度以上地震区的桩、抗拔桩、嵌岩端承桩应通长配筋。

4)桩径大于600mm的钻孔灌注桩,构造钢筋的长度不宜小于桩长的2/3。

8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主筋伸入承台内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Ⅰ级钢)的30倍和钢筋直径(Ⅱ级钢和Ⅲ级钢)的35倍。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当采用一柱一桩时,可设置承台或将桩和柱直接连接。桩和柱的连接可按本规范第8.2.6条高杯口基础的要求选择截面尺寸和配筋,柱纵筋插入桩身的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9 在承台及地下室周围的回填中,应满足填土密实性的要求。

8.5.3 群桩中单桩桩顶竖向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Q k=(F k+G k)/n

(8.5.3-1)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8.5.3-2)2水平力作用下

H i k=H k/n

(8.5.3-3)式中F 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G k——桩基承台自重及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Q 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任一单桩的竖向力;

n——桩基中的桩数;

Q i 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根桩的竖向力;

M xk、M y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作用于承台底面通过桩群形心的x、y轴的力矩;x i、y i——桩i至桩群形心的y、x轴线的距离;

H 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的水平力;

H i 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任一单桩的水平力。

8.5.4 单桩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表达式:

1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Q k≤R a

(8.5.4-1)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公式(8.5.4-1)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Q i kmax≤1.2R a

(8.5.4-2)式中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2 水平荷载作用下

H i k≤R Ha

(8.5.4-3)

式中R Ha——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8.5.5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

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单桩的静载荷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Q进行。

当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卵石或其他承载力类似的土层时,对单桩承载力很高的大直径端承型桩,可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桩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试验方法应按本规范附录D。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采用静力触探及标贯试验参数确定R a值。

3 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估算:

R a=q pa A p+u pΣq s i a l i

(8.5.5-1)式中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 pa、q s i a——桩端端阻力、桩侧阻力特征值,由当地静载荷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算得;

A p——桩底端横截面面积;

u p——桩身周边长度;

l i——第i层岩土的厚度。

当桩端嵌入完整及较完整的硬质岩中时,可按下式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 a=q pa A p

(8.5.5-2)式中q pa——桩端岩石承载力特征值。

4嵌岩灌注桩桩端以下三倍桩径范围内应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并应在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岩体临空面。桩端岩石承载力特征值,当桩端无沉渣时,应根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按本规范5.2.6条确定,或按本规范附录H用岩基载荷试验确定。

8.5.6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取决于桩的材料强度、截面刚度、入土深度、土质条件、桩顶水平位移允许值和桩顶嵌固情况等因素,应通过现场水平载荷试验确定。必要时可进行带承台桩的载荷试验,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8.5.7当作用于桩基上的外力主要为水平力时,应根据使用要求对桩顶变位的限制,对桩基的水平承载力进行验算。当外力作用面的桩距较大时,桩基的水平承载力可视为各单桩的水平承载力的总和。当承台侧面的土未经扰动或回填密实时,应计算土抗力的作用。当水平推力较大时,宜设置斜桩。

8.5.8当桩基承受拔力时,应对桩基进行抗拔验算及桩身抗裂验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