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的原理和制造PPT课件
合集下载
TFT-LCD(液晶显示器)工作原理ppt课件

13
3
液晶成像原理
液晶显示器正是由这样两
个相互垂直的极化滤光器构成,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应该阻断所有
试图穿透的光线。但是,由于两
个滤光器之间充满了扭曲液晶,
所以在光线穿出第一个滤光器后,
会被液晶分子扭转90度,最后从
第二个滤光器中穿出。另一方面,
若为液晶加一个电压,分子又会
重新排列并完全平行,使光线不
再扭转,所以正好被第二个滤光
5
TN、STN、TFT对比
6
TFT LCD概念
TFT (Thin Film Transistor) LCD-- 薄膜晶 体管液晶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需要电压控制来产生灰阶. 利 用薄膜晶体管来产生电压,以控制液晶转 向的显示器, 就叫做TFT LCD.
7
TFT LCD结构
8
TFT LCBiblioteka 等效电路器挡住。总之,加电将光线阻断,
不加电则使光线射出。
4
液晶显示器分类
静态驱动(Static) 单纯矩阵驱动(Simple Matrix)
扭转式向列型(Twisted Nematic)、超扭转 式向列型(Super Twisted Nematic)等 主动矩阵驱动(Active Matrix)
薄膜式晶体管型(Thin Film Transistor)、二 端子二极管型(Metal/Insulator/Metal) 目前电脑显示器主要采用TFT LCD,它具有高对 比度、色彩丰富、可全彩化、动态显示、视角 较广(80度以下)等特性
什么是液晶
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不但具有固态晶体光学特性,又具 有液态流动特性。它的物理特性包括:黏性(visco-sity)、弹性 (elasticity)和极化性(polarizalility)。
3
液晶成像原理
液晶显示器正是由这样两
个相互垂直的极化滤光器构成,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应该阻断所有
试图穿透的光线。但是,由于两
个滤光器之间充满了扭曲液晶,
所以在光线穿出第一个滤光器后,
会被液晶分子扭转90度,最后从
第二个滤光器中穿出。另一方面,
若为液晶加一个电压,分子又会
重新排列并完全平行,使光线不
再扭转,所以正好被第二个滤光
5
TN、STN、TFT对比
6
TFT LCD概念
TFT (Thin Film Transistor) LCD-- 薄膜晶 体管液晶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需要电压控制来产生灰阶. 利 用薄膜晶体管来产生电压,以控制液晶转 向的显示器, 就叫做TFT LCD.
7
TFT LCD结构
8
TFT LCBiblioteka 等效电路器挡住。总之,加电将光线阻断,
不加电则使光线射出。
4
液晶显示器分类
静态驱动(Static) 单纯矩阵驱动(Simple Matrix)
扭转式向列型(Twisted Nematic)、超扭转 式向列型(Super Twisted Nematic)等 主动矩阵驱动(Active Matrix)
薄膜式晶体管型(Thin Film Transistor)、二 端子二极管型(Metal/Insulator/Metal) 目前电脑显示器主要采用TFT LCD,它具有高对 比度、色彩丰富、可全彩化、动态显示、视角 较广(80度以下)等特性
什么是液晶
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不但具有固态晶体光学特性,又具 有液态流动特性。它的物理特性包括:黏性(visco-sity)、弹性 (elasticity)和极化性(polarizalility)。
第二讲液晶显示器件基础ppt课件

同,有不同的折射率)的合二为一的物质。
近晶相液晶:分子排列成层,层内分子长轴相互平行。分子排列整齐,其规整性接
近晶体,具有二维有序性。
向列相液晶:棒状分子仍保持着与分子轴方向平行的排列状态,但没有近晶相液晶
的层状结构。分子的质心混乱无序。与近晶相相比,向列相液晶的粘度小,富于流
动性。分子的排列和运动比较自由,对外界作用相当敏感,因而应用广泛。
响应速度
响应速度是指信号由白到黑,由黑到白转换所需时间。
21
PPI与分辨率
4.LCD的显示性能
东芝在EDEX大展发布最新研制的200PPI真正高分辨率TFT液晶显示屏。 PPI所表示的是每平方英寸所拥有的像素(Pixel)数目。 因此PPI数值越高,即代表显示屏能够以越高的密度显示图像。 显示的密度越高,拟真度就越高。
胆甾相液晶:液晶分子呈扁平形状,排列成层,层内分子相互平行。不同层的分子
长轴方向稍有变化,沿层的法线方向排列成螺旋结构。
2
偏振片的偏光作用
1.液晶显示器原理
光源
偏振片
光行进方向 穿 过 轴
吸收轴
3
偏振片的工作原理
1.液晶显示器原理
光源
光源
垂直时不透光
平行时透光
4
液晶显示原理(长白模式)
1.液晶显示器原理
10
有源矩阵
2.液晶显示器的分类
有源矩阵LCD:有有源器件,在纵列像素电极X和横列像 素电极Y交点上构成,其有源器件一侧连接数据信号,另 一侧有平行板电容,其电容间加入液晶材料构成像素。
11
有源矩阵与无源矩阵对比
2.液晶显示器的分类
无源矩阵的缺点: • 存在交叉串扰现象; • 随着行列电极数目的增加 交叉效应的 程 度 会 加 剧; • 扫描行数N 很大时,会失去显示功能 ; • 显示对比度伴随显示容量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 有源矩阵的优点: • 无行间串扰; • LCD的扫描行数从理论上讲可以做到无穷,实现大容量
近晶相液晶:分子排列成层,层内分子长轴相互平行。分子排列整齐,其规整性接
近晶体,具有二维有序性。
向列相液晶:棒状分子仍保持着与分子轴方向平行的排列状态,但没有近晶相液晶
的层状结构。分子的质心混乱无序。与近晶相相比,向列相液晶的粘度小,富于流
动性。分子的排列和运动比较自由,对外界作用相当敏感,因而应用广泛。
响应速度
响应速度是指信号由白到黑,由黑到白转换所需时间。
21
PPI与分辨率
4.LCD的显示性能
东芝在EDEX大展发布最新研制的200PPI真正高分辨率TFT液晶显示屏。 PPI所表示的是每平方英寸所拥有的像素(Pixel)数目。 因此PPI数值越高,即代表显示屏能够以越高的密度显示图像。 显示的密度越高,拟真度就越高。
胆甾相液晶:液晶分子呈扁平形状,排列成层,层内分子相互平行。不同层的分子
长轴方向稍有变化,沿层的法线方向排列成螺旋结构。
2
偏振片的偏光作用
1.液晶显示器原理
光源
偏振片
光行进方向 穿 过 轴
吸收轴
3
偏振片的工作原理
1.液晶显示器原理
光源
光源
垂直时不透光
平行时透光
4
液晶显示原理(长白模式)
1.液晶显示器原理
10
有源矩阵
2.液晶显示器的分类
有源矩阵LCD:有有源器件,在纵列像素电极X和横列像 素电极Y交点上构成,其有源器件一侧连接数据信号,另 一侧有平行板电容,其电容间加入液晶材料构成像素。
11
有源矩阵与无源矩阵对比
2.液晶显示器的分类
无源矩阵的缺点: • 存在交叉串扰现象; • 随着行列电极数目的增加 交叉效应的 程 度 会 加 剧; • 扫描行数N 很大时,会失去显示功能 ; • 显示对比度伴随显示容量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 有源矩阵的优点: • 无行间串扰; • LCD的扫描行数从理论上讲可以做到无穷,实现大容量
液晶显示器的原理和制造幻灯片PPT

二、液晶分子的构造
化学家的观点
物理学家的观点
• 形状各向异性, 长度 > 4倍宽度 • 分子长轴有一定刚性 • 分子末端含有极性或可极化的基团
CH3 - (CH2)4
CN
上述分子(5CB) 是 ~2 nm ×0.5 nm
三、液晶的定义
通常物质有三态:固体 液体 气体 液晶是物质的第四态——介乎于各向同性液体
偏压比= 选点电压 = b =√N +1 非选点电压
〔10 〕
扫描电压Vo 那么选点上的电压Vs非选点上的电压Vns
〔11 〕
〔12 〕
注意Von、Voff只取决于矩阵电路,与液晶无关,要使液晶 在这个矩阵电路中防止穿插效应,应有Voff<V10<V90<Von
图15
三、TN-LCD的电光曲线和电光响应
1.电光曲线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透射光强随施加电压变化的函数关系
图16
图17
(2)特点:
(a)两偏光片的偏光轴正交,并且分别与紧邻玻 片内侧上的的摩擦 方向〔即液晶分子排列方向) 平行或垂直——正性显示〔白底黑字-常白型〕
假设两偏光片的偏光轴互相平行,且与任 一玻片内侧上的摩擦方向相一致——负性显示 〔黑底白字-常黑型〕
2.重要参量的意义
〔1〕相对透光率L透t射=光强
×100%
入射光强
〔2〕阀值电压Vth——当V>Vth时,Lt
才发生变化 〔9〕
Vth与△∈成反比,即△∈越大,Vth越
压
〔4〕陡度γ
γ=V90/V10 (负性显示) ,γ>1,γ越小,那
么陡度越好
〔5〕比照度和视角
比照度Cr 显示状态和非显示状态相对透光
液晶显示器原理PPT课件

示,多用于液晶电视、摄像机的液晶显示器、掌上游戏机等。
•
(3)DSTN-lED由于支持的彩色数有限,多用于早期的
笔记本计算机。
•
(4)FFT-IED则采用与TN系列LCD截然不同的显示方式,
性能较好,被广泛用于笔记本计算机和台式显示器。
1
第1页/共23页
TN型液晶彩电的原理
• TN型Twisted Nematic即扭曲向列型液晶彩电是在两片平行 放置的偏光板之间
•
RF电视信号、CVBS复合电视信号、s-Video信号、色差分
量信号等经模拟电视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后,形成模拟Y、U、
V(或R、G、B)信号及行场同步信号给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转换
模块进行A/D转换,成为24位数字Y、U、V(或R、G、B)信号。
该信号再经隔行/逐行转换处理,形成标准逐行格式的数字Y、
由于在两片玻璃板之间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且每一个区域都用电场进 行控制,这些不同的区域叫子像素。不同彩色滤光片放不同彩色滤光片放在每个 子像素的后面,当光透过时,就可以显示出全色的图像来。
第3页/共23页
TFT型液晶彩电的原理
•
TFT型液晶彩电的原理与TN型彩电的原理大致相同,也是由玻
璃基板、ITO膜、配向膜、偏光板等组成,采用两夹层间充填液晶分
点阵(点距为o.297mm)和分辨率极高的图像。同时,先进
的电子控制技术使液晶光阀产生1677万(256×256×256)种R、
G、B颜色变化,还原真实的亮度、色彩度,并再现纯真的图
像。
9
第9页/共23页
液晶电视的成像原理
10
第10页/共23页
液晶显示器中的背光灯
• 因为液晶材料本身并不发光,所以在显示屏两边 设有作为光源的灯管,而在 液晶显示器的背面设有 一块背光板(或均匀光板)和反光膜,背光板是由荧 光物质组成的可以发射光线,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均 匀的背景光源。背光板发出的光线 在穿过第一层偏 振过滤层之后进入包含成千上万的液晶颗粒的液晶 层,射人液晶物质中,液晶物质受电场的控制。
第30讲液晶显示器原理 29页PPT

(3)灰阶逆转:随观看角度增加导致屏幕上出现 灰阶逆转(低灰阶比高灰阶还要亮),定义即将产生 逆转的临界点时的观看角度为最大可视角度。
28
谢
电视技术
CPA(连续焰火状排列)广视角技术
13
电视技术
FFS(边缘场切换)广视角技术
现代电子则采用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 技 术 , 不 需 要 额 外 的 光 学 补 偿 膜 , FFS ( Fringe Field Switching)严格来说应该是IPS模式的一 个分支,主要是将IPS的不透明金属电极改为透明 的ITO电极,并缩小电极宽度和间距,在制造上比 原先的IPS技术复杂,但因为使用了透明的ITO电 极让透光率比IPS高出2倍以上。在视角的呈现上 达160o,反应时间因受制于采用负型液晶制造, 反应时间则略逊于IPS技术。为了增加良率与显示 品质的提升,新的UFFS(Ultra FFS)技术,能将 原色重现率提升至75%以上。
屏分辨率:屏幕上所能呈现的图像像素的密度,以水 平和垂直像素的多少来表示。 屏像素总数量是固定的,与画面尺寸及像素间距有关。
例如:分辨率为1024×768时,就是指在显示屏的横 向有1024个像素点,竖向有768个像素点。
20
电视技术
图像分辨率:是说明图像系统分解像素的能力, 由扫描行数、信号带宽等所确定的。 例如,PAL制图像分辨率为720×576扫描格式, NTSC制为720×480。我国HDTV采用的分辨率 为1920×1080方型像素格式。
2. 液晶屏的反转驱动方法 ⑴为什么要反转驱动
液晶在固定的电场作用下将发生电化学反应, 从而导致液晶材料的老化及失效,所以液晶像素 点不宜施加直流电压。
如果液晶屏显示静止画面, 也就是说像素点一 直显示同一个灰度的时候怎么办?这就要采用反 转驱动方法。
28
谢
电视技术
CPA(连续焰火状排列)广视角技术
13
电视技术
FFS(边缘场切换)广视角技术
现代电子则采用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 技 术 , 不 需 要 额 外 的 光 学 补 偿 膜 , FFS ( Fringe Field Switching)严格来说应该是IPS模式的一 个分支,主要是将IPS的不透明金属电极改为透明 的ITO电极,并缩小电极宽度和间距,在制造上比 原先的IPS技术复杂,但因为使用了透明的ITO电 极让透光率比IPS高出2倍以上。在视角的呈现上 达160o,反应时间因受制于采用负型液晶制造, 反应时间则略逊于IPS技术。为了增加良率与显示 品质的提升,新的UFFS(Ultra FFS)技术,能将 原色重现率提升至75%以上。
屏分辨率:屏幕上所能呈现的图像像素的密度,以水 平和垂直像素的多少来表示。 屏像素总数量是固定的,与画面尺寸及像素间距有关。
例如:分辨率为1024×768时,就是指在显示屏的横 向有1024个像素点,竖向有768个像素点。
20
电视技术
图像分辨率:是说明图像系统分解像素的能力, 由扫描行数、信号带宽等所确定的。 例如,PAL制图像分辨率为720×576扫描格式, NTSC制为720×480。我国HDTV采用的分辨率 为1920×1080方型像素格式。
2. 液晶屏的反转驱动方法 ⑴为什么要反转驱动
液晶在固定的电场作用下将发生电化学反应, 从而导致液晶材料的老化及失效,所以液晶像素 点不宜施加直流电压。
如果液晶屏显示静止画面, 也就是说像素点一 直显示同一个灰度的时候怎么办?这就要采用反 转驱动方法。
液晶显示器的原理和制造

对于多路驱动的电光器件,要求液晶材料
K33 /K11 = 1.1
K22 /K11 = 0.4 ~ 0.8
6. 边界效应
(1)强锚定 界面对分子的作用称之为“锚定”。 在大多数实际情形下,表面作用力足够强, 能使分子在表面有确定的方向,这种情形称之 为“强锚定”。与之对应的则称为“弱锚定” 。
(2)易取向方向 液晶分子沿界面某一方向排列时表面能量为最 小,该方向称为易取向方向。
多个方向(或n 不确定) 缺陷(向错点、向错线)
精品课件
向列相液晶分子在不同强度向错线周围排列的情况
s=1/2 s=+1
s=-1/2
s=-1
s=+1
s=+1
精品课件
s=3/2 s=+2
向列相中向错线的显微照片
精品课件
2.介电各向异性
在向列相中分别沿与液晶指向矢平行和垂直的方向进
行对测液量晶,沿可某以 一得方到向两加个电不场等E,的相介应电的常电数位 移// 矢和量 D为:。
正性比负性对比度高
精品课件
图18
(b)有阀值,有饱和,Vth、Vsat都很低,易于低
电压使用;
(c)由于是场效应
低电流、微功耗;
(d)电压为交变电压,避免电极处的电化学反应从
而造成LCD的损坏;
(e)透射光强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只与驱动电压的
均方根值有关,而与电压波形无关;
(f)电光曲线会随环境温度变化。
当Δ
>0时,若
n//E
,(n则•E)2
最小; 即分子倾向沿电场排列
为最大,W为
当Δ
<0时,若
nE
,(n 则•E )20
LCD液晶显示器结构原理-PPT精选文档

液晶面板(液晶屏)的原理
• 液晶是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质,是具有规则性分 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如果把 它加热会呈现透明状的液 体状态,把它冷却则会出现结晶颗粒的混浊固体状态,具 有液体与 晶体的特性,故称之为“液晶”。液晶显示的 原理简单地说,就是将置于两个电极之间的液 晶通电, 液晶分子的排列顺序在电极通电时会发生改变,从而改变 透射光的光路,实现对影 像的控制。 • 液晶面板按照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被动矩阵式(无源矩 阵式)LCD 及主动矩阵式(有 • 源矩阵式)LCD 两种。
• 框胶(Sealant)及 spacer • 在 TFT LCD 的切面结构图中另外还有框胶与 spacer 两种结构成分. 其中框胶的用途, 就是要 让液晶面板中的上下两层玻璃, 能够紧密黏住, 并且提供面板中的液晶分子与外界 的阻隔,所以 框胶正如其名,是围绕于面板四周, 将液晶分子框 限于面板之内. 而 spacer 主 要是提供上下两层 玻璃的支撑, 它必须均匀的分布在玻璃基板上, 不然一但分布不均造成 部分 spacer 聚集在一 起, 反而会阻碍光线通过, 也无 法维持上 下两 片玻璃的适当 间隙 • (gap), 会成电场分布不均的现象, 进而影响液晶 的灰阶表现。
• 背光板(back light, BL) • 在一般的 CRT 屏幕, 是利用高速的电子枪发射出电子, 打击在银光幕上的荧光粉, • 藉以产生亮光, 来显示出画面. 然而液晶显示器本身, 仅能控制光线通过的亮度, 本身并 无发光的功能. 因此, 液晶显示器就必须加上一个背光板, 来提供一个高亮度, 而且亮度分 布均匀的光源. 我们在上面的 TFT LCD 的 切面结构图中可以看到, 组成背光板的主要零件有 灯管 (冷阴极管), 反射板, 导光板, prism sheet, 扩散板等 等. 灯管是主要的发光零件, 藉由导光板, 将光线分布到 各处. 而反射板则将光线限制住都只往 TFT LCD 的方 向前进. 最 后藉由 prism sheet 及扩散板的帮忙, 将 光线均匀的分布到各个区域去, 提供给 TFT LCD 一个 明亮的光源. 而 TFT LCD 则藉由电压控制液晶的转动, 控制通过光线的亮度, 藉以形成 不同的灰阶.
液晶显示器PPT课件

⑥ 正常和DMA传输模式
23
2.IIS-BUS 结构
24
如图4-29所示,BRFC包括:
➢总线接口、内部寄存器和状态机,他控制总线接口逻辑 和FIFO访问; ➢3位的双分频器包括一个作为IIS总线主设备时钟发生器, 另外一个作为外部编解码器的时钟发生器; ➢16字节发送和接收FIFO完成发送数据写入发送FIFO, 接收数据从接收FIFO中读出功能;
4.11 LCD 控制器
4.11.1 LCD工作原理
如图4-24 所示,LCD 的横截面很像 是很多层三明治叠在一起。每面最外一 层是透明的玻璃基体,玻璃基体中间就 是薄膜电晶体。颜色过滤器和液晶层可 以显示出红、蓝和绿三种最基本的颜色。 通常,LCD后面都有照明灯以显示画面。
1
一般只要电流不变动,液晶都在非结 晶状态。这时液晶允许任何光线通过。
14
4.11.4 LCD 控制器专用寄存器
LCD控制器主要提供液晶屏显示数据的传送 时钟和各种信号产生与控制功能。
1. LCD 控制参数设定 VFRAME和VLINE脉冲的产生通过对 LCDCON2寄存器的HOZVAL和LINEVAL域进行 配置来完成。每个域都与LCD的尺寸和显示模式 有关。 HOZVAL和LINEVAL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出来: HOZVAL=(显示宽度/VD数据线的位数)-1
红
绿
蓝 10
3. 虚拟显示
S3C44B0X支持硬件方式的平行或垂直滚动。 如果要使屏幕滚动,可以通过修改LCDSADDR1 和LCDSADDR2寄存器中的LCDBASEU和LCDBASEL 的值来实现。 但不是通过修改PAGEWIDTH和OFFSIZE来实现。 如果要实现滚动,则显示缓冲区的大小要大于LCD显 示屏的大小。 LCDBASEU、LCDBASEL、PAGEWIDTH和 OFFSIZE的定义如图4-28所示,LCDBASEU帧缓冲区 的开始地址,在突发4字存取模式,最低4位必须取消。
23
2.IIS-BUS 结构
24
如图4-29所示,BRFC包括:
➢总线接口、内部寄存器和状态机,他控制总线接口逻辑 和FIFO访问; ➢3位的双分频器包括一个作为IIS总线主设备时钟发生器, 另外一个作为外部编解码器的时钟发生器; ➢16字节发送和接收FIFO完成发送数据写入发送FIFO, 接收数据从接收FIFO中读出功能;
4.11 LCD 控制器
4.11.1 LCD工作原理
如图4-24 所示,LCD 的横截面很像 是很多层三明治叠在一起。每面最外一 层是透明的玻璃基体,玻璃基体中间就 是薄膜电晶体。颜色过滤器和液晶层可 以显示出红、蓝和绿三种最基本的颜色。 通常,LCD后面都有照明灯以显示画面。
1
一般只要电流不变动,液晶都在非结 晶状态。这时液晶允许任何光线通过。
14
4.11.4 LCD 控制器专用寄存器
LCD控制器主要提供液晶屏显示数据的传送 时钟和各种信号产生与控制功能。
1. LCD 控制参数设定 VFRAME和VLINE脉冲的产生通过对 LCDCON2寄存器的HOZVAL和LINEVAL域进行 配置来完成。每个域都与LCD的尺寸和显示模式 有关。 HOZVAL和LINEVAL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出来: HOZVAL=(显示宽度/VD数据线的位数)-1
红
绿
蓝 10
3. 虚拟显示
S3C44B0X支持硬件方式的平行或垂直滚动。 如果要使屏幕滚动,可以通过修改LCDSADDR1 和LCDSADDR2寄存器中的LCDBASEU和LCDBASEL 的值来实现。 但不是通过修改PAGEWIDTH和OFFSIZE来实现。 如果要实现滚动,则显示缓冲区的大小要大于LCD显 示屏的大小。 LCDBASEU、LCDBASEL、PAGEWIDTH和 OFFSIZE的定义如图4-28所示,LCDBASEU帧缓冲区 的开始地址,在突发4字存取模式,最低4位必须取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8
-2 0
-1 0
0
T - T N I ( °C )
(2)弹性常数对显示的影响 阈值电压
弹性常数越大 → 阈值电压也越大
响应时间
弹性常数越大 → 响应速度越快
电光曲线
K33 /K11越小 → 该液晶的电光曲线越陡 → 多 路驱动能力越强
对于多路驱动的电光器件,要求液晶材料
K33 /K11 = 1.1
(二) 什么是液晶
6
一、液晶的发现及命名
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 F.Reinitzer 在加热胆甾醇 苯甲酸酯结晶试验时发现:
结晶 酯
加热 冷却
乳白色 浑浊液体
加热 冷却
透明 液体
德国物理学家 O.Lehmann 将其称为:Fliessende 英文为:Liquid Crystal 中文即:液晶
W D •d E 2 2
(2)
(2)式中第一项与取向无关,第二项对取向非常重要
当Δ >0时,若 n//E,则 (n•E)2为最大,W为最小;
即分子倾向沿电场排列
当Δ <0时,若 nE,则 (n •E )20, W为最小;
即分子倾向垂直电场排列
20
图5 21
3.电阻率与电极效应
液晶的电阻率ρ的 数量级为 108~1102•c,m近乎半导 体和绝缘体的边界。ρ作为液晶纯度的表征量, ρ小→ 直流分量大 → 电化学分解 → LCD的寿命降低 ρ大 → 质量好,但ρ太大,则难以制备(产率太低)
K22 /K11 = 0.4 ~ 0.8
液晶显示器的原理和制造
2009年12月
1
(一) 序言
2
一、对显示器的要求
1.性能好且稳定(高亮度、高对比度、 宽视角、快速响应等)
2.高密度信息量 3.可擦除 4.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5.寿命长 6.适宜的价格(低成本)
3
二、液晶显示的原理
基片的表面处理
液晶分子呈有序排列 加电场 液晶分子排列
• 奇点 ——空间中某些点或线上n 可以有
多个方向(或n不确定) 缺陷(向错点、向错线)
16
向列相液晶分子在不同强度向错线周围排列的情况
s=1/2 s=+1
s=-1/2 s=+1
s=-1
s=3/2
s=+1
s=+2
17
向列相中向错线的显微照片
18
2.介电各向异性
在向列相中分别沿与液晶指向矢平行和垂直的方向进
有一定的光学状态
发生变化
光学状态发生变化
撤除电场
产生对比度→显示
4
三、液晶显示的模式
显示模式
电流效应型 电场效应型
动态散射型(DS) 扭曲向列型(TN) 超扭曲向列型(STN)
介电各向异性型 电控双折射型(ECB) 宾主型(GH) 相变型(PC)
铁电型(FLC)
反铁电型(AFLC)
胆甾型(CH)
5
五、液晶的分类
1922年法国G.Friedel将液晶分成三大类
向列相 分子沿某一择优方向取向,分子重心无序分布 胆甾相 分子在空间形成连续的螺旋结构,在垂直于螺旋
轴的平面内分子排列类似向列相 近晶相 层状结构,分子垂直或斜交于层平面,层内分子
重心无序分布(A、C、C*…)或有序分布(B、G、F、 G…)
电极效应 直流电 → 电极处发生电化学反应 → 液晶材料发生 分解 → LCD损坏 防止办法:利用低频交变电场驱动
22
4.光学各向异性: 双折射 △n = ne - no
冰洲石
图6
23
光在向列相中的传播 液晶分子长轴的方向——光轴
双折射现象、光波的叠加、干涉等现象均同 样在液晶中发生,只要将液晶作为单轴正晶
● K 3 3 K 1 , 1 K 3 3 K 2 , 2 K 1 1 K 22
●温度增高
Kii减少
26
弹性常数K22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K2 2 ( x 1- 102 N e w t o n )
7 6 5 4 3 2
-3 0
P -azo xyp h en eto le
P -azo xyan iso le (P A A )
小的体积内将大量分子的长轴方向的平均取向作为一个择优取向, 这个择优取向常常用单位n矢量 来表示,它被称为指向矢
(director)。
15
(2)指向矢的性质
• n 满足:n n 1 即 n 是一个无量纲的单位矢量
• n= - n
• 多畴 —— 整个液晶层有多个n方向
• 单畴 —— 整个液晶层只有一个 n方向
Krystalle(德语)
7
二、液晶分子的结构
化学家的观点
物理学家的观点
• 形状各向异性, 长度 > 4倍宽度 • 分子长轴有一定刚性 • 分子末端含有极性或可极化的基团
CH3 - (CH2)4
CN
上述分子(5CB) 是 ~2 nm ×0.5 nm
8
三、液晶的定义
通常物质有三态:固体 液体 气体 液晶是物质的第四态——介乎于各向同性液体
行对测液量晶,沿可某以 一得方到向两加个电不场等E,的相介应电的常电数位 /移/ 和矢量 。D为:
D E (n • E )n
(1)
定义 //为液晶的介电各向异性。
分子具有与其长轴平行的永久偶极距 > 0 分子具有与其长轴垂直的永久偶极距 < 0
19
由于介电各向异 性, 导致向E 列2相分子(n 被•E 电)2 场强迫取向:
12
近晶C相
近晶A相
图2
向列相
13
•向列相&胆甾相
指向矢
n
螺距
P
通常向列相
向序
指向有序 图3
手性向列相
指向矢倾向沿某一方向 指向矢排列呈螺旋状
六、液晶的物理性质
1.指向矢
n
(1)定义
图4
在宏观上把液晶当作连续体来处理的理论中,常引用一个平滑
的矢量场来描述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更确切地说,即在一个无限
体就可作类似的分析。
24
5.弹性各向异性: 向列相的三种形变
展曲 K11
扭曲 K22
图7
弯曲 K33
25
(1)关于弹性常数的讨论
●向列相中可以只产生其中一种形变,因此每一个Kii (i=1,2,3)都必须是正的。
●Kii的量纲是尔格/厘米(或达因)
● Kii的数量U 级 (~ a分 (子 分间 子相 线互 度 ~1作 ) 06达 用因 能)
和晶体之间的中间相(mesophase)
晶体 液晶 (各向同性)液体 具有液晶相的物质都是有机化合物
气体
9
四、液晶的特点
表1
(各向同性)液体
液晶
晶体
宏观
流动性、各向同性
流动性、各向异性
有一定形状、各向异性
微观
位置短程序
位置短程序、方向序
位置长程序
10
液晶相
晶体
向列相液晶
温 图度1
各向同性相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