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激光与激光技术
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

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又超级厉害的玩意儿啊!你说激光像啥?就好比一把超级精准的利剑,能在各种材料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还能在医疗领域帮咱治病呢!想想看,医生拿着激光这把“利剑”,精准地切除肿瘤啥的,多牛啊!激光的原理呢,其实也不复杂。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让一群原子啊啥的一起放光,而且这些光还都朝着一个方向跑,这就形成了激光啦!就好像一群小伙伴,本来都乱哄哄的,突然有个指挥让他们都排好队朝一个方向走,那力量可就大了去了。
激光技术的应用那可真是广泛得很呐!在工业上,能用来切割、焊接,那效率,可比传统方法高多了。
你想想,要是还用老办法切割那些厚厚的钢板,得多费劲啊,还不一定切得好。
但有了激光,“唰”的一下就切好了,多厉害!在通信领域,激光通信那可是速度超快,信息传递得那叫一个迅速,就像千里马一样,嗖的一下就跑老远了。
还有啊,在科研上,激光也是大显身手。
科学家们用激光来研究各种微小的东西,探索那些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奥秘。
这就好像给科学家们配上了一副超级放大镜,让他们能看清那些神秘的微观世界。
咱再说说激光表演,那可真是太酷炫啦!在演唱会上,那一道道激光在黑暗中穿梭,配合着音乐和灯光,简直让人陶醉其中。
这不是魔法是什么?哎呀,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呢?这玩意儿真的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改变和惊喜啊!它就像一个隐藏在现代科技中的小精灵,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跳出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激光哦!它虽然看起来很神秘,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默默地发挥着它的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期待激光技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更棒的惊喜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激光技术

激光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激光的问世引起了现代光学技术的巨大变革。
激光在现代工业、农业、医学、通信、国防、科学研究等各方面的应用迅速扩展。
激光由受激发射的光放大产生的辐射。
近50年来,激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重大型创新:1960年5月1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休斯实验室的科学家梅曼宣布获得了波长为0.6943微米的激光,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束激光,梅曼因而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激光引入实用领域的科学家。
1960年7月7日,梅曼宣布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由诞生1960年前苏联科学家尼古拉·巴索夫发明了半导体激光器。
1969年:激光用于遥感勘测,激光被射向阿波罗11号放在月球表面的反射器,测得的地月距离误差在几米范围内。
1971年:激光进入艺术世界,用于舞台光影效果,以及激光全息摄像。
英国籍匈牙利裔物理学家Dennis Gabor凭借对全息摄像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
1988年:北美和欧洲间架设了第一根光纤,用光脉冲来传输数据。
1990年:激光用于制造业,包括集成电路和汽车制造1991年:第一次用激光治疗近视,海湾战争中第一次用激光制导导弹。
2008年:法国神经外科学家使用广导纤维激光和微创手术技术治疗了脑瘤2010年: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表示,通过使用192束激光来束缚核聚变的反应原料、氢的同位素氘(质量数2)和氚(质量数3),解决了核聚变的一个关键困难。
渐进性创新:1961年:激光首次在外科手术中用于杀灭视网膜肿瘤。
1962年:发明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这是今天小型商用激光器的支柱。
1964年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院士就提出了激光核聚变的初步理论1974年:第一个超市条形码扫描器出现1974年,我国采用一路激光驱动聚氘乙烯靶发生核反应,并观察到氘氘反应产生的中子。
1975年:IBM投放第一台商用激光打印机1975年: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于敏院士提出了激光通过入射口、打进重金属外壳包围的空腔、以 X光辐射驱动方式实现激光核聚变的概念。
激光科学与技术:激光原理和激光技术的应用

牙齿矫正
激光矫正技术可 以改善牙齿排列
问题
● 04
第四章 激光在工业领域的应 用
激光切割技术
激光切割技术是一种 高精度、高速度且无 污染的加工方法,广 泛应用于金属和非金 属材料的加工中。通 过激光束的聚焦和高 能量密度,能够实现 精确切割各种形状的 工件。
激光切割技术应用
零件编码 安全标记
激光在3D打印中的应用
激光在3D打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其高精度和 快速制造能力使其成为3D打印技术的主流。激 光烧结和激光光固化技术不断推动3D打印技术 的发展。
● 05
第五章 激光在科研领域的应 用
激光光谱技术
0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激光技术在原子吸收光谱中的应用
02 拉曼光谱分析
光纤激光器
光纤激光器利用光纤 作为增益介质传输激 光,具有传输距离远、 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在通信、激光打标等 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光纤激光器的发展也 推动了光纤通信技术 的进步,为信息传输 提供了更快速、更可 靠的方式。
激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激光治疗
用于皮肤疾病、 眼科手术等
激光造影
用于诊断和治疗
01 治疗青光眼
激光可以有效治疗青光眼,为患者带来希望
02 激光角膜矫正术
一种常见的激光眼科手术,可以改善视力问 题
03
激光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
祛斑
激光祛斑效果显 著
祛皱
激光祛皱是一种 常见的美容方式
祛痣
激光祛痣安全、 快捷
激光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精准杀灭
激光可以精准杀灭肿瘤细 胞
激光消融
激光消融技术在肿瘤治疗 中应用广泛
激光科学与技术:激光原理 和激光技术的应用
常用激光介绍范文

常用激光介绍范文激光(Laser)是一种特殊的光,它具有高度的单色性、高亮度和高直行性。
激光的产生和特性使其在众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科学研究、医疗、通信、材料加工等。
激光的产生是通过激发原子、分子或离子的能级跃迁来实现的。
当这些粒子在受到外界能量激发后返回基态时,会释放出光的能量。
与其他光源相比,激光具有高度的单色性,即发出的光具有非常狭窄的频率范围。
这使得激光在科学实验中可以精确测量光谱学特性,例如分析化学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激光还具有高亮度,即单位面积光强非常高。
这使得激光在医疗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激光手术和激光疗法。
激光手术通过将激光束聚焦在患者体内的目标组织上,实现非接触式精确切割。
激光疗法则利用激光的光热效应,将激光能量转化为组织热能,用于治疗癌症、皮肤病等疾病。
激光还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
激光通过光纤传输可以实现大量信息的高速传输。
这种技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无论是互联网、移动通信还是电视、电台等广播媒体,都离不开激光的应用。
激光通信具有高速传输、抗干扰能力强、信号损耗小等优点,已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
另外,激光在材料加工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激光切割、激光打标和激光焊接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种材料的高精度加工。
激光切割利用激光束的高能量密度将材料切割成所需形状,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料、玻璃等材料的切割加工。
激光打标则通过刻蚀或氧化材料表面,实现对产品的标记和标识。
而激光焊接则可以实现对材料的高精度连接,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焊接工艺。
总之,激光作为一种特殊的光源,具有高度的单色性、高亮度和高直行性,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医疗、通信、材料加工等领域。
激光的应用不断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激光在更多领域将会有更深入的应用和突破。
什么是激光

什么是激光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束,有着独特的特性,给我们的科学和技术带来了无数的变化和应用。
本文将从激光的工作原理、量子力学、技术应用等方面来简要的介绍激光的相关知识,以助读者更好的了解激光及其应用。
* 激光由于其原理的复杂性,它的发射通常涉及光学,物理,材料学等学科,简单来讲,激光发生首先是外加能量给激光源材料,比如半导体管、激光棒、气体等,激光在此激发源内产生的的能量极高,从而达到发射的状态。
* 光辐射的发射遵循相对论模型,激光发射的光束完全同向,具有聚焦能力,与普通光低不同,激光的束的直径小,光线的几何关系更加完美,而且能量的分布更加均匀,能量具有单调变化。
* 激光的粒子强度,频宽及极化性质和普通光束有着显著的区别,因此激光在激光技术,光学,通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激光作为一种特殊的量子态,在量子力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量子力学,物质实体存在于不同的状态,即量子态。
在量子力学中,激光是量子态,量子态决定了激光的特殊特性,比如同向性、直线性、高强度等,是普通光束所不具备的。
* 同时,激光也使用量子非侵入式探针技术对原子,对原子进行细度的控制和测量,推动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 激光科技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因其特殊的性质,激光工艺有利于实现高精度,处理工件表面能够达到原子级,用于精确金属加工,激光淬火,隔离,切割,焊接,熔覆等多种加工工艺,用于机械行业非常有效。
* 另外,激光在医学上的应用也特别多,医学激光有助于手术治疗等,激光也可以用于表面拉伸,薄膜定相等,换色或表面粗糙度测量,滤镜制作和光盘造影等,另外,激光还有许多航空,军事,通信等应用领域。
* 此外,激光还在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化学,机械工程等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通过本文,我们从激光的工作原理、量子力学和技术应用等方面阐述了激光的相关知识,也一定程度的了解了激光的强大作用,激光已经充分显示出其在工业改造,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实用性,为人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看出量子力学在激光科技中占据重要地位,从而推动着科学发展的不断进步。
激光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

激光技术与应⽤复习知识点1、激光的定义激光是由受激发射的光放⼤产⽣的辐射。
2、激光的基本特性单⾊性,⽅向性,相⼲性,⾼亮度。
3、空间相⼲性与时间相⼲性波在空间不同区域可能具有不固定的相位差,只有在⼀定空间范围内的光波才有相对固定的位相差,使得只有⼀定空间内的光波才是相⼲的。
这种特性叫做波的空间相⼲性。
与波传播时间差有关的,由不确定的位相差导致的,只有传播时间差在⼀定范围内的波才具有相对固定的位相差从⽽相⼲的特性叫波的时间相⼲性。
4、光⼦简并度光⼦属于波⾊⼦,⼤量光⼦集合遵从波⾊-爱因斯坦统计规律,处于同态的光⼦数不受限制。
虽然处于同⼀光⼦态的光⼦数并⾮严格的不随时间的变化,但其平均光⼦数是可以确定的。
这种处于同⼀光⼦态的平均光⼦数成为光⼦简并度。
5、激光器的基本组成及其应⽤激光器⼀般包括三个部分。
激光器的基本结构由⼯作物质、泵浦源和光学谐振腔三部分组成。
激光技术是涉及到光、机、电、材料及检测等多门学科的⼀门综合技术,传统上看,它的研究范围⼀般可分为: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治疗,激光打标,激光打孔,激光热处理,激光快速成型,激光涂敷等。
6、⾃发辐射处于激发态的原⼦中,电⼦在激发态能级上只能停留⼀段很短的时间,就⾃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中去,同时辐射出⼀个光⼦,这种辐射叫做⾃发辐射。
7、受激辐射在组成物质的原⼦中,有不同数量的粒⼦(电⼦)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在⾼能级上的粒⼦受到某种光⼦的激发,会从⾼能级跳到(跃迁)到低能级上,这时将会辐射出与激发它的光相同性质的光,⽽且在某种状态下,能出现⼀个弱光激发出⼀个强光的现象。
8、受激吸收处于低能级的原⼦(l E ),受到外来光⼦的激励下,在满⾜能量恰好等于低、⾼两能级之差(E ?)时,该原⼦就吸收这部分能量,跃迁到⾼能级(h E ),即h l E E E ?=-。
受激吸收与受激辐射是互逆的过程。
9、激光产⽣的必要条件受激幅射是产⽣激光的⾸要条件,也是必要条件。
激光的工作原理

激光的工作原理激光技术是一种强大而广泛应用的技术,在医疗、通信、材料加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了解激光的工作原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激光以及激光的产生过程。
一、激光的定义激光是一种特殊波长和相干性的光束,它具有高度的单色性、方向性和纳秒至皮秒级的尖锐脉冲。
相比于其他光源,激光的光束更加集中和聚焦,能够实现对物质的高精度切割、组织的准确切除以及信息的高速传输。
二、激光的产生过程激光的产生过程主要包括激发、放大和波长选择三个基本步骤。
1. 激发(Excitation)在激光器中,通常需要一种能量来源来激发光的产生。
常用的激发方式包括电离、低温等离子体、光激发和注能激光。
通过这些激发方式,物质中的电子被激发到高能级,形成激发态。
2. 放大(Amplification)激光的放大是通过在放大介质中不断反复传播的光子来实现的,放大介质一般是具有特定光学性能的物质,如固体、气体或液体。
当光子在放大介质中传播时,与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放大效应。
通过这种过程,光子逐渐增加,光束逐渐变强。
3. 波长选择(Wavelength Selection)波长选择是为了确保激光的单色性,即激光光束中仅包含特定波长的光子。
通常情况下,通过借助波长选择装置,如光栅、衍射镜或各种共振腔来实现对波长的选择,使得只有满足特定条件的光可在腔中平行地传播,其他波长的光则被过滤掉。
三、激光的工作原理了解了激光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激光的工作原理。
1. 稳定反转态(Population Inversion)在激光器中,放大介质中的原子或分子被激发到高能级,形成激发态。
当这些激发态的粒子数超过低能级的粒子数时,就形成了稳定反转态。
稳定反转态是激光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稳定反转态,才能产生激光光束。
2. 光放大(Optical Amplification)在激光器中,当外界提供足够的能量,与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时,会引发光子的放大效应。
激光技术及应用介绍

激光技术及应用介绍激光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器产生的高聚光能量束进行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实验研究以及在工业、医学、通信和军事等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
激光技术以其高度的单色性、高能量密度、高直流性和高聚束性等特点,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和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激光器是一种能够产生高度单色、高度聚束、高功率的激光光束的光源。
激光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外部能源激发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然后通过光学共振腔的反射和放大作用,将激发能量转化为激光能量。
根据激发材料的不同,激光器可以分为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等。
激光技术在科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激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光谱学、量子光学、粒子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等领域。
在化学学科中,激光技术可以用于分析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研究分子的结构。
在生物学领域,激光技术可以用于显微镜成像、细胞操作和遗传工程等研究。
此外,激光技术还被应用于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激光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在制造业中,激光技术可以用于切割、焊接、打孔和表面改性等工艺。
通过激光器对材料进行精确控制,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切割和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纺织、皮革和服装等行业中,激光技术可以用于印刷、雕刻和图案制作。
此外,激光技术还可以应用于3D打印、激光雷达和激光投影等领域。
激光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激光技术可以用于医学诊断、治疗和手术等领域。
在医学诊断中,激光技术可以通过激光光谱分析来检测人体内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标记物,从而实现早期疾病诊断和排除。
在医学治疗中,激光技术可以利用光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来杀灭肿瘤细胞、消除血管瘤和减轻疼痛等。
在手术中,激光技术可以用于切割、熔接、焊接和缝合等操作,实现微创手术和精确治疗。
激光技术在通信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激光技术可以用于光纤通信、光存储和光传感等应用。
在光纤通信中,激光器可以产生高速、高质量的光信号,通过光纤进行远程传输和传播,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魅力科学论文
题目什么是激光与激光技术姓名徐留稳
专业交通运输
学号 ********* 指导教师张志强
郑州科技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系
二○一六年六月
激光,是一种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因受激而发出的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性好和相干性好等特性的光。
物理学家把产生激光的机理溯源到1917年爱因斯坦解释黑体辐射定律时提出的假说,即光的吸收和发射可经由受激吸收、受激辐射和自发辐射三种基本过程。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光源的发光都与其物质内部粒子的运动状态有关。
当处于低能级上的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吸收了适当频率外来能量(光)被激发而跃迁到相应的高能级上(受激吸收)后,总是力图跃迁到较低的能级去,同时将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出来。
如果光是在没有外来光子作用下自发地释放出来的(自发辐射),此时被释放的光即为普通的光(如电灯、霓虹灯等),其特点是光的频率大小、方向和步调都很不一致。
但如果是在外来光子直接作用下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将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出来(受激辐射),被释放的光子则与外来的入射光子在频率、位相、传播方向等方面完全一致,这就意味着外来光得到了加强,我们称之为光放大。
显然,如果通过受激吸收,使处于高能级的粒子数比处于低能级的越多(粒子数反转),这种光的放大现象就越明显,这时就有可能形成激光了。
激光之所以被誉为神奇的光,是因为它有普通光所完全不具备的四大特性。
1.方向性好——普通光源(太阳、白炽灯或荧光灯)向四面八方发光,而激光的发光方向可以限制在小于几个毫弧度立体角内(图8-9),这就使得在照射方向上的照度提高千万倍。
激光准直、导向和测距就是利用方向性好这一特性。
——2.亮度高——激光是当代最亮的光源,只有氢弹爆炸瞬间强烈的闪光才能与它相比拟。
太阳光亮度大约是103瓦/(厘米2.球面度),而一台大功率激光器的输出光亮度经太阳光高出7~14个数量级。
这样,尽管激光的总能量并不一定很大,但由于能量高度集中,很容易在某一微小点处产生高压和几万摄氏度甚至几百万摄氏度高温。
激光打孔、切割、焊接和激光外科手术就是利用了这一特性。
——3.单色性好——光是一种电磁波。
光的颜色取决于它的波长。
普通光源发出的光通常包含着各种波长,是各种颜色光的混合。
太阳光包含红、登、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可见光及红外光、紫外光等不可见光。
而某种激光的波长,只集中在十分窄的光谱波段或频率范围内。
如氦氖激光的波长为632.8纳米,其波长变化范围不到万分之一纳米。
由于激光的单色性好,为精密度仪器测量和激励某些化学反应等科学实验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手段。
——4.相干性好——干涉是波动现象的一种属性。
基于激光具有高方向性和高单色性的特性,它必然相干性极好。
激光的这一特性使全息照相成为现实。
——所谓激光技术,就是探索开发各种产生激光的方法以及探索应用激光的这些特性为人类造福的技术的总称。
自1960年美国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我国也于1961年研制成功国产首台红宝石激光器以来,激光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继量子物理学、无线电技术、原子能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之后的又一重大科学技术新成就。
30多年来,激光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研制了各个特色的多种多样的激光器,而且激光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并形成了激光唱盘唱机、激光医疗、激光加工、激光全息照相、激光照排印刷、激光打印以及激光武器等一系列新兴产业。
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成为当今新技术革命的“带头技术”之一。
各式各样的激光器——在光源中,实现能级粒子数反转是实现光放大的前提,也就是产生激光的先决条件。
要实现粒子数反转,需借助外来光的力量,使大量原来处于低能级的粒子跃迁到高能级上去,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激励”。
——我们通常所说的激光器,就是使光源中的粒子受到激励而产生受激辐射跃迁,实现粒子数反转,然后通过受激辐射而产生光的放大的装置。
激光器虽然多种多样,但使命都是通过激励和受激辐射而获得激光。
因此基本组成通常均由激活介质(即被激励后能产生粒子数反转的工作物质)、激励装置(即能使激活介质发生粒子数反转的能源,泵浦源)和光谐振腔(即能使光束在其中反复振荡和被多次放大的两块平面反射镜)等三个部分组成(图8-2)。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各国开发出实用的激光器已超过200种。
种类繁多,特点各异,用途也各不相同。
激光器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工作物质来分有气体、玻璃、晶体、液体、半导体、准分子等激光器,还有化学激光器(靠化学反应而形成受激状态)和自由电子激光器等;按波长来分,覆盖的波长范围
包括远红外、红外、可见光、紫外直到远紫外,最近还研制出X射线激光器和正在开发的γ射线光器;按激励方式不同,有光激励(光源或紫外光激励)、气体放电激励、化学反应激励、核反应激励等;按输出方式不同,有连续的、单脉冲的、连续脉冲的和超短脉冲的,等等;从功率输出的大小来看,其中连续的输出功率小至微瓦级,最大可达兆瓦级;脉冲输出的能量可从微焦耳至10万以上焦耳,脉冲宽度由毫秒级到皮秒级乃至飞秒级(1000万亿分之一)。
——上述各式各样激光器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目的。
如激光加工和某些军用激光都要求高功率激光或高能量激光(即所谓强激光)。
有的希望脉冲的时间尽量缩短,以从事某些特快过程的研究。
有的还对提高光的单色性、改善输出光的模式、改善光斑的光强分布以及要求波长可调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而使激光器的探索深度和应用广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激光器的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正在奇迹般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蓬勃发展的激光应用——激光不仅是20世纪内人类最重大的发明之一,而且激光技术的应用已广泛深入到工业、农业、军事、医学乃至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激光在信息领域的应用——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是光纤通信的两项关键技术。
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不仅单色性和相干性好,而且光波频率比微波频率又高万倍,故以激光为传递信息的载体,用光纤做信息传递线路的光纤通信,不仅通信质量好、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而且通信容量比微波通信要提高上万倍。
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光纤,就可以同时传输上万路电话或成千路电视节目,从而使通信真正成为通向千家万户的网络新时代。
——利用激光技术进行光存储,使信息的存储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
一张CD声频光盘的记录密度相当于1000万比特/厘米2,可记录78分钟的音乐节目,比密纹唱片要大好几个数量级。
一张计算机用的盘径为5英寸的CD-ROM,容量可达650兆比特。
一张LD(激光录像盘),或者近几年最热门的VCD(激光视盘,谷称小影碟),以及继VCD之后的新一代视盘DVD(数字视盘),其视像蕴含的信号量比CD又要高千倍,可记录100分钟的清晰度很高的影视节目。
CD、VCD和LD不仅已在放像设备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而且还可以在配有激光驱动器的计算机上播放。
——此外,激光打印机、激光传真机、激光照排、激光大屏幕彩色电视、光纤有线电视以及大气激光通讯等均已得到广泛应用。
——2、激光在全息术领域的应用——光作为一种波动现象,表征它的物理量有波长(同颜色有关)、振幅(同光的强弱有关)和位相(表示波动起点同基准时间的关系)。
人们利用感光的照相方法,只能记录下波长和振幅,所以无论照得多么逼真,看照片和看真的景物总是不一样。
而激光具有高相干性,能获取干涉波空间包括相位在内的全部信息。
因此,采用激光进行全息摄影,被拍物体的全部信息都被记录在底片上,通过光的衍射,就能复现被摄取物体栩栩如生的立体形象。
时至今日,在全息照相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发展了全息干涉术、彩色全息及彩虹全息和周视全息等新的全息技术。
——全息照相具有三维成像的特点,可重复记录,而且每一小块全息底片都能再现物体的完整立体形象,其用途十分广泛。
可广泛用于精密干涉计量、无损探伤、全息光弹性、微应变分析和振动分析等科学研究。
利用全息干涉术研究燃气燃烧过程、机械件的振动模式、蜂窝板结构的粘结质量和汽车轮胎皮下缺陷检查等已得到广泛应用。
全息照相用作商品和信用卡的防伪标记已形成产业,用全息照相拍摄珍贵艺术品,不仅欣赏起来令人如临其境,而且为艺术品的修复提供了可靠而逼真的依据。
正在发展的全息电视还将为人们增添一种新的生活享受。
参考文献
1.丁俊华,崔砚生,吴美娟,《激光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2.周炳琨,高以智,陈倜嵘,陈家骅. 《激光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3.俞宽新,江铁良,赵启大,《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4.陈钰清,王静环,《激光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
5.石顺祥,过已吉,《光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6.范安辅,徐天华,《激光技术物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