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应用
秸秆还田方法及注意事项

农机推广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秸秆还田方法及注意事项黎东光秸秆还田措施即减少了因焚烧秸秆而造成的大气污染,又发挥了通过秸秆入土培肥地力增加产量的作用。
秸秆还田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本文通过对秸秆还田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希望对秸秆还田措施推广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秸秆还田是把不能直接用作饲料的秸秆如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等,直接打碎施入土壤,在土层中腐熟后可增强土壤肥力的一种耕作方法。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吸收养分,补充能量,农业生产也是能量转换的过程,秸秆里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料,在打碎归还于农田后,在土壤中腐熟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可以使土壤疏松,孔隙增大,将土壤结构改良,能够有效促进农作物根系的发育。
使用秸秆还田方法耕地可以起到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秸秆还田方法按以往惯例,我们在整地时都是将秸秆残留物就地焚烧的办法进行处理,此种办法造成大量氮素飘入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随着近几年,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在不断探索秸秆处理办法,秸秆还田办法避免了人为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还为农作物生长增加了养分,受到各级政府的倡议和规定。
秸秆还田有多种形式,可分为5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
按途径来分,有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间接还田包括一般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等。
下面选取主要几种进行介绍。
1.1直接还田方法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简单省工,方便快捷,并且还田数量还大,一般将农作物秸秆粉碎、留高茬还田或田面覆盖等方式,直接还田的方法在各地推广应用的较多。
秸秆粉碎还田就是用机械粉碎直接还田,主要适用于玉米和水稻、小麦的秸秆还田,留高茬还田就是将稻麦收割时留30厘米的高茬,可以使用反转灭茬的机械进行一次性的旋耕灭茬还田;田间覆盖式还田,主要是将玉米秸秆铡成9到11厘米长直接铺盖在土壤的表面,一般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时常用。
由于现代农业发展,化肥施用量较大,而有机肥的用量却在减少,导致土质硬化而不利于土壤肥力的吸收和提高。
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应用探析

以大齿轮浸人油面 1 为宜 , / 3 各润滑部位加注黄油。 31 确认部件 状况 .5 . 检查完毕后 ,应进行空运转 5 l ~0
理一免耕播种机播种 。 技术要点 : ①冬小麦播种时 , 种子一
般 播 在覆 土层 下 2 3 m 处 , 肥 施 在种 子 侧下 方 5 7 m ~ e 化 ~ c 处, 化肥 种 类应 按农 艺 要求 将底 肥 、 肥 一并 施人 。 种 对于墒 情 差 的地 块 , 在播 前 适 时 造 墒 , 般 在作 物 成 熟 前 浇灌 应 一
或人工压擦 ; ⑤其他要求同路线 I 。该工艺路线作业质量
一
般, 但联合 收获机 的使用大大提高 了生产效率 , 减少 了
粉碎并抛撒在地表土。 小麦、 玉米轮作种植区, 麦秸粉碎抛撒后可不耕
翻, 直接 进行 下 茬作 物 免耕 机 播 。覆 盖地 表 的 麦秸 对 玉米 生长起 调 温保 墒 作用 。
作业工序和能耗 , 适宜在经济条件较好 , 规模种植且大型
机 具 较多 的地 区推广 。 21 技 术 路 线 Ⅲ 摘 穗 — —秸 秆 机 械 粉 碎 —— 补 .. 3
氮——旋耕 2 遍——耙压——播种——苗带镇压 。 技术要 点: ①旋耕机旋耕 2 , 遍 耕深在 1 m左右 , 5 c 使用旋耕耙一 般旋 1 遍即可 ; ②播种。 要求采用圆盘式开沟播种机 , 以保 证播种质量 ; ③播后对苗带镇压或人工压擦 ; ④其他要求
[ 作者简介】 万 新( 93 )男 , 宁辽 阳人 , 16 一 , 辽 工程师 , 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化技 术推广 工作 。
秸秆粉碎还田深翻技术浅析

Z a i p e i j i s h u沈阳市辽中区位于辽宁中部,辽河中游,土壤肥沃,旱田以玉米种植为主。
常年玉米的种植面积约55万亩,产生的秸秆数量约为72万吨,这么多的秸秆有一部分被农民或者牛羊养殖户直接贮存用于做饲料,还有一部分农民用于做饭和冬季烧炕取暖。
剩余的是大部分,以前农民都会在初春时节把这些秸秆连同田间地头杂草搂到一起燃烧,草木灰还田处理,这样即清除了地表也可以有效控制来年病虫草害,还可以给田地增加肥力。
但是,焚烧秸秆极大的造成了空气的污染,增加了雾霾的发生率。
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秸秆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经过农业工作者多年的调研和实践考察,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秸秆粉碎之后,还田深翻覆盖,这种方法投资少、见效快、简单易行,可有效控制秸秆焚烧、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深翻的好处1、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覆盖,经过腐熟转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优化土壤成分。
玉米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等营养成分及有机质,把玉米秸秆完全粉碎还田之后深翻覆盖埋在土壤深处经过一冬天的腐熟转化,变成土壤养分,相当于给土壤施入了有机肥料,土壤下面20~30厘米深层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优化土质,培肥地力。
使之更适宜玉米作物生长。
2、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覆盖能有效促进微生物活性,提高地里温度,利于保水保墒。
秋季玉米秸秆完全粉碎还田深翻覆盖腐熟转化是一个化学转变的过程,通过这一转化进一步提升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提高了酶活性,从而加速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和秸秆营养元素的转化,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疏松多质、供肥保肥能力。
使之更利于玉米作物的生长。
3、提高玉米产量。
秋季玉米秸秆通过完全碎还田深翻覆盖处理之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大大增加,地力肥沃;微生物活性大大增强,地温升高;保水保墒能力增强;第二年玉米作物的生长要素达到了最佳状态,玉米作物长势好产量自然提高。
4、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覆盖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村屯的自然环境。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摘要: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就是将摘穗后的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秸秆用秸秆粉碎机就地粉碎,均匀的覆盖地面,翻耕入土,使之腐烂分解,培肥地力的—项新型的农业技术。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大量剩余。
夏秋两季,大量焚烧秸秆,不仅造成资源极大浪费,而且还严重污染环境。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改善这一现状。
本文从秸秆还田作用出发,具体介绍了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以小麦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为实例进行了技术指导。
1.秸秆还田的作用1.1.改善土壤性状,增强土壤通透性秸秆还田腐烂后产生腐殖质,它土壤结构的胶结剂,有利于提高土壤团粒结构的含量,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
秸秆还田以后还能够提高耕层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通气状况,蓄水保肥能力增强,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1.2.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作物秸秆还田经腐蚀后可提供植物生长必须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及各种微量元素,使土壤养分显著增加。
1.3.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改善热量状况土壤腐殖质的吸水量比矿物颗粒高十倍,因此,施用作物秸秆可提高土壤持水量,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保水性增强,比热增大,传导热能力增强,进而改善了土壤热量状况。
1_4.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秸秆机械化还田不仅改土培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有效的解决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真可谓一举两得。
2.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为提高秸秆还田的效果,避免可能出现的有害因素,秸秆粉碎机械化作业的每个环节都有技术要求。
2.1.氮磷化肥的合理施用秸秆还田后,作物和微生物不断争夺养分——氮,这时可以通过补充化肥来解决这一矛盾。
通常情况下秸秆的氮碳比约1:80~100,因此,应适当增施含氮的化肥。
据验证,玉米秸秆腐解过程需要的碳、氮、磷比例为100:4:1左右,一般每亩还田秸秆500公斤,需施4.5公斤纯氮和1.5公斤纯磷,对于缺磷的土地还要适当的补充磷肥。
农机局关于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机局关于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几年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按照省局部署安排,在全市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同时,把农机化发展的战略重点转移到玉米收获机械化上来,大力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全面总结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工作开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是全面实现我市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我市农机化水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加快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化土地深松、小麦宽幅精量播种等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是目前农作物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对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增强蓄水保肥能力、减少农民群众随意焚烧秸秆污染环境,促进全市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作物秸秆应用于造纸、畜牧养殖、板材加工、生物发电、沼气等行业促进了农作物秸秆的转化升值,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当前我市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目前,全市拥有玉米联合收获机8276台套,约80%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安装有秸秆还田装置,能实现一次进地,完成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两项任务,纯秸秆还田机14040台套。
XX 年全市玉米实现机械化收获430万亩,机收率达81%。
自XX 年以来,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由3563台增加到目前的8276台,年均增长2356台,秸秆还田机保有量由13223台增加到14040台,年均增长408台,全市拥有秸秆打捆机137台,秸秆青贮机2台。
近三年来,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用于补贴玉米收获机的达8973.9万元,占全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32%,共补贴玉米收获机5331台。
发放宣传材料35万余份,电视、报刊报道宣传260余次,建成“万亩玉米机收及秸秆还田示范基地”6处,召开各类现场演示会180余场次,参加演示会5.5万人,组织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360余班次,培训农民5.2万余人次。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设计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设计1 引言1.1 机械化秸秆还田的目的及意义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于田间作业趋于机械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它可以节约劳动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在北方玉米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过去由于认识上、政策上及经济上的原因,基本上农民都是在收获以后直接将秸秆焚烧,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污染了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作为宝贵资源的秸秆,也开始了被重新利用,而秸秆直接还田就是其中的主要途径之一。
将秸秆粉碎后,铺撒在地里有许多作用:①秸秆还田补充土壤养分。
②秸秆还田促进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③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从而改善环境。
④还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这样不仅可以从分利用资源,还可以改善我们生活的环境。
1.2 机械化还田技术的现状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南北方差异较大,各地区的耕作制度和农艺要求不同,同时作物的秸秆也不同,其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差异也很大,这就决定了我国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及配套机具的多样化。
在北方多数是以拖拉机牵引并驱动的秸秆还田机,把站立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后铺撒在地面上,数日后犁翻耕土地时把晾晒的秸秆翻埋入土。
由于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利用秸秆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外国在研制和生产方面起步较早,发展较快。
尤其是意大利、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综合国外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比较完善,机具品种较多,性能可靠,但价格昂贵。
1.3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农具多样化,但就北方而言现在已经在解决秸秆及根茬单项作业的基础上将开发新的联合作业机具,并在一段时间后将会取代单项作业机具。
收割农作物和秸秆还田机结合,使作业成本大大降低,灵活度也增加。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虽然还有许多问题但前景还是乐观的。
2 技术任务书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机械化的装备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玉米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一、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的作用(一)机械化粉碎还田是充分利用玉米秸秆的有效方式和避免秸秆焚烧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有效措施,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玉米秸秆是优质的有机肥原料,内含丰富的作物必需的营养成分。
我国玉米常年种植面积2500万公顷,玉米秸秆产量1.62亿吨,秸秆中氮磷钾养分含量相当于110多万吨尿素,190多万吨过磷酸钙,190多万吨硫酸钾,因此玉米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秸秆处理不恰当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
(二)玉米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秸秆粉碎还田翻耕后,在分解过程中进行矿质化,释放养分,同时进行腐殖质化,土壤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含量增加。
资料显示,秸秆还田后的土壤因还田年数不同,有机质可增加0.025%~0.15%。
统计全国60份试验结果,秸秆还田后全氮提高范围在0.001%~0.1%,平均提高0.0014%;速效磷增加幅度在0.2~30毫克/千克,平均提高3.76毫克/千克;速效钾增加幅度在3.3~80毫克/千克,平均增加31.2毫克/千克。
(三)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土壤耕性变好。
秸秆还田后,随着其有机物的矿化、腐殖化,增加了新鲜有机质,改善了有机质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增加。
土壤孔隙度一般增加4%左右,容重降低0.04~0.11克/厘米3,1~3毫米团粒结构增加5.8%左右,土壤水分增加1.1%~3.9%。
由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土壤水、肥、气、热四性得以很好协调,渗水、通气能力增强,保肥、保墒性能增加,抗旱抗涝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土质疏松、犁耕比阻减少,适耕性提高。
(四)秸秆还田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碳源,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
秸秆还田后,肥土上细菌数增加0.5~2.5倍,瘦土上增加2.6~3倍。
(五)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增加了作物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近几年,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逐步得到普及,但由于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耕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负效应,具体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碳氮比失调。
秸秆本身碳氮比为65~85∶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使得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结果秸秆分解缓慢,麦苗因缺氮而黄化、苗弱,生长不良。
解决办法:秸秆粉碎后,旋耕或耕地以前在粉碎的秸秆表面撒施氢铵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然后耕翻。
二、秸秆粉碎不符合要求。
有的地块粉碎后的秸秆过长,其长度大于10厘米,不利于耕翻,影响播种。
解决办法:使用大型秸秆粉碎机,因为大型秸秆粉碎机机器马力较大不仅粉碎的秸秆较碎,在旋耕时粉碎的秸秆与土壤搅和均匀,旋耕较深。
三、土壤大小孔隙比例不合理。
秸秆还田后,使土壤变得过松,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使小麦扎根不牢,甚至出现吊根。
那么,怎样才能弥补以上缺陷,保证稳产、高产呢除采取以上有针对措施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补施氮、磷、钾肥料。
2、提高土壤墒情。
3、提高播种质量。
秸秆还田的地块,以提高播种质量。
4、适时镇压浇水。
小麦播种后,晾晒一天,用石磙镇压,使土壤密实,消除大孔洞,大小孔隙比例合理,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利于发芽扎根,可避免小麦吊根现象。
5、消灭病原体。
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否则夏季玉米易发生病害,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用。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范畴内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持续农业、旱作农业的重大措施,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绿色食品发展的有效手段。
黑龙江省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秸秆被作为柴草烧掉,进行秸秆还田的数量较少,对此黑龙江省土壤肥料管理站推广研究员付建和建议:应进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