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数字电视原理之模拟电视调制传输与接收

数字电视原理之模拟电视调制传输与接收数字电视是一种现代化的电视播放技术,其原理与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在数字电视系统中,调制传输和接收环节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首先,我们来看模拟电视的调制传输原理。
在模拟电视系统中,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被调制成具有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然后通过天线进行传输。
其中,视频信号是通过调制方法将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进行合成,形成一个复合视频信号。
音频信号经过调制成为频率适中的射频信号。
这样,在传输过程中,视频和音频信号都是以模拟的形式进行传输的。
而在数字电视系统中,调制传输的原理则截然不同。
数字电视系统中的视频和音频信号首先需要进行数字化处理,即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化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这一过程是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完成的。
随后,这些数字信号通过压缩编码技术,将其进行编码压缩。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信号的数据量,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
编码压缩的方法有许多种,如MPEG-2、H.264等。
编码后的数字信号通过误码纠正技术和差错保护技术,进行一定的纠错处理,以保证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在传输过程中,数字信号经过调制器,被调制成具有高频率的数字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如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进行传输。
接收端的数字电视机通过解调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再通过解码器进行解码。
在数字电视接收的过程中,数字信号首先经过解码器进行解码,将压缩编码的信号解码成为原始的数字信号。
接着,经过逆量化和逆变换的处理,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
最后,通过数模转换器(DA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模拟视频和音频信号。
这些信号在经过双视频处理器(Dual Video Processor)和声音合成器(Audio Synthesizer)的处理后,最终被输出到显示屏和扬声器上,供观众观看和听取。
总结来说,数字电视的调制传输和接收过程采用了数字化处理、编码压缩、差错保护和解码等技术,使得电视信号的传输更加准确、稳定和高效。
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

TV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第一部分:TV概念1.模拟电视ATV:概念:图象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到接收机的复原,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在模拟体制下完成的;传统的模拟电视存在易受干扰、色度畸变、亮色串扰、行串扰、行蠕动、大面积闪烁、清晰度低和临场感弱等缺点。
模拟电视图像标准制式:PAL、NTSC、SECAM三种制式,PAL制式代表的国家为中国、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巴西、阿根廷等;NTSC制式代表的国家为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韩国、日本等;SECAM制式代表的国家为伊朗、蒙古、乌克兰、伊拉克、智利、哥伦比亚等模拟电视发展前景:全球101个国家2015年计划关闭模拟电视,据透露了全球广电将向数字化进展。
许多工业化国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便开始大力推进数字化,目前广播电视台内制播系统和卫星、有线、地面传输系统大部分都实现了数字化。
据悉,荷兰很早停播了地面模拟电视,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数字化的国家;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也先后关闭模拟电视;欧洲、非洲和亚洲有101个国家计划在2015年关闭模拟电视。
2.数字电视:从信源开始,将图象画面的每一个像素、伴音的每一个音节都用二进制数编码成多位数码,再经过高效的信源压缩编码和前向纠错、交织与调制等信道编码后,以非常高的比特率进行数码流发射、传输和接收的系统工程;数字设备只输出1和0两个电平,恢复时不究大小,因而信号稳定,抗干扰强,非常适合远距离的数字传输。
世界三大地面数字电视ISDB:ISDB是日本的DIBEG(Digital Broadcasting Experts Group 数字广播专家组)制订的数字广播系统标准,它利用一种已经标准化的复用方案在一个普通的传输信道上发送各种不同种类的信号,同时已经复用的信号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传输信道发送出去.ISDB具有柔软性,扩展性,共通性等特点,可以灵活地集成和发送多节目的电视和其它数据业务.ISDB是日本基于自己的国情,在欧洲COFDM基础上的一种改进,特别是针对多媒体广播和移动接收的需求。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与前端介绍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与前端介绍引言数字电视是一种通过数字技术传送和接收电视信号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具有更好的视觉和音频质量,提供更多的频道选择以及互动功能。
数字电视前端是数字电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解码和显示数字电视信号。
本文将介绍数字电视基础知识和数字电视前端的相关内容。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数字电视的定义数字电视是指使用数字技术传送和接收电视信号的一种电视方式。
数字电视通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压缩和编码,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和音频信号,同时具备更多的频道选择和互动功能。
数字电视的优势相较于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具有以下优势:1.更好的音视频质量: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压缩和编码后,可以提供更清晰、稳定的图像和音频质量,消除了传统模拟电视中常见的图像噪声和音频干扰问题。
2.多频道选择: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可以同时传送多个频道的信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观看的频道。
3.多媒体互动:数字电视具备互动功能,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或其他输入设备与电视节目进行互动,参与各种互动游戏、投票和点播节目等。
4.更低的传输成本:数字信号可以通过数字线路传输,相比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数字信号传输更加稳定,且占用带宽更小。
数字电视的标准数字电视采用的信号传输标准通常由各国或地区的电视标准协会制定。
目前,全球主要采用的数字电视标准有以下几种:•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标准:主要应用于北美地区;•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标准:主要应用于欧洲地区;•ISDB(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Broadcasting)标准:主要应用于日本地区。
每种数字电视标准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中有不同程度的普及和应用。
数字电视前端介绍数字电视前端的功能数字电视前端是数字电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号接收:数字电视前端通过天线或有线传输接收数字电视信号,并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

时 低 6 B, d C/C B、 T C/C O ≥5d 对 于 目前 通 常 的 模 数 混 传 S均 7 B。
系统 , 常 O M信 号 光 发射 机 调 制 电平 比模 拟 信号 电平 低 1d 那 通 A 0 B,
么数字信号的载噪比也要相应地低 1d 为了更好地保 证数字有 0 B。 线电视 的传输质量 , 需要合 理地规划载噪 比( c/N) 和误码率 (E B R) 的指标 。 E B R的典型值为l一 9 信道编码前的B R E 4 临 界值 E 0, E 为2 一 ; 为1 - ; E 大于l一 将 丧失服务 。 E 3B R E 3 实际测试前端误码率为 1 - , E 8
就 能够保证正常解码 设备组成 , 是一个开放 的系统 , 目 节
播 出 是透 明 的 , 易受 到 非 法 信 号 的 攻 击 与侵 入 。 容 系统 建 设 围绕 C / N、 T C O ̄ 指 标 进 行 前 端 、 输 与分 配 网 的 比例 分 配 , 定 C B、 S =大 传 确 前 端 的 指 标值 。 拟 电视 信 号 的 解 调 , 是 通 过 电视 机 的 高频 头来 模 只 完 成 。 模 拟 线路 维 护 中主 要 关 注有 线 电 视信 号 的三 大 指 标 : 噪 在 载 比C/N是 4 d 二 阶差  ̄ c/C O是 5 d 三 阶差 拍 C/C B是 3 B, t l f S 4 B, T
关键 词 : 拟 电视 数 字 电视 模 中 图分 类号 : N 4 . T 9 36 网络 电视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79 1 ( 0 2 0 —2 80 1 0 —4 62 1 ) 80 0 —2
模拟电视制式和数字电视标准

目前各国在信源编码-视频音频编码方案上已统一于MPEG-2标准。无论针对哪种传输媒介,从节目复用器和传送复用器中生成的都是标准的MPEG-2的TS码流。当进行数字广播时,根据传输媒介,选用相应的传输系统,通过纠错编码和调制,将TS码流变换成射频信号。
MPEG-2标准从1990年开始研究,1994发布DIS。它是一个直接与数字电视广播有关的高质量图像和声音编码标准。 MPEG-2可以说是MPEG-1的扩充,因为它们的基本编码算法都相同。但MPEG-2增加了许多MPEG-1所没有的功能,例如运动向量的精确度提高到半个像素;由于关键帧里存在特殊向量,扩展了错误冗余;离散余弦变换中可选择精度;超前预测模式;质量伸缩性(在同一视频流中可容忍不同质量的图象);支持VBR,提供了位速率的可变性能(scalability)功能;增加了隔行扫描电视的编码。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定性而论,传输效率越高,传输可靠性越差;效率越低,可靠性越高,即提高有效性与提高可靠性是一对矛盾,实际通信系统设计的任务就是在这两者之间作综合考虑。例如在卫星通信中,由于信号衰减很严重,传输信号常淹没在噪声中,可靠性问题变得十分尖锐,因此采用了QPSK调制技术。QPSK具有很强的抵抗幅度干扰的能力,但传输效率比较低,仅为2bit/s/Hz。而在数字微波通信中,由于干扰较小,信道环境较好,因此采用了256QAM这种高效调制技术,传输效率高达8bit/s/Hz,但256QAM抗干扰的
③ MPEG-2声音,写成MPEG-2 Audio,规定声音数据的编码和解码,是MPEG-1 Audio的扩充,支持多个声道,标准名是ISO/IEC 13818-3:199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Generic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information - Part 3:Audio。
电视基础知识(1)

数字电视频段划分:
频段分为:VL、VH和U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频段是有差别的。美国6M,中国8M, 澳大利亚7M,欧洲大部分国家7/8M并存。 频率为VHF: 177.5~ 226.5 MHz, UHF: 474 ~ 858 MHz(英国474~850MHZ)
数字电视测试调节参数:
TS(Transport stearm):信息流 PS(ProgramStream):节目流 载波数:2K & 8K 卷积编码码率(内纠错码):Code Rate:1/2,2/3,3/4,5/6,7/8(1/2具有最强 的纠错码能力,但是浪费带宽,7/8的保护码只占有用的八分之一,带宽利用率 高,但是纠错能力弱 ) 符号率Guard Int:1/2,1/8,1/16,1/32 通道带宽Channel bandwidth:7MHz/8MHz 附注: 一个电视信号,最终一般仅仅选择其中一个调制方式,其中,QPSK的信号 移动性能好,但是数据量小,64QAM的数据量大,但是几乎不支持移动,德国 的多数电视台在采用。16QAM居中
模拟电视基础---丽音(NICAM)
数字丽音(NICAM)由英国广播公司研发的数字伴音技术,其数据传输率为 728Kbps,故也称其为:Nicam-728 Nicam可以传送立体声节目,也可以传送双语节目,还可以传送数字信息。 具有传送的声音动态范围大、音质好、信噪比高、串音小等优点 地面电视广播一般应用:PAL-I (香港、澳门) 大陆:PAL-DK 香港、澳门、深圳、东莞、珠海、佛山:PAL-I 注:NTSC的双语伴音技术为NTSC M-MTS(多通道 伴音) NICAM(丽音)信号种类) 1. 单语言丽音:立体声、Nicam Mono 立体声、 立体声 2. 双语言丽音:声音 、声音 (两种声音类型对应两种语言 声音1、声音2 两种声音类型对应两种语言 两种声音类型对应两种语言) 声音 3. 普通单语单音:FM Mono 香港=== 丽音 PAL-I 大陆=== 单音 PAL-DK 香港 大陆
数字与模拟电视的区别

数字与模拟电视的区别真正的数字电视可以直接接收数字电视信号。
市面上销售的绝大多数平板电视只是支持数字化处理和输出的显示终端,必须连接机顶盒才能收看数字电视节目,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视!实际上,针对滥用数字电视概念的现象,3月底,信息产业部对外正式发布了《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机卡分离标准》,确定基于PCMCIA接口的方案为行业推荐标准。
5月底,海信、康佳、长虹、创维等厂家的数字电视一体机通过测试,获得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颁发的机卡分离产品认证证书。
机卡分离标准颁布和产品认证为数字电视的发展扫除了最后的障碍,各大彩电厂家纷纷加快了数字电视一体机的上市步伐。
有关专家称,数字电视一体机真正规模化销售,大概还需要半年时间。
在此之前,会以小范围的区域试点为主。
随着“机卡分离”认证的逐步推进,数字电视一体机的销售门槛将会大大降低,已经开通有线数字电视的区域用户,有望在近期首度尝鲜。
数字电视一体机将是未来市场的大趋势,美国市场的做法值得借鉴。
2002年8月,美国FCC颁布规定,要求“从2007年7月1日起,13英寸以上的所有电视设备上都应配置数字Tuner”,使得数字电视的发展迎来历史性转折。
目前,以机顶盒转换存量市场,以数字电视一体机消化增量市场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今年6月起,国内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转入全面推进阶段,数字电视吹响了“冲刺奥运”的号角。
与此同此,数字电视一体机市场进入启动阶段,彩电业的又一次历史性革命悄然展开。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有线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换。
如同平板电视将取代CRT 电视,数字电视一体机也将逐渐取代模拟电视机。
四大容易混淆概念(一)平板电视机≠数字电视机国家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和性能标准制定工作组组长刘全恩表示,液晶电视和CRT一样,都不是“纯数字电视机”!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自称数字的平板电视产品,只能接收和处理模拟电视信号,收看数字电视节目必须借助机顶盒,这些产品无论是“标清”或者“高清”显示,都只能称为数字电视显示器,并非真正的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区别

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的区别
一、数字电视与传统模拟电视图像质量的区别
传统的模拟电视采用逐级放大的传输方式,容易产生噪声,长距离传输图像清晰度受到严重损伤,造成图像颜色失真。
此外,模拟电视还具有稳定性差、可靠性低、调整繁杂、不便集成、自动控制困难、以及成本高昂等缺点。
数字电视通过信息的数字化传输方式,提供更大的屏幕,更清晰的图像和光盘质量的立体声音响。
同时,数字电视又是计算机化了的电视,它与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数字化地处理、传输、接收和显示信息。
二、数字电视与传统模拟电视内容及收看方式的区别
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频率资源利用充分,现在的一个模拟电视频道可传送6~8套数字电视节目,用户接收到的节目数量可由原来的几十套增加到几百套,还可以收听几十套的立体声数字广播。
同时,通过数字电视可以实现双向交互式服务,实现准视频点播(NVOD)、视频点播(VOD)、使用户由原来被动地接收电视广播变为一定条件下的互动选择电视节目,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点播自己想看的节目。
数字电视还具有电视信号可以存储、可与计算机连接构成多媒体系统的特点。
收看数字电视节目在普通电视基础上,需一台数字机顶盒和一张智能卡。
三、数字电视与传统模拟电视收费模式的区别
原模拟电视的“收视费”并不是节目收视费,而是有线电视网络的维护费。
数字电视则将节目的选择权交给了用户,也说是说用户有权决定花多少钱,看哪套节目。
这就意味着节目将成为商品,而用户需要为自己选择的商品支出一定的费用。
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性能对比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光转换原理(显像原理) (1)CRT的电光转换 CRT(Cathode-Ray Tubes,阴极射线管)是一种传统的图像显示器件, 它就是我们常说的显像管。下面以彩色CRT显像管为例,介绍其基本结 构和工作原理 (2)LCD的电光转换
LCD (Liquid-Crystal Display)是利用液晶材料的特性实现电光转换和图 像显示的。其主要特点是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
2.PAL制 即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PAL制是1962年由西德研制成功 并 正式使用。为了克服NTSC制的串色问题,PAL制两个色差信号中的一 个由PAL开关控制每行倒相一次,在接收端采用梳状滤波器可实现两色 差信号的良好分离,大大减小了串色问题。其缺点是增加了设备的复杂 性。现在采用PAL制的国家主要有德国、英国、荷兰、新西兰、澳大利 亚、比利时、泰国和中国等。
澳洲地区: 有澳洲及纽西兰两国, 较为单纯, 采用标准PAL彩色系统(声音 中频为5.5MHz), 但因电台频道特殊, 其频道范围较宽, 需使用特定之澳洲 频道调谐器。
亚洲地区:除台湾, 日本, 韩国, 菲律宾, 缅甸, 柬埔寨为标准之NTSC彩色 系统(4.5MHz之声音中频)外, 其它各国均为PAL彩色系统, 但声音中频则 较复杂,大陆为6.5MHz, 香港为6.0MHz, 其它地区为5.5MHz。 此外日本 有特定的电台频道, 需使用特定之日本频道调谐器, 其它NTSC系统国家 则使用标准美国频道调谐器。大陆的电台频道因电台频道较宽,使用其 它调谐器时, 会有部分频道无法收视。其它PAL系统国家则使用标准欧洲 频道调谐器。 非洲及中东地区: 有PAL及ME SECAM两种彩色系统且声音中频均为 5.5MHz。由于各国地理位置邻近, 因此两种彩色系统需同时具备。仅有 南非虽为PAL系统, 却采用6.0MHz的声音中频及较宽的电台频道, 需使用 特定的调谐器。 其它地区则仍使用标准欧洲频道调谐器。
在一般的彩色电视中,通常使用两种相加混色法 1.空间混色法 它将三种色光投射到同一表面上彼此相距很近的三个点上.由于人眼 的分辨率力有限,能产生一种基色光混合的色彩感觉 2.时间混合法 它把三种基色光轮流投射到同表面上,只要轮流速度足够快,由于 人的视觉惰性,就能达到相加混色的效果。 红色+绿色=黄色 绿色+蓝色=青色 红色+蓝色=紫色(品红) 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黄色、青色、品红都是由两种及色相混合而成,所以它们又称相加二次色 红色+青色=白色 绿色+品红=白色 蓝色+黄色=白色
年记:1971年松下电视机
年纪:1958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
年纪:1980年Magnavox电视机
年纪:1970年中国第一台彩电
年纪:1982年国产金星牌彩色电视机
年纪:1990-2000年电视机
年纪:2007年205英寸LED电视机
电视行业现状:
1.显示材料多样化 CRT 等离子 LCD LED 有机显示面板等多种显示材料共存
有2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所以多制式电视机都不是全制式,但只要能
接收PAL/D、K、B、G、I,NTSC/M,SECAM/K、k1、B、G、制式, 就能收到世界上80%以上国家和地区的电视节目。
*各地区彩色制式与伴音制式小结
美洲地区: 大部分国家皆采用NTSC彩色系统及使用美国标准频道调谐 器, 但南美巴西与阿根廷, 虽电视频道仍为美国标准频道(使用美国频道 调谐器), 且声音中频亦相同(4.5MHz), 却分别为特殊之PAL-M及PAL-N彩 色系统,其彩色解调电路与一般欧洲相同, 只是副载波频率分别改变为 3.5756 MHz及3.5821MHz (标准PAL为4.433MHz, NTSC为3.58MHz)。 此外 需注意PAL-N垂直同步频率为50Hz(其它各国均为60Hz)。由于一般南美 客户皆要求双系统(即NTSC附加PAL-M或N)及三区全系统, 在彩色解调电 路除需选用双系统功能IC外, 副载波振荡水晶更需以三组频率切换处理, 尤其PAL-N系统更需注意切换垂直同步频率为50Hz。 欧洲地区:大部分国家皆采用PAL彩色系统, 及欧洲标准频道(声音中频 为5.5MHz)。英国, 爱尔兰则更改声音中频为6.0MHz, 而苏俄及东欧, 南 欧等原共产国家, 则采用ME SECAM彩色系统, 及特定之OIRT频道, 且声音 中频亦相异为6.5MHz。 此外法国更采用完全不同之影像及声音调变方 式, 独特之内差频道及FRENCH SECAM彩色系统。本区除因OIRT频道需使 用特定之调谐器外, (亦可使用较宽之澳洲频道调谐器代用), 其它均使用 欧洲标准频道调谐器。
平板显示器的一般电路构成
接收天线 AUDIO
高频头
音效处理
伴音功放
喇叭
R
解调/伴音 鉴频 B 视频 解码 隔行/逐行 处理,显示 格式变换
中放/视频 VIDEO G
MCU
AC220V
各种直流 开关电源
数字电视基础
什么是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就是指从演播室的节目采编制作到发射、传输、接收的所有 环节都 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 或对该系统所有的信号传播都是通过由0、 1数字串所构成的数字流来传播的电视类型。其信号损失小,接收效果 好。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图像质量高、节目容量大(是模拟 电视传输通道节目容量的10倍以上)和伴音效果好的特点。它是一个以 音视频为主,同时可以承载综合业务的数字平台。
*三基色必须是独立产生的,即其中任意一种单色光都不能由其他两色 光混合产生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颜色都可以由三基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
*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决定了混合色的色调与饱和度
*混合色的亮度等于构成该混合色的各个基色亮度之和 *三基色不是唯一的,电视系统的彩色是采用加混色,即电视中的彩色 是由红绿蓝三基色光按照一定比例得到的,在生活中,如绘画,是采用 减混色 三基色原理的意义 三基色原理是对颜色进行合成与分解的重要原理,为彩色电视奠定了 理论基础,大大简化了电视信号的处理,有了三基色原理,只需要将需 要传送的颜色分解为三基色(红 绿 蓝)再分别对应一种电信号进行传 送处理即可
2.数字化普及
模拟数字一体机开始大规模占领市场 3.智能化
各大电视厂商均
彩色的基本概念
电视是根据人的视觉特性,利用电信号的方式实现彩色图像的分解 变换 传送 和再现过程的视觉电子设备 1.彩色的基本要素
* 黑白图像表示其特性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亮度 对比度和灰度,亮度
是指人眼所感觉到光的明暗程度;对比度是指图像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 的比值;灰度是指图像黑白亮度的层次。图像从最亮到最暗的层次越多, 图像就越清晰,通常用7-8阶的灰阶就能显示明暗清晰的图像 *彩色图像表示其特性的三要素是:亮度 色调 以及饱和度 *亮度 与黑白电视一样 指人眼所感觉到光的明暗程度 *色调 指光的颜色类别 与光的波长有关 我们通常所说的 红色 绿色 蓝色就是指 的色度
*色饱和度是指光的深浅程度(如浅红 浅蓝等)与里面的白光成分有关, 白光越多,光越浅,色饱和度就越低,一般色调与色饱和度统称色度, 在彩色电视系统中,传输彩色图像,实质就是传输图像像素的亮度和色 度 2.三基色原理 自然界的彩色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合成的,所以在电视中若用 七色光组成彩色图像,确实可以真实的再现自然光图像,但是却需要配 备七个信号通道,会使电视系统变得复杂,利用三基色原理可以简化信 号量,还能满足电视设备的要求。 *三基色原理 @人们在进行混色试验的时候发现,只要选取三种颜色的单色光按一定 比例进行混合就可以的到大自然中的大部分颜色,具有这种特性的单色 光叫做基色光,对应的三种颜色叫做三基色,人眼的光敏细胞只对红 绿 蓝三种彩色敏感,根据人眼的这种视觉特性,产生了三基色原理, 主要有以下内容:
其具体传输过程是:由电视台送出的图像及声音信号,经数字压缩和数 字调制后,形成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卫星、地面无线广播或有线电缆等 方式传送,由数字电视接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 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因为全过程均采用数字技术处理,因此,信号 损失小,接收效果好。观众家中音画质量与播出机房一致,原汁原味无 损传输。
(3) PDP的电光转换 PDP(Plasma Display Panels等离子显示器)是一种辐射光显示装置,主 要利用了惰性气体放电时产生的紫外线辐射来诱发荧光粉发光。作为一 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它已被彩色大屏幕HDTV显示器市场看好
色差信号的处理--大面积着色原理 如下图,以下是视频采集卡得到的图像,第一幅是Y分量描述黑白图像,第 二幅是U(V)分量描述,第三幅是V(U)分量描述,第四幅是YUV三幅合成后得 到的正常图像。黑白图像与如此模糊的UV分量图合成后竟然如此真实的得 到彩色图像,这就是事实。由此得出:Y分量是黑白轮廓图像,UV分量很模 糊,只是大约描述了整块的色彩,这就是“大面积着色原理”。
三种制式各有优缺点,从理论上讲,SECAM制的图像质量最好,NTSC 制最差。但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和新元器件的开发应用,电视机性能已 大大提高,从而使图像质量得到改善。目前主观评价结果表明,三种制 式图像质量差别不大。因此,这三种制式将会长期共同存在和不断地发 展。
二.伴音制式
世界上有13种电视体制,三大彩电制式,兼容后组合成30多个不同的 电视制式。但根据对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仅使用其中的17 种:8种PAL,2种NTSC,7种SECAM。使用最多的是PAL/B、G,有60 个国家和地区使用;NTSC/M,有54个国家和地区使用;SECAM/K1,
3.SECAM制 即顺序传送彩色与存储复用制。SECAM制是1956年法国工程 师亨利.弗朗斯提出的。SECAM制传输每一行彩色信号时,只传送一个 色差信号;在传送下一行信号时再传送另一个色差信号,而把上一行传 送的那个色差信号存储下来供本行使用,因两行图像信号间的差别不太 大。SECAM制使传输彩色信号每一时刻都只有一个色差信号,不存在互 扰和分离的问题,从而彻底克服了串色问题,其图像质量受传输通道失 真的影响最小。其缺点是不能实现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的频谱交错,故 副载波光点干扰可见度较大,兼容性不如NTSC制和PAL制,同时亮度对 色度串扰也大。采用这种制式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前苏联地区、东欧各 国、法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