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1924年中国、俄国、西方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及其艺术家

合集下载

近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总结

近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总结

近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总结近代文学是指从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的文学作品及其创作风格和思想内容。

近代文学在世界范围内都表现出了多样性和丰富性,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近代文学历经了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不同的文学流派和思潮,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思想内涵。

近代文学的知识点包括文学史的发展轨迹、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主要文学流派和思潮、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和思想内涵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近代文学的知识点进行汇总总结,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近代文学知识体系。

一、文学史的发展轨迹近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

这些阶段的文学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变迁密切相关,反映了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变革。

1. 启蒙运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启蒙运动是近代文学的开端,主张理性、人文主义和进步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教条。

启蒙运动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伏尔泰、卢梭、英国的伯克、德国的歌德等。

他们的作品脱离了传统的宗教和神话意义,注重对社会和人性的现实关注,推动了近代文学的发展。

2. 浪漫主义(19世纪初期至中期)浪漫主义提倡个性、感情、幻想,追求真善美、理想国家和人性的纯净。

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德国的歌德、席勒、法国的雨果等。

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和理想主义的审美追求,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3. 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至末期)现实主义强调对社会和人生的真实再现,关注生活的底层和现实的问题,反对虚构和理想化的情节。

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巴尔扎克、俄国的屠格涅夫、英国的狄更斯、美国的马克·吐温等。

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色彩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形成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风格特点。

4. 自然主义(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发展阶段,强调对生理和心理的客观描绘,探讨人类的本能和环境的影响。

著名钢琴家及钢琴作品

著名钢琴家及钢琴作品

不朽作曲家(第一挡)1.巴赫1685~1750 巴洛克德国2.莫扎特1765~1791 古典德国3.贝多芬1770~1827 古典德国半人半神的作曲家(第二档)4.瓦格纳1813~1883 浪漫德国5.海顿1732~1809 古典德国6.勃拉姆斯1833~1897 浪漫德国7.舒伯特1797~1828 古典/浪漫德国8.舒曼1810~1856 浪漫德国9.亨德尔1685~1759 巴洛克德国10.柴科夫斯基1840~1893 浪漫俄罗斯天才作曲家(第三档)11.门德尔松1809~1847 浪漫德国12.德沃夏克1841~1904 浪漫捷克13.李斯特1811~1886 浪漫匈牙利14.肖邦1810~1849 浪漫波兰15.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 20世纪俄罗斯16.威尔第1813~1901 浪漫意大利17.马勒1860~1911 浪漫德国18.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 20世纪俄罗斯19.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 21世纪俄罗斯20.理查.斯特劳斯1864~1949 浪漫德国超群作曲家(第四档)21.柏辽兹1803~1869 浪漫法国22.德彪西1862~1918 20世纪法国23.普契尼1858~1924 浪漫意大利24.帕莱斯特里纳1525~1594 文艺复兴意大利25.布鲁克纳1824~1896 浪漫德国26.泰勒曼1681~1767 巴洛克德国27.圣.桑1835~1921 浪漫法国28.西贝柳斯1865~1957 20世纪芬兰29.拉威尔1875~1937 20世纪法国30.罗西尼1792~1868 浪漫意大利31.格里格1843~1907 浪漫挪威32.格鲁克1714~1787 后巴洛克德国33.亨德密特1895~1963 20世纪德国34.蒙特威尔第1567~1643 巴洛克意大利35.巴托克1881~1945 20世纪匈牙利36.弗郎克1822~1890 浪漫法国37.维瓦尔第1678~1741 巴洛克意大利38.比才1838~1875 浪漫法国39.穆索尔斯基1839~1881 浪漫俄罗斯40.拉摩1683~1764 巴洛克法国41.福莱1845~1924 浪漫法国42.里姆斯基-可萨科夫1844~1908 浪漫俄罗斯43.多尼采第1797~1848 浪漫意大利44.沃恩.威廉斯1872~1958 20世纪英国45.斯美塔纳1824~1884 浪漫捷克46.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 浪漫德国47.韦伯1786~1826 前浪漫时期德国48.亚那切克1854~1928 20世纪捷克49.库普兰1668~1733 巴洛克法国50.鲍罗丁1833~1887 浪漫俄罗斯1.巴赫——西方艺术的巨人2.莫扎特——最杰出的天赋音乐奇才3.贝多芬——强烈而激情的不朽咆哮者4.瓦格纳——最伟大的戏剧作曲家5.海顿——近乎不朽的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之父6.勃拉姆斯——最纯正的浪漫主义交响曲和最顶尖的德国艺术歌曲作曲家7.舒伯特——古典、浪漫主义的钢琴和旋律的抒情天才,德国歌曲之王8.舒曼——浪漫主义的化身,歌曲、钢琴曲和交响乐的大师9.亨德尔——巴洛克旋律专家,清唱剧天才10.柴科夫斯基——俄罗斯卓越作曲,旋律大师11.门德尔松——浪漫主义神童,优美、典雅的钢琴曲和交响曲作家12.德沃夏克——在3位列入排行榜中居首位的捷克人,旋律家13.李斯特——最优秀的钢琴家,交响诗的发明人14.肖邦——钢琴之王、钢琴诗人15.斯特拉文斯基——20世纪最优秀的作曲家,先锋派领头人16.威尔第——最受爱戴的歌剧作曲家17.马勒——9首交响曲和歌曲作者18.普罗科菲耶夫——20世纪不协和音的俄罗斯人19.肖斯塔科维奇——苏维埃头号作曲家20.理查.施特劳斯——“新音乐”的先驱,9首著名交响诗的作者21.柏辽兹——急进的浪漫主义者,交响曲问题专家22.德彪西——第一位印象派作曲家,歌曲、钢琴和管弦乐作品23.普契尼——威尔第以后的意大利歌剧大师24.帕莱斯特里纳——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教堂音乐大师25.布鲁克纳——维也纳7位交响曲作曲家中的第6位26.泰勒曼——巴洛克时期有3000部作品的大师27.圣.桑——法国极具魅力的歌剧和交响诗作者28.西贝柳斯——最早的芬兰作曲家,不仅是民族主义者29.拉威尔——优雅而严谨的法国人,通常和印象派德彪西合作30.罗西尼——威尔第前和多尼采第同为意大利歌剧大师31.格里格——挪威头号作曲家、民族主义者32.格鲁克——后巴洛克、古典主义歌剧改革家33.亨德密特——20世纪5位“新音乐”不协和音作曲家之一34.蒙特威尔第——巴洛克时期和声学的“现代主义者”、第一位歌剧作曲家35.巴托克——匈牙利20世纪不协和音作曲家36.弗朗克——和蔼、心灵美,歌曲、清唱剧、交响曲等的作者37.维瓦尔第——巴洛克时期小提琴多产作曲家38.比才——《卡门》等少数几部作品的作者39.穆索尔斯基——最彻底的民族主义和最无畏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40.拉摩——法国早期头号拨弦古钢琴天才、理论家和歌剧专家41.福雷——怡人的法国歌曲和室内乐作者42.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中最有艺术素养的人43.多尼采第——威尔第之前意大利歌剧界中仅次于罗西尼的人44沃恩.威廉斯——20世纪英国民族主义者45.斯美塔纳——捷克民族主义音乐的奠基人46.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47.韦伯——第一位真正的浪漫主义者,联接格鲁克和瓦格纳的德国歌剧作曲家48.亚那切克——20世纪捷克人,3位入捷克人中最有现代色彩者49.库普兰——法国巴洛克时期拨弦古钢琴大师50.鲍罗丁——音调优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1)蒙台威尔第(1567~1643):由文艺复兴时期跨越到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

西方现代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错误的镜子>
1928年
立体主义
洗衣船派 (毕加索和波罗克) 立体主义(Cubism)是西 派别 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 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 蜂窝派 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 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 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 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 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 1907-1909年的塞尚时期 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 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 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 1909-1912年的分析立体 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 三个发展时期 主义时期 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 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 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背 1912-1914年的综合立 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 体主义时期 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 间的绘画特色。
纽约现代艺术馆
69.9*88.9cm
塞尚
《埃斯泰克的海湾》 《坐在红扶手椅里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 的塞尚夫人》 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 1867年
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 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 之父”,西方现代画家称他 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 代绘画之父”。 《静物苹果篮子》 1890——1894年 61.9*78.7cm 芝加哥艺术学院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艺术 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 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 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 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 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 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 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 现实。
“这是忍不住的痛苦的嗷叫, 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 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这 就是生命。” ——查拉
毕加索
毕加索(Pablo Picasso, 1881年~1973年)西班牙 画家,当代西方最有创造 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 《亚威农少女》 1907年 之一,立体画派创始人 243.9×233.7cm 纽约现 代艺术博物馆 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 向的作品

一生必读50部外国文学著作

一生必读50部外国文学著作

一生必读50部外国文学著作一生必读50部外国文学著作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学经典,创作出这些优秀作品的大师们尽管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几乎时刻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里,遥远而又亲近。

他们或是我们精神的引领者,或是我们行为的楷模。

新闻记者他们的经典之作,可以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

第1部《神曲》但丁·阿利基埃里(意大利1265~1321)第2部《十日谈》乔万尼·薄伽立(意大利1313~1375)第3部《堂吉诃德》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西班牙1547~1616)第4部《哈姆雷特》威廉·莎士比亚(英国1564~1616)第5部《失乐园》约翰·弥尔顿(英国1608~1674)第6部《伪君子》莫里哀(法国1622~1673)第7部《忏悔录》让·雅克·卢梭(法国1712~1778)第8部《浮士德》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德国1749~1832)第9部《红与黑》司汤达(法国1783~1842)第10部《唐璜》乔治·戈登·拜伦(英国1788~1824)第11部《高老头》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1799~1850)第12部《三个火枪手》亚历山大·大仲马(法国1802~1870)第13部《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法国1802~1885)第14部《包法利夫人》居斯塔夫·福楼拜(法国1821~1880)第15部《恶之花》夏尔啵德莱尔(法国1821~1867)第16部《萌芽》艾米尔·左拉(法国1840~1902)第17部《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居伊·德·莫泊桑(法国1850~1893)第18部《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法国1866~1944)第19部《安徒生童话全集》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麦1805~1875)第20部《玩偶之家》亨利克·易卜生(挪威1828~1906)第21部《艾凡赫》瓦尔特·司各特(英国1771~1832)第22部《名利场》威廉·萨克雷(英国1811~1863)第23部《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英国1812~1870)第24部《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英国1840~1928)第25部《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英国1885~1930)第26部《布登勃洛克一家》托马斯·曼(德国1875~1955)第27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1881~1942)第28部《上尉的女儿》亚历山大·普希金(俄国1799~1837)第29部《死魂灵》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俄国1809~1852)第30部《父与子》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俄国1818~1883)第31部《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1821~1881)第32部《复活》列夫·托尔斯泰(俄国1828~1910)第33部《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安东·契诃夫(俄国1860~1904)第34部《母亲》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1868~1936)第35部《静静的顿河》米哈依尔·肖洛霍夫(前苏联1905~1984)第36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1835~1910)第37部《贵妇人画像》亨孙詹姆斯(美国1843~1916)第38部《美国的悲剧》西奥多·德莱塞(美国1871~1945)第39部《马丁·伊登》杰克·伦敦(美国1876~1916)第40部《毛猿》尤金·奥尼尔(美国1888~1953)第41部《老人与海》欧内斯特·海明威(美国1899~1961)第42部《戈拉》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1861~1941)第43部《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法国1871~1922)第44部《雪国》川端康成(日本1899~1972)第45部《变形记》弗朗兹·卡夫卡(奥地利1883~1924)第46部《喧哗与骚动》威廉·福克纳(美国1897~1962)第47部《小径分岔的花园》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1899~1986) 第48部《局外人》阿尔贝·加缪(法国1913~1960)第49部《百年孤独》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1928~)第50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馄德拉(捷克1929~)。

近现代国画大师

近现代国画大师

近现代国画大师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中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国画家是采用中国绘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和材质从事绘画创作与研究,并取得一定艺术成就的绘画工作者,主要包括传统国画家和现代中国画家。

国画家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

1919年到1949年为现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

以下近、现代中国国画大师,基本以“出生年月”为序:(一)近代(1840~1919)著名国画大师任伯年(1840~1896)、吴昌硕(1844-1927)、齐白石(1864~1957)、黄宾虹(1865~1955)、徐悲鸿(1895~1953)、刘海粟(1896.3~1994)、潘天寿(1897~1971)、李苦禅(1899.1~1983)、张大千(1899.5~1983)、林风眠(1900~1991)、傅抱石(1904~1965)、李可染(1907.3~1989)、陆俨少(1909.6~1993)、石鲁(1919.12~1982)等。

(二)其他近、现代国画大家近代(1840~1919):陈半丁(1876~1970)、张善孖(1882~1940)、萧谦中(1883-1944)、刘奎龄(1885~1967)、于非闇(1889~1959)、朱屺瞻(1892~1996)、吴湖帆(1894~1968)、溥心畲(1896~1963)、高希舜(1896~1982)、丰子恺(1898.11~1975)、黄君璧(1898~1991)、钱松岩(1899~1985)、关良(1900.12~1986)、王雪涛(1903~1982)、董寿平(1904.2~1997)、蒋兆和(1904.5~1986)、胡洁青(1905~2001)、赵望云(1906~1977)、叶浅予(1907~1995)、何海霞(1908.9~1998)、吴作人(1908.11~1997)、黎雄才(1910.5~2001)、唐云(1910.8~1993)、谢稚柳(1910~1997)、梁树年(1911~2005)、郭传璋(1912~1990)、陈大羽(1912~2001)、启功(1912.7~2005)、关山月(1912.10~2000)、于希宁(1913~2007)、黄苗子(1913~)、秦岭云(1914.2~2008)、张民权(1914~2001) 、赵琗艇(1915~) 、俞致贞(1915~1995)、魏紫熙(1915.1~2002)、赖少其(1915~2000)、崔子范(1915~2005)、白雪石(1915.6~2011)、苏葆桢(1916.5~1990)、刘力上(1916.7~)、田世光(1916.10.27~1999)、张仃(1917~2010)、宗其香(1917.11~1999)、刘继卣(1918.10~1983)现代(1919~1949):尹瘦石(1919.1~1998)、吴冠中(1919.7~2010)、宋文治(1919.10~1999)、李斛(1919~1975)、古元(1919~1996)、孙其峰(1920~)、程十发(1921.04~2007)、陈佩秋(1922~)、方济众(1923.6~1987)、亚明(1924~2002)、黄永玉(1924~)、黄胄(1925~1997)、朱宣咸(1927~2002)、陈逸飞(1946.4~2005.4)张旭云(1948~2011)当代(1949~):薛宣林(1957.1~)、朱明(1967.10.21~)等。

最新高中历史课件--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最新高中历史课件--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表现主义: 勋伯格: 《乐队变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
新古典主义: 斯特拉文斯基: 《浪子历程》 《春之祭》
印象主义
表现主义
新古典主义



三、美术的辉煌
1、代表人物: 毕加索:
《亚威农少女》
《格尔尼卡》
一 个 盲 人 的 早 餐
亚 威 农 少 女
五个裸女的色调以蓝色背景来映衬, 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没有远近的感 觉,人物是由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
3、亚非拉文学 (1)印度:泰戈尔《古檀迦利》 《新月集》《飞鸟集》 (2)日本:川端康成《雪国》《千纸鹤》 《伊豆的舞女》 (3)中国: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
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现代伟大的诗 人、小说家和戏剧家。多才多艺,才华超人 。 1861年5月7日出生在加尔各答的一个富有的婆
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1954年诺贝尔文 学奖获得者。 出生于芝加哥一个医生家庭,1917年中学毕业后就当报 社记者,上过意大利前线。 他喜欢滑雪、斗牛、打猎,这些往往都是他作品的背景。 二战以后,移居古巴,创作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 古巴革命后,回到美国。1961年,因精神忧郁自杀。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目 录
文 学 的 繁 荣 一 音 乐 二 美 术 的 辉 煌 三


一、文学的繁荣
1、背景:
(1)经济: 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2)政治:两次世界大战及十月革命的影响
2、欧美文学: (1)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2)美国: ① 19世纪末:马克·吐温《百万英镑》 ② 20世纪初(黄金时期): 德莱塞《嘉莉妹妹》 《美国悲剧》 海明威《老人与海》等

近代1840-1949,在艺术领域救国的名人的艺术作品

近代1840-1949,在艺术领域救国的名人的艺术作品

近代1840-1949,在艺术领域救国的名人的艺术作品任颐(1840一1895),浙江绍兴人,后改字伯年,自幼受到父亲在艺术上的熏陶和指导,擅长肖像画。

任伯年所作人物画,有肖像画,也有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题材丰富,内容通俗易懂,思想倾向明确任伯年在绘画成熟时期的创作,以花鸟画居多,其中尤以勾勒与没骨相结合的小写意突出。

善于将处于运动中的花鸟,以瞬间的姿态描写于画面而不失动感,使画面总是充满生气。

艺术作品:《苏武牧羊》、《噬鬼进士图》、《柳鸭图》等
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字昌硕,浙江安吉人,嗜好刻印。

吴昌硕一生在诗、书、画、印各方面造诣很深,尤擅长大写意花卉,取材梅、兰、竹、菊、松树、荷花、水仙、牡丹和紫藤、瓜果作画。

其作品中,巨石、题跋、印章与所作花卉互盼辉映,画面有机和谐,用笔浓淡干湿,各得其宜,色彩上大胆使用强烈、鲜艳的重色,如西洋红,在强烈对比中生意盎然、浑厚古拙,发展了石涛、扬州八怪、青藤以来的大写意绘画传统,形成了个人独具的新风格。

艺术作品:《富贵神仙图》、《孤秀自馨图》、《蔬菜写意》等。

赵之谦(1829—1884),字益甫,号无闷,浙江绍兴人,曾任南昌知县,终身“七品”。

赵之谦在书法和篆刻方面造诣很深,风格古厚,以此入大写意花卉,一边流布清末画坛的柔媚纤细为挺拔、俊俏、浓艳与厚重,在色彩上吸收了民间赋彩的优点,变清淡为艳丽。

这种画风对吴昌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被视为“海派”,但未定居上海。

艺术作品:《花卉册》、《瓶花图》、《书画双孔》等。

中国现代和外国作家作品知识汇总(小学版)

中国现代和外国作家作品知识汇总(小学版)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1.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2. 郭沫若,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主要作品为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

《女神》是我国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开创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

3. 叶圣陶。

名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等。

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4.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笔名茅盾。

主要作品为《蚀》《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

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5. 丰子恺。

原名丰润,现代散文家、画家、翻译家。

其作品有丰富的社会文化意蕴,尤其善以儿童的眼光来揭示成人世界的本质。

散文集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教师日记》《率真集》等。

6. 梁实秋,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杂文集《骂人的艺术),散文集《雅舍小品》《秋室杂忆》《文学因缘》等,散文名篇《雅舍)《汽车)等。

7. 徐志摩。

新月派代表诗人。

代表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诗歌名篇《沙扬娜拉》,《再别康桥》《海韵》等。

8. 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9. 林语堂,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剪拂集》《大荒集》,小说《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

10. 胡适,现代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

另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公开发表的话剧剧本《终身大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艺术作品1、《梅鹤图》(虚谷立轴纸本设色、纵1248厘米横121.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顾鹤逸曾称虚谷作画“清而不枯,密而不乱”。

这一幅梅鹤图就充分体现了虚谷的用笔特点。

梅树始以湿笔淡墨写出,后以干笔复加勾点,线条断续顿挫,笔段而气连苍劲而松绣形成清虚的韵味。

梅花以圆笔勾画,瓣似珠玉,稚拙古朴。

鹤用笔极简用浓墨写头尾羽。

画面设色清淡,鹤顶却以朱红重色点醒,使整幅画冷俊之中又富变化,质朴而又耐人寻味。

《梅鹤图》由虚谷而作。

虚谷(1823~1896),清代著名画家,海上四大家之一,有“晚清画苑第一家”之誉。

俗姓朱,名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别号紫阳山民。

虚谷的人物造型奇特,章法与众不同。

他善于调理把握章法的中、偏、正欹、平奇、虚实、轻重、藏露与布白。

使画面空灵,有强烈的空间感。

这在长条画幅上表现尤为明显,横斜排列巧妙,气势浩大。

2、由吴友如任主笔的《点石斋画报》,由英国人美查开办的点石斋书局印行,创刊于十年五月,每月出3册,每册8页,封面用彩色纸,图画为连史纸石印,随《申报》附送,每12册为1辑。

内容大致可分为6类;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军民的反抗;②清末统治者的腐败;③民间疾苦;④上海市民生活百态;⑤民间传说故事;⑥世界大事、域外风情。

全部作品约4000余幅。

吴友如(?-1894)清末画家。

名嘉猷,字友如,别署猷。

江苏元和(今吴县)人。

幼年贫困,喜绘画,自学勤练,并吸取钱杜、改琦、任熊等人画法,遂工人物、肖像,以卖画为生。

曾应徵至北京,为宫廷作画吴友如的绘画以描绘市井风俗、时事新闻为主,大则如中法战争、中日台湾之战,小则有邻里斗殴、怪闻趣事,还有不少反映西方科技新事物的画幅。

为适合石印制版,所画均以线条描绘,黑白分明,画风工整,构图繁复。

仕女形象消瘦柔弱,面部画法受同时代画家沙馥影响,称为“沙相”;建筑物、舟车的描画吸收了欧洲焦点透视的方法。

是一位将传统民间艺术与新的石印技术结合的画家,也是近代著名的新闻、风俗画家。

文学作品1、鲁迅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人间词话》,王国维著。

作于1908~1909年,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

王国维根据其文艺观,把多种多样的艺术境界划分为三种基本形态:“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

”王国维比较科学地分析了“景”与“情”的关系和产生的各种现象,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造境”与“写境”,“理想”与“写实”的问题。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

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

汉族,浙江省海宁人。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3、李伯元《官场现形记》.自1903年开始在《世界繁华报》连载后,这一“嬉笑怒骂之文”一时在上海十分受人欢迎,1906年出版单行本。

《官场现形记》尖锐地抨击了封建社会末期极端腐朽和黑暗的官僚制度。

作者塑造了一群形形色色的官僚形象,他们官职有高有低,权势有大有小,手段各不同,但都是“见钱眼开,视钱如命”、鱼肉百姓的吸血鬼。

它是一部专门暴露官场黑暗的力作,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崩溃时期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总体解剖,上自军机大臣,下至佐杂胥吏,全方位地摄入笔底。

书中人物故事多以真人真事为蓝本。

李伯元(1867——1906),字宝嘉,别号南亭亭长。

江苏武进人。

李伯元是个多产的作家,他构思之敏,写作之快,极为少见。

先后写成《庚子国变弹词》、《官场现形记》等书十多种。

其中《官场现形记》更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俄国艺术作品1、《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在19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杰作。

,狭长的画幅展现了这群纤夫的队伍,阳光酷烈,沙滩荒芜,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

纤夫共11人,分为三组,每个形象都来自于写生,他们的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对此都予以充分体现,统一在主题之中。

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头上的天空,使气氛显得惨淡,加强了全画的悲剧性。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充分表现了在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剥削下,俄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11位纤夫的苦难代表了整个俄国的苦难。

画面的表现力,时至今日仍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1930)是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他以其无比丰富的创作和卓越的表现技巧,把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发展到高峰。

列宾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础上,以其丰富、鲜明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肖像画,他的画作如此之多、展示当时俄国社会生活如此广阔和全面,是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2、《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是俄国画家瓦西里·伊凡诺维奇·苏里科夫1879年创作的著名历史画。

长218厘米,宽375厘米,现存藏于莫斯科的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描写了17世纪发生在俄国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1698年,正当彼得大帝出国访问时,俄国发生了近卫军兵变。

彼得大帝得知后仓促回国,立即残酷地镇压了这次兵变。

画面的背景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墙外和华西里伯拉仁诺大教堂的天球顶。

身穿海蓝色军装的彼得大帝骑在高头大马上,亲自监督处决“谋反”的近卫军。

他的背后是整齐森严的行刑队和一排绞刑架,他的右边是一群外国使节和他的宠臣。

占据画面大部分前景的是动乱的人群,一些农民装束的近卫军家属围绕在六个即将临刑的近卫军身旁,他们悲痛地哭泣着。

表现了宁死不屈的俄罗斯民族的坚强性格。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是苏里柯夫的成名之作,场面开阔,极为壮观。

它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突破了当时学院派历史画以《圣经》和神话为中心的虚构和表面效果,气势宏伟,人物形象生动,具有历史认识的意义和高度的美学价值。

苏里科夫(1848~1916)Surikov,Vasili Ivanovich俄国画家。

1848年1月12日生于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1916年3月6日卒于莫斯科。

巡迥展览画派的代表之一。

成名作都取材于历史事件,表现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文学作品1、《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

文本以极其简洁的文字,卓越的、令人惊叹的心理分析,生动、鲜活地描绘了俄罗斯文学史上令人激动的一组人物形象。

整部作品构思宏伟、气势奔腾,有力地展示出了俄罗斯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1812年卫国战争,展示出了战争前后俄罗斯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

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中,在表达对战争的不满的同时,从人物的刻画和人物的命运上,描写了对人道主义的赞扬;而作为虔诚的说教者,他又强烈地宣传“不要用暴力和邪恶抗争”和“道德上的自我改善”等博爱主张。

《战争与和平》虽然描写的不是农民生活,但是在描写战争与主人公安德烈之外,作者也塑造了很多其他的“悲惨”人物,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同情。

这一切凸显了托尔斯泰“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虽然故事发生在贵族阶层,但很明显,受迫害的绝不只是小说里的贵族,受到战争迫害的也不只是主人公安德烈,而是千百万劳动人民。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创造了史诗体小说。

历史的事实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

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

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还在于刻画微观世界。

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

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的,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

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

2、《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

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

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扎韦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

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

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小说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弱肉强食”原则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毒害,有力地批判了这一原则的反人道主义的实质,并且从客观上否定了建立在“超人”哲学基础上的无政府主义式的反抗,因为这种反抗决不可能给被压迫者带来新生活的转机。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出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

他的小说创作主题大致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描写被欺凌与被梅辱者,竭力展示隐藏在贫民窟阴暗角落里,“”人物”的不幸与悲苦;二是描写自我分裂的人,揭示多重人格;三是表现人性的复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