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LNG)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
液化天然气(LNG)的输送方式浅析

液化天然气 (LNG)的输送方式浅析摘要:伴随液化天然气贸易的不断增大,无论通过那种方式进行运输,安全高效率的运输是非常重要,要不断革新技术上的系列问题,高度重视对各种类型储存容器研发,加强对LNG用配套仪表的研发、LNG应用终端的开发研究,不断提高LNG的应用领域,更好为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输送方式1液化天然气的主要特性1.1易燃性液态天然气同样具有易燃的特性,其在约-160℃的低温环境下,燃烧体积比为6%~13%,燃烧速度大约在0.3m/s。
因此,在空间较大的环境下,液态天然气以及其BOG很少会发生燃烧而爆炸。
在遇到火源后,天然气会处于低速燃烧的状态,且燃烧会扩散到氧气所及的地方。
但若周围空间有限,天然气与周围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也会发生爆炸事故。
1.2低温性液化天然气可以实现常压低温存储,常压下其沸点约为-162℃,正是液化天然气的这个低温特性,使得其在存储、运输、使用均是在低温下进行的。
另外,针对这一特性,要特别注意在对液化天然气进行低温处理时,首先要注意系统在这一环境下其设备和管道材料的低温性能,避免低温造成材料的硬脆断裂和收缩等问题;其次,要注意低温环境下产生的翻腾问题(同一个储气罐中,不同成分的超低温液体在吸热蒸发作用下,两个液层之间传质传热,从而发生上下剧烈对流混合,短时间内急剧产生大量蒸汽,造成罐内压力急剧增加,罐体受损);最后要注意系统的冷温控制、BOG处理以及低温泄露(针对金属罐体出现的热胀冷缩,在超低温的环境下,罐体的一些金属部件由于出现冷缩问题。
1.3快相变性液化天然气由于其低温特性,在与周围介质如水接触时,难免会出现快速的相态转变。
当两种温度相差十分悬殊的液体接触时(通常情况下高温的液体是低温液体沸点温度的111倍以上),低温液体表面层温度急速上升,高温液体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蒸汽,就像水落在烧红的铁块上的状况。
当液化天然气发生泄漏与水发生接触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燃气的长距离输送系统

采用内外防腐涂层、阴极保护等措施 ,延长管道使用寿命,确保燃气输送 安全。
管道施工与验收
施工方法与技术要求
根据管道材料、地形、施工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确 保施工质量。
质量检测与验收
对管道进行严密性试验、压力试验等质量检测,确保管道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 标准,对不合格部分进行整改和修复。
应急处置与安全管理
应急处置
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处理管道泄漏、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
安全管理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确保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降低安全风 险。
04 燃气长距离输送系统的优 化与发展
技术创新与设备升级
01
02
03
研发新型管道材料
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复 合材料,提高管道的耐用 性和安全性。
优化管道设计
压力等级与管径选择
根据燃气性质、流量、输气距离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压力等级和管 径,以满足安全、经济和技术的要求。
管道附属设施
设计必要的管道附属设施,如阀门、补偿器、排水器等,以确保管 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管道材料与防腐
管道材料选择
根据输送气体的性质、压力等级、施 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 ,如钢管、玻璃钢管等。
应用领域与实例
城市燃气供应
01
燃气长距离输送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稳定、可靠的天然气供应,
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需求。
天然气管道运输
02
通过长距离管道输送天然气,将天然气从产气区输送到消费区,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天然气液化与储运
03
将天然气液化后通过长距离管道或液化天然气船进行运输,用
于能源贸易和调峰。
储存与调压设施用于调节燃气 流量和压力,保障燃气稳定供 应。
液化天然气(LNG)的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探究

液化天然气的运输是整个供应流程的关键关节,对天然气的使用和消费情况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主要对液化天然气的运输方式进行了分析,主要有管道运输、陆地运输和海上运输等,了解液化天然气的运输技术特点,对运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为液体天然气运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一、液化天然气的运输方式天然气属于清洁、高效、环保型能源,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
天然气通过冷却处理形成液化天然气,主要应用混合制冷剂液化技术。
目前液化天然气的成本比较低,运输、储存和调用方面比较方便,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
液化天然气产业链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需要的资金量大,对技术水平也有着较高要求,其属于完整的体系,如果产业链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其他环节造成影响。
液化天然气的运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后续一系列操作的基础。
比较常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管道运输、罐车运输和船舶运输,加强对液化天然气运输方式的研究,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清洁能源的推广和应用。
1.陆地运输。
陆地交通运输主要采用集装箱罐和槽车等,进行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这种运输方式比较常用与运输距离比较短、需求量不大的液化天然气运输。
陆地运输方式的使用时间比较长,整体的运输技术较为成熟,整体的运输体系也得到了完善,形成了公路、铁路相结合的运输方式,可以根据实际运输需求进行选择,保证整体的经济性。
2.海上运输。
海上运输主要采用船舶运输的方式,应用的船舶与普通船舶不同,需要根据液化天然气的性能进行针对性设计,只能单一的进行液化天然气的运输。
海上运输技术在不断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多种先进技术也被应用到在海上运输中,航运技术问题得到了优化和完善。
对于液化天然气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液化问题,也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改进,让天然气在液化之后可以重新得到应用,对海上运输技术的深入研究,可以促进液化天然气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液化天然气的储存与运输技术现状分析

液化天然气的储存与运输技术现状分析摘要:近年来,由于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中国民众的生存条件也逐渐改善,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
因此,尽管现阶段中国的液化天然气储运工程技术已较为成熟,但从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的角度考量,中国液化天然气储运工程的安全问题还应受到高度关注。
由于天然气的易燃易爆性,在储运过程中经常发生危险事故。
为此,本文对液化天然气的储存与运输方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储存;运输引言:众所周知,液化天然气无论储藏或者运输均十分麻烦,这也就对中国国内的许多液化天然气生产企业提出了巨大的考验,目前世界上比较常用的储运方式主要有储气库、金属罐以及储气罐等,常见的储存技术也包括了槽车运送、船舶输送、管道运输、罐箱输送等。
因此,公司要针对自身液化天然气储运情况需要选用适当的储存方法,最终实现最优的储运效率。
一、液化天然气的储存技术(一)储气库一般包括采用地上储气库和地下储气库两种形态。
地下储气库在降低成本和环保等方面均具有绝对优势。
不过,因为液化天然气对贮存环境的规定和标准都比较严苛,包括在贮存期间的最高温度为-161.5℃等,且储罐通常由围岩建造,处在长时间的低温环境下,围岩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解,并由此造成了液化天然气的大量泄露,这就给中国液化气储运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二)储气罐在材料制作方面,因为地下储气罐与地上储气罐内部的构造、保温基本上相同,在世界上较为普遍的储气罐内部材料大多为不锈钢、铝合金板材等,而用作防水及保温层厚度的内部材料则大多为聚氨酯泡沫、珍珠岩等,气罐外表面则一般使用水泥。
就储存性质而言,地下储气罐显示了稳定性好、防震性能好、占地少、耐久性好的特征。
(三)金属储罐金属罐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液化天然气储存方式,根据生产的不同,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混凝土金属储气罐和薄膜金属储气罐。
混凝土金属罐更适用于液化天然气储量大的情况,薄膜金属罐则适用于储量小的液化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LNG)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

液化天然气(LNG)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近年来液化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城市重要保障能源,需求量逐渐加大。
与其他能源相比,液化天然气的物理性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运输难度较高,尤其在长距离运输中,既要保障运输安全也要降低运输损耗。
课题基于我国液化天然气长距离运输技术现状展开研究,结合大量的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液化天然气长途运输技术的完善发展策略。
标签:液化天然气;长距离运输;工艺技术近年来我国天然气能源供应技术日渐成熟,射虎经济发展对天然气能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受天然气开采特点以及天然气物理特性决定,天然气矿一般远离市区,需要经过较长距离的输送环节才可以进入市场。
由于气体运输难度较高,同时存在较多的泄漏可能,现阶段我国采用低温液化技术,将天然气液化进行运输的工艺。
该工艺有效杜绝气体运输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让天然气的长途运输成为了可能,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为了保障液化天然气物理性质的稳定,对运输管线的抗保温以及抗低温性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在长距离运输时,需要在适当的距离范围内建立冷却站,确保液态天然气运输过程中温度的稳定。
导致液态天然气运输工艺初期成本投入较高,设备工艺维护成本较大。
有必要进一步的研究完善。
一、液化天然气长输管道输送的优点(一)管道等运输设备建设成本低受天然气的气体特点决定,天然气在长途运输中对管线的密封性能、抗压性能有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管线承压较高以保障运输速率,同时气体运输对于管线的密封要求更高,同时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一旦发生泄漏现象后果十分严重,同时对天然气管线的检测难度较高,上述问题在4000千米以上的长输管线中体现的优美明显,而液化石油天然气则十分适合长途运输,液化后的石油天然气,在温度稳定的情况下,对管线密封性要求不高,同时一旦发生泄漏时,液态天然气在接触到常温空气后会迅速气化,其形态转变是有明显的视觉特征,有助于快速寻遭到泄漏地点,及时补救。
同时在相同的管线参数下,液态天然气的综合运输效率更低。
LNG长距离输送管道制约因素及建议

LNG长距离输送管道制约因素及建议摘要:天然气输送管道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条件,是现代化社会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然气输送管道设施在建设中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尤其是长距离的天然气输送管道。
因此,为了减少经济成本,提高建设效果,对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很有必要。
本文首先对LNG长距离输送管道进行基本概述,分析其主要输送技术,最后结合 LNG长距离输送管道的相关制约因素,提出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天然气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LNG;长距离输送管道;影响因素;措施分析1、LNG长距离输送管道基本介绍在常压-162℃下,天然气液化为液化天然气(LNG),体积约为气体体积的1/600,体积能量密度是汽油的72%,便于经济可靠的运输,方便灵活,适应性强。
如果建设管道每年输送天然气,如采用气体管道运输,需要建设多条低合金钢管道,而采用液体LNG管道,则可以明显降低管道建设数量。
在管道路由紧张的地区,无疑LNG液态输送管道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但是,目前LNG液态输送管道多见于LNG接收站天然气液化装置、城市调峰装置和LNG运输船上,对于长距离管道输送大量LNG的相关研究还较为匮乏。
2、常见的LNG管道输送技术由于LNG为低温液体,管道沿线漏热将加热管道内的LNG,使一部分LNG气化,将使管道内形成气液两相流动,不仅增大沿线阻力,而且还会产生气体段塞流动现象,严重影响管道的输送能力及运行安全。
因此在长距离LNG管道采用单相输送工艺需要防止液体气化,实现液体单相流动,即将管道操作压力控制在临界冷凝压力之上,管道内流体温度控制在临界冷凝温度之下,使得管道运行工况位于液相区,保持液体单相流动。
管道沿线必须设置泵站提供压力能,设置冷站降低LNG的温度,泵站和冷站合建站为冷泵站,因此沿线需设置首站、泵站、冷泵站、末站4种类型站场。
3、LNG长距离输送管道的制约因素3.1 LNG长距离输送管道建设选址在管道选址过程中需要设计多种综合性的设计方案,选择合理的、与实际情况匹配的LNG长距离输送管道建设位置能够提高管道建设的安全性,降低建设成本,减少建设时长,同时有利于后续管道维护和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天然气运输

四、LNG运输1 、LNG供应链在常压下,当温度降至- 163 ℃时,天然气由气体转化为液体,即所谓的LNG。
LNG是一种无毒、无色、无气味的液体,在- 163 ℃下的密度约为425 kg/ m3 。
LNG的最主要优点是体积缩小到标准状态下气态体积的1/ 600 左右,因此在某些特定条件下, 以LNG形式进行天然气储运可能比气态天然气更经济。
采用LNG 形式供应天然气的过程称为LNG供应链,它包括天然气液化、LNG 储存、LNG 运输和装卸、LNG 再气化等环节。
根据液化的目的,天然气液化厂通常分为基本负荷型和调峰型。
基本负荷型液化厂的目的是将天然气以液态形式运输到消费地,其特点是全年连续运行且产量比较均衡。
调峰型液化厂的目的是为天然气供气系统提供一种储气调峰方式,当管道供气量大于用气量时,将多余的天然气液化后储存于液化厂的LNG 储罐中,当管道供气量小于用气量时将储存的LNG再气化并补充到供气系统中。
储存LNG 通常采用低温、常压方式,储存温度在- 161 ℃以下,压力一般不超过0. 03 MPa。
LNG储罐分为地上金属罐、地上金属/ 混凝土罐、地下罐三类,大型LNG储罐的日蒸发率一般在0. 04 %~0. 1 %之间。
LNG 的运输方式包括水运和陆上罐车运输。
LNG 再气化的目的是将液化天然气重新转化为气态以便向用户供气。
再气化过程是在专用蒸发器中进行的,它分为开式管架蒸发器(ORV) 、淹没燃烧式蒸发器(SCV) 和空温式蒸发器。
2 、LNG海运作为天然气的一种运输方式,进口LNG 的运输主要是通过远洋专用船舶实现的。
据文献资料[4 ]介绍,当海底管道和陆上管道的运距分别超过1 400 km 和3 800 km 时,其输送天然气的成本将高于采用LNG 船运方式的综合运输成本(包括天然气液化、储存、装卸和再气化的费用) 。
目前,LNG 海运已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运距超过7 000 km 的天然气运输几乎都采用这种方式。
天然气输送的基本方式

现有的天然气运输方式有哪些?
天然气的使用已经是非常的普及和广泛了。
那么天然气的运输方式都有哪些呢,接下来从几方面开始探讨现有的天然气运输方式
1、管道输送:管道输送这种运输方式是现有的综合考虑下来最合适的天然气运输方式,它根据高压传送到低压的方式,通过地下管道将天然气从产地运输中低压端,再送至各个用户以供使用。
管道运输是最常见的、经济高效并且相对安全的运输方式。
2、液化天然气(LNG)输送:气体状态是不容易运输的,所以有一种方式是通过将天然气冷却液化,在特殊存储条件下以液化天然气的方式进行运输。
可以选择通过船舶或者储罐汽车进行远距离长途的运输。
当天然气需要运输到没有管道的地方或者需要进行跨海运输的时候,就可以选择以液化天然气的方式进行运输。
3、天然气压缩(CNG)输送:CNG是把天然气压缩成为高压气体,并存储在专门的设备中进行运输的。
CNG与LNG相反,CNG并不能用于长途的运输而是适用于做城市之间短距离的运输。
上述的运输方式都各自有各自的特色,和不同适用的场景,虽然他们有各自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下面就来讲一讲
1、管道输送:管道运输作为天然气运输最优的选择方式,但是他的建设成本非常的高,并且管道的建设也会要求地理环境,后续还存在着对于管道的维修和保养也存在着较多的成本。
2、液化天然输送:LNG虽然是便于运输的。
但是涉及到的设施和运输工具的维护成本是非常高的。
且在液化和气化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源损失。
天然气压缩输送:CNG的运输因为需要大型的储气容器或者储存设施,限制了灵活性。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化天然气(LNG)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
摘要: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在世界能源市场结构中的比例将显著
增加。
天然气液化输送相对于气态输送来说,具有很多显著的优点,新材料和新
工艺技术的发展使得天然气的液化输送成为可能。
世界天然气地区性贸易的迅猛
增长也将有助于降低天然气液化输送的成本。
目前国内LNG的管道输送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外也无很成熟的实践经验。
文章从LNG的特点出发,就LNG的管道输送工艺、经济管径与经济流速、站间距与经济保温层、管材以及LNG管道的预冷与停输技术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长距离;管道;技术经济比较;液化天然气(LNG);管道输送;经济
管径;经济流速;保温层;预冷与停输
1 工程概况
LNG的管道输送多见于城市调峰装置和油轮装卸设施上,目前尚无采用低温管线长距离
输送LNG的实例。
理论研究表明,随着低温材料和设备技术的发展,建设长距离LNG输送管道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
由于LNG 的密度是天然气的600倍,与输气管道比较,输送相同体积的天然气,LNG 输
送管的直径要小得多,LNG泵站的费用要低于压缩机站的费用,LNG 泵站的能耗要比压气站
的能耗低若干倍。
LNG 输送管道的不足之处是:必须采用价格较贵的镍钢,需要采用性能良
好的低温隔热材料,远距离时,需增建中间冷却站。
因此,LNG输送管道的初期投资费用较高。
随着世界能源结构的调整,天然气占世界总能源的比例越来越大。
天然气地区性贸易量
也正逐年放大。
LNG长距离管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显然,输量的增加将有助
于降低低温管道的投资费用和单位输量的运行管理费用,从而使LNG的长距离管道输送成为
可能。
2 LNG管道输送工艺技术
2.1LNG 输送工艺
LNG 的远距离输送与原油的加热输送工艺类似,管道沿线需建设LNG加压泵站,此外,
由于当进入管道的是饱和液体时受热后就要部分气化,成为两相流动。
出现两相流动时将使
管道的流量减小,阻力增大,甚至还会产生气塞现象。
因此对于低温液体输送管道,特别是
长距离管道,要防止液体气化,即应实现液体单相流动。
防止液体气化的方法就是采用高压
输送,即始终保持液体的压力在其临界压力以上,液体的温度在其临界温度之下。
因此,对
于远距离输送管道除去加压站之外每隔一定距离还需设冷却站,以降低升高了的液体温度。
加压站和冷却站应建在一起称为冷泵站。
以便于施工和管理。
由于LNG的密度随温度、压力变化比一般轻质成品油大得多,在 LNG管道的工艺计算中LNG的物性参数要按管道起终点温度、压力的平均值选取,也可进行分段计算。
无论采用哪
种方式都必须对极限工况进行校核。
2.2经济管径与经济流速[1]
LNG 管道设计方案的确定,主要是指选择多大的管径使得 LNG 输送管道的年当量费用
(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之和)最少。
此时的管径称为某一输量下的经济管径。
对某一输量下的LNG管道,随着管径的增大,基本建设投资中,钢管及线路工程的投资
增大,但泵站数减少,泵站的投资减少。
此外,在相同输量下,管径增大,LNG在管道内的
流动速度降低,摩擦生热量减少,可以使冷却站的个数减少,从而减少冷却站部分的投资。
故总投资费用随着管径的变化必然有极小点存在,即某一输量下有一投资费用最小的管径。
随着管径的增大,LNG输送的能耗费下降,折旧费、小修和维护管理费用也随着投资的
变化而变化。
故年经营费用随着管径的变化的曲线必有极小点存在,即某一输量下有一年经
营费用最小的管径。
将投资及运行管理费用随管径变化的关系曲线叠加,得到年当量费用与管径的关系曲线。
从上面的分析可看出,该曲线的极小点即是该输量下的经济管径,此时管内的流速即为某输
量下的经济流速。
2.3LNG管道站间距及经济保冷层的确定[2]
如何设计确定LNG管道冷泵站间距,不仅关系到LNG管道的安全生产运营,而且还直接
对管道系统的经济性产生影响。
站间距过大,不仅要求增大站出口压力,而且在相同的站间
温度降情况下对保冷层的要求越高。
站间距过小,虽可减少保温层的厚度,但却增加了站的
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可见,输送温度和输送压力的正确组合,即冷泵站数和保温层的恰当
选择,对输送的经济性影响较大。
冷泵站之间的距离L,可根据预定的进站温度暂定进站压力,在根据泵的出力和管材的强度,确定泵站的工作压力,得到站间管道的最大压降,由此得到最大的站间距。
而在相同站
间距的情况下,进站温度的确定影响到保冷层厚度和出站温度,从而影响系统的投资和运行
管理费用。
因此,需要采用优化的方法,以费用最小为目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选择经济
保冷层厚度和进站温度。
根据预定的输送压力及输送温度可以对LNG管道站间距进行粗略计算。
如果略去动能及位能的变化,则两个冷泵站之间的能量方程可表示为:Gc(T2-T1)
=0.001Q+Gv(p1-p2)(1)
即在两个冷却站间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跑冷损失与摩擦产生热量之和。
式中 G 是低温液
体的流量;c及v是LNG的比热和比容;Q是两站之间管道的冷损,W;(p1-p2)及(T2-T1)分别是两站之间预定的压差及温升。
因为Q及(p1-p2)均可表示为管长的函数,故根据式(1)即可计算出两站之间的距离L。
在计算冷泵站间距时,既要考虑最大流量情况,也要考虑最小流量情况。
如果只按最大
流量,则在流量减小时还会出现两相流动。
3 LNG 长输管道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3.1 LNG 输送管道
一般说来,低温液体的输送管道可分为三类:非绝热管(裸管)、普通绝热管以及真空
绝热管。
非绝热管虽造价低,但在使用时跑冷损失大。
这种管道是在管外敷设普通绝热结构,其缺点是热容量大,绝热性能较真空绝热管差。
但其投资和施工管理费用比真空绝热管小,
这对于长距离输送的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管道的焊接一般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
全部的焊缝
需进行质量检测,以保证不泄漏。
3.2LNG 管道的预冷及停输
将LNG管道系统从环境温度冷却到工作温度的过程称为预冷。
对预冷过程的计算就是要
确定LNG耗量及预冷时间。
LNG管道系统的预冷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传递过程。
管道系统在预冷过程中既可以利用
LNG 的气化潜热,也可以利用已蒸发的气体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显热。
预冷过程中需要的LNG 量是随显热的利用程度而变。
因此存在两种极限情况:a.当LNG 的制冷量全部被利用
(即任何时刻逃逸气体的温度等于管内壁的温度时)的需液量称为最小需液量,如果预冷速
度很慢且气体与管道系统之间传热情况良好时即接近这种情况;b.当只有LNG的气体潜热被
利用时的需液量称为最大需液量,如果很快预冷或传热情况较差时则接近这种情况。
这两种
极限情况都可以进行理论分析。
虽然LNG 管道系统的预冷速度很慢,但由于在预冷过程中需
要在沿线不断的放出气体以保证管道的安全和不断冷却,故无法充分利用气体温度升高时所
吸收的显热,因此LNG管道系统预冷的实际需液量是在最大需液量与最小需液量之间。
当保温情况一定时,预冷时间的长短决定于LNG的进口压力、放气压力和排放量、放气
口间距、土壤导热率和埋深等一系列因素。
从长输管道来的 LNG 必须经过再汽化后才能为用户所使用。
由于 LNG 有可观的冷量储备,为了有效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这部分冷量应该加以回收利用。
在 LNG 长输管道项目的规划
建设中应综合加以考虑。
结束语
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必然会相应发展LNG工业。
特别是“西气东输”工程和从俄
罗斯以及土库曼的跨国输气管道工程的启动,我国将可能建设一批基地型LNG工厂。
另外,
为了调节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用气的季节性不均匀性,势必在城市附近建立大型的低温储
气库。
这些都为LNG长输管道的建设提供了可能。
我国的石油科技人员应加强对LNG 管道输送技术,特别是在管材、低温输送工艺技术、低温管道的施工技术、自动控制和检测技术及
设备方面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冯保国.从LNG与管道气的比较看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J];国际石油经济;2011年12期
[2]薛良福.浅谈液化天然气技术与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年20期
[3]陈功剑.宋峰彬.王丽丽等.天然气调压器设计原理及影响因素分析[J];天然气与石油;2011年03期
[4]李娟娟.边际海上油田零散天然气回收技术研究[J];天然气与石油;2012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