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F-FDG PETCT显像的影像表现及其在临床分期中的价值

合集下载

FDG,PET及PET-CT评估淋巴瘤疗效的价值

FDG,PET及PET-CT评估淋巴瘤疗效的价值

FDG,PET及PET-CT评估淋巴瘤疗效的价值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是少数可以通过化疗治愈的全身性恶性肿瘤。

随着淋巴瘤发病率的增加,诊治过程中对辅助检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PET及PET/CT的全身、功能性扫描在淋巴瘤的诊疗中,显著优越于传统影像学检查,而PET/CT 融合了解剖和功能显像,进一步提高了优越性,在淋巴瘤的分期和再分期方面的应用已经纳入美国淋巴瘤治疗指南;在疗效观察、预测方面更是表现突出。

临床需要能够在化疗早期即判断患者的疗效反应,尽早发现治疗无效者,以便能够及时调整治疗,PET及PET/CT在这方面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关注。

1 PET或PET/CT用于淋巴瘤治疗前分期的价值正确诊断和分期是制定淋巴瘤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基础。

目前最常用的分期手段主要是CT检查,结合体格检查、超声、骨显像、骨髓穿刺等传统检查,但常因不够全面而漏诊,对小病灶和早期局限病灶检出率较低。

传统的检查手段主要是依据淋巴结或肝脾等器官的形态和大小来判断是否有恶性病变累及,但是淋巴瘤可以发生于正常大小的淋巴结,增大的淋巴结也不一定都有恶性病变,因而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而PET及PET/CT全身代谢扫描,对淋巴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甚至可发现临床无症状的隐匿病灶,分期诊断更加精确。

Raanani等报道68 例NHL患者,通过PET/CT上调CT分期31%(主要为Ⅰ和Ⅱ期),下调仅1%,PET/CT检查后25%的患者需改变治疗措施,可以看出CT与PET/CT分期在NHL有显著差异,而后者明显优于前者。

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淋巴瘤病理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约占成人NHL的40%左右。

朱海燕等对32个DLBCL病例行PET/CT及CT检查,共探测到364个淋巴瘤病灶,随访病灶性质,结果显示PET/CT及CT检测淋巴瘤病灶的敏感性分别为100%、75.8%,特异性分别为9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2%。

18F—FDGPET/CT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分期、疗效评估的应用

18F—FDGPET/CT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分期、疗效评估的应用

18F—FDGPET/CT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分期、疗效评估的应用目的:探讨18-氟化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分期、疗效评估中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例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在初诊、随诊过程中所行PET/CT检查结果,并与同期所行CT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结果:23例初诊儿童NHL患者,化疗前共评估了368个解剖部位,PET/CT比CT能更灵敏的检验NHL受累部位,两者对于受累部位的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

12例儿童NHL患者分别在化疗中期、化疗后行了15次PET/CT-CT检查,分析PET/CT检查结果与临床的一致系数大于CT的一致系数(PET/CT:κ=0.815>CT:κ=0.242)结论:PET/CT检查可以提高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疗效评估的准确性。

标签:18-氟化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占儿童恶性肿瘤的10%~15%,排名第三,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其中NHL约占60%,发病高峰为5~9岁,依据细胞来源将其分为三种基本类型:B细胞、T细胞和NK/T细胞NHL,表现为弥漫性高度恶性可占90%~95%,常侵及结外,早期远处转移至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1]。

NHL具有不同病理组织类型、肿瘤生物学特性及差异巨大的临床表现,做出准确的诊断、精准的分期是制定个体化分层次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基础。

18-氟化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是一种功能性分子显像技术,可发现肿瘤早于结构改变的细胞代谢变化,并能鉴别之后残余病灶的性质,与常规影像学比较,对淋巴瘤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估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因为PET/CT的安全性和较高的费用等原因,目前关于儿童NHL患者行PET/CT检查的研究较少,我们回顾分析了30例儿童NHL患者在初诊时、化疗中、化疗后的PET/CT检查结果,并与同期的CT检查结果比较,探讨18F-FDG -PET/CT在儿童NHL分期、疗效评估中的意义。

淋巴瘤检查中PETCT临床应用及表现

淋巴瘤检查中PETCT临床应用及表现

淋巴瘤检查中PETCT临床应用及表现摘要】目的讨论淋巴瘤检查中PETCT临床应用及表现。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结论 PET/CT能判断胸、颈、腹、盆淋巴结肿大,能正确地反映病变部位和范围。

PET/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呈放射性核素的摄取,并可直接显示大小、范围、形态、密度及推挤侵犯周围脏器的影像。

【关键词】淋巴瘤检查 PET CT 应用表现一淋巴结病变PET/CT能判断胸、颈、腹、盆淋巴结肿大,能正确地反映病变部位和范围。

PET/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呈放射性核素的摄取,并可直接显示大小、范围、形态、密度及推挤侵犯周围脏器的影像。

HD有70%~80%累及纵隔淋巴结,主要为血管前间和支气管周围淋巴结,次为肺门、隆突下等,极少累及后纵隔。

PET/CT可显示肿大或融合的淋巴结团块,有活性或有坏死区。

孤立性淋巴结肿的诊断较困难,如发现有>lcm淋巴结可视为异常,但须结合临床进行判断。

NHL胸部受累与HD相仿,后纵隔淋巴结受累多在NHL出现,HD少见。

腹膜后,盆腔淋巴结受累,PET/ CT可表现为单个或分散的淋巴结肿,也可表现为相邻的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团,或肿大淋巴结融合成较大的肿块。

周围结构模糊不清,血管模糊移位。

肠系膜淋巴结受累不论大小如何PET/CT都易于识别。

累及肠系膜淋巴结的50%为NHL,HD仅占5%。

脏器周围淋巴结肿,如肝门、脾门、胰周等,PET/CT能显示淋巴结的大小、范围及相应并发症。

颈部淋巴结受累,PET/CT能清楚显示其大小、范围以及对相邻脏器血管的推挤、包埋等。

二脏器浸润肝、脾脏:尸检分期结果显示,HD30%~40%有肝脾受累,在NHL中,只有肝脏而无脾脏受侵,且肝受侵比HD多见。

肝脏、脾脏PET/CT可示肝脾内低密度灶,肝脾弥漫性肿大,其内呈放射性核素高摄取。

胃肠道:尸检报告半数以上淋巴瘤累及胃肠道,以胃最多,80%为NHL。

胃浸润时,胃壁显著增厚,可直接浸润到大网膜,可见不规则的“网膜饼”样肿块,病灶处呈放射性核素浓聚。

18F-FDGPET_CT在肿瘤疗效评价中的临床应用

18F-FDGPET_CT在肿瘤疗效评价中的临床应用

18F-FDG PET/CT 在肿瘤疗效评价中的临床应用发布时间:2021-07-01T11:32:24.0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4期作者:吴培琳郭敬媛渠方方王星然侯华[导读] 肿瘤已经跃居发达国家疾病死亡原因的第一死因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第二死因吴培琳,郭敬媛,渠方方,王星然,侯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核医学科 100000摘要:肿瘤已经跃居发达国家疾病死亡原因的第一死因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第二死因。

无效治疗不仅会使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也浪费了紧缺的医疗资源。

随着个体化治疗的兴起,疗效评价也越显重要。

传统的解剖成像方法如CT、MRI是临床上常用的疗效评估的方法,但是不适用于评价早期疗效。

代谢显像方法18F-FDG PET能够反应肿瘤的代谢情况,能够以它独特的优势监测早期疗效。

这篇综述主要阐述了18F-FDG PET疗效评估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解剖显像,18F-FDG,分子影像,疗效评价肿瘤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疾病死亡原因的第一死因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第二死因,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1]。

有研究报道,多数抗肿瘤药物有效率小于60%[2]。

一种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早期监测疗效的方法对于每一个肿瘤患者来说都是很必要的。

肿瘤疗效评价是决定病人继续治疗和研究项目是否继续进行的依据[3]。

传统的用于疗效评价的影像学方法包括CT、MRI、超声。

这些影像方法均是以解剖结构为基础的影像方法,难以对早期的疗效进行评价。

其次,一些肿瘤虽然对治疗方案有反应,但在早期由于水肿和坏死的出现,病灶反而会变大而被误认为是病情进展。

因此,为了克服传统影像的局限性,分子影像学应运而生。

用18F-FDG作为显像剂的PET/CT不仅能够诊断疾病、对疾病做出分期,也能够在监测早期的治疗效果。

大量关于肿瘤疗效评价的研究证明18F-FDG PET比解剖成像有更多优势。

下面就讨论一下18F-FDG PET在淋巴瘤的疗效评价中的优势。

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 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两大类,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眼附属器淋巴瘤^(18)F-FDG PETCT的代谢特征及其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眼附属器淋巴瘤^(18)F-FDG PETCT的代谢特征及其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Feb. 202IVol. 42 No. I202I 年 2月第42卷第1期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doi : 10. 3969/j, issn 1006-7795. 2021. 01. 004 ]・核医学基础与临床*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I958) $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Wa (8207I958).* CowespondWg author , E-mail :xbx30I@ I63. com网络出版时间:202I -0I -I9 I3:23 网络出版地址:ht m s ://k*s• cnkl. nemkcms/detaii/II. 3662. R.202I0II9. I000.006. html眼附属器淋巴瘤18F-BDG PET/CT 的代谢特征及其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王观筠V 杨晖1陈佳欣2肖文田X 李灿1姚树林1王瑞民1徐白萱"(I.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核医学科,北京I00853; 2.解放军医学院,北京I00853; 3.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北京 I00853)$摘要】 目的 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瘤(ocular adnexal lymphomas , OAL )氟38-脱氧葡萄糖(I F-Puwodewyg/lcwe , I8F-FDG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o /W w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 PET/CT )的代谢参数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不同病理类型OAL 之间代谢参数的差异。

方法 将20I2年4月至2020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核医学科行i 8F-PDG PET/CT 检查并由病理诊断为OAL 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B超应用论文 (33)

B超应用论文 (33)

18F-FDG PET/CT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作者:华逢春任树华冯晓源黄左传涛管一晖赵军【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疗效的价值。

方法收集2004.9~2008.11在我院PET中心接受至少2次PET/CT检查, 分为初诊的在PET/CT扫描前未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组(A组)或经过放疗及化疗后的治疗组(B组)为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随访至少6个月。

结果未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的32例中, 3例颅内淋巴瘤中2例在9个月内复发; 21例经过6个疗程化疗后PET/CT为阴性, 仅有1例复发(5%); 1例3个疗程化疗后SUV降低达92.9%的化疗效果佳; 而8例PET/CT阳性者预后不理想。

治疗组病例中, PET/CT阴性的11例NHL, 复发3例(27%); 而PET/CT阳性的25例中, 19例复发(76%), PET 阳性组的肿瘤复发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本研究表明18F-FDG PET/CT显像能很好的评价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 且可早期预测治疗效果及预后。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 非霍奇金淋巴瘤18F-FDG PET/CT evaluation of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non-Hodgkin lymphoma HUA Feng-chun, REN Shu-hua, FENG Xiao-yuan, HUANG Zhe-min, ZUO Chuantao, GUAN Yihui, ZHAO Jun(PET Center and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usefulness of 18F-FDG PET/CT imaging in monitoring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of non-Hodgkin lymphoma (NHL).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04 to November 2008, patients performed at least twice PET/CT exams in our center who were diagnosed as NHL or aft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Sixty-eight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Group A with 32 cases who had not performed chemotherapy or radiotherapy before PET/CT scans, and Group B with 36 cases who had got various cycles of chemotherapy or radiotherapy.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at least 6 months. Results Among group A, the 32 cases had performed 78 PET/CT scans, 2 of 3 cases with primary central nerves lymphoma had relapsed less than 9 months. There was only one case who had relapsed with negative PET/CT scan with 6 cycles of chemotherapy in 21 cases. Eight cases had positive lesions after therapy. In group B, the 36 cases had performed 109 PET/CT scans, 11 cases of post-therapy were negative with PET/CT scans, only 3 cases were relapsed (27%), however the 25 cases with positive PET/CT were received more therapy, 19 cases were relapsed (76%).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umor relapse was found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PET results. Conclusions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18F-FDG PET/CT imaging can evaluate the response of treatment in NHL. Patients who showed negative PET/CT results had better prognosis compared to those with positive results.【Keywords】FDG; Tomography; X ray-compute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Non-Hodgkin lymphoma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 的准确分期及早期监测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随着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和PET/CT显像在肿瘤中的广泛应用, PET/CT对淋巴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生存率方面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非霍奇金淋巴瘤与广泛淋巴结转移癌的18F-FDG PETCT淋巴结影像特征比较论文

非霍奇金淋巴瘤与广泛淋巴结转移癌的18F-FDG PETCT淋巴结影像特征比较论文
DOI:10.3760/cma.J.issn.2095-2848.2016.02.010
刘思敏
通信作者:王振光,Email:wangzhenguang@Diyun.COB
【摘要】
目的探讨NHL和广泛淋巴结转移癌(WLNMC)”F.FDG PET/CT显像中的淋巴结影
像特征,以提高对二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5年5月在青岛大学 附属医院就诊的40例NHL患者(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1岁)和42例WLNMC肿瘤患者(男 19例,女23例,平均年龄61岁)的”F.FDG PET/CT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采用驴检验分析 2组患者淋巴结分布、密度、形态的差异,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间淋巴结大小和SUV…的差 异。结果(1)NHL淋巴结以肾形为主(47.2%,142/301),WLNMC淋巴结以类圆形为主(47.6%,
度恶性7例。同时搜集WLNMC患者42例(均为原
1.NHL和WIⅣMC患者的淋巴结CT特征对比分 析。共观察了NHL患者的301个淋巴结和砌ⅢMC患 者的294个淋巴结,具体分析如下:(1)淋巴结肾形、 类圆形、不规则形所占比例:NHL组分别为47.2%
(142,'301)、37.9%(1 14/301)、15.0%(45/301),WLNMC 组分别为24.5%(72/294)、47.6%(140/294)、27.9% (82/294)。研究表明NHL淋巴结以肾形为主.WLNMC 淋巴结以类圆形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疋2= 36.261,P<0.05)。
A total
imaging in pa—
tients
with NHL and widespread lymph node metastases carcinoma(WLNMC)for helping the differential di. NHL patients(22 males.18 females,average age 51 years)and males,23 females,average age 61 years)confirmed by histopathology from November 2010 to visual method.Two.sample and Z2 test

《淋巴瘤18F-FDG 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2021版)》主要内容

《淋巴瘤18F-FDG 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2021版)》主要内容

《淋巴瘤18F-FDG 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2021版)》主要内容一、概述恶性淋巴瘤是中国发病率增速最快的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于各类恶性肿瘤的前10位。

在我国淋巴瘤有如下特点:结外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发病率高、病毒感染比例高和侵袭性高。

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已用于淋巴瘤患者的初始分期、再分期、早期治疗反应及疗效评估、预后预测及随访。

二、淋巴瘤18F-FDG 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推荐为了规范18F-FDG PET/CT及PET/MR显像在淋巴瘤中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修订了《淋巴瘤18F-FDGPET/CT 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2021版)》。

相关应用推荐见表1。

三、建议说明1.淋巴瘤的诊断和初始分期。

淋巴瘤患者初治方案的确定依据淋巴瘤的组织学亚型、治疗前是否伴有危险因素以及准确的疾病分期等。

18F-FDG PET及18F-FDG PET/CT 显像在淋巴瘤的初始分期中显示出很高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高于CT扫描。

目前,18F-FDG PET显像是霍奇金淋巴瘤(HL)以及多数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前评估的一部分,尤其是针对HL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强力推荐),对其他组织学类型的部分患者也有助于诊治。

治疗前18F-FDG PET显像可检出部分CT扫描未显示的病灶,改变15%~20%患者的临床分期,且8%患者的治疗方案随之改变。

18F-FDG PET 显像可以代替HL及部分DLBCL的骨髓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

参照18F-FDG PET显像结果进行诊断和分期时,应持谨慎态度,结节病、感染及炎性反应等许多良性疾病均能导致PET结果的假阳性。

2.淋巴瘤中期再次分期和治疗反应评估。

18F-FDG PET及18F-FDG PET/CT 显像在淋巴瘤的再分期中显示出很高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治疗反应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霍奇金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的影像表现及其在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摘要】:[目的] 1、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的影像表现及分布规律,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探讨PET/CT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1.1对照组:选取2007年7月份10例经临床查体、心电图、X线、B超、血清肿瘤标志物等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的健康查体者,分析正常的~(18)F-FDGPET/CT图像表现。

1.2 NHL组: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08年3月NHL患者88例(治疗前71例,治疗后复发17例),男64例,女24例,年龄介于15~78岁,平均年龄为50岁。

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

NHL的诊断根据病理学检查而确诊,淋巴瘤侵犯病灶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确诊。

2、主要仪器与显像剂Discovery LS PET/CT scanner、加速器PETtracer、化学合成模块tracerlab F-X_(F-N)系统均来自美国GE公司,~(18)F-FDG通过模块自动合成,放化纯度>95%。

3、显像方法及条件受检者空腹6h以上,平静状态下通用三通管经手背静脉注射~(18)F-FDG 203~511MBq(5.49 mCi~13.81 mCi),随后在暗室内静卧1h左右,排尿后行PET/CT显像。

显像包括CT平扫及PET发射扫描,扫描范围为从股骨中段至颅顶,6~8个床位,CT扫描条件为电压140kV、电流160mA、螺距0.75、球管单圈旋转时间为0.8s、层厚为5mm;发射扫描每床位4分钟。

4、图像重建及融合PET 图像重建采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OS-EM),图像衰减校正采用CT扫描数据。

CT采用标准法重建,重建层厚均为4.25mm,将PET和CT图像传送到Xeleris工作站,进行帧对帧图像对位融合显示。

5、图像分析及诊断标准图像经帧对帧融合分析,病灶经2位有PET/CT 诊断经验的高年资医师目测确认,病灶摄取程度与正常肝脏相近定义为轻度摄取,病灶浓聚程度高于正常肝脏能够清晰辨认定义为高摄取。

浓聚灶采用感兴趣区(ROI)技术,由计算机计算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N),取其平均值(SUVave)。

NHL病灶的SUN测量方法:对3个以下淋巴结病灶均测量其大小和SUV,淋巴结广泛性侵犯者选取最大、中等大小及最小病灶进行测量,淋巴结团块状侵犯则测量最浓处SUN;脏器弥漫性侵犯则测量整个脏器SUN,一个脏器出现多处侵犯分别测量每处病灶的大小及SUN。

6、临床分期标准采用Ann Arbor分期标准。

7、统计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处理软件,SUN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单纯淋巴结侵犯NHL、单纯结外脏器侵犯NHL及结内外均侵犯NHL 三组间SUN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结内侵犯病灶与结外侵犯病灶SUV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淋巴结病灶不同大小SUV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

PET与同机CT在临床分期符合率的比较用两样本率x~2检验;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18)F-FDG PET/CT显像1.1对照组对照组10例。

脑实质~(18)F-FDG明显高摄取,灰质高于白质,大脑及小脑左右侧放射性分布对称。

肾及肾盂、输尿管、膀胱内尿液放射性浓聚程度高。

肝、脾及骨髓呈轻度摄取。

部分受检者扁桃腺、舌下腺可见明显浓聚。

双侧乳腺组织可呈轻度浓聚。

双肺放射性分布较低而均匀。

胸廓左右对称,纵隔大血管及心血池放射性分布高于双肺实质。

部分病例左室心肌出现放射性明显浓聚,部分不显影。

胆囊、胰腺处无放射性浓聚。

腹部结直肠及小肠呈浓淡不一的条状影,形态规则。

CT均未见异常软组织肿块。

1.2 NHL组NHL88例,有淋巴结受侵犯者77例,有结外侵犯者69例,结外侵犯表现为单一脏器(或组织)受侵犯者44例(63.7%)、多脏器(或组织)受侵犯者25例(36.2%)。

绝大数淋巴瘤病灶呈~(18)F-FDG高摄取,共选取其中336个病灶测量,其SUV为4.66±2.24。

336个病灶中淋巴结病灶207个,结外病灶129个,SUV分别为4.36±2.19和5.14±2.25,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Z=-3.187,P=0.001)。

将207个淋巴结病灶按其最大直径(d)分为三组:d≤1.0cm、1.0cm<d<2.0cm及d≥2.0cm,SUV分别为2.11±0.55、4.26±1.31、6.32±1.78,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138.555,P<0.001)。

根据淋巴瘤有无结内外侵犯分为单纯结内侵犯组(19例)、单纯结外侵犯组(11例)及结内外均侵犯组(58例),SUV分别为4.51±2.41、5.61±2.38和4.63±2.19,三组病例的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96,P=0.192)。

1.2.1 NHL淋巴结受侵犯的PET/CT影像表现及分布NHL88例,淋巴结受侵犯者77例,其中71例为~(18)F-FDG 明显高摄取,2例为轻度摄取,4例表现为同一患者不同病灶出现明显高摄取与轻度摄取并存。

受侵犯淋巴结的分布表现为全身多发病灶呈弥漫性分布、多部位多发病灶呈散在分布及单部位单发或多发病灶呈局限性分布三种主要类型。

(1)全身病灶弥漫性分布者22例(28.6%),表现为全身淋巴结广泛受侵犯,左右侧均累及,部分基本对称,部分不对称,部分病灶分布与淋巴链的走行基本一致。

(2)多部位多发病灶呈散在分布者24例(31.2%),表现为全身多处淋巴结受累及,分布较散在,病灶间呈跳跃性分布,基本不沿淋巴链走行,病变主要侵犯腹部、颈部及腋窝淋巴结,较少累及纵隔淋巴结。

(3)单部位单发或多发病灶呈局限性分布者31例(40.3%),表现为淋巴瘤只累及一个局部的淋巴结,为单发病灶或多发病灶相融合,病灶的形态多数为结节状,4例为团块状,病变主要位于颈部及腹腔淋巴结,较少累及腋窝及腹股沟区淋巴结。

1.2.2 NHL结外侵犯的PET/CT影像表现NHL88例中,有69例存在结外侵犯,其中67例表现为~(18)F-FDG明显高摄取,2例表现为轻度摄取。

单脏器(或组织)受侵犯者44例,多脏器(或组织)受侵犯者25例。

在单一脏器(或组织)内,结外病变可表现为弥漫性浸润、多发病灶或单发病灶三种类型。

在44例单脏器或组织侵犯中,呈现为弥漫性浸润者20例(45.5%)。

在实质脏器内,脾脏、扁桃腺、肺等影像表现为病变弥漫性侵犯整个脏器,代谢弥漫性增高伴脏器明显增大,病灶常无坏死和密度改变,鼻咽部等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及代谢均匀性增高;在胃肠道,影像表现为受侵犯胃壁及肠壁弥漫性增厚、代谢弥漫性增高,胃、肠腔多无狭窄,大部分肠腔反而呈瘤样扩张。

表现为单脏器(或组织)内多发病灶者10例(22.7%),见于骨骼、颅脑及胃肠道,PET/CT影像表现为单一脏器或组织内分布多个结节状或块状高代谢病灶,脑实质侵犯表现为颅内多发结节状高代谢病灶,浓聚程度明显高于脑灰质(SUV为8.98±3.73),并沿颅中线周围分布;胃侵犯者,表现为胃壁上多发病灶散在分布,肠道累及者表现为多发节段性累及;骨骼或骨髓侵犯者,表现为骨骼或骨髓组织内多发高代谢病灶,而CT于相应部位常未见骨质或骨髓密度异常。

表现为单脏器单发病灶者14例(31.8%),PET/CT表现为单一脏器或组织内孤立性结节状或块状高代谢病灶。

多发脏器或组织侵犯25例中,2个脏器或组织受侵犯者9例,2个以上脏器或组织受侵犯者16例。

脏器内病灶的表现与单脏器受侵类型基本一致,其中以弥漫性浸润较多见,2个脏器或组织侵犯9例中,8例至少有1个脏器或组织呈弥漫性浸润。

1.2.3结内外均受侵犯的PET/CT影像表现NHL88例中,有58例(65.9%)同时有结内伴结外侵犯。

结内外同时受侵犯者,其病灶的全身分布有多种影像表现,以下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淋巴结广泛受侵犯者常伴有脾脏或骨髓受侵犯;(2)当存在多脏器(或组织)受侵犯伴有多部位淋巴结受侵犯时,不同脏器(或组织)之间、脏器与淋巴结病灶之间常无法用其他恶性肿瘤伴转移来解释所有病灶;(3)当表现为单一脏器(或组织)弥漫性浸润时,特别是同时有非引流区域淋巴结受累时,其影像具有一定的特点,(4)当单脏器多发病灶伴非引流区域淋巴结受累时,其影像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2、~(18)F-FDG PET/CT显像在NHL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治疗前NHL71例中,单纯淋巴结侵犯19例,结外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侵犯52例,PET/CT分期68例(95.8%)与临床符合。

在19例单纯淋巴结受侵犯的分期中,PET与同机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27,P=0.311)。

在52例结外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受侵犯的分期中,PET与同机CT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12.56,P<0.001),PET检出结外侵犯病灶的灵敏度高于同机CT,特别是在骨骼及骨髓、中枢神经系统和软组织病灶方面。

[结论] 1、~(18)F-FDG PET/CT 对NHL病灶的检出灵敏度高,绝大多数NHL病灶葡萄糖代谢高,易于检出和定性。

2、NHL 病灶的PET/CT影像表现及分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综合分析结内、外病灶的分布有助于NHL 的诊断。

3、NHL受累及淋巴结的影像分布主要有全身多发病灶呈弥漫性分布、多部位多发病灶呈散在分布及单部位单发或多发病灶呈局限性分布三种类型,前两种影像分布具有特殊性有助于诊断NHL。

4、单脏器(或组织)内,结外病灶有三种影像表现:弥漫性浸润、多发病灶及单发病灶,弥漫性浸润和单脏器多发病灶具有一定特殊性有助于NHL与其他肿瘤相鉴别。

5、全身PET/CT检查做为单一的显像技术,既能灵敏地检出受侵犯淋巴结,又能灵敏地检出受侵犯的结外病变,与临床分期的符合率达95.8%,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分期检测技术。

在结外病灶的检出PET明显优于同机平扫C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