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预防论文

合集下载

儿童龋病预防进展论文

儿童龋病预防进展论文

儿童龋病预防进展论文•相关推荐儿童龋病预防进展论文龋病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严重的龋病不仅影响儿童的进食,而且影响儿童面颌部乃至全身的生长发育。

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较多。

以下是整理的口腔医学龋病预防论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就近年来我国儿童龋病及其预防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1.我国儿童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1995年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6.55%,城市75.69%,农村78.28%;乳牙龋均4.48,城市4.32,农村4.80乳牙龋患严重,一些地区恒牙龋上升。

儿童龋病的现状是患龋率高,患龋年龄小,就诊率低,发病率上升2.致龋细菌和因素2.1致龋相关细菌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粘性放线菌、乳杆菌与龋病有关,是重要的致龋菌它们通过对牙面的粘附,形成牙菌斑,然后利用糖产酸,导致牙齿脱矿,产生龋病变链菌的致龋能力主要是发酵蔗糖和耐酸,龋病的发生状况及进展与菌斑中变链菌的量成正相关关系远缘链球菌主要导致牙光滑面龋的发生乳杆菌极为耐酸,缺乏在牙菌斑中附着和聚集的能力,但龋损一旦形成,乳杆菌就会对龋病发展起作甩龋病的发生过程取决于牙釉2.2致龋相关因素2.2.1出生状况邹静等认为新生儿出生状况对其乳牙患龋有明显影响,早产儿到学龄前其患龋情况较足月产新生儿到学龄前的患龋情况严重这是由于早产儿出现较严重的低钙血症,乳牙釉质矿化程度降低,对龋的敏感性增加2.2.2喂养方式婴幼儿龋病(ECC)发生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其主要特点是侵害上颌前牙,然后累及乳磨牙。

研究证实ECC与喂养方式有一定关系,其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不适当的喂养方式造成的引起龋损的优势病原菌是变链菌、远缘链球菌、乳杆菌2.2.3饮食习惯粘性固体含糖食物具有明显的致龋性已有定论而饮料对牙齿的危害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饮料对牙釉质具有脱矿作用,脱矿作用的强弱与饮料的种类有关,果汁类最强,钙奶最弱。

饮用的饮料越多,频率越高,饮用速度越慢,牙酸蚀越重2.2.4固定矫治固定矫治过程是诱发正畸儿童龋病的一个因素。

口腔疾病预防论文

口腔疾病预防论文

口腔疾病预防论文
【摘要】口腔疾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口腔卫生要从个体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口腔清洁健康,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口腔疾病;现状;预防
1 目前我国口腔疾病的现状
1.1 牙周组织健康状况
牙周疾病是一类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破坏性疾病。

全国12岁青少年的牙龈出血检出率为57.7%;35~44 岁中年人的牙周健康率为14.5%;65~74 岁老年人的牙龈出血检出率为68.0%。

1.2 口腔黏膜组织的患病情况
口腔黏膜是指口腔内的湿润衬里,口腔黏膜疾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分为35~44 岁和65~74岁两个年龄段,在此类人群中,黏膜发生异常最多的是黏膜脓肿,其次是口腔黏膜溃疡,依次为扁平苔藓、白斑、念珠菌病、口腔恶性肿瘤及急性坏死性龈口炎。

1.3 牙本质敏感的患病情况
牙本质敏感是指暴露的牙本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短而尖锐的疼痛,并且不能归因于其它特定原因引起的牙体缺损或病变,典型的刺激包括温度刺激、吹气刺激、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刺激。

我国20~69 岁成年人牙本质敏感的患病率是32.1%,50~59 岁人群牙本质敏感的患病率最高,而最容易患病的牙位是上颌的第一前磨牙。

口腔预防医学论文

口腔预防医学论文

口腔预防医学论文引言口腔预防医学是口腔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旨在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口腔疾病的患病率与全身健康紧密相关,因此,开展口腔预防工作对于促进人们的整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口腔预防医学的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预防措施。

口腔预防医学的概念口腔预防医学是指通过采取预防性的策略,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它涉及口腔卫生教育、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早期诊断等方面。

口腔预防医学的目标是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减少口腔疾病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口腔预防医学的核心理念是预防优于治疗。

通过加强公众的口腔卫生意识,提高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概率。

同时,早期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也是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

定期的口腔检查和早期诊断可以帮助人们尽早发现潜在的口腔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口腔健康是人体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腔疾病不仅使人们感到不适,还会影响食物消化和吸收,进而影响整体营养状况。

未经治疗的口腔问题可能导致牙齿缺失、牙龈疾病、口腔感染等严重后果。

口腔疾病还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密切相关。

口腔预防医学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并减少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通过开展口腔卫生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人们可以提高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而减少口腔疾病的风险。

此外,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早期诊断,可以帮助人们及早发现潜在的口腔问题,并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口腔预防医学的措施1. 口腔卫生教育口腔卫生教育是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宣传口腔卫生知识,提醒大众关注口腔健康问题,可以促使人们改善口腔卫生习惯。

常见的口腔卫生教育内容包括正确刷牙方法、使用牙线和牙间刷的技巧、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等。

口腔卫生教育可以通过卫生宣传广告、学校教育、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

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研究

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研究

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研究一、概述口腔疾病是指影响牙齿、牙龈、舌、口腔黏膜等组织的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病、口腔溃疡等。

口腔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口腔卫生等因素密切相关。

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全身健康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口腔疾病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口腔疾病预防1.改善饮食结构饮食结构因素是影响口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该避免大量食用含糖高脂肪的食品,尽量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D、钙、磷等营养素的食品。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或者适当补充维生素片,以提高免疫力,增强口腔自身防御能力。

2.注意口腔卫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口腔疾病的根本。

正确刷牙方法不仅能有效清除口腔细菌,而且可以刺激口腔血液循环,提高牙齿的抗蚀能力。

同时,每天应该洁净牙缝,使用含氟牙膏洗牙,以及定期到正规牙科机构进行洁牙、除菌、预防龋齿等口腔保健措施。

3.减少烟酒刺激烟草和酒精是口腔疾病重要危险因素,大量饮酒和吸烟容易引起口腔癌、口腔溃疡、牙齿黑色变色等。

因此,要注意减少烟酒刺激,戒烟限酒。

4.避免创伤和压迫创伤和压迫是口腔疾病其他危险因素。

例如,在运动或者娱乐等活动中应该戴好护齿器,避免牙齿碰撞;睡觉时避免将牙齿咬合过紧,避免出现面部肌肉疼痛等问题。

三、口腔疾病治疗治疗口腔疾病要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和个人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下面列举几种口腔疾病的基本治疗方法。

1.龋齿治疗龋齿治疗的基本方法是修补龋洞并补充牙齿缺损部位。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氢氧化氢灰、树脂、陶瓷修复体、金属材料等。

需要说明的是,口腔保健是预防龋齿的基础,因此刷牙、洁牙、漱口等口腔保健措施十分关键。

2.牙周病治疗牙周病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口腔细菌,清除坏死组织,切除牙结石。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洁牙、手术刮治、激光排便等。

同时,口腔卫生的持续保养也是牙周病预防和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

3.口腔溃疡治疗口腔溃疡治疗需要根据溃疡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不同的治疗。

口腔预防英语作文

口腔预防英语作文

口腔预防英语作文Title: The Importance of Oral Prevention: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In the realm of healthcare, oral health is often underestimated despite its profound impact on overall well-being. As the gateway to our digestive system and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our appearance, maintaining good oral hygiene is not just about having a bright smile but also about preventing painful conditions, enhancing quality of life, and promoting overall health. This essay delves into the significance of oral prevention,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hat integrates education, regular dental visits, and lifestyle modifications.IntroductionOral diseases, particularly dental caries (cavities) and periodontal (gum) diseases, are among the most prevalent health problems worldwide. They not only cause discomfort and impair chewing function but also have been linked to more severe health issues such a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betes, and respiratory infections. Therefore, investing in oral prevention is crucial for ensuring a healthy and disease-free life.Education: The Cornerstone of PreventionEducation forms the bedrock of any prevention strategy. Raising public awarenes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oral hygiene, proper brushing and flossing techniques, and the role of a balanced diet in maintaining good oral health is essential. Schools, communities, and healthcare providers should collaborate to provide age-appropriate educational materials and campaigns that encourage healthy habits from childhood.Regular Dental Visits: 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Regular dental check-ups are vital for early detection and timely treatment of oral problems. During these visits, dentists assess the condition of teeth, gums, and the entire oral cavity, providing personalized advice on oral care and addressing any concerns promptly. Professional cleanings remove plaque and tartar build-up that brushing and flossing alone cannot eliminate, thus reducing the risk of gum disease and tooth decay.Lifestyle Modifications: A Holistic ApproachAdopting a healthy lifestyle goes hand in hand with maintaining good oral health.A balanced diet rich in fruits, vegetables, whole grains, and lean proteins supports gum health and strengthens teeth. Limiting sugary foods and beverages, especially those consumed between meal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cavities. Furthermore, avoiding tobacco products and excessive alcohol consumption is crucial as they contribute to gum disease and oral cancer. Innovations in Oral Prevention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have led to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oral prevention. Fluoride varnishes, sealants, and other preventive treatments offer additional protection against cavities, especially for high-risk individuals. Water fluoridation, a cost-effective public health measure,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prevalence of dental caries globally. Additionally, the rise of teledentistry has made it easier for individuals in remote areas to access dental advice and care, enhancing prevention efforts.ConclusionIn conclusion, oral prevention is a cornerstone of comprehensive healthcare that requires a multifaceted approach. By prioritizing education, promoting regular dental visits, adopting healthy lifestyles, and embracing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w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burden of oral diseases and promote a lifetime of good oral health. As individuals and as a society, we must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oral health and invest in its prevention, ensuring a brighter, healthier future for all.。

口腔健康主题征文范文

口腔健康主题征文范文

“口腔健康”主题征文篇一:口腔健康:保护我们的身心之窗一、引言口腔健康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享受美食、表达情感和维持日常生活的关键。

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口腔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将探讨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口腔健康、预防口腔问题、了解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并展望口腔健康的未来趋势。

二、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健康的口腔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美食,发出清晰的声音,并在社交场合中展现自信的笑容。

同时,口腔问题如龋齿、牙龈炎等也可能对我们的全身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维护口腔健康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三、口腔健康的维护维护口腔健康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每天至少刷两次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三分钟,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以清除牙齿表面的细菌和食物残渣。

此外,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和细菌也是必要的。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口腔问题,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四、口腔问题的预防预防口腔问题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适量摄入钙、磷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持口腔和牙齿的健康。

避免过度使用糖分和酸性饮料可以减少龋齿的风险。

此外,戒烟和限制饮酒也是预防口腔问题的重要措施。

通过预防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降低口腔问题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五、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口腔问题如龋齿、牙龈炎等可能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等疾病的风险。

同时,全身健康问题如营养不良、免疫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对口腔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维护口腔健康对于我们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六、口腔健康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口腔健康的未来趋势将更加注重预防和治疗相结合。

通过基因检测和个性化医疗等技术的发展,我们将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预防口腔问题的发生。

口腔预防小作文

口腔预防小作文

口腔预防小作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口好牙不知不觉就出了问题,疼起来那叫一个要命。

等真正遭罪的时候,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爱护自己的口腔。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唠唠口腔预防这点事儿。

先来说说我自己的一次“惨痛”经历。

有一回,我和朋友出去旅游,那真是玩得开心,吃嘛嘛香。

可到了晚上,我的牙突然疼了起来。

一开始,我还没当回事,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

但这疼痛却越来越厉害,就像有个小锤子在我的牙里不停地敲啊敲。

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那时候已经是半夜了,附近的药店也都关门了。

我只能在床上翻来覆去地“哎呦”,朋友也被我折腾得没法睡。

最后没办法,我们大半夜到处找还开着的医院。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医生一看,说是因为我平时刷牙不认真,牙缝里藏了太多食物残渣,引发了炎症。

从那以后,我可算是长了记性,开始特别注意口腔预防。

每天早晚刷牙那是必须的,而且我还学会了正确的刷牙方法。

以前我刷牙就是随便糊弄几下,现在我知道了,牙刷要和牙齿呈 45 度角,轻轻地上下刷动,每个牙齿的面都要刷到,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除了刷牙,我还用上了牙线。

这玩意儿一开始用还真不习惯,总觉得把牙线塞进牙缝里怪怪的。

但用了几次之后,发现从牙缝里带出来的那些脏东西,真让人吃惊。

原来就算每天刷牙,牙缝里还是会藏污纳垢。

再说说饮食习惯吧。

以前我特别爱吃甜食,什么巧克力、蛋糕,来者不拒。

现在为了我的牙齿着想,我也开始控制了。

偶尔吃一点解解馋,吃完马上漱口。

还有那些碳酸饮料,我也尽量少碰。

因为碳酸会腐蚀牙齿的珐琅质,这可是牙齿的保护层啊。

还有啊,我现在每年都会去看两次牙医。

别觉得这是多此一举,其实定期检查能早早发现问题,把牙病扼杀在摇篮里。

有一次去看牙医,医生就发现我有一颗智齿长歪了,如果不尽早拔掉,以后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幸好发现得及时,少受了不少罪。

大家可别小看口腔预防,这真的太重要了。

想象一下,要是牙齿不好,吃东西都不香了,那生活得多没乐趣啊。

而且看牙不仅费钱还费时间,遭罪不说,还影响心情。

牙周病的治疗及预防 毕业论文

牙周病的治疗及预防  毕业论文

牙周病的治疗及预防毕业论文一、前言牙周病又称为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

牙周病是以牙龈炎为基础,伴随着破坏支持牙齿的牙槽骨的一组疾病。

牙周病的发病率较高,已经成为了口腔疾病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牙周病不仅会导致口臭口腔异味等口腔问题,还会引发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牙齿松动、牙齿脱落,甚至导致心脏病等危险疾病。

因此,对牙周病的治疗及预防应引起重视。

二、牙周病的治疗1、基础护理法基础护理法指的是口腔健康教育、刷牙和漱口等简单的日常生活习惯,因其简单易行,能够使病人自行掌握,是普及性治疗措施。

病人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刷牙2-3次,每次刷牙时间为2-3分钟,使用牙线、冲牙器等工具清洁牙齿间的间隙。

2、手术治疗法手术治疗法主要分为根面整形、根面光滑术、激光治疗、组织再生技术等。

其中,根面整形指的是去除牙齿周围堆积的菌斑和牙石,使得牙齿根部的表面光滑。

根面光滑术是对刚刚进行了根面整形的牙齿再次进行处理,用一定的工具进行精细调整。

激光治疗法是通过激光照射牙周纤维膜或慢性牙周炎的炎症局部,有助于抑制细菌增生、改善口腔环境、促进治疗。

组织再生技术是指将自体或异体生长因子、成骨细胞植入到受损的牙周组织,通过培育、输送细胞,促进牙周丸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3、药物治疗法药物治疗法主要使用抗生素、抗炎药等药物,可以通过口服、外用、注射等方式使用。

这些药物可以对于炎症起到缓解和抑制作用,但是过分使用会产生药物抗性,引起其他的副作用,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牙周病的预防1、改善口腔卫生质量口腔卫生对于预防口腔疾病至关重要,每天刷牙2-3次,每次2-3分钟,使用牙线、冲牙器等方法清洁牙齿间隙。

口腔卫生质量的提高可以减少细菌的存活和增殖。

2、控制吸烟、饮酒烟草和酒精是导致口腔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者和饮酒者易患口腔疾病,应该控制吸烟和饮酒的行为。

3、改善饮食结构均衡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维持牙齿的健康,尤其是糖分摄入量过大对于口腔健康的威胁十分巨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疾病预防论文
【摘要】口腔疾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口腔卫生要从个体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口腔清洁健康,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口腔疾病;现状;预防
1 目前我国口腔疾病的现状
1.1 牙周组织健康状况
牙周疾病是一类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破坏性疾病。

全国12岁青少年的牙龈出血检出率为57.7%;35~44 岁中年人的牙周健康率为14.5%;65~74 岁老年人的牙龈出血检出率为68.0%。

1.2 口腔黏膜组织的患病情况
口腔黏膜是指口腔内的湿润衬里,口腔黏膜疾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分为35~44 岁和65~74岁两个年龄段,在此类人群中,黏膜发生异常最多的是黏膜脓肿,其次是口腔黏膜溃疡,依次为扁平苔藓、白斑、念珠菌病、口腔恶性肿瘤及急性坏死性龈口炎。

1.3 牙本质敏感的患病情况
牙本质敏感是指暴露的牙本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短而尖锐的疼痛,并且不能归因于其它特定原因引起的牙体缺损或病变,典型的刺激包括温度刺激、吹气刺激、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刺激。

我国20~69 岁成年人牙本质敏感的患病率是32.1%,50~59 岁人群牙本质敏感的患病率最高,而最容易患病的牙位是上颌的第一前磨牙。

1.4 氟牙症的患病情况
氟牙症是指在牙发育矿化时期机体摄入过量的氟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牙釉质发育不全,氟牙症好发年龄为12岁的青少年,其氟牙症患病率为11.7%。

1.5 牙颌畸形的患病情况
牙颌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不良习惯、疾病、替牙紊乱、发育异常、遗传等,导致牙列不齐和关系紊乱等。

中国大部分牙颌畸形发生在恒牙列,患病率为73.0%。

其次是混合牙列,其患病率为71.2%,儿童乳牙列的牙颌畸形患病率为51.8%。

1.6 牙外伤的发生情况
牙外伤是指受外力作用而产生的牙周膜损伤、牙体硬组织损伤、牙龈脱位和牙折等。

我国有19.5%的12 岁青少年有牙齿外伤的经历,且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1.7 口腔恶性肿瘤的患病情况
口腔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

中国35~44 岁年龄组人群口腔恶性肿瘤患病率为17/10 万;65~74岁年龄组人群患病率为30/10 万。

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口腔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属于中等水平。

1.8 牙齿酸蚀症的患病情况
酸蚀症是指在无细菌参与的情况下,由于接触牙面受到酸或其螯合物的化学侵蚀作用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的、慢性的牙体硬组织表面浅
层丧失。

近十年来酸蚀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患病率有所上升,继而各地开展了多项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酸蚀症调查,3~5 岁儿童酸蚀症的患病率在4.5%~12.4%,12~13 岁青少年酸蚀症的患病率在22.1%~61.8%。

2 影响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
2.1 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是仅次于社会地位的重要影响因素,保持口腔卫生的措施有刷牙、漱口、牙线剔牙、洁治等,而刷牙是提高口腔卫生最重要的措施。

口腔卫生与牙周疾病也有直接关系。

口腔卫生好,菌斑清除彻底,龈炎发病率低,牙周状况就好;反之,口腔内菌斑很多,牙石堆积,龈炎则不能避免。

若该类情况持续存在,则会引起牙周炎。

2.2 饮食习惯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的摄入量、摄入频率及糖加工的形式与龋病有密切关系。

除蔗糖以外目前还存在着多种可引起口腔疾病的食品,这些物质虽然不能被致龋菌利用,但其可以直接产生酸性环境,溶解牙体组织,导致龋病。

2.3 氟化物使用情况
氟化物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龋病的预防。

在我国,多种氟化物的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含氟牙膏,还有含氟漱口水、含氟凝胶、含氟涂膜等。

2.4吸烟情况
吸烟是牙周疾病和口腔黏膜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从加重牙周疾
病的严重程度看,吸烟对牙槽骨丧失、牙松动和牙周袋加深有剂量反应作用,吸烟次数越多,时间越长,牙周疾病越严重。

3 口腔问题的预防措施
3.1 定期洁治
每半年或1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定期洁治(俗称洗牙),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3.2 及时治疗
当牙周感到不适,出现遇冷热、酸甜刺激痛时,应及时到正规口腔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治疗,不要拖到疼痛不可忍受时再进行治疗。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口腔癌症:2 周以上不能愈合的口腔溃疡;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或红色斑点;口腔出现非炎症性肿胀并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和颈部不明原因的麻木或疼痛。

3.3 及时镶复缺失牙
牙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除担负着咀嚼食物的功能外,还具有发音、语言以及保持颜面部协调美观的作用。

所以应保存每颗能治疗的牙,切忌轻易拔除。

3.4 保持义齿处于功能状态
注意保护好义齿(俗称假牙),及时清洁,防止变形。

定期检查已修复的义齿,出现不适及时修改调整。

久戴义齿常出现口腔组织红肿、疼痛、溃疡等症状时,应由医生及时检查处理或更换义齿。

3.5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全面维护口腔健康
每天应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和保健牙刷刷牙,不断清除牙菌斑,维护牙周健康,预防龋齿发生。

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拉锯式横刷,预防牙颈部楔状缺损。

最好每日用牙线清洁牙齿邻面一次;牙缝较宽者,推荐使用间隙刷。

提倡使用漱口水。

刷牙主要清洁牙齿表面的软垢和牙菌斑,对口腔其它部位起不到充分清洁作用,这些部位也是引起口腔疾病的病因。

适当使用漱口水对全面清洁口腔具有一定作用。

餐后应清洁义齿,睡觉前要取出口内的可摘义齿,并浸泡在清水或义齿清洁液中。

另外,老年人要戒烟与少饮酒,保持膳食平衡。

拥有一个完整的牙列是具备良好咀嚼功能的前提。

牙列的完整可促使人们充分享受美味佳肴,以便于食物经过牙齿的咀嚼和研磨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

参考文献:
[1]胡德渝.我国口腔健康、疾病趋势及发展方向[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9).
[2]荣文笙,胡德渝,冯希平,等.我国城市地区成人牙本质敏感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0(3).
[3]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