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胡运权第二版)习题答案(第二章)
《运筹学》胡运权清华版-2-01对偶问题

一、对偶问题的提出
二、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数学模型
继续
三、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对应关系
返回
一、对偶问题的提出
题对
偶 问
实例:某家电厂家利用现有资源生产两种
产品, 有关数据如下表:
上页 下页 返回
设备A 设备B 调试工序
产品Ⅰ 产品Ⅱ
0
5
6
2
1
1
利润(元) 2
1
D
15时 24时 5时
a11x1 a12x2 ... a1n xn b1 .a..21x1 a22x2 ... a2n xn b2 am1x1 am2 x2 ... amn xn bm xi 0,i 1,2,..., n
题对 偶 问
上页 下页 返回
对偶问题
min w b1 y1 b2 y2 ... bm ym
y 调试工序 –––– 元/3时
付出的代价最小, 且对方能接受。
厂家觉得比
收
自己生产有利。
购
题对 偶 问
上页 下页 返回
厂家能接受的条件:
出 用同让等代6 y数价2量应的不y资低3 源于 2 5 y自1己生2产y的2 利润y3。 1
收购方的意愿:
单位产品Ⅰ出租 收入不低于2元
单位产品Ⅱ出租 收入不低于1元
y1 a11
a12...
a1n ≤ b1
偶 问
y2 a21 ... ...
a22... ...
a2n
≤
... b2
... ...
题
ym am1 am2 ... amn ≤ bm
≥ ≥ ≥
max c1 c2 ... cn
题对 偶 问
运筹学教程(第二版)(胡运权)课后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

运筹学教程(第⼆版)(胡运权)课后答案(清华⼤学出版社)运筹学教程(第⼆版)习题解答第⼀章习题解答运筹学教程1.1 ⽤图解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
并指出问题具有惟⼀最优解、⽆穷多最优解、⽆界解还是⽆可⾏解。
1 2x , x ≥ 0 ? ≤ 2 2 1 ? .? 2 x 1 - x 2 ≥ 2st- 2 x + 3x (4) max Z = 5 x 1 + 6 x 2≤ 82 5 ≤ x ? 1 ? 5 ≤ x ≤ 10 .?max Z = x 1 + x 26 x 1 + 10 x 2 ≤ 120st ?(3) 1 2 x , x ≥ 0 ? 2 1 ? ? ? 4 x 1 + 6 x 2 ≥ 6st .?2 x + 2 x ≥ 4 (1) min Z = 2 x 1 +3 x 21 2 ? ≥ 12 2 1 ? x , x ≥ 0 .? ?2 x 1 + x 2 ≤ 2st ?3x + 4 x (2) max Z = 3x 1 + 2 x 2x , x ≥ 0 1 2该问题⽆解≥ 12 2 1 ? ? 2 x 1 + x 2 ≤ 2st .?3 x +4 x ( 2 ) max Z = 3 x 1 + 2 x 2第⼀章习题解答3 2 1x = 1, x = 1, Z = 3是⼀个最优解⽆穷多最优解,1 2x , x ≥ 0 ? 2 1 ? ? ? 4 x 1 + 6 x 2 ≥ 6st .?2 x + 2 x ≥ 4 (1) min Z = 2 x 1 +3 x 2该问题有⽆界解1 2x , x ≥ 0 ? ≤ 2 2 1 ? .? 2 x 1 - x 2 ≥ 2st- 2 x + 3x (4) max Z = 5x 1 + 6 x 2第⼀章习题解答唯⼀最优解, x 1 = 10, x 2 = 6, Z = 16 ≤ 82 5 ≤ x ?1 ? 5 ≤ x ≤ 10 .?max Z = x 1 + x 26 x 1 + 10 x 2 ≤ 120st ?(3)第⼀章习题解答运筹学教程1.2 将下述线性规划问题化成标准形式。
《运筹学教程》第二章习题答案

《运筹学教程》第二章习题答案1、(1)解:引入松弛变量x4≥0,x5≥0,化不等式为等式为:minz=2X1 +3X2+4X3s.t. X1+3X2+2X3+X4=74X1+2X2+X5=9X1,X2,X4,X5≥0化自由变量为非负,令X3=X3′-X3〞,X3′,X3〞≥0 :minz=2X1 +3X2+4X3′-4X3〞s.t. X1+3X2+2 X3′-2 X3〞+X4=74X1+2X2+X5=9X1,X2, X3′,X3〞,X4,X5 ≥0(2)解:引入松弛变量x5≥0,剩余变量X6≥0,化不等式为等式为:maxz=X1 -5X2+4X3- X4s.t. X1+2X3+X5=7X2-2X4-X6=9X1,X2,X4,X5 ,X6≥0化自由变量为非负,令X3=X3′-X3〞,X3′,X3〞≥0 :maxz=X1 -5X2+4X3′-4X3〞- X4s.t. X1+2 X3′-2 X3〞+X5=7X2-2X4-X6=9X1,X2, X3′,X3〞,X4,X5 , X6≥0化极大的目标函数为极小的目标函数:minz=-X1+5X2-4X3′+4X3〞+X4s.t. X1+2 X3′-2 X3〞+X5=7X2-2X4-X6=9X1,X2, X3′,X3〞,X4,X5 , X6≥02、(1)是不等式表示下图阴影区域,过阴影部分任意两点的直线仍在该区域内。
(2)不是不等式表示下图阴影区域,过阴影部分且通过曲线上部的直线上的点不完全在该区域内。
(3)不是 不等式表示下图阴影区域,过阴影部分且通过圆内部的直线上的点不完全在该区域内。
3、在以下问题中,指出一组基础变量,求出所有基础可行解以及最优解。
(1)123123123123m ax 2..2644,,0z x x x s t x x x x x x x x x =+-⎫⎪++≤⎪⎬+-≤⎪⎪≥⎭解:将上式化成标准形式,如下:1231234123512345m in 2..2644,,,,0p x x x s t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从上式中可以得出系数矩阵为[]12345112101411A P P P P P ⎡⎤==⎢⎥-⎣⎦, 取基础变量为45,x x ,令非基变量123,,x x x =0,解方程组123412352644x x x x x x x x +++=+-+=得基础可行解(1)(0,0,0,6,4)T x =同理得基础解:(2)(0,6,0,0,20)T x =-,(3)(0,0,3,0,7)T x =,(4)(0,0,4,24,0)T x =-,(5)(0,1,0,5,0)Tx =,(6)1420(0,,,0,0)99Tx =,(7)(6,0,0,0,2)T x =-,(8)(4,0,0,2,0)Tx=,(9)202(,,0,0,0)33Tx =-,(10)142(,0,,0,0)33Tx =。
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胡运权着课后答案

�12 x1 � 3 x2 � 6 x3 � 3 x4 � 9
(1)
st
��8 ��3
x1 x1
� �
x2 x6
� 4 x3 �0
�
2 x5
� 10
�� x j � 0�, j � 1,� ,6�
min Z � 5 x1 � 2 x2 � 3 x3 � 2 x4
� x1 � 2 x2 � 3 x3 � 4 x4 � 7
运筹学教程�第二版� 习题解答
运筹学教程
1.1 用图解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并指出问 题具有惟一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无界解还是无可 行解。
min Z � 2 x1 � 3 x2 � 4 x1 � 6 x2 � 6
(1) st .�� 2 x1 � 2 x2 � 4 �� x1 , x2 � 0
Z
0
0.5
2
0
5
0
0
1
1
5
2/5
0
11/5
0
43/5
page 10 6 January 2011
School of Management
运筹学教程
1.4 分别用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求解下述线性规划 问题�并对照指出单纯形表中的各基可行解对应图解 法中可行域的哪一顶点。
max Z � 10 x1 � 5 x2 �3 x1 � 4 x2 � 9
max Z � x1 � x2 �6 x1 � 10 x2 � 120 (3) st.�� 5 � x1 � 10 �� 5 � x2 � 8
max Z � 3x1 � 2 x2 �2 x1 � x2 � 2
(2) st.��3x1 � 4 x2 � 12 �� x1, x2 � 0
运筹学 胡运权 第二章

第1页
第二章 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设用两种原料(A、B)
生产三种产品的一个生产计划问题
m f ( x) = x1 + 2x2 + 4x3 ax x1 + 2x2 + 2x3 ≤ 25 s.t. 2x1 + x2 + 2x4 ≤15 x1, x2 , x3 ≥ 0
华东师范大学
《运筹学》 运筹学》
第11页 11页
弱对偶性的推论: 对偶性的推论:
max问题的任何可行解目标函数值是其对偶min问 题目标函数值的下限; min问题的任何可行解目标 函数值是其对偶max问题目标函数值的上限。 如果原max(min)问题为无界解,则其对偶 min (max) max(min) 问题无可行解。 如果原max(min)问题有可行解,其对偶 min (max) 问题无可行解,则原问题为无界解。 存在原问题和对偶问题同时无可行解的情况。
华东师范大学
14 December 2010
《运筹学》 运筹学》
第10页 10页
1. 弱对偶性定理(P55) 对偶问题(min)的任何可行解Y0,其目 标函数值 bTY0 总是不小于原问题(max) 的任何可行解X0的目标函数值CTX0, 即 CTX0 ≤ bTY0
14 December 2010
14 December 2010
华东师范大学
《运筹学》 运筹学》
第8页
表2.1 对偶变换的规则
原问题(max,≤) ≤ 原问题 系数矩阵 A 目 标 系数 C 常数 项 b 第 i 行约束条件为 ≤ 型 第 i 行约束条件为 ≥ 型 第 i 行约束条件为 = 型 决策变量 xj ≥ 0 决策变量 xj ≤ 0 决策变量 xj ±不限 ⇔ ⇔ ⇔ ⇔ ⇔ ⇔ ⇔ ⇔ ⇔ 对偶问题(min,≥) ≥ 对偶问题 系数矩阵 AT 常数项 b 目 标 系数 C 对偶变量 yi ≥ 0 对偶变量 yi ≤ 0 对偶变量 yi ±不限 第 j 行约束条件为 ≥ 型 第 j 行约束条件为 ≤ 型 第 j 行约束条件为 = 型
运筹学胡运权第02章

•极大化问题的每个约束对应于极小化问题 的一个变量,其每个变量对应于对偶问题 的一个约束。
max Z c1 x1 c2 x2 cn xn
对 偶 问 题 的 定 义
a11 x1 a12 x 2 a1n x n (, )b1 a 21 x1 a 22 x 2 a 2 n x n (, )b2 a x a x a x (, )b m2 2 mn n m m1 1 x j 0( 0, 或符号不限) j 1 ~ n
c3 x3 c3 x3 max z c1 x1 c2 x2
对偶变量 y1 y2′
y2″
y3′
非 对 偶 形 式 的 原对 偶 问 题
例2-4
b2 y2 b3 y3 min w b1 y1 b2 y2
令各约束对应的对偶变量分别为y1、y2′、y2″、 -y3′
(2.4a) (2.4b) (2.4c)
(2.4d)
先转换成对称形式,如下:
a11 x1 a12 x2 a13 x3 a13 x3 b1 a x a x a x a x b 2 21 1 22 2 23 3 23 3 s.t. a21 x1 a22 x2 a23 x3 a23 x3 b 2 a x a x a x a x b3 31 1 32 2 33 3 33 3 x1 0,x2 0,x3 0,x3 0
a11 y1 a21 y2 a21 y2 a31 y3 c1 a y a y a y a y c 2 12 1 22 2 22 2 32 3 s.t. a13 y1 a23 y2 a23 y2 a33 y3 c 3 a y a y a y a y c 3 23 2 33 3 13 1 23 2 y1 0,y2 0,y2 0,y3 0
清华大学《运筹学教程》胡运权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3 x1 x2 x5 3
st
4 x1 3 x2 x3 x6
x1
2 x2
x4
4
6
x j 0(, j 1,,4)
cj
CB
xB
b
-M x5 3
-M
x6
6
0
x4
4
cj zj
-4 x1 1
-M x6 2
0
x4
3
cj zj
-4
-1 0
x1
x2
x3
3
1
0
4
3 -1
1
20
7M-4 4M-1 -M
小于0 ,因此已经得到唯一最优解,最优解为:
X * 2 5 ,9 / 5,1,0T
max Z 10x1 15x2 12x3
5x1 3x2 x3 9
(4)
st
5x1 2x1
6x2 x2 x3
15x3 5
15
x j 0(, j 1,,3)
39
1.8 已知某线性规划问题的初始单纯形
表和用单纯形法迭代后得到下面表格,试求括
弧中未知数a∼l值。
项目
X1 X2 X3 X4 X5
X4 6 (b) (c) (d) 1 0
X5 1 -1 3 (e) 0 1
Cj-Zj
a -1 2 0 0
X1 (f) (g) 2 -1 1/2 0
X5 4 (h) (i) 1 1/2 1
Cj-Zj
0 -7 (j) (k) (l)
6 4
x1 , x2 0
无穷多最优解
(蓝 色 线 段 上 的 点 都 是 最优 解 )
x1
6 5
,
x2
运筹学胡运权 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P43-1.1(1)当取A (6/5,1/5)或B (3/2,0)时,z 取最小值3。
所以该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所有线段AB 上的点都是最优解。
P43-1.2(1)令''4'44x x x -=,z z -='''4'4321'55243max x x x x x z +-+-=,,,,,,232142222465''4'43216''4'43215''4'4321''4'4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P43-1.4(1) 图解法:A(0,9/4),Z 1=45/4;B(1,3/2),Z 2=35/2;C(8/5,0),Z 3=16。
单纯形法:10 5 0 0C b X b b x1x2x3x4θ0 x39 3 4 1 0 30 x48 5 2 0 1 8/5δ10 5 0 00 x321/5 0 14/5 1 -3/5 3/210 x18/5 1 2/5 0 1/5 4δ0 1 0 -25 x23/2 0 1 5/14 -3/1410 x1 1 1 0 -1/7 2/7δ0 0 -5/14 -25/14依次相当于:原点;C;B。
P44-1.7(1)2 -1 2 0 0 0 -M -M -MC b X b b x1x2x3x4x5x6x7x8x9θ无界解。
两阶段法:阶段二:P45-1.10证明:CX (0)>=CX*,C*X*>=C*X (0) CX (0)-CX*+C*X*-C*X (0)>=0,即(C*-C)(X*-X (0))>=0。
P45-1.13设饲料i 使用x i (kg ),则543218.03.04.07.02.0m in x x x x x z ++++=s.t. 7001862354321≥++++x x x x x 305.022.05.054321≥++++x x x x x1008.022.05.054321≥++++x x x x x0,,,,54321≥x x x x x第二章P74-2.1(1)321532m ax y y y w ++=22321≤++y y y 243321≤++y y y 4334321=++y y y 无约束321,0,0y y y ≤≥P75-2.4(1),06353322232max 212121212121≥≥≤-≤+≤-≤++=y y y y y y y y y y y y w(2) (8/5,1/5)(3) 无穷多最优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习题解答
2.1 写出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
。
min Z 2x1 2x2 4x3
x1 3x2 4x3 2
(1)
st
2x1x1 4
x2 x2
3x3 3x3
3 5
x1, x2 , 0, y3
y1 2 y2 y3 2
y1 2 y2 1 (1)
st
.
y1 y1
y2 y2
1 0
(2) (3)
y1, y2 0
(4)
由于(1)和(4)是矛盾约束,故对偶问 题无可行解。所以原问题目标函数值无界。
第二章习题解答
2.7 给出线性规划问题
min Z 2x1 4x2 x3 x4
第二章习题解答
2.5 给出线性规划问题
max Z x1 2x2 x3
x1 x2 x3 2
st 2x1x1x2x2x3x31 2
.
x1 0, x2 0, x3无约束
(1)写出其对偶问题;(2)利用对偶问题性质证明 原问题目标函数值z≤1。
第二章习题解答
min W 2 y1 y2 2 y3
解:
l=1, k=0 , h=-1/2, a=2,
c=3, b=10, e=5/4, f=-1/2, d=1/4, g=-3/4, i=-1/4, j=1/4
Cj→ CB 基 b
32 2 0 0 0 X1 X2 X3 X4 X5 X6
0 X1 (b) 1 1 1 1 0 0
0 X2 15 (a) 1 2 0 1 0
m
aij yi
cj
( j 1,2,, n1)
对偶问题:
st
i 1 m
aij
yi
cj
( j n1 1, n1 2,, n)
i1 yi 0
(i 1,, m1)
yi无约束(j m1 1,, m)
第二章习题解答
2.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如果线性规划的原问题存在可行解,则 其对偶问题也一定存在可行解; 答:不对!如原问题是无界解,对偶问题 无可行解。 (2)如果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无可行解,则 原问题也一定无可行解; 答:不对!道理同上。
max Z x1 x2 5x3 6x4
st
.
x1 x2 x3 2 2x1 x2 x3 1
x
j
0, (
j
1,,3)
试根据对偶问题性质证明上述线性规 划问题目标函数值无界。
第二章习题解答
解:x1=1,x2=x3=0是原问题的可行解。原问题的对 偶问题为:
min W 2 y1 y2
st
n
xij bj
( j 1,, n)
.
i1 xij 0
(i 1,, m, j 1,, n)
m
n
maxW ai yi bj y jm
对偶问题:
st.
yi yi无
i 1
y jm cij 限制,i
j 1
(i 1,, m,
1,, n m
j
1,, n)
第二章习题解答
第二章习题解答
(3)在互为对偶的一对原问题与对偶问
题中,不管原问题是求极大或极小,原问题可行解的 目标函数值一定不超过其对偶问题可行解的目标函数 值;
反。
答:不对!如果原问题是求极小,结论相
题。
(4)任何线性规划问题具有惟一的对偶问
答:结论正确!
第二章习题解答
2.3 已知某求极大化线性规划问题 用单纯形法求解时的初始单纯形表及最终单纯形 表如下表所示,求表中各括弧内未知数的值。
第二章习题解答
min W 2 y1 3 y2
y1 2 y2 2
(1)对偶问
题: st
.32
y1 y1
y2 y2
3 5
y1
3y2
6
y1 0, y2 0
(2) 最优解是:y1=-8/5,y2=1/5,目标函数值-19/5。 (3)由于 y1=-8/5,y2=1/5都不等于零,原问题中的约 束取等号。又上面第4个约束不等号成立,故x4=0,令 x3=0就可以得到最优解: x1=8/5,x2=1/5。
maxW 5 y1 3y2 8 y3
y1 y2 4 y3 5
对偶问题:
st
2 2
y1 y1
5 3
y2 y2
7 y3 3 y3
6 3
y1无约束, y2 0, y3 0
第二章习题解答
mn
min Z
cij xij
i1 j 1
n
xij ai
(i 1,, m)
(3) j1
第二章习题解答
2.4 给出线性规划问题
min Z 2x1 3x2 5x3 6x4
st.
x1 2 x1
2
x2 x2
3x3 x4 x3 3x4
2 3
x j 0, ( j 1,,4)
(1)写出其对偶问题;(2)用图解法求解对偶问题; (3)利用(2)的结果及根据对偶问题性质写出原问题最优 解。
y1 y2 y3 1
(1)对偶问题:st
y1y1
y2 y2
y3 y3
2
1
y1 0, y2无约束, y3 0
(2)y1=y3=0,y2=1 时 对 偶 问 题 的 一 个 可 行 解 , 目 标 函数值为1,故原问题的目标函数值小于等于1。
第二章习题解答
2.6 已知线性规划问题
m
max Z c j x j
j 1
n
aij x j bi
(i 1,, m1 m)
(4)
j1
st
n
aij x j
bi
(i m1 1, m1 2,, m)
j1
x
j
0
( j 1,, n1, n), x j无约束(j n1 1,, n)
第二章习题解答
minW b1 y1 b2 y2 bm ym
对偶问题
:
st
3 4
y1 y1
y2 4 y3 2 3y2 3y3 4
y1 0, y2 0, y3无限制
第二章习题解答
max Z 5x1 6x2 3x3
x1 2x2 2x3 5
(2)
st
4 xx1175xx22
3x3 3x3
3 8
x1无约束, x2 , 0, x3 0
0 X3 20 2 (c) 1 0 0 1
Cj-Zj
32 2 0 0 0
┆ ┆ ┆ ┆┆ ┆ ┆ ┆ ┆
0 X4 5/4 0 0 (d) (l) -1/4 -1/4
3 X1 25/4 1 0 (e) 0 3/4 (i)
2 X2 5/2 0 1 (f) 0 (h) 1/2
Cj-Zj
0 (k) (g) 0 -5/4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