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室的声学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中的声学设计与环境音效

建筑中的声学设计与环境音效

建筑中的声学设计与环境音效1. 介绍建筑中的声学设计和环境音效在现代建筑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影响着建筑内的声音传播和听觉感受,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感。

本文将探讨建筑中的声学设计原则和如何利用环境音效创造更好的建筑体验。

2. 声学设计原则声学设计的目标是优化建筑环境中的声音传播和声音品质,以提供舒适的听觉体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声学设计原则:2.1 吸音材料的应用在建筑室内使用吸音材料可以减少噪声反射和回声,提高声音品质。

吸音板、吸音墙和吸音天花板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增加声音的可听性和清晰度。

2.2 噪音控制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噪音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采用隔音墙、隔音窗和隔音门等措施可以减少来自室外的噪音干扰,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2.3 音频系统设计在特定场所(如剧院、音乐厅)中,合理的音频系统设计可以保证声音在整个空间的均匀分布,并提供清晰自然的声音效果。

合适的扬声器布置、声音延迟控制和均衡器调整可以提高音频系统的性能。

3. 环境音效的应用环境音效是用来创造特定场景的声音效果,以提高用户对建筑环境的感知和体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境音效的应用:3.1 自然声音在建筑中通过播放自然环境中的声音,如鸟鸣、水流声等,可以提供一个放松和宁静的空间。

这些声音可以减轻压力,改善人们的情绪和舒适感。

3.2 仿真声效在游乐场、博物馆或其他娱乐场所使用仿真声效可以增加参观者的互动和娱乐性。

通过使用声音的位置感和运动感,可以创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提升用户体验。

3.3 导航声音在大型建筑或公共场所中,导航声音可以帮助人们找到特定的位置。

例如,在机场中使用语音导航系统可以引导旅客找到登机门,提供便利和方便。

4. 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些成功应用声学设计和环境音效的建筑案例:4.1 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之一,其声学设计为演出提供了出色的声音效果。

合理的吸音材料的选择和安装确保了声音的可听性和清晰度。

消声室和混响室的声学设计原理

消声室和混响室的声学设计原理

消声室和混响室的声学设计原理声学设计是指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考虑声学效果和声学环境的设计。

在音乐、影视、广播等领域,声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消声室和混响室是音乐录音和演出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房间,它们的声学设计对于音乐品质和录音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消声室和混响室的声学设计原理。

一、消声室的声学设计原理消声室是指通过特殊的声学材料和结构,减少或消除外界的噪音干扰,创造一个完全隔音的环境,用于音乐录音、语音录制、声音效果制作等。

消声室的声学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隔音设计消声室的最基本要求是隔音设计。

这需要在室内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等部位采用隔音材料,如密度板、隔音棉、吸音板等,以减少声音的传递和反射。

同时,消声室的门和窗户也需要采用隔音材料,以保证整个房间的隔音效果。

2. 吸声设计除了隔音设计,消声室还需要吸声设计。

吸声是指将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使其不再反射回来。

这需要在室内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等部位采用吸音材料,如吸音板、吸音棉、天花板吸音板等,以减少声波反射和回声。

3. 空气处理设计消声室的空气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由于消声室内部的空气往往是封闭的,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会对录音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消声室需要采用空气处理系统,包括通风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加湿器和除湿器等,以保证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4. 设备安装和布局消声室内的设备安装和布局也需要考虑声学效果。

例如,麦克风的位置和角度、扬声器的位置和角度等,都需要根据声学原理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录音效果。

二、混响室的声学设计原理混响室是指通过特殊的声学材料和结构,模拟不同的混响效果,用于音乐制作和演出。

混响室的声学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吸声设计混响室中的吸声设计与消声室类似,需要采用吸音材料,如吸音板、吸音棉、天花板吸音板等,以减少声波反射和回声。

不同的是,在混响室中需要保留一定的混响效果,因此吸声材料的密度和分布需要根据不同的混响效果进行调整。

消声室在声学计量方面的应用

消声室在声学计量方面的应用

消声室在声学计量方面的应用孙洪鹏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摘要:本文从城市环境卫生角度出发,针对消声室在噪声控制方面的应用,尤其在声级计的检定与校准工作中探讨了一种针对车辆唯一编码的噪声源识别方法,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信息的传递。

对其实际应用和前景做了简单的展望,呼吁车辆驾驶员养成良好的行车习惯,共创文明城市。

关键词:消声室,声级计,噪声检测Application of the acoustic chamber in Acoustics MeasurementSun Hongpeng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噪声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了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同水污染、大气污染、废物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主要问题,因此,对噪声污染的控制已迫在眉睫,就目前情况来讲,噪声污染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以及社会噪声,对上述噪声进行监测时,声级计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通过多点布放,可以测出一定范围区域内的噪声平均水平,为工厂工人作业,小区居民生活提供了量化的环境噪声级,不但可以作为噪声污染的测评条件,也使区域中生活工作的人们有了保障,而声级计的检定和校准工作,需要在消声室中进行,一个地区内消声室的建设情况也就间接了反应了对噪声控制的能力。

1.消声室简介消声室是声学实验和噪声测试中极其重要的实验场所,从分类上讲,消声室分为全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全消声室为六面都是吸声界面,而半消声室的地面为声反射面,没有做过任何吸声处理,因此就形成了一个自由场或者半自由场的低噪声环境条件供实验人员进行试验。

消声室在建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隔声隔震问题,通常内部会设有五面的吸声尖劈与地网结构,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所建的消声室为全消声室,地面采用了吸声尖劈结构,消声室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背景噪声、截止频率以及可用空间,声学类指标包括吸声性能和消声性能。

城市居住环境中的声学设计

城市居住环境中的声学设计

城市居住环境中的声学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居住环境的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城市中,过高的噪音水平常常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声学设计在城市居住环境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本文将从建筑、道路和公共空间等方面探讨城市居住环境中的声学设计。

建筑方面,声学设计从建筑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到内部装饰设计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合理选择建筑材料能够有效减少噪音的传播。

例如,采用吸音性能较好的材料能够减少噪音的反射和传播,使居住环境更加宁静。

其次,通过结构设计来减少噪音的传递也是一种有效手段。

例如,在建筑物的结构中采用隔音材料或结构隔离的设计,可以减少地铁、火车站、机场等周边噪音的干扰。

此外,合理布局建筑中的房间和门窗位置,也有利于减少噪音的传播。

最后,内部装饰设计对于控制噪音的室内传播也至关重要。

通过采用吸音材料、挂画、悬挂物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内部的噪音水平,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在道路方面,声学设计能够减少交通带来的噪音污染。

道路交通是城市中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合理的道路设计和绿化能够减少交通带来的噪音。

例如,在道路两侧种植高大的树木和绿化带,不仅可以吸收噪音,还可以起到屏蔽的作用。

此外,采用抑制噪音的路面材料和隔音墙的建设,也能有效减少交通噪音的传播。

公共空间是城市居住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声学设计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公园和广场中设置吸音设施和水景,能够有效减少环境噪音,并提供一个宁静的休闲场所。

此外,在商业街、购物中心和餐厅等公共场所中,通过合理的声学设计,可以降低环境噪音,提高人们的购物和用餐体验。

除了建筑、道路和公共空间,声学设计还应用于室内环境中,如居住房间、办公室和娱乐场所等。

在居住房间中,合理设计隔音措施和采用吸音材料能够减少邻里之间的噪音干扰,提供一个宜居的居住环境。

在办公室中,通过合理布局、吸音装饰和降噪设备,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建筑学中的声学设计技巧

建筑学中的声学设计技巧

建筑学中的声学设计技巧在建筑学中,声学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合理的声学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物内部的声音环境符合人们的需求,提供舒适的听觉体验。

本文将介绍建筑学中常用的声学设计技巧,包括材料选择、空间布局、隔音设计等方面。

一、材料选择1. 吸音材料吸音材料是指能够吸收声音能量的材料。

在建筑内部,使用吸音材料可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共振,改善听音环境。

常见的吸音材料包括吸音板、吸音砖等。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吸音材料是十分重要的。

2. 隔音材料隔音材料是指能够阻隔声音传播的材料。

在多个房间共存的建筑中,隔音材料的选择对保证隐私和减少噪音污染非常重要。

隔音玻璃、隔音墙体等隔音材料常用于保持房间间的声音独立性。

二、空间布局1. 室内设计建筑物的室内设计对声学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

合理的室内布局可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共振,并提供舒适的声学环境。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房间的功能需求,适量安排吸音区域以及合理的声源布置。

2. 空间比例空间的比例也是影响声学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

合理的空间比例能够降低声音的噪音扩散以及共振情况。

例如,在演奏厅的设计中,通过调整音乐厅的长宽高比例,可以获得更好的音质。

三、隔音设计1. 结构设计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对于隔音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采用减震设计可以降低地面传来的噪音。

另外,合理的隔音结构设计也可以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并保证室内环境的安静。

2. 工程细节声音的传播往往会通过建筑的细节、裂缝和接缝处。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注重细节处理,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

例如,在门窗的设计中使用密封材料,阻挡声音的传播。

四、声学模拟与测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借助声学模拟软件进行声学模拟和计算,以评估建筑物的声学性能。

此外,通过实地测试和测量也可以对建筑物的声学性能进行验证。

总结:建筑学中的声学设计技巧可以通过合适的材料选择、空间布局和隔音设计来实现。

通过综合考虑吸音材料、隔音材料的选择,合理的室内布局和空间比例以及优化的结构设计,可以打造出更好的声学环境。

影院声学设计方案

影院声学设计方案

杭州汉克斯隔音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如何进行影院噪音控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影院逐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但是影院的噪音以及隔音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影院声学设计方案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有效的解决影院内产生的噪音问题,同时提高隔音效果避免对周围产生影响。

一、影院声学设计处理项目背景
杭州某影院内噪音严重的超标,严重的影响了是室内的声音环境以及给周围带来严重的噪音污染,因此需要对影院进行噪音控制。

二、影院声学设计方案
1.隔音材料
对影院内的墙壁使用吸隔音材料进行覆盖处理,以及在墙面铺设龙骨然后填充吸隔音材料铺设阻燃装饰层等,提高降低的声学效果。

2.隔音装修
在影院内的天花板采用吸隔音材料,包括岩棉、石膏板等进行吊顶装修,或者是采用龙骨等填充吸音材料,形成一个平整的天花吊顶,同时在天花板上方添加吸声体,提高吸声效果。

3.隔音毡
使用较厚的隔音毡或者地毯对影院地面进行装修,还可通过浮筑隔音材料,提高影院内地面的吸声效果达到降低影院内噪音的目的。

三、影院声学设计效果
通过对影院内进行隔音装修以及各种隔音处理等方式,治理后噪音值低于50分贝,符合《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等相关规定。

影院声学设计方案包含很多方面,需要根据电影院内部布局和房间位置,来确定使用的材料以及方案,通过对材料的选择满足相关区域噪音排放要求。

杭州汉克斯拥有多年声学设计经验,能够为你提供各种娱乐场所内的为声学设计方案。

消声室声学性能参数

消声室声学性能参数
1/3倍频程(Hz)
≤630
800 - 5000
≥6300
允许偏差(dB)
±2.5
±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0
2.3声隔离性能
倍频程(Hz)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传输损失(dB)
28
31
39
48
54
63
频率(Hz)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吸声系数
0.99
0.99
0.99
0.99
0.99
0.99
0.99
所提供用于安装的尖劈满足吸声系数在截止频率以上为0.99(以截止频率125HZ尖劈为例)
2.2消声性能
半消声室能提供频率范围从125Hz到8000Hz的近似自由场环境,其反平方律性能偏差满足以下列国际标准ISO 3745的要求:
消声室(半消声室)声学性能参数
1.半消声室的大小和主要技术指标
半消声室设计标准ISO 3745和GB 6882-86,截止频率125Hz(可根据要求扩展至50Hz),本底噪声16dB(A)(采取特殊设计可达到14 dB(A))
外部尺寸。
内部尺寸根据需要和标准进行设计可用空间。
2.声学性能参数
2.1吸声性能

建筑中的声学设计技巧

建筑中的声学设计技巧

建筑中的声学设计技巧声学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注的是如何优化建筑内外的声音环境。

一个好的声学设计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提供更好的声音品质和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建筑中常用的声学设计技巧。

1. 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影响声学性能的首要因素。

不同的建筑结构对声音的传播和回音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混凝土结构可以提供较好的隔音效果,而玻璃幕墙则会导致声音的反射和传播。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考虑使用吸音材料和隔音墙来减少声音的传播。

吸音材料可以在内墙、天花板和地板等位置使用,以吸收声音的能量,减少回声。

而隔音墙可以在楼板和墙体之间安装,以阻挡声音的传播。

2. 房间布局设计房间的布局也是影响声学性能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房间布局可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音,提供更好的声音品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房间布局设计技巧:- 避免平行墙面:平行墙面容易造成声音的反射和回音。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采用错位布置房间的方式,使墙面不平行,减少声音的反射。

- 使用吸音材料:在房间的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使用吸音材料,可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音,提供更好的声音品质。

- 控制房间尺寸:房间的尺寸也会影响声学性能。

较大的房间容易产生回音,而较小的房间则容易产生声音叠加。

因此,设计时应考虑合适的房间尺寸。

3. 声音隔离设计声音隔离是建筑中常见的声学设计需求之一。

它涉及到如何控制声音在不同空间之间的传播,以减少噪音对人们的干扰。

在声音隔离设计中,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技巧:- 使用隔音窗户:隔音窗户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外噪音的传入。

它们通常由多层玻璃和隔音膜组成,能够阻隔噪音的传播。

- 加厚隔音墙:在需要隔音的墙体上加厚墙体结构,增加墙体的质量和密度,可以减少声音的传播。

此外,使用隔音隔墙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密封门窗缝隙:门窗的缝隙是声音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使用密封材料来填充门窗的缝隙,可以减少噪音的传入。

4. 使用合适的材料材料的选择也是影响声学性能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声室的声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9-01-23T13:56:27.42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15期作者:许力1 魏梦婷2 沈超3
[导读] 消声室的应用领域很广,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新产品开发研究、环境噪声治理等方面。

杭州智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1 2杭州通策宝群置业有限公司3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本文对消声室的类型、规格和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消声室的隔振、隔声处理,消声室的吸声处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消声室;自由声场;声学测量;吸音
消声室的应用领域很广,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新产品开发研究、环境噪声治理等方面。

诸如噪声学、建筑声学、电声学、语言及音乐声学、心理及生理声学等均离不开作为声学测量基本配套设施的消声室。

消声室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对消声室的声学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消声室设计规范
在进行消声室设计时,需根据消声室的用途和所规划的试验功能来制订消声室的规格和声学性能要求。

1、型式选择,根据用途和被试对象的情况,慎重考虑采用全消声室或半消声室。

全消声室为六面吸声构造,适用于发动机噪声控制试验研究和传声器校正。

半消声室为五面吸声构造的硬地坪建筑,适用于汽车噪声测试。

靠近地面安装的小型内燃机试验,地面反射声的影响较小,可用半消声室测量噪声。

对于中型消声室,为了节省建设投资,可在地坪上铺设移动式吸声尖劈。

此种消声室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噪声试验。

2、频率测量范围的选择,根据测定对象的声谱和重要研究频域,确定频率范围。

一般根据下限截止频率来决定消声室的净空间大小,并进行隔声构造和吸声构造设计。

上限截止频率受室内行走地面结构(如踏栅)、支柱等反射面的限制。

室内反射面的线性尺寸要求不大于上限截止频率声波波长的1/4。

一般情况下,设计频率范围可取100-8000Hz。

3、净空尺寸,根据测试对象声源的最大尺寸和侧声点与声源的距离来决定净空的大小。

房间的形状一般取长方体,如果声源的声场比较均匀,可将声源偏置进行噪声测量,这样,可以减小消声室的净空。

依我国当前情况来看,不必兴建技术难度和耗资都大的大型消声室。

例如国产汽车的噪声较大,宜用中、小型消声室重点开展各种总成的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的试验研究。

至于整车主噪声源的分析可在中型消声室内用近场分析法进行试验。

4、本底噪声。

室内的本底噪声应越低越好。

然而,必须按照经济适用的原则,规定一个容许限度。

容许限度等于被测对象的最低声压级加上10dB,该条件需在测定频率范围内的全部倍频程声压级上都得到满足,为了达到本底噪声的容许限度,必须对拟建场地的环境噪声和干扰源进行调查,把实测资料作为隔声、防振设计的依据。

二、消声室自由声场偏差的要求
消声室是获得自由声场实验条件的房间,根据实验内容的差别,对消声室的声学设计要求有所不同。

消声室的用途有电声器件电声参数的测量、机器设备辐射噪声功率的测定、乐器及其他发生器件声学量的测试、测试用传声器的声校准、其他需要自由声场条件下的声学实验。

其中,测试传声器的标准对声场有最严的偏差要求;半消声室中测定机器辐射的噪声功率。

允许有较大的声场偏差。

所以在进行消声室声学设计时.应根据测试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所要求的对自由声场允许偏差的条件,综合考虑消声室的大小和界面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

如有关扬声器电声参数的测试,要求自由声场的偏差小于10%.即略小于ldB;对于噪声源声功率级测定的精密法,消声室内自由声场偏差:800-1500 Hz允许±1.0dB,≤630Hz和≥6300Hz允许±1.5dB;半消声室内自由声场偏差:≤630 Hz允许±2.5dB,800~5000Hz允许±2.0dB,≥6300Hz允许±3.0dB;如果是工程法,则允许有更大的自由声场偏差。

消声室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纯音信号的测试项目与宽带噪声信号的测试项目对界面吸声系数的要求可有较大差别。

当界面吸声系数=0.99,即=0.1时.偏差址=1dB的范围为<0.2L, =-ldB的范围为<0.18L。

扬声器电声参数的测试,多半用纯音信号,所以一般要求界面吸声系数大于0.99。

才能在足够大的测试距离上满足声场偏差小于±10%的要求。

若要求<1dB,则即使=L/2,即测点接近界面。

也只要=0.88就够了。

特别在半消声室中进行机器辐射噪声功率级的测定,允许自由声场偏差≤±2dB或±3dB,所以对界面吸声系数不必要求达到O.99。

2、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吸声结构的设计。

对于要求吸声系数>0.99的吸声结构.一般采用尖劈形状。

因为多孔性材料的吸声机理,是材料内部有大量气流连通的空气隙。

形成细管甚至毛细管,当声波传入时.声波在细管中的振动因内摩擦而转化为热能被吸收。

吸声能力与材料的空隙率(如玻璃棉的空隙率达96%左右)、流阻及材料的纤维结构有关。

同时,吸声的频率特性与材料厚度有关,即吸声最大值的下限频率大约是其厚度相对应的1/4波长的频率。

要使低频吸声好,就得增加多孔性吸声材料的厚度。

但由于材料的流阻.不能任意增大厚度来延伸低频吸收。

各种多孔性材料都有其有效厚度。

因此,要使高吸声特性向低频扩展,就把多孔性材料做成尖劈形状。

从尖劈结构的截面来看,是从空气媒质逐渐过渡到多孔性材料。

声阻抗有渐变过程。

使声波能传入尖劈结构深部并被转化为热能消耗掉。

当然.要设计达到0.99以上的吸声系数。

除与材料本身的参数有关外,还与尖劈的形状(尖劈的角度和劈部与尖部的比例)有关。

尖劈的总长度决定最大吸声系数的最低频率(一般称吸声系数大于O.99的最低频率为尖劈的截止频率),大约为尖劈总长度相应为1/4波长的频率。

如果利用尖劈基部与尖劈后空腔深度的共振吸声结构,则截止频率还可稍向低频延伸。

在宽带噪声信号的测试情况。

尤其半消声室中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很多情况下就不一定采用尖劈吸声结构的设计。

如,在为某企业设计大型电机的声功率测定进行半消声室设计时,采用三层布幕的多共振吸声结构,在低频驻波管中试验不同材质的防火布,改变与刚性壁的安放距离,获得100Hz以上吸声系数大于0.86的结果,很节省地完成了半消声室的设计任务。

3、关于消声室大小和形状的考虑。

一般消声室的建筑造型几乎不用球状、柱状或圆弧面的形状。

因为如果吸声结构的吸声系数完全大于0.99,则壳体形状的影响不大:但在吸声系数甚低于O.99的情况,至少在吸声结构的截止频率以下,吸声系数急遽下降,则大的凹面会产生聚焦的声缺陷,完全不可能获得近似的自由声场。

对于机器辐射噪声功率的测试,一般测点都要在设备的四周空间布置,所以多为设
计成方形或长方形的半消声室,按有关测试标准所要求的测量距离、测量位置、允许与自由声场的偏差,来确定边长及高度的尺寸,当然会适当留有余地,还要考虑今后可能有的设备大小。

对于电声器件的参数测量,则如果声源(扬声器)放在消声室中心,传声器沿轴向或平面对角线方向放置(一般测试距离1m.对于大尺寸的音箱及线阵列等扬声器系统,需要较大的测试距离),则消声室尺寸就较大。

一般考虑是将声源与传声器测试线的中心设在消声室的中心,并且测试线沿平面对角线方向,消声室的形状是长方形.这样安排使消声室空间最为节省。

4、隔振设计,隔振设计的目的是有效地减弱外界振动通过地基或楼板传到消声室。

理论上,消除或减小振源、控制震动传播途径、加强基础隔振性能都能达到这一目的。

但在实际工程中,考虑到经济、环境、施工条件等因素,通过浮筑结构减弱传到半消声室的振动是最可行的做法。

浮筑结构的具体做法有弹簧隔振浮筑系统和弹性介质浮筑结构等。

在实践中,弹性介质浮筑结构具有造价低、性能佳、施工进度快等优点,是值得在工业企业中推广运用的。

四、结语
总之,消声室是声学测量的基本配套设施,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对消声室内自由声场的允许偏差亦有所不同。

在不同的测试信号、吸声结构的选用、消声室大小等方面给出设计考虑。

参考文献:
[1]孙广荣.消声室内最大自由卢场误差的估算[J].声学技术,2016,6(2):16-18.
[2]物理系声学实验室.吸声尖劈的实验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109-120.
[3]JJF1147-2006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声学特性校准规范[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6-7.
[4]刘克.平板式半消声室测试及仿真计算[J].声学技术,2007,26(5):11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