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声学设计
建筑物室内声学设计规范要求及改善措施

建筑物室内声学设计规范要求及改善措施在建筑设计中,声学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室内空间的舒适性和功能性。
为了提高建筑物室内声学环境的质量,减少噪音干扰,提高声音传播效果,人们制定了一系列声学设计规范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物室内声学设计规范要求,并提出一些改善措施。
一、室内噪声控制要求1. 背景噪声限制: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背景噪声水平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例如,医院的病房区域背景噪声应控制在30分贝以下,以确保患者的休息。
2. 隔声要求:为了减少声音在空间之间的传播,墙壁、天花板和地板的隔声性能需要符合一定标准。
例如,酒店客房之间的隔声需达到40分贝以上,确保客人的隐私和休息。
3. 声学容量要求:在大型室内空间,如礼堂、剧院等,声学容量的要求是关键。
合适的音响技术和材料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声音的传播效果,使听众能够获得良好的音质体验。
二、改善室内声学环境的措施1. 吸音材料的应用:在室内空间中,利用吸音材料来减少噪音的反射和共鸣,可以显著改善声学环境。
例如,在会议室、图书馆等需要安静环境的地方,可以在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安装吸音板。
2. 隔音设计的优化:通过使用隔音材料和隔音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隔离噪音的传播。
例如,在多层建筑的设计中,使用隔音窗户、隔音门等可以减少室外噪音的侵入。
3. 声学设备的合理配置:建筑物内部的声学设备,如音响、扬声器等的布置需要合理考虑。
通过合适的位置和方向安装,可以实现声音的均匀分布和准确传播,提供优质的听觉感受。
4. 使用室内装饰材料:选择合适的室内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声学环境。
例如,地毯、窗帘、软墙面等可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吸收。
5. 声场调试和优化:完成室内声学设计后,需要对室内声场进行调试和优化。
这包括音频系统的校准、声学参数的调整等,以确保最佳的音质效果。
结语建筑物室内声学设计规范要求是保障建筑环境质量和居住舒适性的重要方面。
合理的声学设计可以改善室内声学环境,降低噪音干扰,提供良好的听觉体验。
现代建筑中的声学设计原则

现代建筑中的声学设计原则现代建筑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在嘈杂的环境中创造一个舒适、宁静的室内空间。
声学设计原则在此起着关键作用,它们有助于控制噪音、改善音质,并提供良好的声音传播。
本文将介绍现代建筑中的声学设计原则,包括吸声、隔声和声场控制。
一、吸声设计吸声设计是声学设计中的第一步,旨在减少室内声音的反射和共鸣,以改善听觉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吸声设计原则:1. 使用吸声材料:在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使用吸声材料,如吸音石膏板、吸声瓷砖等,可以有效地减少声波的反射和共振。
2. 利用吸声结构:设计师可以使用各种吸声结构来减少声音的反射,例如凹凸表面、倾斜墙面和空气净化装置等。
3. 控制室内声音反射:通过合理布局家具和装饰物,控制室内声波的反射路径,从而减少噪音的扩散。
二、隔声设计隔声设计旨在降低来自外部环境的噪声对室内环境的干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隔声设计原则:1. 使用隔声材料:在墙壁、窗户和门等区域使用隔声材料,如复合隔音玻璃、隔音门窗等,可以有效地隔离室内外噪音。
2. 优化结构设计:合理设计建筑结构,例如采用双层墙体结构、减震装置和隔音间隙等,以减少外部噪音的传递。
3. 密封建筑缝隙:确保建筑物的缝隙密封,防止噪音通过缝隙进入室内空间,如使用密封胶等材料。
三、声场控制设计声场控制设计旨在实现合适的音质和声音分布,以提高听众体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声场控制设计原则:1. 声学定位:合理放置音箱和音响设备,以确保声音在整个空间内均匀分布,并使听众能够获得均衡、清晰的声音。
2. 混响控制:通过吸声材料和声学设计,控制室内混响时间,使声音更加明确和可理解。
3. 声场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调整音频信号的频率、幅度和相位等参数,以实现特定音效的创造。
结语现代建筑中的声学设计原则对于创造舒适、宁静的室内环境至关重要。
通过吸声、隔声和声场控制等设计原则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干扰,改善音质,提供优质的声音传播。
建筑物室内声学设计方案

建筑物室内声学设计方案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室内声学的考虑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良好的声学设计方案可以提供舒适的环境,改善空间的声学性能并提高使用者的体验。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室内声学设计的关键要素和相关方法。
一、背景介绍建筑物的声学设计是指在建筑物内部空间内控制声音传播、减少噪音干扰,以及改善音质和语音清晰度的过程。
这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如办公室、教室、剧院和酒店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好的室内声学设计方案应该能够控制内部噪音并提供舒适的声学环境。
二、关键要素1.声学综合设计室内声学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材料选择、声学隔离和吸声等。
建筑结构和材料的选择应该能够减少噪音传播和共振效应。
声学隔离可以通过合理的隔音构造和隔音材料来实现。
吸声材料的选择和安装位置可以改善室内的吸声性能。
2.室内噪音控制在室内环境中,噪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良好的室内声学设计方案应该能够控制内部噪音,确保室内环境的安静和舒适。
采取的措施包括使用隔声墙、地板和天花板,选择低噪音的设备和合适的隔音材料等。
3.吸声设计吸声是室内声学设计的关键方面之一。
合适的吸声材料可以吸收入射声波并减少反射,从而改善室内声学环境。
吸声材料的选择和安装位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以达到最佳的吸声效果。
4.声学优化除了控制噪音和吸声外,声学优化也是室内声学设计的重要任务。
声学优化可以通过调整声学参数,如声音的分布、声场均匀性和声学品质等来实现。
这可以通过合理的声学设计和布置来实现,例如选择适当的音响设备、调整反射面和吸声面的位置等。
三、方法和技术1.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室内声学设计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专业的声学模拟软件,可以模拟声学场景并评估设计方案的效果。
数值模拟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合适的声学参数,并进行优化设计。
2.实验测试实验测试是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使用专业的声学测试设备,可以对建筑物的声学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这可以帮助设计师评估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并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建筑声学-11室内声学与厅堂音质设计

4
几何声学方法: 适用条件:反射面或障碍物的尺寸要远大于声波的波长。 ——中高频声音、房间尺度较大。 ——对于低频声,如63~125Hz,波长为5.4m~2.7m。因此,在一个各个表
面尺寸均小于声波波长的小房间内,几何反射定律将不适用。
▪ P376 表17-1
27
二、客观技术指标 2.频率特性 ▪ 为了使音乐各声部和语音的低、中、高频的分量平衡,使音色不失
真,还必须照顾到低、中、高频声能之间的比例关系。 ▪ 由于人耳对低频声的宽容度较大,同时厅堂内界面和观众衣饰对中
高频的声能吸收较大,所以允许低频混响时间有15%-45%的提升。 ▪ 对于不同厅堂有不同具体要求。(录音室——以平直为主)
i 1
i 1
V T60 0.161 A
13
▪ 工程中普遍采用伊林(Erying)公式 ▪ 伊林公式在赛宾公式的基础上考虑了空气吸收的影响。
T60
-
S
0.161V
ln(1 ) 4 m V
▪ 空气吸声与声音频率有关,频率越高,空气吸声系数(4m)越大;频 率小于1000Hz时,4mV一项可省去。
25
4.优美的音质 ▪ 对于音乐声来说,除了听得见、听得清这些基本要求外,室内音质
设计还需要给听众提供听得舒服的环境。因此,为了让室内声音具 有优美的音质,还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1)足够的丰满度。丰满度的含意有:声音饱满、圆润,音色浑厚、温 暖,余音悠扬、有弹性。总之,它可以定义为声源在室内发声与在 露天发声相比较,在音质上的提高程度。(反射声:温暖or活跃) 2)良好的空间感。是指室内声场给听者提供的一种声音在室内的空间 传播感觉。其中包括听者对声源方向的判断(方向感),距声源远 近的判断(距离感)和对属于室内声场的空间感觉(环绕感、围绕 感)。
人体工程学室内声学设计尺寸(全)

人体工程学室内声学设计尺寸(全)
人体工程学是工程和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室内设计方面,声学是值得考虑的一个因素。
在进行室内声学设计时,需要遵
循一定的规律和设计尺寸。
聆听区域
聆听区域是指声音最直接的传达区域,是需要保证声音清晰度
和音质的区域。
根据人体工程学,正常人的耳朵高度为 1.2米左右,所以在室内声学设计时,聆听区域高度应该在1.1-1.3米之间。
聆
听区域的深度取决于人数和室内设计的用途,可以适当调整,通常
应该在2-3米左右。
吸声面积
吸声面积是指室内表面的吸声材料或吸声涂层占总表面积的百
分比。
吸声面积是决定室内声学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根据人体工
程学,吸声面积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以保证室内噪声水平的控制
和室内声音品质的提升。
通常情况下,吸声面积的比例应该在30%-50%之间。
声音反射和回声
声音反射和回声是室内声学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过多的反射和回声会导致声音质量下降,对于强回声的情况,还会引起听力损伤。
根据人体工程学,为了减少反射和回声的影响,可以在室内选择适当的吸声材料和增加隔音墙等措施来降低反射回声的问题。
总之,人体工程学在室内声学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室内声学设计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和设计尺寸,如果能在实际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将会提高室内声音品质,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声学第5讲 室内音质设计1

声学第5讲室内音质设计1声学第5讲室内音质设计1声学第5课室内音质设计1第五讲室内音质设计厅堂按声源性质分类:1语言用厅堂,2音乐用厅堂,3多功能厅声学第5课室内音质设计15.1室内良好音质应具备的条件1)合适的响度:指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大小。
足够的响度是室内具有良好音质的基本条件。
与响度相对应的物理指标是声压级。
合适:对于语言用厅堂,不低于60~65db;对于音乐用厅堂,40~80db;干扰噪声的水平应低于所听音10db。
影响因素:声源功率;厅体积;房间的体形和吸声状;允许噪声级;扩声系统2)声能分布均匀:响度均匀,声压级差别不大。
对录音室1~3db;一般厅堂,±3db。
体形设计时进行扩散处理,安装各种扩散体;均匀布置吸声材料。
声学第5课室内音质设计13)有满意的清晰度、明晰度、丰满度和立体感可懂度:听者对语言的可理解和听懂程度,习惯上当语言单位间有上下文联系时,用可懂度;上下文无联系时用清晰度。
清晰度:指在语言室中是否能清晰地听到声音。
清晰度与混响时间和响度,以及声音的空间反射和衰减的频率特性直接相关。
音节清晰度清晰:听众正确听到的音节数100%测听所发出的全部音节数近二次反射声能与总声能之比。
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清晰区分无声源的音色;其次,你可以清楚地听到每个音符。
声学第5讲室内音质设计1声学第5课室内音质设计1声学第5讲室内音质设计1饱满度:指室内音质相对于室外音质的改善。
它指的是人的声音或余音。
或活跃(悠扬的余音),或亲切(坚实而饱满)或温暖(浓重的音调)。
户外感觉“干燥”而不饱满。
与饱满度相对应的物理指标是混响时间。
立体感(空间感):指人们对声音的体验,具有身临其境的效果、一致的听觉和视觉方向以及真实性。
包括方向感、距离感(亲切感)、环境感等。
空间感与反射声的强度、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密切相关。
声学第5讲室内音质设计1色度感:主要是指对声源音色的维护和美化。
良好的室内声学设计应防止音色失真。
如何进行建筑室内声学设计?

如何进行建筑室内声学设计?
建筑室内声学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乎到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建筑室内声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房间的大小、形状、用途、建筑材料、隔音效果等。
下面是一些进行建筑室内声学设计的要点:
1. 确定声学设计目标:在进行室内声学设计之前,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即要达到什么样的声学效果。
例如,音乐厅需要良好的音响效果,而办公室需要安静的氛围。
2. 了解声学原理:声学原理是室内声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需要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声波的反射、折射、吸收等基本原理。
3. 考虑房间的形状和尺寸:房间的形状和尺寸对声音的传播和反射有很大的影响。
需要根据声学原理选择合适的房间形状和尺寸,以达到理想的声学效果。
4. 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不同材料对声音的吸收和反射效果不同。
需要根据房间用途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以提高室内声学效果。
5. 考虑隔音问题:在室内声学设计中,需要考虑隔音问题。
可以通过增加隔音材料、设置隔音墙等方式来减少室内噪音。
6. 进行声学模拟:在进行室内声学设计时,可以使用声学模拟软件进行模拟测试。
通过模拟测试可以预测设计的声学效果,并进行调整和优化。
7. 后期调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后期调整。
例如,可以通过添加吸音材料、调整家具摆放等方式来进一步优化室内声学效果。
总之,建筑室内声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只有掌握了声学原理和相关技术,才能设计出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
建筑室内声学设计

建筑室内声学设计一、简介建筑室内声学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室内空间的声学环境进行规划、优化和改善的科学技术。
它旨在使人们在室内环境中获得良好的声学感受,避免或减少噪音干扰,提高语音传播质量,确保室内各种声源的有效性和声学隔音性能。
二、声学设计原则1. 合理确定空间布局:根据建筑功能需求和空间形状,合理配置房间、墙壁、天花板和地板的位置,以实现声音的合理传播与分布。
2. 控制噪音传递:通过采用适当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减少外部噪音进入室内空间的传播,同时避免室内声音向外扩散,确保良好的隔音效果,提高室内环境的安静度。
3. 考虑声学吸音:在室内空间中合理布置吸音材料,吸收和分散声音,减少噪音反射和共鸣现象,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可理解性。
4. 控制混响时间: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和空间布置,减少声音在室内空间中的反射,以控制混响时间,使室内声音干净、清晰。
5. 采用合适的声学音响系统:根据建筑空间的大小和功能需求,选择适当的音响设备与扬声系统,确保音质完美、音量适中,并满足活动的需求。
三、常见的声学设计技术和方法1. 隔音设计:通过采用隔音墙体、密封窗户、隔音门等措施,减少室内外噪音的传递。
2. 吸声设计:通过布置吸声板、吸声瓷砖等材料,降低噪音的反射,并提高音质。
3. 控制混响设计:通过控制空间和材料的反射特性,减少返音和共鸣现象。
4. 空间形状设计:通过调整空间的形状和尺寸,优化声音的传播路径和分布效果。
5. 空气调节设计:通过合理设置空调设备、天花板吹风口等,提高空气流通效果,减少噪音和回声。
四、声学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1. 会议室:设计合理的声学系统,以确保与会者可以清晰听到发言者的声音,并避免令人讨厌的回音。
2. 剧院和音乐厅:设计合适的声学系统和吸声材料,以保证观众在欣赏表演时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声音效果。
3. 餐厅和咖啡馆:采用吸音材料和合理的空间布局,减少噪音干扰,为顾客创造安静、舒适的就餐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实验室 朱相栋 zxd@
家庭影院对声环境的要求
音质良好房间的要求和对策 要 求
足够的响度 最佳的混响时 间 声能均匀分布 不出现回声
对
策
正确选择体型,必要时安装扩声系统 按照用途选择合适的混响时间和它的频 率特性 让室内声场充分扩散 正确的选择体型,并进行吸声扩散处理 采取隔声和减振措施
家庭影院内的混响 感是声音信号录制 和调制的混响效果 与听音环境的混响 效果之和。因此在 家庭影院内播放节 目时,实际的混响 感通常会比节目录 制的混响感略长。
家庭影院的声学设计—扩散处理
为消除室内可能产生的声学缺陷,在空间内部增加 扩散体的做法,通过对墙面进行凸凹的变化,使 房间简正模式均匀分布从而实现平滑的低频相应, 改善室内声场。对于由于反射声引起的声像定位 偏移现象,可以在引起反射的墙面设臵扩散体或 者强吸声材料,消除反射声的影响。
设计实例—室内混响时间控制
墙面使用布艺吸声软包和木夹板交错布臵,合理 控制室内混响时间。布艺吸声软包吸声特性以中 高频为主,通过增加软包后空腔大小,增加低频 部分吸声特性。外窗内侧安装厚重的吸声窗帘, 一是增加室内吸声量,降低混响时间,二是能起 到良好的遮光作用,保证室内观赏影片时不受外 界干扰。
当室内背景噪声要求满足NR-15曲线要求时,墙 体隔声设计要求隔声量指标达到60dB要求,当室 内背景噪声要求满足NR-20曲线要求时,墙体隔 声量指标可相应降低至55dB。此设计要求是针对 普通住宅空间和普通办公空间提出。 环绕立体声家庭影院的电声设备中包括有低音音 箱,其声音能量和振动能量巨大,因此要需要对 其设臵减振基座。
墙面使用的木夹板墙面吸声特性以低频为主,弥补 布艺吸声软包吸声低频吸声量不足的特点,使室 内混响时间频响曲线平直。 吊顶设计中使用扩散板和木质吸声板交错布臵,吸 声板吸声特性以中高频为主,扩散体吸声特性以 中低频为主,地面铺地毯,三者合理搭配,结合 墙面设计,即可有效的控制室内混响时间。
高
1
1
1
1
1
1
宽
1.14
1.28
1.பைடு நூலகம்0
1.40
1.30
1.50
长
1.39
1.54
2.33
1.90
1.90
2.10
当房间内原有的尺寸及实际中可调的尺寸不能 满足理想的比例要求时,可以通过调整室内墙面 和天花的形状使简正波均匀分布。或者通过增加 房间的共振阻尼来减弱房间的共振效应。 对于较低频率的共振引起的室内声场分布不均匀 的问题,调整室内空间效果并不明显,建议通过 电声系统对其进行弥补。
常用材料的吸声特性: 薄板共振吸收特性主要以吸收低频为主,主要吸 收频率约在125Hz~250Hz附近。根据板材的厚度 和其背后空腔大小不同,吸声特性会发声变化, 通常为增加板材的低频吸声特性,可增加板材后 空腔的深度。常用的薄板吸声构造主要有木质板 材系列,包括木夹板、薄木板、密度板等;矿物 板材系列,包括石膏板、硅酸钙板等。
根据经验,它们的尺寸关系可由下式估算:
式中:a——扩散体宽度,m; b—扩散体凸出高度,m; g——扩散体间距,m; c——空气中声速,m/s; f——声波的频率,Hz; λ——声波的波长,m。
为墙面平整美观,可以采用以下扩散处理方式。使 用透声饰面材料将不规则的扩散体进行遮挡。
家庭影院的声学设计—隔声设计
0.80 0.60 0.51
0.85 0.80 0.88
0.90 0.85 0.95
0.85 0.90 0.92
0.85 0.90 0.92
混响时 间计算 样表:
混响时间计算中,家具的吸声系数同样不容忽视。 下表是典型房间内混响时间值。随着布艺装饰和 软质家具使用增加,室内混响时间会更短。
在室内吸声材料布 臵中,切忌将某 一类型的吸声材 料集中布臵。不 同类型吸声材料 宜交错布臵,且 均匀分布在室内 (房间前部音响 附近除外)。
室内混响时间过长,会造成反射声过于密集,混响 声压较高,能够掩蔽室内出此案的声学缺陷。由 反射声造成的空间感较强,但是音响系统的声音 效果会变得含混不清。 室内混响时间过短,混响声压较低,室内存在的声 学缺陷会比较突出。虽然音响效果明显了但是同 样不可取。而且在过短的混响时间条件下,反射 声相对较弱,同样会影响空间感的塑造。
小空间内避免出现的声学问题
所有的小空间内都要求消除驻波、振颤回声、简 正等声学缺陷。
小空间内需要达到的声学效果
对于用于视听视听使用的小空间,室内直观的听 音效果包括:清晰的对白、准确的声音定位、空 间感十足的环绕声场、平滑的声像移动、均衡的 音色、宽广的动态范围、每个座位都有好的效果。
小空间内存在的声学问题
设计实例介绍
该试听室位于普通商用办公楼中间。主要用于 电影等娱乐活动使用,建声设计主要为电声系统 工作创造良好的还原声效的建声环境。
设计指标背景噪声满足NR-20曲线要求,混 响时间中频0.4±0.1S,音响系统工作条件下 室内声场不均匀度小于±2dB,无声学缺陷。
设计实例—室内声场设计
装修设计在试听室两侧墙采用壁柱和布艺吸 声软包交错布臵的方式。根据声学要求,将壁 柱的外表面使用木夹板包裹成圆弧形状,对声 音进行扩散。壁柱中间的布艺吸声软包部分外 在保持外表面表观一致的情况下,在内部布臵 扩散构造,对入射到其表面的声音能量进行吸 收和散射。
多孔性吸声材料主要包括玻璃棉、密胺海棉(三 聚氰胺海棉)、聚酯纤维板、布艺吸声软包等。 其吸声特性以吸收中高频为主,主要吸声频段为 500Hz以上,其吸声系数可高达0.9~1.0.
常用装修材料的吸声系数(低频吸收材料):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9厚石膏板 三夹板
0.26 0.25
2
2
2
轴向共振
切向共振
斜向共振
当声波接触到界面后被反射回来,墙面的吸收系数太小, 经吸收衰减的反射波能量较大,仍然能够与入射波发声干 涉现象。产生驻波或梳状滤波现象。
在视听空间内过强的一次反射声会误导观众对声 像定位的判断,影响室内立体声场的分布。当一 侧的音箱发出的直达声经过另一侧的墙面反射后 达到另一侧的人耳时会略晚于另一侧音箱的直达 声到达人耳,且存在一个极小的时间间隙。当反 射声强度足够大或方向性足够强的情况下,会扰 乱大脑对声音来源的判断,造成声像定位偏移。
家庭影院声学设计—房间体型
当房间内存在声源发声时,激发信号会引起房间 的共振。在激发频率范围和相邻频率内形成简正 波。房间内声压等于所有简正波声压之和。当简 正波的密度足够大时,听觉上就会感觉到声压分 布均匀。
室内的容积和几何尺寸决定了室内简正波的 数量和密度。房间内简正波的数量和房间的容 积和频率的三次方成正比,简正波的密度与房 间容积和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降低室内噪声 和振动干扰
房间的响度问题
(在家庭影院中主要以电声为主)
最佳的混响时间
室内声场建立和衰减过程
不同混响时间计算公式的区别
赛宾公式:适用于房间内吸声能力较弱的空间,例 如音乐厅等长混响的房间。(可用于简单条件下 的估算) 艾润公式:适用与房间内吸声能力较强的房间,例 如录音室等短混响的房间。
普通小空间内的空间尺寸较小,与低频部分波长相 近或者与低频部分波长的 呈简单的倍数关系,房间
产生共振现象。
f
c nc = λ 2L
f nx ,ny
c nx ny 2 Lx Ly
2
2
f nx ,ny ,nz
c nx ny nz L 2 Lx L y z
赛宾—努特生公式:在赛宾公式的基础上增加了针 对高频部分的空气吸收。适用与房间较大,且吸 声能力较弱的房间。 艾润—努特生公式:在艾润公式的基础上增加了针 对高频部分的空气吸收。适用于房间较大,且吸 声能力较强的房间。
室内声能均匀分布 不出现回声
前面所示的两个图片是典型的室内声场分布的形象 化表示。 第一张图片中显示的低频部分在室内形成的稳定 声场。从图中可以看出室内声场的起伏较大。造 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低频部分声波波长较大, 与房间室内的几何尺寸能够形成简单的倍数关系, 因此不能再室内形成稳定的混响声场,加之平行 墙面造成的驻波现象存在。
在试听室后墙设臵多宝格装饰构造。其后壁安装 吸声材料,同时由于多宝格凸凹不平的外观样子 和交错布臵的薄板封面,对入射到其表面的声能 也能起到一定的散射作用。有外窗一侧安装厚重 的吸声窗帘,拉开和闭合窗帘能够调节室内混响 时间。吊顶采用根据数论计算确定的QRD扩散构 造,避免顶面和地面之间产生共振现象。
家庭影院特点(二): 家庭影院一般位于家庭或者写字楼内,因此家 庭影院与周围空间的相互干扰问题需要妥善的解 决。同时要求满足家庭影院内背景噪声的要求。
小空间内的声学指标
根据小空间使用要求不同,其声学指标也不尽 相同。例如录音室,其声学指标要求背景噪声满 足NR-20曲线要求,混响时间一般要求小于0.5S, 个别用途的录音室混响时间要求小于0.3S;家庭 影院、试听室等一般要求背景满足NR20曲线要求 即可,混响时间一般控制在0.3~0.4S即可。
家庭影院的声学设计—室内反射声
小房间内的反射声分布是为观看者提供空间感 得重要来源。 在混响时间过短的房间内,反射声不足,人们 听到的只是音响发出来的声音信息,会感觉声音 苍白无力,没有空间感。即使依靠扬声器重放加 有混响效果的声音,声像会更加立体,但是不可 能重塑空间感。
通过实验发现,当反射声的延时不超过100ms,反 射声是从侧面反射向观众,且各个反射声毫不相 干的情况下,主要保证能存在几个反射声,也能 塑造良好的空间感。
第二张的图片中是高频部分声能在室内形成的 稳定声场。图中显示声场起伏较小。高频部分声 波的波长较短,能再在房间内形成多次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