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苏教版)《泉城》2套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泉城》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泉城》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泉城》语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泉城》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泉城》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泉城》语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泉城》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泉城》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泉城》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泉城》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泉城泉多,水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涌”、“汇注”、“喷吐”、“冒”这几个词分别怎样生动形象地写出泉水的流动。

教法学法:引导探究合作交流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些你会吗?我们连连看。

昆明羊城广州冰城哈尔滨石头城济南泉城南京春城济南作为我们的省会城市人们为什么称济南为“泉城”呢?出示句子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泉城》(板书课题)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学生预习设计第一题“认写”,组织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

2.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

出示生词和词组:(重点强调加点的字)晶莹剔透秋雨潇潇昼夜不息济南大约占地一亩见方不断悬崖洞穴往上冒三堆白雪(1)指名认读,齐读。

(2)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在全班交流解决。

可让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评议。

三、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哪几小节具体介绍了济南的四大泉?你怎样给课文分段?2.分小节指明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议。

四、学习生字1.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指导容易错的几个生字:约、悬、穴2.描红书写。

第二课时一、导入1.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美誉的济南,人们还另外送给了她一个美称——泉城(读课题)2.说到泉城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今天,让我们走进泉城,近距离地感受一下泉城她那独有的魅力。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轻声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济南的泉水给你留下了什么美好的印象?2.交流u 泉的美。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泉城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泉城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泉城苏教版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经过对文本学习,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起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细心看图和了解课文,了解济南趵突泉的特点,并能依据学习趵突泉的方法学习第2—4自然段。

2、经过重复朗诵感悟,加上恰当的想象,学习课文用优美的言语描写泉水。

教学难点:1、说说同是写泉水的活动,为什么用的词语不同。

2、能经过对文本学习,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起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预备:PPT课件。

教学进程:一、温习导入。

1、明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美美地读〕,泉城指的是哪座城市?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首先我们来温习一下这些词语。

出示:3组词同窗们读了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很棒,你很会观察,又很会思索。

那么请同窗们再自己读读下面两组和下面一组词,从词义当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这就是济南泉水形状和声响上的特点,谁来完成填空。

出示:这些泉有的〔〕,似乎〔〕;有的〔〕,似乎〔〕;有的〔〕,听起来〔〕;有的〔〕,听起来〔〕。

4、济南的泉水不只形状美,而且声响美,让人看不厌、听不够! 让我们一同来读读这句话,再次体会泉水的多而美!〔留意读出对比的觉得〕这些泉有的白浪翻腾,似乎银花怒放;有的晶莹剔透,似乎明珠散落;有的声响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响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5、引读:在济南的七十二泉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趵突泉了。

〔板书〕二、学习课文第二局部1、过渡:在这四大名泉中,名列七十二泉之首的是哪个泉?想不想去看一看?2、课件出示趵突泉的图片。

3、问:看了趵突泉,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4.这是同窗们的感受,那么书上是怎样写的呢?自在读第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索:〔1〕趵突泉的位置在哪?〔2〕它有哪些特点?每个特点尝试用一个字来概括。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泉城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泉城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泉城一、教学目标1.了解泉城济南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理解泉城济南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认识其在中华文明史、山东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3.了解泉城济南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和名胜特产,培养对泉城的深厚感情。

4.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书写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泉城济南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泉城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泉城的人文、自然、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笔、纸等学习用具。

3.教师预先联系好济南市博物馆、济南市图书馆等机构,收集泉城文化、历史、民俗等相关信息。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相应图片,让学生猜测本节课要介绍的主题。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我喜欢哪个城市吗?”引导学生回忆并介绍泉城济南的概况。

第二步:讲授(15分钟)1.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泉城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2.通过图片展示,介绍泉城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及九州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

3.通过影像、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泉城济南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农特产品等。

第三步:合作学习(2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讨论和总结泉城的特点、历史和文化底蕴等。

2.各小组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分享自己对泉城的认识和体验,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四步:课堂展示(15分钟)1.每个小组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2.整合各小组的课堂展示,形成泉城的全面介绍。

第五步:拓展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册,进行综合性知识测试,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2.针对不足进行补救。

第六步:总结(5分钟)1.教师进行简单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多加了解泉城济南的历史文化、知名景点和名特产品等。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泉城》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泉城》教学设计
其次,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对于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写作手法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容易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再者,学生在写作方面,观察力和描绘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往往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和针对性的训练,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泉城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泉城的美景,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2.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课文内容的理解,特别是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写作手法的运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绘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爱国情怀和环保意识。
2.难点:
-对文章结构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写作手法的辨识和应用。
-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如何将观察和描绘相结合,表达出对自然景观的真情实感。
2.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泉城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对泉城美景的赞美来自情,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中的泉城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泉城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泉城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泉城》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泉城》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泉城》教案设计一、教材解读: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课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

文章开头总写了济南的泉不仅多而且美,结尾写了泉城名字的由来。

文中分四个自然段生动而详细地介绍了珍珠泉的“神奇”,五龙潭“泉多”,黑虎泉“水声喧腾”,趵突泉的“大、清、美”,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思路:1、旧知导入,学习第六自然段,总领全文。

2、引领学生精读第一自然段,品词品句,感受泉的形态美、声音美。

3、放手自主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抓住特点有侧重地学习四在名泉。

激发热爱自然之情怀。

4、课外延伸,鼓励积累阅读。

四、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首尾两个自然段。

3、理清课文脉络。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已有知识,导入,学习第六自然段:1、很多城市都有别称,你知道以下几个城市的别称吗?山城冰城羊城春城2、(板书:泉城) 你知道它是指哪儿吗?为什么称济南为“泉城”呢?文中有一个自然段写出了它名字的由来,能找到它吗?。

师评:以泉水而闻名天下,难怪会有这样的别称!3、出示第六自然段,齐读。

4、济南的泉水多有名呀!(点红:天下闻名)读词,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二、初读课文:1、过渡:说到泉城济南,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那就让我们跟随着课文去泉城看看那里天下闻名的泉吧!2、生自由读文3、交流: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相机板书:泉多泉美4、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泉城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泉城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泉城一、教学目标•能够正确朗读文本,理解文本表达的意思•能够积极运用课文中学习到的语言知识,编写短文•能够了解泉城的文化遗产、地理位置、特产和风俗习惯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学习到的语言知识•学生能够了解泉城的文化遗产和特产三、教学内容第一课《品读春天》教学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能够掌握“云”、“绿草如茵”、“白杨树”等词汇的含义和用法•能够了解春天的气候、景色和气息教学重点•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能够对比春天和其他季节的差异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准备一份春季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2.导入播放一段春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3.学习(1)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如“云”、“绿草如茵”、“白杨树”等。

(3)让学生对比春天和其他季节的不同之处,如春天绿意盎然、气息清新,生机勃勃,而其他季节则可能荒凉、干燥。

4.拓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和气息,并简单介绍其他几个季节。

第二课《泉城大观》教学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能够掌握“明清大典”、“灵观寺”、“五龙潭”等地名和景点的含义和位置•能够了解泉城的文化遗产和地理位置教学重点•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地名和景点•能够了解泉城的文化遗产和地理位置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泉城的位置和简单的历史背景。

2.学习(1)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

(2)解释课文中的地名和景点,如“明清大典”、“灵观寺”、“五龙潭”等,并了解它们的位置。

(3)让学生了解泉城的文化遗产和地理位置,如泉城有哪些著名的文化遗产、泉城的地理位置在哪里等。

3.拓展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文化遗产和地理位置,并简单介绍。

第三课《泉城的花香》教学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能够掌握“桃花”、“梅花”等花卉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能够了解泉城特产的花卉和风景教学重点•能够理解课文中花卉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能够了解泉城特产的花卉和风景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泉城的气候和植被环境,让学生了解泉城适宜哪些花卉生长。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泉城》2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泉城》2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泉城》2苏教版课时目的1、体会泉水活动的形状特点与泉水称号之间的联络,品析言语的精妙。

2、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第2至5自然段。

3、激起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泉水活动的形状特点与泉水称号之间的联络。

完成书后练习4。

课前预备课件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提醒课题。

1、济南是一座以泉水众多而著名的城市,郊区内有自然涌泉百余处,名泉72处,风景秀丽。

所以人们又称济南为泉城。

近代著名作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所写〝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佳句,就是泉城景物的生动写照。

明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泉城»这篇课文。

板书:泉城〔齐读课题〕二、欣赏名泉,精细感知,处置效果〔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济南泉水的多和美。

过渡语:想看看济南城各种各样的泉吗?好,那就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走近泉城。

1、播放多媒体课件,给先生展现各种各样的泉以及泉水的流势:有的白浪翻腾,有的晶莹剔透,有的喷涌不息,有的渐渐流淌……同时配上录音,使先生如临其境,似乎置身于济南七十二泉中。

过渡语:看了刚才的画面,大家有什么感受?〔先生自在谈感受,泉多、泉美、人们生活惬意。

〕2、请同窗们轻声地朗诵第一自然段,找出表现泉美、泉多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3、交流:▲泉的美。

〔出示句子美〕〔1〕你从哪里感遭到的?◇这些泉有的白浪翻腾,似乎银花怒放;有的晶莹剔透,似乎明珠散落;〔随机点击〕①〝白浪翻腾〞就如〝银花怒放〞,〝晶莹剔透〞又如〝明珠散落〞生动的比喻让你感遭到泉水的什么美?〔泉的形状美。

〕②你能经过你的朗诵来向大家展现泉的形状美吗?指名朗诵〔大家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了解〝银花怒放〞〝明珠散落〞〕泉水形状的各具风姿,给我们视觉上以美的享用,你还从哪里也能感遭到泉水的美?◇有的声响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响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随机点击①〝声响洪大〞如〝虎啸狮吼〞,〝声响低细〞犹如〝秋雨潇潇〞,这里又写出了泉水的什么美?〔泉,声响的美。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泉城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泉城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泉城教案教案标题: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泉城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泉城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掌握与泉城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泉城文化的历史和特点。

2. 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 教材: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具:图片、PPT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使用一张图片或PPT展示泉城的景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对泉城文化的好奇心。

Step 2: 了解泉城文化(10分钟)通过阅读教材中关于泉城的文章,让学生了解泉城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Step 3: 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与泉城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泉水”、“古建筑”、“历史悠久”等。

可以通过课堂游戏、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词汇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Step 4: 阅读理解与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阅读一篇关于泉城的文章,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例如:“泉城有哪些著名的泉水?”、“你觉得泉城有什么特别之处?”等。

Step 5: 创作活动(15分钟)让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可以是绘画、写作或手工制作等形式。

鼓励学生表达对泉城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Step 6: 总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泉城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泉城的短文、收集泉城相关的图片等,consolide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学习。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泉城,亲身体验泉城文化的魅力。

2. 可以邀请有关泉城文化的专家或者当地的文化工作者来进行讲座或交流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泉城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泉城·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在读中体会泉水的奇丽,并体会作者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通过感情朗读,品味泉水的奇丽,并能体会作者的表现方法。

一、激趣导题1、谈话导入:我们中国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也有许多著名的城市。

老师有一个小小的题目来考考你们。

出示:日光城重庆冰城拉萨羊城哈尔滨泉城广州山城济南古城南京石头城北京2、这些城市中,你去过哪儿?那儿好玩吗?能否来说说你所看到的景象(生自由发言)3、评价:有些地方虽然去过,但同学们还是说不清这些地方的独特景致。

今天,我们一起到泉城济南去看一看,领略一下泉水的景象,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绘的?板书课题:谁来读读课题。

评价:你读的泉水很清澈、活泼、有气势……二、品读课文§1,感受奇异的美,体会表现方法。

1、课文描写的泉水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来描写的呢?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1。

2、谁愿意来读读课文的§1(指名读)3、在这段课文中四个字的词语特别多,大家能否把这些地方读好?出示: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指名多人次有滋有味地读课文,以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朗读)4、听同学们一读,老师似乎已来到了泉城,亲临其境,泉城的泉水是怎样的?你从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5、大堂交流:(泉水各具形态,让学生想象描述,体会奇丽)6、作者笔下的泉水真是多姿多彩,那作者又是如何把这种美展示出来的呢?学生交流,有这几点要让学生体会到:(1)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前半句是事实描写,后半句是想象(2)描写有序,写了形、声(3)运用了对比:水势大的、猛的——水势缓的、柔的声音低的——声音洪大7、作者用凝练的语句,生动的比喻向我们展示了泉水的独特魅力。

济南有七十二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趵突泉了。

你对什么泉最感兴趣,在你的想象中,这些泉应该是怎样的?生自由想象,交流8、这些泉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三、课堂小结。

读了课文§1作者生动的描绘后,我们不禁为泉城的泉水感到惊讶。

在这一段内容的表现手法上,你有什么收获吗?四、课堂练习1、龙之韵广场上的喷泉有的_________ ,好像____ ;有的_____ ,好像。

2、雨点儿可真调皮,有的落在树叶上,声音_______,听起来如_____;有的敲在玻璃上,声音________,听起来如________。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在读中感受泉水的不同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出来的。

一、导入。

在前面,作者说泉城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等四处泉了,这四种泉究竟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在介绍这些泉时,又有什么优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目标:这四种泉究竟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在介绍这些泉时,又有什么优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呢?二、学生自读研究1、我们要想有所发现,必须好好地去读课文,请同学们用心读读§2-5,看看在这两方面能否有所发现?建议:我们读书的时候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来读,读一遍的话是不够的,必须要读好几遍。

三、解决问题1、谁愿意来读读课文,能否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课文。

把课文有滋有味地读读)2、通过这么多遍的读,你发现这四种泉各有什么特点吗?谁来说说。

3、大堂交流。

(1、可能说一处泉的特点,加上自己的感受,师可以表扬提示:你还会结合具体的语言来说,还能加上自己的想象2、可能只说一处,老师可以引导:其他学生有什么发现吗?如果都很简单,则让学生再读读这段话,看看能否有更多的感受呢?3、如果能对比着学习,应该表扬)在读、评、赏的过程中探究学习4、小结:读了这四段课文,让我们感受到济南真不愧是泉城,每一种泉都与众不同。

那作者在介绍这四种泉的时候又有什么优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呢?我还想请同学细细读读这四段内容,对比着看看,又有什么发现?5、生再读思考6、交流:每段都先介绍了泉水的位置(能否来说说各自的位置在哪儿。

再介绍泉水是什么样儿的)板书:先位置再介绍泉水抓住每处泉水的特点板书:抓特点用词贴切四、总结这觉得同学们学得都很投入,大家都是用心在读,学完有何收获?(可以说内容上的,也可以说写法上的。

)五、作业练习册上有关内容(二)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第一自然段的段式并学会迁移,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

过程和方法:通过网络学习与文本学习,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收集济南的一些旅游知识。

2.网络学习环境/75154922588340224/index.sht ml3.音乐:神秘园课时: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又要带你们去游玩一个名胜(出示课题:泉城),读一读。

你知道泉城是我国的哪儿吗?为什么人们称济南为泉城呢?二、听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范读,回答问题,现在你知道济南为什么又叫泉城了吗?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要求读准确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4、小组内交流。

四、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济南大约一亩汇注悬崖组成昼夜吊桶粗细三堆拎到趵突泉晶莹剔透喧腾2、认读生字词3、大组交流有不懂的和不理解的。

4、指名读课文。

师生评议五、讲读课文第1自然段1.自由读,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2.在这几句话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 (课件出示第2句话。

)你看见过白浪翻滚吗?什么东西也是晶莹剔透的?你能想象得出吗?(动画展示)让我们闭上眼睛,聆听一下来自泉城的声音吧!(课件:泉水的声音忽高忽低)你听见了什么呢?好象看见了什么?4.读一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泉水的美丽的?(形态和声音)指导朗读。

(配乐:神秘园)5.这里用上一个什么词连接的?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小结:这一自然段写了济南的泉多且清。

六、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城济约汇粗组堆2、找一找共同的规律,选择你已掌握的生字,教一教你小组里的成员3、大组交流。

哪些生字需要同学的帮助来学习?4、描红,抄写七、作业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1自然段。

2、抄写生字词。

3、观察学校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写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第二课时一、复习1、默写词语,组成词汇:济南周围源头泉城2、背诵课文的第1自然段。

二、继续讲读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反馈。

(第一句话写珍珠泉的位置,第二句话写珍珠泉池的大小,第三、四句话写泉水的样子)。

(2)把你喜欢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

出示:泉水从地下往上涌。

泉水从地上往上涌,好象一串串珍珠。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3)欣赏:“在阳光的映射下,……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水面上来。

”“拎”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拎的动作。

(4)指导朗读。

(5)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呢?2、自学3、4、5自然段。

出示自学要求:①默读课文的第3、4、5自然段,数一数每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②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分别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用不同的标志画出来。

③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练习有感情地读课文。

3、交流,反馈。

相机指导课文的朗读。

三、总结课文,朗读全文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学习剩下的生字:亩吊占五、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比一比再组词齐()田()巾()组()推()济()亩()吊()粗()堆()4、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第三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泉城>,被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所深深吸引了。

济南有七十二泉,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其实,泉城还有着很多让人难忘的地方,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感受泉城的美!二、网络学习1、/75154922588340224/index.sht ml浏览济南的风景名胜文化。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景点,当一回小导游,小组里介绍泉城美丽的风光。

3、小组里选出一个代表,参加泉城最佳小导游的比赛。

4、大组交流。

(展示泉城图片,介绍泉城文化,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语句)5、评出最佳导游称号,发“导游证”。

三、推荐网站/gxqc.htm.gs/hggxlj/qldd/ljwj/btq.htm推荐文章趵突泉的欣赏作者:老舍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现在单讲趵突泉。

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的流着。

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

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

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

这又是个中国人的征服自然的办法,那就是说,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中国人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

这块地方已经成了个市场。

南门外是一片喊声,几阵臭气,从卖大碗面条与肉包子的棚子里出来。

进了门有个小院,差不多是四方的。

这里,“一毛钱四块!”和“两毛钱一双!”的喊声,与外面的“吃来”联成一片。

一座假山,奇丑;穿过山洞,接联不断的棚子与地摊,东洋布,东洋磁,东洋玩具,东洋……加劲的表示着中国人怎样热烈的“不”抵制劣货。

这里很不易走过去,乡下人一群跟着一群的来,把路塞住。

他们没有例外的全买一件东西还三次价,走开又回来摸索四五次。

小脚妇女更了不得,你往左躲,她往左扭;你往右躲,她往右扭,反正不许你痛快的过去。

到了池边,北岸上一座神殿,南西东三面全是唱鼓书的茶棚,唱的多半是梨花大鼓,一声“哟”要拉长几分钟,猛听颇象产科医院的病室。

除了茶棚还是日货摊子,说点别的吧!泉太好了。

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

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

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象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小泡;有的象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象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象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