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

方法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分到中药组和西药组。

予以31例西药组患者普通降血压西药,31例中药组患者则给予健脾化痰、平肝益肾、活血祛湿的中药进行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及临床表现。

结果与传统西药治疗降血压的西药组相比,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的中医组不仅血压显著降低,而且在降低血脂、血压反复、药物毒副作用等方面均远远优于西药组。

结论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并发症少。

【关键词】中药治疗;临床效果;原发性高血压doi:10.3969/j.issn.1004-7484.2014.04.048文章编号:1004-7484-04-1849-01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一步加重,以及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我国高血压患者急剧增多,而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逐年升高[1]。

据临床资料显示,截止2012年8月,我国35-74岁的成年群体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已高达27.2%[2]。

传统的西药治疗高血压多是治标不治本,而且药物毒副作用较大,治疗中并发症多。

它虽然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但如不连续及时服药极易反复,而且对于患者的其他症状也不能有效改善[3]。

随着中医中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通过对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以及人体气血的调理,能够有效的从根本上治疗高血压,而且药物无毒副作用。

已成为现阶段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4]。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回归性研究患者均是过去九个月在我院接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患者。

所有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1。

其中,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的中药组男17例,女14例;西药组男15例,女16例。

所有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岁,身高cm,生化指标、病因差异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且均经医生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病程在3个月至11年不等。

1.2诊断标准根据《中药高血压治疗指南》以及中医辨证标准手段对上述患者进行诊断、分级。

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

正常范 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 4 0k a以 E:须具备其 中 1 . P 项 。无效 :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 3 2 浩 行结果 2 治疗结果 比较 ,见表 1 组 。
t 7 寐加 夜交藤 2 g O6 , 0 .酸枣仁 1g 2 ;头 昏胸 闷加 竹茹 ig 2 ,僵 蚕 1g 0 。② 痰浊上蒙型 :法 半夏 、担实 、天 麻 白术各 1g 0.
维普资讯
新中医
一 ~ … ~ —
20 0 2年 1 月
— 一 … …
第3 4卷第 1 期
高 血 压 证 治
… .证结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 6 例临床观察 0
张 赐安 f 广州 中 医药 大学 .广 东 广 州 5 00 ) 145

要 : 目的:观察 中医辩证结告 西药治疗 原发 性 高血 压嫡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 治疗 蛆 6 O侧 .在对照 组治疗基础上 .
加 用辨证分型的 中药;西药对照蛆 3 8慨 . 口服心 痛定和 复方卡托普利。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 6 0 .总有效率 9 . 3 ;对照 00% 33% 衄显效率 1.2 ,总有垃 率 7 8 .2组显效率覆恶有效率此较 ,差异对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84% 36% P<0 0 ) 结论 :中医辨证结台 I
2 2 对照组
口服心痛 定 1 2 rg 0— 0 .每天 3欢 ;复方卡托 a
昔利 1 —2 r ,每天 3欢。服药 2月后进行疗效评定。 25 5 g a 2组治疗期 间.嘱患者注意保持精神舒畅 ,不宜过劳 ,忌
病程最长 1 8年 ,最短 2月 ,2年以上者 占 7 % 将 符合诊 断 0 标 准 的病例 随机 分 为 2组 。治疗组 6 O倒 .男 3 8例 .女 2 2 例 ;平均 年龄 【58± . 1 ;其 中风 阳上 扰型 1 5. 92 岁 ,痰 浊 6例 上蒙型 m 例 ,气血亏虚型 I .肝肾阴虚型 2 2倒 2例 对照组 3 8例 ,男 2 4例.女 l ;平均年龄(0 2±1 ) 4例 5 10 岁一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效果观察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效果观察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7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84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

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0.5%,对照组42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3.8%。

结论:临床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疾病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老年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027-02高血压主要是指在静息的状态下,动脉收缩压或者是舒张压升高的情况,属于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血管、心脏、脑部、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者是器质性病变的全身性疾病,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

导致患者出现此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有环境和遗传两个方面,此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血压升高等,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较大影响,需要及时对症治疗[1]。

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方法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8年7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84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44例,年龄在60-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5岁,女性40例,年龄在61-9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8.6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高血压,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施治体会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7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西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7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5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是一种动脉血压持续过高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遗传、生活环境等,同时高血压也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

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是由于阴阳失衡导致气血经脉运行失常所致[2]。

本研究以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及体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資料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4例,女83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2.4岁;病程2~26年,平均病程11.6年;所有患者均与WHO中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相符。

排除精神异常者、神志不清者、继发性高血压者、严重脏器病变者、合并其它心臟疾病者等。

按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7例及对照组9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衡分布,可以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患者口服厄贝沙坦胶囊(珠海润者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00540),1次/d,10 mg/次;或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73989),1次/d,5 mg/次。

上述药物均为2个月1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

肝阳上亢型组方如下:天麻、熟地、生石决明各20 g,茯苓、山药、钩藤各15 g,山茱萸肉、桑寄生各12 g,枸杞子、丹皮、泽泻各9 g。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一、引言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等中医证候相关。

镇肝熄风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具有平肝熄风、滋阴潜阳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等疾病的临床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符合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

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等。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

三、结果1. 血压变化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

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的稳定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头痛、眩晕、心悸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的临床症状消失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3. 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在体力状况、心理状况、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四、讨论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

该方剂通过平肝熄风、滋阴潜阳的作用,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在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还发现,镇肝熄风汤的加减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我们在原方基础上进行了药物加减,使得治疗效果更加符合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这也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应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五、结论总之,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一、引言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往往因为阴阳失衡、肝阳上亢等原因导致血压升高。

其中,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针对这一病症,中医治疗多采用调和阴阳、平肝熄风的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镇肝熄风汤的组成与加减镇肝熄风汤是一剂传统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症。

该方剂主要包括天麻、钩藤、石决明、桑寄生等中药成分。

针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药物加减,如加入枸杞、熟地黄等滋阴药物,以及决明子、夏枯草等降压药物。

三、临床观察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血压、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等。

同时,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和分析。

四、临床观察结果1. 血压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明显降低,且降幅大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

2. 症状改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更为显著。

3. 生活质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包括睡眠质量、精神状态、体力状况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4.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胃肠道不适、头痛等,且发生率较低。

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得到缓解。

五、讨论本研究表明,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通过调整药物组成,使药物能够更好地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调理,从而达到降低血压、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与常规西药相比,中药治疗在改善患者整体状况方面具有优势,且不良反应较少。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 文献标识码】 B
高 血压是 一种 常见 的心 血 管 系统 疾 病 , 它分 为原 发 性 高血 压 病 及继 发性 高血 压病 , 临床 以 原发 性 高 血压 常 见 , 是 以 血压 升 高 为
1 . 2 . 4痰 浊 中阻 型 本 组 2 3例 症 见 眩晕 而 头 重 如 裹 , 胸 闷恶 心, 食 少 多寐 , 苔 白腻 , 脉濡 滑 。
1 临床 资料
1 . 3辨证论 治 根据 辨证 治疗 高血 压 的临床体 会 , 自拟 治疗 高血
压 的基础 方 : 熟地 2 0 g 、 山茱 萸 1 0 g 、 枸杞 2 0 g 、 龟板 3 0 g 、 肉苁 蓉 1 5 g 、 淫羊 藿 1 0 g 、 菟 丝子 1 5 g 、 太 子参 1 0 g 、 当归 6 g 、 甘草 1 0 g , 水 煎服 , 每日 剂 。1 月 为一疗 程 。
求助 者 情绪 比较平 和 , 不 似 刚来 咨询 时那 样 情 绪激 动 , 说 话语
气平 稳柔 和 , 对 婚姻 重新 充满 了 自信 。 5 、 求 助者 症状 改善 程度 求 助者 因 心理 问题 得 到解 决 , 由心理 问 题 的引 发 的睡 眠 问题 、 抑郁 心情 也都 随之 得到 有效 改善 。
[ 2 ] 郭念锋、 《 心理 咨询 师》 ( 二级) 、 北京: 民族出版 社、 2 0 0 5年 出版 [ 3 ] 郭念锋、 《 心理 咨询 师基础知识》 、 北京 : 民族 出版社 、 2 0 0 5年出版
中医 辨 证 治 疗 高 血压 1 0 0例 临床 疗 效 观 察
参考 文献 [ 1 ] 郭念锋、 《 心理 咨询 师》 ( 三级) 、 北京: 民族出版 社、 2 0 0 5年 出版

原发性高血压论文: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106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论文: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106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论文: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106例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2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106例和西医对照组106例,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西药组给予美托洛尔25~50mg,2次/d口服,3周为一个疗程。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降压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症状改善效果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治疗高血压在降压同时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临床疗效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1]。

祖国医学没有高血压病一词,从临床症状来看本病初起可归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的范畴。

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中药对高血压的治疗,不但能有效降压且对各相关脏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中药作用温和,符合平稳降压的原则,不良反应小,可明显改善症状。

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自我科收治的病例2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对症治疗。

其中治疗组106例,对照组106例,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本情况1.2 西医诊断标准按who有关高血压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即:在未服药情况下,成年人(年龄>18岁)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类:采用国际统一的who/ish 分类方法,根据非药物状态下患者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水平,将之分为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ⅰ级高血压、ⅱ级高血压、ⅲ级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等(即ⅰ级:140~159mmhg/90~99mmhg,ⅱ级:160~179mmhg/100~109mmhg,ⅲ级:>180mmhg/110mmh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标签: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西药;中医辩证
在临床中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继发性高血压是指可发现造成血压上升的确切病因的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指不可发现造成血压上升的确切病因的高血压,其中在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大部分属于原发性高血压。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中医辩证治疗,并获得显著且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复合《2005年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

排除精神病、系统原发疾病患者,孕妇,药物过敏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哺乳期妇女。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

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5.3±12.4)岁,平均病程(16.4±2.3)年;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64.7±13.6)岁,平均病程(16.3±2.7)年,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高血压分型标准实施分型[2],分为肝阳偏亢型5例,阴虚夹痰型6例,肝肾阴虚型8例,阴阳两虚型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口服卡托普利片,2次/d,25 mg/次,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辩证治疗,主要如下:(1)肝阳偏亢型患者:症状表现为面部烘热、眩晕、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头痛、脉弦数、尿黄便秘、失眠多梦及舌红苔黄等。

治疗原则为平肝熄风,补益肝肾,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药方为: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栀子、益母草、柴胡、当归、杜仲、牛膝、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甘草等构成;(2)肝肾阴虚型患者:症状表现为双目干涩、视物模糊、脉弦细数、舌红苔少、心烦热、便干、口干欲饮、腰腿酸软等。

治疗原则为滋肾养肝明目,采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药方为:枸杞子、菊花、熟地、丹皮、桑寄生、川芎、杜仲、泽泻、山萸肉、茯苓等构成;(3)风痰上扰型患者:症状表现为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
等。

治疗原则为燥湿化痰,平肝熄风,本次研究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药方为:法半夏、白术、天麻、茯苓、橘红、甘草、泽泻、丹参等构成;(4)阴阳两虚型患者:症状表现为舌淡红或者淡白、便溏纳差、头昏目花、心悸气短、遗精、腰酸腿软、夜尿频数、四肢清冷、脉沉细或者弦细等,治疗原则为培阴补阳,药方为:仙灵脾、龟板、巴戟天、仙茅、知母、黄柏、当归等构成。

水煎服,分别于早晚服用,治疗2个月作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本次疗效评判标准[3]。

(1)显效:治疗后,舒张压降低≥10 mmHg,达至正常范围或未下降到正常范围内,但降低20 mmHg或以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治疗后,舒张压降低<10 mmHg,接近于正常水平,或收缩压降低30 mmHg,症状明显好转;(3)无效: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未发生显著改变,未达到上述要求,症状未发生明显变化或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在中医理论学被归纳到“不寐”、“头痛”、“中风”或“眩晕”等范畴,其病因复杂,常见证型包含有阴阳两虚、肝阳上亢、肝肾阴虚及风痰上扰,在致病因素不断作用下,这些症候可互相转化,在治疗时应根据证型特点选药。

本次研究就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经现代药理证明,泽泻和川芎可降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和血浆内皮素,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会对外周血管收缩产生一定的影响,以此达到降压目的;牛膝和丹参可经心肌细胞代谢的改善,使冠脉血流得以增加,减少心肌耗氧量,达到保护心脏靶器官的目的;当归可协助降压和抗血栓形成[4-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疗效明显,可平稳降压,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较小,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昌武,董梅,邢齐树,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ACE基因I/D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26(8):1545-1548.
[2] 朱爱华,宁丽娜,韩丽蓓,等.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节律类型的中医证候特点[J].现代中医临床,2014,21(4):41-44.
[3] 班文明,倪代梅,谢道俊等.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分期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4):234-236.
[4] 仇兆丰.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97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1).
[5] 翟华勇,李进.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的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