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价值观察

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价值观察眩晕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头晕、眩晕、幻觉和肢体活动感知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伴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医学,对眩晕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疗效,其护理方案在眩晕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对中医护理方案在眩晕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
中医护理方案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中药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多种手段。
对于眩晕病患者,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中药疗法。
中医认为眩晕病的发生与气血运行不畅、肝阳上亢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中药治疗中常选用补肝益肾、养血安神的药物,如龙骨、牡蛎、当归等,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协调,从而缓解眩晕病的发作。
其次是针灸疗法。
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对眩晕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合谷、太冲等,通过针灸刺激调整机体气血运行,缓解眩晕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是推拿疗法。
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调整机体气血,改善脏腑功能的疗法,对眩晕病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搓、揉、按、捏等,可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缓解眩晕病症状。
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治疗效果好。
中医护理方案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能够全面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提高治疗的综合效果,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更好的缓解。
2. 降低治疗风险。
中医药治疗眩晕病相对较为安全,中药材多为天然植物、矿物,不易产生明显的副作用,针灸、推拿等疗法也是以自身调节功能为主,风险较小,对患者的身体没有太大的损害。
3. 丰富治疗手段。
中医护理方案采用多种手段综合治疗,针对不同的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给医生更多的选择空间,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希望。
4. 促进康复。
中医护理方案可通过调理机体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改善眩晕病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促进康复。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

me t fa p o r t e h o o i sa u c lr a u r s u e,a u u c u e a d S n, pu h r i a e tr d cn . Ob e e n p r p ae t c n lg e s a r u a c p e s r o i i c p n t r n O o l s te o gn lw se n me ii e i sr v h h t e c a g so eb o d p e s r e oe a d a trt ete t n . Re u t T e ewa in f a t i e e c l i a e c c e n e f h lo r s u e b fr n f ra me t t e h sl s h r ssg i c n f r n e i ci c l f a y b — i d f n n i
机分 为两组 ,对照组 10例仅服 用西药;治疗组 10例在服用原有 西药的基础 上 ,采用耳 穴贴压 与针 灸等 中医适 宜技 2 2 术治疗,观察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 临床疗 效比较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0 0 ) P< . 1 。治疗 后 患者收 缩压 、舒张压水平 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0 0 ) P< .5 。结论 在常规 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 用 中医适 宜技
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的体会

采 用 不 同治 疗 方法 前 , 两 组 患 者 均需 要 行 常规
的基础治疗 , 对伴有并发症与合并症的患者给予对 症治疗 , 以此改善患者各项身体指标 , 保证所有患 者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 , 这样有利于后续 中医治
疗 和 西 医治疗 的疗 效对 比。
节机制失去代偿性 , 而是代偿性调节性升高。对此 ,
采 用 补血 活 血 法 治疗 原 发 性 高 血压 能 够 取 得 较 为 理想 的效 果 ,针对 早 期 原发 性 高 血压 患 者 来说 , 可 基本 治愈 。针对 这种 情况 , 我 院选 取 5 0例原 发 性高
通过对两组患者采取基 础治疗后 ,观察组 2 5
例患者采用 中医治疗 ,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 , 可以采
取 中医分 型治 疗 , 其主要包 括 : 肝 肾阴虚 、 心 肾失
交、 阴虚 阳亢 、 心脾 两虚 四个 类型 。肝 肾阴虚 患者 的
血压患者 , 对其采用中医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 回 顾 性 分析 , 现 报告 如下 。
应及 治 疗 效 果 , 如 出现 不 良反 应 , 需 及 时对 症 处 理
准差 进行 描 述性 统 计 , 组 间 比较应 用 卡 方检 验 , 以 1 9 < 0 . 0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 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 1 . 3 疗 效评 价标 准 根据相关评价标准 , 可将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 疗 效标 准 划分 为显效 、 有效 、 及 无效 。显效 表示 患者 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 ,血压下降至标准范围 ; 显
的危险 因素 , 影响人体 心 、 脑、 肾的功能 , 最终将导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2-02-11T06:37:29.55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0月20期作者:尹江丽[导读]尹江丽(文山市人民医院;云南文山663099)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收治的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药护理干预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疾病而言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临床各种不适症状,使其尽快恢复正常血压值,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导致患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不断增加,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根据中医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可知,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精神不足导致的。
随着患者气血异常运行、阴阳失调导致了疾病的产生。
由此,本研究选取了我院2021年2月收治的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年2月收治的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3例。
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患者及家属对本项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3)治疗依从性好。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在遗传的前提下,由于各种后天环境因素导致的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
在非药物状态下,在不同时间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超过140mmhg和90mmhg,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中医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病因1、先天不足,家族遗传,现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年轻人甚至小孩血压高,这都是先天遗传2、后天失调饮食肥甘厚味,现在生活好了,快餐多了,血压也高了,过度劳倦,现在竞争激烈,工作紧张,必然要劳累奔波,劳则伤心,血压也会升高3、内伤七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之常情,但太过或不及都可能影响到血压的波动,“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4、外感六淫,中医讲的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本来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一旦太过,或在不适宜的季节出现就成为病理性致病因素。
由于六淫与气象、时令直接相关,六淫致病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使得气血亏虚或气血逆乱,气逆于上,血涌于上,发为“眩晕”,“头痛”,“中风”等证。
二、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分型有多种方式,最常用的是以脏腑、八纲、病因、病机、病名相互结合的分型方式。
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是,病之本为阴阳失调,病之标为内生之风、痰、瘀血。
临床上将其分为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肝肾阴虚型及阴阳两虚型4个证型和内风、血瘀、痰阻3个兼证。
1、肝阳上亢型证见头痛头涨,眩晕耳鸣,面红赤,口苦心烦,舌红,脉弦有力。
治宜平肝潜阳,清火熄风,方剂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夜交藤、桑寄生、茯神等。
若偏于风盛者,四肢麻木,手足震颤,筋惕肉目肉,宜加龙骨、牡蛎、珍珠母以镇肝熄风;若偏于火盛者,兼目赤、苔黄,可加龙胆草、丹皮以清肝泄热,便秘者可加用当归龙荟丸泻肝通腑。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施治86例临床效果分析

. . 5 5 . .
原 a - , , , I 生高 血 压 中 医 辨 证 施 治 8 6例 临 床 效 果 分 析
C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a n a l y s i s O n t r e a t i n g 8 6 c a s e s o f e s s e n t i a l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wi t h t r e a t me n t b a s e d o n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o f s y mp t o ms a n d s i g n s
证型 :B D G
要】 目的 :探 讨 8 6例 原 发性 高血 压 患 者 中 医辨 证 施 治 的 临床 效果 。方 法 :选 择 属 于 阴虚 阳 亢 型原 发 性 高血 压 患 者 8 6
例 ,相 当于西 医诊 断标 准的 2级 高血压 ,分 为实验 组和 对照组,分别给予 中医育 阴潜 阳、滋水涵木 治疗 ,西医 A C E I 加噻嚓 类利 尿剂 治疗 。用统计 学方法独立样 本 t 检验进行对 照分析 。结果 :在 1 年 内同一时间段 、同一体位测量血压, 同一病人的血压递降 率,实验 组递 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 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 阴虚 阳亢型 2级原发性高血压而言,应 用中 医育 阴潜 阳、 ‘ 滋水涵木疗法进行辨证施治 ,临床疗 效显 著,更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单纯原 发性 高血压 。
周 新
( 广 东 省 遂 溪 县 遂 城 镇 卫 生 院 ,广 东 遂 溪 ,5 2 4 3 0 0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压临床观察2023-11-06•引言•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论基础•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影响因素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前景展望与挑战•总结与致谢目录01引言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实践中日益受到重视,但相关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需要进一步探讨。
研究背景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优劣和差异。
研究目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和方法。
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意义02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与肝阳上亢有密切关系,肝阳上亢会导致头痛、眩晕等症状。
中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肝阳上亢中医认为痰浊内蕴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痰浊内蕴会影响气血运行,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痰浊内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气血亏虚也是常见病因之一,气血亏虚可导致心悸、乏力等症状。
气血亏虚血管病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病变是西医学关注的重点之一,血管病变会导致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等问题。
血压调节机制西医学认为血压调节机制与神经、体液、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心脏病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病变也是西医学关注的重点之一,心脏病变会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问题。
西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以综合利用中医学和西医学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协同作用全面调理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更注重全面调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03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优势020103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实践以降压药为主,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西医治疗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高血压50例临床疗效分析

e ic f i e n c y o f 2 4 c a s e s 8 4 %w h i c h w e r e s u p e r i o r t o t h e c o n t r o l ro g u p < O . 0 5 ) , h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 A t he t s a m e t i me ,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i n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a s l o w t h a n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ro g u p( P < 0 . 0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T C M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r i m a y r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r t e a me t n t h a s
同 时观察 组较 对照 组 药物 不 良反应 发 用 的治疗 效果 显著且 药物 副作 用低 , 值 的推 广 。 【 关键 词】 中医辨证 论 治 ;高血压 ; 】 岳 床 疗 效
中图分 类号 :R 5 4 4 . 1
t h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e c t a n d s i d e e f e c t s o f d r u g s o n t wo g r o u p s . Re s u l t s O b s e va r t i o n g r o u p we r e 3 1 c a s e s i n ma r k e d l y e f e c t i v e , 1 1 c a s e s i n e f e c t i v e , he t t o t a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分型治疗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通过中医分型治疗法实施治疗,对比两种治疗途径所取得的疗效。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选择中医分型法进行治疗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中医分型治疗;厄贝沙坦;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满意率
原发性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很多,一般是在遗传因素以及内分泌因素、个人生存环境、个人精神状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诱发。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很容易出现头痛眩晕以及疲劳乏力等临床症状,临床上必须要加强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研究。
为了研究中医分型治疗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按照治疗途径的不同将其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通过中医分型治疗法实施治疗,对比两种治疗途径所取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
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4.3±2.5)岁。
研究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65.5±3.8)岁。
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关临床检查,均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其临床诊断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符。
两组患者均存在头痛、心悸等临床表现,均出现疲劳乏力的症状。
两组患者的性别分类、年龄平均值以及临床症状等基础信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通过常规西医治疗途径开展治疗,针对患者临床并发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厄贝沙坦胶囊(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0),1粒/次,10mg/次,缓解患者高血压临床症状及相关临床指标。
研究组接受中医分型治疗,综合分析患者个人状况,科学给予中医分型治疗。
存在肝肾阴虚问题的患者,其一般会存在耳鸣晕眩以及目涩口干等症状,常常感到四肢酸软,面对这种情况,应选择三地汤,另取龟板20g,当归、女贞子各25g,
山英肉、元参各12g,针对患者实施联合治疗。
出现心肾失交问题的患者,其一般会出现头昏眼花、腰腿软软以及体重减轻等症状,患者记忆力容易出现下降,面对这种情况,应选择夜交藤、丹皮、山萸肉各12g,麦冬12g,生地、女贞子、太子参各25g,针对患者开展治疗。
出现阴虚阳亢问题的患者,其一般出现晕眩、面赤舌红等表现,患者容易出现失眠,针对该类患者应取紫石英15g,地龙、炒远志各6g,牛膝、菊花各9g,桑枝、生地各18g,菖蒲、蝉脱各5g,诸药综合,对患者开展中医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心脾两虚的问题,其通常会出现眩晕以及心悸多梦等临床症状,对此类患者可选择远志4.5g,白芍、甘草各6g,太白参、白术各12g,另取知母、当归、茯神、陈皮各9g,将以上药物水煎,1剂/d。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症状彻底消失,患者血压大幅下降,血压水平趋于正常,其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患者血压有所降低,其生活质量有所改善:(3)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针对患者开展满意率调查,划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SPSS17.0数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接受中医分型治疗后,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依次为30例、12例和4例,治疗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6.1%。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结束中医治疗后,满意32例,比较满意13例,不满意l例,总满意率为97.8%;对照组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依次为12例、24例和10例,总满意率为78.3%。
研究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很多,通常情况下是因为遗传因素以及内分泌因
素、个人生存环境、个人精神状态等综合诱发。
站在中医的角度上,肝阳上亢以及肝肾阴虚是诱发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开展治疗时,应具体分析患者实际状况,给予中医分型治疗,同时按照患者病症合理调整中药使用剂量等,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达到良好的降血压效果。
中医分型治疗法能够实现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情的有效控制,针对机体血液循环进行科学调节,保证患者心脑肾器官能够正常供血,改善疗效,并避免患者出现各种严重的临床并发症。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研究结果与杨黎明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由此可知,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选择中医分型法进行治疗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有利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避免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