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一课(共30页)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1课件: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并集和交集

集合运算时忽略空集致错
• 典例 4 集合A={x|x2-3x+2=0},B={x|x2-2x+a- 1=0},A∩B=B,求a的取值范围.
• [错解] 由题意,得A={1,2}.∵A∩B=B,∴1∈B,或者 2∈B,∴a=2或a=1.
• [错因分析] A∩B=B⇔A⊇B.而B是二次方程的解集,它
可能为空集,如果B不为空集,它可能是A的真子集,也可
B.{x|-4<x<-2}
• C.{x|-2<x<2} D.{x|2<x<3}
• [解析] N={x|x2-x-6<0}={x|(x-3)(x+2)<0}={x|- 2<x<3},
• ∴M∩N={x|-4<x<2}∩{x|-2<x<3}
• ={x|-2<x<2},故选C.
• 4.(202X·江苏,1)已知集合A={-1,0,1,6},B={x|x>0, x∈R},则A∩B=___{_1,_6_} ______.
• 2.并集和交集的性质并集
简单 性质
A∪A=___A___; A∪∅=___A___
常用 结论
A∪B=B∪A; A⊆(A∪B); B⊆(A∪B);
A∪B=B⇔A⊆B
交集
A∩A=___A___; A∩∅=___∅___
A∩B=B∩A; (A∩B)⊆A; (A∩B)⊆B;
A∩B=B⇔B⊆A
• 1.(202X·全国卷Ⅲ理,1)已知集合A={-1,0,1,2},B= {x|x2≤1},则A∩B= ( A )
• 将x=-2代入x2-px-2=0,得p=-1,∴A={1,-2},
• ∵A∪B={-2,1,5},A∩B={-2},∴B={-2,5},
高中数学开学第一课 PPT课件 图文

2 学习方法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
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 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 看什么,再看什么,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 便于操作的定式方式,而而高中的思维是灵活多变 的,不能生搬硬套.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 能一蹴而就。
2xx2+ 3有 几 个 根 ?
三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克服不良的学习心态
有同学:初一初二不认真学,到初三发奋 努力,结果考的还不错。
有同学:高一高二不认真学,高三发奋努 力,可还是跟不上……
高中初中不一样!
树立一个信心,谁都能学好数学
基础差没关系,初中内容少,很容 易补,关键要主动学习。
上课认真听讲,抬头听课,参与互动发展 课堂不是老师的课堂,是同学们的课堂!
2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
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学逻 辑使人周密,学哲学使人善辩,学数学 使人聪明…… —— 培根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苏联 加里宁
该游戏理论上最 大能叠加到那个数?
2^16=65536
二 初高中数学的差异
1 知识内容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少(6本)、浅、容易、知识 面窄,贴近生活
接受知识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课堂学习主要 是学习知识的生成过程,只有经历了知识的 生成过程,才能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 应用知识。
多思多悟多问多总结多回顾 听到的、记住的都不是自己的,思考
出来的、悟出来的、理解的才是自己的。 学贵心悟!思悟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 把学习过程变成研究问题的过程。
举例(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她说工作一点都不开心,找不到半点成就感。 末了,她问我:学姐,为什
第1课时并集与交集-【新教材】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9张PPT)

第1课时 并集与交集
必备知识·探新知 关键能力·攻重难 课堂检测·固双基 素养作业·提技能
必备知识·探新知
•知识点1 并集
基础知识
自然语言
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 A∪B 一般地,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union
set),记作________(读作“A并B”).
• [解析] M∩N={x|-5<x<3}∩{x|-4<x<5}={x|-4<x<3},故选A.
• 4.(2019·江苏,1)已知集合A={-1,0,1,6},B={x|x>0,x∈R},则A∩B =____________.
• [解析] A∩{B1,=6}{-1,0,1,6}∩{x|x>0,x∈R}={1,6}.
• 5.已知集合A={1,2,3},B={2,m,4},A∩B={2,3},则m=_____.
• [解析] 因为A∩B={2,3},所以3∈B.所以m=3.
3
关键能力·攻重难
题型探究
题型一 并集运算
•
例 1 (1)设集合A={1,2,3},B={2,3,4,5},求A∪B;
• (2)设集合A={x|-3<x≤5},B={x|2<x≤6},求A∪B.
set),记作________(读作“A交B”)
A∩B
符号语言
A∩__B__=___{__x_|_x_∈___A__,___且____x_∈___B_ }
(1)A 与 B 相交(有公共元素,相互不包含)
(2)A 与 B 相离(没有公共元素,A∩B=∅) 图形语言
(3)A B,则 A∩B=A
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

课时学案
题型一 并集与交集的基本运算
例1 求下列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1)A={1,3,4,6},B={2,3,5,6}; (2)A={x|x>-2},B={x|x≤3}; (3)A={x|-3<x≤4},B={x|1<x≤5}; (4)A={y|y=x2-2x},B={x|y=-x2}.
【解析】 (1)A∩B={3,6},A∪B={1,2,3,4,5,6}. (2)把A和B表示在数轴上,如图:
②符号语言:A∩B=____{x_|x_∈_A_,__且_x_∈_B_}_____. ③图形语言:如图中阴影部分.
(2)交集的性质 ①A∩A__=___A;②A∩B__=___B∩A;③A∩∅___=___∅; ④A∩B__⊆___A;⑤A∩B__⊆___B; ⑥A⊆B⇔A∩B=A.
1.并集的含义是什么? 答:(1)A与B的并集是一个集合.
(2)并集的性质 ①A∪A_=___A;②A∪B_=__B∪A;③A∪∅_=___A; ④A_⊆___A∪B;⑤A∪B_⊇___B; ⑥A∪B=B⇔A⊆B. 要点2 交集 (1)交集的三种语言 ①文字语言:一般地,由所有___属_于__集_合__A___且__属_于__集_合__B__的元素组成的集 合,称为集合A与B的交集.
(2)设A={(x,y)|x+y=0},B={(x,y)|x-y=4},求A∩B.
【解析】 (1)∵A={1,2,3},B={3,4,5},U={1,2,3,4,5},
∴B∩U={3,4,5}.∴A∪(B∩U)={1,2,3,4,5}(或U).
(2)A∩B={(x,y)|x+y=0且x-y=4}=(x,y)|
∴A∩B={x|-2<x≤3},A∪B=R. (3)把A和B表示在数轴上,如图: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册(必修1)精品课件4:1.1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

名称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_N__ __N__+_或__N_*_ _Z__
_Q__
_R__
[题型探究] 题型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 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我们班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解 “高个子”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不能构成集合. (2)不超过20的非负数; 解 任给一个实数x,可以明确地判断是不是“不超过20的非负数”, 即“0≤x≤20”与“x>20或x<0”,两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故 “不超过20的非负数”能构成集合;
[预习导引]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集合:把一些能够 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 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 构成的集合(或集). (2)元素:构成集合的 每个对象 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3)集合元素的特性: 确定性、 互异性 .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关系
概念
记法
如果 a是集合A 的元素, 属于
[即时达标]
1.下列能构成集合的是( C ) A.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C.上海市所有的中学生
B.我市跑得快的汽车 D.香港的高楼
【解析】A、B、D中研究的对象不确定,因此不能构成集合.
2.已知1∈{a2,a},则a=__-_1___.
【解析】当a2=1时,a=±1,但a=1时,a2=a,由元素的互异性 知a=-1.
【解析】深圳不是省会城市,而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
4.已知① 5∈R;②13∈Q;③0∈N;④π∈Q;⑤-3∉Z.
【解析】序号 Biblioteka 否构成集合理由(1)
能
其中的元素是“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难题”的标准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所以
(2)
不能
高中数学 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2

第十八页,共30页。
2.写出斜率为 2,在 y 轴上截距为 m 的直线方程,当 m 为何 值时,直线过点(1,1)?
解:由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得直线方程为 y=2x+m. ∵直线过点(1,1),将 x=1,y=1 代入方程 y=2x+m,1=2×1 +m,∴m=-1 即为所求.
第十九页,共30页。
题型三 用平行或垂直的关系求直线方程 【例 3】 已知直线 l 过点 A(2,-3). (1)若 l 与直线 y=-2x+5 平行,求其方程; (2)若 l 与直线 y=-2x+5 垂直,求其方程. 思路点拨:由平行或垂直的关系求得所求直线的斜率,然后代 入点求出直线方程.
∴直线方程为 y-4=(x+1). (2)直线斜率不存在,直线平行于 y 轴, ∴所求直线方程为 x=4. (3)直线斜率为 tan 60°= 3,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y= 3x. (4)直线斜率为 0,∴直线方程为 y=1.
第十六页,共30页。
题型二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例 2】 根据条件写出下列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1)斜率为 2,在 y 轴上的截距是 5; (2)倾斜角为 150°,在 y 轴上的截距是-2; (3)倾斜角为 60°,与 y 轴的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3. 思路点拨:求出直线的斜率,然后分别用斜截式写出方程.
第十四页,共30页。
1.根据条件写出下列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经过点 A(-1,4),倾斜角为 45°; (2)经过点 B(4,2),倾斜角为 90°; (3)经过原点,倾斜角为 60°; (4)经过点 D(-1,1),与 x 轴平行.
第十五页,共30页。
解: (1)直线斜率为 tan 45°=1,
第二十页,共30页。
解: (1)法一:
∵l 与 y=-2x+5 平行,∴kl=-2, 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知 y+3=-2(x-2), 方程为 y+3=-2x+4,即 y+2x-1=0. 法二: 已知直线方程为 y=-2x+5, 而 l 与其平行,∴y=-2x+b, 又过点(2,-3),∴b=1,∴2x+y-1=0.
2.写出斜率为 2,在 y 轴上截距为 m 的直线方程,当 m 为何 值时,直线过点(1,1)?
解:由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得直线方程为 y=2x+m. ∵直线过点(1,1),将 x=1,y=1 代入方程 y=2x+m,1=2×1 +m,∴m=-1 即为所求.
第十九页,共30页。
题型三 用平行或垂直的关系求直线方程 【例 3】 已知直线 l 过点 A(2,-3). (1)若 l 与直线 y=-2x+5 平行,求其方程; (2)若 l 与直线 y=-2x+5 垂直,求其方程. 思路点拨:由平行或垂直的关系求得所求直线的斜率,然后代 入点求出直线方程.
∴直线方程为 y-4=(x+1). (2)直线斜率不存在,直线平行于 y 轴, ∴所求直线方程为 x=4. (3)直线斜率为 tan 60°= 3,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y= 3x. (4)直线斜率为 0,∴直线方程为 y=1.
第十六页,共30页。
题型二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例 2】 根据条件写出下列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1)斜率为 2,在 y 轴上的截距是 5; (2)倾斜角为 150°,在 y 轴上的截距是-2; (3)倾斜角为 60°,与 y 轴的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3. 思路点拨:求出直线的斜率,然后分别用斜截式写出方程.
第十四页,共30页。
1.根据条件写出下列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经过点 A(-1,4),倾斜角为 45°; (2)经过点 B(4,2),倾斜角为 90°; (3)经过原点,倾斜角为 60°; (4)经过点 D(-1,1),与 x 轴平行.
第十五页,共30页。
解: (1)直线斜率为 tan 45°=1,
第二十页,共30页。
解: (1)法一:
∵l 与 y=-2x+5 平行,∴kl=-2, 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知 y+3=-2(x-2), 方程为 y+3=-2x+4,即 y+2x-1=0. 法二: 已知直线方程为 y=-2x+5, 而 l 与其平行,∴y=-2x+b, 又过点(2,-3),∴b=1,∴2x+y-1=0.
高一数学第一课-PPT

“倾听”就是现代人得基本素 养之一!不充分发挥课堂得作用,不 如直接回家自学。
掌握一个诀窍:
针对薄弱环节狠做题。
数学不就是听会得,数学不就是瞧
会得,数学就是做会得!
一日不做题——自己知道! 两日不做题——老师知道! 三日不做题——考试知道!
五、摆正心态
• Everything is possible –过去您很优秀?高中就一定很优秀吗? –过去您很怕数学,高中就难上加难吗? –寻找,理性得学习动力
11111111 x 11111111 = 123456787654321 111111111 x 111111111 = 12345678987654321
大家有疑问得,可以询问与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数学就是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宋代 邵雍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高中数学得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有九门课学生 同时学习),每天至少上七节课,自习时间最多一节课, 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而且一般来讲每天都 就是新课,一周难得有一节复习课,要求大家每天必 须消化当天所学。
5、 学习方法得差异
(2)模仿与创新得区别 初中学生模仿做题,模仿老师思维推理较多,
而高中但随着知识得难度大与知识面广泛,学生不 能全部模仿,必须开拓自我思维能力。现在高考数 学,旨在考察学生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 势思维,提倡创新思维与培养学生得创造能力。
保持量(%)
学得得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 习,就只剩下原来得25%)。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00 80 60 40 20 0 0 0.5 1 2 3 4 5 6
时间(天数)
3、有意识培养自己得各方面能 力
掌握一个诀窍:
针对薄弱环节狠做题。
数学不就是听会得,数学不就是瞧
会得,数学就是做会得!
一日不做题——自己知道! 两日不做题——老师知道! 三日不做题——考试知道!
五、摆正心态
• Everything is possible –过去您很优秀?高中就一定很优秀吗? –过去您很怕数学,高中就难上加难吗? –寻找,理性得学习动力
11111111 x 11111111 = 123456787654321 111111111 x 111111111 = 12345678987654321
大家有疑问得,可以询问与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数学就是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宋代 邵雍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高中数学得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有九门课学生 同时学习),每天至少上七节课,自习时间最多一节课, 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而且一般来讲每天都 就是新课,一周难得有一节复习课,要求大家每天必 须消化当天所学。
5、 学习方法得差异
(2)模仿与创新得区别 初中学生模仿做题,模仿老师思维推理较多,
而高中但随着知识得难度大与知识面广泛,学生不 能全部模仿,必须开拓自我思维能力。现在高考数 学,旨在考察学生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 势思维,提倡创新思维与培养学生得创造能力。
保持量(%)
学得得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 习,就只剩下原来得25%)。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00 80 60 40 20 0 0 0.5 1 2 3 4 5 6
时间(天数)
3、有意识培养自己得各方面能 力
高中数学第一课课件(共28张PPT)

高中数学第一课
数学第一课
一 高中数学学什么? 二 怎么学好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五大板块
■ 函数 ■ 立体几何 ■ 解析几何呢?
■ 初中 ■ 一节课教你和面,作业咱就留和面, ■ 一节课教你擀皮,作业咱就留擀皮, ■ 直到教会你怎么包饺子,咱考试就考怎么包饺子。 ■ ■ 高中可就不一样了, ■ 一节课教你学会包饺子, ■ 作业是回家蒸包子, ■ 考试的时候考:烙饼。
适应高中
■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知识量的四倍,初中数学讲一星期的东西,高 中一两天就讲完了。
■ 老师上课讲讲知识,课后布置同步练习题,第二天再讲几道题,一 节课就过去了,快得很。
■ 孩子刚上高中根本就适应不了,很多孩子都要放弃了。 ■ 但是你反过来想,你适应不了,其实大家也适应不了啊,你要是能
先适应,率先挺住,你就能领先啊。这就是逆向思维,也是强者的 思维。 ■ 你要想学习进步,就一定要学会逆向思维,强者思维。
本质是慢慢调整饮食习惯。
看见自己未来
■ 想上进的学生,不舍的思考,我经常给他们建议, ■ 反思 ,总结,调整策略,再前进, ■ 想当广州首富,还是天天去工地搬砖一样, ■ 舍不等停下来, ■ 舍不得动动脑子 ■ 舍不得想想策略。
■ 一年挣两个亿的和一年挣2万,对财富的认识是一样吗? ■ 一个总是考90分和一个总是考60分的,对学习的认识是一样的吗? ■ 可能都不一样, ■ 所以很多人好像很努力了,就以为自己能够赶上去, ■ 错了, ■ 你要想提高,首先要改变的是思维,思维观念的巨变才会让你有行为的改变,习
惯的改变,最后才会有分数的改变, ■ 所以呢,学习进步,千万别认为光努力就可以了。
■ 为什么绝大部分家长整天在强调还是要努力呢?
■ 因为大部分孩子连努力都做不到,
数学第一课
一 高中数学学什么? 二 怎么学好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五大板块
■ 函数 ■ 立体几何 ■ 解析几何呢?
■ 初中 ■ 一节课教你和面,作业咱就留和面, ■ 一节课教你擀皮,作业咱就留擀皮, ■ 直到教会你怎么包饺子,咱考试就考怎么包饺子。 ■ ■ 高中可就不一样了, ■ 一节课教你学会包饺子, ■ 作业是回家蒸包子, ■ 考试的时候考:烙饼。
适应高中
■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知识量的四倍,初中数学讲一星期的东西,高 中一两天就讲完了。
■ 老师上课讲讲知识,课后布置同步练习题,第二天再讲几道题,一 节课就过去了,快得很。
■ 孩子刚上高中根本就适应不了,很多孩子都要放弃了。 ■ 但是你反过来想,你适应不了,其实大家也适应不了啊,你要是能
先适应,率先挺住,你就能领先啊。这就是逆向思维,也是强者的 思维。 ■ 你要想学习进步,就一定要学会逆向思维,强者思维。
本质是慢慢调整饮食习惯。
看见自己未来
■ 想上进的学生,不舍的思考,我经常给他们建议, ■ 反思 ,总结,调整策略,再前进, ■ 想当广州首富,还是天天去工地搬砖一样, ■ 舍不等停下来, ■ 舍不得动动脑子 ■ 舍不得想想策略。
■ 一年挣两个亿的和一年挣2万,对财富的认识是一样吗? ■ 一个总是考90分和一个总是考60分的,对学习的认识是一样的吗? ■ 可能都不一样, ■ 所以很多人好像很努力了,就以为自己能够赶上去, ■ 错了, ■ 你要想提高,首先要改变的是思维,思维观念的巨变才会让你有行为的改变,习
惯的改变,最后才会有分数的改变, ■ 所以呢,学习进步,千万别认为光努力就可以了。
■ 为什么绝大部分家长整天在强调还是要努力呢?
■ 因为大部分孩子连努力都做不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 • • 课前预习 上课认真听讲( ) 按时完成作业 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及时解决
课前预习
• 在上课之前把内容先看一边,把自己不懂的 地方做个记号或者打个问号,以至于上课的 时候重点听,这样才能够很快提高自己的水 平。但是预习不是很随便的把课本看一边, 预习有个目标,那就是通过预习可以把书本 后面的练习题可以自己独立的完成。 • 分几个层次,先是课本,再是资料书
2.数学赋予知识以逻辑的严密性和结 论的可靠性。
• 数学的严密性和精确性可以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减少随 意性。英国律师至今要在大学中学习许多数学知识,并不 是律师工作要多少数学,而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经过严 格的数学训练可以使人养成一种独立思考而又客观公正的 办事风格和严谨的 学术品格。 • 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诚信观念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数学课 上形成的诚信观是持久的,根深蒂固的。前苏联的数学家 辛钦说:“数学教学一定会慢慢地培养青年人树立起一系 列具有道德色彩的特性,这种特性中包括正直和诚实。”
• 5张票中有一张奖票,那么先抽 还是后抽对个人还说公平吗?
• 概率问题
问题3:一块豆腐切3刀,最多可 以切成几块?
• 空间想象(立体几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故事
• 据说国际象棋是古印度的一位宰相发明的。国 王很欣赏他的这项发明,问他的宰相要什么赏 赐。聪明的宰相说,“我所要的从一粒谷子( 没错,是1粒,不是1两或1斤)开始。在这 个有64格的棋盘上,第一格里放1粒谷子,第 二格里放2粒,第三格里放4粒,即每下一格 粒数加倍,……如此下去,一直放满到棋盘上的 64格。这就是我所要的赏赐。” 国王觉得宰相 要的实在不多,就叫人按宰相的要求赏赐。但 后来发现即使把全国所有的谷子抬来也远远不 够。
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 • • • 第一:对数学学科特点有清楚的认识 第二:要改变一个观念 第三:学数学要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改变观念
• 有人会说自己的基础不好。那我问下 什么是基础?今天所学的知识就是明 天的基础。明天学习的知识就是后天 的基础。所以要学好每一天的内容, 那么你打的基础就是最扎实的了。所 以现在你们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 无所谓基础好不好。
关于作业
• 绝对不允许有抄作业的情况发生。如果我发现有谁抄作业 ,那么既然他这样喜欢抄,我就要你把当天的作业多抄几 遍给我。 • 那有人会问,碰到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有两个办法: • 一、向同学请教,请教做题目的思路,而不是整个过程和 答案。同学之间也要相互帮助,如果你让他抄袭你的作业 这样不是帮助他而是害他,这个道理大家应该明白吧。我 非常提倡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问题的,这样才能够相互促 进提高。 • 二、向老师请教,要养成多想多问的习惯。我的办公室在 3楼,欢迎大家前来交流。
问题1:上帝是万能的。你们认为呢?如何来 证明你的结论呢?
• 我的观点:上帝不是万能的。 • 证明:(反证法)假如上帝是万能的,那么 他能够制作出一块无论什么力量都搬不动的 石头,根据假设,既然上帝是万能的,那么 他一定能够搬的动他自己制造的那石头,这 与“无论什么力量都搬不动的石头”相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所以上帝不是万能的。
3.数学有实在的价值---实际运用
于人类生产、生活。
• 从古希腊的几何问题,众多猜想到现今的黑洞,纳
什均衡都是我们根据数学公式模型推导出的人类实 践的结果。可以这样设想:就是正在电脑屏幕前的 你也是由众多数字表示的。将来的先进的人工智能 一定是由一台数字生物计算机构成的。
问题2:抓阄对个人来说公平吗?
高中第一节数学课
1.数学锻炼人的思维。
数学是思想的体操。进行数学推导和演算是锻炼思维的智力操。 这种锻炼能够增强思维本领,提高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 辨证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 马克思在研究之余用微积分“换换脑子”。
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不受思维定式的束缚,能迅速地调整思维 方向善于从旧的或传统的思维轨道上跳出来,另辟蹊径。数学 中的一题多解是培养思维灵活性的有效途径。 思维的批判性指,对论证和解答提出自己的看法。数学中常用 的反证法和构造反例是思维批判性的具体表现。
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
• 学习、掌握并能灵活应用数学的途径有千万 条,每个人都可以有与众不同的数学学习方 法。做习题、用数学解决各种问题是必需的 ,理解、学会证明、领会思想、掌握方法也 是必需的。此外,还要发挥问题的作用,学 会提问,热心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用自己的 问题和别人的问题带动自己的学习。同时, 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类比地学、联系地学 ,既要从概念中看到它的具体背景,又要在 具体的例子中想到它蕴含的一般概念。
上课认真听讲
• 上课的时候准备课本,一只笔,一本草稿。做 不做笔记你们自己决定,不过我不大提倡数学 课做笔记的。不过有一点,有些知识点比较重 要,课本上又没有的,我要求你们把它写在课 本上的相应的空白地方。还有如果你觉得某个 例题比较新或者比较重要,也可以把它记在书 本的相应位置上,这样以后复习起来就一目了 然了。那么草稿要来干什么的呢?课堂上你可 以自己演算还有做课堂练习。
• 数列问题
小游戏
• 两人相继轮流往长方形桌子上放同样 大小的硬币,硬币一定要平放在桌面 上,后放的硬币不能压在先放的硬币 上,放最后一颗的硬币的人算赢。应 该先放还是后放才有必胜的把握? • 对称问题
4.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更是 一个人必备的素养。
• 日本的米山国藏说:“我搞了多年的数学教育,发现学 生们在初中、高中接受的数学知识因毕业了进入社会后 ,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这些作为知识的数学,所以通 常是出校门不到一、两年就很快忘掉了。然而,不管他 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惟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 学 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都随时 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 数学家狄尔曼说:“数学能集中、强化人们的注意力, 能够给人以发明创造的精细和谨慎的谦虚精神,能够激 发人们追求真理的勇气和信心,数学更能锻炼和发挥人 们独立工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