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英语修辞及其翻译
英语新闻标题的十大修辞格及其翻译

龙源期刊网
英语新闻标题的十大修辞格及其翻译
作者:吴春梅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第05期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新闻,而标题则是新闻的“文眼”。
因此,新闻标题除了在选词上做到新颖、抢眼之外,“通常还采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增强语言的简练性、形象性和趣味性”。
英语新闻要吸引住更多的广大中国读者的目光,新闻标题中的修辞法的翻译方法就很值得探讨。
简洁(brief)、准确(accurate)、抢眼(cye-catchmg)是新闻标题翻译的宗旨,力求在汉译时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领悟其妙处、适当照顾译文特点、增强可读性;重视读者的接受能力。
以下对英语新闻标题的十大修辞格的特点及其相关翻译法进行初步探讨。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修辞及其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s Ode to The West Wind2 在文化教学中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3 中国旅游指南的中译英研究(开题报告+论)4 初中英语课堂管理方法探析5 从电影《吸血鬼日记》分析现代西方人们新的价值取向6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前四部)的影响7 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差异8 西方饮食文化给中国餐饮业经营者带来的若干启示9 The Struggle of Women—On the Image of Mary in The Grass Is Singing10 浅析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和策略1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2 万圣节与时尚设计13 A Miniature of Ambivalence and Self-Discovery as Reflected by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14 进退维艰的女性—《儿子与情人》的女性主义分析15 Strategies of Activating Middle School Classrooms for Effective English Learning16 论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翻译17 A Study of the 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18 双关语的修辞功能及日常应用19 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悲剧之源20 论译语本土化的可行性与局限性21 合作原则在动画中的应用22 论《弗兰肯斯坦》中怪物悲剧的必然性23 环境、性格、命运--评《远大前程》主人公皮普24 从花语的不同含义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25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26 耐克公司Ps营销策略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启示27 Comparison of Tea Ceremony between China and Japan28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29 对抗还是和谐——论《白鲸》人与自然的关系30 苔丝之罪是谁之过31 浅论国产小米手机的营销策略32 从成功学书籍的畅销看美国文化价值观33 On House’s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 Case Study of Li Mi’s Chen Qing Biao34 浅析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3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36 浅议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37 霍桑在《红字》中对人的罪恶的探究38 形成性评价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中的作用39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的自传性分析40 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41 英汉“红色”与“黑色”词汇的对比研究42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Emily Brontë and "Wuthering Heights"43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性格的双重性44 论价值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45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Translating San in Chinese Idioms46 英文电影名汉译中的功能对等47 《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48 概念隐喻在英语汽车广告中的应用49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50 浅析《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特色51 从语境理论角度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词语篇52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O. Henry’s Short Stories53 中西方语言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54 应酬语的中英文比较5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56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与原则57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58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59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60 中美地下电影之比较研究61 《呼啸山庄》的悲剧分析62 How Can Women Survive—Consideration of Virginia Woolf’s A Room of One’s Own63 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An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 Red, Red Rose64 爱玛人物形象分析65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66 《大衣》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67 An Analysis of Hemingway' Religious Complex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68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69 浅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女权主义70 探讨发现式学习理论在高中任务型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71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中英旅游文本的翻译72 从《法国中尉的女人》看约翰福尔斯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局限性73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74 詹姆斯鲍德温《桑尼的布鲁士》中男主人公桑尼的自我救赎75 日用品广告语言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比较研究76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企业简介汉英翻译77 英语流行歌曲中隐喻的功能分析——以后街男孩的歌曲为例78 浅析李尔王的陷落79 中译英口译活动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实证研究80 浅析哈克贝利的叛逆精神81 初中学生听力理解障碍简析及应对策略82 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83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双城记》中的体现84 An Analysis on the Tree Image on Sethe’s Back in Beloved85 On Dual Personality in Dr. Jekyll and Mr. Hy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86 反思《夜访吸血鬼》中的同性恋现象87 Strategy Researche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oral English8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estern Knight and Chinese Knight in Idylls of the King and Eight Heavenly Deities89 从文化差异角度来分析习语的翻译90 从《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看文化差异91 《马太福音》对话中语气的人际意义研究92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93 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解读94 从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看《推销员之死》的现实意义95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96 中西方礼貌用语对比分析97 国际时政专有名词的翻译与解读98 说谎的语用顺应性分析99 [会计学]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研究100 Research on the Re-cre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rademarks in Different Cultures101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102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和中国后婚姻观的比较研究103 《飘》中斯嘉丽人物性格分析104 浅议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105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的礼节差异106 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与腐朽的宗教107 解析《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人物形象108 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109 The modern American and Death of a salesman110 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111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Oxymoron in Advertising112 英汉新词形成因素研究113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因素及其对策114 《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和齐灵渥斯谁更“恶”?115 试论爱伦•坡的作品在当时遭受非议的必然性116 《荒原》中的神话溯源117 论色彩在《红字》中的运用与艺术效果118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主要作品119 浅谈中西婚俗的文化差异120 中英手机短信的修辞特点分析121 情景法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新东方为例122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和应对策略123 《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的性格对其一生的影响及其对当代中国青年的现实意义124 浅析模糊语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125 英语报刊标题的词汇特点和修辞特点126 Preciseness of Legal English127 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讨128 从对等功能理论看《卡斯特桥市长》中的比喻修辞129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130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Francesca in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Based on Jung’s Collective Unconscious131 “黑人会飞”——托妮•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神话研究132 约翰济慈的女性化倾向分析133 浅析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134 宋词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135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阶级面面观13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37 论《双城记》中的爱情138 英文中“and”的用法及译法探析139 探究餐具的起源、内涵及发展趋势140 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141 大卫王:在希伯来世界中的社会地位142 论《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文化传统143 言语行为理论在意识流作品中的应用——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例144 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145 英汉鸟类词汇文化内涵比较146 英语委婉语中的转喻现象分析14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48 论《简爱》中话语的人际意义149 从中西方政治文化差异看中美关系150 浅析《老人与海》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151 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黑色幽默”的怪诞性152 论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153 中英婚礼习俗中的红和白颜色文化的研究154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Light of the Skopostheory:A Case Study of The dventures of Tom Sawyer155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156 析《苔丝》中的象征意义157 浅谈《欲望号街车》所阐述的欲望158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159 A Comparison of English V 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Use in Learners of Different Ages 160 清教主义和超验主义观照下霍桑的救赎观——以《红字》为例161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162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成长三部曲163 英文商标的汉译164 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观研究165 如何增强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166 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女性角色塑造167 安妮•赖斯小说《夜访吸血鬼》的新哥特世界168 怪,或不怪--《小镇畸人》中的主要人物解读169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170 肯尼迪演讲的语音衔接分析171 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172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习语的翻译173 模糊语在英语广告中的语义分析174 论《瓦尔登湖》的超验主义思想175 托马斯哈代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对比研究——以苔丝和顾曼桢为例176 浅析英语新词的翻译177 BBC对华态度变化趋势:扫视年BBC有关中国的若干重要报道178 On the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179 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180 浅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181 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性格182 简析商务沟通中的非语言沟通183 《蝇王》中的象征184 硬汉形象-浅析厄内斯特海明威《杀人者》185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原型分析186 英汉语篇中的省略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方法——以《雪》译文为例187 背诵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作用188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189 浅谈礼貌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190 A Comparison of Advertising Culture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191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男主人公192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修辞及其翻译193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194 中式菜名的英译195 浅析尤金•奥尼尔三部剧作中的女性形象196 浅析《飘》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197 从《盲人》中的“血性意识”看劳伦斯的文明观198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效果的影响199 菲尔丁小说《汤姆琼斯》中的戏剧因素分析200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英语新闻标题修辞赏析与翻译

!!2005年6月!!!!!!!!!!!!!!!!!!!!!!!!!外国语言文学研究!June2005第5卷第2期!!ResearchinForeignLanguageandLiterature!Vol.5No.2英语新闻标题修辞赏析与翻译李红霞(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022)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了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特点,并结合大量实例分析各种修辞格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然后提出了如何翻译英语新闻标题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新闻;标题;修辞!一、引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往往是先预览标题,然后再决定要不要看整篇文章。
标题在新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好的标题一定要能唤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与愿望,给读者留下清新而深刻的印象。
在一定程度上,标题就是新闻的广告(Leiter,Harriss&Johnson,2003)。
为了突出新闻重点、刺激读者的阅读冲动,记者、编辑不惜努力,使英语新闻标题在词汇、语法、修辞、形式等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构成了独特的标题语言(head-linese)(转引自许明武,2003)。
本文收集了近两年来在英美主要报刊发表的一些文章的标题,着重分析其修辞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英语新闻标题修辞的汉译方法。
二、英语新闻标题修辞特点1.简约新闻标题追求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在英美报刊上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单词式标题、短语式标题或短句式标题。
另外,使用简短小词,省略一切无实意的词语,如冠词、介词、连词、系动词等,也是常用的手法。
请看下面这则标题:NEETGeneration(TheGuardian,Nov.2,2004)NEET是not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的首字母缩写,指的是一群“不上学,不工作,也不参加培训的年轻人”。
文章讨论了目前在日本和英国的年轻人中存在的NEET现象,并探讨这种现象的社会源。
首字母缩写不仅使文章标题显得简洁,而且因为是作者新造的词,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英语新闻标题 修辞

3. Parody
A Tale of Two Hearts
«双心记» A Tale of Two Cities «双城记» (written by C. Dickens)
3. Parody
Red Star Over Hongkong
红星照耀下的香港
载于美国《时代周刊》(Time,July 14,1997),以西方 观点谈论香港回归中国的问题。
The term gender has to do with male and female; and the newspaper article in question deals with the return of tension in the working relationships of men and women in London post offices. The headline is a pun on the instruction Return to sender, which is stamped on letters that cannot be delivered and must be sent back to the people who wrote them.
是对美国著名记者及作家edgarsnow的名著redstaroverchina红星照耀下的中国又名西行漫记的巧妙sonalsorises儿子照样上位这是一篇国际新闻报道的是某国领导人让自己的儿子来接班引起外界的非议
1. Alliteration
头韵是在词的开头重复相同的元音或辅音,产生 音韵优美的效果。
The pun in this case is in the words burning questions. The questions are about fires, hence burning questions, but burning question is another way of saying an important or urgent question.
英语新闻标题修辞现象及其翻译

英语新闻标题修辞现象及其翻译本文旨在对比汉语及英语标题的特点,着重论述英语新闻标题修辞现象及其翻译,以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带有修辞现象的英语标题并对其翻译方法有一定认识。
标签:标题;修辞;翻译新闻撰写者写标题时都十分注意在语言上狠上功夫。
他们力图通过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以使语言活泼生动,具有特色。
本文让读者在对英汉标题各自特点有一定认识,着重论述英语新闻标题修辞现象及其翻译,并就新闻标题出现的种种修辞现象及其与翻译举例进行阐述。
1 汉英新闻标题对比1.1 概括程度不同在概括程度上,汉语标题倾向于尽可能详尽完整地综述新闻要点,先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
而英文新闻标题相对简单,常以精练的文字把新闻中最重要的一点概括出来,以点带面。
例:天象奇观,3000年一遇我国将同时看到彗星与日全食Rare solar eclipse, comet to coincide(王治奎,315)1. 2 措词手法各异动词在中英文新闻标题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英语标题出于对节约版面的考虑,常选用简短小词(Midget Words),如用ban代替restrain, 用back代替support 等,而汉字大小相同,无此顾虑。
例:公众支持北京奥运Public back Beijing’s Olympics(王治奎,313)1. 3 时间表达有别英语新闻标题常常使用一般现在时表示过去发生的事,用动词不定式表示“将”发生的事。
而中文新闻标题借助时间副词“昨天”“明日”“将”等表示时间关系。
例:武装分子枪杀29 人;脆弱的和平破灭Militants Kill 29; Weak Peace Shattered.(The New York Times)2.英语新闻标题修辞现象与翻译英语新闻标题善用各种修辞使语言更具吸引力,翻译此类具有修辞现象的英语新闻标题,不但要熟知英汉新闻标题的特点,遵循各自的语言特色,而且在语言的转换中则应注意与汉语的契合,做到流畅地道,毫无斧凿痕迹。
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及翻译

Chrome- plated Independence 电镀的独立( 讽刺的使用, 在每年铬出口量只有80 吨的某小国家, 有人扬言要“完全自力更生”, 使用讽刺的标题发人深省, 意味隽永)
Spirit Valentine' s Day Can Last All Year 一年四季情人节( 基本直译)
Putin Faces Harsh Press Criticism Over Terror普京因恐怖事件受媒体严厉批评( 直译)
When It Comes To Romance, Listen To Your Friends 爱河泛舟, 求教朋友( 基本直译)
2.2 语态
读者在广泛接触英语报刊时, 一定会发现新闻标题使用主动语态的频率远远高于被动语态。而即使在使用被动语态时, 被动语态的“be”也常常被省略, 只留下过去分词, 也不用“by”来引出动作的执行者, 例如:
Girl of 18 Raped After Threat With Bread Knife 餐刀威逼下, 18 岁少女遭强暴
Love For Labor Lost? ( Newsweek, Oct.16,2000) 工党失宠了吗? ———英首相布莱尔支持率下降( 设问的使用,能够抓住读者的目光吸引其看个究竟)
Thank Heavens For Brussels 欧盟有救了( 借代的使用, 布鲁塞尔(Brussels)是比利时首都, 欧盟总部所在)Accusers Accused 告人不成, 反被人告( 幽默的使用, 诙谐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阅读兴趣)
新闻英语中的语法隐喻及其翻译

新闻英语中的语法隐喻及其翻译新闻英语中的语法隐喻及其翻译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最早由M.A.K.Halliday在1985年提出,提出后,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关注,其研究内容包括类型、体现形式、性质、功能、运作机制几个方面。
隐喻这种表达手法让人们在看待事物时,有了新的角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
为了凸显文化特色,英语新闻在导语(lead)、标题(headline)与正文(body)中应用了大量的隐喻手法,让其中的内涵变得更加深刻。
一、语法隐喻的概念Halliday提出,语法隐喻是一种与词汇隐喻相对应的现象,语法隐喻并非简单的用一个词语来提到另外一个词语,其本质是采用一类语法结构来替代另外一类语法结构。
语法隐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判别语法隐喻的标准是,只要可以满足一致性或者非一致性的要求,则可以判定为语法隐喻。
一致式就是对于某件事情在通常情况下,由动词词组来体现,参与者则采用名词词组表现,形容词来表现特性,介词词组与副词词组来表现环境,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来看,话语层意义的内容与词汇语法层的形式是相同的。
但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大多会使用名词来表达特征、过程与环境,这就是语法隐喻,也可以称之为非一致性表达。
二、新闻英语中的语法隐喻语法隐喻是书面语的一项主要特征,被大量应用在英语新闻语篇之中。
调查显示,语法隐喻在新闻英语中的使用比例高达40.3%,在新闻语篇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非常大,也是人们接触最多的媒介,其文体严谨、简洁、客观,词汇的选择主要以其语篇特征作为出发点。
新闻英语中语法隐喻的应用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新闻英语语法隐喻中遵循的首要原则,在英语中,采用了大量非人格表达法,不适用人称,让新闻的呈现更加客观。
例如,Many believe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Sky City if Broad can pull it off is a sign of Chinas growing prowess in the technological world.在上述句子中,主语是the construction,采用该种表达方式弱化了实施者,这種表达方式让整个句子变得更加客观,如果改为一致性的表达方式,那么就为:Many believe that the Broad Sustainable Building construct a building called Sky City,a sign of Chinas growing prowess in the technological world.(二)暗示性原则语气系统与言语功能之间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语法隐喻可以表达出陈述语气常见的提问功能,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暗示性作用。
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格的特点及翻译_范纯海

这则新闻标题嘲弄的是一个每年 只 能 生 产 出 80 万 吨 铬 的 小 国 扬 言 要 完 全独立。 用直译加注解的方法来翻译, 保留了原语的幽默与讽刺意味, 同时, 译文读者还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 同的感受。
矛盾修辞格法。 矛盾修辞法(paradox) 可使文章文采斐然,此类标题能吸引读者 的反常规思考和深层理解。 汉译要巧用汉 语,保留原文趣味性。 如:
For Ramadan,Jerusalem is quiet but tense (The New York Times,Nov.9,2002) “安 静 ”却 不 “平 静 ”— ——斋 月 期 间 的 耶 路 撒冷
双关语。 英语中多数名词、动词和形 容词除了原词义之外,都有各式各样的派
生义,它们与原义有关而又不同。 作家往 往利用英语一词多义的这种特点写出意 义模糊的语句,其中的某个字词同时传输 两种词义,这种情况为双 关 (pun),或 者 是 说 玩 弄 辞 藻 的 一 种 方 法 — ——同 音 异 义 双 关语。
拟 人 。 拟 人 (Personification) 是 “ 把 事 物、观念等拟作人,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 感 情 和 行 为 方 式 ”③,使 句 子 更 加 生 动 、形 象,让读者产生一种亲切感。 如:
Lonely gibbon from Zhuhai seeking loving wife (September 2 1,2005 China Daily) 珠海一孤独长臂猿苦寻爱妻
设 问 。 设 问 (Rhetoric Question)就 是 “用疑问句的方式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 种修辞方式。 一般的疑问句,是有疑而问, 希望得到对方的回答; 设问则是无疑而 问,不需要对方的回答”⑤。 提纲挈领 的 设 问句出现在新闻标题中,不仅能够及时抓 住读者游移的目光,而且还会让读者产生 非读不可的愿望。 汉译时首先应保证原文 问句形式,再归纳出原文中心意思,以补 充性的词语作为副标题。 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leet street: the British press Foggy Bottom: US State Department Madison Avenue: American advertising
industry Wall Street: US financial circles Brain/head: wisdom, intelligence, reason Heart: feelings, emotions Quisling: traitor Romeo: lover
不断扩散的储蓄贷款业丑闻对布什总统来 说是一枚定时炸弹。这枚炸弹虽然不一定 会在今年爆炸,却可能在1992年为布什总 统带来重大的政治困扰。
3、Alliance Says Cream of Taliban Fighters Destroyed
反塔利班联盟称,塔利班军事主力已被摧 毁。
4、Smiles mask the steel as Rice gets tough on Iranian unclear threat.
微笑的面具下是钢铁,赖斯在伊朗核问题 上态度强硬。
二、引喻(allusion)
▪ 引喻,也称典故,是指写作中引用的 出自 著名文献事件的词语,其基本特征是句句 有根据,事事有出典。
▪ 现代报刊英语引喻在形式和意义上都是对 历代经典典故的承袭与发展。
1、常见引喻分析
▪ 新闻报道中记者经常利用引喻称呼各类人 或物,给人以有力而又幽默巧妙的印象。
Pull a Pearl Harbor on his opponent in boxing, that’s John Adam’s style. 在拳坛上突袭对手就是约翰.亚当的风格。
Examples
1、U.S. Stocks are enjoying “the Indian summer”. Friday, the Dow industrials closed up 69.32 at 10110.14, while the Nasdaq composite climbed 18.12 to 1838.01.
Rose views form the Democrats. (New York Times) 民主党人的乐观思想。
(4)富有深刻哲理 使用隐喻能表达高度凝缩的哲理,因此许 多隐喻演变成了脍炙人口的警句或箴言。
See which way the cat jumps (Time)
(Let’s wait and see how the situation will develop.) 观望形势,再作决定。
a lion in the way 拦路虎 an ass in a lion’s skin 狐假虎威 as wet as a drowned rat 湿如落汤鸡 to drink like a fish 牛饮 like a cat on hot bricks 像热锅上的蚂蚁 as mute as fish 噤若寒蝉
新闻英语修辞及其翻译
一、隐喻▪ 隐ຫໍສະໝຸດ (metaphor)是一种比喻,是用一种事 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 新闻英语中的隐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喻义推陈出新 the open barn door 敞开的粮仓大门(比喻美国科技情报容易 获取)
a ground war 地面战(比喻短兵相接的竞选对抗) (2)消除繁琐表达 隐喻能消除文体上唠叨繁琐的表达,创造妙 语惊人的效果.
2、引喻的翻译
▪ 如果英语引喻的喻体形象与汉语喻体形象 完全吻合,直译。 to behave like an animal: 行同禽兽 to wolf (food) down: 狼吞(虎咽) at a snail’s pace: 以蜗牛爬行的速度
▪ 如果英语引喻的喻体形象与汉语喻体形象 不一样,翻译时要进行等值替换。
Down Under: Australia British Lion: England/the British government Ivan: the Russian people John Bull: England/the English people Uncle Sam: the U.S. Capital Hill: the Legislative Branch of the US Downing Street: the British government Hollywood: American film-making industry
Kindness and politeness in business can also be considered as a way of making money. 商业中的仁慈和礼貌也是一种生财之道。
隐喻
Good will can be sold. 好心能生钱。 (3)激发丰富想象 隐喻能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能 使人回忆过去的 经历,将抽象的事物化解 成具体事物。
美国股市正处于风和日丽的时期。星期五, 道琼斯指数上涨69.32点,以10110.14报收, 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攀升18.12点,以 1838.01点报收。
Indian summer指深秋初冬季节风和日丽的 宜人气候
2、The growing savings and loan scandal is a time bomb for President Bush that might not go off this year but could cause him serious political troubles by 1992.
(5)体现生活经验 隐喻表现了人类过去的生活经验,大大拓 宽了语义的认知领域,使读者对语言的 内 容感到熟悉和亲切,同时也提高了语言的 使用效率。
The Chairman ploughed through the discussion. (Newsweek) 会议主席艰难地主持讨论。
(6)反映时代现实 新闻语言是社会的镜子,时刻反映时代的 信息。隐喻作为“语言艺术中的艺术”也 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