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类营养素

合集下载

六大营养元素

六大营养元素

六大营养元素六大基本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也被称为矿物质)和水一、蛋白质1.功能(作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提供能量。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以及蛋清等的主要成分,许多植物的种子(如大豆、花生)。

3.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奶类、蛋类、鱼类、肉类、大豆类。

4.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组成元素:碳、氢、氧、氮、磷等,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5.摄入量:成人每天需要摄取60—70g。

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约放出18KJ的能量。

6.人体内蛋白质的代谢过程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

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另一部分氨基酸可以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能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

7.机体中的几种蛋白质。

(1)血红蛋白:由蛋白质和血红素(含Fe2+)构成。

✍作用: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作用。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CO、尼古丁和含致癌物的焦油等,长期吸烟的人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疾病,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

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2)酶:一类重要的蛋白质。

是生物催化剂。

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而且一般是在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1.作用: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

2.摄入量:每克葡萄糖约放出16KJ,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3.组成: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4.常见的糖类(1)淀粉(C6H10O5)n: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玉米、马铃薯等。

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葡萄糖C6H12O6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C6H12O6+6O22+6H2O(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简介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简介

一、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

二、按功能分,营养素可归纳为那三类?(1)供热能的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类。

蛋白质。

(2)助身长、修补组织的营养素:蛋白质、矿物质(3)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水。

三、蛋白质的定义及按照营养价值如何分类?1.蛋白质:是由20多种氨基酸和肽键相连形成的,以不同的立体结构构成的功能各异的一类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是构成人体及一切生物细胞最基本的物质。

是生物的物质基础。

2.氨基酸的分类(按营养价值分):(1)必须氨基酸:人体内需要的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中的蛋白质来供应的氨基酸。

(如: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算算、色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2)非必须氨基酸:人体内需要但人体内能合成,不一定由食物来供应的氨基酸。

是靠人体内的氮来合成,食物中的蛋白质是这种氮的来源。

(如: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谷氨酸。

乌氨酸、瓜氨酸和胱氨酸)。

四、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1)蛋白质作为构成一切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了生命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从胎儿到成年)。

(2)人体内神经、肌肉、血液、骨骼及各种组织的细胞都有蛋白质参与其构成。

人体内蛋白质为其体重的20%,即使到了成年,人的体重不再增加,其体内的各种组织细胞也会不断更新,据估计人体内参与更新的蛋白质约为总蛋白质的3%.(3)形成人体内重要的免疫物质(抗体),随血液到身体的各组织器官,以保护机体面授细菌与病毒的侵害。

(4)与铁组成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将外界环境中的氧从肺部带至身体各个组织和细胞,参与细胞内氧化反应以产生能量。

(co与血红蛋白的请合理比o2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10倍,烟中含有大量的CO)。

五.蛋白质的变形作用(1)天然蛋白质因环境的关系,从有程序的紧密结构,变为无程序散漫构造,称为变形作用。

(2)蛋白质变性的形式:a)可逆变形:是指取消引起变形的因素后,蛋白质可恢复原来的性质,如采用正确的烹调方法烹制的各种蛋白质食物。

初中生物六大营养素

初中生物六大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人类需要的营养素: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

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六大基本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的特性: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1)蛋白质的多样性: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百万。

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有氢、氧、碳、氮,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中可能含有其他元素,如血红蛋白。

(2)蛋白质的存在:主要存在于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血液和各种酶中,许多植物(如大豆、花生) 的种子里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3)氨基酸在人体内的转化: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

氨基酸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

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约18kJ的能量。

另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形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4)蛋白质的功能:a. 血红蛋白的作用:人体内氧气的传输者,起载体作用。

正常呼吸时,在肺部,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Fe2+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随着血液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放出氧气,供体内氧化用。

同时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携带到肺部呼出。

人的呼吸作用就是这样反复进行的过程。

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也能与一氧化碳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大约是氧气的200~300倍。

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很难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因缺氧而中毒,甚至窒息死亡。

b. 酶的作用: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类反应,而且反应一般是在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高效性的特点。

(5)蛋白质的变性当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高电压等)和化学因素(如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等)的影响时,其结构会被破坏,导致其失去生理活性(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六大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是蛋白质的运动形式。

如果蛋白质长时间地摄入不足,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便会无法进行,轻者发生疾病,重者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蛋白质元素组成的最大特点是含有氮。

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硫、磷、铁等其他元素。

上述这些元素按一定结构组成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

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20多种,这20 多种氨基酸以不同数目和不同顺序连接构成种类繁多,千差万别的蛋白质,发挥它们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可相差几千倍,但它们含氮的百分率相当恒定,各种蛋白质每100克中的氮含量都约是16 克。

这样,我们要测定某一种食物的蛋白质含量便可以首先测定其氮含量,再乘以6.25 (100÷16 = 6.25 )即可得出该食物的蛋白质含量。

2、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食物中的蛋白质必须经过肠胃道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

吸收后的氨基酸只有在数量和种类上都能满足人体需要身体才能利用它们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营养学上将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类。

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对成人来说,这类氨基酸有8种,包括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

对婴儿来说,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说人体不需要这些氨基酸,而是说人体可以自身合成或由其它氨基酸转化而得到,不一定非从食物直接摄取不可。

这类氨基酸包括谷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胱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等。

有些非必需氨基酸如胱氨酸和酪氨酸如果供给充裕还可以节省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

3、蛋白质的分类营养学上根据食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将食物蛋白质分三类:1)完全蛋白质这是一类优质蛋白质。

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

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

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营养素之一:碳水化合物1.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每克碳水化合物产生16.81千焦的热量。

2.碳水化合物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

3.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化合物,如:纤维素。

其中糖参与人体组织细胞的合成,保护肝脏,协助排毒。

4.碳水化合物主要的生理功能:①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②提供热能;③调节食品风味;④维持大脑功能必需的能源;⑤调节脂肪代谢;⑥提供膳食纤维。

营养素之二:蛋白质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内各种细胞的主要原料,因而是构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如皮肤、肌肉、毛发、骨骼、血液、内脏、大脑等的主要成分,还是补偿新陈代谢消耗及修补组织损失的主要物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了生命。

2.蛋白质构成人体内各种重要物质,如激素、酶、抗体、血红蛋白等的重要成分,从而具有重要的调节各种生理活动、维持机体健康水平的作用。

如果蛋白质不足,儿童发育会受到影响,成年人的体质会下降,容易患病并且不易康复,蛋白质对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可以产生热量,是供热营养素之一。

由蛋白质提供的热量占每日人体所需总热量的10%〜15%,每克蛋白质可产生16.72干焦热量。

由此可见,蛋白质与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当蛋白质摄取不足时,会出现新生细胞生成速度减慢、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身材矮小、容易疲劳、抵抗力降低、贫血、病后康复缓慢、智力下降等状况。

相反,若长期蛋白质摄入量过剩,超出人体的需要,那么过量的蛋白质非但难以消化吸收,反而会造成胃肠、肝脏、胰脏和肾脏的负担,进而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和肝脏、肾脏的损害,对身体不利。

所以在补充蛋白质时一定要适量.不能多也不能少。

营养素之三:脂类脂类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素,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是指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1.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也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

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能够维持机体生长,构成和修补受损的细胞、组织等,还能提供能量。

3.脂类:如动物油、植物油等,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4.维生素:如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5.矿物质:如钙、镁、铁、磷、锰等,矿物质能参与人体代谢,维持人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等。

6.水: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之一。

此外,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建议日常适量摄入。

饮食应保证营养全面、搭配合理,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等,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简述营养素的分类

简述营养素的分类

简述营养素的分类
营养素是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抵御疾病的物质基础,包括六大类: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1.蛋白质:构成人体生命、组织和细胞的基础,主要有两方面的功用,一是
维持人体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复,以实现其各种生理功能;二是提供能量。

2.脂类: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可供能量,促进脑细胞发育。

包括脂肪、
类脂和胆固醇。

3.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是人们生理活动和劳动、工作所需能量的主要来
源,人体约70%的能量是由它提供的。

糖类包括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和多糖(淀粉、纤维素)。

4.维生素: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调节人体内的物质代谢。

5.矿物质:包括金属元素及这些元素组成的各种化合物,又称无机物或无机
盐,主要有构造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两大类功用。

6.水: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所有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理环境和
化学环境。

人体必需六大类营养素

人体必需六大类营养素

人体必需六大类营养素1.引言概述部分内容如下:1.1 概述人体必需六大类营养素是指人体生长发育、维持健康所必需的六种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素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持身体机能、提供能量、调节代谢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一类营养素的特点、作用以及摄入建议。

了解这些营养素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首先,我们将介绍第一大类营养素,包括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单位,不仅可以提供能量,还参与人体内的许多生化反应。

碳水化合物是身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供给我们日常生活的活动和运动所需。

然后,我们将讨论第二大类营养素,包括脂肪和维生素。

脂肪除了是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还在维持细胞结构、保护内脏器官、维持体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是调节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关键物质,包括维持免疫系统、促进身体生长和修复等。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第三大类营养素,包括矿物质和水。

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液体的重要成分,对骨骼生长、酸碱平衡等具有重要影响。

水是每个细胞和器官正常运作所必需的,它参与体温调节、营养运输、废物排除等多种生理过程。

紧接着,我们将介绍第四大类营养素,包括纤维素和抗氧化物质。

纤维素是一种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但它在促进消化、预防便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抗氧化物质则可以抵抗自由基的伤害,有助于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疾病。

然后,我们将讨论第五大类营养素,包括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对于维持身体组织、合成激素和酶等至关重要。

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无法自行合成而需要从食物中获取的脂肪酸,它们对于维持神经系统、促进细胞生长等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将探讨第六大类营养素,包括核酸和酶。

核酸是构成DNA 和RNA的基本单位,对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蛋白质合成至关重要。

酶是生命活动中的催化剂,在调节代谢、促进各种化学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帮助血糖稳定、提供肌肉能量来源、延长耐力膳食纤维有保健功效
预防或治疗便秘、憩室炎等,调节血糖、血胆固醇其它生理生化作用增强食品风味
膳食纤维分类与组成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预防或治疗便秘降低血胆固醇预防或治疗憩室炎
醣类的摄取原则n每天饮食至少含50-100公克醣类n醣类所提供之热量最好占总热量58-68%n三餐主食多选用聚合醣类丰富的食物n简单糖类的摄取需要节制n选用含膳食纤维之食品
必需营养素(Essential nutrient)
六大类食物的营养特色与功能
健康饮食的特性
2003年十大死因
饮食指标
(Dietary Guideline)
1.维持理想体重
2.均衡摄食各类食物
3.三餐以五谷为主食
4.尽量选用高纤维食物
5.少油、少盐、少糖的饮食原则
6.多摄食钙质丰富的食物
7.多喝xx
8.饮酒要节制
胆固醇、磷脂质可以代谢成贺尔蒙与生理调节物质
油脂
脂质建议摄取量每日总热量之25%(20%~30%)其中饱和脂肪酸:
单元不饱和脂肪酸: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10~15%:10%(或1:1:1)
具健康食品认证之食用油胆固醇摄取量:300 mg/day
常用食物之胆固醇含量
常用食物之胆固醇含量
胺基酸
胺基酸分类
皮下出血(不同于维生素C缺乏之针状出血)
xxK缺乏原因:
新生儿储存量少,肠道菌落少,有出血现象,需肌肉注射补充
缺乏胆汁
使用抗生素
服用抗血拴药物性
容易中毒。不需额外营养补充,孕妇不需补充
钙(Ca)的生理功能与血钙恒定建构骨骼:206骨,含致密骨及海绵骨骨头内含神经、血管、细胞骨质量随年龄变化,30岁达到最高凝血作用:
Vitamin C缺乏(scurvy)
Vitamin C缺乏(scurvy)
xxA缺乏问题缺乏症状初期:
夜盲症,适暗能力不佳严重:
干眼症、上皮组织角质化、角膜软化、瞎眼、毛囊性皮肤角化症缺乏原因:
粮食不足、饮食质量低劣缺乏现况:
国际上严重。
夜盲症
夜盲症与正常人的差别
干眼症
xxA食物来源毒性:
动物:
肉类、蛋类、肝脏植物:
胰岛素、甲状腺素、副甲状素等,含量极少运送功能之蛋白质:
如血红素、脂蛋白抗体:
辨识外来物质并加以破坏清除水分与电解质平衡:
血中xx,缺乏会水肿酸碱平衡:
缓冲血液酸碱值
蛋白质消化需分解为胺基酸才会吸收变性后的蛋白质较易消化胃部、胰脏、小肠腔
蛋白质的品质蛋白质的品质参考蛋白质取决于胺基酸的种类、含量和消化吸收率理想蛋白质:
常用油脂之分类按原料区分动物性脂肪植物性脂肪按饱和程度区分饱和油脂:
通常动物性脂肪属之(多为固态),鱼油除外不饱和油脂:
通常植物油属之(多为液态),棕榈油、椰子油除外氢化技术可以改变饱和度:
清香油、宝素斋、酥油按生物体内之功能区分储存性脂肪:
猪油、牛油、植物种子构造性油脂:
胆固醇、磷脂,胆固醇只存在动物组织功能性油脂:
活化凝血因子神经传导钙与镁配合,钙不足会使神经过度敏感调节生理功能:
细胞之二级传讯分子肌肉收缩
骨骼的生长
生理功能
细胞外液最多的阳离子与电解质
调节渗透压与血压
调节血液酸碱度恒定调节
饮食中几乎完全吸收,过量由肾脏排泄食物来源与需要量
天然食物:
含量低
加工调理食品:
添加食盐(氯化钠)含量极高
调味酱:
含量极高钠需要量:500mg/day,但国人每天约3500mg/day(约
一日三餐弹性搭配,点心也要一并考虑在内
依食物的成分及所含的营养素不同,将食物分为六大类,每天由这六大类食物中摄取适当的份量,即可达到均衡饮食的原则。
健康饮食五大原则六类食物俱全:
以获得所有食物完整的营养聪明分配:
以饮食xx为原则多样选择:
每一类食物都要多样选择,可减少单调感节制油、糖、盐:
少吃富含油、糖、盐的食物,可降低罹患文明病的机率弹性调整:
胺基酸分类
饮食中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的功能构造与机械性功能多种调节功能细胞:
细胞内含70%水分与15%蛋白质人体:
肌肉、组织、xx、皮肤、、、
酵素、激素、运送功能之蛋白质、抗体、水分与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供应葡萄糖与能量无醣类之供应时,分解胺基酸产生葡萄糖或能量
蛋白质的调节功能酵素:
如消化酵素,含量极少激素:
水分之平衡与吸收
脱水原因细菌酵素(蔗糖酶)分解蔗糖,形成牙菌斑(plaque)细菌代谢果糖形成乳酸,腐蚀牙齿,利于牙菌斑形成,恶性循环烧伤、发烧、中暑、腹泻、失血、、,脱水程度达体重20%有生命危险婴儿与老人易有脱水的危险利尿的食物:
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酒精咖啡因:
茶、可乐其它
各种脱水程度的后果
什么是均衡饮食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素,为了使身体能够充分获得各种营养素,必须选择各种类的食物,不偏食也不过量,以达到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及热量。
8.75公克盐)钠
高血压
舒张压>90,收缩压>140
10%由肾脏病或其它疾病引起,其余病因未知
增加脑血管破裂及xx的危险
老年人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
饮食规划:
低脂、高纤、高钾、高钙、高镁、低钠(2400mg/day以下)缺乏与过量
不易缺乏或过量:
肾脏疾病无法排泄引起过量,血压增高
低钠血症:
主要为大量失水
2.5%铁的平衡
吸收:
血铁质、非血铁质
需求:
成长、月经、排泄(细胞脱落)铁
国人铁的摄取状况
国人摄取仍不足
造成女性缺铁性贫血生理功能
血中血红素运送氧气、肌肉中肌红素储存氧气
酵素催化反应、能量生成缺乏与过量
缺乏:
渐进性变化,小球性贫血、、、、
无贫血症状之缺铁
过量:
铁沉着症,组织发炎与纤维化
正常vs缺铁性贫血红血球
维生素矿物质强化或补充原则加工的影响维生素或矿物质含量较丰部分会因加工而损失或流失
如碾米或磨粉时丧失胚芽
如截切蔬菜水果丧失维生素C与叶酸藉助加工技术可以将流失或欠缺的营养素添加在食品中
如谷类制品添加维生素美国营养强化准则
xx与矿物质之比较
动物缺B1的多发性神经炎
干性脚气病
动物缺B2的皮炎
xxC功能
xxC缺乏
铁的缺乏是世界性的营养问题碘
生理功能
合成甲状腺素,调节体内多种代谢与发育的生理作用食物来源与需要量
食盐添加
海产动植物食物
其它动植物食品视土壤及水质含量而定缺乏
缺乏:
甲状腺肿大(缺碘性甲状腺肿),呆小症氟
吸收率高,储存于牙齿与骨骼中,强化牙齿珐琅质蛀牙的形成
蛀牙的形成与预防
氟中毒程度不等的斑齿症状
长期氟中毒的骨骼病变
胺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接近者鸡蛋、牛奶的蛋白质最理想食物蛋白质品质之评定蛋白质效率比(PER)、胺基酸价(AAS)、生物价(BV)、净蛋白质利用率(NPU)食物中蛋白质质量的改进
蛋白质的互补原则素食者:
每餐均应选择豆类与五谷类补充胺基酸截长补短谷类蛋白质+豆类蛋白质植物蛋白质+动物蛋白质添加胺基酸素食者之补充奶蛋素
深色叶菜类、胡萝卜、木瓜、芒果、红心甘薯、柑橘长期摄取过量会中毒维生素A先质不会中毒,称柑黄症减少摄取可以恢复
xxD
xxxx
化学结构
xxD2:来自植物,麦角固醇
维生素D3:来自动物,7-去氢胆固醇在皮肤经光线转换
代谢作用
合成与吸收
食物供应或体内自行合成
吸收与脂肪相同
xxD活化
肝、肾转化成贺尔蒙形式,始具有最高的生理活性
每日饮食指南(Food guide)
食物份量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概观
正常情形下,摄取食物后约20~24小时可到大肠
碳水化合物:
xx能的捕手
碳水化合物(醣类)的主要功能提供热量
脑、神经系统、红血球仅能利用葡萄糖当作能量来源保护体组织蛋白质:
避免醣类不足引起体蛋白分解避免酮酸中毒:
脂肪酸氧化不完全引起合成肝醣贮存
功能
血钙调节
合成与吸收
xxD3活化
xxD缺乏问题缺乏症
儿童佝偻症:
佝偻症串珠
软骨症:
血钙偏低:
低于7mg/dl会引发肌肉强直、有紧张、抽搐、抽筋、痉挛等缺乏原因
摄取与吸收不足
xx照射不足
xxK
植物、微生物、化学合成(以合成功效最佳)功能维持正常凝血机制维护骨骼健康:
骨骼钙化缺乏症低凝血酶元症:
凝血时间延长紫斑症:
高钠血症:
血液异常增多,血压增加,严重会死亡,需补充水分铁
铁质种类
血铁质(heme iron):
来自动物之血红素、肌红素:
颜色越红含量越高
吸收率:
平均25%,缺铁时可以提高到40%,铁充足时降到10%
非血铁质(nonheme iron):
来自植物、铁补充剂
吸收率:
平均
7.5%,缺铁时可以提高到21%,铁充足时降到
六大类营养素
醣类脂质蛋白质xx矿物质水
六大类食物提供六大类营养素
营养素的主要功能
六大类营养素
营养素的种类必需营养素(Essential nutrient):
自己无法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须由食物供应才能避免缺乏的营养素非必需营养素(Non-essential nutrient):
人体可以自行合成的营养素,如胆固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