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婚俗礼仪
中国古代皇帝大婚礼仪祥解

中国古代皇帝大婚礼仪祥解“限男女之年,定婚姻,六礼之仪”,始于周代。
《礼记》、《唐律》、《明律》规定,六礼屡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
即使是皇帝,也不免“买卖婚姻”之俗。
明神宗朱翊钧大婚,仅织造费就用了九万多两白银;清同治皇帝载淳大婚,共花了两千多万两白银。
大婚的同时,用金册、金宝(证书和印鉴),册立皇后;册立皇后的同时,选一至四名妃子。
不是每个皇帝都能赶上大婚这种风光体面事儿的。
登基前已经成年娶妻的皇帝,当上皇帝后,只举行册立皇后大典,不补办婚礼。
一个漂亮的女人进入皇帝的后宫而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与民间百姓结婚在程序上大体相同,一般也要遵守《礼记》中约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
不同的是,皇家的大婚仪式更为隆重和讲究。
被选上皇后的女方,也能接到皇帝派人送来彩礼,但皇帝绝不会亲自去迎亲,而是让皇后的娘家人隆重地送上门。
《礼记·王制》,以“冠、婚、丧、祭、乡、相见”为“六礼”。
其中的“冠”,为“成年礼”;没到成年,没举行过“成年礼”,就结婚,那就是“非礼”。
《礼记·昏义》、《唐律》和《明律》,规定“婚”的程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也称“六礼”。
一、纳采,即送礼、议婚,请媒人去探探口风、虚实。
古人认为,大雁“夫唱妇随”,感情专一,值得学习;因此,纳采时拿一只大雁作见面礼。
明清时期,见面礼可就丰盛了,互相攀比,再也不能光拿只大雁去蒙事儿了。
男女两家,在议婚前相互了解,确认对方家庭清白,身体健康,品貌端庄,家教良好,门当户对时,由男家备酒、肉、面,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方家收下礼品,就算是允诺议婚,双方就可以进一步接触了。
二、问名(即询问女方姓名和出生日期) 通过“纳采”女方允诺议婚后,男方家主动将写有男子姓名、出生年月日时的《庚书》,请媒人送往女家,并询问庚书。
双方庚书互换后,男方请算命先生推算“命相”是否合适。
合则开亲,不合则作罢。
古代皇帝结婚当日流程

古代皇帝结婚当日流程古代皇帝结婚那可老有意思啦。
咱就说这皇帝结婚当日的流程,那是相当复杂又隆重。
在结婚这天呢,皇帝也是要早起的。
天还没大亮就得开始准备啦。
他要先进行一番洗漱,不过皇帝的洗漱用品那可都是超级精致的,金盆啥的都是小意思。
洗漱完之后,就开始穿上那特制的礼服。
这礼服可老华丽了,上面绣满了各种吉祥的图案,什么龙凤呈祥之类的,一针一线都是顶级的绣工。
接着呢,皇帝要去祭祖。
这祭祖的仪式可庄重了,皇帝要带着满朝的文武大臣,浩浩荡荡地前往太庙。
在太庙里面,皇帝要恭恭敬敬地向祖先们禀告自己即将成婚的事情,祈求祖先保佑自己的婚姻美满,保佑国家风调雨顺。
皇帝那态度啊,可虔诚了,毕竟在古代,祖先可是被看得很重很重的。
然后呢,就是迎亲的环节啦。
虽然皇帝身份尊贵,但是迎亲这个传统还是要有的。
不过皇帝可不会像普通老百姓那样自己走着去迎亲,他会坐在豪华的辇车上,由一大堆侍卫和宫女簇拥着,前往皇后的住所。
那场面,真的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当然啦,古代可能不是鞭炮,但也是各种喜庆的声响)。
沿途的百姓都得跪下来,恭迎皇帝的队伍经过。
到了皇后的住所后,皇帝还要进行一些仪式。
比如说,他要亲自把皇后的凤冠霞帔给皇后戴上,这就表示他认可了皇后的身份,从这一刻起,这个女子就是他的正妻啦。
这个过程中,皇后也是羞答答的,毕竟这是人生中的大事。
之后呢,皇帝和皇后就要一起乘坐辇车返回皇宫啦。
这一路上也是热闹非凡,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
回到皇宫后,就是举行大婚的典礼。
这典礼上,各种礼仪程序多了去了。
皇帝和皇后要在大殿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大臣们要向他们献上各种贺礼。
这贺礼也是五花八门的,有珍贵的珠宝,有珍稀的药材,还有一些寓意吉祥的工艺品。
再然后呢,皇帝和皇后要一起进入洞房啦。
洞房里面也是布置得超级喜庆,红烛摇曳,锦被绣床。
不过皇帝和皇后进入洞房之后,也还有一些小仪式呢。
比如说,他们要一起喝交杯酒,这交杯酒的酒杯都是特制的,非常精美。
喝完交杯酒之后,就差不多算是礼成啦。
揭密皇帝大婚繁琐的礼仪和奢侈的洞房——坤宁宫东暖阁

揭密皇帝大婚繁琐的礼仪和奢侈的洞房——坤宁宫东暖阁说说紫禁城里的那些事儿在清代,紫禁城里最喜庆、最热闹的活动,当属皇帝大婚。
皇帝大婚的礼仪非常复杂且时间跨度长,就拿光绪大婚来说,从选后到洞房,历时104天才完成。
皇帝大婚的几个步骤纳彩礼。
皇太后与近支王公选定某女为皇后以后,皇室要向皇后娘家送订婚彩礼,称叫“纳彩”。
此阶段还要同时封后。
先由翰林院备好册文,礼部依册文造好金册、金宝,并备办马匹、甲胄、布帛等礼物。
届时鸿胪寺在太和殿正中设节案,备好礼品,有关人等站班肃立。
吉刻一到,迎亲的正副使臣行三跪九叩礼,在丹陛上跪听宣旨:“皇帝钦奉皇太后懿旨,纳某氏某女为后,命卿等持节行礼纳彩。
”宣毕,大学士进太和殿取节,交正副使。
正副使持节率迎亲仪仗出太和中门径往皇后宅第。
皇后家设节案迎奉迎亲仪仗。
摆好纳彩礼品后,在大厅中门外跪听宣旨,皇后父亲率本族子弟朝皇宫方向行三跪九叩礼。
纳彩礼成,正副使取节回宫复命。
纳彩礼后,皇宫设宴命公主、大臣命妇宴请皇后之母,外廷命大臣设宴招待皇后之父。
大征礼。
皇室备大婚礼物,派使臣送到皇后家,叫大征礼。
大征礼中包括马20匹、黄金200两、白银万两、缎千尺以及大量金银器皿。
册立奉迎礼。
前一日皇帝派人到天坛、地坛、太庙,告祀天、地、祖宗。
当日宫内布置一新,红毡铺御路,贴门神、对联,挂红灯、彩绸;銮仪卫陈设法驾卤簿、中和韶乐、丹陛大乐,太和殿内设节案、册案、宝案;太和门外阶下工部设龙亭;銮仪卫设皇后凤舆,凤舆内摆放金如意一柄;从太和门到午门陈皇后仪驾、皇后冠服等。
官员、命妇、太监朝服、彩服以待。
钦天监报:吉时到,奉迎礼开始。
皇帝出宫先到慈宁宫向皇太后行礼,而后赴太和殿升座。
奏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钟鼓齐鸣,三鸣鞭,迎亲正副使上丹陛北跪听宣旨。
宣旨毕,大学士入殿捧节授正使。
正使持节捧册宝由中门出,置册宝于龙亭内。
三鸣鞭,皇帝起座还宫。
正副使持节率迎亲仪仗出太和门,经大清门径赴皇后宅第。
(皇帝是不会亲自到皇后家迎娶的,会派正副特使代劳,称为奉迎。
古代皇帝结婚当日流程

古代皇帝结婚当日流程咱今儿个就来唠唠古代皇帝结婚那一天都有啥流程,可有趣得很呢!皇帝结婚,这可不是小事儿,那场面,就好比天上的星星都要掉下来凑个热闹似的。
一般啊,大婚这天,天还没亮呢,皇帝就得早早起来。
这时候啊,他心里估计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既兴奋又紧张。
为啥呢?毕竟是自己的大婚啊,就像咱们普通人结婚,谁不激动呢?皇帝要先在自己的寝宫里接受众人的朝拜和祝福。
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都毕恭毕敬的,就像一群小鹌鹑,低着头,嘴里说着各种吉祥话,什么“陛下洪福齐天,今日大婚定能龙凤呈祥”之类的。
我就想啊,皇帝听了这些话,心里肯定美得不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然后呢,就是迎亲环节啦。
皇帝虽然不用像普通新郎那样亲自去新娘家里接亲,但是迎亲的队伍那也是相当的壮观。
这队伍就像一条长龙,一眼都看不到头。
队伍里有各种各样的人,什么太监宫女啊,还有带着各种珍贵彩礼的侍卫们。
这些彩礼啊,那可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一样耀眼。
这时候,新娘所在的宫殿里也是忙得热火朝天的。
新娘,也就是未来的皇后,她也紧张得不行呢。
身边的宫女们就会安慰她,“娘娘莫慌,陛下对您那可是一片真心,今日之后您就是这后宫之主啦。
”这就好像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朋友在旁边给我们打气一样。
当迎亲的队伍到达新娘的宫殿时,那可真是热闹非凡。
新娘会被打扮得像仙女下凡一样,全身珠光宝气的。
她会在宫女的搀扶下,慢慢地走向花轿。
这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被绿叶小心翼翼地捧着。
皇帝呢,在自己的宫殿里也是翘首以盼,心里肯定在想:“我的新娘怎么还没到呢?”这就跟咱们在等自己心爱的人出现的时候那种急切的心情是一样的呀。
花轿抬到皇帝的宫殿后,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婚礼仪式了。
皇帝和皇后要在众人的见证下,行大礼。
他们要拜天地,就像所有普通夫妻一样,祈求上天保佑他们的婚姻美满幸福。
这个时候啊,周围的人都安静得很,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大家都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皇帝和皇后。
这感觉就像整个世界都停止了转动,只有他们两个人在进行着这神圣的仪式。
唐代皇帝皇后大婚流程

唐代皇帝皇后大婚流程一、婚前准备1.选定皇后:唐代皇帝一般会在自己登基后不久选定自己的皇后,通常是选取贤德的女子,具有良好的家世和高尚的品德。
2.册封皇后:在选定皇后后,皇帝会举行册封仪式,将选中的女子册封为皇后,成为皇帝的正式妻子。
二、婚礼前的准备1.选定吉日:婚礼的举办需要选定一个吉日,通常是通过卜筮等方式来确定婚期。
2.修建宝座:在皇帝大婚之前,宫廷需要修建一座宝座,用于皇帝和皇后完成结婚仪式时坐在上面,象征权力和尊严。
3.官员组成婚姻仪式官班:皇帝会选派一些高级官员组成婚姻仪式官班,负责主持和监督婚礼的各个环节。
三、迎娶仪式1.派遣使者:皇帝会派遣高级官员担任使者,前往皇后家中迎接皇后入宫。
2.皇帝起驾:皇帝会亲自乘坐华丽的大轿,由禁军守卫护送下城,前往皇后家中接皇后。
3.迎娶皇后:使者会将迎接皇后的喜帖交给皇后家的女眷,之后皇帝将亲自迎接皇后,把皇后请上轿,一起返回皇宫。
4.归宫入洞房:皇帝和皇后到达皇宫后,会进入特别预备的洞房,归宫入洞房,完成正式结婚仪式。
四、宴席1.普天同庆:婚后,皇帝会举行盛大的宴席,普天同庆,庆祝皇帝和皇后的结合。
2.宴席程序:宴席通常分为多个环节,首先是迎宾仪式,皇帝和皇后亲自迎接宾客。
然后是神秘舞蹈表演和歌舞表演等节目。
之后,会有仪仗队和舞狮队的表演。
最后是宴会的正餐环节,皇帝和皇后坐在主席台上,亲自款待宾客。
五、进入正式生活皇帝和皇后正式完成结婚仪式后,开始了自己的夫妻生活,皇后将成为皇宫中的第一夫人,负责管理后宫事务,助皇帝治理国家。
六、祭祀祖先1.祭祀祖先:皇帝和皇后结婚后,会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由皇帝亲自主持,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2.祭祀礼仪:祭祀仪式通常分为三天,第一天是寻常祭祀,向祖先奉献食物和酒水。
第二天是明堂祭祀,皇帝会身穿龙袍,向明堂神龛行礼。
第三天是寝宫祭祀,皇帝和皇后在寝宫举行祭祀仪式。
以上就是唐代皇帝皇后大婚的具体流程,婚礼过程庄严而隆重,彰显了皇帝与皇后的尊贵身份和婚姻的神圣意义。
古代皇帝婚礼大典流程

古代皇帝婚礼大典流程
古代皇帝的婚礼大典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需要遵循一定的仪式和流程。
以下是古代皇帝婚礼大典的详细流程:第一步:定亲
在古代,皇帝的婚姻都是由父母或高级官员来安排。
首先需要选定适合皇帝的女子,这个过程通常需要经过多次筛选和考察。
第二步:拜见天地神明
在确定好婚姻对象后,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前往皇家祭坛或宗庙,拜见天地神明,并祈求上天保佑自己和新娘子能够幸福美满。
第三步:接新娘入宫
当新娘子到达皇宫时,皇帝会亲自前去迎接,并陪同她进入内宫。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如要派出专人负责照看新娘子,防止发生意外。
第四步:净身洗浴
新娘子进入内宫后,需要进行净身洗浴。
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净身洗浴,才能证明新娘子是处女。
第五步:进入皇宫
在净身洗浴之后,新娘子会被护送进入皇宫。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皇帝和新娘子外,其他人员都必须离开现场。
第六步:拜堂
当皇帝和新娘子到达拜堂处时,需要进行拜堂仪式。
这个仪式通常由由太监负责主持。
在仪式开始前,还需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点燃香烛、摆放祭品等等。
第七步:行三跪九叩头礼
在完成拜堂仪式后,皇帝和新娘子需要进行“三跪九叩头礼”。
这个仪式非常庄重,在此期间还会有武将鸣枪、舞狮等表演节目。
第八步:喜宴
在完成以上所有仪式之后,就可以进入喜宴环节了。
此时,文武百官会前来祝贺,并与皇帝和新娘子共同享用美食佳肴。
皇帝婚俗礼仪

皇帝找老婆与民间在程序上并没有两样,一般也要遵守《礼记》中约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不同的是,仪式更为隆重和讲究。为了娶媳妇,皇帝也要给老丈人家送彩礼,但不是亲自去,而是派适合的臣子去,也不会亲自去上面迎娶,是老婆娘家人送上门的。
这彩礼对皇帝的老丈人来说,是一份真正的厚礼。如在汉代,仅黄金要送万斤以上。东汉桓帝刘志娶权臣梁冀的闺女时,照着孝惠皇帝纳后的例子办,“聘黄金二万斤,纳采鴈璧乘马束帛,一如旧典”,礼金翻了一倍。实际上,在完成“六礼”的每一个过程中,皇帝家都要送彩礼。皇帝即便想多结几次,也是不是那么随便的,要花大价钱的。
晚清贵为天后的慈禧太后,也未能从走大清门,这成了她心头一生的痛。慈禧当初仅是嫔妃,1851年以秀女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因得咸丰皇帝宠幸,1854年进封为懿嫔。虽然母以子贵,亲儿子载淳后来做了皇帝,但也改不变了她与咸丰的婚史。所以,后来,儿媳妇阿鲁特氏,也就是同治的皇后,一句话--“奴才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惹恼了慈禧太后。同治死后不久,慈禧便逼她自杀殉葬。
皇帝的洞房自然是不能闹的,但礼节少不了。那皇帝入洞房后,首先要做什么?在民间,新郎新娘一入洞房可能就急不可耐,直奔主题--上床了。皇帝可不行,得把全套的活动进行完毕才能共度良宵大婚相当复杂,入洞房后先要祭拜神灵,向天、地、祖宗表达敬意。实际上,这种祭拜活动在进洞房前就开始祭了,要入同牢席,婚后数天也都要进行不同性质的祭拜活动。在新房东房间的西窗下设有餐桌,桌前列有像征夫妻同席宴餐的豆、笾、簋、篮、俎,这意思与民间“以后吃一锅饭”是一个意思。进入洞房后的行祭拜活动在行合卺(音jǐn)礼前进行。这每祭一次,新人便要一起吃一次饭,这样真的到了上床前肚子也饱了,不至于饿着肚子了。因为饮了点酒,还可以把双方的情趣调节到位,也算是上床前的一种调情手段。
唐代皇帝大婚流程

唐代皇帝大婚流程
唐代皇帝大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整个流程也非常复杂。
以下便是唐代皇帝大婚流程。
1.选定日子
唐代皇帝大婚的日子非常重要,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来选定一个最适合的日子,而且必须是在农历十月至十二月之间,这样才能符合天道之理。
2.修造皇宫
在大婚之前,皇宫要进行修葺,物资要摆放整齐,彩灯彩旗要布置得非常华丽,并且准备各种仪式需要的器具。
3.启用司仪
在大婚仪式开始前,需要由朝廷选出一位智慧博学、仪仗庄重的大臣担任司仪,负责主持整个仪式。
4.提前发请柬
大婚仪式在举行前要提前发送请柬,邀请各地贵客和官员参加,以示尊重。
5.婚前礼仪
婚姻仪式前,皇帝要向祖宗进行祭祀,以请祖宗保佑大婚仪式顺利进行。
而皇后则需要洗浴香身,膜拜嫔妃和八十二宫女,以获得健康和幸福。
6.盛大婚礼
大婚仪式在皇宫最隆重的地方进行。
皇帝穿上龙袍、皇冠以及祖传的玉佩等珍贵的仪器,皇后身着婚服、佩戴金铃和玉指环,怀揣着象征幸福生活的东西。
两人面对面对坐,交换贵重礼品来表明彼此的爱意和承诺。
7.游行庆祝
大婚仪式后,皇帝和皇后开始游行,受到观众的欢迎和祝福,庆祝两人的婚姻和家庭的之美满。
8.私人庆典
大婚过后,皇帝和皇后要共同经营国家和家族,相互扶持、相互爱护,共同打拼,保持家风,延续家族根基。
这也是唐代皇帝大婚流程的终点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帝婚俗礼仪
皇帝婚俗礼仪
俗话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意思是老婆多多,后宫可供性交的美女多多。
但是,虽然皇帝有这么多女人,一般一生也只能结一次婚,此即所谓“大婚”。
不过,也有例外,如果皇帝离婚了,把应该成为皇后的老婆给废黜了,有可能再结一次婚。
如清顺治皇帝,因为原配博尔济吉特氏“与朕志意不和”,降之为静妃后,他又与另一个女人结了婚,这后一女人便是孝惠皇后。
皇帝身边的嫔妃再多,也是享受不到结婚排场的。
如顺治皇帝,虽然他敢把原配给废黜了,但对宠爱无比的董鄂妃,也只能悄悄地“迎接”进宫,而不是“迎娶”,连册封都不敢逾制,册封时“不设卤簿,不奏乐,王、贝勒、贝子、公等,不次朝贺礼”。
所以,做皇帝的女人,除了皇后外,其他都是二奶、三奶的份。
皇帝找老婆与民间在程序上并没有两样,一般也要遵守《礼记》中约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
不同的是,仪式更为隆重和讲究。
为了娶媳妇,皇帝也要给老丈人家送彩礼,但不是亲自去,而是派适合的臣子去,也不会亲自去上面迎娶,是老婆娘家人送上门的。
这彩礼对皇帝的老丈人来说,是一份真正的厚礼。
如在汉代,仅黄金要送万斤以上。
东汉桓帝刘志娶权臣梁冀的闺女时,照着孝惠皇帝纳后的例子办,“聘黄金二万斤,纳采鴈璧乘马束帛,一如旧典”,礼金翻了一倍。
实际上,在完成“六礼”的每一个过程中,皇帝家都要送彩礼。
皇帝即便想多结几次,也是不是那么随便的,要花大价钱的。
皇帝结婚也要进“洞房”。
与民间新房就是洞房的习俗不一样,皇帝结婚的洞房并不在自己的寝室内,并没有固定的洞房,一般会在举行仪式的地方先找个房间临时用用。
明清两朝皇帝结婚一般在坤宁宫举行。
坤宁宫是皇宫中后三宫的第三宫,在明朝是皇后的寝宫,清朝时将东面两间设为皇帝大婚时的洞房,西面五间则改为祭祀萨满教的神堂。
清朝皇帝大婚娶老婆相当隆重,也极为讲究。
新娘子要从大清门抬进来,经天安门、午门,直至后宫。
而妃嫔进宫,只能走紫禁城后门神武门。
晚清贵为天后的慈禧太后,也未能从走大清门,这成了她心头一生的痛。
慈禧当初仅是嫔妃,1851年以秀女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因得咸丰皇帝宠幸,1854年进封为懿嫔。
虽然母以子贵,亲儿子载淳后来做了皇帝,但也改不变了她与咸丰的婚史。
所以,后来,儿媳妇阿鲁特氏,也就是同治的皇后,一句话--“奴才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惹恼了慈禧太后。
同治死后不久,慈禧便逼她自杀殉葬。
皇帝的洞房比老百姓家的要高档豪华多了,但也不能免贴红双喜、喜庆对联的习俗。
洞房的主题也是大红色,形成红光映辉,喜气盈盈的气氛。
床前会挂“百子帐”,铺上会放“百子被”,就是绣了100个神态各异小孩子的帐子和被子;床头悬挂大红缎绣龙凤双喜的床幔,帝王之家也“多子多福”。
隋唐时,皇帝的洞房铺设地毯,设置多重屏障,龙凤大喜床的四周有布幔,洞房的私密性很好。
在清朝,洞房一般设在坤宁宫的东暖阁,墙壁都是用红漆及银殊桐油髹饰的。
洞房门前吊着一盏双喜字大宫灯,鎏金色的大红门上有粘金沥粉的双喜字,门的上方为一草书的大“寿”字,门旁墙上一长幅对联直落地面。
从坤宁宫正门进入东暖阁的门口,以及洞房外东侧过道里各竖立一座大红镶金色木影壁,乃取帝后合卺和“开门见喜”之意。
洞房内金玉珍宝,富丽堂皇。
东暖阁为敞两间,东面靠北墙为皇帝宝座,右手边有象征“吉祥如意”的玉如意一柄。
前檐通连大炕一座,炕两边为紫檀雕龙凤,炕几上有瓷瓶、宝器等陈设,炕前左边长几上陈设一对双喜桌灯。
东暖阁内西北角安放龙凤喜床,喜床上铺着厚厚实实的红缎龙凤双喜字大炕褥,床上用品有明黄缎和朱红彩缎的喜被、喜枕,其图案优美,绣工精细,富贵无比。
床里墙上挂有一幅喜庆对联,正中是一幅牡丹花卉图,靠墙放着一对百宝如意柜。
现在故宫开放了,有机会大家可以去看看这间皇帝的洞房。
皇帝的洞房自然是不能闹的,但礼节少不了。
那皇帝入洞房后,首先要做什么?在民间,新郎新娘一入洞房可能就急不可耐,直奔主题--上床了。
皇帝可不行,得把全套的活动进行完毕才能共度良宵。
据《新唐书?礼乐志八》(卷18)“皇帝纳皇后”条的记载,唐帝、后的大婚相当复杂,入洞房后先要祭拜神灵,向天、地、祖宗表达敬意。
实际上,这种祭拜活动在进洞房前就开始祭了,要入同牢席,婚后数天也都要进行不同性质的祭拜活动。
在新房东房间的西窗下设有餐桌,桌前列有像征夫妻同席宴餐的豆、笾、簋、篮、俎,这意思与民间“以后吃一锅饭”是一个意思。
进入洞房后的行祭拜活动在行合卺(音jǐn)礼前进行。
这每祭一次,新人便要一起吃一次饭,这样真的到了上床前肚子也饱了,不至于饿着肚子了。
因为饮了点酒,还可以把双方的情趣调节到位,也算是上床前的一种调情手段。
所谓的“合卺礼”,就是民间所谓的“喝交杯酒”。
“同牢”,就是夫妻两人一起食用弄熟的牺畜内,如一头小猪;“合卺”,本意是把破开的瓠合为一体,古时多用之盛酒。
把帝、后各自瓠内的酒掺和到一起,共饮,即是“合卺”。
这种交杯酒可不是现代婚礼上互饮对方的酒杯,而是各自喝掺到一起的酒,现在的喝交杯酒形式应该是闹新房的产物。
当然,行合卺礼后,就是喝了交杯酒后,下面该干什么?结过婚的人都应该知道了--上床。
但是皇帝当新郎官,那床可不能随随便便就上的,要分先后的。
唐朝皇帝纳皇后入洞房是这样上床的--尚仪北面跪,奏称:“礼毕,兴。
”帝、后俱兴。
尚宫引皇帝入东房,释冕服,御常服;尚宫引皇后入幄,脱服。
尚宫引皇帝入。
尚食彻馔,设于东房,如初。
皇后从者馂皇帝之馔,皇帝侍者馂皇后之馔。
从上面所记中可以看出,喝了交杯后,皇帝被侍寝的宫人带到房间,脱下冕服,换上便衣;皇后先被宫人引入帐内,宫人先将她的礼服脱了,这才把着便衣的皇帝引入内,与皇后睡到一张床上,共度花烛良宵。
在清朝,皇帝大婚入洞房上床前讲究更多。
清皇是满族,信奉萨满教,但祭拜神灵也是少不了的,如还要跨火盆什么的。
上床前要到洞房西旁的神堂祭拜神灵。
祭祀仪式,由一名萨满老婆子主持。
皇后入洞房不久,皇帝亦身穿龙袍吉服,由近支亲王从乾清宫伴送至坤宁宫。
揭去皇后头上盖巾后,皇帝与皇后同坐龙凤喜床上,内务府女官在床上放置铜盆,以圆盒盛“子孙饽饽”恭献。
这“子孙饽饽”是一种面食,就是一种特制的小水饺。
又设坐褥和宴桌,公主、女官恭请帝、后相对而坐,由福晋四人恭侍合卺宴。
合卺宴上,帝、后对饮交杯酒。
这时殿外窗前,有结发侍卫夫妇用满语唱《交祝歌》。
合卺礼成,然后坐帐。
晚上,内务府女官、福晋等侍候帝、后吃长寿面。
面吃完了,下面的事情就不用说了,享受男女鱼水之光乐了。
有的人会问,民间新郎新娘进洞房有“压箱底”看,皇帝入洞房要不要学点性知识啊,或是由太监在旁边进行性生活指导?这就多虑了。
过去皇帝一般在16岁时进行大婚,而在此之前,一般在14岁时,甚至更早的时候便进行“性教育”了,由成年的富有经验的宫女给小皇帝或是太子当性实习老师。
后宫中的司仪、司门、司寝、司帐四种称谓的宫女,就是皇帝的性实习老师,专供其临御,当然,这些“老师”都是有工资的,每月拿俸禄,一般宫女是轮不上这样“好事”的。
中国历史上的最愚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结婚也最早了,13岁时便举行大婚。
其父晋武帝司马炎知子性愚,派后宫才人谢玖给他性进行启蒙。
谢指导到位,竟然司马衷一炮打响,把谢玖弄怀孕了,司马衷本人还蒙在鼓里呢。
连蠢皇帝婚前性教育都如此成功,智力发育正常的皇帝根本就不用教,别愁洞房内不懂了。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不少皇帝都是结过婚才当皇帝的,便办不了大婚。
如清皇共有10人,但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位皇帝在位时举办过大婚。
洞房花烛夜,久早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此乃人生三大乐事也。
但对皇帝而言,大婚往往是一种政治婚姻,有时很痛苦,也很无奈,只能以冷落皇后排解苦闷,难以体会到洞房花烛夜的愉乐。
皇帝皇后日常并不住在一起,但清宫有规定,大婚后皇帝皇后应在坤宁宫东暖阁住满一个月,俩人才能回各自己的寝宫。
但清皇中真正住满一月的只有康熙一人。
同治住2天、光绪住6天。
末帝宣统溥义退位后才举行的,但也是在宫里举办的,与皇帝大婚无异。
但他当晚便移居养心殿的体顺堂,说洞房不习惯。
清皇中,在洞房最难过的当是光绪皇帝,他在洞房内心事重重,根本不想与皇后,也是她的表姐隆裕上床。
据说最后他趴在隆裕的怀里号啕大哭,表示只能永远敬重她,大婚以后好长时间光绪不跟隆裕皇后同床。
原来光绪最爱的珍妃,但慈禧逼着他娶了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