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浅议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开发

浅议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开发日照,这座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滨城市,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滨旅游资源。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日照市的海滨旅游逐渐成为了热门选择。
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和提升的方面。
本文将对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浅议,旨在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概述日照市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沙滩细腻柔软,海水清澈湛蓝,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海滨度假胜地。
其中,万平口海滨风景区、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刘家湾赶海园等景点备受游客青睐。
万平口海滨风景区是日照市的城市名片之一,这里的沙滩宽阔,设施完善,不仅可以进行海水浴、沙滩浴,还能参与各种水上娱乐项目。
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则以其丰富的植被和清新的空气吸引着众多游客,人们在这里既能享受海滨风光,又能感受森林的宁静与神秘。
刘家湾赶海园则为游客提供了亲身体验赶海乐趣的机会,让人们在退潮时捕捉海鲜,感受渔家生活。
二、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1、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日照市加大了对海滨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新建和改造了一批道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提高了旅游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2、旅游产品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海滨观光、游泳等项目,还推出了海洋主题公园、帆船帆板运动、渔家民俗体验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3、旅游宣传推广力度加大通过举办各类旅游推介会、利用网络新媒体等手段,日照市的海滨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
三、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1、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虽然拥有丰富的海滨旅游资源,但目前的开发仍主要集中在观光和简单的娱乐项目上,对于海洋文化、渔家民俗等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缺乏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2、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部分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素质不高,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同时,旅游投诉处理机制不够完善,游客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
日照旅游核心竞争力分析及策略

日照旅游核心竞争力分析及策略【摘要】日照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魅力。
本文通过对日照旅游市场现状、核心竞争力以及提升竞争力的策略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发展日照旅游业,提升竞争力。
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了解日照在旅游业中的优势和劣势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提升服务质量,可以进一步提升日照在旅游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日照的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日照、旅游、核心竞争力、市场现状、策略建议、展望、研究、背景、目的、总结、提升竞争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日照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日照的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何保持竞争力并提升日照的旅游形象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日照旅游市场的现状和核心竞争力,本次研究将对日照市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对日照市旅游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可以更好地揭示其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的地位和优势。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日照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策略,帮助其提升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推动日照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日照旅游目前的市场现状,揭示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帮助日照旅游提升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日照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探讨其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的优势和劣势,并为日照旅游提出可行的竞争力提升策略,为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日照旅游市场现状分析日照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目前,日照旅游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在旅游景点方面,日照拥有独特的海岸风光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如灯塔景区、龙口路、海岸线等,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日照市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城市旅游规划2013年06月下半月刊日照是一座年轻而又古老的城市,历史文化悠久,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有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之称。
日照旅游以3S (沙滩·阳光·海水)为优势,蓝天,碧海,金沙滩而闻名,来过的游客多赞其:“美丽堪比青岛,洁净犹胜厦门”。
近几年旅游业发展迅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2013年中国旅游的主题是“海洋旅游年”,日照的海滨旅游资源丰富,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日照市旅游发展概述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地处中国沿海中部,胶东半岛南翼,北接青岛、南临连云港。
从世界范围看,日照位于正在崛起的泛黄海经济圈、环太平洋经济圈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结合部,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从全国来看,日照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沿桥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的交汇处,是中西部沿桥地区的便捷出海口和南北方物流的重要结点;从山东省域看,日照位于半岛城市群与鲁南经济带的连接处,是鲁南地区的对外开放窗口和潜在“发展极。
日照市海、山、古、林兼备。
境内百公里的海岸线上有64公里的优质沙滩,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沿海仅存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
日照旅游在海滩上做了一系列的规划与发展,海滨环境大大改善,还发展了民俗旅游,渔家乐旅游等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旅游市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但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加之,日照在旅游规划的定位在港口、工业、商贸之后,招商引资集中在工业项目上,如不及时调整旅游业在城市规划中的位置,旅游业发展的相对劣势将难以扭转。
同时,青岛的竞争威胁使日照的优势难以最大力度的发挥出来,日照应尽快的与青岛建立“双赢”的伙伴关系,打破这一负面近邻影响,为此,在战略调整当中要把握一切有利因素,不不断提高自己,改变结构。
二、日照旅游发展面临的机会(一)旅游客源市场的扩大日照在多数人心中仍是一个新兴小城,起初的旅游市场的大部分是省内,河南、江苏周边的传统客源,而且主要以观光旅游短途旅行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提高,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近年来像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一些中高端的城市人群来日照旅游的越来越多,还有一些长线客源比如福建、陕西、新疆等地的客人也喜欢上了日照这座小城。
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及目的日照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向东临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滨旅游资源。
为了全面了解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的情况,本报告对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日照市海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在对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进行整体了解后,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涉及日照市海滨旅游的景点、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
然后,通过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
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我们还亲自前往了日照市,对海滨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
三、海滨旅游资源概况日照市拥有丰富的海滨旅游资源。
首先,其拥有众多美丽的海滩,其中最著名的是海曲线国家森林公园。
该公园以其卓越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其次,日照市还拥有许多其他的海滨景点,例如大润临海园、日照海滨湿地公园等,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独树一帜。
四、交通情况日照市的交通便利度相当高。
市内有多条公路直达各海滨景点,公交车也经常往返于市区和海滨区域,方便游客的出行。
此外,日照还拥有一座现代化的机场,与全国主要城市均有航班,为游客提供了更便捷的交通方式。
五、住宿情况在日照市海滨旅游区域,有许多舒适的住宿选择。
无论是星级酒店、度假村还是家庭旅馆,游客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住宿场所。
这些住宿设施各具特色,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能够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六、餐饮情况日照市的海滨旅游区域拥有丰富的餐饮资源。
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新鲜的海产品,例如海鲜、贝类等。
除了海鲜,日照还有各种。
日照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日照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日照位于中国山东省的东南沿海,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日照的旅游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日照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日照旅游的发展现状目前,日照的旅游产业已逐渐形成了以山海资源为核心的旅游格局。
日照市拥有的山海资源十分丰富,有着著名的日照国家森林公园、傲来顶、万亩沙滩等景点,还有美丽的吕河和诸城湖等自然景观。
在城市建设方面,日照也相继修建了著名的海滨城市广场、海洋馆等现代化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二、日照旅游产业发展的推动因素1.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对旅游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包括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公共设施的建设水平以及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等。
2.旅游市场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
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
3.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设施是旅游的基础保障,日照的交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提高了游客的到达便利度,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4.自然景观的保护与改造:日照市对自然景观的保护与改造工作持续加强,通过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生态旅游的开发,提升了旅游景区的品质和吸引力,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日照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1.多元化旅游产品的研发与推出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日照的旅游业将不断推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除了传统的旅游线路,如海滨度假、观光游览等,还将关注特色旅游产品的研发与推出。
例如,开展温泉旅游、农家乐体验、海钓等特色项目,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提高了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还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日照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孔子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因此,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将成为一项重要举措。
山东省日照市环境状况的调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展望

山东省日照市环境状况的调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展望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地处我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西靠沂蒙,北连青岛、潍坊,南接江苏连云港。
全市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海岸线100公里。
现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和日照经济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
有54个乡镇、街道,2981个村居,总人口280万。
日照拥有独具魅力的生态环境优势。
这里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光照充足,既有南方空气湿润的特点,又有北方四季分明的特征,被誉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 ,是长江以北最大的绿茶产区和毛竹生长带。
境内百公里海岸线上,有绵延64公里的优质沙滩,“蓝天、碧海、金沙滩”的优美风光令人陶醉。
从总体上讲,空气污染指数A P I在60以下,日均值属于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天数较多,空气中含的SO2、NO2、PM10、O3主要污染物浓度都在0.2以下,CO的浓度在10以下,空气质量基本稳定在优。
是山东省地级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区。
即使这样,空气污染问题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城市发展、地区经济速度的加快和世界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目前日照市环境污染的情况从前一阶段日照市召开的市区大气污染限期治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目前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原因主要存在有:小锅炉、小的发电厂排出的废气,市区近120个供热烟囱,153台燃煤炉、灶造成冬季取暖期“家家小锅Array炉、户户冒黑烟”的现象。
市区的森博浆纸厂产生的废气、五莲县石材业产生的粉尘污染、莒县华泰纸业、山东晨曦集团有限公司这些大型企业产生的废气也是目前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些地区还比较严重, 2003年3月12日,市纪委监察局会同市环保局、电视台等有关部门组成调查小组,对我市东港区、五莲县石材加工业进行了现场调查,检查发现,部分石材加工户办理了环境手续,按要求设置了沉淀池,污水进行循环利用,减少了污染,但从总体看,多数规模较小的石材加工户污水没有进行沉淀处理,产生石材废渣、废石和沉积淤泥就地掩埋,甚至直接排入河道,尤其是位于陈疃镇和街头镇的石材加工户排放的废水进入鲍疃河,流入日照水库,直接威胁我市生活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南湖镇的石材加工户排放的废水流入付疃河,影响了下游俄庄供水站的水质要求。
日照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 2016年3月131日照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共日照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处 王艳摘 要: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
日照市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低、旅游品牌不突出、旅游管理体制不顺、旅游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
为全面提升日照旅游业的竞争力,应该在旅游大项目的开发建设、营销宣传、增加投入、培植龙头企业、引进人才等方面加大力度。
关键词:旅游业 现状 对策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3(c)-131-03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1]。
继国务院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后,山东省也将旅游业定位为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的先行产业,上述定位让日照市旅游业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
1 日照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日照市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近几年,日照市委、市政府把旅游经济作为日照市五大特色经济之一,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日照打造成为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城市,让旅游经济迈上新台阶,具体情况如下。
1.1 旅游业产业地位提升,已成为日照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日照市旅游产业增速较快,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旅游业已成为拉动日照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支柱产业。
2015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753.5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5.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8.7%和14.07%,占全市GDP 的16.5%。
1.2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旅游城市的特色更加鲜明日照市已初步打造形成了双亿综合大港、阳光度假海岸、水上运动之都等八张城市名片,并且围绕打造“阳光海岸、水运之都”城市品牌,大力推进阳光海岸带建设,先后建成了万平口景区、灯塔风景区、世帆赛基地、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和梦幻海滩等滨海风景区,举办了两届全国水上运动会和一系列国内、国际体育赛事活动,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使日照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高。
山东省日照市城市介绍

山东省日照市城市介绍日照,这座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海滨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黄海之滨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网络以及热情好客的人民,是一个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城市。
日照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它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海岸线长达1685 公里,拥有着60 多公里的优质沙滩,沙质细腻,海水清澈,是理想的海滨度假胜地。
在气候方面,日照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春季温暖湿润,繁花似锦;夏季阳光充足,海风送爽;秋季天高气爽,果实累累;冬季温和少雨,偶有瑞雪。
这样宜人的气候条件,使得日照成为了人们向往的宜居之地。
日照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还早 1000 多年,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
日照还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的两城镇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
在历史的长河中,日照也孕育了众多杰出人物。
比如,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评论家刘勰,他所著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之作。
此外,日照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渔民节、五莲茂腔等,这些都是日照人民智慧的结晶,传承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日照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除了美丽的海滩,还有五莲山、九仙山等名山。
五莲山以奇、秀、险、怪、幽、旷、奥七大特色著称,山上奇峰怪石、悬崖峭壁、深谷幽潭,令人流连忘返。
九仙山则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闻名,其峡谷纵横,瀑布飞泻,景色壮观。
日照的海滨风光更是美不胜收。
万平口海滨风景区是日照的城市名片之一,这里沙细水清,是观赏日出的绝佳之地。
每当日出时分,一轮红日从海平面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此外,还有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在美食方面,日照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照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摘要:本文介绍了日照市的基本情况和旅游发展概况,重点分析了日照市的海滨旅游资源独有的特征和发展优势,并对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分析提出部分建议。
关键词:海滨旅游发展概况旅游资源特征开发与保护正文:一、日照市基本概况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地处我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西靠沂蒙,北连青岛、潍坊,南接江苏连云港。
全市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海岸线100公里。
现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和日照经济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
有54个乡镇、街道,2981个村居,总人口280万。
(1)历史源远流长。
日照拥有悠久的历史,牛津大学出版的《世界史便览》称,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的日照两城,是亚洲最早的城市。
夏、商时期属东夷,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
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设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始有“日照”之名。
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设日照县,属益都府莒州,明代属青州,清代属沂州。
民国时期,先后属胶州道和琅琊道;1928年撤道,直属山东省政府。
1940年3月,中共领导的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次年8月隶属滨海专员公署。
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划归沂水行署、胶州行署、临沂行署。
1985年3月撤县建市,1989年6月建地级市,1992年12月设区带县。
(2)文化底蕴深厚。
日照拥有灿烂的文化,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现已发现两城遗址、陵阳河遗址、丹土遗址、东海峪遗址等“龙山文化”遗址近百处,其中1934年发现的两城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
莒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富,陵阳河遗址发掘的原始陶文早于甲骨文1000多年,为我国文字始祖;莒文化曾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
日照黑陶已有五千年历史,是华夏文明之瑰宝。
1988年日照被文化部首批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称中国三大农民画乡。
(3)名人志士辈出。
日照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西周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姜尚,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文学评论家、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中共一大代表王烬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等,故乡都是日照。
日照作为沂蒙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有3.8万人参军,并有44万人次民工支前,陈毅、徐向前、罗荣桓、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战斗和工作过。
(4)生态环境宜人。
日照拥有独具魅力的生态环境优势。
这里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光照充足,既有南方空气湿润的特点,又有北方四季分明的特征,被誉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是长江以北最大的绿茶产区和毛竹生长带。
境内百公里海岸线上,有绵延64公里的优质沙滩,“蓝天、碧海、金沙滩”的优美风光令人陶醉。
日照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标准,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达100%。
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重点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
(5)自然资源丰富。
日照是山东省粮食、花生、水产品、蚕茧、烤烟、果品、畜牧、中药材等重要产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
是我国北方沿海富水区,年降水量874mm,境内淡水资源近20亿立方米。
海洋-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2万多公顷,沿海滩涂5060公顷,近海有鱼类近百种,海水可养殖面积6.67万公顷,是我国四大水产品苗种繁育中心之一。
林木资源种类较多,森林覆盖率达30.8%,南方的毛竹、北方的落叶松等都能在这里生长。
非金属矿产资源量大质优,已探明储量的主要有石棉15万吨、花岗岩3亿吨、片麻岩5.5亿吨、钾长石24万吨。
(6)区位优势明显。
日照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港路优势。
历史上日照沿海曾商旅云集,石臼、涛雒等为著名商埠,1885年《日照县志》描述的“江淮红粟达神京,转运都由石臼行”,表明当时的石臼所已是黄淮地区重要的商贸口岸。
作为鲁南地区的直接出海口,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沿海主轴线和日(照)西(安)沿桥经济带主线在此相接,素有"两港通四海,一线系亚欧"之美誉。
日照交通发达,运输便利,集港口、铁路、公路运输于一身,是重要的海陆交通枢纽。
日照拥有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日照港是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岚山港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
两港不冻不淤,陆域开阔,地质条件良好,可建设泊位166个,吞吐能力可达到5.8亿吨,特别适宜建设十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
日照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呈“两横两纵”格局,与全国交通干线相连。
日(照)东(明)高速公路横穿鲁南,跨越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直达中原腹地,贯穿日照的同(江)三(亚)高速公路北起中俄边境,南至海南省,纵贯中国南部沿海主要城市。
菏日铁路东与日照港、岚山港相接,西与陇海、兰新铁路相汇,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可直达荷兰鹿特丹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胶(州)新(沂)铁路纵贯日照,是中国东部沿海铁路大动脉。
二、日照市海滨旅游发展概况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享有"东方太阳城"的美誉。
作为海滨生态旅游城市,日照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这里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
2003 年底日照市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十五”期间,政府累计投入资金 26 亿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景区改造,特别是万平口风景区、灯塔风景区、世帆赛基地、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的改造建设,使城市旅游功能进一步增强,旅游产业素质明显提升。
初步形成了覆盖省内、华东、中原和京津冀地区的国内市场网络,使日照的宣传促销高潮迭起。
在中国首届旅游促销年会上,日照市又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
近年来,先后开展了旅游细微服务年和诚信建设年活动,围绕整顿市场秩序,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近年来日照市旅游业蓬勃发展。
2010 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 205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7.9%。
其中,国内游客 2031.42万人次,增长 17.9%;入境游客 21.52万人次,增长 19.4%。
在入境游客中,外国人 21.12万人次,港澳台同胞 3913 人次。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122.6 亿元,增长 20.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 116.1 亿元,增长 20.8%;旅游外汇收入 9795.33 万美元,增长 19.9%。
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 36 家;旅行社 117 家,其中具有出境资质的旅行社 2 家。
全市有 A 级景区 10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12 个。
三、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特征分析⒈总体旅游环境⑴气候宜人。
日照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12.7℃,年均湿度72%,无霜期 223 天,年均降水量 870 毫米;属于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因其濒临沿海,受海洋影响显著,相对同纬度其他内陆地区四季温差较小,因此夏冬季气温适中;日照空气质量为国家一级标准,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综合各方面的气候条件日照很适宜发展旅游业。
⑵日照旅游资源丰富。
日照市海、山、古、林兼备。
境内百公里的海岸线上有 64 公里的优质沙滩,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沿海仅存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有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五莲山风景区、莒县浮来山风景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有世界上最大的汉字摩崖石刻-河山"日照"巨书,天下银杏第一树――浮来山银杏树;江北最大的绿茶基地、最大的毛竹生长带、最大的野生杜鹃花生长带也在日照。
日照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已发现两城遗址、陵阳河遗址、丹土遗址、东海峪遗址等;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较甲骨文早了1000 多年,堪称我国文字始祖。
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
日照还是西周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姜尚、南北朝著名文字评论家刘勰、诺贝尔奖获奖者丁肇中等名人的故里。
齐长城遗址、莒国故城、日照港等也都是游客的必游之地。
⑶旅游商品琳琅满目。
日照市有驰名中外的乌鱼蛋、乌鱼干、文蛤、西施舌、对虾、海米等海鲜珍品;有黑陶、农民画、地毯、石雕、根雕等艺术品;有在国际市场上倍受青睐的抽纱、刺绣、工艺屏风等;日照绿茶正走出国门,展翅欲飞。
⑷旅游服务设施齐备。
日照旅游接待功能日益增强,目前全市旅行社达到100 家,出租车 1316 辆,旅游饭店及各类社会宾馆 600 余家,其中:四星级 1 家,三星级 8 家,旅游商品、纪念品定点生产单位 23 家。
⒉发展海滨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⑴旅游期长。
日照位于山东半岛的暖温带的南部边缘,气温、湿度、风力、日照四个主要气候条件适宜,是仅次于南亚热带、北热带及中热带地区适宜旅游期最长的海滨旅游地,每年旅游期长达 6~7 个月。
⑵光照条件优越。
日照市的旅游形象定位为太阳城(日出初光先照),其日照条件也得天独厚,由于纬度较热带地区高,所以日照的太阳高度角小,阳光非直射地面,光线强度适中,且光照时间长,年均照时间长达 2533 小时。
太阳光既能杀菌消毒,加速人体内新陈代谢,还可治疗软骨病,因此对人体休疗养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但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受到过多的直射阳光照射,患皮肤癌机率大大增加,因此,健康的旅游,特别是休疗养需要一定的光照时间,同时也要避免强烈阳光的直射,光照条件成为日照发展海滨旅游的优势。
⑶受气象灾害影响小。
对海滨旅游有影响的气象灾害主要有热带气旋、寒潮和冷空气。
日照市无台风登陆记载,而我国寒潮和冷空气主要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出现,就冬季而言,我国浙江以北地区都不适宜旅游,所以寒潮和冷空气对日照的海滨旅游影响也不大。
⑷海岸旅游资源丰富。
海岸线上有 64 公里的优质沙滩,海岸沙滩细软、海面开阔,水流、水温、风速条件良好,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沿海仅存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全市拥;有海岸线 99.6 公里,浅海水域广阔,负 20 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 6 万多公顷。
近海沿岸常年表层水温变化范围 2.6--27℃;潮流速度 1.2 米/秒,水流畅通,水体交换充分,近岸海水 pH 值 8.15--8.35,盐度平均为 30.12‰。
浅海水质肥沃,是多种经济水生生物洄游和繁衍生息的优良水域,有浮游植物 50 多种,近海盛产鲅鱼、鲳鱼、鳗鲡、河豚、牙鲆、黄花鱼、长短蛸、乌贼、对虾、梭子蟹、鹰爪虾、西施舌、大竹蛏等水产品 100 多种。
四、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开发分析日照市沿海旅游资源以海滨旅游为基础、民俗旅游为特色、水上运动与休闲旅游为提升,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确定的发展结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