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知识点复习:热带草原上的植物
地理天然植物知识点总结

地理天然植物知识点总结植物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维护生态平衡、提供食物和氧气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理天然植物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其分布受到土壤、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理和生态两方面对地理天然植物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理1. 植被带地球上的植被分布受气候的影响。
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植被带。
主要包括寒带植被、温带植被和热带植被。
寒带植被分布在高纬度地区,主要是苔藓、地衣和冷杉等寒生植物。
温带植被包括落叶林、针叶林和草原等,分布在温带地区。
热带植被主要包括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和沙漠等,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2. 森林类型森林主要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常绿林等类型。
针叶林分布在寒带和温带地区,具有冷杉、松树等植物。
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包括橡树、枫树等植物。
常绿林分布在热带地区,具有杉木、桉树等植物。
3. 特有植物在地理位置独特的地区,往往会出现一些特有的植物种类,称为特有植物。
比如,澳大利亚的桉树、非洲的仙人掌等。
这些特有植物对于维护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4. 沙漠植被沙漠地区的植被分布受到干旱和高温的影响,通常呈现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
这些植物具有耐干旱的特性,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5. 水域植被水域植被主要包括水生植物和沿岸植被两种类型。
水生植物生长在水中,如睡莲、藻类等。
沿岸植被生长在水域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具有泥生植物、沼生植物等。
二、生态1. 生态系统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地球上氧气的主要产生者。
植物还通过养分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等方面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2. 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固土保护、水源涵养、空气净化等。
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助于水源的涵养和降低气温。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对空气质量起到净化作用。
七年级地理植被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植被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现象,以及人类在这些自然现象中的活动。
地理包含很多内容,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植被。
那么七年级地理的植被知识点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什么是植被?植被是指地球表面的植物总称,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包括着生植物、草本植物、低矮树木、高大乔木以及藤本植物等各种植物类型。
二、植被的分类1.按照地球经纬度分布可分为:寒极植被、温带植被、热带植被。
2.按照生长形态可分为:草原、林地、沙漠、湿地等。
3.按照植物的生长习惯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
三、各类植被的特点和分布1.寒极植被寒极植被又称极地荒漠,由于寒冷而缺乏养分和水,植被矮小且稀少。
北极的植被主要是苔原、草原和沙漠。
2.温带植被温带植被分布在亚、欧、美洲中经度较低的地区,气候温和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
森林是温带气候地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北美大陆的北部、中国的东北部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是温带森林分布最广的地区。
3.热带植被热带植被分布在赤道以南的热带地区,气候炎热而潮湿,降雨量充足。
其中,热带雨林是热带植被的代表,分布在南美洲、中非洲、东南亚等热带雨林地区。
除此之外,热带地区还有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等不同类型的植被。
四、植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植被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为生态系统提供了基础的能量来源,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质。
其次,植被可以保持土壤和水源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植被还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
总的来说,植被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对植被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上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为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做出更好的贡献。
七年级热带雨林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热带雨林知识点梳理热带雨林,是指距离赤道不远、年降雨量在2000~4000之间,并且气温相对稳定的地区。
它是世界上最为复杂和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着独特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和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在七年级学习热带雨林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一、热带雨林的地理位置热带雨林广泛分布于赤道附近的中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岛屿。
其中最大的三个热带雨林分别是亚马逊雨林、刚果盆地森林和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
二、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日温差小,年降水量大,一般在每年2000~4000毫米之间。
由于降雨充足,使得热带雨林成为了地球上最为繁茂的生态系统之一。
三、热带雨林的植物群落热带雨林拥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植物群落,其中树木占主导地位。
热带雨林中大多数植物都是常绿的,其中包括铁线莲、乌头树、柞树等。
植物对雨林生态系统的贡献是巨大的,包括了维持水循环、空气净化和土壤保持等。
四、热带雨林的动物群落热带雨林中拥有着很多独特的动物种类,其中一些甚至是独一无二的。
象、豹、狮子和鬣狗是非洲热带雨林的主要动物,而美洲热带雨林中则主要有猴子、蛇、骨头鱼等,亚洲更是拥有着很多鲜为人知的动物,如非洲象、豪猪、亚马逊鲷等。
五、人类活动对热带雨林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热带雨林造成的影响主要是砍伐森林、烧林开荒、矿业开采等,这些活动破坏了热带雨林的平衡,导致大量林木消失,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动植物种群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反对滥砍滥伐,保护好我们的热带雨林。
以上就是对七年级热带雨林知识点的详细梳理,希望同学们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热带雨林这一生态系统的特点,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保护热带雨林的事业中来。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动植物

• 非洲象分布于非洲 东部、中部、西部、 西南部和东南部等 广大地区,北起苏 丹草原,南至南非 腹地,东从东非沿 岸,西达西非赤道 一带,主要栖息于 热带草原和稀疏草 原地区。
非洲毛皮海狮
非洲毛皮海 狮是体形最大的 毛皮海狮,分布 于非洲南部和澳 大利亚南部,性 情温和,喜欢集 群,除了繁殖期 外一般没有固定 的栖息场所
非洲象
• 非洲象体躯庞大而 笨重,是陆地上最 大的哺乳动物,雄 性和雌性非洲象呈 二态性(雌雄两性 在体形或身体特征 上都有所不同)。 被美国濒危物种法 案和世界自然保护 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植物概述
• 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雨、气温、地质和土壤种类等相互作 用的直接影响 • 还因意外的火灾、人类的种植、放牧、牲 畜的吃草等而进一步减产 • 森林约占1/5;林木区、灌木丛林、草场和 其他丛林等约2/5,余下的2/5为沙漠及其延 伸出去的边沿地。
非洲茉莉
• 非洲茉莉是原产于我 国南部及东南亚等国 的马钱科灰莉属常绿 (攀援)灌木或小乔 木。原名华灰莉木, 别名还灰莉木、箐黄 果等。它与木樨科的 茉莉相似之处仅仅是 叶片对生、花有香味
非洲的幸福树
• 常绿乔木,高可达30m,胸径 2.7m。树冠阔卵形,干粗大, 树皮灰白色,平滑或呈斑驳 鳞片状。叶为偶数羽状复叶, 小叶互生,3~4对,光滑无 毛,革质全缘,深绿色;长 圆形至长椭圆形,长6~12cm, 宽2~5cm,圆锥花序腋生,花 白色。蒴果卵形,种子带刺。
非洲菊
• 非洲菊,菊科,别名为 太阳花、猩猩菊、日头 花等,是多年生草本植 物,顶生花序,花色分 别有红色、白色、黄色、 橙色、紫色等。繁殖用 播种或分株法,原产地 为南非。
动物概述
• 非洲以野生动物品种及数量繁多而闻名, 大型有蹄类 哺乳动物(约90多种)和淡水鱼 (2,000种)比其他各洲都多。
七年级热带雨林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热带雨林知识点归纳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在七年级的生物教学中,热带雨林也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归纳七年级热带雨林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神秘的地方。
1.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多种生物,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
植物层次结构非常明显,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
上层树木高大,伸展出树冠,中层有较为稠密的植被层,下层植物则较为矮小,主要由蕨类和灌木构成。
动物方面,热带雨林也拥有极为丰富的物种,包括树陆生物、飞鸟、昆虫等。
微生物则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根系和叶表面。
2. 热带雨林地理分布热带雨林地理分布范围广,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地。
其中,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质量和生态功能。
3. 热带雨林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温暖潮湿,年降水量达到2000毫米以上,日夜温差很小。
由于地球上热带带宽较窄,热带雨林气候的特殊性和稳定性为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4.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热带雨林作为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学和生物学意义。
它们是地球上碳汇、气候调节器和土壤养分库之一,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5. 热带雨林的威胁和保护近年来,人类活动不断增强,热带雨林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热带雨林的持续失去面积,土地沙化、水源丧失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热带雨林,国际社会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制定国际公约、设立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等。
6. 人类利用热带雨林的方式热带雨林不仅是生态系统,也是人类利用的资源。
人类利用热带雨林的方式主要包括木材采伐、土地耕种、药品开发等。
然而,在利用热带雨林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负效应,如破坏生物多样性、加速全球气候变化等。
7. 热带雨林与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热带雨林面临的问题,需要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达成。
七年级地理热带草原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热带草原知识点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需要学习各种科目,其中地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现象,也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历史。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地理课程中的一个知识点——热带草原。
一、生态环境
热带草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主要分布在北纬5-20度、南纬5-20度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热带草原的气候干旱温暖,降水量较少,雨季短暂且不稳定,气温均匀,日夜温差不大。
热带草原地区被广泛的草原覆盖,适宜牧草和牛羊等畜牧业发展。
同时,也有部分热带草原地区开展了农业生产,但因为气候原因,种植作物的收成并不十分理想。
二、动物世界
热带草原生态系统是各种动物在其中生活、繁殖的生态各种,这里生活着许多奇特的物种,包括大象、长颈鹿、狮子、老虎、
斑马、袋鼠、犀牛、鸵鸟等等。
它们在这个环境中很好地适应了
生活,适应了干旱和稀疏的草原。
在这里,它们建立了一条完整
的食物链,物种种类很丰富。
三、人类活动
热带草原的区域很大,其中许多地区人类活动很频繁。
在这个
地区,大部分地区的人都是以畜牧业为主,养殖大量的羊、牛等,同时也开展着一些农业生产。
此外,拓展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这
个地区的旅游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
里进行旅游度假。
综上所述,热带草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地理气候适宜畜牧
业发展,同时还拥有丰富的物种和旅游资源。
通过深入了解热带
草原,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
我们的地球。
热带稀树草原植被特征

热带稀树草原植被特征
热带稀树草原的植被大致分为乔木、灌木、高矮草和地被四类,植被种类繁多,植物环境变换频繁,稳定性较弱,易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植被多样性强。
热带稀树草原由多种植物组成,其特有的植物类群数量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第二,空间分布变化范围广。
由于气候环境、土壤肥力和湿度的不同,热带稀树草原的植物多样性会随着空间的变化而不同,但各个植被区域之间的分布变化范围也相当宽广。
第三,生物复杂性较高。
在热带稀树草原中,苔藓、苔藓植物、各种浮子植物、蕨类、蕨类植物、石松和植物-土壤系统等都是形成热带稀树草原的植被成分,其中有许多物种在这种植被环境中出现,使得植物的结构和生物复杂性多样且较高。
第四,植被呈现季节性变化特征。
随着季节性气候变化,热带稀树草原植被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节植被繁茂,夏秋季节植被枯萎。
总之,热带稀树草原植被特征明显,植物多样性强,空间分布变化范围广,生物复杂性较高,植被表现出季节性变化特征,具有独特的植被结构和多样性。
初一地理知识点复习:热带草原上的植物

初一地理知识点复习:热带草原上的植物初一地理知识点复习:热带草原上的植物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有一种容颜奇异的矮胖子树猴面包树,别名波巴布树。
10 多米高的树, " 腰围 "30 多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一圈,活像一个巨大的啤酒桶。
"桶 " 内常常是空的,能够容纳五六十个人或一群牛羊,非洲人当房子居住,野兽作避雨洞窟。
猴面包树是植物王国中的" 老寿星 " ,一般能活4000 年~6000 年。
它有极强的适应该地环境的能力。
热带草原,天气终年酷热,有显然的干、湿季节。
每当旱季到临,为了减少水份的蒸发,它会快速地落光身上的叶子,以保留生命。
雨季到临后,便依赖自己柔软的木质,拼死地吸水储存在树干内。
此时,身躯已完整取代了根系的吸水作用。
在热带草原旅游的人们干渴难耐时,只需找到波巴布树,就能够从树身上吸水得以挽救。
为此,人们叫它“生命树”。
猴面包树吃饱喝足此后,便又长出了掌状复叶,开出很大的白色花。
花后结出长椭圆形的果实,像个巨大的葫芦 ;果肉汁多味甜,是猴、猩猩十分喜欢的美味佳肴。
猴面包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猴面包树浑身是宝。
树皮树皮纤维柔嫩坚韧,能够造纸、织席和制绳。
果实外壳可当瓢用,肉质能生吃,液汁当茶喝。
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期间,这类“天然面包”挽救了不计其数饥民的性命。
它的果实、叶子和树皮均可入药,拥有养胃利胆、清热消肿和冷静安神的功能。
近来,科学家们从猴面包中分解出一种能克制胃癌细胞形成和扩展的物质,并由此揭开了常吃猴面包的非洲人几乎不患胃癌的神秘。
南美洲的草原上,有一种纺锤树,身躯很象一个大萝卜,可是要比萝卜大上不知多少倍。
这类树高可达 30 米,四五层的楼房只有它一半高。
它的树干两端细中间粗,最粗的地方直径达 5 米,通火车的地道只好牵强容纳下它那放倒的身躯。
纺锤树的上端有少量生叶子的枝条。
远远看去,这类树又象一个插着枝条的花瓶,所以又叫瓶子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地理知识点复习:热带草原上的植物
初一地理知识点复习:热带草原上的植物
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有一种相貌奇特的矮胖子树猴面包树,又名波巴布树。
10多米高的树,"腰围"30多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一圈,活像一个硕大的啤酒桶。
"桶"内往往是空的,可以容纳五六十个人或一群牛羊,非洲人当房屋居住,野兽作避雨洞穴。
猴面包树是植物王国中的"老寿星",一般能活4000年~6000年。
它有极强的适应当地环境的能力。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有明显的干、湿季节。
每当旱季来临,为了减少水份的蒸发,它会迅速地落光身上的叶子,以保存生命。
雨季来临后,便依靠自身松软的木质,拼命地吸水贮存在树干内。
此时,身躯已完全代替了根系的吸水作用。
在热带草原旅行的人们干渴难耐时,只要找到波巴布树,就可以从树身上吸水得以解救。
为此,人们叫它“生命树”。
猴面包树吃饱喝足以后,便又长出了掌状复叶,开出很大的白色花。
花后结出长椭圆形的果实,像个巨大的葫芦;果肉汁多味甜,是猴、猩猩十分喜爱的美味佳肴。
猴面包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猴面包树全身是宝。
树皮树皮纤维柔软坚韧,可以造纸、织席和制绳。
果实外壳可当瓢用,肉质能生吃,液汁当茶喝。
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
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
它的果实、叶子和树皮均可入药,
具有养胃利胆、清热消肿和镇静安神的功效。
最近,科学家们从猴面包中分解出一种能抑制胃癌细胞形成和扩展的物质,并由此揭开了常吃猴面包的非洲人几乎不患胃癌的奥秘。
南美洲的草原上,有一种纺锤树,身躯很象一个大萝卜,不过要比萝卜大上不知多少倍。
这种树高可达30米,四五层的楼房只有它一半高。
它的树干两头细中间粗,最粗的地方直径达5米,通火车的隧道只能勉强容纳下它那放倒的身躯。
纺锤树的上端有少数生叶子的枝条。
远远看去,这种树又象一个插着枝条的花瓶,因此又叫瓶子树。
纺锤树的树茎内可贮存两吨多的水,旱季时,人们常砍棵纺锤树作为饮水的来源。
总结:若以每人平均每天饮水6斤计算,砍一棵纺锤树几乎可供四口之家饮用半年。
世界上再没有比纺锤树更能贮存水的木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