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的性状特点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西红花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西红花
资源开发
通过选育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单产等措施,增加西红花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开展西 红花深加工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可持续利用
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发展西红花产业。推广生态种植和有机种植技术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实现西红花产业 的可持续发展。
狭纺锤形。
生长环境及分布
生长环境
西红花喜温和、凉爽气候,怕炎 热,较耐寒。土壤以肥沃的沙质 壤土为好,忌积水。
分布范围
原产欧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地区 。我国浙江、北京、江苏等地有 栽培。
品种与分类
品种
根据产地和性状不同,西红花可分为 多个品种,如浙江产的“杭红花”、 江苏产的“苏红花”等。
分类
西红花在植物分类上属于鸢尾科番红 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1. 显微鉴别
粉末橙红色。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壁薄,微弯曲,有的外壁凸起呈乳头状或短绒毛状 ;断面观类方形、类圆形或类长方形,有的可见垂直方向排列的壁孔。
2. 理化鉴别
取本品浸出液,置试管内,用力振摇1分钟,产生持久性泡沫。取本品1g,加乙醇10ml,冷 浸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再加硫酸1滴,放置后溶 液显紫色、红色或橙黄色。
生长环境
西红花原产欧洲南部,中国各地常见栽培。喜冷凉湿润和半阴环境,较耐寒,宜 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球茎夏季休眠,秋季发根、萌叶。10月下旬开 花,花朵日开夜闭。
生药学角度
1 2
3
药用部位
以花入药,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
化学成分
西红花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西红花苷、西红花酸等。这 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西红花及麻黄的相关介绍

西红花及麻黄的相关介绍
——西红花
西红花
《本草纲目》: “心忧郁积,气 闷不散,活血。 久服令人心喜。 又治惊悸。”
被子植物类生药, 鸢尾科植物番红 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
麻黄鉴别特征
植物形态 产地
采制及保存
性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药理作用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
叶线形,灰绿色,边缘反卷。叶丛基部包有4~5片膜 质的鞘状叶。
作用
有效成分
兴奋子宫平滑肌
胡萝卜素类
抑制心脏、收缩血管
胡萝卜素类
利胆
西红花苷;β-西红花酸钠盐
抗炎镇痛
西红花总苷
花被裂片6,2轮排列,内、外轮花被裂片皆为倒卵
形,顶端钝,长4~5厘米。 雄蕊3,直立。
花柱橙红色,上部3分枝,分枝弯曲而下垂,柱
头略扁,顶端楔形,较雄蕊长,子房狭纺锤形。
蒴果椭圆形。
产地
引入栽培种
主产地
• 西班牙 • 希腊 • 法国 • 俄罗斯中亚西亚
一带
我国产地
• 北京 • 江苏 • 浙江 • 上海
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柱头喇叭状。 以柱头暗红色、黄色柱头少者为佳。
显特征(粉末)
橙红色。
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壁薄,稍弯曲, 有的外壁凸出成乳头状或绒毛状,表 面隐约见纤细纹理。
柱头顶端薄壁细胞密集成绒毛状。 细胞含有草酸钙方晶或簇晶。
化学成分
含胡萝卜素类化合物(约 2%)。
采制及保存
开花期在天晴的早晨采花,摘取柱头, 平摊,上盖一张吸水纸后晒干,或在 40~50°C烘干或在通风处晾干。
置通风阴凉干燥处,避光。
性状
1、柱头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cm。暗红色,上部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药材浸水中,水被染或黄色,柱头呈喇叭状,内侧有一短缝的是A.西红花B.红花C.金银花D.洋金花E.款冬花正确答案:A解析:西红花浸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

柱头成喇叭状,有短缝,短时间内用针拨之不破碎。

红花染成金黄色。

西红花的水试现象为重点,也可作为多选题出现。

知识模块:花类中药2.花粉粒极面观呈三角形,角端各有一个萌发孔,具有该粉末特征的药材为A.丁香B.红花C.西红花D.金银花E.洋金花正确答案:A解析:花粉粒的性状、大小、表面及萌发孔数在花类药材鉴别中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丁香花粉粒极面观三角肜,赤道面观双凸镜形。

另为双子叶植物一般3个萌发孔。

单子叶植物药材花粉粒多为单个萌发孔如西红花、蒲黄等。

知识模块:花类中药3.取粉末少许加硫酸一一滴,酸液渐变成蓝色、紫色、红褐色或棕色,该法是检查A.挥发油B.西红花苷和苷元C.黄酮D.生物碱E.色素正确答案:B解析:此现象是检查西红花苷和苷元。

知识模块:花类中药4.花粉粒极面观呈三角形,角端各有一个萌发孔,具该粉末特征的药材为B.洋金花C.红花D.西红花E.金银花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丁香花粉的显微鉴别特征。

丁香的花粉显微特征是:①纤维梭形,两端钝圆,壁较厚。

②花粉粒众多,极面观呈三角形,赤道面观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角端各有一个萌发孔,无色或淡黄色。

③草酸钙簇晶极多,直径4—26μm,往往成行排列。

④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界限不清,含黄色油状物。

知识模块:花类中药5.辛夷来源于A.豆科B.菊科C.茄科D.木兰科E.桃金娘科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是来源考查。

辛夷来源于木兰科。

知识模块:花类中药6.西红花的药用部位A.花B.柱头C.花柱D.花瓣E.花蕾正确答案:B解析:西红花的药用部位是三个柱头,丁香、辛夷是花蕾入药,洋金花是花入药,红花是不带子房的管状花。

西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西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西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西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现北京、山东、浙江、四川等地均有栽培。

其有效成分有藏红花素、藏红花酸及藏红花酸二甲酯、藏红花苦素、挥发油等。

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

用于经闭症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等症。

一、凉血解毒
西红花药性平,微寒,具有活血凉血、清热解毒、化瘀化滞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改善麻疹、斑疹等疾病问题。

二、活血化瘀
西红花能够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效果非常明显。

是治疗妇科产科瘀血病症、各种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的重要药物。

三、解郁安神
西红花入心、肝二经,能够降逆顺气,开结消瘀,有解郁安神的功效,可用来治疗治疗心气忧郁、结闷不散等症。

还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血氧供给,让人保持思维敏捷、心态平衡。

特别适宜于神经衰弱、忧思郁结、心情烦闷、思维迟缓的人群使用。

四、保肝利胆
西红花具有利胆作用,西红花酸能降低胆固醇和增加脂肪代谢。

西红花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从而降低异常增高的球蛋白和总胆红素,可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

西红
花酸对有毒物质引起的早期急性肝损害有化学预防作用,有希望用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

西红花

西红花
西红花
Xihonghua Croci Stigma
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番红花、藏红花
来源
为鸢尾科植物
番红花
Crocus sativus L.
的干燥柱头 。
产地
◆主产西班牙,故名“西红花”,产量最大。又因历 史上西红花一直从西方国家进口,从印度经西藏进 入内地,故又称“藏红花”。意大利、德国、法国、 美国、奥地利、伊朗、日本等亦产。 ◆西藏、新疆、浙江、江苏、上海等地,自1965年
化学成分
◆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和苦味质,主要为西红花苷-Ⅰ、西红
花苷-Ⅱ、西红花苷-Ⅲ、西红花苷-Ⅳ,西红花苦苷,α西红花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等。

◆挥发油0.4%~1.3%,主成分为西红花醛,为西红花苦
苷的分解产物,桉脑、蒎烯等。
鉴别与检查
1、显微鉴别 粉末橙红色
◆ 表皮细胞 长条形,壁薄,微弯曲, 有的外壁凸出呈乳头状或短绒毛 状。 ◆ 柱头顶端表皮细胞 绒毛状。 ◆花粉粒 稀少,圆球形,外壁集近 光滑,萌发孔 1 个 ◆草酸钙结晶 颗粒状、圆簇状、类 方形 ◆螺纹及环纹导管。 柱头碎片 表皮细胞
带黄色花柱,香气浓。
分散装、铁盒装、1g瓶装。出口拣净散装,无黄色花柱。
历史规格:
◆进口生晒品:人头牌净红花,铁盒装,每盒1磅;西班牙产,
铁箱装,每箱5kg。为干燥西红花。细丝状,暗红色,质轻 松,无光泽及油润感。质较优。
◆进口加工品:象牌红花、美女牌红花,均为铁盒装每盒1磅。
为湿红花,体较重,有黏性、色红褐,油润光亮。系将西红 花混入矿物油、植物油、蜂蜜、硝酸钾、硫酸钙等辅料加工 而成。有的不能入药,质劣。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已经 不再进口。
含山柰素不得少于0.050%。

藏红花的品质与真伪识别

藏红花的品质与真伪识别

藏红花的品质与真伪识别藏红花别名:番红花、西红花。

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L的干燥柱头及部分花柱。

主产于西班牙,过去由我国西藏入境,故称之为“藏红花”、“西红花”。

具有养血活血,化瘀生新,消肿止痛,通经活络,解郁开结安神,凉血解毒功效。

用于治疗妇女血滞月经不调,血滞痛经,经闭,产后恶露不尽,腹中包块疼痛,忧思郁结,胸膈痞闷、惊悸发狂,惊怖恍惚,吐血,伤寒发狂,温毒发斑,斑疹大热,跌打损伤等病症。

近些年临床应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栓形成以及增强免疫力、抗癌等病症取得了很好效果,导致市场热销和价格不断上涨,假冒伪劣品不断涌现。

笔者就收集和工作实践总结出简便易行的藏红花的品质与真伪识别方法进行整理,供同道参考。

现报告如下:1.藏红花采收加工藏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L的干燥柱头及部分花柱。

花朵娇柔优雅,花色有淡紫色、白、黄、红、蓝色,我国自60年代开始引种,目前浙江、江苏、江西、山东、西藏、新疆及北京、上海等地有引种栽培。

一般秋季花期(10月下旬-11月中旬)晴天的早晨采花,摘取柱头,摊放在竹匾内,上盖一张薄吸水纸后晒干,40~50℃烘干或在通风处晾干,为干红花。

若在加工过程中加入白蜜,使之油润光亮,则为湿红花。

2、药材性状饮片性状:藏红花为多数柱头集合成松散线状,柱头三分枝,长约30mm,暗红色。

上部较宽而略扁平,先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

体轻,质松软,滋润而有光泽(干红花),或无光泽及油润感(湿红花)。

气香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见图1)。

干红花:为弯曲的细线形,橙红色,无光泽或微有光泽。

柱头红棕色,长约2.5~3cm,基部窄,向上则稍宽大并内卷成筒,直径约1.5mm,边缘不整齐,呈细齿状,内方有一裂缝长1.5~2 cm。

有时带有部分橙黄色花柱。

质轻,易折断。

入水则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散出橙黄色色素,染水成黄色。

西红花的性状特点

西红花的性状特点

西红花的性状特点【中药名】西红花【别名】藏红花、番红花。

【英文名】Crocus Sativus。

【来源】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柱头。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

地下茎球形,自球茎生叶片9~15片。

无柄,叶片线形,长15~20厘米,宽2~24毫米,叶缘反卷,在放大镜下观察表面具细毛。

基部由4~5片鞘状鳞片包围。

花顶生,直径2.5~4厘米:花被不分化,6片,倒卵圆形,淡紫色,花筒细管状,长4~6厘米;雄蕊3,花药大,黄色,基部箭形;雌蕊3,子房下位,心皮3合生成3室,花柱细长,黄色,顶端3深裂,伸出花被外,下垂,紫红色,柱头顶端略膨大面漏斗状,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一侧具一裂隙。

蒴果,长圆形,具三钝棱,长约3厘米,直径约1.5厘米。

种子多数,球形。

【产地分布】原产希腊和中东。

现我国浙江、江苏、上海等引种成功。

【采收加工】 10~11月下旬,晴天早晨日刚出时采花,然后摘取柱头,随即晒干,或于55~60℃烘干。

【药材性状】弯曲的细丝状,暗红色,顶端较宽,向下渐细似喇叭状,下端为残留的黄色花柱,顶端边缘显不整齐齿状,体轻,质松软,干燥后质脆易断。

将柱头投入水中则膨胀,并散出色素,水染成黄色。

气特异,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

归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属活血化瘀药分类下的活血调经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冲泡或浸酒炖。

用治经闭、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等。

【药理研究】抗凝血,兴奋子宫,抗肿瘤,改善记忆性障碍,兴奋肠道平滑肌。

药理试验证明,本品有兴奋子宫、活血与止血、抗肾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癌、抗自由基氧化、促进视网膜动脉血流量等作用。

【化学成分】主要含胡萝卜素和苦味素,系其药理活性物质。

还含挥发油成分。

胡萝卜色素为西红花的主要色素,含量约2%,主要系西红花苷元与各种糖所组成的各种糖苷。

苦味素主要为西红花苦素。

另含番红花苷1~4、反式和顺式番红花二甲酯、α-番红花酸、α-菠固醇、番红花苦苷等成分。

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西红花)

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西红花)

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西红花的鉴别 【性状鉴别】 川黄柏 ① 呈板⽚状或浅槽状,长宽不等,厚3mm~7mm. ② 外表⾯黄棕⾊或黄褐⾊,较平坦,⽪孔横⽣,嫩⽪较明显,有不规则的纵向浅裂纹,偶有残存的灰褐⾊的粗⽪。

③ 内表⾯暗黄⾊或黄棕⾊,具细密的纵纹。

体轻,质较硬,断⾯深黄⾊,裂⽚状分层,纤维性。

④ ⽓微,味苦;粘液性,可使唾液染成黄⾊。

关黄柏 通常较川黄柏薄,厚约2mm~4mm.外表⾯深黄棕⾊,具不规则的纵裂纹,时有暗灰⾊的栓⽪残留,栓⽪厚,有弹性,⽪孔⼩⽽少见,内表⾯黄⾊或黄棕⾊。

体轻,质硬,断⾯鲜黄⾊或黄绿⾊。

均以⽪厚、断⾯⾊黄者为佳。

【显微鉴别】 川黄柏横切⾯ ① 未去净外⽪者,⽊栓层由多列长⽅形细胞组成,内含棕⾊物质。

栓内层细胞中含草酸钙⽅晶。

② ⽪层⽐较狭窄,散有纤维群及⽯细胞群,⽯细胞⼤多分枝状,壁极厚,层纹明显。

③ 韧⽪部占树⽪的极⼤部分,外侧有少数⽯细胞,纤维束切向排列呈断续的层带,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晶。

④ 射线宽2~4列细胞,常弯曲⽽细长。

薄壁细胞中含有细⼩的淀粉粒,粘液细胞随处可见。

关黄柏与川黄柏相似,不同点是:关黄柏⽊栓细胞呈⽅形,⽪层⽐较宽⼴,⽯细胞较川黄柏略少,射线较平直,硬韧部不甚发达。

关黄柏粉末:呈绿黄⾊或黄⾊。

① ⽯细胞众多,鲜黄⾊,长圆形、纺锤形或长条形,直径35µm~80µm,有的呈分枝状,枝端钝尖,壁厚,层纹明显。

② 纤维鲜黄⾊,直径16µm~38µm,常成束,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晶,形成晶纤维。

③ 草酸钙⽅晶极多,直径12µm~24µm~30µm. ④ 淀粉粒细⼩。

⑤ 粘液细胞可见,呈类球形,直径32µm~42µm. 川黄柏不同于关黄柏的特征是:⽯细胞⼤多呈分枝状,呈圆形者直径40µm~128µm,孔沟不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红花的性状特点
【中药名】西红花
【别名】藏红花、番红花。

【英文名】Crocus Sativus。

【来源】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柱头。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

地下茎球形,自球茎生叶片9~15片。

无柄,叶片线形,长15~20厘米,宽2~24毫米,叶缘反卷,在放大镜下观察表面具细毛。

基部由4~5片鞘状鳞片包围。

花顶生,直径2.5~4厘米:花被不分化,6片,倒卵圆形,淡紫色,花筒细管状,长4~6厘米;雄蕊3,花药大,黄色,基部箭形;雌蕊3,子房下位,心皮3合生成3室,花柱细长,黄色,顶端3深裂,伸出花被外,下垂,紫红色,柱头顶端略膨大面漏斗状,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一侧具一裂隙。

蒴果,长圆形,具三钝棱,长约3厘米,直径约1.5厘米。

种子多数,球形。

【产地分布】原产希腊和中东。

现我国浙江、江苏、上海等引种成功。

【采收加工】10~11月下旬,晴天早晨日刚出时采花,然后摘取柱头,随即晒干,或于55~60℃烘干。

【药材性状】弯曲的细丝状,暗红色,顶端较宽,向下渐细似喇叭状,下端为残留的黄色花柱,顶端边缘显不整齐齿状,体轻,质松软,干燥后质脆易断。

将柱头投入水中则膨胀,并散出色素,水染成黄色。

气特异,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

归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属活血化瘀药分类下的活血调经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冲泡或浸酒炖。

用治经闭、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等。

【药理研究】抗凝血,兴奋子宫,抗肿瘤,改善记忆性障碍,兴奋肠道平滑肌。

药理试验证明,本品有兴奋子宫、活血与止血、抗肾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癌、抗自由基氧化、促进视网膜动脉血流量等作用。

【化学成分】主要含胡萝卜素和苦味素,系其药理活性物质。

还含挥发油成分。

胡萝卜色素为西红花的主要色素,含量约2%,主要系西红花苷元与各种糖所组成的各种糖苷。

苦味素主要为西红花苦素。

另含番红花苷1~4、反式和顺式番红花二甲酯、α-番红花酸、α-菠固醇、番红花苦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月经过多者及孕妇忌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