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不保留灌肠术操作流程
灌肠法(大量不保留)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便盆,将卫生纸、呼叫器放于易取处。
整理
整理病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将呼叫器放于患者 8
易取处→按要求清理,处置用物→脱口罩、洗手。
记录 记录灌肠结果。
2
关爱病人,有效沟通,达到预期效果。
2
动作轻柔,掌握好灌肠溶液的量、温度、浓度、流
综合评价
病人耐受能力差时指导病人深呼吸。
2
5
每项 2分 每项 2分 每项 2分
2 2 4 2
每项 2分
边。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患者可取仰卧位,臀下垫
每项 2分
便盆,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
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筒内液面高于肛门
40~60cm,保持一定灌注压力和速度,灌肠筒过高,
压力过大,液体流入速度过快,不易保留,而且易
挂灌肠筒
8
造成肠道损伤。伤寒患者灌肠筒内液面不得高于肛
门 30cm,液体量不得超过 500ml,防止气体进入直
4
速、压力,无并发症。
程序正确流畅,操作熟练。
2
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者禁忌灌肠。
2
灌肠液的温度 39~41℃,伤寒患者灌肠溶液不超过
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离肛门的高度不超过 2
30cm)。
注意事项
动作轻柔,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2
肝昏迷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水钠潴留患者禁用氯 2
化钠溶液灌肠。
灌肠法(大量不保留)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流程 评估
操作步骤
标 准 分
扣 分
实 得 分
评分 标准
病人病情、诊断、灌肠的目的;病人意识状况、心 理反应、排便情况;病人肛周皮肤、黏膜情况;对 4 灌肠的理解程度、配合能力。
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操作步骤】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的操作流程:1、备齐用物,携至病员床旁,向病员解释清楚,以取得合作,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嘱病员排尿。
2、取左侧卧位,脱裤至膝部,双膝屈曲,使臀部移近床沿,垫橡胶单和治疗巾于臀下,弯盘至臀边。
如病员肛门扩约肌失去控制能力者可取仰卧位,臀下置便盆,盖好盖被,勿暴露病员肢体。
3、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厘米,肛管前端涂肥皂水(石蜡油)润滑,放出少量液体于弯盘内,排出管内气体,用止血钳夹紧,左手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厘米,松开止血钳,固定肛管,使溶液缓缓流入。
4、如溶液流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必要时拔出检查有无粪块阻塞。
如病员有便意,应将灌考试,大收集整理肠筒适当放低,并嘱病员深呼吸,以减轻腹压。
5、待溶液将要灌完时,夹住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入弯盘内,擦净肛门。
嘱病员平卧尽可能保留5-10分钟以上,以利粪便软化。
6、不能下床病员,给予便盆,将卫生纸及信号灯放病员易取处。
7、清理用物,冲洗肛管,放消毒液内浸泡,然后进行清洗和消毒。
8、便毕,协助虚弱病员擦净肛门,取出便盆和橡胶单,治疗巾,整理盖被,开门窗通风,协助病员洗手,卧床休息。
9、在当天体温单的大便栏内记录结果。
1/E表示灌肠后大便一次;0/E表示灌肠后无大便排出;1,1/E表示自行排便一次,灌肠后又排便一次。
保留灌肠标准操作(一)目的自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常用于镇静、催眠及应用肠道杀菌剂等。
(二)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
2、用物(1)治疗盘内备:注洗器,药杯或量杯盛指定溶液,肛管、温开水,弯盘,卫生纸,橡胶单,治疗巾,肥皂液(石蜡油),血管钳。
(2)肛管型号软硬度合适。
(3)便盆。
(4)病员环境准备完善。
(5)口述常用溶液及温度。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备齐用物,携至病员床旁,向病员解释清楚,以取得合作。
2、嘱病员排便或作大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规程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规程
目的 1 解除便秘、肠胀气。
2 清洁肠道,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3 为高热患者降温。
用物
患者/家属教育 1 告知灌肠的目的。
2 灌肠前可让患者和家属准备好卫生纸,并注意保暖。
3 身体虚弱者或老年患者要家属陪同,注意安全,防止坠床或跌倒,
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即刻告诉护士。
4 灌肠时患者若产生腹痛、腹胀等不适即刻告知护士。
护理记录灌肠结果及灌肠后病情变化。
风险防范 大量不保留灌肠时存在肠道感染,肠道黏膜损伤,肠道出血,肠穿孔、肠破裂,水中毒、电解质紊乱,虚脱,排便困难,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擦伤等风险,其防范流程如下:。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流程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流程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用于清洁肠道并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
在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确保操作过程安全有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流程。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
这包括灌肠袋、温水、肥皂或其他灌肠液、润滑剂、毛巾和洗手液。
确保器材和药物的清洁卫生,以免引起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
接下来,准备好灌肠液。
通常可以选择使用生理盐水、温水或特制的灌肠液。
将灌肠液倒入灌肠袋中,并确保温度适宜,一般为37摄氏度左右。
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进行灌肠。
可以选择躺在床上或者趴在浴缸上,确保舒适和便于操作。
在进行灌肠之前,可以先排空膀胱,以减少不适感。
接着,将灌肠袋悬挂在合适的高度。
通常建议将灌肠袋悬挂在大约1米高的位置,以确保灌肠液能够顺利流入肠道。
然后,使用润滑剂涂抹灌肠管的末端,并轻轻插入肛门。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轻柔,以免刺激肠道。
接下来,打开灌肠袋的夹子,让灌肠液缓慢流入肠道。
在灌肠过程中,可以适当改变体位,帮助灌肠液充分进入肠道。
最后,等待一段时间后,将灌肠液排出。
可以选择就位在马桶上,让肠道自然排空。
在排空过程中,可以适当按摩腹部,帮助肠道排出残留的灌肠液和废物。
总之,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清洁肠道的方法,可以帮助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
在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需要注意器材和药物的准备,选择合适的位置和体位,以及轻柔操作,确保安全和有效。
希望以上介绍的流程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操作规程操作流程

(一)环境、病人体位准备:
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解释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屏风遮挡。
松床尾盖被,协助患者左侧卧拉,裤退至膝,双膝屈曲,臂移床沿,垫单于臂下,弯盘至臂边,盖好被子,仅暴露臂部。
(二)插肛管,灌肠液:
挂茼、高度适宜(液面距肛门40-60厘米)。
排气:排出管内气体夹紧。
润滑肛管前,左移开病人臂部暴露肛门,瞩患者排动作,右手轻插入7-10厘米,松钳,固定肛管,灌液。
观察筒内液面下降和病人的反应,判断处理故障:若液体流入受阻可移动肛管或者可挤捏肛管,如病人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可适当降低灌肠筒的高度,嘱病人张口深呼吸以放松腹肌减低腹压;如病人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应立即停灌肠,通知医生妥善处理。
(三)拔管
待溶液将流完时,夹管拔出肛。
分离肛管放入弯盘,擦净肛管。
协助病人平卧,盖被,尽量保留5-10分钟在排便(不能下床者,给予便盆将卫生纸放于易取之处)。
评估
计划
实施
准备
插管
拔管、整理
评价
(四)用物处理:
床单位整理、用物清理、预处理,去风开窗换气。
(五)记录
观察大便情况:性状,颜色及量记录灌肠结果。
四、评价
1、态度:关心体贴,和蔼,有礼貌。
2、解释:能消除病人顾虑,达到满意效果。
3、动作:轻柔、稳、准、轻、干净利落、用力适当。
4、观察病情、保暖、防暴露、整体操作技术不熟练。
5、完成时间7分钟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操作规程
操作流程
一、评估
病人病情,病人对灌肠知识的了解。
二、计划
1、自身准备:着装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灌肠茼一套,茼内盛灌肠液(按要求配制)肛管、弯盘、血管钳、棉签、润滑剂、卫生纸、橡胶单、治疗巾、便盘、输液架、水温计、屏风、治疗车。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流程

大批不保存灌肠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项操作流程及标准标准扣分原由得分目分目 1.为手术、临盆或检查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
5 分的 2.刺激肠蠕动,融化粪便,排除便秘,排出肠内气体,减少腹胀.3.稀释和消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少中毒。
4.灌入低温物件,为高热患者减温.5.经肠道给药。
评 1. 双人查对医嘱,查对患者床号姓名和腕带(自己说床号和姓名。
5 分估 2. 评估患者病情、年纪、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和排便状况。
3.见告患者灌肠的目的和方法,获得患者配合。
4.环境评估,寂静整齐,宽阔光亮,封闭门窗,温湿度适合,有屏风遮挡,适合操作。
操 1. 人员准备:仪表整齐,切合要求,七步洗手,戴口罩。
10作 2. 物件准备:治疗车上层搁置洁净盘(内置灌肠液《生理盐水或 %% 分前肥皂水 500-1000ml, 温度 39-41 度》,一次性灌肠器、肛管搁置弯准盘内),盘外白腊油、血管钳、棉签、一次性中单、卫生纸、、手消;备以上物件切合要求,均在有效期内。
治疗车基层搁置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便盆。
操 1. 携带用物推车至患者床旁,查对患者床号、姓名、病历号、腕带70作(请患者自己说出姓名、床号) 3 分分流 2. 封闭门窗,用窗帘或屏风遮挡,辅助患者取左边卧位,双腿屈曲,程裤子腿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铺一次性中单于臀部;不可以控制排便的取仰卧位,臀下垫便器,盖好盖被,只裸露臀部。
2 分3.将灌肠桶挂于输液架 40-60cm。
6 分4.戴手套,连结肛管,在肛管前段涂白腊油,排只管内气体,见液体流出后,用血管钳夹闭橡胶管。
5.一手分开臀部,裸露肛门口,嘱其张口深呼吸,另一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成人 7-10cm, 小儿 4-7cm,固定肛管松开止血钳,灌肠溶液液面比肛门高 40-60cm, 开放橡胶管,使液体慢慢流入。
灌肠桶内液体降落与患者反响。
患者有便意或感觉腹胀,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合降低灌肠桶的高度,减慢流速。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操作流程简略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操作流程简略
1.准备工作
在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前,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 确认灌肠设备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 准备足够的清洁灌肠液以满足预定数量的灌肠。
- 手套、护理垫、擦拭物品等个人卫生用品。
- 打开窗户保证通风良好等工作环境。
2.操作流程
2.1 准备病人
•告知病人进行灌肠的目的和流程。
•让患者充分膀胱空虚。
•请病人侧卧或盘腿蹲姿。
2.2 灌肠操作
•戴好手套,检查灌肠设备的完好性。
•打开灌肠液的包装,连接灌肠液袋至灌肠管。
•润滑灌肠管尖端,小心地插入病人的肛门,确保插入深度合适。
•缓慢挤压灌肠袋中的液体,确保肠道充分灌注。
•根据病情需要,可以轻轻按摩腹部帮助液体更好地分布。
2.3 清洗和拔管
•等待5-10分钟,让灌肠液在肠道中发挥作用。
•让病人排空肠道,等待排出患者离开后进行清洁。
•小心拔出灌肠管,避免液体外溢。
处理用过的灌肠设备。
3.注意事项
•注意病人的舒适感和肠道反应,避免过度灌注。
•严格执行卫生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灌肠管的插入深度,避免伤害直肠黏膜。
4.总结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一种常见的肠道清洁方法,操作流程需谨慎和细致。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病人的体验和安全,确保手术环境卫生洁净。
执行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消毒灌肠设备,以免细菌滋生。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流程(含评分标准)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流程
准备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评估:患者病情、排便情况、合作程度、自理能力;解释、问二便
用物准备:灌肠液(温度39℃-41℃)、一次性灌肠袋及肛管、
水温计、弯盘、纸巾、棉签、石蜡油、手套、小胶
单、便盆、垫布2块、屏风、输液架
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关门窗、遮挡患者
摆体位
取合适体位
脱裤垫单
注意保暖
戴手套、夹管、倒液、挂袋、排气
插管
夹管
润滑
置弯盘于臀部
插管7-lOcm
固定、调速、观察、处理
观察液面下降和患者反应,如患者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可适当
减慢速度,并嘱患者张口深呼吸
拔管
夹管
拔管、擦拭肛周、脱手套
交代注意事项
整理
整理床单位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洗手
记录
备注
1.挂袋高度:大量不保留灌肠液面距肛门约40~60cm,根据患者情况调节速度;小量不保留灌肠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
速度宜慢;插管l0~15em;保留灌肠根据病变部位准备体位,
抬高臀部lOcm,插管15~20cm,速度宜慢,灌肠完毕停留药
物1h以上。
2.肝昏迷者禁用肥皂水灌肠。
(常后婵刘沛珍)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所在科室主考老师考核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
要点说明:
随时询问患者感受。注意保暖。 灌肠过程如出现液体流入不畅,可适当转动或挤压肛管 患者感觉腹胀时或有便意,嘱患者张口深呼吸,降低 灌肠筒的高度或暂停30S。指导患者不做排便动作 为伤寒患者、年老体弱者灌肠时,灌肠筒内液面不得高 于肛门30cm,每次液量不得超过500ml。 灌肠过程中患者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等 不适,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医生。
有无烦燥、焦虑、紧张,能否合作 禁忌症: 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 肝昏迷者禁用肥皂水灌肠 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者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告知
患者及家属操作目的及过程,指导患者配合
、戴口罩、手套 用物:一次性灌肠袋及肛管、灌肠液、弯盆、 棉枝、石蜡油、水温计、便盆、避污纸、床垫 巾、纸巾 环境:注意遮挡
灌
肠
术
大量不保留灌肠术 小量不保留灌肠术 保留灌肠术 清洁灌肠术
大量不保留灌肠术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目的
解除便秘、肠胀气 清洁肠道,为诊断性检查及手术作准备
降温
操作流程
核对→评估→告知→准备→实施→观察 →记录→整理
核对:
床号、姓名、诊断
评估:
患者的意识状态、心理反应和合作程度 肛门直肠疾患,灌肠禁忌症 要点说明:
准备
要点说明:
灌肠液:常用0.1%~0.2%肥皂水、生理盐水 温度:39℃~41℃,降温用28℃~32℃, 中暑用4℃ 量:成人:500~1000ml,小儿200~500ml 伤寒患者不超过500ml
实施: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使臀部移 至床沿 臀下垫保护巾 ,盖被保暖,暴露臀部 挂灌肠袋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约 40-60 cm 石蜡油润滑肛管并排气 嘱患者张口深呼吸将肛管(成人7~10cm,小儿 2.5~4cm)轻轻插入直肠,固定肛管,观察液体流入 速度 整理床单位
观察及记录:
灌肠后效果 要点说明:
患者主诉,注意观察腹部情况。 观察排出大便的量、颜色、性质,排便的次数 降温灌肠患者,排便30min后测量体温,并观察 体温变化。
整理:
灌肠后做好肛周清洁,整理床单位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