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的性质

合集下载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常见的清洁能源,逐渐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能源。

理化性质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以下是液化石油气的一些理化性质:性质数值单位分子量44.1 g/mol沸点-42 ℃密度(液态)0.55 g/cm³密度(气态) 1.88(0℃,101.3kPa)g/L液气体积比270:1燃点-104 ℃可以看出,液化石油气的密度很小,是气态的近2倍。

由于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是液态,在加热或减压的情况下可以转化为气态。

另外,液化石油气的沸点很低,因此易于挥发。

危险特性虽然液化石油气是清洁能源,但由于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危险,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其危险特性。

以下是液化石油气的一些主要危险特性:爆炸液化石油气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爆炸,如在火源或静电的作用下。

液化石油气的燃烧值也很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火,如不吸烟、不接打电话等。

中毒和窒息由于液化石油气在挥发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如果在密闭空间使用可能会导致窒息或中毒。

因此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不要在封闭空间使用。

爆炸波和火焰液化石油气在爆炸时会产生爆炸波和火焰。

这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和物质损失。

因此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明火、保证燃气器的安全性等。

推荐使用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建议使用有国家行业标准和安全认证的液化气罐和相关设备,保证设备和使用环境的安全性。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质,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其使用安全。

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务必注意其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液化石油气的国家质量标准

液化石油气的国家质量标准

液化石油气的国家质量标准前言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为了确保LPG的质量和安全使用,国家制定了液化石油气的国家质量标准。

本文档旨在介绍液化石油气的国家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1.定义和分类定义: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能够在常温和常压下液化的混合气体,主要由丙烷、丁烷等组成。

分类:根据LPG的主要成分和用途,可分为工业用LPG、民用LPG、航空LPG等。

2.物理和化学性质LPG具有以下主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LPG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常温下可以液化并存储于容器中。

化学性质:LPG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能够迅速释放出大量热能。

3.质量要求为确保液化石油气的质量和安全使用,国家制定了以下质量要求:烃类组分含量:丙烷和丁烷的含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以保证LPG的热值和燃烧性能。

硫含量:硫含量应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水含量:水含量应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以防止在使用LPG时产生腐蚀和结冰等问题。

储存和运输要求:规定了LPG的储存和运输条件,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4.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为保证液化石油气的质量,国家对LPG进行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抽样检验:对生产、进口和销售的LPG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质量追溯:建立液化石油气质量追溯体系,追踪和管理LPG的质量信息。

质量控制:加强与生产和经营者的沟通合作,提高LPG生产和经营的质量管理水平。

5.故障处理和安全措施发生LPG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时,应采取相应的故障处理和安全措施。

这包括:报告和处置: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LPG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事故调查:对LPG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

安全培训:加强对生产和经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应对LPG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能力。

结论液化石油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其质量和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1、理化性质:液化气:指的是液化石油气,是开采或炼制石油的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因其中各种碳氢化合物的含量不同,发热量也不同,热值在88-120MJ/立方米之间。

液化石油气常温常压下呈气态,当压力升高或温度降低时,很容易变成液态,因此便于储存和运输。

液化气液态时的体积约为气态时的1/250 相对密度为1.5-2.0千克/立方米。

爆炸极限为2-10%2、爆炸极限:石油气的爆炸极限约1.5%~9.5%。

也是说,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5%~9.5%这个范围时,混合气体遇火源会着火爆炸。

当液化石油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1.5%时,可燃气体不足;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高于9.5%时,氧气不足,这两种情况下混合气体均不燃烧、不爆炸。

3、点火能量:液化石油气点火能量很低,极易燃烧,其最小点火能量为0.26mj,自然点为466℃。

日常使用的气体打火机所使用的气体均为丙烷和丁烷,打火机打出的火花石十分微小的。

但仍能将气体引燃,由此可见,液化石油气是十分容易点燃的。

在日常工作中,电火花、金属撞击、摩擦产生的火花都能使液化石油气发生燃烧和爆炸。

4、使用的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包括气瓶的日常维护、保养)5、泄露后的处理措施家用煤气有时会因各种原因发生泄漏,针对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5项措施:1.使用煤气时,一定要有人在灶前看管。

每天临出门或临睡前要检查煤气阀门是否关好。

2.煤气用具要选用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并请专业队伍进行规范安装。

使用煤气热水器时,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3.在进行室内装修时,不得擅自拆、迁、改造、遮挡或封闭煤气管道设施,不得将煤气表、煤气管道等安装在密闭的橱柜内。

4.使用管道煤气的燃具不能和使用其他气体的燃具互相代替,不要在管道上悬挂物品,也不要在管道煤气设备周围堆放杂物和易燃品。

5.有煤气或液化气的家庭最好安装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

液化石油气体的理化性质概览

液化石油气体的理化性质概览

液化石油气体的理化性质概览
液化石油气体(LPG)是一种广泛用于工业和家庭的清洁和高
效能源。

了解液化石油气体的理化性质对于安全使用和储存非常重要。

本文将概述液化石油气体的一些重要理化性质。

密度
液化石油气体的密度相对较低,通常在空气中比空气轻。

这使
得LPG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更加方便。

沸点和凝固点
LPG的沸点和凝固点范围相对较宽,这取决于其组成物质的组
成和比例。

一般来说,液化石油气体的沸点在-42°C至-0.5°C之间,凝固点在-190°C至-160°C之间。

这意味着LPG在常温下是液体状态,但在低温下会变成气体或固体。

压力
由于液化石油气体处于液体状态,它在压力下保持稳定。

高压
以及正确的温度条件有助于保持液化石油气体的稳定性。

燃烧性质
液化石油气体是一种易燃物质,可以快速燃烧并释放大量热量。

当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时,LPG可以产生蓝色的火焰,并提供可靠
的燃烧热源。

比热容和焓
液化石油气体的比热容指的是单位质量的LPG在吸热或放热
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焓是液化石油气体单位质量的热能含量。

这些
性质对于计算LPG在各种工业和家庭应用中的能量转换非常重要。

总结而言,液化石油气体的理化性质包括密度、沸点和凝固点、压力、燃烧性质、比热容和焓。

了解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理解和使用液化石油气体,以确保其安全、高效的应用。

液化石油气判断依据

液化石油气判断依据

液化石油气判断依据
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通常用作燃料和加热源。

判断液化石油气的依据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
1. 物理性质,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呈液态,可以通过观察其外观和状态来判断。

LPG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蒸气压,易于储存和运输。

2. 化学成分,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确定其成分,例如气相色谱法等。

3. 气味,为了安全起见,液化石油气通常被加入一种特殊的气味剂,使其具有明显的刺激气味。

通过气味可以初步判断气体是否为液化石油气。

4. 燃烧特性,液化石油气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可以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

通过点燃气体并观察其燃烧特性可以初步判断气体是否为液化石油气。

5. 压力容器标识,液化石油气通常储存在特殊的压力容器中,
并且会在容器上标明相关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容量
等信息。

通过核对容器上的标识可以确定其中储存的气体类型。

综上所述,判断液化石油气的依据可以从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气味、燃烧特性以及压力容器标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确
保准确判断气体的性质。

液化石油气属液化气体类危险化学品

液化石油气属液化气体类危险化学品

液化石油气属液化气体类危险化学品,其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异丁烷、丁烯、异丁烯等低分子烃。

一、液化石油气的理化特性(一)气体性质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性质,相对密度大于1.52,比空气重,能沿着地面向四处扩散。

(二)膨胀性经过降温或加压即成为液态,相对密度为0.495-0.57,可储人钢瓶。

当泄露或释放时在常温下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极易挥发,体积能迅速扩大250一350倍。

(三)热值大燃烧1千克液化石油气,约可发出4.98 x 10^7焦耳(11900千卡)的热量,其液态体积膨胀率约比水大10-16倍。

容器内的液化石油气体随着温度上升压力迅速增大。

(四)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易燃,爆炸极限为2.25%-9.65%。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引起回燃。

液化石油气瓶遇高热,内压增大,有破裂和爆炸的危险。

液化石油气在低浓度时对人体无毒,在高浓度下,因其稀释了空气中氧气而引起人的窒息。

一般液化石油气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如硫化氢,故显出毒性。

此外,从丙烷起,碳数越多的烷烃,起麻醉作用越强,液化石油气中毐症状有头晕、头疼、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脉缓等;严重时出现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甚至可窒息死亡。

二、液化石油气泄漏的部位和状态(一)液化石油气泄漏部位及堵漏的方法(二)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危险性及特点1.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1)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

液化石油气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并随风漂移,形成大面积扩散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大量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2)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由于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低,泄漏后与空气混合,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3)处置难度大。

由于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的部位、裂口大小及容器内的压力等各不相同,采取堵漏、输转、引火点燃等措施时,技术要求特别高,处置难度大。

液化石油气的特性

液化石油气的特性

液化石油气的特性液化石油气的特性液化石油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性:1.常温易气化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的沸点低于-50℃,因此它在常温常压下易气化。

1L液化石油气可气化成250—350L,而且比空气重1.5~2.0倍。

由于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所以泄漏时常常滞留聚集在地板下面的空隙及地沟、下水道等低洼处,一时不易被吹散,即使在平地上,也能顺风沿地面飘流到远处而不易逸散到空中。

因此,在储存、灌装、运输、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远处的明火也能将逸散的石油气点燃而引起燃烧或爆炸。

2.受热易膨胀液化石油气受热时体积膨胀,蒸气压力增大。

其体积膨胀系数在15℃时,丙烷为0.0036,丁烷为0.00212,丙烯为O.00294,丁烯为O.00203,相当于水的10~16倍。

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体积会不断地膨胀,气态压力也不断增加,大约温度每升高1℃,体积膨胀0.3%~0.4%,气压增加0.02~0.03MPa。

国家规定按照纯丙烷在48℃时的饱和蒸气压确定钢瓶的设计压力为1.6MPa,在60℃时刚好充满整个钢瓶来设计瓶内容积;并规定钢瓶的灌装量为0.42kg/L,在常温下液态体积大约占钢瓶内容积的85%,留有15%的气态空间供液态受热膨胀。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环境温度不超过48℃,钢瓶是不会爆炸的。

如果钢瓶接触热源(如用开水烫、用火烤或靠近供热设备等),那就很危险。

因为温度升高到60℃时钢瓶内就完全充满了液化石油气,气体膨胀力直接作用于钢瓶,而后温度再每升高1℃,压力就会急剧增加2~3MPa。

钢瓶的爆破压力一般为8MPa,此时温度只要升高3~4℃,钢瓶内的气压就可能超过其爆破压力而爆炸。

如果超量灌装钢瓶,那就更加危险。

据实验,规定灌装量为15kg 的钢瓶,超装1.5kg,在35。

C时液态就充满了瓶内容积,在40℃时就有可能引起钢瓶爆炸;若超量灌装2.5千克,在20℃时液态就充满了瓶内容积,在25℃时就可能使钢瓶爆炸。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表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表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表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它是由C3H8、C3H6、C4H10和C4H8混合而成,分子量未知。

液化石油气可漂浮在水上并沸腾,不溶于水。

它具有易燃的蒸气团,且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液化石油气的稳定性不高,不应与强氧化剂和卤素接触。

它属于第2.1类易燃气体甲类,极易燃,与空气混合后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液化石油气的接触限值为1000mg/m3,属于微毒类物质。

液化石油气的燃点极低,闪点为-74℃。

它的燃烧热和最小点火能分别为未知。

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汽压为4053kPa,相对密度未知。

它的燃烧分解产物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液化石油气的自燃温度为450℃,爆炸极限为1.63%~9.43%。

它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未知。

液化石油气具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

长期接触低浓度液化石油气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液化石油气的接触部位应用温水浸泡复温,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在操作液化石油气时,应进行密闭操作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

在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灭火剂可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具。

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和,确保其完好无损。

为了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钢瓶及其附件的损坏。

在搬运过程中,应该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其附件破损。

同时,为了防止静电的产生,必须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在传送过程中,为了防止泄漏的发生,必须将钢瓶和接地和跨泄漏处。

在泄漏发生时,应该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事故教训
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液化石油气球罐泄漏燃爆事故
2010年1月7日,兰州西固区的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303厂316罐区因轻烃(液化气)
爆燃,造成6人遇难、1人重伤、5人轻伤。
特种设备事故教训
西安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泄漏燃爆事故
1998年3月5日,西安市煤气公司储罐区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燃事故。死亡12 人,受伤30人。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特性
1) 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烯等烃类介 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硫化氢等杂质,由石油加工 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 2)液态液化石油气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接触时 要防止冻伤。
3)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较大,随着温度升高, 压力显著升高,因而液化石油气气瓶超装极易发 生爆炸。
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极易气化,气 化后体积能迅速扩大250~350倍。 液化石油气的热值远比其它燃料高得多, 它的液体低发热值可达 45.98mJ/Kg(11000Kcal/Kg),为煤的3倍,它 的气体低发热值为 91~108mJ/m3(22000~26000Kcal//m3),是煤的 6倍,一旦液化石油气着火爆炸,就会造成 严重的破坏。
液化石油气的性质及潜在危险
四川省特种设.3
液化石油气的特性
液化石油气(简称LPG,它是液化、石 油、气体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字母的组 合。)是一种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 常生活的燃料,液化石油气从贮罐、气瓶、 管道和设施中泄漏出来很容易与空气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若在短时间内大量泄漏, 可以在现场很大范围内形成液化石油气蒸 气云,遇明火、静电或处置不慎打出火星, 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液化石油气的健康危害
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 的液化石油气蒸气,可引起头晕、头痛、 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 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 呼吸停止;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 毒;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
液化石油气的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 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4)丁腈橡胶在二甲醚中的溶胀机理: 打开钢瓶的阀门时,瓶内的二甲醚与阀 门内的丁腈橡胶密封圈接触,丁腈橡胶会发 生溶胀;当关闭钢瓶阀门后,阀门内部逐渐 “干燥”,丁腈橡胶溶胀性逐渐衰退,橡胶 的体积会有所收缩。随着阀门打开次数的增 多和液化石油气中掺混的二甲醚的含量的加 大,丁橡胶经过多次“溶胀一收缩”的应力 循环,橡胶应力下降,老化加快,最终橡胶 弹性失效而密封性能降低,从而导致阀门泄 漏。
4)在气态下比空气重两倍左右,容易在地面及低洼 处积聚。
5)外观与特性: 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
臭味;闪点-740C;沸点从0.50C到-420C;
引燃温度4260C~5370C;爆炸限1.5%~9.5%;
相对于空气的密度1.5~2.0;不溶于水。
液化石油气的危险特性
危险性类别:第2.1项 易燃气体 燃爆性质:闪点低,引燃能量小 (0.2~0.3mJ),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 或火花可引起燃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 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包装容器受 热后可发生爆炸,爆炸破裂的碎片具有飞 射危险。
术 语
1、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 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存在可燃物质、存在助燃物 质(氧气、空气)、有能导致燃烧的点火 源。 3、爆炸:物质自一种状态骤然转变成另一种 状态,并在瞬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同时 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 爆炸有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和核爆炸三 种。
液化石油气的爆炸火灾危险性
由于液化石油气的闪点低、引燃能量小,爆炸 下限低,爆炸范围大,遇火源就有燃烧、爆炸的 危险。所以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质。 液化石油气的爆炸速度为2000~3000m/s。 火焰温度高达20000C以上,闪点在00C以下,最小引 燃能量为0.2~0.3mJ。由于它比空气重,容易停滞 和积聚在地面的空间、坑、沟、下水道和墙角等 低洼处,一时不易被风吹散,与空气混合形成爆 炸性物质,遇火源便可引起爆炸。
质检特函[2008]17号关于气瓶充装 有关问题的通知
气瓶充装单位应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 察规程》中气瓶必须专用和不得改装使用 的规定,设立专人对气瓶逐只进行充装前、 后的检查,保证只充装与气瓶钢印标记一 致的介质,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 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或在焊接气 瓶中擅自加入不明化学添加剂。 2008年3月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4)热量积蓄:有可燃物在堆存下缓慢氧化、 温度升高、自燃起火。
民用液化石油气瓶中添加二甲醚的 危 害
1)二甲醚对部分橡胶具有一定的溶胀性,民 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 油气钢瓶引发阀门泄漏; 2)民用液化石油气瓶瓶阀密封材料多数采用 丁腈橡胶,该材料不耐二甲醚;丁腈橡胶 具有强极性,二甲醚是一种极性有机溶剂,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丁腈橡胶易溶于二甲 醚; 3)耐二甲醚的有:聚四氟乙烯、三元乙丙橡 胶、氟橡胶、硅氟橡胶等。
液化石油气火灾诱发因素
燃烧的必备条件是:1)具有可燃物质; 2)具有助燃物质;3)具有火种等诱导因 素(着火源);三者缺一不可。
火种诱导的种类: 1)明火:如火焰、燃起的火柴、烟头、油灯 灯火等。2)电火花:电气启动或断开时触 点冒出的火花、一些物体产生静电的积累 (摩擦或感应)如雷电。
3)冲击和摩擦:如气瓶撞击、铁钉鞋与地面 摩擦等。
结 束
液化石油气的冻伤危险性
液化石油气的沸点范围较低,在00C以下, 经加压而成液体,通常储存在贮罐或钢瓶 内。一旦设备、容器、管道或阀门等发生 泄漏,液化气体大量喷出,由液态急剧变 为气态,便从周围的环境中大量吸热而造 成低温。若该液体喷溅在人体上,因急剧 吸热,会造成冻伤。
安全防护: 操作人员应佩戴手套、穿防静电的长裤、 长袖衣服及防静电鞋等劳动保护用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